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儿子不满父亲迎娶90后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1:15:32 字数作文
儿子不满父亲迎娶90后字数作文

篇一:男子不满父亲娶90后妻子举报其贪污,父子也没情讲

六亲不认:男子不满父亲娶90后妻子举报其贪污

举报父亲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公司人民币17.2万元的财产|手机应用软件开发.宝通动感科技摘自: 法制网

因父亲再婚找了一名90后年轻女子,且财产起纠纷,儿子多次和父亲闹不和,于是愤而举报父亲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公司人民币17.2万元的财产。近日,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法院以职务侵占罪判处这名父亲有期徒刑二年三个月。

2010年6月,潘某入职深圳市某汽车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先后担任经理等职。同年11月,潘某因要为公司租用训练场地,遂利用职务便利,私下安排儿媳蔡某先以每月租金人民币9000元的价格向某物业公司租下位于深圳市龙岗街道的一块空地,然后再以蔡某的名义以每月租金人民币17600元的价格租给公司,以此从中每月获取人民币8600元的租金差价。

潘某为避嫌,在公司将租金打入蔡某的账户后,不允许蔡某直接将差价打入其账户,而是让蔡某先将钱打入其儿子潘的账户,再从儿子的账户转入自己账户,以达到掩人耳目的目的。潘某自以为其安排天衣无缝无人知晓,殊不知,这一切在潘某迎娶90后的年轻妻子后发生了逆转,因利益关系潘某与儿子发生多次争吵,关系紧张。儿子愤而举报父亲,公司方知潘某利用职务便利从中赚取差价,遂报警,潘某因而落网。(BH)

篇二:90后的父子问题

90后的父子问题

.cn 2011年10月15日 00:38 《中国企业家》杂志

当越来越多的70、80后财富二代暴露出与他们父辈的理念差异和隔阂,而在更年幼的90后、00后那里,亲子关系是将更大程度地被财富与忙碌扭曲,或将呈现某种回归? 文 | 本刊记者 朱汐 编辑 | 李岷

9月16日中午12点半。三里屯美嘉电影城。第三届班夫山地文化电影节中国巡展即将开始,大厅里被等待入场的户外迷占领。贴着班夫标记的工作人员跑来跑去,相熟又许久不见的户外玩家们频频拥抱着。

人群中,一身红色运动服的王秋杨(今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与丈夫张宝全,儿子张牧遥、张牧远一起排在等待换票的人群中。与他们一家同行的还有当当网总裁李国庆一家,及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高西庆一家。

在这群热爱户外的人们中间,这一组排着队领取门票和纪念T恤的人并无什么特别。那个在微博上出了名的“刺儿头”李国庆,正乐乐呵呵地搭着儿子的肩膀,商量着该换取多大码的T恤衫。

这是一个对于他们三个家庭来说再正常不过的周末,中午相约一起吃午饭,下午安排一个可以共同参与的活动,性情相投又乐于分享的孩子们在一起交流沟通,家长们也享受着一段难得的亲子时光。

与早于他们出生十年的那一代企业家相比,这些“90后”乃至“00后”孩子的父母在子女教育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相处时间。40后、50后成功人士或许会早早将孩子送出国,而这拨更年轻的商界精英更多将小孩出国的节奏放缓,天使投资人薛蛮子(当然薛本人年纪不小了,但他是老来得子)更是将出生在美国的一双儿女在六岁前带回中国,学习母语。 当中国与世界的水平线越拉越平(至少在物质上),企业家们对于孩子的期望也悄然发生着改变。

累积更多的相处时间

“我想有时候我确实是在刻意地避免一些问题的发生,比如过去很多企业家会因为忙碌而忽略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早早送孩子出国。”王秋杨说。

每天清晨,她的一对儿子会各自出门上学。15岁的大儿子张牧遥目前就读于人大附中,“成绩很好”,13岁的张牧远则就读于一所国际学校,充满创造力的环境让他“如鱼得水”。“出国肯定是要出,但不会那么早。”“18岁上大学以后再离开,会是一个比较好的时间。”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中国总面试官蒋佩蓉女士认同该观点。这位来自台湾富足家庭、11岁被送到美国念书的女士,现在与她的三个孩子及在微软做高管的丈夫一起居住在北京近郊的一栋别墅里。作为一名儿童礼仪与教育专家,蒋在美期间曾帮助教会辅导过一些过早被送到美国读书、最终因为触犯当地法律而需要被惩教的“富二代”们。

根据《中国企业家》2004年所做的企业家子女教育调查,“超过六成的人表示由于生意繁忙,没有时间与孩子进行沟通。一个普遍的事实是,他们都有把孩子送到国外去读书的想法(很多已经实施),这样可以全心来打理生意,也可以让孩子们逃离中国的应试教育,和国际最高教育水准直接‘接轨’,但他们和孩子之间的亲情却被距离隔离。”

“孩子们在外面,习惯了报喜不报忧,家长很多时候并不清楚孩子们都做了什么。”蒋佩蓉说,“很多孩子年纪很小被送到国外,父母通过给予金钱表达爱,但他们并不知道孩子很多时候需要的其实是一种关注、交流和表达。很多孩子在没有父母管束又拥有大量金钱的情况下,飙车、酗酒,直到违反了当地的法律,家里才开始着急。”

