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9.11事件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9:16:32 作文素材
9.11事件作文素材

篇一:浅析“9.11”事件

分类号: 00000

西安文理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浅析“9.11”事件

后中美关系的变化及其未来走向

系 院 名 称 政 教 系

指 导 老 师

学 生 姓 名

学 生 学 号

专 业、班 级 思想政治教育09级专升本

提 交 时 间 二0一一年五月

浅析“9.11”事件后中美关系的变化及其未来走向

王成林

(西安文理学院 政教系 陕西 西安 710065)

[摘要] “9.11”事件的发生使美国受到强烈震撼,美国国土安全受到严重挑战。美国从自身益出发,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国家安全战略,摒弃冷战思维,调整大国关系。同时,“9.11”也为中美关系的改善提供了重要契机,美国希望稳定对华关系,加强反恐合作。尽管如此,美国对华政策的本质和基本取向没有改变。随着中美关系的深入发展,两国之间的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利益冲突。中美已成不同政治制度、历史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发展积极合作关系的典范,未来两国关系的基本态势将是稳中求进,。

[关键词] “9.11”事件 中美关系 未来走向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如何,不仅对中美两国的双边关系和国家利益构成直接影响,而且对世界局势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在中美建交30多年中,一个屡屡发生的现象或者说规律是,由于美国国内政治生态的周期性,新一届政府上台后,往往给中美关系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在每届新任总统大选期间,在野党候选人常常把执政党的对华政策作为攻击对手的靶子,摆出一副更为强硬的态势,声称上台之后要如何如何改弦更张,重造对华政策。而真的当选上台之后,由于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制约,竞选期间的各种过激言论往往会大打折扣。经过一段时期的磨合之后,中美关系又会渐渐回到原点。

尽管中美关系存在不稳定性的因素,但从一个全过程上来看,中美关系的变化曲线是上扬的。布什上台之初,一度把中国定位为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表示要加强与台湾的关系,不久又发生了“撞机”事件,中美关系出现变数,国际上甚至有人担心会出现中美“新冷战”局面。[1]但是,在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以极小的代价给一向认为“绝对安全”的美国造成了重大伤害。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使美国调整战略观,认识到冷战后美国的主要威胁源是国际恐怖主义及各种非传统安全威胁。与此同时,中国也紧紧抓住美国反恐带来的战略机遇,改善和发展与美国的关系,中美关系出现了积极发展势头。在“9.11”事件之后,两国元首会晤和高层互访频繁,这是前所未有的。在奥巴马执政之后,虽然经历了对台军售、会见达赖、人民币汇率问题等一系列事件,但是中美关系整体上呈现出积极、稳定的发展势头,双方在官方和民间层面进行了密切接触。从国际系列峰会到战略与经济对话、从议会外交到商贸、能源、军事外交,两国交流次数之频繁、范围之广、层次之高、内涵之深,不仅在中美关系史上不多见,而且在当今国际关系中也属罕见。[2]总体而言,从布什到奥巴马政府,中美关系的发展虽波折不断,但支撑中美关系稳定的因素不断增多,为未来双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开启了中美两国走向战略互信、共存合作的新时期。

一、“9.11”事件后中美关系取得的进展及原因

2001年1月布什正式入主白宫,组阁的政府执行了一条中间偏右的保守主义路线,对外政策表现为强硬的单边主义。尤其是对中国采取强硬的外交方针,致使中美关系骤然降温,险象环生。布什团队放弃克林顿时期与中国建立的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框架,把中国定位为“战略争竞对手”。正如赖斯写道:“中国不是‘现存的”大国,而是一个试图改变亚洲力量的均势并使自己得到好处的大国,仅凭这一点,它就是一个战略争竞,而不是??‘战略伙伴’。”[3]在布什就职后,首先开展“电话外交”,同包括俄罗斯以及非洲在内的2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通了电话,但偏偏没有给中国领导人通电话,显然是故意冷落中国。布什政府多次强调美国在亚洲的盟友日本和韩国的重要性,并将中国置于日本、韩国乃

