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腾飞五千年之战国春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1:22:08 体裁作文
腾飞五千年之战国春秋体裁作文

篇一:腾飞五千年(部分目录)

袁腾飞五千年

篇二:导读《春秋战国》

《中华上下五千年》之《春秋战国》导读课

东胜四小 赵红梅 教学目标:

1. 复习巩固《中华成语千句文》之《五霸七雄》,在原来粗知大意的基础上,激发阅读兴趣,通过进一步的阅读逐步理解原来不懂的成语。

2. 唤醒学生比较模糊的积累,使有关历史知识更准确。

3、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

激发阅读历史故事书的兴趣,让学生在“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过程中体会与享受读书的快乐。

教学难点

1.如何有效地尽快扫除孩子们的阅读障碍,并能够理解文中词语。

2.课堂进行有效积累,面向全体。

教学过程:

课前背诵《五霸七雄》

一、 导入

1、王安石曾经说过“长成须读五车书”。是啊, 多读书,爱学习,不仅能使我们成为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而且可以让我们从读书中感受快乐(齐读):我读书,我快乐

孩子们,从去年到现在,我们每天早上都读《中华成语千句文》,看着你们捧着书读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听着你们清脆悦耳的童音,我觉得真好。

3.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不好,这个游戏叫“我来说,你来猜”。听清要求:根据老师说的,你得快速的说出历史人物的名字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诸葛亮)“周游列国,弟子三千,”(孔子)“不阿权贵,世外桃源。”(陶渊明)“成也萧何,时来运转,败也萧何,感慨万端。”(韩信)“梦中杀人,狐性多疑。”(曹操)

二.初步了解书籍《中华上下五千年》。

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中华成语千句文》当中,还藏着好多有趣的故事,有一套书《中华上下五千年》就讲述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出示书)这套书有不同的版本。老师手中拿的这是一套由十本书组成的,请看。

今天我们就来看《春秋战国》这一本。

三.简介时代背景。

话说西周末年,到了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周幽王一代,说到了周幽王你想起了什么?对,烽火戏诸侯之后,那一天,真有敌来犯,可曾被苦苦戏弄的诸侯王们再不听号令,不来救他,可怜周幽王惨死于敌人的刀枪之下,之后继位的周平王把都城迁到了洛邑,从此中国进入了战乱不堪的东周时期,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

四.初读《春秋战国》

1.请同学们看书,封面的图你知道是谁吗?

“负荆请罪,( )。刎颈之交,( )。”

这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又是谁?

“赵武灵王,( ),胡服骑射,( )。”

“屈子行吟,( ),呵壁问天,( )。负石沉湘,( )。

2.静静的看看目录,看看故事的题目有没有你熟悉的,简单地说给大家听听。

五.细读《田单巧布火牛阵》

今天你想读读哪个故事。正如麦考莱说的:“把一页书好好地消化,胜过匆忙地阅读一本书。”我们一起来看九十四页的《田单巧布火牛阵》。

1.范读,要求孩子手中拿铅笔,给不认识的字注音。老师相机解释较难的字词。

2.自由读,不会的字问同桌。

3.开火车读。

4回答问题:田单是在什么情况下抗燕的?( 数年)

5.燕惠王即位后,田单是如何一步一步进行取得胜利的。 反间计——诈降,使敌人放松警惕——火牛阵

6.积累

一日半夜,田单( )在城中集合一千多头牛,给它们( ),上面( ),又在角上绑上( ),在牛尾巴系上( )。齐军( )墙洞数十个,趁燕军熟睡之际,点燃

牛尾草,将牛从( )驱出。一千多头牛被火一烧,又惊又怕,( )一般朝燕军的营寨( )

燕军士兵从睡梦中惊醒,一睁眼看到( ),一群尾巴燃着火苗、( )、浑身都是龙纹的( )横冲直撞,都吓得( )。而田单借着火牛的攻势,帅五千名精兵随后攻入燕军阵地,杀声震天动地。燕军猝不及防,( ),( )。骑劫只好随着乱军逃走,在混战中被田单赶上,一戟刺死。

8.说说你读后的感想。

你还想读哪个故事,自己快乐的去读一读吧!