蒋佩蓉回忆,当时有一名教会工作人员的家中每天都要购入大量的汉堡和热狗,“因为太多的孩子在他家里生活,他给予他们关注和开解。”几年后,这些孩子们纷纷被国内的父母叫回家乡继承家业,“但他们每次去美国,都会去看望这个人,告诉他,他们觉得他更像自己的父亲。”

尽管王秋杨此前没有听过这样的故事,但根据她的直觉,还是给自己立了一个规矩,“我几乎从不在外面吃晚饭。”她的朋友们甚至会因为这个原则向其抱怨,但王认为这是与孩子相处中很重要的一个习惯,“一定要经常和孩子在一起,即便不说很多话,仅仅是在一个空间里面呆着,他能感觉到你,这就很重要。”饭后孩子们做自己的事,她陪伴在侧,或邀请孩子一起阅读,或被孩子们邀请分享他们在网络上寻找到的各种视频。

“与孩子们交谈,倾听他们的想法和看法,这样才能够了解他们,否则你会越来越不了解他们在想什么。”王秋杨最近从小儿子张牧远那里听来的段子是: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每天都亲自送儿子Dylan去坐班车。“他确实是一位很好的父亲,”王由衷地赞叹,随后她补充道,“这一点,我自问很难做到,但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相处方式和文化。”

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与孩子有足够多的时间接触和交流。慈铭体检机构总裁韩小红便是一位“忙得几乎没有时间”陪伴女儿的母亲。女儿三岁时,她赴北京读研,将女儿交给了公婆;毕业后又将女儿留在国内,自己赴德攻读肿瘤学博士;三年学成后归国投身于创业。女儿曾在德国陪伴她度过了半年时光,轻松而愉悦,也奠定了她最终将女儿在18岁后送到美国读书的基础。

最大期望:自由与快乐

“我的一双儿女名字取义宽容,我对他们的期望就是学会宽容。”薛蛮子如此解释自己一对儿女的名字,“我觉得宽容和快乐比别的什么都重要,不要给孩子太多期望,那都是压力。”

生性热爱探险和自由的王秋杨则这样解释自己一对儿子的名字,“张牧遥、张牧远,就是去遥远的地方放牧,起名字的时候有‘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

品牌中国联盟秘书长王永则给自己的女儿起名为王易单,取义简单。

父母们一如既往地将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寄托在名字中,但期望的性质更多地开始趋向于孩子本身的快乐,而非来自大人未了的某种遗憾。

薛蛮子乐于在家里乐乐呵呵地看着儿子和女儿弹钢琴,与家里的小狗玩耍。周末的早晨,儿子宽宽会跑下楼去与院里的小伙伴一起吃早餐,女儿容容则披散着柔软的长发,窝在沙发上捧着少女系的漫画书读得津津有味。

在儿子六岁前,薛蛮子举家搬回阔别多年的北京生活,“我有很多华人朋友、合伙人的孩子,在美国出生长大,中文都不太好,长大以后都埋怨自己的父母为什么不好好教自己中文。我不想让他们将来抱怨我,所以在小学之前让他们到中国生活,中文对他们来说始终还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大学教育一定会让他们去美国。”

薛蛮子从不避讳在儿女面前接待朋友、访客和记者,他的家通常就是他的会客厅,一双儿女从学校返回时,往往能在这里看到父亲与各种人聊天。耳濡目染下,他们对父亲的故事耳熟能详。谈及女儿所在的学校通常会为迎接领导人到访而闹得兴师动众时,小女儿撒娇道,“哪像你小时候,还跟毛主席握手呢。”

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薛蛮子费了老大劲也要将一双儿女从那个文艺演出后广播里高喊“让领导先走”的学校转学出来。“这个太不好了。”他摇着头,“孩子不能被养成这个思想。”现在一双儿女就读于国际学校,上学放学都搭乘班车,课余时间儿子练习击剑,女儿则嚷嚷着要学骑马,“还太小,出于安全考虑暂时不同意。”他拒绝,提及此事,小姑娘偷偷嘟了下嘴。

儿子开始留意父亲的工作,“他虽然不太懂,但已经开始会用这种方式引起我的注意。”一旦儿子想要与父亲交谈,他通常会以“我有一个创业的点子”或“我要获得一笔投资了”作为开场。薛蛮子觉得这就是耳濡目染的一种变化,暂时还不想过度强化。“他们爱干啥干啥,现在都是小孩子的想法。18岁以后去国外读书,再自己选择。我觉得父母最可怕的就是把自己未尽的愿望强加给孩子。我这个职业也没什么传承的压力,他喜欢就可以做,喜欢别的就做别的。”