至俄罗斯、印度之后。

2001年4月1日发生了“南海撞机事件”,使中美关系陷入僵局。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于2001年4月24日,布什在当政百日接见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台湾遭到攻击,美国将“尽其所能地协防台湾”。[4]从尼克松以来,不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执政,还没有一位美国总统作过这样的表示。也是在4月,小布什政府批准了一大宗对台军售价值40亿美元武器,在 “协防” 台湾问题上进一步“战略清晰”化。随后,美国当局允许李登辉访问美国;同意陈水扁在纽约和休斯顿过境;终止中美军事交流;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再次提出反华提案;设立副国务卿级的“西藏事务专员”和小布什会见达赖等。同时,调整对华战略评估,把北京视为未来战略假想敌,并做出相应的军事部署。这些事情结合起来,中美关系一直是起伏不定,龌龊不断。但是,布什团队也逐渐认识到对华采取强硬政策不符合美国整体的和长远的的利益。从2001年5月开始,布什政府逐步调整对华政策。然而,自2001年7月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访华起,中美关系出现改善。特别是“9.11”事件后,随着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给中美关系的改善提供了契机。美国不再固执地在大国中寻找战略对手,尤其对中美关系进行新的定位,认为中国是美反恐伙伴,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调整对华关系,争取中国支持美国反恐,美对中国的战略定位又从“战略竞争对手”朝“战略伙伴”回调。[5]“9.11”事件后中美关系得以改善,取得了富有建设性成果,具体表现在:

(一) 中美两国元首互访频繁

自1997年至1998年江泽民和克林顿互访以来,中美领导人一直保持了密切的交往和接触。尤其是“9.11”事件发生之后的四个月内,布什两次访华,开创了两国元首交往史的先例。据统计,在布什任期之内,四次访华,两国元首会晤20次,互通电话20次,互致书信40次。与此同时,江泽民和胡锦涛分别于2002年10月、2006年4月对美国进行了一次成功的访问。在奥巴马执政的两年中,与胡锦涛7次会晤,并经常通电话、通信。此外,双方政府高层每年的接互访和接触也更为频繁。这种频繁的高层交往在中美关系史上是空前的,大大增加了两国战略互信,扩大了共识,推进了中美关系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 双方领导人均表示将中美关系发展成一种坦诚的建设性合作关系

1997年江泽民访美,两国元首将中美关系定位为“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为中美关系在克林顿执政后期的发展确立了基调。但布什上台后重塑中美关系,将中美关系定位为战略竞争者,威慑和遏制成为美国对华政策的主线,中美关系一度陷入僵局。“9.11”事件后,恐怖主义成为美国的首要战略威胁,基于中国在反恐和全球事务上的重要性,美国政府改变对华战略定位,将中美关系视为坦诚、建设性的合作关系。[6]2005年9月25日,时任美国常务副国务卿的佐立克发表对华政策演讲,将中国定义为“负责的利益攸关方”,美国新的对华政策框架逐渐形成。[7]2006年胡锦涛访问美国时提出:“中美双方不仅是利益攸关方,而且更应该是建设性合作者。双方应共同努力,全面推动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8]2009年,奥巴马入主白宫,高度重视与中国的合作,将对华政策置之于最重要地位。但更为重要的是, 4月1日在伦敦20国集团峰会上,中美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奥巴马访华后的《中美联合声明》重申这一战略定位,将采取切实行动稳步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9]2010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双方确定建立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这一机制的建立是两国共同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又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至此,中美关系朝着新定位的战略层面上向前推进,为未来两国关系的发展确立了新的框架。

(三)在人权、经贸、军控、安全等领域对话重启的基础上,两国元首还决定建立两国领导人可以直接对话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机制

