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心灵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5:25:48 作文素材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心灵作文素材

篇一:教育是一种唤醒

教育是一种唤醒

作者:陈忠堂

单位:保康县马桥中心学校

联系电话:13871682226

邮箱:550795613qq.com

前段时间我读了李岩主编的《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经典案例评析》一书,书中一个一个经典的育人案例,给我很大的启发,使我逐渐认识到:教育是一种唤醒。 这种唤醒是用爱作基础,用灵魂作工具,用一种灵魂去唤醒另一种灵魂的过程。这样才能让知识得以传承和发扬,让文明得以延续和继承。这就是人们为什么称教师为“灵魂的工程师”的缘故吧。

教育是一种唤醒,这种唤醒需要爱作基础。如生活需要阳光和空气一样,教育需要真诚和爱心。爱是教育的天职,只有充满爱心的老师才是真正的好老师。但要让学生从内心、从灵魂上认识到老师的爱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我校在一次师德问卷调查中抽取了5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你爱你的学生吗?” 90%以上的老师回答:“爱”。

然而问这50名老师教的学生:“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

学生回答“体会到”的仅10%,这恰好与老师的回答刚刚相反。为什么反差如此之大呢?这只能说明师爱还没有进入学生的心灵。

大爱无痕,真水无香。这就要求老师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学会真正的爱生。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唤醒需要爱,爱的前提是宽容。

在学校,绝大多数老师认为严是一种爱,对犯错误的学生从不宽容,对学生的不良习惯,不是训斥,就是处罚。犯错误的学生总是处于批评之中,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就被“逼”上“对手”的位置。教育就成为一种难事了。08年我带初三毕业班,一次调位时,我参考了模拟考试成绩,把一位眼睛近视的女生调到了后排。那女生发牢骚说:

“老师是‘势利眼’,狗眼看人低。”

并且她还偷偷的写一张“狗眼看人低”的纸条子压在我的办公桌上。我当时真得气坏了,很想在班上耍一下我班主任的威风。但我静下心来一想,有这个必

要吗? 学生是孩子,挫伤心灵就难以愈合了。于是我找到了这个女生,交心后,我才发现是我的调位挫伤了她的自尊。我主动向她致了歉,并向他保证“狗眼看人低”会成为我们永远的秘密。后来这孩子上了高中,每年回家后,都会来看我。试想,没有宽容之心能和学生冰释前嫌吗?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吗?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唤醒需要爱,爱的条件是尊重。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和接受教育的方式,而在他们的个性特征中,有一点是相通的,具有普遍性,那就是:他们强烈的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我们老师从不站在学生立场去看问题,一点小事就请家长,打“小报告”。搞得学生人心惶惶。这不是真爱,是较真。以前我总认为只要对学生好,方法并不重要。有一次,我班一男生做错了作业,我让他改了3遍,结果仍然是错的。我生气了,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他说:

“我不能说你猪,说你是猪,我污蔑了猪的智商。”

我自认为我骂得很高明,可没想到就是我这一幽默的讥讽,真的刺痛了他的灵魂。从此以后,他干脆来个“死猪不怕开水烫。”作业不交了,看你把我怎么样?过了一段时间,我想通了,找到这个学生,主动向他承认了我的错误,并在全班学生面前向他道了歉。那孩子也用了一个惊人的举动感动了我。他说: “老师请你不要说了,我能叫你一声‘父亲’吗?”

我知道一切都无需我多说了。后来这个学生的作业再也没有让我都操心了。我用尊重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唤醒需要爱,爱的过程是等待。

老师应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成长,因为学生的成长需要条件,好的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因此,老师要学会等待,用从容的心态去面对学生的种种言行,不能指望一次活动,一次谈心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2011年春,我又带毕业班,有一个姓李的学生,夜间偷着上网吧,违纪了,学校要给处分。他准备去跳河。这个孩子我从初一就“特别照顾”,批得多,鼓励的少,给了他很大压力,加之升学考试带来的压力,家庭父母离异的压力,他为了宣泄一下,就偷着上网了。不巧又被学校抓住了,要处分他。课间操时间,他偷跑出学校,搭乘一电动车去离学校十公里外的大坝处,准备跳坝。班长告诉我李某跑了,听说是去跳坝了。我听说后立即驱车追赶,当我到大坝上时,他已经站在坝栏杆上了。

后来在我的劝说下他跟我回学校了。经过一番长谈,我明白了这个学生跳坝的真正原因:他认为家长放弃他了,老师也放弃他了,学校也放弃他了。他感觉生不如死,于是就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我知道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此时此刻是老师唤醒学生灵魂的关键时刻。我没有和他进行过多的交谈,我想此时的语言是苍白的。我说:

“我送你一本书。”

他说:

“什么书?”

