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诡计1940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6 03:23:35 字数作文
诡计1940字数作文

篇一:复习指导:徐赐成高考历史复习备考

徐赐成高考历史复习备考

1.知识学习缺乏必要的深度。

2.能力训练缺乏应有的效度。

3.学科视野缺乏自然的广度。

1.基础知识要扎实。(记忆准确、理解正确、价值明确)

2.学科能力要落实。(信息加工、史观运用、学科表达)

3.复习过程要夯实。(知识整合、角度灵活、训练到位)

一、抓基础不应只重复昨天的故事,而应在重新建构中深化知识理解,力求平中见奇。

二、提认识不要空洞地牵强附会,而应在系统归纳中升华历史理解,力求脚踏实地。

三、能力训练上不可能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而应在深入理解中活化训练方式,力求平实有效。

关于民主制

? (1) 在日常生活中,“民主”较多地被人们用来指称一种集体决策行为。社会成员

能够参与影响公共利益的决策。这里的“参与”应该是直接的,无需经过什么中介。 ? (2) 民主有直接民主(大树底下的民主)和间接民主(代议制) 现代社会实

行直接民主的障碍:国家的空间规模、公民政治参与行为的时间持续性、决策成本与政治秩序。

? (3)代议制民主能够解决的问题:

a.服从多数与保护少数的问题;

“在民主制度中,解决冲突的规则是多数原则,也就是说,除非多数?游戏规则?或原则得到普遍接受,民主制度便没有处理内部冲突的规则可言,也就很难作为民主制度运行。”——萨托利《民主新论》

? 3)代议制民主能够解决的问题:

a.服从多数与保护少数的问题;

b.人民主权与权力制约的问题;

“分权原则,无论从字面上所了解的或被解释为一种权力分配原则,实际上不是民主的。相反地,符合民主观念的,却是权力应集中于人民。”

——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

“如果你确信人民主权不受限制,你等于随意创造并向人类社会抛出了一个本身过度庞大的权力,不管它落到什么人手里,它必定构成一项罪恶。把它委托给一个人、委托给几个人、委托给所有人,你仍将发现它同样都是罪恶。”

——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

? (4)代议制民主不能够解决的问题:

a.多数原则合法性的问题;

“ 怎样防止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就成为民主得以良性运作的一个要害所在了。”

“在民主政治的制度化和程序化的运作中,要解决少数人的权利保护问题,一个基本的路径,便是超越民主本身的狭隘视域,以一种更为开放的眼光,从别的政治文化传

统,譬如共和主义和自由主义传统中寻求思想资源。”

b.如何进行权力制约的问题;

汉密尔顿的“天使”和孟德斯鸠的“权力容易滥用”论,都在强调权力的内部制衡和外部监督,是良好制度规划的必要要求。分权制衡就成为宪政设计思路的中轴。——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

关于共和制

? (1)民主制的一个严重后果是产生民主的暴政。如何避免,权力就要制衡,即共和。

共和是对民主的否定或补充。

? (2)其学说来自洛克和孟德斯鸠等人,美国人第一次把思想、理论转变为行动、

实践。

? 拓展性内容:

? 问题:毛泽东曾在75年会见美国客人时说,尼克松不就是偷听了人家的电话吗?总

统会下台?类似的疑问也见于印度总理。你如何看待此种现象?

? (3)与 “君政”相对的“共和”。

“第一,国家属于全体公民的?公有物?,而不是属于个别人或个别集团的?私有物?;第二,公共权力体系原则上向全体公民开放,而不能为个别人或少数人排他性地把持;第三,参与国家治理的公民应该将促进共同体的公共利益摆在优先地位,而不能假借公权来满足私欲、争夺私利、中饱私囊。”

“专制政体乃东家一人之生意,无论若干伙计,所得利益尽归东家一人,且如伙计,又接受东家一人管辖;共和政体则不然,犹如合资营业之公司,人民皆属股东,公司赔赚,各股东自然痛痒相关,各股东不但有监督公司之权利,且对公司负有出资之义务。”

——孙中山《在石家庄国民党交通部欢迎会的演说》

? 4)与 “民主”相对的“共和”。

①“民主”推崇多数政治,“共和”偏爱多元治理

“在民主政体下,人民会集合在一起,亲自管理政府;在共和政体下,他们通过代表和代理人组织和管理政府。所以,民主政体将限于一个小小的地区,共和政体能扩展到一个大的地区。”

——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

这表明采纳共和政体的一个基本考虑,在于解决“大国善治”的难题。

② “民主”强调人民主权,“共和”主张分权制衡

“共和”借由“主人”和“主事”的分离,在大国形成一种多元均衡的制度安排与治理结构。

“共和”强调在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落实为具体的制度规划时,应重点防范国家权力“归于私人”。