“9.11”事件打乱了美国原来的战略部署,打击恐怖主义活动、保障美国国土安全成为其当务之急。美国从反恐的实际需要出发,对中国的战略需求进一步增大,需要中国的战略

合作。同时,“9·11事件”也直接推动了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在各个领域加深了与中国的交流、沟通,以化解矛盾和增进合作。在军事领域,中美双方的军事交流机制在2002底重新恢复,并在2008年建立了防长对防长的“军事热线”, 有助于加强两国的防务磋商和军事互信,消除彼此的疑虑和猜忌;在政治经济领域,中美首脑热线机制、经贸往来机制纷纷落实。两国还在2004年和2006年相继建立了“中美战略对话”、“中美战略经济对话”, 为促进中美政治经济层面的战略沟通提供了重要平台。奥巴马上台后将中美已有的“战略对话”和“战略经济对话”,提升为国家元首特别代表的“战略与经济对话”;在人文交流领域,双方在 2010年建立了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促进两国人文交流。此外,两国还在科技、全球性问题、气候变化与新能源等领域加强对话与合作。目前,中美双方已建立了60多个战略对话和磋商机制,使中美关系的发展有了一个制度化的保障。

(三) 中美经贸关系稳步发展

中美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美两国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的基石,并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稳定剂”和“压仓石”。[10]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中美经贸关系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两国之间的贸易、投资联系日趋紧密,利融交融,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近几年来,中美虽然围绕人民币汇率、贸易不平衡、投资环境等问题展开论战,中美经贸关系甚至出现“贸易战”、“货币战”等词汇,但是并为停止中美经贸关系前进的步伐。据商务部统计,中美双边贸易额从2001年的805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3853.4亿美元,美国对华出口增长了2.9倍。目前两国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累计超过652.2亿美元,是中国最大外资来源地之一,中国对美投资也已经超过47.3亿美元,且增长迅速。[11]另外,在能源环境合作方面,前景广阔,成为中美经贸合作的新增长点。中美地方间的经贸合作也得到加速发展,美国各级地方政府重视发展对华的经贸合作。目前,双方已建立起36友好省州、161对姐妹城市。中美经济依存度日深,具有很强的互利性和互补性,潜力巨大。美国大多数舆论认为,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能否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稳定,是关系到“美国重大利益”的一件大事。[12]中美双方都认识到: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维护一个长期、稳定、健康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整体的和长远的利益。当前,日趋紧密的中美经贸合作已成为全面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稳定器。

“9.11”事件后中美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被称为“13年来的最好时期”,有的学者称之为“中美关系实现第二次正常化”。[13]究竟原因,主要在于“9.11”事件使布什政府认识到本国国土安全的脆弱性,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美国的战略环境和战略思维。另外,“9.11”事件对美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创伤。美国基于反恐和重振经济的需要,在全球范围内积极争取别国尤其是大国的合作,主动调整对华政策,改善对华关系,寻求与中国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在布什第二任期内,努力排除国内保守势力的干扰,进一步提升对华战略,深化与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在朝核、伊朗核、伊拉克重建、达尔富尔危机等问题上需要重借中国力量;两国还建立了处理双方各种分歧的对话磋商机制。随着中国的崛起,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处理对外事务日益变得负责、成熟和务实,更注重国家利益的维护。奥巴马上台之后积极推行“巧实力”外交,强调综合运用软硬实力,对华采取了更加明智、务实的政策,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应与中国建立了良好、稳定、互信的对外关系。

二、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本质和基本取向

“9.11”事件改变了美国政府对安全威胁来源的基本判断,也促使其调整了对华政策,给中美关系的改善带来重要机遇,使中美关系处于90年代初持续动荡以来最为稳定的时期。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美国对华两手政策的实质并未因“9.11”后双方展开反恐合作儿烟消云散,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基本取向和中美既有的关系格局也没出现根本的变化,仍然有一些比较根本性的问题阻碍着两国关系的发展。

