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气和顽皮区别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5:53:50 字数作文
篇一:谈谈多动症与顽皮有什么区别——楚天舒
谈谈多动症与顽皮有什么区别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把顽皮跟多动症混淆,以为孩子好动,喜欢做些小动作就以为是孩子调皮,也就不在乎,这个时候家长应该警惕孩子多动症的发生,就是因为大家对多动症不够了解,所以很多家长等到孩子症状严重后去医院检查,才发现孩子的多动症越来越严重,给治疗也带来了困难,那么,多动症与顽皮有什么区别的呢?
南昌二七医院提示您:多动症和顽皮是不一样,顽皮的孩子多数很聪明,多动症孩子智力正常,有的智力偏低。多动症与顽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区别:
一、注意力方面的区别
患多动症儿童在任何场合,都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即使是看“小人书”、“动画片”时,也不能专心致志;但顽皮儿童却不同,在看“小人书”、“动画片”时,能全神贯注,还讨厌其他孩子的干扰。
二、行动目的性方面的区别
顽皮儿童的行动常有一定的目的性,并有计划及安排。而多动症患儿却无此特点,他们的行动较冲动,且杂乱,有始无终。
三、自控能力方面的区别
顽皮儿童在严肃的陌生的环境中,有自控能力,能安分守己,不再胡吵乱闹;多动症患儿却无此能力,常被指责为“不识相”。
此外,近年来随着多动症知识的普及,一些幼儿园老师,已能发现某些多动症儿童(7岁以下)的早期症状。如不守纪律、不睡午觉等,催促家长及早诊治,顽皮儿童虽活动亦多,但约束自己方面较多动症患儿好得多。
通过以上的讲述,相信大家能很好的区分多动症与顽皮是怎么回事,如果发现有多动症症状的孩子一定要及时到孩子去正规专业的医院治疗,千万不要耽误治疗的时间。
篇二:多动症和调皮捣蛋孩子的区别
多动症和调皮捣蛋孩子的区别:
1、 注意力的区别
多动症患儿兴趣爱好少,即使儿童通过喜欢的游戏机、少儿电视节目等,他们很难表现出明显的兴趣取向。无论是做什么游戏,都会出现走神或心不在焉的情况,基本无法做到有始有终:
而顽皮儿童却截然不同,他们对感兴趣的活动不但能全神贯注,而且还讨厌别人的干扰和影响。
2、行为上的区别
多动症患儿的行动呈冲动性,且杂乱无章、有始无终。比如,做作业时不能全神贯注,做做玩玩,粗心草率.做事有始无终,常半途而废或频繁地转换.;
顽皮儿童尽管有些调皮捣蛋,让父母们有些头痛。但这些儿童的所作所为都有着明显的目的性,有着一定的原因。也许他们只是为了开心一下,为了让被人注意自己一下或者是满足某种愿望。但不管是为了什么,他们的所有行动都有着一定的目的性。
3、自控力上的区别
多动症患儿自控能力差,无论在什么场合,都是忙碌不停,胡乱吵闹,比如,在教室里不能静坐,常在座位上扭动,或站起,严重时离开座位走动,或擅自离开教室.话多,喧闹,插嘴,惹事生非,影响课堂纪律,以引起别人注意.;
顽皮儿童不是这样,他们在陌生的环境和严肃的场合中能安分守已,不敢胡闹。而且,如果是在父母的严厉要求下,也是可以约束自己,好好的静坐而不搞小动作。自我控制能力较强。
4、身体上的区别
尽管有些调皮,但正常孩子的身体和大脑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思路敏捷,多动协调,不会有明显的行动障碍。
但多动症儿童却不同,在这些方面,患病儿童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缺陷,出现反应迟缓、迟钝的情况,肢体动作也可能不太协调。只有部分患儿会出现此症状,不是所有患儿都有此情况发生。
多动症和品行障碍孩子的区别
1.症状不同
(1)多动症是注意缺陷及多动障碍的简称,具有明显的特征性症状。注意缺陷为本病常见症状之一,以注意力易分散、集中时间短暂为主。患儿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很难静下心来去做任何一件事情,即使是自身很感兴趣的事;活动过度可出现在任何发病年龄阶段,尤以学龄期间明显。患儿很难安静听讲,或东张西望,或主动与他人说话等。平日里,患者异常好动而到处乱跑,且经常插嘴或干扰他人活动;因自我控制能力差,患儿做事易冲动,并伴有情绪不稳、认知障碍及学习困难。