篇三:2011年浦东新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

2011浦东新区语文二模试卷

2011.4

一、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

直面科学创新的文化障碍

汪品先

⒈华夏文化有着历史上的辉煌,但在深层次里存在着不利于科学创新的因素。阻碍科学创新的因素很多,有物质上的、文化上的;但根子还在文化,这是科学创新的土壤。每个民族都有一种说不大清楚却又无所不在的特征,往往习惯到不能自察,只有和别的民族比较才能发觉,但又深入血脉之中,好比文化细胞里的基因;虽经千年流散,性格鲜明依旧。创新文化就是属于这种层面的东西,中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就得向这样的深层次里反思。 ..

⒉如果拿孔子和亚里士多德作为东西方文化源头的代表进行比较,孔子谈的主要是社会现象、人际关系;而亚里士多德从物理学到生物学都有兴趣,现代科学之产生于西欧,不无文化历史原因。自然科学的产生,源自对自然界的兴趣和好奇心,并不是为了实用。但这种兴趣在中国古文化里比较淡薄。中国人感兴趣的,一种是儒家之道,另一种是技术的应用。科学研究只为实用服务,“为科学而科学”是受批判的。这种重实用、轻精神的科学观容易导致浮躁、肤浅。科学____是生产力,____是文化,对科学有如痴如醉的热爱,____会有不屈不挠的探索和创新。

⒊东西方文化的另一个区别在于“权威崇拜”。基于农耕经济的华夏文化,特别主张尊师敬祖,学子的任务在于“替圣人立言”,只需引据“子曰”“诗云”,并不要求科学论证。这与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正好背道而驰。如果在学术上只会师承、“紧跟”,对国内外权威唯马首是瞻、看脸色行事,创新就无从谈起。

⒋近百年来中国经历的社会动荡和文化反复,又对创新形成了新的障碍。170年前的鸦片战争,逼出了中国对西方文化的讨论。与之伴随的一种特殊现象,是我国百年来快速、频繁的文化反复,“尊孔”和“批孔”就是一例。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会像我们那样在如此短暂的历史时期里,对自己的主流意识全面否定和再否定,让是非、善恶的概念,如此频繁地经历180度的翻转。反复过多的后果,一方面是文化支柱的损坏和精神信念的丧失,另一方面是外来文化和低俗文化的泛滥。历史表明,文化多样性才是创新的最佳环境,相互交流而又相对独立,对外开放又保持特色,例如春秋战国时的中国,或今天的西欧。当今世界在文化上的一边倒,并不见得是好现象。

⒌随着亚洲经济的复兴,东方传统文化的国际地位将被重新确定,但是我们自己并不知道答案在哪里。在新条件下对传统古文化作重新认识和“信息挖掘”,是中国创新路上的“法宝”之一。比如中国传统文化注重整体,这固然不利于早期分析科学的发展,但对于今天的系统科学整合研究,这种思维方式有没有优势可以发扬?

⒍而中国的当今文化中,也包含着许多不利于科学创新的因素。文化反思,已经成为中国发展到现阶段必须提上日程的国家大事。当今的中国,正处在令全

世界同行羡慕的科学春天。然而要使科学投入变为科学创新,不但要有规划,还要有推进创新文化的系统举措。

⒎科教和文化单位,对创新文化最为敏感。导向最重要,学校的特色各有不同,但决不可以去培养扭曲了的“社会人”。担负着科技传播责任的媒体,不少却患有趋同和广告化的通病,把科学家当模特儿宣扬,把研究成果当商品炒作,这种陋习有待主管单位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加以纠正。从文化角度发展科学,重要的发力点在于科普的质量。在知识爆炸的今天,迫切需要将科学进展用非专业的语言进行传播。其中的关键在人。

⒏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会是一个各地齐步走的过程。德国以“科学城市”的评比来促进科普,中国能不能也提倡建设创新型城市?举例说,“海派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如果能重新定位、去芜存菁,上海能不能在建设创新型城市上先行一步?

