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新疆60年辉煌与奇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2 15:35:37 体裁作文
新疆60年辉煌与奇迹体裁作文

篇一:新疆辉煌60年

新疆辉煌60年

岁在乙未,举国欢庆迎大典,时值良月,新疆盛妆迎花诞,韶光经年,滤去艰辛的是汗水,在奔腾的梦想中,洒下了一片灿烂的星辉,绽放新时代二中人的激情和青春;励精图治,薪火相传,把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初级中学,建成一所校分优良,学风浓厚,名师荟萃,桃李满天下的特色优质高中,为推动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阿克苏地区二中始建于1959年,全校只有两个初中班,师生人数不足百人,只有两间土木结构的教室和一间不足百平米的办公室,56年的沧海桑田,历经七任校长,二中人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现建成共有东西两个校区,占地314亩,建筑面积达五万两千平方米,布局合理,建筑新颖,环境优美,功能齐全,全封闭式寄宿高中,先阿克苏地区二中共有教学班87个,在校学生近5000人,教职员工398人,已经成为南疆一流、全疆知名的品牌学校。

地区二中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办人民满意教育、建设和谐二中为目标,确立了德育教育为核心,师生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办学思路,努力把二中建设成一所环境优美、质量一流、管理规范的自治区名校。地区二中从课题研究为主旋律、加强教科研为核心,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以教研推动教学改革,以教研促进教学质量,以教研提升教师水平。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学校通过完善竞争机制,健全激励机制,多元化的评价机制,让每位有事业心的教师都成为成功者,成为品牌教师,科研

专家,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使二中教师队伍成为充满活力的高质量、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现在我校有特级教师4名,高级教师 名,中级教师 名,名师发展了名校,名校成就了名师,教师队伍结构合理,老、中、青教师齐心协力秉承了二中艰苦奋斗、努力奉献精神,彰显了二中人牢记使命、励精图治、甘为人梯的历史责任感。

地区二中的发展牵动着各级领导的心,多年来国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阿克苏地委、行署领导都来过二中,对二中的发展充满殷切希望。2005年自治区副主席刘 在地委书记朱昌杰的陪同下来我校视察工作;同年11月1日,时任国家教育部副部长袁仁贵在自治区副主席刘 的陪同下前来我校视察;2007年5月13日自治区领导张贵亭来二中指导工作;同年6月21日,自治区靳诺副主席亲自来二中检查工作。他们的关怀为二中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上海、河南、浙江的援疆项目也为二中的发展推波助澜,东校区的上海援疆的白玉兰楼、南校区的河南援建的体育馆锦上添花,特别是援疆教师将内地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带给了地区二中,使二中教育教学有了新的飞跃。

五彩的青春,谱写豆蔻年华新篇章,地区二中校风优良、纪律严明、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勇于创新,使校园成为学生成长、汲取知识的乐园。近十年来,成绩从来我校共考取自治区高考状元5人次,获得地区状元三十来个,2008年获得地区四大状元,2009年获得地区文理科三个状元,2010年获地区文理科2个状元,2011年再获四大状元,2012年获文理2大状员,2013年再次囊括文理科四大状元,

并有6名学生同时考入北大,2014年获三个自治区状元,获四个地区状元,在教育同行感受“二个教育神话”的魅力。

二中用拼搏和勤奋铸造成功的阶梯,往昔精彩轻描淡写,立业兴邦任重道远,二中人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理想远大、勤思践行、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用不懈的追求诠释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二中人将再创辉煌,永不止步,二中以我们为荣,我们以二中为傲。

篇二:《辉煌60年》观后感

《辉煌60年》观后感

看完《辉煌六十年》这部纪录片,我才深刻的体会到,在这六十年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许多困难险阻,同时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迹。中国在这六十年里一步一步成长!不断进步!为的是之后的它繁荣富强。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广场的主席台上,在嘹亮的国歌声的伴奏下,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饱经战争沧桑与落后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重新站起来了!中国像一只巨龙一样,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中国走出了“阶级斗争”阴影,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实行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农村改革取得突破,城市改革开始试点,对外开放迈出明显步伐,拨乱反正全面完成,中国的面貌呈现出勃勃生机。