而王秋杨的两个儿子则已出现了明显的分野。大儿子张牧遥沉稳内敛,成绩优异,且富有规划性,理性而充满逻辑。王秋杨曾跟牧遥就是否住校的问题展开过讨论,第一年儿子接受了母亲的建议,尝试集体生活,第二年,他向母亲提出回家住,“理由是,一、我体验过了,也适应得很好;二、学校管得不严,很多孩子都闹腾到很晚睡,我不希望那样,但也不想显得格格不入;三、上学路途虽然很远,但是我可以在路上背单词,我可以安排好我的时间。”对于大儿子已然周密的规划,王秋杨只得接受。

而小儿子张牧远却与哥哥完全不同,他外向活泼,兴趣广泛,热爱音乐、电影,充满好奇和反叛,不拘小节,“或者说颠三倒四的。”王秋杨有时拿他没办法。张牧远13岁拍的视频短片《歪树》在网络上获得20万点击量,但现在他似乎对当初的作品诸多不满,憋着劲想要考上纽约电影学院学习电影课程。

“大儿子一直觉得时间不够,希望尽快毕业,尽快出国读书,尽快回来工作,一分钟都不想多等。但凡公司的会议,时间不冲突的都尽量去旁听。小儿子呢整天晃晃悠悠,这里摸摸那里看看,总是说‘享受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让他去听过几次公司的会,翻来覆去像热锅上的蚂蚁,去了一次就再也不去了。”面对两个儿子迥异的性格和爱好,王秋杨反倒挺高兴,“顺其自然。”

更早的慈善与责任教育

90后和00后的孩子比80后的孩子更早地从父辈手中接过关于公益和慈善的接力棒。 2011年春节,薛蛮子“微博打拐”,妻子丁玮因此担惊受怕,“孩子还小,很怕会被报复。”因此在薛蛮子接受采访时,均会要求不得拍摄孩子的正面照片。

但事实上薛蛮子对于打拐的责任也恰恰来自于自己的儿女。“过去没有孩子,不知道那种心情,但是有了孩子,一想到丢失孩子父母的心情,就觉得责任重大。”儿女虽然无法一起参与父亲的打拐行动,但他们显然都知道父亲在做什么。

儿子宽宽有着自己参与慈善和公益的方式。这名年轻的基督徒会在周末去为人义务演出,他擅长弹琴,“没有考级的打算,但是很喜欢。”母亲说儿子偶尔也会通过弹琴宣泄情绪。

相对薛蛮子今年一怒为打拐,王秋杨的慈善经历则更为长久。2003年自驾前往西藏阿里的她便开始了对该地区的捐助,2005年苹果基金会成立后,成为全国面对藏区最大的非公募基金会。今年苹果基金会召集老狼、周韵、吴京等明星,以及王秋杨、孙冕等人,与社会报名的公益爱好者一起完成了首届冈仁波齐慈善环山赛。活动内容包括捡拾沿途的垃圾,向当地藏区学校捐赠药品,与当地孩子进行足球比赛等等。

这是牧遥与牧远兄弟俩第一次进阿里,在此之前为了避免过早进入藏区可能造成的高原损害,王秋杨一直都没有带孩子们去过。

“他们去之前根本没有办法想象一眼望去看不到树,除了石滩就是荒山的环境。”在阿里,两个孩子每天中午都去食堂帮忙,为藏族孩子打饭盛菜。“老二有一次把藏族孩子盘子里的一块肉给碰掉了,藏族孩子那眼神一下就黯淡了,老二为此自责了好几天。”

除了带孩子去做公益,王秋杨同样会有意识地向孩子传达企业责任的理念,对于家业的继承,王秋杨的看法是“这并非是一笔财富,更多是一份责任”。尽管目前并没有明确的关于继承的想法,她也一样会提醒孩子,“做企业,关系到的是几千个员工,他们生活得怎样,都是你的责任。”

品牌中国的王永的女儿王易单则从小接受了父亲的顺风车理念,在小时候,她经常会帮父亲招呼乘客搭车,“我是农村出来的,在农村里互相帮忙和分享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希望我的孩子也能乐于分享,并且从中获得快乐。”

陈奕伦是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陈东升的儿子,目前就读于哈佛大学。早在2007年,陈奕伦便开始了对贵州景阳中学的支教行动。每年暑假,经过筛选的“洋老师”们组队来到景阳中学为当地的学生带来互动性更强的英语教学,并成立了“毅恒华日基金”。在此基础上成立的“PEER挚友计划”,则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群体中来,参与该计划的高校也从其所在的哈佛大学扩展到北大、清华、复旦、新加坡国立大学、港大、麻省理工等境内外60余所大学,超过140人参与其中。

对于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来说,公益和慈善正在成为其不可或缺的责任表现,而他们的子辈们则更早地开始了对这种责任的体验和操作。

篇三:70后父亲对90后儿子

“70后”父亲遭遇“90后”儿子

除了揍他,我还能给儿子什么艰苦的经历?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7月04日 12 版)

跟14岁的儿子一直冷战,因为两周前我打了他,还没收了他的手机。

原因是他上课用手机上网玩游戏,被老师抓住。事后两天从家里偷出妈妈的手机继续在听课的时候“作案”被没收。老师将我们夫妇都请进了办公室,做好统一战线工作,今年都不让他再用手机了。我俩找儿子谈话,他拒绝交流,哼歌、吃零食。没过一周他竟然找老师,说为什么别的同学手机没收了就会还,只不还给他?回家因为外公外婆也不让他玩电脑游戏,还作势要打妈妈。

本来,青春期的男孩,应该给他面子,可我已经忍无可忍,痛打了他。

我一直在反思,父亲对这么大的孩子动用暴力,是不是错了?但是我还有什么办法?