我说:

“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我让他看完后告诉我,你有什么收获。这个等待是漫长的。如今他已顺利毕业了,还上了一所不错的职业高中。教师节、中秋节还给我发来了祝贺的短信呢!爱的等待是漫长的,这种呼唤却是永恒的。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唤醒需要爱,爱的结局是快乐。

付出总是有回报的,当我们真心爱过学生,唤醒了学生的灵魂,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学生时,你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当你在节假日收到学生们真心祝福时,当你收到学生千里迢迢寄来的贺卡时,当你手机中收到一条条感激的短信时??那种快乐是无以伦比的。所以说,爱的结局是快乐。

教育是一种唤醒,爱是基础,灵魂是工具,唤醒是目的。

篇二: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心灵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心灵

你想要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唤醒”的是心灵的哪些东西。

教育的真谛是什么?

有一则寓言流传世界,至今不息:一位印度老人对小孙子说,每个人的身体里都住着两只狼,他们残酷地互相搏杀。一只狼代表嫉妒、愤怒、骄傲、害怕和耻辱;另一只狼代表善良、温柔、希望、感恩、微笑和爱。小男孩着急地问:“爷爷,那么哪一只狼更厉害?”老人回答:“你喂食的那一只!”

因此,你想要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唤醒”的是心灵的哪些东西。我们编写这本《走进儿女的心——儿童成长心理手册》(山东教育出版社),目的就是帮助广大家长、教师“唤醒”孩子的心灵,对付那只“负能量”的狼,“喂食”那只“正能量”的狼。

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们也都深深认同这一点——教育本质上讲是一种“唤醒”。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不能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能成为教育;斯普朗格认为,教育最终的目的不是传授已有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马克思则认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

从历史和比较的角度看中国,我们算是“重视”教育的,只不过在重视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上区别于欧美等国家。中国在历史上是十分重视“人文教育”的,这既是儒家的教育成就,也是儒家得以发展的原因。毫无疑问,现代中国也是普遍重视教育的,但结果如何呢?文凭普遍升高,文化水准不见高;知识量不断增加,但能力未见长;证书一大堆,素养却未变。这样的教育显然既不是国家想要的,也不是教育者想要的,更不是家长想要的。

如果说做什么都应该讲究“依道”而为的话,那么,教育的“依道”更难,因为教育的宏观规律相对好找,而微观规律或者说具体个人的成长规律太难找。教育是科学,教育是艺术,教育的科学性离我们还较远,教育的艺术性更需要加强。这一方面源于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还未能揭示出人成长过程中的所有规律及其应对策略,另一方面,即便这些知识可以随手拈来,但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太大,又不可能拿过来就用。历史上,孔子、苏格拉底等尚可以“因材施教”,而我们今天的教育,还是做不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教师习惯于面对所有人的“同一教育”,试图让每个人“一边高”地发展;教师和家长似乎很容易在这一点上形成共识:宁肯牺牲某个孩子某一方面的拔尖表现,也不愿接受“偏科”或某一方面低于他人。“硬灌”、“强压”就是“硬道理”,“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反而成了多余的。

我一直认为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更好的教育。更好的教育应当是建立在科学研究之上而非简单经验积累之上的教育,应当是适应人的发展并能有效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应当是使人获得更多快乐和幸福的教育,应当是让人感到生命很有意义、很丰富、很有品位的教育。孩子得到了这样的教育之后,便会做到:是龙,可上九天揽月,是鱼,便乐于小川遨游;能研究,便进入世界一流国家实验室,摘取科学桂冠;会工作,便学会一种技术或从事一种活动,安安分分、平平静静。生活顺利了,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生命、感恩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自食其力,然后善待弱者;生活不顺,仍可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不仇富仇官,顺其自然,怡然自得。

