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写作技巧 > 教育资讯

社会的变迁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7:25:28 写作技巧
社会的变迁作文写作技巧

篇一:我身边的社会变迁

我身边的社会变迁

我出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幼年时并为对社会变迁有明确的有意识的感知,说到我身边的社会变迁,就只是几个到现在还印象深刻的方面了。

下面我就简要介绍下,从上一辈人那时的国家统一的计划经济及就业政策,到我们如今较为自由的市场经济和充满竞争的就业形势。 我的姥爷曾经是农村的大队书记,据他描述当时是人民公社制:农业社的一切生产资料和公共财产为公社所有,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社员分配实行工资制和口粮供给制相结合。当时的人们都统一工作,挣工分,并且在公共食堂吃大锅饭,公社里有粮食、供销、卫生、武装保卫等若干部或委员会,下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实行统一领导。之后,出现了知识青年下乡插队的政策。据说我父母出生前几年,由于城市的初、高中的学生,没有大学可上,又没有就业机会,所以把大量的城市青年下放到农村劳动。而到我父亲母亲这辈,国家对大学生统一分配工作,不论是在上学的志愿表,还是在毕业的志愿表上,都必须填上一行字:“服从国家分配”。而现在,我们这代即将面临就业,自由的就业方向,不受国家的约束,但同时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未来我要做什么?现在还不是很明了。姥爷那一辈的人民公社制,财产与生产资料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从爷爷保留着的粮票等可以推想出当时的统一化的经济体制,买大米白面要票,买自行车、布匹都要票。与现在较为自由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比,当时的手工业更发达更普遍,而工商业多为国有,现今经济环境下,个体户多了,私营企业也很多,大家基本能够在市场中遵循基本的经济规律自由竞争,这其实也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物资,让我们在面对商品时有了更多的选择。其实这也就是民生方面的改变。 除了经济体制及就业形势以外,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在发生改变。车更多了,路更多了,交通也有些拥堵了;城市居民更多了,城市建的更好了,高楼大厦多了;高精尖技术不断被发现,被应用,也逐渐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信息交流更便捷,网络更加发达了。还有文化生活的丰富,曾经书是很珍惜的物件,如今各种刊物满街都是,内容也各式各样,电子阅读时代即将到来。