“共和”不主张“议会至上”原则而视“行政为听差”、“司法委仆从”,强调分权制衡以保证“效率”和公正。还主张通过两院制来实现议会内部权力结构的平衡。

“共和”主张在纵向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分权制衡,横向上各级政府内部立法、行政、司法部门之间的分权制衡。

③“民主”持守平民立场,“共和”内含精英情结

“在民主理论家看来,现代精英能否进入政治权力中枢,取决于大众的合意选择,因而是?民主化?的;共和主义者则认为,能够在激烈的竞争性选举中获胜,又表明政治领袖具备感召人的魅力和掌握人的专长,所以是?精英式?的。”

——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

中体西用的意蕴

1866年算学馆之争

中国人要“读孔孟之书,学尧舜之道” ,认为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就是“尽驱中国之众咸归于夷。”

“诡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子弟拜异类为师。”

百姓间也有不少俚语,如“胡闹,胡闹!教人都从了天主教。”

顽固派反对向西方学习的宏大理由:

1.“认贼作父”;

2.“弃义逐利”;

3.“以夷变夏”;

占据道德上的优势

顽固派反对向西方学习的内隐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优越论

维护既得的权利地位

李鸿章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摘自《李文忠公全书》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

“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既免迂陋无用之讥,亦杜离经叛道之弊。”

——张之洞1898年上光绪帝折

“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志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

——严复,《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

如何看待中体西用

化解了矛盾 引进了西学 进行了实践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这种工作过去还做得很不够。这不但是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义文化,还有外国的古代文化,例如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

——1940年,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中国古代的政治

如果我们再去翻一下中世纪的世界地图,就会发想,破裂的欧洲本土,众国林立,就像一条“杂乱拼缝的坐褥”。日本和印度也是一片分疆裂土。唯独在东方的中国,有一块辽阔而统一的大版图,虽然时不时要破碎一下,但很快又板结起来,相比之下,欧洲的查理曼帝国,阿拉伯的穆斯林帝国,乃至成吉思汉的蒙古大帝国,都不过是慢慢长夜中的一道闪电。 是一种什么样的强大力量,能把这么大的国家牢牢凝聚了两千多年?这个“大一统”之谜,使中外学者在惊愕中绞尽脑汁。

? 中国古人政治设计时的难题

? 如何防止地方势力对中央集权的挑战

?

?

?

?

? 如何防止军事集团对中央集权的挑战 如何防止官僚集团对中央集权的挑战 如何防止皇亲国戚对中央集权的挑战 如何防止底层民众对中央集权的挑战 如何防止周边政权对中原政权的挑战

中国古代政治特征

1.皇帝家天下制度

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族特权。

2.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三公九卿——三省六部——二府三司——中书一省——废丞相,设内阁——增设军机处

3.等级官僚制度:人治;封闭;腐败。

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问题:

官僚政治是一种特权政治。在特权政治下的政治权力,不是被用来表达人民的意志,图谋人民的幸福,反而是在?国家的?或?国民的?名义下,被运用来管制人民,奴役人民,以达成权势者自私自利的目的。”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官僚机构庞大;

因循苟且,相互牵制;

地方缺乏财力;

地方官员在职权上缺乏主动可能;天高皇帝远,地方官绅匪霸横行。

4、大一统

(1)内容:

疆域和政治的统一;

思想和文化的统一。

(2)评价:

儒家政治理想的主旨,中国政治历史的最终目标和最高准则,全民族的心理习惯,中华文明不灭的重要原因。

5、奴隶制式的家长式统治:臣仆化

6、全面的文化专制

7、严格的人身控制

中国与西方行政程序

中国:决策——执行——监督(流程式分工)

西方:立法——行政——司法(职能式分工)

中央集权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主要体现在: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明,并保证了古代文明的持久不衰。

其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也十分明显

主要体现在:皇权专制极易造成暴政和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出现了万马齐喑的可悲局面;在经济上表现为阻碍了封建社会

末期出现的新兴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中国古代几个重要的发展现象

? 现象一:周期性动荡(发展长度)

? 现象二:超稳定结构(发展模式)

? 现象三:一元化社会(发展空间)

? 现象四:腐败的高发(发展代价)

? 现象五:社会亚健康(生存状态)

皇帝担心、官员忧心、百姓糟心

“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它只是君主覆灭的一再重复而已。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 ——黑格尔