现在的独生子女面对的诱惑太多,社会给他们的东西太多,却恰恰没有给他们自然的、阳刚的培养。“文革”期间,我父母被下放,让我们兄弟享受的农村放养生活是多么可贵。犯错误,也犯男孩子应该犯的错。看他每天围着拖地的长围巾,穿着长长的风衣,动不动伸出两根指头,对着手机自恋拍照;为了反击我揍他的巴掌,他居然用女人的方式,抓破了我的脸和手背!这些娘娘腔的举动让我浑身起鸡皮疙瘩,却无法影响和改变他。

我不怕他犯错,但我希望儿子像个男人一样地犯错误,我们以男人的方式解决困难。我非常不赞同现在时髦的教育观,好像孩子只能鼓励、赞美,说不得、碰不得。我对老师说,你骂他吧打他吧,只要能改了他的毛病就行。可学校天天捧着这群小孩子,听他班主任说,老师批评重了,很多家长都会找来,好像孩子要是一生气跳了楼,都怪老师。我的亲戚在台湾,小时候都被打过手心,只要老师是为孩子好,使用戒尺这种有限暴力,没错吧?

我明白,儿子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没有任何责任感。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一直策划着如何让他吃苦。

让他参加过军训夏令营,带他开车走滇藏线,但每次他都用昏倒输液拒绝全程。我还计划过,假装大病快死了,让他照顾我端屎端尿送饭送菜;或者假装公司破产,我穷

困潦倒,让他和一家人一起过简朴生活。但都最终作罢。我生病,肯定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伺候,轮不到他,装也装不像;我破产,他肯定最高兴,因为他总在对我的事业泼凉水。

我想尽办法让他吃苦却都失败了,在这个社会,让孩子吃苦可太难了。除了揍他,我还能给儿子什么艰苦的经历?

因为两周前的冲突,儿子不再理我和他妈妈,见我回来,连晚饭都不吃,说,要说话,就给他买个新手机。还对外公说,爸爸应该过几天把最新款的苹果5送给他赔罪。自从他几个月前用上了妈妈的苹果4以后,成绩从全年级第二,掉到现在的班里23名。快期末考试了,他还完全不思悔改!我该怎么办,如何改变这个孩子的状态?我是不是错了,应该如何调整呢?

一个对儿子束手无策的“70后”父亲

见招拆招

“制造”挫折对孩子是一种愚弄

本报记者 樊未晨 实习生 朱懋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7月04日 12 版)

“现在家长对挫折教育存在着一些片面的理解。”著名心理学家柏燕谊认为,这位烦恼的“70后”父亲与儿子之间的矛盾,跟其不当的教育方式有关,同时,这位父亲解决问题的方式还在加剧着亲子矛盾。

很多家长跟这位“70后”父亲一样,认为现在的孩子受到的表扬和鼓励太多,“家长这样理解是错误的。”柏燕谊说,很多家长并不明白,其实孩子在现实生活遇到的挫折已经很多了,比如,孩子因为一些小小的失误导致考试成绩下降了、同学之间闹矛盾了、犯了一些小错误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这些在家长眼中不算什么,但是对孩子来说都是他们成长中的重大事件,在这些“大事”上遭遇困难就是挫折。

柏燕谊指出,家长对待这个问题容易犯两种错误,一种是摆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所有障碍,对孩子过度保护,另一种就是完全用成人的眼光观察孩子的世界,不认同孩子面对的挫折,反而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给孩子“制造”挫折。

显然,这位“70后”父亲就属于第二种。

柏燕谊介绍了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案例。

一位事业上很成功、很有钱的爸爸,为了不让女儿因为家里的财富而丧失斗志,也担心太优越的生活条件让女儿不能吃苦,于是便亲手给女儿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女儿出生以后,一家人就搬出了自家的别墅,租了一个很小的房子,生活过得非常节俭。这位爸爸觉得这样还不够,还要时不时地装得很穷苦。女儿在学校的成绩虽然不错,但是自卑感却特别强烈。

女儿考上大学以后,父母才把家里的真实情况告诉了她,“女孩子的反应可想而知。”柏燕谊说,这个女孩子非常气愤,觉得自己是被愚弄了、被耍弄了、被欺骗了,女孩甚至开始怀疑周围的所有事情。“这对父母以往做的所有事情,只起到了负面的效果。” 所有“刻意”的教育都不是好的教育,真正好的教育应该是不露痕迹的。有人这样说。显然,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用力过猛”。

“用力过猛”往往只能适得其反。

面对家长“制造”出来的挫折,不少孩子的反应是抗拒。抗拒的方式有很多种,有些是语言上顶撞,有的是行动上不执行,有的更极端一些会让自己生病。“有些家长会认为孩子是在装病,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的反应。”柏燕谊说,当孩子认为自己没法承受巨大的压力时,他一定会逃避,那么如果这种逃避不能通过讲道理来完成,那就只好用躯体的方式来实现。他们有时会制造出一个自己不去面对的理由。“这完全是潜意识的,是真的,是在潜意识控制下的真实。”