⒐总之,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是和建设小康国家一样具有历史意义、而又不可分割的宏伟目标。那时候的中国不单是经济腾飞,而且在精神上一扫暮气旧习,新意盎然地挺立于世界强国之林,这将是多么令人振奋的前景!

1.第⒈自然段中加点的词语“这样”在文中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在第⒉段空格处填入最合适的选项( )。(2分)

A.不但/更/就 B.不但/更/才 C.既/又/就 D.既/又/才

3.本文主要从□□和□□两个角度“直面”我国科学创新的文化障碍。(4分)

4.下列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⒉段将孔子和亚里士多德作比较,阐明了古代西方文化优于东方文化的观点。

B.作者认为,是否重视“技术应用”和“权威崇拜”,是区分东西方文化的标尺。

C.第⒋段以“尊孔”和“批孔”的例子来证明我国近代文化主流意识曾屡遭颠覆。

D.文章结尾论证了创新型国家和小康型国家的关系,认为两者目标其实是一致的。

5.从议论文语言讲求准确、严谨的角度,分析第⒌段画线句的特点。(3分)

6.第⒏段作者提出上海要在“建设创新型城市上先行一步”,请你为上海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一条具体建议并简述理由。(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0分)

泰山,鸿毛

陈 霁

⒈我一下车就看见了那些龙柱。十二根。排列在大道两边,有皇家气派。泰山就在龙柱的前方。山上一半是石头,一半是树,袒露着非同一般的嵯峨、凌厉与霸气。

⒉从这里到山顶,十来公里的路程,司马迁、李白、杜甫之类名人的脚印,早已密密地叠加在六千多级石级上。五六千处石刻挤满沿途的石壁,隐藏着中华

民族一个个朝代的一些秘密。一般平庸的皇帝,没有底气,是不敢厚着脸皮来觐见泰山的。

⒊游人越来越多。所有的人都在赶路,所有的人都仰望着山顶。所有的人到此一游,直接或者间接都与一个人有关。

⒋他叫孔子。泰山上的人流物流,孔子都是源头。

⒌作为中国最早的职业教师,孔子让教育从贵族走向民间,他的教育思想至今也没有过时。作为文化集大成者,他是一个火炬手,有他点燃火种,领跑,薪火相传,才有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生生不息。作为思想家,“仁者爱人”闪耀着最具普世价值的人道主义光芒。除了孔子,谁还可以代表和象征中国的文化传统?除了孔子,谁还可以被视为中国的精神符号?

⒍从登山的第一步开始,石刻就是绕不开的景观。它们像是人身上过度的文身,冲击着我们的视觉。

⒎从古至今的中国人,都喜欢将“某某某到此一游”往石上树上乱刻乱画。前年春天,那位退休的常州老汉,本来是去宝岛为台湾同胞提振旅游业做贡献的,但就是因为骨子里这样的传统沉淀太深,也就随手在台湾知名的野柳地质公园的岩壁上刻下自己的大名,结果把老脸丢尽。不过,在岩石上刻字,似乎也应了那句话: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即便是泰山上那几千处石刻,也不过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到此一游”。勒石留名,很少有人经得起这种诱惑。皇帝们,将相们,巡抚、知府甚至县令们,到了这里都手痒痒地想在泰山写点刻点什么。不能留名青史,难道不能留名青山么?他们握有大权。那些题词,看似深刻,细看也不过是虚张声势或者装腔作势的空话大话。看似在礼赞泰山,实际是想通过对泰山的攀附满足自己的虚荣。 ..

