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mp3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7:16:46 字数作文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mp3字数作文

篇一:浅析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音乐特色

浅析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音乐特色

摘要:本论文作为音乐欣赏课作业,先对这一学期所学进行了简单总结。然后着重对小提琴协奏曲《梁山

伯与祝英台》进行了浅析。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以民间传说为题材,以越剧里的部分曲

调为素材写成的一首单乐章乐曲标题协奏曲。这首乐曲是何占豪、陈钢1958年冬,在上海音乐学院创作

的,以西洋乐小提琴协奏曲演绎这一民族化乐曲,堪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完美结合的典范作品之一。

这个故事有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情节----相爱、抗婚、化蝶乐曲采用奏鸣曲式的结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者成功地结合在一起,整个乐曲分三个部分----“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论文最后简单地对其进行了总结。

关键字:音乐欣赏;小提琴协奏曲;爱情;情感;真挚;西方音乐。

欣赏音乐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可以分为不同的三个层次:官能的欣赏,情

感的欣赏,理性的欣赏。音乐作家创作音乐作品,很大程度上根据生活背景,

有时创造背景,移情于音乐。音乐可分为民族、美声、通俗、乐理、声乐等。

而中国的戏剧又分为昆剧,京剧,豫剧、川剧、秦腔,河北梆子、评剧,黄梅

戏,越剧等。人们对不同的戏剧进行欣赏,不同的戏剧有不同的特点。正所谓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工”,戏剧音乐的特征四功五法令人钦佩。而在其他方

面一些因素也很重要——音乐与画面的位置关系,音画同步,音画对应,音乐

蒙太奇?因为它们影响着音乐的表达效果。

中国的优秀音乐如《梅花三弄》,《广陵散》,京韵大鼓,四川评弹,阿炳的

《二泉映月》,陈钢与何占豪的《梁祝》??数不胜数。

对于西方的音乐,分为巴洛克音乐,古典乐派,浪漫乐派,民族乐派?,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 的神曲《创世纪》,就是古典乐派的典型代表。值得注

意的是交响乐队在西方形成,其组成不断发展完善,最终在贝多芬的作品下基

本形成。

音乐家的经历是传奇的,也是艰辛的。对于音乐神童莫扎特,他的生活经

历,及创作历程,可以说少年得志,一生精品层出,却英年早逝,他的《小夜

曲》《土耳其进行曲》令人如痴如醉。而音乐巨人贝多芬,他谈了十三次恋爱,却一次未婚,可谓一生坎坷。他的命运交响曲,《欢乐颂》,《命运》等可谓传世

之作。令人惊奇的是,大音乐家有时也是家族性的。,老约翰·施特劳斯以《拉

德斯基进行曲》闻名于世,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则

更高一筹。当然音乐更需要创新:小约翰施特劳斯的《雷鸣电闪波尔卡》可为

其中表率 。 音乐的世界是美妙的,德沃夏克的《幽默曲》《e小调第九交响曲》可被称

作天外之音,而柴科夫斯基的舞剧《天鹅湖》也是精妙绝伦。当然,还有更多西方音乐巨匠,如安东尼奥·卢奇奥·维瓦尔第,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等待被介绍??

有人说,“音乐是上帝的语言”,倘若真的是如此的话,那么,欣赏音乐则

是一种同上帝对话的审美活动。美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

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审美趣味也是不同的。音乐的世界是一种虚拟中的征服,它用不同的方式征服着不同种类的人的心情。

音乐是由情而发的, 音乐的本身就在于人对它的创作,它是一个客体,之

所以蕴涵着独特的情感是因为人们赋予它本人的情素,伤感、快乐,一切的一

切,通过人的主观的发泄并表现才有了音乐的精神灵魂所在。所以就产生了许

多的著名音乐家和其创作的作品。下面就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音乐特色,进行浅析。

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下简称《梁祝》)自问世以来,以浓郁

的民族风格、亲切优美的旋律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打动了无数听众的心,同时

打破了西洋作品一统小提琴乐章的历史。它不仅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更成为世界音乐史上“千年来最伟大的十部经典音乐作品”之一。《梁祝》在国内被誉为“民族的交响音乐”,国外音乐评论家则称它是“《蝴蝶的爱情》协奏曲”“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迷人、新奇,具有独创性的作品”

【1】。

她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因素,是一部小提琴协奏曲,采用奏鸣曲式。作者将故事的主要情节概括为乐曲三个部分音乐表现的内容,将这三个部分融于欧洲传统奏鸣曲式的结构框架之中: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作为乐曲的显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的内容,表现了青年男女对爱情忠诚和对封建礼教