(一)中美之间的深刻矛盾、分歧和利益之争依然存在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仅存的社会主义大国,美国却是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大国。中美两国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等领域的不同,导致两国在经济、科技、军事实力和发展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使两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上产生不同甚至有截然相反的看法。在外交战略上,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在全球范围内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其在地区和全球的霸权;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主张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来区分国家关系的亲疏远近,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所有国家从容不迫的发展外交关系,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此外,在意识形态领域,美国的政治文化价值观属于西方资本主义体系,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兼具东方儒家文明的价值观截然不同,这导致美国上层以及普通民众对中国的政治文化价值观缺乏了解,而容易采用西方自身的观念去套在别国身上,从而产生矛盾、分歧和冲突以及不适应性,美国对华不遗余力推广其自身的民主和人权观念就容易碰到类似情况。[14]但美国始终强调价值至上的观念,认为美国式的政治制度就是“样板”,向全世界传布其政治制度是上帝赋予自己的天生使命。尽管冷战后美国在对外政策中逐渐淡化意识形态,但没有改变美国“和平演变”中国的战略,继续推行美国的“民主”作为其国家安全战略的三大支柱之一。

从全球战略利益来看,美国政府极力推行单边主义政策,谋求建立单级世界,而中国积极推进多极化进程;从大国兴衰的普遍规律来看,美国认为大国崛起最终必然走向政治霸权和军事扩张;从地缘政治来看,美国是当前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对外政策目标是维护其在亚欧大陆乃至全球的霸权地位,不允许任何一个

9.11事件

国家挑战。布热津斯基认为,美国在亚欧地缘战略目标是防止在这里出现一个能够主导欧洲或亚洲从而向美国提出挑战的大国。[15]因此,美国对于中国的发展总是疑虑重重,生怕中国的发展会挑战美国在东亚甚至在全球的利益。中国政府为了消除美国对其发展的担忧,于2005年提出了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和构建和谐世界,并承诺“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但是,美国从其维护国家利益、全球战略出发是绝对不会听任中国顺利的和平发展,总会不遗余力地进行阻扰、干预、破坏。在美国看来,中国实力增强后必然不会遵守以美国为主导建立的国际规范,要求改变现存国际秩序。另外,美国对中国军事发展的不透明性表示极为不满,极力渲染“军事威胁论”。当前,中美关系的主要问题是美国以什么样的心态迎接和平崛起的中国,如何构建两国未来积极合作全面的战略伙伴关系,以共同应对国际社会的挑战。

(二)中美之间合作战略互信不足

纵观中美关系发展的30多年中,两国关系的改善一直是靠利益驱动。冷战结束之后,随着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中美之间合作特别是在重大国际和地区事务上的合作缺乏战略互信的问题日益明显。

1、在反恐问题上

“9.11”事件发生后,中美反恐合作进展顺利。在反恐方面达成重要共识,共同促成了联合国反恐怖主义全球战略;中美签署了多项反恐协议,并于2002年8月美国宣布将“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组织列为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在打击“基地”组织给予美国支持;在奥运会和世博会期间,中美在情报、技术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但是,在反恐问题上美国执行“双重标准”,美国只打击对本国国土安全构成威胁的恐怖势力,对于危害中国安全的 “东突”分子,美国不但不打击,反而明里暗里进行资助,甚至拒绝将很多与“基地”有联系的“东突”分子认定为恐怖分子。2004年9月,美国允许“东突”势力在华盛顿成立“流亡政府”。10月,美国决定将关押在关塔那摩基地的中国“东突”分子予以释放,但拒绝将其交给中国政府,并四处寻找接收国。2007年9月,美国会众议院通过了第497号决议案——打着保护少数民族人权的旗号,要求中国政府停止所谓的“对维吾尔人在文化、语言、宗教领域的打压”。[16]在布什来北京观看奥运会开幕前夕,会见了“疆独”头目热比娅。奥巴马一上台,

篇二:9.11事件

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9月11日早晨8:40,四架美国国内民航航班几乎被同时劫持,其中两架撞击位于纽约曼哈顿的世界贸易中心,一架袭击了首都华盛顿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而第四架被劫持飞机在宾西法尼亚州坠毁,据事后调查失事前机上乘客试图从劫机者手中重夺飞机控制权。这架被劫持飞机目标不明,但相信劫机者撞击目标是美国国会或白宫(事后对参与策划袭击的恐怖分子进行审问的结果表明,恐怖袭击的第四个目标是国会大厦。而在此之前美国官方一直怀疑目标是白宫)。