(2)品行障碍以反社会行为为主要常见症状,即患儿常进行一些不符合社会道德及准则的行为,如经常说谎及脱学、擅自离家出走或逃跑、经常夜不归宿、偷取家长或他人钱财等;躯体性或言语性攻击行为、易激惹、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为自己行为不断辩解等)、对立违抗性行为等,均较常见。
2.年龄不同
(1)多动症好发于6~14儿童。
(2)品行障碍有两个发病高峰,即儿童后期及青少年早期。
篇三:多动症患儿与顽皮儿童间的区别
多动症患儿与顽皮儿童间的区别
1、注意力方面的区别
患多动症儿童在任何场合,都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即使是看“小人书”、“动画片”时,也不能专心致志;但顽皮儿童却不同,在看“小人书”、“动画片”时,能全神贯注,还讨厌其他孩子的干扰。
2、行动目的性方面的区别
顽皮儿童的行动常有一定的目的性,并有计划及安排。而多动症患儿却无此特点,他们的行动较冲动,且杂乱,有始无终。
3、自控能力方面的区别
顽皮儿童在严肃的陌生的环境中,有自控能力,能安分守己,不再胡吵乱闹;多动症患儿却无此能力,常被指责为“不识相”。
此外,近年来随着多动症知识的普及,一些幼儿园老师,已能发现某些多动症儿童(7岁以下)的早期症状。如不守纪律、不睡午觉等,催促家长及早诊治,顽皮儿童虽活动亦多,但约束自己方面较多动症患儿好得多。
儿童顽皮和多动有哪些不同?
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多动症儿童与顽皮儿童有时难以区分,他们同样表现出贪玩、调皮、好奇心和上进心等等;但是,过分顽皮则可能有多动症冲动、任性的嫌疑。在医生科学诊断、检查之前,家长不妨细心观察孩子的日常表现,并加以对照。
多动症儿童特别是轻症患儿的临床症状有时很容易与正常顽皮儿童相混淆,但是,首都儿研所专家在临床上还是容易找出多动与正常顽皮儿童的不同的点:
(1)多动症儿童活动常无目的性,活动多有始无终,杂乱无章,不停地变换花样,一会儿玩铅笔、纸屑,一会儿做鬼脸,逗引同学发笑等;而顽皮儿童则出于某种动机,或达到某种目的,如向别人借橡皮用,有时抢答问题。
(2)多动症儿童的行为常不分场合,不顾后果,无法自制;而正常顽皮儿童则受时间、地点以及环境因素的限制而有所约束,有时能遵守纪律。
(3)多动症儿童对新奇的游戏及娱乐活动,也不能产生持久的注意;而正常顽皮儿童对有兴趣、新奇的娱乐活动及游戏能持续注意,并能坚持很长时间。
(4)多动症儿童对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劝说当耳边风,屡教屡犯;而正常顽皮儿童的行为则会有所改进。
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的区别
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
1、学习、做事不注意细节、粗心大意。
2、做事时难以集中精力。
3、对别人的讲话经常似听非听。
4、经常不能完全按要求做事。
5、经常很难安排好日常学习和生活。
6、经常不愿意或回避那些需要用脑的事情。
7、经常丢一些常用的东西。
8、经常容易因无关刺激而分心。
9、经常忘事。
如果在这九条当中,孩子出现的问题占了六条,那么我们就说这个孩子在注意力方面有问题。
多动的表现:
1、经常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小动作多。
2、经常离开座位。
3、在一些不该动的场合乱跑乱爬。
4、很难安安静静地玩。
5、经常显得忙忙碌碌。
6、经常话多,说起来没完。
7、常在问题没说完时抢先回答。
8、经常很难按顺序等待。
9、经常打断别人或强使别人接受他。
儿童多动症与精神发育迟滞鉴别的实验方法是什么?
儿童多动症与精神发育迟滞鉴别的实验方法是什么?