的控诉,最后的化蝶的描写,极富于浪漫色彩,可谓全曲的点晴之笔并以浙江

的越剧唱腔为素材、成功地将我国民族音乐与西方作曲技法融为一体,用音乐

的形式艺术地再现这一动人的故事

一作品的结构和主题

(一)呈示部

这部分首先要能分辨长笛、双簧管、竖琴、小提琴、大提琴的声音以

及演奏方式。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梁祝小提琴协奏曲mp3)

1、引子:音乐的开始首先传来几声空旷悠远的弹拨,仿佛让人想起

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在轻柔的弦乐颤音背景上传来了婉转的长笛声,如同鸟

鸣般的华彩旋律,接着,双簧管和乐队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一幅风

和日丽、鸟语花香、清新典雅、草桥畔桃红柳绿、百花盛开的江南春色。

2、爱情主题(主部主题):接下来,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以悠扬

的曲调演绎出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 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少人听了这段旋律都为之陶

醉。作者在选取这段主题时可谓煞费苦心。创作者之一的何占豪曾在杭州越剧团当演员,他对越剧音乐既熟悉又喜爱。在创作《梁祝》时,故事流传在浙江

一带,越剧是浙江的代表剧种,他决心从越剧音乐中取材。据平时的观察,许

多越剧名演员,不论他们演出任何剧目,只要唱到一段唱腔时,台下都会博得

热烈地掌声为之呼应。作者抓住了这段唱腔作为《梁祝》中“爱情主题”的基

本音调。这段主题是全曲的核心的音调。独奏小提琴从柔和朴素的A弦开始,在明朗的高音区富于

3、草桥结拜:在音色浑厚的G弦上重复一次后,乐曲转入A微调,

大提琴以潇洒的音调与独奏小提琴形成对答(中段)。后乐队全奏爱情主题,充分揭示了梁祝真挚、纯洁的友谊及相互爱慕之情。

4、 副部主题:在独奏小提琴的自由华彩的连接乐段后,乐曲进入副

部。这个由越剧过门变化来的主题,由独奏小提琴奏出(包括加花变奏反复)。这个副部主题与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转入活泼、欢快

的回旋曲,旋律轻松活泼。独奏小提琴模仿古筝、竖琴与弦乐模仿琵琶的演奏,作者巧妙地吸取了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来丰富交响乐的表现力。独奏与乐

队交替出现,描写梁祝同窗共读时的生活情景。传说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在途中与梁山伯相识后两人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这段音乐主题就是表现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时的情景。

5、结束部(长亭惜别):在这段快板过后,音乐转入慢板,副部主题

中的结束部。抒情而徐缓现在已经是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了祝英台有口难言,欲言又止的感情。而在弦乐颤音背景上出现的“梁”、“祝”对答,清淡的和声

与配器在弦乐颤音的衬托下,梁祝二人同窗三载就要分别,音乐表现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依恋之情。传说中二人在临别时,祝英台假意说家中有个妹妹愿嫁

与梁山伯,约梁山伯去探望。而这部分最后低沉的音响预示出不详的事情就要

发生。

(二)展开部

突然,阴森可怕的大锣与定音鼓以及惊惶不安的小提琴,把我们带到这场悲剧的斗争中。音乐进入展开部,这段旋律由三部分构成,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

1、抗婚:原剧中祝英台的父亲逼祝英台嫁与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音乐中铜管乐以严峻的节奏、阴沉的音调,奏出了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紧接着独奏小提琴采用戏曲的“散板”节奏,奏出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乐队以强烈的全奏,衬托着主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主题,充分表现了祝英台敢于同封建礼教做顽强斗争的壮美精神。它们在不同的调性上不断出现,最后达到一个斗争高潮——强烈的抗婚场面,而达到了矛盾冲突的高潮。

2、楼台会:此刻音乐突然停顿下来,又转入慢板乐段──“楼台会”。传说中正在此时,梁山伯来祝家探望,得知祝英台为女子也得知祝英台的痛苦,二人楼台相会互诉衷肠。这时大提琴与小提琴开始“一问一答”。这段旋律缠绵悱恻,如泣如诉;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答,时分时合,把梁祝相互倾述爱慕之情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3、哭灵、控诉、投坟:接下去音乐急转而下,转入“哭灵投坟”的段落,乐曲运用戏曲中的紧拉慢唱的手法,将祝英台悲切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至。传说中在梁山伯归家后不久病故,祝英台得知后悲痛万分,她已下定了决心选择了一条道路,她与父亲约定,穿素服上花轿,并绕道梁山伯的坟前祭奠,父亲同意。那天祝英台来到坟上向苍天哭诉后碰碑自尽。在这段旋律中,弦乐的快速的切分节奏,激昂而果断,独奏的散板与乐队齐奏的快板交替出现。这里加了板鼓,变化运用了京剧倒板与越剧嚣板(紧拉慢唱)的手法,深刻地表现了英台在坟前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的情景。这里,小提琴汲取了民族乐器的演奏手法,和声、配器及整个处理上更多运用了戏曲的表现手法,将英台形象与悲伤的心情刻画得非常深刻。她时刻呼天嚎地,悲痛欲绝,时而低回婉转,泣不成声。当乐曲发展到改变节拍(由二拍子变为三拍子)时,英台以年轻的生命,向苍天作了最了最后的控诉。接着锣鼓齐鸣,英台纵身投坟,乐曲达到最高潮。