“要批驳黑格尔关于中国处于停滞不变状态的观点很容易……然而,黑格尔是对的。”“我1960年8、9月间,我从香港出发,对中国进行了第一次探索。我马上就吃惊地看到这个社会同马戈尔尼的伙伴们描述的社会十分相似。简直可以说每个中国人的基因里都带有乾隆帝国时的全部遗传信息。”

——阿兰佩雷菲特

一九四零年,罗斯福第三次当选为总统。蒋介石先生为此在日记中写道:“美国之民主,令人羡慕不置,特电罗斯福总统,祝其成功。”三年后的一个晚上,蒋介石的夫人也是特使宋美龄,在白宫同罗斯福夫妇共进晚餐时,谈起美国工人罢工的事情。罗斯福问宋美龄,假如中国政府在战争时期遇到这样的事情,该如何处理?宋美龄安祥地用一个涂色的长指甲在自己的脖子上划了一道,做了一个优美的杀头手势,使席间所有的美国人惊讶不止。罗斯福夫人事后说:“宋美龄对民主制度能够讲得很漂亮,但是她可不知道怎样实行民主制度。”

专制政治的特点是神秘性,独裁性,随意性。

中国公民政治心理调研组的系列报告指出,中国公民中较为普遍地存在著一种过于谨慎的政治参与心理:32.41%的公民表示“对谈政治问题,我很谨慎。”73.79%七的公民对“政治上的事情还是少介入为妙”的观点表示“同意”,“基本同意”,“不反对”;他们仍然担心参与政治会引起麻烦,他们仍然缺乏政治参与的安全感。

几十年政治运动的反复无常,正直迫害的极端惨烈,使人们仍然心有余悸。这势必严重阻碍民主化的进程。1919年的“五四”运动,第一次以彻底的不妥协精神,亮出了“科学”与“民主”的旗帜。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西方文化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但是,这种激进的文化潮流,并没有冲洗掉政治上,经济上和人格上的封建主义积淀。几十年来,时而沉渣泛起,时而一片冰封。中国的许多事情,似乎都必须从“五四”重新开始。

“一个民族的特性是在历史过程中逐渐积累而形成的,是无数经验的结晶,是一个国家及其民族命运的反映。”

——布克哈特

中国封建社会特别漫长的原因

经济上,整个封建社会时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始终占主导地位。小农土地屡遭地主兼并,但每次农民起义后,国家通过调整政策使小农经济得以恢复。自古以来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品经济不发达,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为落后和低下,无力冲击自然经济的经济基础。资本主义萌芽迟至明代中晚期产生,到清代有些发展,但仅限于江南地区,且遭封建制度阻碍,发展缓慢。(封闭)

政治上,自秦开始至清,几乎都在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政治上强大的反作用,有利于延迟封建制度的灭亡。 (专制)

思想文化上,封建统治者长期以孔孟之道的儒家思想禁锢了人们的头脑,并大搞文化专

篇二:1941.6.22对苏宣战书

1941.6.22对苏宣战书

德国人民!

国社党员们!

在我不得不保持数月的沉默之后,在种种顾虑面前,我终于能发表公开的演说了。

当英格兰在1939年9月3日向德意志第三帝国宣战以来,英国政府又一次试图以与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政府交战的方法,来挫败任何能将欧洲团结巩固起来的尝试。

英格兰最终击败西班牙经历了很多次战争。

出于同样的原因,它发动了针对荷兰的战争。

在全欧洲的援助之下,它后来又与法国交战。

而后在本世纪之交,它开始(组织联盟以)封锁德意志并且于1914年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只是由于内部的不团结,德国在1918年被打败了。结果是可怕的。在(协约国)第一次虚伪地宣布斗争只是针对德皇和他的君主政体后,在德国军队放下武器后,他们就开始系统地毁灭(肢解)德意志(第二)帝国。正如一位法国政客的预言(他说“他们的两千万德国战俘太多了”),正在被饥荒、疾病和对外移民带来的灾难所证实,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的运动开始将德国人民团结起来,从而开始准备帝国的新生。

我们的人民从贫穷、痛苦和令人倍感耻辱的鄙视中走向新的复兴,其标志就是一个崭新的内部重构。英格兰并未被其影响,几乎未受威胁。然而,它立即恢复了令人生厌的针对德国的大陆封锁政策。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我们都得面对犹太人和民主主义者的阴谋,这一点我们大家都清楚。布尔什维克和保守主义者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阻挠一个崭新的人民的政权的建立,将德意志帝国投入软弱和悲惨的境地。

