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烂漫的点地梅说课稿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8 09:21:24 体裁作文
烂漫的点地梅说课稿体裁作文

篇一:最新烂漫的点地梅.说课稿

《烂漫的点地梅》说课稿

王廷启(河南郸城虎岗乡实验小学)

烂漫的点地梅

王廷启(河南郸城虎岗乡实验小学)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教材西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九课。

2、本课的地位及主要内容。

本课位于第三单元第一课,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散文,作者给我们描绘了点地梅生长在雪域高原贫瘠的土地上,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点地梅是平凡的,因为在河谷滩地或高山草地上随处可见;但它又是伟大的,因为在天寒地冻的雪域高原上,只要有一点贫瘠的土壤就能顽强的生长,向人们奉献出灿烂如云霞的花朵;同样地,高原筑路兵是平凡的,他们只是青藏铁路十万建设者中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但他们又是伟大的,他们在雪域高原上艰苦奋斗,创下了一个又一个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燃起了祖国繁荣富强的希望之光。作者正是借点地梅所具有的顽强的生命力,无私奉献的精神来赞扬高原筑路兵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精神的。

3、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本课教材内容,依照单元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本课新词。

2、过程与方法

(1)根据文本的描写,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深理解与感悟。

(2)通过自己的语言赞美高原筑路兵,进而升华文章的中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从而体会作者对平凡而伟大的高原筑路兵的赞美之情,领悟文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

4、本课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从而体会作者对平凡而伟大的高原筑路兵的赞美之情。领悟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

二、说教法、学法

随着课改的深入,现在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要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一直在默默地思考:怎样教才能有效?怎样教才会有效呢?通过实践、反思,我慢慢明白:语文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本课的教学方法为:

1、采用启发式教学,即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在读中思考、领会,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弄懂、弄通课文内容。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3、六年级的学生,他们虽然已经初步具备联系上下文、抓住文

章中的关键词句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但理解作者赞美点地梅就是赞美高原筑路兵这种写作手法,仍是他们学习的一个难点,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段来感悟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从而领悟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三、说教学程序设计

本课需用两课时,下面我详细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设想。

(一)引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九课《烂漫的点地梅》。(教师板书课题:烂漫的点地梅)

2、说一说,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3、指名学生简介点地梅。

4、你们希望对这种花有更深的了解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

(二)展开

1、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内容?(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点地梅 高原筑路兵)

2、课文题目是《烂漫的点地梅》,学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可能会提出:(1)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有什么联系?(2)为什么题目是《烂漫的点地梅》却要写高原筑路兵呢?)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先来了解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

3、请同学们读课文3—13自然段,找出描写点地梅的语句,说

说点地梅是一种怎样的花?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对课文第3自然段和第13自然段描写点地梅“顽强”、“美丽”的语句进行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读。)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顽强 美丽)

4、让学生朗读介绍筑路兵英雄事迹的段落,勾画最让自己感动的语句,体会筑路兵的平凡与伟大,并用自己的话谈谈体会。

5、想想高原筑路兵和点地梅有什么共同之处?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平凡 伟大)

6、本课课题是《烂漫的点地梅》实际上却是赞( ) (学生会很容易答出:可亲可敬的高原筑路兵)

7、让学生思考:本课运用了什么写作技巧?本课借( )赞( )。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借物喻人 赞美)

8、在青藏高原已经通车的今天,你想对高原筑路兵说点什么?请写下来。

(此时教师可以动情引导:高原筑路兵为了让青藏高原通车,他们不能为父母尽孝,不能为妻儿分担困难,他们的美好心灵和舍己为公的崇高品质让人敬佩。此刻,可以让学生尽情表达对高原筑路兵的赞美之情,也可以表达对高原筑路兵的感激,当然也可以说说自己的心愿。)

(三)总结

让学生结合板书设计,总结课文主要内容。

篇二:烂漫的点地梅- 说课稿

《烂漫的点地梅》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九课《烂漫的点地梅》,我从教材内容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等八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