这些就是我身边的社会变迁。

篇二:35年高考作文题折射北京社会变迁

35年高考作文题折射北京社会变迁

恢复高考(微博)至今已35年,高考的形式和内容,与中国改革开放踩着同一个节奏向前发展、推进。梳理35年的高考作文题目,能够看到鲜明的时代特征。高考作文题目宛如一面镜子,折射着中国社会的变迁。 八十年代关注社会问题与人生哲理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学专家王俊秀分析说,1977年开始最初几年,高考作文题目还保留着浓郁的政治色彩,甚至残留着“文革”的遗迹,如《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反映中国社会“大梦方醒”的状态。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新鲜的观念和事物,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到了八十年代,随着社会价值观的变化,一些哲理性的作文题出现了。”如1981年《毁树容易种树难》。另外,社会话题也频繁出现在作文题中,如1985年要求考生给《光明日报》写信反映环境污染等,均为围绕现代化建设事业生发题目,说明高考作文更关注实际的、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九十年代关注道德问题,侧重讽刺现实 到了九十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社会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社会热点和道德问题成为那一阶段高考作文题目的主要关注点。1991年的高考作文是就“ 近墨者黑”或者是” 近墨者未必黑”为题写稿,1992年的“根据众人对垃圾的不同行为”,对青年人看待事物的观念提出了要求。1996年高考作文是“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漫画,在当时引发了极大的社会反响,讽刺现实,直面社会阴暗面。 新世纪开始回归文学本位 1999年的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之后,作文题目开始远离社会性。王俊秀说,到了2004年,则以“转折”为题请学生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思,所悟,“呈现出了以人为本的特点,话题开放,由过去关注政治热点和社会热点,发展到关注人本身。”包括2001年以《诚信》、2002年以《心灵的选择》、2003年的《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等等。 到了2009年《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2010年《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既有时代特色,又触及心灵。 社会学家夏学銮认为,30多年来,看到的是高考作文题目的变化从宏大话语向小话语转变,而这背后则是时代的变迁,是理性文化到感性文化的过渡,体现了对个性和个体的尊重,对普通百姓日常生活、情感的关注。 王俊秀说,作文与时代性的紧密联系就体现在,现在的作文题放在前十年、二十年,就会觉得非常不相适宜。而当年的作文题拿到今天,也会觉得“无从下笔”。 如今从关注英雄人物到关注小人物 “近两年,平凡的小人物成为大家关注的对象,如最近舍身救学生的最美教师张丽莉、平民英雄司机吴斌,还有这几天走红网络的‘四惠大爷’,这些人在个人职业或平凡人生中对真善美的坚守,体现出社会共识的价值,平凡的事情被很多人感动。” 说到今年北京的作文题目,王俊秀认为,这是通过一位普通的铁路巡逻员的生活,从他对职业的坚守中发现光辉。“过去曾经崇拜的都是英雄人物,提倡宏大的价值观,但是可能很多人不一定能做到,而现在提倡普通人寓于简单中的伟大。能看得出,现在的高考作文在青少年树立价值观方面,在有意识地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文/本报记者 于静 作家点评作文题 高考作文题没有标准答案 我觉得今年的作文题挺有意思。每个人看到这段故事写出的东西都是有感而发,思考而得,或思辨理性,或发挥想象。题目原本无所谓难或不难,而是启发学生调动情感和思考。对于情感丰富、经历丰富、比较容易感动的人来说,会容易一些,对于理性、封闭一些的人,可能难写一点。 有人说这个题目距离学生生活比较远,其实外国小说距离咱们更远,但是生活哲理和感受同样能引起共鸣。同样一个题目,可能我写的还没有一个学生写得好。如果让我写,还是要沉下心来想一想。高考作文题没有标准答案,阅卷的老师也很难,要善于理解不同人的经历和思考,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二次理解。只要言之有理,写出东西,有感觉,想象,从中找到人生的哲理,都是好文章。 ◎冯骥才(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 我不擅长从材料中升华的写作 其实铁路巡逻员就是一种工作,在规定的岗位、路段完成岗位要求的职责,因为他在户外、常年坚持等特殊性原因,确实很了不起,但是每个人的工作都很了不起。 这个题目给我的话,一时想不好会写什么,可能写不好。当年我高考作文只得了5

分,写跑题了,可能不善于这种给一段材料,从中升华意义的写作方式。曾经有读者告诉我,我的文章也出现在高考阅读题,问我写那些语句的意思,我想那可能是出题者想出来的,我没想那么多。 ◎迟子建(主要作品有《雾月牛栏》、《白银那》、《光明在低头的一瞬》、《额尔古纳河右岸》) 北京的题目像一幕电影 这两年的作文题越来越有味道,北京的题目像一幕电影:巡逻员老计每天在深山里走几十里路守护铁路清理碎石,防止巨石滑落,每有火车经过都会敬礼,火车都会鸣笛回应。越有味道的东西越不好写,难为考生了。 ◎孙睿(青年作家,代表作有《草样年华》) 弄不好容易写成“知音体” 看了今年的高考作文,感觉很多题目还是在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北京的题目稍微有些不好发挥,规定了一个真善美的价值观,考生很容易写出“知音体”的文章。只有广州的“最好的时代”发挥空间更大,视野、纵深、思辨都具备。 ◎蒋方舟(代表作《打开天窗》,《第一女生》,《正在发育》,《邪童正史》,清华大学(微博)在读生)(记者:于静)彭山论坛:hao315.com hao315

篇三:关于改变自己的作文

关于改变自己的作文

关于改变自己的作文(一)

众所周知,我们所接触的人群中有一小部分人在现实面前,总是对自己猜测不已,背负着年轻的热血,但总是埋怨现实的不公,总是在于他人相比较,为一些小事而产生烦躁的情绪,在幻想中为未来担忧,做错了的事情总想找借口来推脱自己的愧疚,总是利用一些不以为然的事来证明自己的位置,这些都是我们不敢面对现实的真实写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社会呢?这个答案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或许,当我们发现身边最亲的人和久日要好的朋友再也不能依靠了,才在突然之间发现社会的残酷和现实;或许,我们在经历了人世的冷暖才知晓自身的不足和缺陷;或许,当我们在不段改变自己把自身棱角一步步打磨光滑来适应社会的发展时,才会在现实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有一位哲人曾说过:“我这一辈子,从梦想改变世界,到梦想改变国家,到只想改变家庭和亲近的人,结果什么都没改变。在我临终之际,我才意识到:如果起初我只改变我自己,也许我反而能够依次的改变家人、改变国家、甚至可以改变整个世界。”