多动症儿童虽然有多动、注意力涣散、任性、冲动、学习困难等症状,但他们并不是弱智的低能儿,相反,他们中有的人天赋还很高,只是由于他们的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专心学习,因而学习成绩落后于同龄儿童,因此,容易给人一个“愚笨”的假象,被误认为是智力低下,甚至有的儿童被送入低能学校去学习。而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有时也可以出现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应对这两种疾病加以鉴别。对于多动症与精神发育迟多动症儿童有1~2种神经系统软体征,这些体征的诊断价值目前在精神医学界还有争议,一般认为不能做为多动
症的诊断标准而只能做为一个参考指标。在多动症儿童中神经系统软体征有20~30种,常见有:翻手试验、指鼻试验、闭目站立试验、单足站立、单足跳跃、足尖行走、追视运动、伸舌闭眼试验、持续开口试验、利手试验、知觉试验等。主要做法:
(1)翻手试验:被检儿童将双,手并置在桌上,手心向下,拇指置于掌心,余四指并拢,并将两手食指靠紧并拢,然后把汉手都翻过来,并在原位将两小指靠紧并拢。如此在“原位”反复翻动双手,并逐渐加快速度。与此同时,观察肋部摆动的幅度和双手翻动时的姿势,以肋部摆动度超过一个肋部宽度,或者翻动手时的姿势笨拙者,为阳性。
(2)点指试验:让受检者儿童一手握拳,另一只手用拇指依次接触其他手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如此来返数次,然后换另一只手重复同样的动作,也可以从反方向开始(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或双手同时重复上述动作。此时观察儿童动作的协调性,有无异常动作,以及点指错误。如果点指错误或不协调,不能依次点指者为阳性。
(3)指鼻试验:让受检儿童先用左手食指,后用右手食指指自己的鼻尖,睁眼和闭眼各指5次。此时观察其在试验中的协调性和出现错误的次数。多动症儿童往往动作过重,显得很笨拙,错误次数常达3次以上。
儿童多动症与精神发育迟滞鉴别
多动症儿童虽然有多动、注意力涣散、任性、冲动、学习困难等症状,但他们并不是弱智的低能儿,相反,他们中有的人天赋还很高,只是由于他们的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专心学习,因而学习成绩落后于同龄儿童,因此,容易给人一个“愚笨”的假象,被误认为是智力低下,甚至有的儿童被送入低能学校去学习。而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有时也可以出现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应对这两种疾病加以鉴别。对于多动症与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可以依据下列几点来鉴别:
(1)多动症儿童的学习成绩常不稳定,时好时坏,如果有老师及家长的督促,学习成绩会很好,若一放松,学习成绩就会明显下降,故有人形容多动症儿童的学习成绩特点是呈“波浪形”。而精神发育迟滞儿童虽经严格督促加强辅导,但学习成绩提高不明显,有时甚至无效。
(2)精神发育迟滞儿童除了学习成绩差以外,尚伴有社会适应能力的缺陷,他们不会或不善于与他人交往,动作呆板,幼稚,严重者甚至生活也难以自理。他们出生后常有窒息史、惊厥史,头颅CT显示有程度不同的脑萎缩等改变。
(3)智力测验: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智商常低于70,而多动症儿童的智商大多正常或稍偏低。
(4)精神发育迟滞儿童除智商低、学习困难外,常合并有注意障碍,多动症状,如果二者难以鉴别时可以试服利他林、匹莫林等抗多动症药物以资鉴别。多动症儿童服用上述药后注意力集中,学习专心,认知能力有所提高,学习成绩可以明显提高,此时进行智力测验,智商明显提高。而智力低下小儿服用后,可以安静些,注意力有所集中,但学习成绩和智商仍不会提高,智能状况无改变。所以,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这种多动症是继发的