可憎的国际阴谋不仅仅只是针对我们,也针对那些同样被命运所忽略,那些只能通过最艰苦的斗争才能赚取到他们每日的面包的人们。意大利和日本首当其冲,和德国一样,是几乎被禁止分享世界财富中他们应得的一份的少数国家。因此,这个三国联盟只是建立在针对有威胁的、自私自利的世界财富和权力政治联盟而进行的自卫的基础上的。

早在1936年,根据美国将军伍德向美利坚参议院一位议员提供的证据,丘吉尔

曾说过,德国正在重新强大起来,因此它就应该被消灭。

到了1939年夏天,英格兰认为重新用大陆封锁政策来摧毁德国以达到其意图的时机已经成熟了。他们的策略就是以一系列的谎言开始的。他们宣称德国威胁到了其他民族(的生存)。他们接着就(向这些民族)提供了英国为他们提供(物质)支持和(军事)援助的保证,接下来就是,一旦世界大战爆发,他们就应该进攻德国。

因此在1939年5月到8月间,英格兰得以成功地在国际上散布(谣言),称德国会直接威胁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托维亚、芬兰、比萨拉比亚,甚至乌克兰的安全。这些国家和地区有的心甘情愿被英国所操纵,接受了由(英国)提供援助的协定,因此加入了新的对德大陆封锁联盟。

在这种情况下,我相信,我受到良心的召唤,和德国人民光荣传统的召唤,致力于向上述国家和政府澄清英国政府的诡计,也致力于通过正常的外交渠道解释德国的对外政策。

国社党员们!

你们可能都感觉到了,对于我,这是一个苦涩和困难的阶段。德国人民从未对俄国人民怀有敌意。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尽管,莫斯科的犹太-布尔什维克独裁者曾妄图赤化德国甚至全欧洲。德国从未试图将国家社会主义世界观渗透到俄国。相反,莫斯科的犹太-布尔什维克独裁者却坚持不懈地要使我们和其他欧洲人民臣服于他们的主义。他们曾妄图不但通过和平手段,甚至通过军事征服(将这一切强加于我们)。

他们努力的结果是,在每个民族中,只剩下了混乱、悲惨和饥谨。

我,从另一方面来说,曾经尝试着在德国建立一种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们)施加了最小的干涉,却没有损害到我们的生产力。(我们所做的一切)非但消除了失业,而且使大众福利水平大幅度上涨。

我们的施政结果在全世界都是独特的。在真正为了人民的福址的目标下,我们的经济和社会重构已经使社会和阶级差别得到了系统地消除。

因此,在1939年派出我的代表去莫斯科试图打破大不列颠针对德国的封锁政策,我对于此是非常难受的。我只是从我对德国人民的责任感出发而做了这些事情;首要的目的就是希望达成一个长久的谅解,这样或许还能避免我们必须付出的牺牲。

正如立陶宛所希望的,德国宣称,这些国家和地区是德国所不感兴趣的。这就为英格兰成功地煽动波兰参加反对德国的战争起到了一个特殊的促进作用。但是同时,德国人的申明是有节制的,同时与德国武装力量的部署没有任何关系。

国社党员们!

我为德意志人民福址争取到的条约,其结果对于生活在偏激国家的德意志人是特别严峻的。

几乎有50万德国人民的同志——他们是农民、工匠和工人——被强迫,几乎是一夜间,就从他们从前的家乡逃走,只是为了逃避新政府针对他们施行的悲惨威胁,他们迟早都会遭到灭顶之灾。

尽管如此,数以千计的德意志人失踪了!要得知他们遭受到了何等的厄运,甚至要知晓他们下落如何都是一团迷雾。超过160人是持德国公民护照的男子。

面对这一切,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得不这样做!我的希望是能和这个国家达成最终协定,如果可能的话,达成永久协议。

但是甚至在我们向波兰的行军过程中,苏联大独裁者(就)突然宣布对立陶宛行使主权,(这)完全粗暴地破坏了条约。

德意志第三帝国从未企图占领立陶宛,也从未向立陶宛提出任何诸如此类的(领土)要求。相反的是,我们驳回了立陶宛政府邀请德国驻军的请求,因为这是和德国的国策相悖的。

尽管如此,我仍然接受了这个俄国的“新”要求。但是这只是所有“新”要求的开始。

德国国防军在波兰赢得的胜利,给了我向西方强权提出和平建议的机会。但却被国际犹太战争贩子所驳回。

原因正在于英格兰仍然希望动员欧洲联盟打击德国,其中甚至包括巴尔干诸国和苏俄。

伦敦的头头们决定派克里普斯大使去莫斯科。他有清楚的命令,那就是改善英格兰和苏俄之间的关系,并将其提升到英格兰所希望的程度。英格兰媒体报道了他的任务的进度,好像他们不会讲点策略以保持沉默一样。