这种“制造”挫折的办法,最伤的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信任关系。“其实,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互相尊重和互相信任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信任。”柏燕谊说。

那位“70后”先生与儿子因手机而引起的矛盾就存在这个问题。

柏燕谊介绍,近些年家长与孩子因为手机等现代化电子产品产生矛盾的事例时有发生,不少家长的做法是:没收。“而‘没收’这种做法就是建立在对孩子的不信任上的——我不相信你能管住自己。”

其实,很多父母只是看到了这些电子产品影响了孩子上课和学习,并没有意识到,这些产品对孩子来说,还意味着自己与所处群体之间的相互认同。

据英国的一项调查显示,8岁以下孩子中,每4人就有1人有手机。目前,英国拥有手机的孩子有450万人,其中,9~10岁的孩子里有58%的人有手机,11~12岁中89%的人有手机,13~14岁中约93%的人有手机,15~16岁有手机的人高达95%。我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小学1~3年级的孩子中10%拥有手机,4~6年级学生中30%拥有手机,初中生中有70%拥有手机,高中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

在学生中手机普及率如此之高的今天,没有手机的那个孩子就可能成了异类,就可能被同学嘲笑。因此,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激烈抗争,更多的原因可能是为了自己的自尊心而战。

那么,在写信的这位“70后”父亲的案例中,比较正确的方法是什么呢?

“父母和孩子之间要就这件事重新建立相互的信任。”柏燕谊说。父母要告诉孩子:父母之所以让你使用手机,是因为父母相信你能正确使用,同时,你也要用自己的行为告诉父母你是值得信任的,因为你出现过不能正确使用手机的事件,重拾信任需要一个阶段性的考量。父母先给你一个星期的信任度,如果你能实现承诺——正确使用手机,那么这个信任就可以延长,当然如果你没能实现承诺,父母也会收回相应的信任。

“但是,无论怎样也不能打孩子,”柏燕谊说,“因为如果你打了孩子,他就会觉得自己已经为所犯错误受到了相应的惩罚,就会认为自己不用再对这个错误做任何积极的改变了。同时,也会由此伤害彼此之间的感情。”

西部家长“给儿子心不给儿子脸”

青春期还要不要棍棒教育

本报记者 张鹏 通讯员 刘星妤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7月04日 12 版)

“如果成绩再下滑,爸爸就放弃了。要么就好好上学,要么就退学去上班,靠干体力活儿养活自己。”经营一家商场的王伟被正值青春期的孩子整得“焦头烂额”,最近,他和孩子终于坐下来谈了一次心,向他发出了严厉警告。

已是不惑之年的王伟,事业顺风顺水,工作应对自如。但面对青春期的儿子,却“束手无策”——因为忙于工作,他陪孩子的时间不多,便总觉得亏欠孩子,一直试图弥补,可总是与孩子沟通不畅,效果不佳。

前不久,他去参加孩子的家长会,看着孩子的成绩单,他失神了:“我都忘记自己

是从几楼下来的,从哪个门里走出来的。”

在西部地区,青春期的孩子多少都伴随着巴掌和恐吓长大

“给儿子心不给儿子脸”是甘肃很多父亲的教子之方。据本报记者的观察,在西部地区,青春期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伴随着父母的巴掌和恐吓长大。

但显然,打并不是万能的。相反,有时也会“后患无穷”。发生在16岁李昊身上的故事,就血淋淋地揭示了这一点。

从初二开始,这个在县城长大的孩子就疯狂迷上了网络,渐渐成为网络游戏世界里的一名高手。但同时,成绩却一落千丈。

很快,父母就发现了儿子的“秘密”。这是自尊心极强、性格又耿直的父亲坚决不能容忍的,只要一听说孩子又偷偷去了网吧,顿时就火冒三丈,“不顾一切地打”,“发现一次就打一次”。在屡次教育失败后,更加“变本加厉”,有时甚至“装到麻袋里打”。 两代人之间的“韧带”被撕裂了。对来自父亲的“家常便饭”式的棍棒,李昊选择了不躲不闪,不哭不闹。原先活泼好学的他开始厌学,性格变得孤僻,时常把自己关在小屋子里,沉默寡言。医生的诊断显示,李昊的身上,抑郁症症状非常明显。

时至今日,李昊的父母仍奔波在带儿子四处求医的路上,花了不少钱,但效果并不明显。对当年的简单粗暴,李昊父母“后悔得砸康子”(记者注:西北方言,意为捶胸顿足)。

采访中,男生鹏飞对记者敞开心扉。他坦言:“父母根本不懂我们的世界。”

有一年,因为考试成绩达到了与父母约定的要求,鹏飞获准可以邀请同班同学一起过生日。鹏飞兴高采烈地盛情邀请了班中好友。可临近生日,父母却以一个很随便的理由拒绝了,同学们纷纷打来电话指责他“说话不算数”。