(三)再现部

乐曲出现了引子的音乐素材,而这已不是人世间的美景。长笛和竖琴奏出了轻盈飘渺的仙境般的音符,仿佛在一抹轻烟中两只蝶儿久久地幽怨地徘徊在坟前,伴随着进行了弱音处理的小提琴再现的爱情主题,似惋惜,似沉思,似同情,也似在咏叹,乐队齐奏,伴着那两只翩翩起舞的蝶儿,载着人们的美好希望

和共同祝愿高飞。我们又再次听到了那段熟悉的“爱情主题”。在加弱音器的弦乐背景上,第一小提琴与独奏小提琴先后加弱音器重新奏出了那使人难忘的爱情主题。然后,色彩性的钢片琴在高音区轻柔地演奏五声音阶的起伏的音型,并多次移调,仿佛梁祝在天上翩翩起舞,歌唱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

彩虹万里百花开

花间彩蝶成双对

千年万代分不开

梁山伯与祝英台韵味地奏出了诗意的爱情主题。

虽然对多数人来说没有很强的音乐细胞,也没有很高深的音乐鉴赏能力,但《梁祝》这首小提琴协奏曲具备这样一种特质。它那优美的曲调,让人的心儿不知不觉中总会随着音符的跳跃而颤动不已,会使人沉浸陶醉在那美妙的天籁之音,她所歌颂的为追求自由的爱情而奋不顾身的抗争精神也同样为人们所动容。与此同时,她是东方的灵魂,育于西方的形式。

据资料,在五四运动时期,就已经有多位睿智而富于远见的学者指出,未来的文化,必然是东西方相交融的文化,未来的世界,也必然会出现世界文化的相互包容,相互统一,和谐共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中西文化融合必然会出现极为壮丽,极富于表现力的作品,这必然是天下之大美,大境界。《梁祝》,正是这样的一部典范或者说一种成功的探索。它采用越剧的曲调素材,使用交响曲的表现形式,奏鸣曲的结构,而又结合的如此完美无瑕。在小提琴表现手法上的创新,多种使用在二胡上的技法首次使用到了小提琴上,也正是这样,这首曲子才在表现控诉的时候是如此的凄婉无奈,惹人叹息。也正是运用了如此之多的民族元素,这首曲子才为广大的国民所接受,所称颂,所赞叹,所感动[2]。同时,西方人也同样容易接受,同样为它所陶醉,所以这首曲子在世界上都有着崇高的地位。

音乐欣赏的奥秘,说不尽也道不完。当然兴趣是最主要的,还有许多好的音乐,等待爱好者自己去探索与欣赏??

篇二:音乐鉴赏——《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赏析

音名著鉴赏乐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赏析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日期:2013/10/26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赏析

大千世界声音是必不可少的,而声音中最美妙的就是音

乐。音乐是世界上所有声音的诠释,是社会生活的调味剂。没有声音的世界是枯燥乏味的,生活也将死气沉沉,没有生机。因此音乐丰富了我们的生活,陶冶了我们的情操。

首先,我很高兴我们学校开设了艺术方面的课程,同时这学期我很幸运地选上了这么艺术课程--音乐名著赏析。它给了我一次正面面对艺术的机会,让我从过去对音乐的懵懵懂懂逐渐开始更加深刻的认识音乐。半个学期以来,我们欣赏了国内外许多优秀的作品,通过各方面方面系统的认识,我领略到了世界各个地方的艺术之美。柴可夫斯基说过:“音乐是上天给人类最伟大的礼物,只有音乐能够说明安静和静穆”。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对,通过音乐名著赏析这门课程作为平台,我们才能安安静静的欣赏音乐,也只有在这门课上,我们才能用心聆听每一句歌词背后的故事,从繁杂的事物中脱离,给自己的精神补给营养。