⒏但是,泰山上最气势磅礴最有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金刚经》石刻却没有留下作者的姓名。作者是谁?他躲在这艺术巨制的背后,让我们永远敬仰。也没有看见甚至也没有听说孔子在这里刻了什么,但是他与泰山同在。 ⒐山脚的槐花、山腰的梨花和山顶的樱花,盛开如雪。

⒑我找到了“孔子登临处”,准备从孔子的起点开始与孔子一路同行。但是为了节约时间,我还是决定从半山腰开始我的泰山之旅。然而,到了十八盘才知道泰山的威严。才一个多小时,我觉得体能已经严重透支。这时,每向上跨一步都在挑战极限。望了一眼远在云端的南天门,更加感到了压力和威慑。再看一路的游客,个个气喘吁吁,表情痛苦地在蹬道上艰难地挪动脚步。就是下山的人们也是相互搀着攀着,一瘸一拐,甚至还有倒退着走的。

⑾我相信,这是人的退化。

⑿我相信,在两千五百年前,这里一定没有整齐的石级,配套的服务,更没有汽车和缆车。但是,孔子的泰山之行一定是健步如飞的。他那高一米八的硕大身板,在泰山崎岖山道上的移动,是一幅怎样令人钦慕的风景啊。

⒀中华五千年文明,孔子总结了前两千五百年,又深深地影响了后两千五百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不但没有出现第二个孔子,相反,他那些生机勃勃原汁原味的学说,却被历代统治者反复阉割,篡改,曲解,僵化,神化,为已所用,中华文明进化的进程也一次次被内乱与外患打断。历史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今天,许多人竟还要孔子——一个两千五百年前的教师、一个生前并不怎么得意的政治人物,来为他们眼中中国的一切看不顺眼负责。

⒁孔于被神化、妖魔化,由此而导致中华文明的停滞不前、中国在近代的落后挨打,这是更大的退化。

⒂退化,也包括孔子的子孙后代们。除了孙子孔伋在文化上略有建树外,此后的孔子后裔们大都是平庸之辈,坐吃俸禄,不劳而获。第七十六代嫡孙、衍圣公孔令贻劝袁世凯称帝,与辫帅张勋结为异姓兄弟,更是孔府在政治上道德上的堕落。孔子,和他身后那些“衍圣公”们,各自在朝着相反的方向飞奔。

⒃流动的游人成为十八盘活的血肉。借势于这条飞动的长龙,我终于也有了一个眺望的高度。

⒄仁者乐山。孔子登泰山并非是慕泰山之名。因为那时皇帝们还没有来,诗仙、诗圣们也还没有来。他们都是隔好多年甚至几十代以后,才踏着孔子的脚迹来泰山的。孔子的登临几乎是前无古人的,他的脚下是一条罕有人迹的道路,他登的还是一座“素”山。

⒅孔子一生都在山上攀登,最终抵达中华文明的人文绝顶,与泰山双峰并峙,成为一个民族五千年的高度,供我们仰望。

⒆在南天门,我接受了泰山的洗礼。云开雾散的时候,世界不再神秘。泰山显出原形,山下的泰

安城区也清晰可见。像是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于天下。像是梦境回到人间。

⒇我无法理清这里面纷披的哲学和美学的思绪,只是在日观峰捡起一块石头、一小块阅尽人间沧桑的花岗岩石,放进背包。

(21)迎着层层叠叠的山峰和拾阶而上的人群,我在下山的梯级上健步如飞。蹬道像是孔夫子的一部竹简,在前面徐徐展开。我觉得我就是一羽鸿毛,在上面轻轻地飞了起来。

7.第⒎段加点词“攀附”在文中的含义是 。(2分)

8.简要分析第⒐段的表达效果。(3分)

9.下列对文章理解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写排列在大道两边充满皇家气派的龙柱,意在表现泰山的嵯峨、凌厉

与霸气。

B.司马迁、李白、杜甫等人文化成就之高,致使平庸的皇帝们不敢贸然

觐见泰山。

C.孔子由于其学说遭反复曲解、神化,所以不能为今天中国的一切看不

顺眼负责。

D.第⒄段中的画线句,是实写也是虚写,强调了孔子的中华文化拓荒者

的地位。

E.第⒆段中“洗礼”一词既指作者为泰山云雾所侵染,又指其思索后的

精神升华。

F.文章重在记游,以作者游览泰山的踪迹为线索,完整地交代了游历泰

山的经过。

10.第⒍-⒏段作者用“对比”和“类比”的手法来表现对泰山石刻的情感态度,试作具体分析(各举一例)。(4分)