“本来就对父母缺少信任,这一次让我很丢面子,很伤自尊,我更加认定父母不可信。”鹏飞嘟囔着小嘴说。

鹏飞时常觉得母亲在暗中窥视他。夏天来了,经常打篮球的他喜欢穿T恤。有一天,他翻箱倒柜地找一件白色T恤,被母亲瞧见了,站在一旁盯了半天。“我知道她一定在猜测我是不是早恋了,还注重打扮。”鹏飞想。

鹏飞说:“我和父母没有共同语言,几乎就很少说话。‘竖子不足以为谋’,简单的事他们总要想复杂。原来我争辩,现在我缄默。”

今年读高二的男生王成也没少挨父母的打。中考前几天,他跟同学打架,被军人出身的父亲得知后,狠狠地挨了顿“擀面杖”。

篇四:90后管理

90后管理:中国90后研究第一公众号(微信号:juling100)

这样的老师谓真老师,他带的一个55人的班,37人考进清华、北大,10人进入剑桥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名校并获全额奖学金,其他考入复旦、南开等大学。不仅如此,校足球冠军、校运动会总冠军、校网页设计大赛总冠军等6项文体冠军,都被这个班夺走;音乐才子、辩论高手、电脑奇才、跆拳道高手在这个班比比皆是。他也是一名相当成功的父亲,他的女儿也以优异成绩被北大录取。他就是全国优秀教师,人大附中数学老师王金战。

王老师总结的教育之33条:花约三分钟时间,愿每个父母认真阅读,仔细品味,一定会受益匪浅。。

1.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

2.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在学校就可能会过的比较辛苦,孩子很可能会成为学校的“问题儿童”。

3.成绩好的孩子,妈妈通常是有计划而且动作利落的人。父亲越认真,越有条理,越有礼貌,孩子成绩就越好。

4.贫穷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但并非越贫穷越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做父母的,需要为孩子提供基本的文化资料,不让孩子陷入人穷志短的自卑深渊。

5.富裕是另一种更高级的教育资源,西方人的经验是:“培育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阶层是会遗传的。”但是,更高级的教育资源需要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如果没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富裕的家庭反而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灾难。

6.不要做有知识没文化的家长。有些人有高学历,但不见得有文化。如果家长不懂得生活,不知道善待他人,甚至不懂得善待自己的孩子,无论他拥有多高的学术水平,他也是没有文化的人。

7.父母可以把孩子作为世界的中心,但是不要忘了父母也要过独立的生活。如果父母完全围绕孩子转而没有了自己的生活主题,这样的父母常常会以爱的名义干扰孩子的成长。有时侯,并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

8.父母需要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不过,也不要因为教育孩子而完

全取消了自己的休闲生活。“没有责任感伤害别人,太有责任感伤害自己。”(吴稼祥语)

9.如果孩子一哭闹父母就赶紧抱起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利用父母的这个特点经常纠缠父母,提出更多的要求。所以,孩子哭闹,不要着急把孩子抱起来,父母最好让自己有事情做,让孩子看着自己动作麻利地做事。

10.夫妻关系影响孩子的性格。一个男人如果不尊重他的妻子,那么,他的儿子就学会了在学校不尊重他的女同学。一个女人如果不尊重她的丈夫,那么,她的女儿就学会了在学校瞧不起她的男同学。 11.教育就是培育人的精神长相。家长和教师的使命就是让孩子逐步对自己的精神长相负责任,去掉可能沾染的各种污秽,培育人身上的精神“种子”,让人可以呼吸高山空气,让人可以扬眉吐气。

12.有修养的父母是“伏尔泰主义者”,“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他们从孩子出生的那天就开始跟孩子讲道理,耐心的征求孩子的意见。不要指望打骂孩子就能让孩子学会服从。杀鸡给猴看的结果是:猴子也学会了杀鸡。

13.让孩子成为既有激情又有理智的人。“没有激情,任何伟业都不可能善始,没有理智,任何壮举都不能善终。”

14.让你的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有教养从守时,排队,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不轻易发怒开始。

15.做人要厚道。如果你的孩子比较厚道,请不要嘲笑他的软弱。喜欢占小便宜的人,往往吃大亏,因为他被别人厌恶。愿意吃小亏的人,将来会占大便宜,因为他被人喜欢。

16.身体的活力能够带来精神的活力。身体好的人,性格阳光。身体不好的人,做事犹犹豫豫,躲躲闪闪,说话吞吞吐吐。

17.不要以为孩子1到6岁只是长身体的年龄。如果父母让孩子1到6岁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那里度过,等到孩子6岁时父母再把孩子接回来上小学,那么,这个孩子在小学要么成为默默无语的沉默者,要么成为无法无天的捣乱者。

18.经常和孩子一起做三件事:一是和孩子一起进餐,二是邀请孩子一

起修理玩具,家具或衣物,偶尔邀请孩子帮忙解决工作中的困难。三是给孩子讲故事并邀请孩子自己讲故事。

19.如果没有特别困难,父母最好每天赶回家和孩子一起进餐。家庭的共同价值观,就在全家人围着一张桌子吃饭的过程中建立起来。

20.给孩子讲故事并邀请孩子自己讲故事,让孩子从听故事开始建立阅读和写作习惯,让孩子尽早学会独立阅读,尽早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只要还在读书的人,就不会彻底堕落,彻底堕落的人是不读书的。”从来不给孩子讲故事的父母,是不负责任的父母。