这个学期的音乐课虽短,所欣赏的音乐和音乐电影也有

限,但并不妨碍我们对音乐的了解,因此我选择了《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来赏析。

其实从高中开始,《梁祝》就一直是我的最爱,在我手机的音乐播放器中,《梁祝》一直是保留曲目,标准的28分钟的音乐,每次听完都是一次享受。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陈钢、何占豪两位老师根据同名越剧改编的小提琴协奏曲,此曲融合了中西方的音乐元素,堪称中国音乐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曾经看过有关《梁祝》民间传说:四世纪中叶,在我国南方的家村祝家庄,聪明扫盲情的祝员外之女祝英台,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女扮男装去杭州求学。在那里,她与善良,纯朴而贫寒的青年书生梁出伯同窗三载建立了深挚的友情。当两人分别时,祝用各种美妙的比喻向梁吐露内心蕴藏已久的爱情,诚笃的梁山伯却没有领悟。一年后,梁得知祝是个女子,便立即

向祝求婚。可是祝已被许配给一个豪门子弟--马太守之子马文才。由于得到不自由婚姻,梁不久即悲愤死去。祝英台得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来到梁的坟墓前,向苍天发出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梁的坟墓突然裂开,祝毅然投入墓中。遂化成一对彩蝶,在花丛中飞舞,形影不离。

由于我经常听这首曲子,下面我就说说自己的观点。全曲的故事情节大概沿着“草桥结拜——同窗三年——十八相送——英台抗婚——楼台相会——哭灵投坟——双双化蝶”的顺序展开,由于各故事情节的喜怒哀乐不尽相同,所以在音乐的表达上也要各有所奏,此曲很好地运用了这一点,这也是它成功的原因。

其实《梁祝》的成功在于具有多层次、多样化、多美感的特征,使欣赏的主体的心灵受到了它多重美感的震撼;欣赏《梁祝》,只有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分析,才能真正地认识和评价其艺术性;而只有掌握音乐欣赏的方法,才能从中获得艺术享受;欣赏《梁祝》,不仅要多听、多想、而且要专心融入感情……

简单地说,《梁祝》以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为题材,以越剧唱腔为素材,综合采用西方交响乐与中国民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深入而细腻地描绘了梁祝相爱、抗婚、化蝶的情感和意境。

我个人认为,这部曲子最好的部分是最后一段——化蝶。这段音乐既是对开头的重现,也是整部作品的升华。

这虽然是一首老掉牙的曲子,但真的非常感人。那对爱情如怨如慕的倾述,那凄凉的旋律,令人为之动容,为之落泪。寄托了人们对悲剧中男女主人翁的深切同情和祝愿,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能让我们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提升我们对学习和生活的兴趣,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艺术素养水平。艺术修养的提高不仅需要上述的这些,更需要我们落实到行动中去。

作为大学生,我们可以在闲暇之余多听一些经典的高雅的音乐,多参加一些诸如音乐会这样的艺术文化活动。或者多去欣赏一些名画名作,揣摩作者在其中所要表达的思想,蕴含在其中的文化。艺术素养是人的真正的一种精神品质,这种品质的高低是不需要衡量的,也是无法衡量的,我们只能尽量去提高,而无法知道我们的艺术素养到底能达到何种高度。所以,我们不能停下脚步,把艺术真正当成生活的一部分。

最后,我认为艺术素养的提高是国家和个人共努力的结

果,只有国家重视了这方面的提高,我们才能更加有效的提高整体国民的艺术素养。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个人努力是很重要的,我们注意自身整体素养的提高,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篇三:音乐鉴赏之梁祝小提琴协奏曲鉴赏

大学生音乐欣赏课考试论文参考实例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鉴赏

有这样一部作品,它伟大而神奇,幻美而瑰丽,古老而年轻,活泼而深沉,她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她迷醉了一代又一代的知己,她是一个奇女子,在历史的风潮中舞动了五十年,回旋了五十年,跳跃了五十年,芬芳的花瓣撒播在一片片绝美的心田,沉淀出了无数人心中最深刻的感动。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的确确是一部传世的经典与传奇,说它经典,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这其中蕴含着饱满的师生情谊。1958年何占豪,陈钢在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孟波和作曲教授丁善德的悉心指导下完成了梁祝。光风霁月的孟波老师,在那个纷繁的年代,冒着极大的风险,以为艺术而执着的勇气,圈定了梁祝的爱情主题。又以一个作曲家的角度对作品反复批阅,不辞辛劳,同时,还集全学院之力,调动集体的力量,合作完成了这首感人至深的曲子。一个老师为一首曲子付出了这么多,而自己却甘愿站在幕后,让自己的学生去迎接所有的荣誉与掌声。他同时又像一株参天大树,在责难与攻击来临的时候倾尽全力保护自己的学生的作品,任由自己枝叶凋零。老师崇高的人格令人无限敬仰。丁善德教授一丝不苟的传授同样令人感动,他对陈钢逐一讲解奏鸣曲的结构,又一次次审读两位学生写出的每一个乐段,如桑蚕吐丝,倾尽自己的才学。这部伟大的作品,凝结了一种深切的师生情谊,在2009年5月看到梁祝的创作者陈钢和何占豪与九十四岁高龄的孟波老师站在一起时,时代的沧桑,岁月的更迭,只能让这种情谊变的更加浓郁,它必然随着这部作品流芳百世,传为后人的美谈。