(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心灵)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教育上的择善从之,也许就是承认每个人的遗传素质不同,由此带来每个人的潜能不同,教育者的作用就在于找到适合孩子发展的环境和时机,施予适宜的教育,促进他们潜能的实现,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作者单位:山东曲阜师范大学)

篇三:教育是唤醒名言集锦

教育是唤醒名言集锦

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雅尔贝斯说:“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追逐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身边的事实,让我们更加明白,教育就是唤醒。用阅读这个扩音器,唤醒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拥有一颗博爱而敏感的心灵,做一个完整的自我;唤醒老师,对每一颗纯真心灵的理解和尊重,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教育就是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事业。那何谓真正的教育?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心灵的火焰”。马克思也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谓之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中国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也说:“一个不重视心灵教育的学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必是危险品。”因此,教育应该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真正的教育应该是用心灵唤醒心灵,用高尚培育高尚,用渊博造就渊博。真正成功的教育应该是唤醒学生沉睡心灵的教育。心灵的健康健全与否,决定这个人是不是一个健康健全的人。因此,

真正成功教育的真正目的应该是走进学生心灵、培养学生强健的心灵肌肉、教会学生成功、成人、成材,成为一个适合在社会各种各样复杂的环境中生存的一种人,一个心灵健康健全的人。

只有心灵健康的人,才能拥有更多的财富,才能拥有更多的人脉,才会获得更大的成功,才会有更美好、更辉煌的未来。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才有信心、有能力去创造出无数惊人的奇迹。一个心灵残缺、心理病态的人,一颗饱受摧残和打击而发生异变的心灵,他不仅学不到真正的知识,而且会让社会增加更重的负担。

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的教育必将是素质教育、赏识教育之后中国教育应该探索的更高教育模式。中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如果一个学校不重视身体素质教育,那么这个学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必是残品;一个学校如果不重视文化教育,那么这个学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必是次品;一个学校如果不重视心灵教育,那么这个学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是危险品”。固而,心灵教育应该是集情商素质教育、心理学教育、成功学教育、学习赏识教育、身体素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行为习惯管理教育和思想教育于一体的教育体制。而心灵教育这种新型教育模式的运作,则需要的是国家政府、整个教育系统,包括社会、学校、教师、父母亲人、以及孩子自身站到完全统一的战线上来,并对对这种教育模式下的

教育要求持有高强度的执行力度。固此,心灵教育是对中国乃至天下所有父母对自己孩子负责的教育,是让我们真正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富国强民的教育,是人类最终的教育!

至圣先师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也说过:“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从上述中外大教育家的真知灼见中可知,作为“春蚕”、作为“蜡炬”,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更应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做出良好的表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身体力行,才能打动学生、教育学生。

要变疾风暴雨为和风细雨,变操之过急为循循善诱,变耳提面命为拨动心弦,变生硬呆板为循循善诱,以弦外之音代替逆耳的训斥。

篇四: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教育

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教育

----读《教师最需要的心理学》有感

最近读了《教师最需要的心理学》,印象中的心理学书籍通常会给人“枯燥无味,深奥抽象”之感。可是读完本书却让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自己与作者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

书中一开始的时候就提到了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可见,我们的工作是注定与孩子们紧密相连的。让孩子快乐、幸福、健康地成长是我们每个老师不容倦怠的工作。

合上书的最后一页,书封面上那几句极富感染力的话语仍然在我耳边回想着:“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多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是呀,这样的话语让我们每一个做教师都知道了要想真正教育好孩子,搞好教学,一定得了解、懂得心理学,就要掌握、应用好心理学。一个真正懂得心理学的教师,定能够洞察学生的心里,感知孩子的心里,让孩子从心底喜欢你。作为教师,长期以来,社会对教师一味强调风险、责任,相对忽视了他们作为一个平凡人的需要、获得,这也是造成教师压力增大从而产生心理问题的一大原因,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增强职业认同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不仅关乎教师自身的未来发展,对学生未来的影响更是长远而不可逆转的,因此,