对比: 类比:

11.第⑾段作者说“我相信,这是人的退化”,是因为 。(3分)

12.联系文章内容,自选一个角度对文题“泰山,鸿毛”进行赏析。(4分)

(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6空;若超过6空,以前6空计分)。(6分)

13.(1)高山仰止, 。(《诗经〃周南〃桃夭》)

(2)士不可以不弘毅, 。(《论语〃泰伯》)

(3)三山半落青天外,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4)峰回路转, ,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6) ,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7)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8) ,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红楼梦》)

(四)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第14-16题。(8分)

霜天晓角 梅

范成大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霜天晓角 梅

萧泰来

⒈千霜万雪,受尽寒磨折。赖是生来瘦硬,浑不怕,角吹彻。 清绝,影也

别,知心惟有月。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⒉。

【注释】⒈赖是:好在。⒉如何共,海棠说:海棠的花期在4月,而梅的花期在3月。

14.这两首词中的“霜天晓角”是 。(1分)

15.对这两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范词上片,以“脉脉”加诸“花疏天淡”之上,写出了梅花清疏淡雅的神韵。

B.萧词最后两句,借两种花的花期不同,表现梅花不愿与海棠结缘交往的态度。

C.两首词中的“雪”,分别渲染了梅花“一夜春威折”、“受尽寒磨折”的生活环境。

D.这两首“咏梅”词,就语言风格而言,前者词风含蓄委婉,后者词风硬朗直白。

16.两首词都写了“梅”,试从手法和主旨的角度对“梅”的作用作简要评析。(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⒈颜之推,字介,琅邪临沂人也。之推早传家业。年十二,值梁湘东王绎自.

讲《庄》、《老》,便预门徒。虚谈非其所好,还习《礼》、《传》。博览群书,无不该洽,词情典丽,甚为西府所称。绎以为其国左常侍,加镇西墨曹参军。好.

饮酒,多任纵,不修边幅,时论以此少之。

绎遣世子方诸出镇郢州,以之推掌管记。……后绎为周军所破,大将军李穆重之,荐往弘农,令掌其兄阳平公远书翰。值河水暴涨:具船将妻子来奔,经砥柱之险⒉。时人称其勇决。

篇四:解读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的人取得名字很奇怪

解读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的人取得名字很奇怪?

“夫差”、“勾践”之类的名字其实是音译。感觉春秋时期的人名字很奇怪,这其实是正常的。这又分两种情况,一是华夏各国的人,比如孔子他老爹叫“叔梁纥”,这名字怪不?还有姓叔的人?再比如老夫子去见过的那位著名的风流女南子,这名字也够奇怪的,难道是姓南名子?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春秋(及其以前)人的名字形式和现在不同。一方面是姓氏分流,男子称氏不称姓,但氏又不稳定,经常随着其人的封地、官职的变化而变化。

比如我们都知道的晋国元帅先轸,他又叫原轸,轸是名,而先、原是氏。他先封于“原”这个地方,故此称原轸,后来又改封于“先”这个地方,故称先轸。对于女子来说,就是称姓不称氏,姓虽然是长期固定的,但女子的名称结构和 现在却不同,是姓放在最后的。所以上面提到的“南子”,其实是姓“子”。子这个姓是殷商的国姓,孔子也姓子。

另一方面,春秋时人的名字结构和现在不同,如前面说的孔子他老爹叔梁纥。这老先生当然不姓叔,前面说了,他姓子。叔也不是他的氏,他的氏是孔。那叔梁纥是毛意思呢?其实,“叔梁”是他的字,纥才是名,这是把名和字连称的。