儿童多动症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儿童多动症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儿童多动症可合并各种心理障碍,许多心理问题也可存在注意障碍,因儿童多动症在临床上常有学习困难、情感障碍、反抗行为、攻击行为、多动、动作不协调及人格障碍等表现,故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①精神发育迟滞;②正常顽皮儿童(与年龄相适应的多动);③特殊学习技能发育障碍,语言及阅读障碍;④孤独症及其他精神障碍(适应障碍、行为障碍、躁狂症、思维障碍、强迫思维、焦虑症及抑郁症等);⑤抽动秽语综合征;⑥舞蹈症、手足徐动症;⑦感觉器官障碍(特别是耳聋);⑧癫痛;⑨环境和家庭问题:不良或杂乱的环境,家庭压力的影响(父母无职业、贫穷、疾病、酗酒、家庭成员的不良行为),无效的教养(父母期望值过高或不切实际,不协调或无效的训练等);(10)缺铁、缺锌、铅中毒及代谢病等引起的多动及注意障碍;(11)医疗(服药)引起的注意障碍。
怎样区别多动症与低能儿
多动症的患儿,动作多,学习成绩差;低能儿,智力差,动作也不少。如何区别两者?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开口叫爸爸妈妈的时间,多动症在1岁左右;低能儿在1岁半以后。
(2)多动症患儿在学龄学期就好动、顽皮;低能儿在这一时期表现老实、听话、不太顽皮。
(3)低能儿读书认真、主动做作业,成绩却提不高;多动症则上课开小差,回家贪玩、不肯做功课,猴子屁股坐不住。
(4)低能儿在接受老师辅导时,接受能力差,理解力差;多动症儿童是能理解,却心不在焉,魂不附舍。
(5)低能儿是无能力学;多动症是有能力学,却不能定心学。
(6)低能儿即使用“益智药”也无济于事;多动症却能立竿见影。
(7)低能儿的学习成绩虽差,却始终稳定在某一水平上;多动症则不然,成绩大起大落,好的时候可满分,差的时候却是零分。
(8)低能儿的常识判断和理解力均较差;多动症患儿却很好。
(9)智商检查,多动症患儿的智力大多在80以上;低能儿却在70以下。
低能儿不能靠药物,而是靠反复进行正面引导、教育,多动症是有药可治。正确区分两种情况,才不至于延误多动症患儿的一生。
多动与麻木、瘫痪等神经系统软体征的区别
多动与麻木、瘫痪等神经系统软体征的区别
多动患儿有神经系统软体征出现,这是为了与麻木、瘫痪等“硬性”神经系统体征相区别。在首都儿研所的临床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如需要多动症儿童进行某种协调、精细的动作时,有的就会出现阳性体征。这些神经系统软体征在正常儿童中也可以见到,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然而,50%的多动症儿童有1~2种神经系统软体征,尽管这些体征的诊断价值目前在精神医学界还有争议,一般认为不能作为多动症的诊断标准而只能做为一个参考指标。常见的有:翻手试验、指鼻试验、闭目站立试验、单足站立、单足跳跃、足尖行走、知觉试验等。
多动症儿童与正常顽皮儿童的鉴别要点
(1)多动症儿童活动常无目的性,活动多有始无终,杂乱无章,不停地变换花样,如一会儿玩铅笔、纸屑,一会儿做鬼脸,一会逗引同学发笑等;而顽皮儿童的多动常出于某种动机,要达到某种目的,如向旁边的小朋友借橡皮用,老师提问时为了表现自己不举手就回答。
(2)多动症儿童的行为常不分场合,不顾后果,无法自制;而正常顽皮儿童的多动受时间、地点以及环境因素的限制而有所约束,如当外校老师来听课时,多动症儿童多不能自控,而正常顽皮儿童则在老师交待后能安静听课,遵守纪律。
(3)多动症儿童对有兴趣的和新奇的游戏及娱乐活动,也不能产生持久的注意;而正常顽皮儿童对有兴趣、新奇的娱乐活动及游戏能持续注意,并能坚持很长时间。
(4)多动症儿童的行为对老师和家长的劝说无效,屡教屡犯;而正常顽皮儿童的行为在老师和家长的启发教育下会有改进,并且要隔相当长的时间才能重犯。在学校里儿童的自制力表现有哪些类型?