第一个结果于1939年秋天到1940年春天浮出水面。俄国调整了它的要求,它要求支配芬兰和波罗的海各国,通过一个突然、虚伪而且荒谬的声明——它要保护它们不受外来的威胁,或者说它要提防这种威胁。只有德国才有可能成为这种威胁。没有其他国家能进入波罗的海,或者在这里发动战争。我仍然只能保持沉默。克里姆林宫的独裁者继续着他的行动。

为了与所谓的友好条约相符,德国于1940年春把她的军队转移到了远离东部边境(的地方)。而俄国的军队却业已向西部边境开拔,而且数目之巨,只能被视为针对德国的显而易见的威胁。

尽管俄国政府总是宣称驻军的原因是应波罗的海诸国人民的请求,但他们的企图显然只能被视作针对德国的武力炫耀。

当我们的士兵在西线攻击英法联军的时候,俄国武装力量在东线的存在变得越加危险。

在1940年8月,我总结道,考虑到布尔什维克军队师团的强力扩充,帝国东部各省不应该再被忽视,它们总是极其容易被战争摧毁。

然而,诸上种种正是英国和苏联希望看到的。事实上如此多的德国军队,特别是空军部队被迫被部署在东线,使得德国人民的领导阶层不能给西线的战争带来一个根本的解决方案。

这正是英国和苏俄的政策的目标。英国和苏俄都希望尽可能地延长这场战争,来削弱整个欧洲的力量并使其陷入永久的萧条。

俄国对罗马尼亚的战争恐吓不仅是为了抢夺德国经济生活的重要原料,更是要控制整个欧洲的经济命脉,或者至少是摧毁这个命脉。

第三帝国政府在1933年后极其耐心地尝试着能和东南欧的国家建立贸易伙伴关系。我们因此最希望看到它们的政治和国内秩序的稳定。俄国对罗马尼亚的入侵和希腊与英国的结盟助长了使这一地区成为战场的危险。

与我们的原则和传统相悖,也与罗马尼亚政府被卷入这一系列麻烦的事实相悖,我紧急照会他们,为了和平,还是屈服于苏联的勒索并割让比萨拉比亚吧。

罗马尼亚政府却相信在德国和意大利保证它的剩余领土的安全的前提下,它能为自己的人民避免这一事变。我是怀着郑重的心情同意的。当德国政府做出承诺时,我们会和罗马尼亚同在,我们既不是英国人,也不是犹太人。

因此,我相信,我已经在最后时刻赢得了和平,尽管代价是沉重的义务。为了达成关于这些问题最终的协定并为了阐明俄国与第三帝国的关系,同时在我们东部边境日益增长的动员压力下,我邀请了莫洛托夫先生到柏林议事。

苏联外交部长莫氏要求德国在以下问题上作出更明确的解释:

莫洛托夫的第一个问题:

德国对于罗马尼亚一旦受到攻击所能提供的保证是否意味着当罗马尼亚遭到俄国攻击时与俄国交战?

我的回答是:

德国的保证是广泛的而且使我们受到义务的束缚。俄国并没有通告我们其对比萨拉比亚有兴趣。对北布科维纳的占领已经悖逆了之前的德苏协定。我因此不能信任俄国对罗马尼亚的任何主张。

莫洛托夫的第二个问题:

俄国觉得自己再一次受到了来自芬兰的威胁。俄国不愿再容忍这种威胁。德国能否承诺不对芬兰提供任何援助,并首先从启夕诺夫(摩达维亚共和国首府)撤军?

我的回答是:

在过去,德国对芬兰也没有政治兴趣。然而,德国政府却不能容忍俄国对弱小的芬兰人民发动新的战争,尤其是因为我们无法相信芬兰能威胁到俄国,我们也不希望波罗的海地区爆发战争。

莫洛托夫的第三个问题:

德国能否同意由苏俄为保加利亚提供(类似的)保证,并且向保加利亚驻军——尽管他(莫洛托夫)说他们也不希望推翻保加利亚国王的统治。

我的回答是:

保加利亚是一个君主国,而且我不能理解的是,一方面罗马尼亚向德国请求保护,而另一方面保加利亚却要向苏俄要求保护。我也得和我的盟友们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莫洛托夫的第四个问题:

苏俄绝对需要自由通过达达尼尔海峡的权利,而且为了自身防御的缘故,要求获得达达尼尔海峡或者博斯普鲁斯海峡周围几个重要位置(的控制权)。德国是否同意我方的要求?