21.孩子的成长有三个关键期:第一个在3岁前后,第二个在9岁前后,第三个在13岁前后。如果错过了成长的关键期,后患无穷。

22.不是“三十而立”,而是“三岁而立”。孩子三岁前后,就必须建立自食其力的勇气和习惯。凡是自己能够做的,必须自己做,凡是自己应该做的,当尽力去做。

23.如果你的孩子在13岁的时候喜欢弗罗斯特的诗句:“两条路在树林里分岔,我选择走人少的那一条”,这很正常,不要担心,他以后也许会选择人走的多的那一条。

25.父母给孩子讲道理是必要的,但给13岁前后的孩子讲道理时,要注意自己讲话的姿态,姿态比道理更重要。否则,孩子会厌恶,反抗。孩子会说:你讲的话都是对的,但你讲话的那个样子很令人讨厌。

26.心底秘密是人成长,成熟的标志。如果孩子有心事,他不想告诉你,那么,不要逼迫孩子把他的秘密说出来。

27.在孩子3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一个无为的放任型父母。在 孩子9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一个积极的权威型父母。在孩子13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个消极的民主型父母。有效的教育是先严后松,无效的教育是先松后严。

28.必须留意你的孩子的学习成绩,但也不必太在意他的名次。倒是需要警惕那些学习成绩总是第一名的孩子。有些孩子学习成绩好,性格也好,有些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但性格却自私,缺乏同情心,没有生活情趣。

29.必须让你的孩子学会与他人交往并愉快的接受小伙伴。“如果父母对自己的邻居不满,对孩子的小伙伴也十分挑剔,或者不让自己的孩子和他们交朋友,让孩子觉得好像自己跟别人很不一样,那么,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就很难与任何人自然地相处。

30.孩子的成长需要同伴,让孩子有自己的朋友,但不要有太杂乱的伙伴,在孩子没有形成成熟的理性和判断里之前,警惕孩子沾染同伴的坏习惯。

31.让你的孩子尽早建立健康的审美观。有出息的男性一定会喜欢健康的女性。不要让孩子的审美观陷入低级,病态。不要以为小的,有病的,就是好的。不要以为强大的,就都是坏的。不要以为小麻雀,小绵羊,小狗都是可爱的,也不要以为狮子,老虎,狼都是坏的。不要以为豺狼都是吃人的,豺狼只吃比他弱小的。

32.《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33.告诉你的孩子:认真听讲的孩子偶尔成绩好,认真自学的孩子永远成绩好。

??? 分享:

篇五:60后父亲,90后女儿

60后父亲,90后女儿

作者:

来源:《视野》2008年第20期

宋齐齐是一名高一学生,妈妈在为她收拾房间时,有了一些“意外收获”。坚决不让她看的动漫书、建议她不要听的歌碟等等,一一现形。令妈妈浑身冒冷汗的是,其中竟然还有男生写给宋齐齐的信。鉴于妈妈情绪容易失控,遂决定由理智型的爸爸和女儿谈话。但这次,理智型爸爸也好像有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苗头,因为妈妈看出来他有些摩拳擦掌。

致女儿书

宋齐齐(我的女儿):

首先,允许我这样正式地称呼你,因为我今天要和你讨论一个十分严肃的话题。

本来我想今天和你面对面谈谈,但是害怕话题所涉内容让我过于激动而失态。又恰逢今天是旧历初七,是“人”日。在这一天,每个人都要对别人表现出特别的尊重。家长在这一天里不能教育孩子,尤其不能体罚孩子。

中考失败,这是你不能回避的事实。归结原因,应该有很多。但从宏观上讲,“不务正业”是主要原因之一。你受与学习无关之事的干扰过多。例:玩电脑、玩动漫、玩MP3等等。尤其是与男生飞纸条(这是极端恶劣低俗的行为)。过去我没说你,你以为我不知道吗?一是考虑你在渐渐长大,应该给你留一些面子;二是盼望你能自己认识错误的严重性而加以改正。现在看来我错了,面子害死人。要做一个合格的父亲,光会给你做吃的是远远不够的。一来到高中,你在初中阶段所犯的毛病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克服,而且在某些方面有所发展。动漫,你不是说不玩了吗?怎么还玩?那些已经收起来的书怎么又出来了?而且还有新的,还有光盘,是买的还是谁给你的?那里面动不动就是杀呀、死呀、鬼呀、地狱呀,所有的图片都是张牙舞爪狰狞可怖的,有一点美丽可言吗?再说网络,网络是一个没有经过甄别的信息大杂烩,你一个十五六岁的学生怎能精确地分辨出是非良莠呢。这些动漫和网络留给你什么呢?我能看得到的,只有你个别作品当中的极不规范的语言,以至于老师都没法给你下评语,只好说一些“有创意”、“很有想像力”一类模棱两可的话。