(5)遵守纪律,努力学习的学生,他们规规矩矩,少年老成,除了自己做好外,还能督促提醒其他同学,并参与一定的班队工作,这一类儿童在班里只是少数。
1、遗传因素:在患儿的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中,酒精中毒、反社会人格、癔病者明显较多;
2.饮食因素:有人认为食物添加剂(如食用色素等)是导致多动的原因,也有人认为多食含糖量高的甜食、饮料及油煎高蛋白食品等,也是诱因之一;3.其他因素:环境污染、轻度铅中毒、缺铁性贫血、不良社会环境、单亲家庭、家庭经济过于贫困、住房过于拥挤、父母性格不良或有其他心理障碍、过分溺爱、长期寄养于别处等,均可构成本病的诱因。
君 19:29:39
原因很多,目前多动症的诱因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大致有以下几种:
(1)母亲孕期疾病:高血压、肾炎、贫血、低热、先兆流产、感冒等。
(2)分娩过程异常:早产、钳产、剖腹产、窒息、颅内出血等。
(3)生后1-2年内,中枢神经系统有感染及外伤的患儿,发生多动症的机会较多。
(4)未经过爬行,直接学会走路。
(5)由于教育方法不当及早期智力开发过量,使外界环境的压力远远超过了孩子力所能及的程度,是当前造成儿童多动症(注意力涣散、多动)的原因之一。
篇四:写人作文:淘气、调皮的我
写人作文:淘气、调皮的我
2006年11月25日
淘气、调皮的我
妈妈说我是个调皮的孩子,爸爸说我是个淘气的孩子。其实调皮和淘气有什么区别?
有一次我一个人在卫生间里玩水,在一个瓶子里把洗衣粉、浴液、洗洁精、洗头膏、洗发液全都对在一起,对着水管接水,水开得太大,弄得水池上、地上全是水和泡泡,盖上盖子晃了晃,产生了许多漂亮的泡泡,真好看。我一边玩一边欣赏我的泡泡,这时妈妈进来了,看见满世界的水,说我是个小淘气包,可我觉得很好玩,也很好奇!
篇五:浅谈对调皮幼儿的教育
浅谈对调皮幼儿的教育
【摘要】阿莫纳什维利说过:“没有儿童的调皮,没有调皮的儿童,就不能建立真正的教育学。”我们的教育目的不是针对教学活动的,而是促进一个个具体的、活生生的幼儿发展的。因此,在面对身边的顽皮儿童时,我们不仅不应该厌恶、排斥,而应该正确认识到他们身上的独特价值,并用发展的眼光、开放的心态、正确的培养方法来引导调皮幼儿,使他们身上潜在的价值得以发挥。
【关键词】 调皮 幼儿 教育 个性
【问题提出】在一线工作近十年,课余常听老师们诉苦:“我班上要是没有这几个调皮的孩子,纪律该有多好,上课该多轻松。”可见,老师对于调皮的幼儿显得多么无奈。调查显示:在调皮的幼儿当中,男孩子占了绝对的比重。他们上课不专心听讲、过分好动、脾气大、攻击性强、经常损坏东西等。调皮的幼儿给班级的教育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他们既扰乱教师的情绪、又妨碍了日常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也妨碍其他孩子的正常活动。那么,调皮的幼儿是怎样形成的,为人师者应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调皮行为,努力改善师幼关系及课堂纪律,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呢?
一、调皮幼儿的形成因素
(一)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造就了“调皮”幼儿
在2—5岁左右,幼儿的身心发展会经历人生中的第一个大飞跃,教育学称之为“第一反抗期”。从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反抗期”的表现是一种正常的现象。随着幼儿活动能力的增强,知识的不断丰富,模仿能力的加强,心理变化急剧,特别是孩子的需
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成人往往还是用老眼光去看待孩子,要求孩子,因而引起孩子的种种反抗行为,反抗行为表现强烈频繁的幼儿往往就成了老师眼中的“调皮”幼儿。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如果孩子的个性得不到发展,反倒会影响他今(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淘气和顽皮区别)后的成长。研究发现, 5%~15%的学龄儿童的逆反、叛逆行为的表现明显。有逆反情绪的孩子通常表现出: 与幼儿争吵,并动手打人; 明显地对老师的批评臵之不理; 自己犯错或行为不当, 却责怪他人或推脱; 频繁发怒和抱怨。而这类个性特征表现突出的幼儿,俨然符合了老师心目中的“调皮幼儿”的形象。