这段话告诉我们,改变所以一切的前提,是改变自己。很多时候,我们一味的把自己禁锢在一个固定的思维里,明明知道这可能是错误的,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的伤害,但宁可被痛苦折磨,而不想去做改变。终于有一天醒悟,却已伤痕累累,于是想到要改变周围,而独独忘了试图改变自己。如果意识到要改变自己了,那么就意味着要割舍许多,放弃许多,可能还要承受更多的痛苦,毕竟改变自己是史无前例的。但我相信,在某些方面改变后的自己,是轻松愉快的。我想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在接受现状的时候都会有种不甘和抱怨的心理,但这种不甘和抱怨有没有化作动力,却是一个谁也无法预知的未知数,只有我们自己最为清楚。

当然,我们要改变自身的东西很多,而这些东西大都是有利于促进我们成长,提高我们自身各方面素质相关的。

还记得四年前,自己总是在漫无目际的“奋斗”,而且总在取得一点点成绩后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一位同事曾对我说,“这样的你,注定了一辈子就只能是一个没有出息的打工仔。”当时我并不是很明白他说这句话的意思,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一次又一次的在心中想起这一句话。难道他真的看穿了我的一生?没有,他只是针对我当时的状态下了个武断的定义而已。不能怪他的武断,只能怪自己当时做任何事情不切合实际和没有目标。

如今,他已经成为了一位为自己打工的老板,我也在不段改变自己的路上继续拼搏,为的是一个全新的自我。

也许人的一生会有很多内疚和忏悔,但现实总是要独自去面对的,我想每一个都会

有一个过程去改变的,就如蝴蝶的蜕变。通过不段的改变自我,终究有一天我们定会品尝到改变所带来的硕果。

关于改变自己的作文(二)

在一个人短暂的一生中最重要的词莫过于改变,人活在这世上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不断的变化,不断的完善自己。从软弱到坚强,从不负责任到勇于承担,每一个人都应走向另一个自己,用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去完成一个华丽的转身。

生命的意义在于改变,因为人只有在不断的变化中才能得到提升。想必人人都是熟知王昭君为国请命远嫁塞外的>故事,就像杜甫在《咏怀古迹》中曾说道的“千载琵琶做胡语,分明怨恨曲终论”,大多数人都在为这样一位娥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的美丽女子的悲惨命运。但我却对她尤为敬佩。她本是一位普通的软弱女子,远嫁到塞外之后,那种艰苦而又>孤独的生活反而激发了她内心封存已久的一股强大的力量,让她认识到语气天天一泪洗面等死,还不如快快乐乐的享受生活,她这才鼓起勇气勇敢的走向另一个自己,生活也有了转变。有的时候,人的潜能是因为环境而被激发,但更的时候,这种潜能是源于自己的勇气和想要改变的心。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位沉睡的将军,他需要你来唤醒,所以,不要再等待,唤醒她,让她帮你走向。另一个自己。

人若想真真正正的改变,除了要有勇气,更重要的是雷打不动的决心。春秋时期,青年时代的孔子独自研究学术,到51岁得时候开始周游列国传播自己的观点,即使没有一位君主完全同意他的观点,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在呀认为对的道路上继续行走,我想着除了勇气外,没有决心的支撑已经年迈的孔子怎能完成这次“旅行”?孔子用他的决心从一个平凡的青年走向了一位人人尊敬的伟人。走向的另一个自己,需要的还有执着,这样面对风风雨雨的时候才会有解决一切困难的决心,才能冲破阻碍,迎接风雨后那灿烂的阳光。

走向另一个自己,当你成功的蜕变了之后,你会发现,你曾经走过的路,你遇到的困难时那么的长,那么的多,但是看到蜕变后的自己,你不会感到后悔,反而会把这一切当成的长在成功之路上的荆棘,见证你的美丽蜕变。勇敢的迈出第一步,用决心和毅力证明,自己其实可以更好。

关于改变自己的作文(三)