与之类似的,比如孔子的祖先——孔父嘉,这老先生字孔父,名嘉。他的后代以他的字为氏,就称孔氏了,孔子的孔就是这么来的。而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孔父嘉、叔梁纥这些名字都好奇怪啊。另一种情况,就是周围蛮夷各国的人。比如题主说的“夫差”、“要离”这些人。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吴、越都属于百越,是越人,他们的语言是和华夏不同的。举个很著名的例子:楚王的弟弟鄂君子析在河中游玩,船上钟鼓齐鸣,荡舟者是一个越人,于是他就唱了一首歌,是什么样的歌呢?他唱道:“滥兮抃草滥予昌枑泽予昌州州 甚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逾渗惿随河湖”。子析说这是什么鸟语?来人啦快给偶翻译一下,于是就有个翻译过来,说,他唱得是“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顽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

这就是著名的《越人歌》,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翻译诗歌。从这个例子我们就知道,吴越的语言是和华夏不同的,所以,象勾践、夫差、阖闾之类的名字,自然是音译的,确实没什么实际意义。

篇五:上下五千年阅读考查

《上下五千年》阅读测试

班级: 姓名:

一、判断

1、“战国七雄”指的是:韩、赵、魏、秦、齐、楚、燕七个大国。( )

2、“六艺”是指:礼节、音乐、射箭、驾车、书写、计算。( )

3、“春秋五霸”指的是: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 )

7、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

9、我们伟大的祖国大约有400年的历史( )

10、《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

1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陈胜、吴广起义。( )

13、《 三国演义》 “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是指刘备、 关羽 、 张飞。( )

14、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史记》.( )

15、在鸦片战争中,主持虎门销烟的爱国英雄是林则徐。( )

16、李白—才华横溢的诗圣,杜甫—忧国忧民的诗仙 ( )

腾飞五千年之战国春秋

18、四大名著指的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 )

19、最初的文字是由绘画演变而来的,后人称为表形文字。( )

20、神农氏有一颗博爱的心。为了救死扶伤,她亲自口尝百草,发现了五谷和草药,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

二、选择

1、猿人能够制造和使用的工具十分简单,有木棒和()。

A石头 B刀 C枪

2、跟黄帝同时的另一个部落首领叫做()。

A炎帝 B武帝 C文帝

3、黄帝以后,先后出了三个很有名的部落首领,他们分别是尧、舜和()。

A丹朱 B象 C禹

4、从殷墟发掘出的遗物中,有龟甲和( )十多万片,这些上面都刻着文字

A贝壳 B玉石 C兽骨

5、(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A诗经 B尚书 C春秋

6、(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7、播种五谷的是( ) A神农氏 B燧人氏 C伏羲氏

8、炎黄二帝大战( ) A蚩尤 B燧人氏 C有熊氏

9、三过家门而未尽的是( ) A尧 B舜 C禹

10、姜太翁钓鱼——愿者上钩,钓的是(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平王

11、烽火戏诸侯的( )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幽王

12、九合诸侯的是( ) A晋献公 B楚庄王 C齐桓公

13、寒食节是为了纪念( ) A屈原 B介子推 C范仲淹

14、统一中国的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秦始皇

15.红楼梦的作者是:( )

A.吴承恩 B.罗贯中 C.曹雪芹 D.施耐庵

16.隋朝时,设计并主持建造赵州桥的是:( )

A.僧一行 B.郭守敬 C.鲁班 D.李春

17.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的是:( )

A.龙门石窟的佛像 B.云冈石窟的佛像

C.莫高窟的壁画与塑像 D.乐山大佛

18.岳飞受到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 )

A.他对皇帝忠心耿耿 B.他遭奸臣谋害

19、明朝收复台湾的是( ):

A.史可法B.郑成功 C.吴三桂 D.郑和

20、清朝六下江南的皇帝是( ):

A.雍正 B.乾隆 C.顺治 D.康熙

21、吕布的兵器是( )。

A.丈八蛇矛

B.青龙偃月刀

C.方天画戟

D.双刃剑

22、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反叛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A、三打白骨精

B、大闹天宫

C、车迟国斗法

D、真假美猴王

23、《水浒传》中使用月牙铲的是( )