1997年7月1日零点那一刻,大会堂全场肃立,几千双眼睛向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行注目礼。这是中华民族长久期盼的一个瞬间,这是永载世界史册的一个瞬间。在这一刻,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归了祖国.同样在1999年12月20日零时在澳门新口岸交接仪式会场,中华人民共和国又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为祖国的统一又跨出了一大步。

2008年8月8日晚8时北京这个名字让世界人记住了。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2008年的5月12日,这个让每名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及汶川这个地名。让我们记住了大自然的无情,更让我们记住的是我们中国人的大爱。地震无情人有情,灾害无情,人间有爱。

在困难和风险中准确判断形势,在挑战和考验中清醒把握方向,新的一天,是困难也是希望,是挑战也是机遇,是期待也是付出,是收获也是给予,把热血奉献社会,把汗水洒满大地,把温情带给人间。让我们在党的第四代领导人的集体领导下向着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前进,让我们的祖国再创辉煌。

篇三:新疆公路60年变迁

新疆公路60年变迁

(通讯员卢艳报道)不论是在高原、雪山,还是在沙漠、戈壁,只要有路就会有橘红色。六十年风雨历程,六十年沧桑巨变,在新疆十几万公里的公路线上,一代又一代的养路工用青春描绘着五彩缤纷的色彩。

当时间的车轮在历史和现实的坐标线上碾过,不同时代的养路工见证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新疆公路的发展变化。

第一代人,用步子丈量道路

今年87岁的赵有之,是石河子公路总段的一名队长,也是石河子公路总段的创业者之

一。说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刚当养路工时的情景,赵有之记忆犹新。

赵有之说:“当时,交通量大的路线一般每10—15公里设一个道班,一个养路工区管辖几个道班,养护40到50公里路面。养路工具是铁锨、十字镐、铁耙子、抬把子和牛马拉的路拖子。工人们上班都是扛上工具步行15—20公里,工作时间在10小时以上。 “那时,由于新疆公路分布自然条件恶劣,60%以上的道班都处在高原、大漠、戈壁中。长期以来,吃水难、吃菜难、用电难、乘车难、通信难、看病难、找对象难、子女上学难、就业难等“十大难”也一直困扰着我们,尤其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道班工人住的是地窝子和红柳把子墙的简易房。

“而那时养路工人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非常艰苦,有油盐、无菜吃,住的是破旧的土房子或地窝子,睡的是大地铺。工地没有房子,连帐篷也没有,睡戈壁滩、桥涵洞,半夜洪水下来,衣服和被子被冲走,没有冲走的也湿透了……

就是在这样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第一代养路工默默地工作着。“晴日一身土,雨天两脚泥,谁来嫌苦;盛夏历骄阳,严冬冒风雪,何曾怨言。”

第二代人,坐着小四轮拖拉机去修路

作为第二代养路工,曾竹春的童年是随当养路工的父母亲先后在两个道班里度过的。当年他上小学时的情景和电影《美丽的大脚》里的场景如出一辙:一、二、三年级都在一个班里,全班共十来个学生,只有一名女老师。

1981年,曾竹春子承父业当了一名养路工,被分配到离莫索湾不远的一个道班。条件艰苦不说,业余生活更是寂寞、单调。他利用工作之余进行自学,1986年考入新疆交通学校成人中专班学习公路桥梁专业。

毕业后,曾竹春回段上担任技术员,当时工作的一幕场景让他终生难忘:每个道班都刚配备了小四轮拖拉机,每天上班出门时,拖拉机后面带一个拖车,上边坐人,拖车后面带一个油车,用来拉热沥青,油车后面再带一辆拉拉车,上面装着各种工具,冒着黑烟的拖拉机在“嗒嗒”声中拖着“列车”上路了。 “养路工的子女成长不容易,道班四周没有人家,没有幼儿园,父母怕孩子跑丢了,用绳子拴在行道树上,就这么养大的。”曾竹春回忆起来,感慨万分。曾竹春的同事、46岁的李明说起自己成长的过程,唏嘘不已。他的母亲原来在泉水地段当养路工,现已去世。他就是跟着父母,在养路工地上长大的。