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两幢110层摩天大楼(双子塔)在遭到攻击后相继倒塌,除此之外,世贸中心附近5幢建筑物也因地震而坍塌损毁;五角大楼遭到局部破坏,部分结构坍塌;袭击事件令曼哈顿岛上空布满尘烟。

在9.11事件中共有2998人遇难,其中2974人被官方证实死亡,另外还有24人下落不明。遇难人员名单中包括:四架飞机上的全部乘客共246人,世贸中心2603人,五角大楼125人。共有411名救援人员在此事件中殉职。

2001年9月11日当天的恐怖袭击对美国及全球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次事件是继次世界大战期间珍珠港事件后,历史上第二次对美国造成重大伤亡的袭击。这次事件是人类历史上截至2001年底为止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美国政府对此次事件的谴责和立场也受到大多数国家同情与支持;全球各地在事件后都有各种悼念活动,事发现场的清理工作持续到次年年中。9.11事件让美国,以及全世界的人感到一种恐惧,而反对类似"9.11"事件的再次发生。该事件也导致了此后国际范围内的多国合作进行反恐怖行动。2011年8月31日新闻报导,传出视频,在9.11事件中,美国五角大楼被导弹而非飞机击中。

2001年9月11日,19名劫机者分别同时搭乘飞往各地的美国民用航空飞机,这四架客机分别从波士顿、纽瓦克和华盛顿特区(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飞往旧金山和洛杉矶,并在美国上空飞行的四架民航客机被地劫持。在劫机过程中,劫机者使用武器刺伤或杀害飞行员、空中乘务员和乘客。飞机上与外界取得联系的乘客报告称,劫机者使用刀刺伤乘务员,并且在其中两次劫机事件中至少有一名乘客被刺伤。有一些乘客和机组人员设法使用机舱电话和手机与外界取得联系,并提供了有关劫机的一些细节。这些细节包括:每架飞机上都有好几名劫机者;劫机者使用有毒化学喷雾器和刀具,例如催泪瓦斯,胡椒喷雾和小于十公分的刀具;一些机上工作人员被刺伤等。

当美国人刚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之时,纽约曼哈顿世界贸易中心,华盛顿五角大楼,连续发生撞机事件,世贸中心的摩天大楼轰然倒塌,化为一片废墟,五角大楼部分结构坍塌;造成死伤的数目以数千计算。

篇三:美国9.11事件

9.11事件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撞击美国 纽约世贸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美国911事件),2001年9月11日,四架民航客机在美国的上空飞翔,然而这四架飞机却被劫机犯无声无息地劫持。当美国人刚刚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之时,纽约世贸中心,连续发生撞机事件,世贸中心的摩天大楼,轰然倒塌,化为一片废墟,造成了3000多人丧生。

8:45,Boeing 767-B-223ER在飞离波士顿洛根国际机场不久后就被劫持,撞毁在世贸中心北楼,大楼随后坍塌。机上人员:92,遇难: 92。

9:03,Boeing B-767-222同样地在飞离波士顿洛根国际机场不久后就被劫持,撞毁

在世贸中心南楼,大楼随后坍塌。机上人员:65,遇难: 65。

9:45,Boeing 757-223飞离杜勒斯国际机场后不久被劫持,随后撞向五角大楼一角。机上人员:64,遇难: 64。

10:20,Boeing B-757-222飞离纽华克国际机场后不久被劫持,直向华盛顿飞去。随后高速坠毁在宾夕法尼亚乡间,据猜测是乘客与劫机者搏斗阻止了这架飞机撞向目标。机上人员:45,遇难: 45。

整个美国都为之震惊,人们陷入了极度恐慌之中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这是美国历史上遭遇的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

为什么会选在9月11号呢?