德国已经准备好在任何时候接受关于蒙特勒法令的修改,这种修改应该能够适应黑海的现状。德国不能同意俄国独占这个海峡。

国社党员们!

我不但扮演了一个负责任的第三帝国领导人的角色,同时还扮演了一个负责任的欧洲文化和文明的代表的角色。

结果是苏俄国内反对帝国的运动高潮迭起,首当其冲的就是立即开展的摧毁罗马尼亚新政府和用宣传手段来淘汰保加利亚政府的企图。

在受到迷惑的的和思想不成熟的人民的帮助下,罗马尼亚军队成功地组织了一场

篇三:语文第二单元整理资料姜雯

第二单元整理资料

一、文学常识

1.《我的老师》

魏巍,现代作家,当代诗人,著名散文作家、小说家,于1983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2.《再塑生命的人》

海伦·凯勒,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最著名的是其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1964年获总统自由勋章。

3.《我的早年生活》

温斯顿·丘吉尔,英国传记家,历史学家,政治家,演说家以及记者。1953年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曾于1940年至1945年以及1951年至1955年期间两度任英国首相。

4.《王几何》

马及时(1946- ),笔名小非。四川江堰人。著有儿童诗集《树杈上的月亮》《中国孩子》,散文诗集《最后一片树叶》《金蝉唱晚》,散文集《割肉》《童年旧事》等。

5《论语》十二章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论语》共二十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便携,是记录孔子及弟子的言行的书。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二、解词

六、我的老师

1、狡猾:本意是诡计多端,不可信任。 这里是有点淘气,又非常机灵。

2、卜问吉凶:用占卜的方法来测定吉祥、凶险。

3、纠纷:发生争执的事情。

4、莫大:没有比这个再大。

5、收拾:整顿;整理。

6、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7、平生:一生,有生以来。

8、亲近:(一方对另一方)亲密的接近。

9、察觉:发觉;看出来。

10、模仿: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

11、劝慰:劝解安慰。

12、时辰:时间。

13、迷迷糊糊:(神志或眼睛)模糊不清。

14、模模糊糊:文中是含糊不清,不分明、不清楚的意思。

15、心情如水:形容心地纯真。

七、再塑生命的人

1、搓捻:用手指搓揉。

2、感慨:有所感触而慨叹。

3、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的产生。

4、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5、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6、不求甚解: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语出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八、我的早年生活

1、冷漠:(对人或事物)冷淡,不关心。

2、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3、下辖:属于他的下级,并被管辖。

4、停滞不前:事物因某种阻碍而处于原来状况下不能继续发展前进。

5、威慑:只凭借力量或势力使对方感到恐惧。

6、宽厚大量:形容人度量大,心胸开阔,能容人、事。对人和事抱着宽大的胸怀去对待。

7、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8、蛛丝马迹:比喻与事情根源有联系的不明显的线索。

9、独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10、整装待发:整理行装,等待出发。

11、毫无例外:指全部如此,没有例外。

九、王几何

1、须臾:一会儿,片刻。

2、屏息:形容注意力集中或恐惧。

3、承蒙:敬辞,表示心怀感激的接受。

4、优雅:优美雅致。

5、呆板:死板;不灵活。

6、离谱:比喻一个人在说话、办事等方面不遵循惯例、习惯和规则。

7、铭记:深深地记在心里。

8、得意洋洋: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或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9、洗耳恭听:恭恭敬敬地听别人讲话。

10、持之以恒:长久的坚持下去。

11、鸦雀无声:泛指什么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安静。

三、生字

6、我的老师

芸(yún) 榆钱(yú)黑痣(zhì) 卜卦(bǔ) 时辰(shíchen) 褪色(tuì) 焚香(f?n) 狡猾(huá)纠纷(jiū) 模模糊糊(m?) 迷迷糊糊(mí) 依恋(liàn) 珍宝(zhēn)

7、再塑生命的人

截然(ji?rán) 感慨(gǎnkǎi) 搓捻(cuōniǎn) 繁衍(yǎn) 譬如(pì) 疲惫不堪(píbaibùkān)翼翼(yì) 不求甚解(shanjiě) 恍然大悟(huǎng) 花团锦簇(cù)

8、我的早年生活

冷漠(langm?ǎ) 惨境(cnjìng) 仁慈(rěncí) 遗憾(yíhàn) 尴尬(gāngà) 谋生(máu shēng) 停滞(tíngzhì) 生涯(shēngyá)

威慑(wēisha) 聪慧(cōnghuì) 宽宏大量(h?ng) 独具慧眼(huì) 蛛丝马迹(zhūsī mājì) 一字不漏(l?u) 滚瓜烂熟(shú) 着实(zhu?shí)