曾竹春和李明说,照顾孩子是最令养路工头痛的事,每天上班两口子得一块上班,孩子背到上班的地方,听从班长把工作任务安排后,就把孩子背到路边行道树下,铺一件雨衣在地上,把孩子放在上面,然后拿出绳子一头系在孩子的腰间,另一头拴到行道树上,再捡两个石头给孩子当玩具,就干活去了。

这就是第二代养路工。他们从小跟父母一起上路,稍大一点就要带弟妹,再大点便要干

活——去路上用锤子敲石块,挣点钱贴补家用。他们没读过多少书,长大后继承父辈的职业,人生就这样紧紧地和公路贴在一起,把自己的童年、青春和爱都铺撒在每一寸公路上。 “柴火旺,渣油沸,浓烟起,丝路消光芒;十指黑,面如漆,汗水洒,忠心耀乾坤。”这是第二代养路工的写照。

第三代人,驾驶机械去修路

花园镇分局的杨勇是第三代养路工。杨勇和妻子属于“养三代”。今天的养路工人,已不再是光卖力气就能胜任,必须学会驾驶汽车、操纵机械化工具。这要求工人得向多能手转变。 使用机械施工养路,工作应该不算辛苦吧?但走进道班养护站,你就会认识到“养三代”的辛苦:道路大修,几个月没有休息日;遇上雨季保通,几个月都无法正常休假。

“修缮大面积公路有机械设备,小面积仍然要用撮箕、锄头完成。”杨勇说,最近这些年单位发展快了,养护作业也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有了施工机械的配合,满满一车20吨的沥青炒拌料一天就能铺完。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眼前的养路工一个个弯着身躯,动作敏捷且娴熟地修补着一个个病害,开槽、灌缝、洒油、铺料、压实,一气呵成。

十字镐、抬把子、路拖子……这些过去的劳动工具,如今已淡出养路工的记忆,取而代之的是推土机、扫雪车、巡道车、洒水车、平地机、压路机、挖掘机、综合养护车等现代化养护机械。

如果说路是记载时代的五线谱,那么作为铺路石的养路工就是那一个个音符,弹奏着一曲曲人流车流的和谐乐章。

篇四:我看新疆60年

我看新疆60年

我是2003年来到的新疆,那时的我还是一个9岁的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一个在中原呆惯了的孩子如果要我说出对新疆的第一印象,那便是冬天的寒冷。这是在老家见不到的积雪,白茫茫的覆盖着辽阔土地,看不到尽头,非常好看!接触到这里的人,我知道了少数民族,他们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文字,他们拥有强壮的身体,直爽好客!着眼周围的风光,被大山包围着,那山像极了新疆人的性格——豪爽、大方。到现在我已经在新疆生活了12年了,对新疆有了一种独特的感情,。对新疆60周年的回顾,有前辈的描述,有史料的记载,有我参加新疆红色旅游景点的感受,下面让我说说我眼中的新疆60年!

新疆解放的情节只能在红色景点中了解了。我在去年清明节期间,去了烈士陵园(乌鲁木齐市革命烈士陵园,位于该市南郊燕尔窝风景区,是新疆各族人民为纪念1943年被盛世才杀害的我党的创始人之一陈潭秋等革命烈士而修建的。该陵园在1962年7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1月被民政部公布为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0年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2004年被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为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让我看到了解放新疆期间,伟大的爱国人士为新疆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在烈