第二,这是中西文化合璧的经典范例。早在五四运动时期,就已经有多位睿智而富于远见的学者指出,未来的文化,必然是东西方相交融的文化,未来的世界,也必然会出现世界文化的相互包容,相互统一,和谐共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中西文化融合必然会出现极为壮丽,极富于表现力的作品,这必然是天下之大美,大境界。《梁祝》,正是这样的一部典范或者说一种成功的探索。它采用越剧的曲调素材,使用交响曲的表现形式,奏鸣曲的结构,而又结合的如此完美无瑕。在小提琴表现手法上的创新,多种使用在二胡上的技法首次使用到了小提琴上,也正是这样,这首曲子才在表现控诉的时候是如此的凄婉无奈,惹人叹息。也正是运用了如此之多的民族元素,这首曲子才为广大的国民所接受,所称颂,所赞叹,所感动。同时,西方人也同样容易接受,同样为它所陶醉。这首曲子在世界上都有着崇高的地位。

第三,它所歌颂的为追求自由的爱情而奋不顾身的抗争精神也同样为人们所感动。用独奏小提琴表现的欢快活泼,勇于追求爱情,坚强反抗的祝英台,深深地印在了每一个为这首曲子所感染的人们的脑海。这首曲子包含了许多的感情元素,开心的时候,听前半部分,那种欢快的旋律会得到更多的体会。沉静的时候听下半部分,你会生出更多的感怀与情景。不同的时候听它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恋人一道听它,你能感受到斯世的旷美与爱情的圣洁珍贵。爬山的时候听它,

欢快活泼的曲调让你心中油然升起一种悦然。这首小提琴曲蕴含着一种独特的美,凝神听它,仿佛置身梦幻,空气中顿时生出多少情谊。

梁祝全曲采用鸣奏曲的结构。分为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

在全曲开头,使用长笛吹出一段华彩的引子。表现出一种莺歌燕舞,春暖花开的景象。之后双簧管吹出引子的主旋律,展示出一种柔和唯美的气氛。

在呈示部的主部部分,采用单三部曲a-b-a式。在a部分,小提琴奏出全曲的主旋律,琴声婉转悠扬,仿佛跳芭蕾的女孩儿在舞台上回旋跳跃,妙不可言。大提琴接着应和,风度潇洒,翩翩君子。b部分中,大提琴与小提琴一段真诚的对答,表现了草桥结拜的情节。回到a部分全乐队齐奏主旋律,典雅悠扬的琴声使听众完全沉浸在了一种芬芳自由,甜蜜阳光的国度里。

之后,小提琴奏出一段华彩连接部,将全曲引入副部主题,副部采用回旋曲式a-b-a-c-a结构。主题是由越剧过门变化而来,琴声欢快明亮,声调和谐悠扬,同主部的爱情主题相互映衬,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梁祝的甜美爱情。第一插部是副部主题动机的发展变化,第二插部是模仿古筝、琵琶等弹拨乐器的演奏手法,表现轻快的旋律。这种舒展欢快的心情充分体现了那段幸福甜蜜,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同窗三载岁月。

之后全曲转入一种绵延悠长的曲调,进入结束部。小提琴与大提琴开始第二次对答。琴声中饱含了丰富的感情,小大提琴交织缠绵,句句应和,婉转迤逦,无限深情。共同表现出来十八相送的依依惜别之感。

接下来是展开部。此时乐队通过管乐器奏出一种低沉,肃杀的气氛。整个乐队合奏的节奏感很强,有一种波涛汹涌的气势。此时小提琴的散板节奏,多运用二胡的表现手法,展示出了一种悲愤交加,无奈至极的情绪。小提琴表现逼真形象,淋漓尽致。尤其是那一声扼腕叹息,令人无限伤怀。之后节奏加快,斗争越来越激烈,乐队齐奏一波波的袭来,小提琴奋力抗争,但是最终淹没在弦乐的洪流之中,再也无法听到和分辨了,使听众的神伤和同情达到极点。至此,展开部第一部分抗婚情节结束。