整装待发(zhěngzhuāngdàifā) 毫无例外(lì)

9、王几何

须臾(xūyú) 屏息(bǐngxī) 承蒙(ch?ngm?ng) 绰号(chu?hào) 优雅(yōuyǎ) 幽默(yāum?) 呆板(dāibǎn) 铭记(míngjì)得意洋洋(dēyìyángyáng)

洗耳恭听(xǐěr gōngtīng) 持之以恒(chízhīyǐh?ng) 鸦雀无声(yāquawúshēng)

10、《论语》十二章

论语(lún) 说(yua) 愠(yùn) 三省(xǐng) 逾(yú) 矩 (jù) 罔(wǎng) 殆(dài)箪(dān) 堪(kān) 肱(gōng) 笃(dǔ)

篇四:基础知识参考答案

二、基础知识

1、党的性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宗旨

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 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 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 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即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

1.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 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2.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外,都由选举产生。 3.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4.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 5.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6.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4、党的组织、党的纪律、党的三大作风、党的群众路线 党的组织由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部分构成,是一个完整的组织体系。 党的纪律有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宣传纪律、人事纪律、群众纪律、财经纪律、保密纪律和外事纪律等。

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5、共产党员的条件、权利和义务

条件:1.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2.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 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4. 要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八大权利:

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 (二)在党的会议上和党报党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 (三)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 (四)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 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 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 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 部。 (五)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 (六)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 党员可以为他作证和辩护。 (七)对党

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 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 (八)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并要求有关组织给以负责的答复。

八大义务:

(一)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 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二) 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 政策, 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 用。 (三) 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 吃苦在前, 享受在后, 克己奉公,多做贡献。 (四)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 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 (五)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 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 (六)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 象作斗争。 (七)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 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 (八)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 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

6、有关党史知识 中共党史简介

党的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党的二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国共产

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2年在上海召开。 1922年,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党的三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1923年,党的三大召开,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党的四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5年四大召开,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党的五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7年五大召开,大会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党的六大: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8年六大在莫斯科召开,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

诡计1940

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

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召开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 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 1935年长征过程中,遵义会议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

1935年的一二·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

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也开始进行全国性抗战。 1938年的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也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1940年,百团大战由总司令朱德和副总司令彭德怀指挥。 1941年根据地经济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 。 1942 年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1945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经过激烈的争论,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又名《双十协定》。 1945年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的八大: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1948年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决战的第一个战役。 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后,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956年八大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八大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党的九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在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开的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郑重地向全国人民提出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1969年九大召开,九大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使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党的十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1973年党的十大召开,继续了九大的“左”倾的错误。 党的十一大:文化大革命中后的首次大会 1974 年,中国赶走南越侵略军,收复西沙群岛。 1975 年的全面整顿工作由邓小平主持进行。 1977年党的十一大召开,虽然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党的十二大: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 1982年十二大召开,邓小平在这次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党的十三大: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87年十三大召开,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大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

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大会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经济发展分三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为党的十四大召开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1992年10月十四大召开,这次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是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指出,中国共产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党的十六大:与时俱进的大会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这次大会是我们党新世纪乘胜前进,规划制定新世纪中国发展重大战略的会议,也是与时俱进,为指导思想增添理论新成果的代表大会,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党的十七大: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大会 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7、申请入党的基本条件

1、年满十八岁的劳动者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革命分子 2、承认党的纲领3、承认党的章程4、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5、执政党的决议6、按期交纳党费。

8、入党手续的履行

根据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规定,入党必须履行的程序和手续有:

(1)申请入党的人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2)党组织指定两名正式党员作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

(3)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1年以上的培养教育。

(4)对发展对象进行短期集中培训。

(5)严肃认真地填写《入党志愿书》。

(6)支部委员会征求党内外有关群众的意见并进行严格的审查。

(7)召开支部大会讨论,作出决议,报上级党组织审批。

(8)上级党组织审批前,指派专人对《入党志愿书》和有关材料进行审查,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并同申请人谈话,作进一步考察。

(9)上级党组织集体讨论审。

(10)被批准的预备党员,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

(11)预备党员预备期满一年后,向党组织提出书面申请,并经党小组提出意见,党支部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支委会审查,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后,报上级党组织批准,转为正式党员。

9、入党誓词 《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章第六条规定:“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誓词如下: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意识 形态的灵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 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才能使全国人民有一个共同的精神支柱。

二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 望、利益和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当代中国,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也才能把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各民族 团结和凝聚起来。