士陵园的展馆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用蜡像述说的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英雄们面对酷刑不低头,肉体的惩处与物质的诱惑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念,这对当今社会浮躁之风是个很好的教育。还有解放新疆期间中央与新疆的信件,看到了中央对和平解放新疆付出的努力。烈士陵园的主道尽头有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烈士之墓,它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烈士遗体的安葬地。有许多事虽发生过,却会随时间慢慢被遗忘;有些人虽扬名一时终究被历史浪潮淘去。然而,时光却将烈士载入史册而名垂千古。 遥望陵园里悠闲的晨练者或者观光者,我的思绪回到了现在.人们脸上安然、幸福的表情不正是烈士们所期盼的吗?是他们用自我的牺牲换取他人的幸福,以至现代,有抗洪战士为保护人民财产的生死不顾,有白衣天使誓死挽救病人的碧血丹心, 有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无怨无悔……这些,不正是烈士精神的继承与发扬吗? 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证明,有一种精神永远不会失落。崇高、忠诚和无私,将超越时空,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 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人们决不会忘记,为祖国牺牲的人们,他们的理想,他们的信念,使千万人的心灵为之震撼。也许战争的硝烟已离我们远去,但爱党、爱祖国的信念却始终没有改变。 每天有大量的参观者、游客纷至沓来,重温历史,找寻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答案。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我在参观烈士陵园最深的感受。一个个为了光明而战的英烈们,他们为真理而战,受尽折磨仍宁死不屈,甚至用生命照亮了后人前进的方向,真是可歌可泣。他们的鲜活事迹感染着大家,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时代的凯歌。同时更深深地感受到和平时期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在烈士陵园参观者的心中默默传递。 自治区成立60周年成就展让人仿佛坐上时空隧道,感受新疆的60周年的变化!,在祖国的怀抱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成就展以“在祖国的怀抱中”为主题,分为“历程篇·发展的新疆”、“成就篇·奋进的新疆”、“惠民篇·幸福的新疆”、“风采篇·和谐的新疆”、“展望篇·希望的新疆”等板块。展览通过700多张图片、200多件实物、40多幅图表以及生动新颖的多媒体演示,充分展示了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和谐、艰苦奋斗、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取得的重大成就。1955年10月1日成立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如一棵幼小的秧苗,急需阳光雨露的哺育。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恰如阳光雨露一般,深刻地改变了新疆的面貌。在党的关怀下 ,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为新疆骄傲,我为我

是一名新疆人而自豪,愿我们的新疆越来越美好。通过观看展览,我对新疆的历史有了清晰地了解,从新疆和平解放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从改革开放、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到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新疆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团结奋斗,创造幸福生活,建设美好家园。新疆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得到彻底改变,一幅幅画卷让我震撼。前辈们为建设新疆付出的艰辛让我感动60载风雨兼程,60年铸就辉煌。《在祖国的怀抱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成就展》通过图片、文字、视频、实物、模型、情景再现等直观展示,各种高科技展览手段的综合运用以及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互动形式,向社会各界展现了新疆60年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自治区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下,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凡历程,展现了新疆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各个方面的辉煌成就。

新疆60年辉煌与奇迹

成就展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展厅实用面积15000平方米,展线全长2700多米,展出2000多张图片、40多幅图表、300多件实物。展览共分为序厅、历程篇·发展的新疆、成就篇·奋进的新疆、惠民篇·幸福的新疆、风采篇·和谐的新疆、展望篇·希望的新疆和结束语7个部分,是迄今为止新疆规模最大的一次展览,也是内容最丰富、展呈