双簧管再次吹出引子的旋律,小提琴拉出了一段相当凄婉的旋律,而后是大提琴与小提琴的第三次对答,本次对答大提琴诉说,小提琴附和,纤细的小提琴与大提琴在面对暴风雨前夜的相会时如此的短暂,是如此的珍贵,又是如此的令人叹息!脉脉此情,明朝谁诉?多么想沉浸在今夜的怀抱,多么盼望今夜就是永恒!幸福的瞬间,弥足珍贵。本部分表现了楼台会的情节。

第三部分,乐队旋律再次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气势,本段采用了民族戏曲中紧拉慢唱的手法,充分的体现出了我国的民族特色。弦乐昂扬果断的切分节奏,小提琴是焦急而悲愤的散板,拉出了一段模拟哭腔的旋律,,独奏的凄婉达到了顶点,同时伴随着快速齐奏的乐队,并加进戏曲中的鼓板,梁山伯坟前绝望颤抖,泣不成声的祝英台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投坟的一声锣响,全乐队声音变得相当

开阔,全曲达到高潮,悲伤和愤怒一起宣泄,声震霄壤。

再现部,再次用长笛吹出鸟鸣山幽的景象,用竖琴表现出这已经是人间天上,梁祝均已化作蝴蝶,蝴蝶双飞的情景写满了诗意,仿佛置身一种梦幻的仙境。在决绝的悲恸之后,这仿佛是最好的安慰,一切都又归于平静,一切仿佛都又回归本源,在经历了一场旷世绝美的爱情之后,一切都显得那么的美好,那么的生机盎然。这是一段深沉的故事,有过欢快,有过悲伤,有过沉痛,也有过坚决,当这一切都过去之后,笑看风云,天高云淡,伴着熟悉而优美的旋律,听众的思想开始升腾,让我们去追求一种旷世的美好,让我们去领略世间的至情,人生中的唯美将会酝酿在我们的心中。

演奏《梁祝》小提琴曲的知名小提琴手,有俞丽拿,吕思清,西岐崇子,盛中国,陈曦等。

(后注:本文可分为两篇文章 开头和结尾通用,分别和蓝色字体文字以及粉红色字体文字颗组成两片文章)

篇四: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教案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班级 八(6)班 时间 九周一 第四节 授课人:钟文昌 课型:欣赏课

一、教学目标

1、情感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欣赏学习,使学生感性地领略《梁祝》这部照剧情构思布局并综合采用交响乐音乐表现手法音乐特色,从而具体感受艺术的魅力。

2、方法与过程

通过讲故事的方法,结合乐曲音乐发展的线索,使学生理解奏鸣曲式的结构

3、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具体作品,使学生初步了解“协奏曲”的体裁特色,并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听赏音乐过程中了解音乐各要素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并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音乐。

四、教学方法

主要有讲授、演示、欣赏、启发、分析等方法。

五、教材分析

通过本课,使学生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部描述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并对封建礼教进行愤怒控诉与鞭笞,反映人民群众反封建思想感情的爱情悲剧。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于1959年写成并首演。当时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画蝴蝶,猜故事。板书: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二)看资料,讲故事,列场景,哼主题

(三)分析乐曲的结构,作者介绍

提示大提琴与小提琴对答式的手法“一问一答”,是一种如诉如泣的曲调。

曲式结构图欣赏作品:

引 子: 春景

爱情主题

主 部草桥结拜

主题再现

呈示部: 相爱连接部 (自由华彩段)

副 部 同窗三载,共读共玩

结束部 十八相送、长亭惜别

抗 婚

展开部: 抗婚楼台会

哭灵投坟

再现部: 化蝶 (爱情主题再现)

1.引子

乐曲一开始由长笛奏出了华彩的旋律,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由双簧管奏出的主题音调

2.呈示部

主部主题──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译出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草桥结拜,

副部主题──与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转入活泼、欢快的回旋曲。 描写同窗三载共读共玩时的情景)

结束部:十八相送,长亭惜别

3.展开部:

由三部分构成,抗婚、楼台相会、哭灵投坟。

祝英台的父亲逼祝英台嫁与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铜管乐奏出了表现残暴的封建势力的主题)。紧接着小提琴采用戏曲的“散板”节奏,奏出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乐队以强烈的全奏,衬托着主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主题,逐渐形成了矛盾冲突的高潮,越来越激化,但音乐突然停顿下来,又转入慢板乐段──“楼台会”,这时大提琴与小提琴对答式的手法“一问一答”, 二人楼台相会互诉衷肠) 接下去音乐急转而下──哭灵投坟尽)。锣、鼓、管、弦齐鸣表现祝英台纵身投坟,全曲达到了最高潮,并奏出赞颂的音调。

4.再现部:

乐曲出现了引子的音乐素材,而这已不是人世间的美景,而是带入了神化的意境。“化蝶”人们不甘于悲剧的结局,因为人们憧憬未来美好生活。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去寻找真正属于他们幸福,而给人间留下了无限地遐想。

(四)拓展

作品中的两位主人公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历史上是否真有这两个人物呢?(学生进行讨论)

据史册记载,梁山伯是明朝的一个县官,因秉公办案,有“梁青天”的美称。梁山伯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葬在山青水秀的胡桥镇。可是在挖掘墓地时,发现一墓穴,穴中有一块刻着“祝英台女侠之墓”的石碑。石碑背面记载着祝英台的身世:“祝英台乃是南北朝时代的陈国人,一生行侠仗义,后来遭贪官马文才父子陷害致死,当地人们偷偷将其安葬于胡桥镇。由于梁祝二人都是为百姓办好事的人,人们便把他俩合葬在一起。从那以后,在民间就产生了各种各样关于梁祝感人致深的故事。

(五)小结总结

通过这首作品,也告诉学生人间最可贵的就是真情。

篇五: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欣赏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提纲

作者和作品的时代背景

陈钢

陈钢1935年生于上海,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之一。早年,他即师从于父亲陈歌辛和匈牙利钢琴家瓦拉学习作曲和钢琴。195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后,他又师从于丁善德院长和苏联音乐专家阿尔扎马诺夫学习作曲与理论。早在求学期间,他即以其与何占豪合作之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蜚声中外乐坛。

陈钢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协理事、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他曾出访美国、加拿大、法国、新加坡、香港、日本、台湾等并被载入“世界名人录”、“世界音乐名人录”等十八项世界名人录,并获“国际文化荣誉证书”。另著有散文集《黑色浪漫曲》,《三只耳朵听音乐》等。

何占豪

中国杰出的音乐家,世界著名作曲家。现任中国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中国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在近几十年时,他几乎每年创作一部大型作品,在民族音乐语言的创新,民族器乐演奏技巧的提高,民乐表现幅度的拓展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同时,他还为世界乐坛培养和推荐了一大批学习西方古典音乐和中国民族音乐的年轻艺术家。实为“学贯中西、推陈出新、奖学后进”的中国音乐大师。 时代背景

《梁祝》的创作时间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正是新中国成立不久的时期。经过八年抗战与五年的内战,中华民族正处在百废待兴的重要时期,无论是政治经济建设还是文化生活建设,均迫切需要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方针政策。全国人民各行各业都奋力拼搏,每一个中国人都把自己满腔的热情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事业当中。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奇迹!无论哪个朝代的中国人民,都是在统治阶级的压迫下求生存的。因此,从未能在劳动中体现自我的价值。而在中国历史上的音乐创作当中,大部分作品是为统治阶级来服务的,供其在日常生活中消遣、娱乐来使用。在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制约下,音乐家作为创作的主题,只能被动地接受统治阶级的命令,不能按照自身的愿望、思想和认识来进行创作。所以这样一来,这个时代的音乐作品虽数量较多、规模较大,但真正能够反映人民生活和人民思想的作品却没有出现。这时,虽然在民间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民间音乐艺人,但由于经济条件和政策法规的限制,他们的音乐也很难得到较好的保留和发展。 新中国的建立使人民当家作主,人民群众领导社会的发展。文化、音乐的创作与生活是迫切要为人民来进行服务的。创作内容、体裁的选择,是一个最为重要的步骤。我国的文艺工作者们继承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文艺创作的源泉要来源于人民的生活,并为人民的生产、生活而服务,客观反映我国人民的民族精神。《梁祝》的选择是适应我国国情的,无论是故事内容和人民对其熟悉程度,还是其思想性,都是对人民的歌颂,对人民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歌颂,具有教育人民的深刻积极的意义。

音乐作品的民族特征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整部协奏曲由于作者艰苦地进行严肃的艺术思维和创造,呈现出纯朴、清逸、幽思并带着浓郁民族风格的泥土芳香和仙乐般的境界,而又运用西洋音乐的体裁和技法,成功地塑造出当代小提琴中国民族音乐史上的

经典之作。小提琴协奏曲创作的成功,正说明了这样一个原理:作为美学范畴的音乐语言,是音乐借以塑造艺术形象的手段,它和它所体现的思想内容紧密地联系着;它是各民族的音乐意识发展的结果,反转来又通过形象直接体现着各民族的精神面貌,因此,音乐语言具有民族的特征。这种特征表现在调式、音调的组织、节奏旋律的发展方法等等方面。

作者的创作个性

这部经典作品的二位作者何占豪和陈钢,在创作《梁祝》那年分别是26岁和24岁,都还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为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这部长达26分钟的协奏曲,其唱片的发行量已突破百万大关,国人称它是“他们中国自己的交响乐”。