社会是一个变化万千的群体,要想跟上社会的脚步,需要进行适当的改变,以便更好的和社会融合在一起。

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社会是个包罗万象、千奇百怪的群体。周围的环境一旦形成就很难用自己的力量去变改。所以我们应该去试着改变自己。一位老者曾对自己的弟子说他拥有移山的本事,只要说“山过来”,山就会自己过来,于是他当着弟子们的面对前面的山说“山过来”,但是山却丝毫未动,对此老者并没有显得很尴尬,他说道:“既然山不会过来,那么我们就向它靠近吧。”环境不会因一个人而改变,所以你要努力适应。托尔斯泰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行动者,一种是观望着。很多人都

想着要改变世界,却从未想过改变自己。”可见,改变自己,才能与环境更好融合。

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所以才会存在妒忌和看不惯,但是我们无法让别人改变他的缺点和优点,所以我们要改变自己,让自己学会欣赏和包容。一位老师总是抱怨班上有很多调皮的孩子上课不听讲,教导之后也屡教不改,很是苦恼,她经常想尽办法想要改变那些调皮的孩子,这时另一个老师说:“孩子们不听课也许是老师口才不好,讲课的魅力不够大,所以孩子们对老师的课兴趣不浓。好好改变一下自己吧。”于是老师开始努力改变自己,改变上课的形式,很快孩子们不再调皮了。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地球不会因一个人而转,当一根手指指向别人的时候,其他四根手指都指向自己,就算错的不是自己,那也应该检讨为什么别人会那么对我,从而改变自己,学会包容欣赏。

改变自己。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天气的恶劣,但我们能改变自己的心情;虽然我们不能改变自己的生命的长短,但是我们能改变自己生命的价值。有些事情无法改变事实,但是我们能改变自己。下定决心改变自己吧,我们将拥有的是改变后的变化。

篇四:社会因生活而变化与生活随社会而适应

社会因生活而变化与生活随社会而适应

社会是多元体的而不是固定体的,它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它没有宇宙那么庞大,也不象宇宙那样承载着万物不变,社会是一种风气,它需要更多人去美化,社会是不能固定的,永远也不会完善,因为没有人能阻止时代的步伐,所以它只能根据生活的因素慢慢的去净化,它没有完全的主宰权,它主宰不了时代的变化,它只能呼应时代的需求,社会也改变不了命运,但它可以提供更多的平台与信息给人创造美好的憧憬,社会是各民族的结合形成的,它是凝聚各民族的力量体现出人生观与世界观,给人一个引导的方向。

生活是多样化的而不是传统化的,它是随着社会的风气而适应;它没有时间那么有规律,也不象时间那样来回重复着不变,生活象一道风景,它会经过时间和风雨的洗礼产生变化,生活没有不变的,也没有永远安详的,因为没有人能预料将来的事情,所以它只能融入现实的社会慢慢的去适应,它是没有终止的目标,它的目标没有变化快,它只能顺应现实的处境而计划,社会是不能适应每个人的生活都能理想,只能顺应潮流适应大部分人的节奏,生活是快乐生存的根本,如果不随着社会去适应,生活就不会快乐。

篇五:全面回顾:30年高考作文折射时代变迁

全面回顾:30年高考作文折射时代变迁 30年高考作文折射时代变迁

又是一年高考时,弹指一挥间,中国高考已走过30个春秋。30年来,中国社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岁岁年年各不同”的作文题目正如一面镜子,时代的变迁尽显其中。 文学体现政治化

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正式恢复。据统计,当年报考人数约为570万人,录取约27万人。

中断10年的高考首次恢复,作文题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北京的作文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天津的作文题则是:宏伟的目标鼓舞着我。此时,“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虽已过去,文学却依然摆脱不了政治化的倾向。

“当时我们写作文总要在结尾喊几句口号,否则就感觉没写完。”经历了1977、1978年两次高考最终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吴先生说道:“从当时的国内形势来看,出这样的作文题也是一种必然。”

社会热点成主流

20世纪80年代后,神州大地吹起改革开放的春风,“知识爆炸”成为80年代的时髦词。“政治味”浓厚的作文题目退出历史舞台,关注社会热点的作文题目成为主流。

高考作文题对准经济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环境污染等方面,强调文学与生活的联系。

一名86级考生回忆道:“当时我们剪贴报纸来搜集、获取知识,教室里挂满了剪贴报纸,内容为‘国事、家事、天下事’,那年的高考作文题正巧是‘树木、森林、气候’,我们能很快切题,就得益于平时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