它是一个非常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的职业。所谓幸福感,它是一种乐观的态度,培养自身的幸福感,就是要学会多看看身边的快乐满足的事,学会脚踏实地追求切近的目标。

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自我的心理教师,要善于自我诊断、自我调节、自我保健,自我积极心理暗示,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情感、意志、认知特征和个性特点等时刻影响、教育着学生,也就是说,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个立体的师表形象。在学生的心灵里,教师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教师的人格魅力乃至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时时刻刻起着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时时刻刻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人和人的交往只有真心才能长久,教师和学生也不例外,一个教师课讲得很好,但是他的学生未必就学的很好,心理学揭示的规律告诉我们,愉悦的情感体验可以是学生感知敏锐、思想活跃,积极向上。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学生在情感上比较亲近老师时,多老师传授的知识才会乐意接受。由此可见,教学是否成功离不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一个懂得心理学的教师定能洞察学生的心理,真正感知学生的心理变化,感知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具体知道学生为什么喜欢听你的课,并能让学生从心底里感到舒服,很自在,让学生学的很自信,很有成就感。那教师想要的结果自然而然就会出现。

篇五:教育就是唤醒心灵

教育就是唤醒心灵

——小桥读《优秀班主任99个成功的教育细节》

第一次借到这本书,只是轻慢的浏览了一下,没什么感觉。当这本书再次传到我手中的时候,这么一本书不看那不是浪费吗?当我看下去的时候,我发现书中讲述的全是教育细节,细节中见精神。这些细节都是为了唤醒学生的心灵,唤醒内心深处的善良,唤醒青春的激情,唤醒年少的斗志,唤醒深埋心中的正义??心醒了,就会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心醒了,就会审视自己的生活;心醒了,就会扬长避短??教育就是要唤醒,就是要唤醒心灵。

第一辑:唤醒心灵需要智慧。

有了智慧,教育能柳暗花明;有了智慧,教育能曲径通幽;有了智慧,教育能润物无声。

教育智慧从何而来?在经年累月的教育实践中,我们以崇高的教育理想、坚定的教育信仰、丰富的教育理论作经,以健全的人格、深广的爱心、广博的知识为纬,启迪心灵,陶冶情操,开启心智,为学生“幸福度日,合理做人”(鲁迅语)奠基,酿造出一杯杯最香醇的教育智慧之酒。

第二辑:唤醒心灵需要爱。

爱,是教师最美的语言;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教育的生命。这份真爱来自于人性,更来自心灵。这份教育来自责任,更来自天职。它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它是成功教育的基石。教师的爱,无处不在。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细微的动作,一句鼓励的话语??手执爱的钥匙,走进学生心灵的秘密花园,迎接我们的将是鸟语花香。

第三辑:唤醒心灵需要生活充实。

学生每天都有事情可做,每天都有事情能做,学生还会惹是生非吗?还会打架斗殴吗?我觉得不会,学生生活的很充实,生活很丰富,谁愿意落个不良学生的罪名?所以,作为班主任,作为任课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能学习,会学习,乐于学习。他能,让他多做题;她行,让她学会当堂内容;他弱,让他钻研简单问题。他热情,就发挥他的热情,就鼓励多为他人伸出援手做贡献;她活泼大方,演讲时就重用她;他威信不小,就让他为班级负责;即使他什么也不会,你也能从班级中为他找到一个管校服、抄送宿舍分数的活儿??

“人尽其才,物尽其力”,每个人都有事做,每个人都在负责任,这样他们惹是生非的几率就大大降低了,甚至他们能正确对待学习,理性对待生活。这样的学生相对好管,这样的班级相对好带。

通过引导,让学生感觉学习不难,生活也很有趣,虽然快乐和痛苦同行,成功与失败并存,但他们仍会感觉自己的生活的充实的,也是快乐的。

与学习同行,让孩子的生命因读书而涌现快乐之美,因思考而展现知性之美,因交流而呈现绚烂之美!与生活同行,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当我们把引导孩子学习和生活当做一种神圣的职责,一种精神提升的境界,一种终身追求的目标时,我们定会收获丰富的人生!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