何占豪在音乐创作上有一个座右铭,那就是“外来形式民族化,民族音乐现代化”。他作曲生涯四十余年的全部作品,前二十年主要是以“外来形式民族化”为主。1959年与同学陈钢合作《梁祝》蜚声乐坛誉满中外后,他的创作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弦乐四重奏《烈士日记》、弦乐与合唱《决不忘记过去》;交响诗《龙华塔》等大型器乐声乐作品相继问世,这一时期的作品除了注重戏剧性、抒情性外,还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

音乐语言的表现功能

当动听的音乐把人们带进优美的境界时,整个舞蹈体现出典雅而富情彩、情节感人而富内涵的特点。《梁山伯与祝英台》抓住了传统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审美内涵,通过大量的古典舞的语汇,在动作外形上强调“拧、倾、圆、曲”的中国古典舞的曲线美,在形象上塑造了含有“阳刚挺拔,含蓄阴柔”的古典舞的两种气质美。两位舞者伴随着优美凄切的音乐在千变万化的双人舞中,以通达流畅,行云流水般的纯熟技法,体现出中国传统美学的风格。在梁山伯和祝英台二人心心相印的默契配合中,在轻轻的举手投足间,透露出两颗交融的心,他们时而缠绵悱恻,时而撕心裂肺,将一切美好愿望都凝集在富有回味的舞段之中。观众随着两位舞者的心一起舞动,好似看到了两只忽远忽近、忽实忽虚的蝴蝶,共同谱写着梦幻般的爱情悲剧。此剧目中流露出缠绵动人的情感,在委婉优美的身体语言中,把男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刻画得细腻入微,呈现出生命的延续、生生不息的舞蹈意象,并在反封建的内容中揭示了人生的哲理。编导用死而复生的浪漫主义手法,不仅弘扬了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斗争精神,赞颂了粱山伯和祝英台对爱情执著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命意义的讴歌,从而使得主题在诗一般的境界中得到了升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重彩之处还在于整个剧目完美贯穿了一个道不完的“情”字。从“友情”到“恋情”至“悲情”最终以“爱情”突出了主题。让观众为这对情侣相依相伴而感到喜悦,为二人执手相看泪眼而感到伤怀,为他们的生离死别而感动,在看到二人在美妙的梦境中化为了一对蝴蝶,挣脱了世间的束缚又生生死死地在一起时又由衷地感到欣慰。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结构,顺畅淋漓,层层递进,步步升华。无任何的动作堆积和技巧炫耀,观众们只是在切切的哀怨和浓重的悲剧氛围中感受到优美、缠绵而又凄楚悲切的爱情恋曲,也体会到一种清丽脱俗,超凡人圣的韵味。作品以通达流畅的动作衔接、深远含蓄的艺术风格,体现了“以情带舞,以舞推隋,再情舞互融”的感动人心的创作思想。此舞蹈在整个古典舞的剧目创作中以独特的编舞理念和成功的表演使其自身思想性和艺术性得到完美结合,表现出了较高的深度和内涵,成为当今古典舞的精品之作。

曲式和体裁

(一)、体裁——协奏曲

从体裁(艺术作品的式样和类型)上讲,这部作品是协奏曲。协奏曲是一种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协同演奏的大型器乐作品。它的特点是独奏部分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高度的披巧性。在音乐作品进行中,独奏与乐队常常轮流出现,相互对答、呼应和竟奏。《梁祝》是小提琴协奏曲,是小提琴与乐队的协同演奏;其中小提琴有很多高难技巧演奏。协奏曲一般分为三个乐章:一乐章是热情的快板;第二乐章是抒情的慢板,具有叙事风格;第三乐章是欢乐的舞曲。《梁祝》是单乐章的协奏曲,既有热情的快板,也抒情的慢板,更有中国戏曲音乐的紧拉慢唱,故这部作品刚问世时,有人称它“新奇、迷人。”

(二)、曲式——省略副部再现的奏鸣曲式

曲式指乐曲的结构形式。《梁祝》采用奏鸣曲式,沿袭了西方古典协奏曲中最常用的奏鸣曲式写作逻辑。奏鸣曲式是十八世纪下半叶以来,各种大型器乐体裁中最常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曲式。它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其中呈示部必须有两个对比的主题(提出矛盾),展开部是戏剧冲突(矛盾斗争),再现部是呈示部的再现(初步结论)这种“对比———发展——统一”的结构布局,很适用于来表现复杂的戏剧性的内容。所以作曲家很恰当地采用了奏鸣曲式来表现梁祝相爱——抗婚——化蝶的情景。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