思想解放更明显

20世纪90年代,高考作文题目思想解放的特点更加明显,但在命题上仍有一定局限。 “我参加了1994年高考阅卷,当年作文题是:尝试。很多学生写的内容不是尝试蒸包子就是蒸饺子,这也反映出当时学生思路的闭塞以及命题的局限性。”在北京市一所重点中学教了30年语文的刘惠新老师说。

创新发挥受鼓励

进入21世纪,高考作文更加鼓励学生写出有创见的文章。2000年要求考生根据三角形等4个几何图形,谈谈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2003年的题目是:感情的亲疏远近对认知的正误深浅的影响。这说明人类的感情因素等直接影响到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也带给全社会一种思考。

山东大学04级新闻系鞠同学说:“我们这两年的高考作文,大都是说看事情应保持理智。这也是全社会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吧。”

时至今年,一直被高考作文所排斥的诗歌、戏剧体裁终于“解禁”。考生们不但在思维上可天马行空,在文体上也可自由驰骋。这对于考生的创新与发挥又是一个极大的鼓励。 谈起高考的变化,刘惠新老师说:“30年来,高考作文从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现在又回归命题作文,表面是一个轮回,实则是极大的进步。这说明社会更注重学生的理解力,对问题的洞察、分析能力,这是未来人才的必备素质。从‘尝试蒸包子蒸饺子’,到2004年北京考生以包容为话题,写出包容东西方文化这样思路开阔的文章,反映了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想在更新;题目更贴近学生思想和生活,这也是社会人文关怀精神的体现。” 历年高考作文题选登

1977年:“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1978年:将《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一文缩写成500至600字。

1979年:将《第二次考试》改写一篇《陈伊玲的故事》。

1980年:读《画蛋》有感。

1981年:仔细阅读《毁树容易种树难》,写一篇读后感。

1982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社会的变迁作文

1983年:漫画《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1.写一段300字以内说明文字2.写一篇议论文,800字以内。

1984年:有的同学说:“每逢写作文,自己常常感到无话可说,只好东拼西凑,说一些空话套话,甚至编造一些材料。”有的老师说:“每次学生作文,我都辛辛苦苦地批改讲评,但是学生往往只看分数,不注意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提高不快。”请针对上面两段话所反映的情况联系自己和周围同学的现状,以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为中心,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自定。

1985年:以“澄溪中学学生会”的名义,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一封信,反映情况、申诉理由、呼吁尽快解决(化工厂排放废水、有害气体、污染)文题《给<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

1986年:“树木·森林·气候”。

1987年:1.根据材料写一篇简讯《育民小学办起了游泳训练班》2.结合以上材料,就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这个问题写一篇短文。

1988年:“习惯”。

1989年:你的好朋友是某重点中学高三年级里中上水平的学生,他想立志报某重点大学历史系,班主任、父母各持己见。他为此感到困惑、苦恼,他写了一封信,想听你的意见,给他写封回信。

1990年:母亲带着两个女儿去玫瑰园,一个女儿告诉母亲,“这里不好,每朵花下都有刺”,另外一个女儿告诉母亲“这里真好,每个刺上面都有花”。根据这一材料展开描写,写一篇议论文。

1991年:描写圆的想像物;就“近墨者黑”或“近墨者未必黑”写一篇发言稿参加辩论。

1992年:清理路旁的脏物1.根据提供的材料加以设想,记叙他们中的谁又怎样回来清理这个地方2.选择所提供材料中的一个或几个人物(包括“我”)的思想行为,进行分析,展开议论,写一篇议论文。

1993年:高三某班学生小张因病缺课两个月,请同班好友小王帮他补课。后来,小张的学习成绩跟了上来,小张的母亲很感激小王,尽管家里不富裕,但还是托人给小王捎来200元作为报酬,小王很为难,找班主任谈谈自己的想法,班上的同学知道了这件事后,产生了各种议论,在班会上,大家围绕这件事以及与此有关的一些问题各抒己见,展开热烈的讨论。请你写一篇全面反映这件事和班上同学各种看法的广播稿。题目自拟。

1994年:“尝试”。

1995年:任选寓言诗中的两种鸟,展开想像,以《××与××的对话》为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对话片断。

1996年:仔细观察《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漫画:一、用说明文字介绍两幅漫画的画面内容。