三是、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 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 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维护国家团结统一、鼓舞各族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支撑。以改革创新 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是推动时代发展进步的强 大精神动力,是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的力量源泉。 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 本看法和态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反映了社会 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是非得失、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 德选择提供了基本准则。只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才能形成 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建设社会

篇五:党史党章知识竞赛

党章

1. 两个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 “三个代表”内容: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4. 中国共产党行动指南(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5.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6.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7. 三大历史任务: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8. 我国经济制度: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9. 我国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0. 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

11.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2. 国家三个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13. 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4.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利

15. 党的建设四项基本要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民主集中制

16. 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

17. 党员义务:

(一)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学习党的指导思想)

(二)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贯彻路线,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三)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四)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自觉遵守党的纪律)

(五)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对党忠诚老实)

(六)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

现象作斗争。(批评和自我批评)

(七)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密切联系群众)

(八)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

18. 党员权利:

(一)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学习权利)

(二)在党的会议上和党报党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参与讨论)

(三)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建议权利)

(四)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检举批评)

(五)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

(六)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员可以为他作证和辩护。(作证申辩)

(七)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反应意见建议)

(八)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并要求有关组织给以负责的答复。(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

19. 入党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20. 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21. 党的纪律处分有五种: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党史

1.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了中国学生群众彻底的反帝、反封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 1921年7月23日-8月初,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与会代表有毛泽东、

何叔衡、董必武等十二人,他们代表着五十多名党员。大会的中心议题是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

3. 1922年5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正式成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4. 1922年7月16日-23日,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2

人,代表着195名党员。大会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族人民指明了现阶段革命斗争的任务和方向。

5. 1923年6月12日-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

30多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参加会议。

6.

出席大会的代表

20人,代表全国994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参加会议。

7.

28日被杀害。

8. 武汉举行。出席大会的

正式代表82人,代表全国57967名党员。

9. 1927年8月1日,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下,党所掌握和影响

的国民革命军等武装两万余人,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占领了南昌。这次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10. 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

了秋收起义,这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另两个是南昌起义、广州起义)。起义部队在农村中从小到大地开展游击战争,为后来各地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道路,是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思想的起点。

11. 192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爆发。共产党人张太雷、叶挺、恽代英、叶剑英、杨殷、

周文雍、聂荣臻等在广州领导工人、士兵和农民2万多人举行了武装起义。广州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是中共单独领导的,在大城市中建立工农民主政权的重大尝试。

12. 1927年8月7日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

议)。瞿秋白、李维汉主持会议。会议坚决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主要任务。毛泽东提出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其一是高度重视军事运动,提出“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其二是关于农民土地问题。

13. 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在井

冈山的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会师后两支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改称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14. 1928年6月18日-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出席大会

的代表142人,其中有选举权的正式代表84人。

15.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大举侵占中国东北。

16. 1931年11月7日-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瑞金举行。

大会通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等文件,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7. 1934年10月中旬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等原因,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主力开始进行战略转移即长征。1935年10月19日,抵达陕北吴起镇。中央红军主力胜利结束长征。

18.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了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

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遵义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注意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

19. 1935年12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瓦窑堡召开会议,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会后,毛泽东作报告,系统阐述这一方针。

20.

21.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

22. 1937年7月7日 日本侵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即七七事变。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一部奋

起抵抗。卢沟桥事变标志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也标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即全国抗战的开始。

23. 1937年9月25日林彪、聂荣臻率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在晋东北取得平型关大捷,歼

灭日军1000余人。这是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寻歼敌人的第一个大胜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4. 1940年8月20日的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八路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

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战役发起第3天,八路军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中方称此为“百团大战”。

25. 1942年2月毛泽东提出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

八股以整顿文风。整风运动在全党普遍展开。

26. 1944年中共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德在陕北安塞烧木炭时牺牲。毛泽东在追悼会上发表

后题为《为人民服务》的讲话。

27. 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出席大会的

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全国121万名党员。 28.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规定

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并确定召集各党派代表及社会贤达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商讨和平建国方案。11日,毛泽东等由重庆返回延安。

29. 1948年9月12日-11月2日 林彪、罗荣桓率东北野战军进行辽沈战役,歼灭国民党

军47万余人,东北全境解放。

30. 1948年11月6日-翌年1月10日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以

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敌委员会,率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进行淮海战役,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人。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解放。

32. 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集会,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

东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

39. 1954年6月28日、29日周恩来在访问印度、缅甸期间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和缅甸总

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此前,周恩来1953年12月31日接见参加中印有关问题谈判的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于1954年4月29日写进有关协定中。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