本来在美国911是作为报警电话号码的。恐怖分子选择9月11号是对美国的挑衅。

美国911报警电话诞生于上世纪60年

代。1967年,美国总统法律实施与司法管理委员会建议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一个统一的电话号码,以便于人们及时报告紧急事件。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很快宣布选择911作为报警电话号码。1968年2月,全国第一个911报警台在亚拉巴马州的哈利维尔设立。上世纪70年代后,911报警电话开始大量增加。1976年,17%的美国人可拨打该号码,1979年上升到26%,1987年为50%,而今已达到85%。美国大约50%的国土面积已接通911号码,其中95%是加强版系统,可提供每个呼叫者的姓名与位置信息。

正是这样恐怖分子才会选择9.11这一天对它进行袭击

“美国911事件”发生后,美国经济一度处于瘫痪状态,对一些产业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和影响。地处纽约曼哈顿岛的世界贸易中心是20世纪70年代初建起来的摩天大楼,造价高达11亿美元,是世界商业力量的会聚之地,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共计1200家之多,平时有5万人上班,每天来往办事

的业务人员和游客约有15万人。两座直冲云霄的大楼一下子化为乌有,五角大楼的修复工作至少在几亿美元之上,人才损失难以用数字估量。

无论对美国总统布什,对美国民众或者对美国政坛人士来说,9月11日所遭遇的恐怖分子攻击事件都是一次历史性的震撼。在两小时之内,造成美国本土遭遇数以千计的伤亡,连白宫、总统的空军一号座机、国防部大楼、金融财务中心的世界贸易大楼,都成了恐怖分子攻击的目标。

这次事件使美国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较重。地处纽约曼哈顿岛的世界贸易中心是20世纪70年代初建起来的摩天大楼,造价高达11亿美元,是世界商业力量的会聚之地。五角大楼的修复工作至少在几亿美元之上,人才损失难以用数字估量。而且交通运输和旅?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翟斐裳现厮鹗АC拦诤桨嘁惶毂唤俪至怂募埽⒃斐删薮蟮娜嗽鄙送龊筒撇鹗В肥凳抢泛奔?/p>

事件发生后,布什立即采取适当行动,恢复政府、社会正常活动,为了显示他不受恐怖威胁,9月11日晚上,虽然白宫仍有受到攻击的威胁,他仍决定返回白宫,并在白宫向全国民众发表谈话,借此显示:恐怖分子并不能阻断美国行政中心的运作。

“美国911事件”的经济影响不仅局限于事件本身的直接损失。更重要的是影响了人们的投资和消费信心,使美元相对主流货币贬值、股市下跌、石油等战略物资价格一度上涨,并实时从地域上波及欧洲及亚洲等主流金融市场,引起市场的过激反应,从而导致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经济增长减慢。

可以看到的是,“911事件”前的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和“911事件”后的情况已经明显不同,美国反对恐怖活动的战争将引起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的新变化,引发大国关系的互动。国际政治、军事、外交形势的变化肯定会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策选

篇四:9.11事件

9·11之后,本·拉登"潜伏"的十年,是美国情报部门和全世界苦心搜寻的十年。十年里,一次次失之交臂,一次次从头再来。十年里,本·拉登"死"了无数次。但那些扑朔迷离的传闻一次次被证伪。那个瘦高个、满脸络腮胡的恐怖头目依然不断出现在视频、音频中,对美国发出种种威胁。现在,这场"一个国家与一个个体"的对抗终于以本·拉登被击毙而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美国乃至世界,为这场长达10年的追捕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9·11前"致命的犹豫"

第一次失之交臂

美国政府追捕本·拉登的行动最早可以追溯到1993年。

当时的本·拉登,已经大张旗鼓地选练"圣战人员",密谋一系列恐怖袭击。当时,一名巴基斯坦人在美国中情局总部的入口处,悍然枪杀了两名雇员后潜逃出境,这名叫卡西的恐怖分子最终在阿富汗被秘密逮捕。

中情局顺藤摸瓜,花了近三年的时间,终于查出其幕后黑手就是本·拉登。

在意识到拉登的潜在威胁后,美国情报部门专门在1996年初就成立了追捕拉登的专案组,代号"亚力克情报站",内部俗称"曼森家族"。但是,这个专案组追捕本·拉登成绩是——失之交臂。