A索超

B马腾

C鲁智深

D林冲

24、传说在黄帝以后,先后出了三个很有名的部落首领,他们分别是尧、舜和( )。

A丹朱 B象 C禹 D 汤

25、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

A《诗经》 B《乐府诗集》 C《春秋》 D 《唐诗三百首》

26、东汉末年,奠定了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的战役是(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彝陵之战 D淝水之战

27、与“杯酒释兵权”这一典故相关的皇帝是( )

A 汉高祖刘邦 B隋文帝杨坚 C 宋太祖赵匡胤 D 明太祖朱元璋

28、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是:( )

A 吴承恩 B 罗贯中 C 曹雪芹 D 施耐庵

29、清朝初期,率军收复台湾的是( )

A 史可法 B 郑成功 C 吴三桂 D 李自成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后来被商部落推翻;在牧野之战中打败了商纣王,从而建立了周王朝。

2、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人才辈出,有被尊为道家鼻祖的,有儒家学派创始人,有传奇的木匠、工程师 ,有撰写《孙子兵法》的 、还有神医 。

3楚汉之争中获胜,建立汉朝。

4、唐朝是由李隆基贪图享乐、宠信奸臣,引发了“ 之乱”,唐朝由盛转衰,最终于公元907年灭亡。

5、明朝时期,明成祖派七次下西洋,进行文化交流,沿海肆虐的倭寇最终被大将剿灭,编写了 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撰写 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也都是明朝人。

6、清朝国力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1840年爆发的

5、公元1911年,

年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三过家门而不入”说的是_______ 治水的故事。

8、世界上最早最古老的文字是___________。

9、“烽火戏诸侯”是周幽王为博得___________ 一笑。

10、___________ 率领船队从___________出发开辟新航路发现了新大陆。

1、被匈奴人称为“飞将军”的是___________ ,卢纶的诗歌《塞下曲》(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赞扬了他高超的箭法。

2、汉武帝采用了___________ 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_ ,他的名言有:“人固有一死,或 ___________ ,或 ___________ 。” _____鲁迅______ 称颂《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___________ 出塞是因为毛延寿把她画丑了。

5、___________ 写有《论衡》一书,宣扬无神论。

6、___________ 写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7、___________ 投笔从戎,平定西域,纵横戈壁30载,立功异域,万里封侯,他曾说“不入虎穴, 。”

8、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是汉朝的___________ 发明的。

9、东汉时期的许慎编著的___________ 首创了部首编排法,被称为字典的鼻祖。

10、___________ 发明了候风地动仪。

11、张仲景写有《伤寒杂病论》,被后人尊称为___________ 。

5、《水浒传》中:( )风雪山神庙、( )火烧草料场、“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 )。

6、《三国演义》中: “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 )

8、“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

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

的是( ),“美玉无暇”指的是( )。

9、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 )一事。

10、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 ),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 )。

11、“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这段关于“英雄”的见解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 )之口。

12、《西游记》中的“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树”的是( )。

2、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有两句名言一直被后来的人传诵,是 、 。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首词作者是南唐李后主

4、唐朝时,唐太宗送与吐蕃的和亲,为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联系和发展藏族经济文化作出了贡献。

6、能七步成诗的人是。

7、宋朝时,经过长期的艰苦研究,他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七位数字以上的科学家。

8、北宋时的一生做官清廉,铁面无私、打击权贵,不但生前得到人们的赞扬,在他死后,

人们也把他当做清官的典型。

9、诸葛亮对七擒七纵,终于令他心服口服。

10、元朝戏剧家关汉卿的

11、文学史上,称为诗仙,为诗圣。

13、南宋时女词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4、

15、滕王阁序是唐朝诗人写的。

16、“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成语成自于

20、东渡传佛法。

22、茶经是

24、

四、人物与著作

司马光 《 》

司马迁 《 》

吴承恩 《 》

施耐庵 《 》

老子 《 曹雪芹 《李时珍 《罗贯中 《》 》 》 》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