(二)家庭因素 调皮幼儿通常是活跃的、不稳定的,性格中天生就包含着冒险、好奇心重、好幻想等元素, 探索性模仿是其主要的行为特征。 冲突、破坏事件里总有他们的身影。家庭的环境及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当或间接地助长了幼儿的“调皮”行为。当前,农村幼儿有35%—45%是留守儿童,70%—80%的家长忙于自己的事业或玩乐,没空陪孩子,孩子觉得自己不受重视,孤独悲观寂寞,通常就会通过一些过激的行为来引起大人对他的重视,比如耍脾气,无理取闹,其实是想要大人哄哄他,抱抱他。有些家长面对幼儿的这些行为,采取了强制措施,或打或骂,粗暴对待幼儿的调皮行为,而家长的粗暴行为反而成了幼儿模仿的对象,形成恶性循环。其实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幼儿是十分有害的。正如罗素所说的, “儿童一旦受到某种压制, 就会报之以仇恨。而且一般说来, 如果他不能将自己的仇恨尽情地释放出来, 那么这种怒气便郁积在内心深处, 也许会沉入无意识之中, 和那些各种各样的奇怪东西混在一起, 伴其终生”。
(三)教师因素
我们来看看教师对待调皮生和“乖乖生”的区别。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老师对待调皮的幼儿和“乖”的幼儿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及教育方式。教师是幼儿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他人”,是幼儿情感发展和心理健康的促进者。教师的言行会潜移默
化地影响着幼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从最近的多项幼师虐待调皮幼儿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不仅失去自尊, 而且使其自我概念里增添了阴暗色彩。教师的言行对幼儿的性格发展会产生极其深刻的有时甚至是难以逆转的影响。我们只有顺应他们,尊重他们,不以异样的目光看待他们的行为,不以另类的方法处理他们,宽容理解孩子们的过极行为,善意地对待孩子的差异,让顽皮的孩子感受到老师真诚的相待,从而坦城面对老师,师生间营造了平等和谐愉快的交往氛围。在老师的积极引导下,顽皮的孩子将会迎着积极向上的要求迈向新的台阶,努力做个让人喜欢能干的好孩子。
二、对调皮幼儿的教育艺术
有句成语:点石成金。同是碳元素,由于内部结构不同,可以组成石墨,也可以组成金刚石。对调皮儿童的教导,的确要讲究教育艺术。
(一)、力戒消极教育方式,倾听孩子的心声 例如我班上这学期新来的小朋友威威(化名),大个头,带着眼镜。刚来幼儿园时经常打人,看到被打的小孩子哭,我们老师肯定是会将幼儿狠狠地批评一顿,但随之会发现“批评”没有效果,因为人有一种先天性的行为倾向——趋向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回避消极的情感体验。调皮儿童本身就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如果教师总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他们就会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我们应该要给孩子表达、表现的机会; 一味的责打、说教于事无补, 且容易触发孩子的抵制情绪。于是,我对威威改变了策略,发生冲突时,我先让自己平静下来,认真听完冲突双方的表述,分清是非对错,然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尽量做到不偏不坦、不偏不激。渐渐地我发现,威威能
克制自己,活动时注意力相对之前集中了,与人发生冲突的几率少了。 所以说,教师在面对调皮幼儿与其他幼儿发生冲突时应探究事件背后的真正原因, 避免制造一些“不白之冤”。只有分析顽皮儿童行为背后的原因, 倾听孩子的心声, 深入了解孩子, 才能走进孩子的精神世界。同时, 让孩子学会合理地表达自己, 继而领会、掌握与外界沟通的技巧, 这对于孩子成长为一个适应社会的人有着重要意义。
(二)、设臵“发泄区”,让调皮幼儿有处“展示”。
调皮幼儿精力旺盛,体内的能量得不到及时的宣泄,就表现出了坐不住、多动、爱打打闹闹。虽然老师可以利用游戏、言语等方法解决问题,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我们不如反其道而行之,为幼儿创设适当的教育环境,如可以在教室的角落里放臵沙包、让幼儿任意进行踢、打;还可以放臵一些画具,但不是让幼儿进行绘画,而是进行任意的涂鸦活动;老师还可以放臵一些被废弃的纸张,让幼儿随自己的意愿来利用这些东西。这就像“大禹治水”一样,对幼儿内在淤积的能量不能采取“堵”的方法,而只能采取疏导和排遣的方法。调皮幼儿的情绪得到了正确的发泄,就能消除不良情绪,恢复愉快心境,从而达到新的生理和心理平衡,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挖掘调皮幼儿身上的闪光点
《纲要》总则第五条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每个幼儿都有其不同的个性,不同的闪光点,调皮的幼儿也一样,只要我们老师乐于去观察、去发现调皮幼儿的闪光点,并及时的加以肯定,让其自我价值得到认同。例如:我班上的鹏鹏(化名)上课不爱举手,又经常喜欢打断老师的话,影响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