1998年逃脱导弹攻击

美国反对恐怖袭击全国委员会也透露,从1998年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使馆被炸到9·11之前的3年内,本·拉登至少有三次出现在美国眼皮底下的机会。

前美国国防部长科恩在对这个委员会作证时说,"每一次,子弹已经上膛,人员已经待命,但最后又退缩了,原因是有人回答说:我们不能肯定——我们不能完全肯定。"

第一次机会出现在1998年8月20日,即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使馆被炸后几天,美国得到情报说,本·拉登正在阿富汗的一个"基地"组织训练营地同其他领导人开会,时任总统克林顿拍板,向这个营地发射了巡航导弹,但这次袭击未能打死本·拉登。

第二次袭击本·拉登的机会出现在1999年2月初。美国再次得到情报称,本·拉登到了阿富汗赫尔曼得省的狩猎营地访问,并且很明显,他在那里呆了一周以上。追踪小组立即就发现了本·拉丹的踪迹,2月9日,他们锁定了本·拉登的帐篷,并计划于11日发动导弹袭击。 但白宫却命令中情局不要发动导弹袭击,一是白宫希望掌握更多本·拉登的动向,二来当时某个与美国关系友好的阿拉伯国家的几位王子也出现在打猎队伍中。因为在这些营地附近,停放着一架阿联酋的政府飞机。

第三次机会是在1999年5月。当时有情报说,本·拉登到了坎大哈的某个地方,要呆5天。但中央情报局被告知说,由于对情报来源精确性的怀疑和对伴随袭击可能带来的破坏,因此不能下令进行这样的袭击。

多次的"犹豫"、"不确定"、"错过",为本·拉登壮大"基地"组织提供了时间、空间,"致命的犹豫"酿就的苦果世人皆知。2001年9月11日,举世震惊的9·11恐怖袭击爆发,纽约6座建筑被完全摧毁,超过3千人丧生。

美国发全球通缉令

10月7日,阿富汗战争正式开始。这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对阿富汗盖达组织和塔利班的一场战争,同时也标志着反恐战争的开始。

同一天,本·拉登通过半岛电视台公开叫板,"我向真主起誓,美国人将永无宁日。" 2001年11月14日,美国政府发出全球通缉令,悬赏2500万美元捉拿本·拉登。 截获信号确定位置

针对本·拉登的"三角洲行动"也在这个月开始。

详细侦察后,弗里制定了两个作战计划,却都遭到军方高层否决,最终只能选择与本·拉登的军队正面对抗。

第四天,三角洲特种部队取得突破,他们用无线电检验测定设备中途截获了本·拉登与下属联系的通信信号,监听职员通过卫星定位系统锁定了本·拉登的具体位置——这个位置就在一道山梁的后面,距离美军特种部队只有2000米。美国人欣喜若狂。

就在进攻马上要发起的时候,弗里手下的特种部队却和与他们共同行动的北方联盟士兵发生了矛盾,错过了进攻的最好时机。当美军特种部队终于发起进攻时,本·拉登却刚刚转移。弗里用高倍望远镜看到远处的山谷里,一伙武装分子正朝一个山洞走去,其中一个就是本·拉登。

时间紧迫,弗里立即呼叫在空中待命的美军战机, 对那个山洞实施攻击。附近空域的所有美军战机都赶过去,对山洞及附近地区实施轮番轰炸,几个小时后,直到山梁上再也没有塔利班或者"基地"组织成员的影子。

弗里率领部下满怀希望地对这个山谷进行了搜索,希望找到本·拉登灭亡的证据。他们扒开了长满罂粟花的碎石地面,发现了不少塔利班或者"基地"组织成员的尸体,然而通过对尸体的DNA检验测定,他们发现里面没有他们最想要的本·拉登。

2004年10月,美国总统布什下达命令,驻阿富汗中情局战地情报站与陆海空三军特种部队联合成立一个专事追捕本·拉登的特种单位———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布什签署了一份总统行政令,授予这个司令部尚方宝剑,使它集情报搜集、直接斩杀、协调作战等大权于一身。这是美国在作战史上组建的最高规格的部队,而其目的,仅仅是为了追杀一个人———本·拉登。