再有,你所推崇的歌手、作家,他们在相应的领域里都是什么级别的人物呀?关于什么是艺术,什么是文学,何谓高雅,何谓低俗,这些你都还不能很好地分别,所以才有老师在教、家长在管啊。当然,有些是违背你的愿望的,那也必须遵从。

那么那几个小男

儿子不满父亲迎娶90后

生又是怎么回事呀?说不联系的为什么还写信呢?你那些奇奇怪怪的东西都是怎么回事呀?是自己买的?随便花钱买那些中看(还不一定中看)却没有多大用途的东西不应该呀;别人送的?谁送的?不是反复告诫你不要随意接受别人的礼物吗!尤其是男生的。

要学会拒绝,保留自尊、自重。“礼下于人,必有所求”,接受了人家的东西,人家再约你干这干那的,你拒绝得了吗?

啰嗦多了吧,那么怎么办呢?假期马上结束,新学期即将开始,如何以一个新的面貌开学呢?我认为——

第一,动漫必须停止。交出一切与动漫有关的图书和影音资料。

第二,网络必须停止。

第三,电脑必须停止。不是老师特意要求的,一律用手写。

第四,多余的书籍必须停止。课外书,要有节制。教辅类的,每科一本就够了,精研细读都弄明白就很不容易了。

第五,也是最重要最危险的一点,与男生交往过密的事必须停止。

就说这么多吧,如果不同意我的说法,可以跟我谈,也可以写信。

父亲2008年2月13日

回父亲信

爸爸:

嗯……信的内容我都看得很仔细,很多事情我也都想了,说说我的看法吧。

先说说动漫吧。动漫和动画片可不是一个东西。动漫……我想可以看成是画出来的电视剧吧,只不过因为是画出来的,所以可以添进去很多想像的东西。我想说的是动漫不是幼稚的,更不是只有杀呀、死呀、地狱什么的。动漫起码是我喜欢的,我看的都是很向上、很激励人,也有很多公共道德、亲情什么的,总之动漫并不是十恶不赦的东西。当然我也必须承认,动漫看多了会影响学习,高中阶段我不会再看了。动漫的书都在书柜里,可别扔啊。还有,动漫也有很多不健康的东西,但也不太坏,就当是看电视一样的消遣手段吧。

平时我写的周记啊什么的只不过是像唠家常一样写写想写的东西,真正写作文的时候可写得很正式呢。武侠小说上高中后没看也没写过,那好像都是初二时候的事儿了吧……偶然翻出来就看看,也没什么意思。别的小说什么的不怎么看,下学期也不准备再看多少。

至于网络嘛,说实话,我真没什么大兴趣。同学约我上QQ聊聊,或者搜个歌什么的,除此也没什么别的用了。

关于信的事儿。高中期间,范儿、天天、沙沙(编者注:这三个女孩儿都是齐齐的初中同学,上高中后就各奔东西了)给我写过信我也都回信了。还有徐建豪也给我写了几封信,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就说说学校啊同学啊,问我这边儿怎么样,我也给回了一封。那封同学让我帮寄的信,是因为我回家顺路有个邮筒,结果我塞书包里就忘了,一直在书包里放了半学期,翻出来时已经期末考试了,同学说也没什么大事儿就不用寄了。

跟男生呢,高中还真没有交往过密的。你们多次看见我和张率一起走,是因为我和他顺道(还顺挺长的道。他在校门口打车费劲儿,就过地下通道来打车),座位还挺近,要故意躲开的话多不好啊。跟我顺道的还挺多呢,王成、刘思奇、李子明什么的七八个,还真就没一个女生。只不过那几个不经常走,有时候骑自行车,而张率只能去转盘打车罢了。

电脑,以后除了老师要求和《风华》(注:学校里学生办的一本刊物,齐齐是编辑)有时会让改稿外,就不会再用了。啊对,还有给MP3充电,这个可得用啊。

总的说来,初中的时候,动漫什么的的确耽误了我很多时间,是中考失利的一大原因、主要原因。所以,高中决不能再在这上面栽跟头,一定会照那几条认真做。

至于漫画书什么的为什么又出来了呢……因为放假了嘛,好歹要消遣消遣、放松放松,也没看多一会儿呀。开学一定不会再出现了。下学期没人管我也会拼牛劲儿学了啊,因为下学期结束就分文理科了,再不追上想追就harder and harder了啊!

女儿2008年2月14日

就像电视剧《乡村爱情》里村主任长贵总爱说的那句话一样:事情就是这个事情,情况就是这个情况。爸爸花费了一整天工夫严肃了一整天面孔紧张了一整天神经愤怒了一整天情绪洋洋洒洒写就的信,就这样被女儿轻松回复了。

宋齐齐母亲说,他们夫妻俩有点像小心翼翼地摸黑儿下楼梯,本来已经是最后一个台阶却不知道,还在使着下楼梯的劲儿,结果脚被顿了一下,虽然有些不爽,但毕竟没有从楼上摔下来,危险解除了。于是笑一笑,罢了。

(薛永基摘自《新文化报》,有删节宋德禄图)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