手段最多样化的一次展览。走进新疆国际会展中心4号馆,进入序厅,右方一个40米×5米的LED电视大屏播放着60年来新疆的发展变化和辉煌成就,和大屏幕相对应的是大型主题浮雕,这幅浮雕长45米、高4米,雕刻着60多个人物形象,他们都是新疆各行各业的典型人物,展示了新疆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和包容自信。序厅之后,进入第一章节“历程篇·发展的新疆”: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开启了新疆历史的新篇章。60年弹指一挥之间,60年漫漫征程路。在历程篇·发展的新疆中,一幅幅展示火车南站、人民广场、南门、人民电影院、红山等乌鲁木齐标志建筑物的老照片,承载着新疆老一辈人的历史记忆;第一条穿越“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新疆发行的首只股票、军绿色的棉袄印着时代的印记,勾起了新疆几代人的怀旧情节;新疆解放初期的主要交通工具“六根棍”、车头绑着大红花的“铁牛”拖拉机、我国第一批驶下生产线的解放牌汽车??重现了新疆解放初期的峥嵘岁月。1955年10月1日成立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如一棵幼小的秧苗,急需阳光雨露的哺育。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恰如阳光雨露一般,深刻地改变了新疆的面貌随着讲解员的解说,那一张张示意图、一组组图表、一张张照片在参观者眼前仿佛活了起来。循序而入,在历程篇和成就篇展区的两条“时光隧道”,分别浓缩展示了1949年

篇五:60年铸就辉煌

60年铸就辉煌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财会通讯》2009年第10期

20世纪中叶至今的60年岁月,中国的崛起将作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及世界格局的奇迹而载人世界历史长河的史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励精图治、发奋图强,将一个满目疮痍、积弱贫穷、四分五裂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影响世界进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用60年的时间,走完了一些国家耗时百年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

60年的卓绝奋斗,雪耻了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爪分领土、掠夺资源,人民涂炭、山河破碎,无数的仁人志士苦苦探求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然而却一次次的失败,苦求而不成功,中华民族始终处于被欺凌压迫的屈辱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华民族的复兴迎来了曙光。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经过坚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由此走上了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

60年的不懈追求,实现了中华民族强国富民的光荣梦想。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富裕,是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人所不懈追求的梦想。今天这一梦想终于得以实现。

经过60年的努力,中国的经济总量以呈几何级的速度加速增长,从1万亿到10万亿用了15年时间;从10万亿到20万亿用了5年时间;而从20万亿到30万亿仅用了两年时间;从1952年至2008年经济总量平均年递增速度达8.1%,增加77倍,2008年一天的经济量相当于1952年全年的总和。2008年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已跃升为世界第三位,与美国、欧盟、日本共同构成全球四大经济体。

经过60年的努力,中国的国家实力不断增强。1950年国家财政收入不足百亿,20世纪八十年代的1978年达到千亿,本世纪初突破万亿大关。进入新世纪连续跨越新台阶,2008年已达6万余亿,增长近千倍。国家实力增强的不仅是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外汇储备同样飞速增长。1952年我国外汇储备仅有1.39亿美元,而到2008年已突破2万亿美元大关,增长速度达万倍。从外汇短缺国而一跃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

经过60年的努力,中国已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伟大跨越。中国已成为制造业领域的超级大国,被誉为是世界工厂,全球主要的产品中有近一半来自中国制造,中国已有37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在通信、金融等诸多领域排在全球首位。2008年中国500强企业实现的盈利首次超过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500强企业。在全球经济陷入重度衰退中,中国仍实现经济增长,引领着世界经济走出危机陷阱。

经过60年的努力,中国人民从贫穷步入了小康。60年前人民挣扎在饥饿贫穷的生死线上,60年后的今天一举摆脱贫穷而迈上小康。1949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百元,2008年已达1.6万元;1949年农村人均纯收入仅为数十元,2008年达0.5万元。1952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仅为1.5亿元,2008年底已达21.8万亿元,增长2.5万倍。

60年艰辛探索,中国会计从落后的边缘站到了世界会计舞台的中央。60年前中国会计是分散、落后、零乱、亦步亦趋的学徒,60年后的今天已经成为有完善的会计规范体系、拥有千万会计大军、影响世界会计事务的会计大国。中国会计模式全球效应、中国参与国际会计事务、全球会计的中国元素,构成了中国会计的主旋律,中国会计伴随着中国的崛起,走向世界会计舞台的中央。

60年筚路蓝缕;60年风雨兼程;60年改革激荡;60年矢志追求;60年斗志昂扬;60年沧桑巨变……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