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的最高指挥官是斯坦利·麦柯克里斯托尔中校,他毕业于西点军校。2001年阿富汗战争爆发前,他以特工身份秘密潜入阿富汗,对当地情况了如指掌。他对追捕本·拉登充满信心,在6年追捕中,他有好几次与本·拉登近在咫尺。

本·拉登十年N次被"死亡"

2001年 病死

最早一次传出死讯是2001年12月,埃及媒体报道称,本·拉登因病死于坎大哈附近的一个村庄。

2002年初,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称本·拉登可能已死于肾病,因为本·拉登曾将一台透析机带进了阿富汗境内。4月15日,他又在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亮相。

2003年12月,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向媒体暗示,美国可能已抓获本·拉登,小布什要在关键时刻宣布消息,帮自己赢得连任。2004年10月,离美国总统大选只有3天时,一直销声匿迹的本·拉登突然现身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在录像中首次承认是自己发动了"9·11"事件,并威胁要对美国发动新的袭击。

2005年 地震震死

2005年4月,一家阿拉伯网站报道说本·拉登已死,不久又急忙辟谣。

2005年10月,南亚地区发生强烈地震,有消息说本·拉登死于10月8日的巴基斯坦强震。

2006年 肾病致死

2006年年初,澳大利亚反恐专家称,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已患上肾病,很可能在2005年4月就已死亡。

2006年9?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荩ü楸ɑ挂环荼ǜ嫠担程匕⒗矫嫒沸牛?quot;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已于上个月因为伤寒在巴基斯坦死亡。

2010年 早已病死

2010年,阿富汗媒体报道说,"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多年被病魔困扰,早已不在人世。

7月1日,阿富汗"阿瓦新闻社"消息称,"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一直患有严重肾病,2004年开始就靠一个肾生活。据消息人士披露,2007年12月底,本·拉登因肾衰竭而死亡,并指出,美国方面知道本·拉登已死亡。

2011年 被击毙

2011年5月2日,美国宣布,本·拉登在美国军方针对巴基斯坦伊斯兰堡附近一次突袭行动中死亡,并称已对本·拉登的尸体进行过DNA检测并确认身份。

■ 追杀成本

美军追杀本·拉登代价惨重

没有人统计过,在近20年与本·拉登和恐怖主义的战斗中,美国政府究竟花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

赏金超7000万美元

美国前总统布什承认,这是一场力量极为不对称的战争,一个国家对一个人。虽然本·拉登年疲于奔命,但美国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从2001年起,美国政府单单给线人发放的赏金就超过了7000万美元。

在美国对本·拉登的行动中,动用一系列高科技武器。美军数次动用捕食者无人机,对

本·拉登所在的阿富汗山区进行攻击。

篇五:9-11事件

My son Joe started dating a young lady whose father worked in a police station. Joe was interested in working there. And he came home one day and he said, “I’m taking the police test.” When he graduated, they assigned(分配) him to East New York where I started my career. (1) “ next Donald Trump”, a millionaire(富翁)well-known in America. But in 1984, I came down with throat cancer. He noticed how the guys I worked with in the fire department(消防队)took care of us. He decided to be a firefighter.

Both the boys would call us when they were working. John would always call around four o’clock, and that particular(特别的)night, September 10, we spoke for a few minutes. And I said, “I love you.” Joe called me in the morning and told me to turn on the television, that a plane just hit the Trade Center(世贸大厦)。 (2)I just said, “Be careful. I love you” He said, “I love you, too.” That was it.

We had the boys for John for 36 years, Joe for 34 years. It’s not many people that the last words they said to their son or daughter were “I love you,” and the last words that they heard were” I love you.” So, that makes me sleep at night.

1. 将(1)处翻译成汉语

2. 根据短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句子。

Joe was a ______ while his brother, John, was a firefighter. The two brothers were both _____ when the Trade Center was destroyed.

3. 根据(2)处完成下面句子(每空一词)

I just _____ him _____ be careful and I loved him.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