二、以《我更喜欢漫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1997年:根据材料1描写背同学上学的情景。根据材料2和材料3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1998年:1、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2.现今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差异较大,有的像鸡蛋壳那样脆弱,有的却很坚韧。那么你是怎样的呢?从“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

弱”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适合你的情况题目,举出实例,写一篇善于表现你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文章。

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2001年:“诚信”。

2002年:“心灵的选择”。

2003年:“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2004年:以“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上海卷)

2005年:

近年来,在课堂教学之外,以下现象也大量进入我们的视野,请看一组社会广角镜——镜头一:武侠小说风靡了几代读者,其实以侠为人格理想,是一种由来已久的精神传统;言情小说则往往将花样年华与感伤情感交织在一起,这都是作品吸引众多青少年读者的原因。镜头二:中学时代《同桌的你》流行歌曲,唱出了莘莘学子的生活,幼稚与成熟,青春与成长,追求与迷茫,是一种难解的情结,在校园的绿草地上总有它的一席之地。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卡通、音像制品、韩剧、休闲报刊及时装表演等等,因此需要对当今的文化生活作一番审视和辨析。谈谈它们对你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不要写成诗歌,题目自拟。 (上海卷)

2006年:“我想握住你的手”。(上海卷)

相关链接2007高考各地作文题一览

全国卷I:阅读画图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全国卷Ⅱ:材料作文关于“帮助”。

材料:

一、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为一贫困企业捐款300万,但当他生病后,该厂员工竟无一人探望,其中一名受助者还说:“这让丛飞很没面子”,丛飞很伤心,但他说:“我现在已经无需钱来治疗了。”二、华南农大学生小李通过卖废品捐款给一所希望小学,但不久她被查出来患白血病,该校师生纷纷捐款,其中一位四年级女孩捐了十元,当被问到为什么把自己的压岁钱都捐出来的时候,这位小女孩说,我们要记得李姐姐说的话:“要学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要帮助别人。”

根据以上材料自命题作文,体裁不限。

北京卷:春夜喜雨。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朝诗人刘长卿在《别严士元》中的诗句。 曾经有人这样理解这句诗:1、这是歌颂春天的美好意境。2、闲花、细雨表达了不为人知的寂寞。3、看不见、听不见不等于无所作为,是一种恬淡的处世之道。4、这种意境已经不适合当今的世界??根据你的看法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字数800以上。 天津卷:有句话常挂在嘴边。

重庆卷:酸甜苦辣说高考。

广东卷:传递。

江苏卷:怀想天空。

山东卷: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辽宁卷:以“我能”为题写一篇作文。

“人生如登山,往上即使迈一小步,也是一个新的高度——我能。”请结合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以“我能”为题,写一篇作文,除诗歌外,体裁不限,800字。

江西卷:心中的一泓秋水、要说爱你不容易。

福建卷:季节。

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母语是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语言,人人都有自己的母语。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生存发展之根。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竞争与交汇的时代,母语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人们交流思想感情,欣赏文学作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等,都离不开母语。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感受母语,学习母语,运用母语。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湖南卷:诗意的生活浙江卷:话题作文——行走在消逝中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还记得你的童年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那些美丽的梦想、单纯的快乐似乎在一步步离我们远去。

苍茫的丛林间,玛雅文化湮没了;丝绸古道上,高昌古国消逝了。人类在消逝中进步。 行走在消逝中,既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怅惘,也有“谁道人生无再少”的旷达??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行走在消逝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安徽卷:提篮春光看妈妈。

四川卷:一步与一生。

海南卷:话题作文,论科学家的创新与创造

法国化学博士别涅迪克,在一次实验中碰落了一个烧瓶,结果发现烧瓶没有碎,他发现这只烧瓶内放着一种叫硝酸纤维素的溶液,这种溶液会在玻璃表面形成一种薄膜,使玻璃不会碎裂,应用非常广泛,如挡风玻璃等。创新不是很神秘的东西,如果你用心发现,自己也会拥有创新的能力。请以此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800字。

宁夏卷:材料作文,机遇与坚持不懈的精神

陕西卷:看图作文

场景:一个小孩跌倒了,周围有三个大人,分别代表了社会、家庭和学校,这三个人异口同声地说“出事了”。文体自拟,自命标题,800字以上。

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