《烂漫的点地梅》是作者谢辉杰写的一篇借物喻人的散文。作者给我们描绘的点地梅生长在雪域高原贫瘠的土地上,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开着美如蓝天白云的花朵。它平凡,在藏东南的河谷滩地或高山草地上随处可见;它伟大,在天寒缺氧、冻土封固的雪域高原上有一点瘠薄的土壤就顽强地生长,向人们奉献出灿烂如云霞的花朵。同样地,高原筑路兵是平凡的,他们只是青藏铁路千万建设者中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但他们又是伟大的,他们在雪域高原上艰苦奋战,创下了一个又一个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燃起祖国的希望之光。作者正是抓住了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内在品质的相同之处,借点地梅所具有的顽强的生命力、无私奉献的精神来赞扬高原筑路兵在极端恶劣的高原环境艰苦奋战、勇于奉献的精神。

二、说教学目标

A、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并能灵活的运用。

B、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抓住重点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通之处,从而体会作者对平凡而伟大的高原筑路兵的赞美之情。领悟文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C.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或段落。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读懂课文的内容,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在理解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的相同之处的同时,领悟作者赞美点地梅就是赞美高原筑路兵的这种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四、说学情

因为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好方法,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分析、理解能力。之前学习本册第六课《那棵高山榕》时,已经学习过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如果教师引导得法,课堂效果一定不错。所以,在这节课中,我主要通过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相信学生一定能在老师的启发

引导下,再次深刻理解课文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五、说教法与学法

1、说教法

孩子们只是从文中感悟了点地梅生长地贫瘠,生命力顽强,花朵美如蓝天白云却未能亲眼所见所以。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彩印出点地梅图片,让孩子们近距离直观接触点地梅,这样孩子们学得轻松,也有兴趣。再根据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本课设计理念,我采用合作探究法、创设情境法、朗读感悟法等,多种方法综合协调,灵活变通。我主要引导学生掌握:“读——思——议——想——说”的学习方法。读是为了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思”引疑探究,从深层次上进一步认识课文内容和写作方法;通过“议”,进行信息反馈和交流,检验读和思的效果;再通过反复诵读,使感情进一步升华。总之,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学习。有句名言这样说: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孩子终生受益!

2、说学法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与教法相适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在教师引导下,运用探究、朗读、感悟、想象、表达五个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六、说教学过程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和本课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导入质疑、品读重点、精读感悟、理解内涵、拓展延伸,使学生的情感步步升华,对孩子们心灵的播种也就水到渠成。

(一)复习检测,引入新课。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解决了生字词障碍,了解了课文大意,谁能概括一下课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在学生汇报交流的时候,老师根据学生的思路进行板书。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在交流中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为深入学习课文做铺垫。

(二)学生质疑,以疑导学

1、学生要问:A、课题是《烂漫的点地梅》,而课文中为什么要写高原筑路兵的感人事迹?B、学生还会提出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之间会有什么样的联系?

2、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得先了解点地梅的特点和高原筑路兵的感人事迹,让学生自由反复品读,感受点地梅的美、生命力的顽强。再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写点地梅的段落(第3自然段和第13自然段)和筑路兵的英雄事迹及赞美筑路兵的段落(15

—17自然段)。这样学生在初步弄清疑问答案的同时也就理清了课文的层次、感知了课文的大致内容。

(三)品读感悟、合作探究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为此,在体会点地梅的美丽和顽强,高原筑路兵的平凡与伟大,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

1、品读第三自然段。让学生用文中的句子说说出点地梅的特点,出示重点句子,如:“它的根扎得很深,枝蔓却细小而矮,一丛一丛地几乎贴着地皮,一团团的拥抱着土地”“啊!那棵植物居然活了,长出了一片片泛绿带黄的的叶子”主要通过抓重点词语(扎、贴、拥抱、居然),体会点地梅生命力顽强的特点,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朗读课文。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品味重点词语,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并学会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出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2、教师范读第十三自然段

A:让学生用直线划出中心句“点地梅开花了,怒放的点地梅十分美丽”

B:再找出对点地梅赞美和热爱的句子:如:“青藏高原的天有多蓝,云有多白,点地梅就有多美!”再让学生对这些重点句进行诵读,运用多种形式的读,对学生的诵读进行指导、引领和点拨,让学生带着热爱和赞美的感情去读。这一环节,以读代讲,让学生从读中体会对点地梅的喜爱和赞美。

3.品读第十五自然段

播放音频《天路》,由点地梅过渡到高原筑路兵。这种创设情境法,让学生感受到筑路兵的伟大。在这种感情基础上,学生自由读,从读中了解这段文字讲了几件事情。再抽生分别读这三件事,接着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指导朗读,读出感动和赞美。

这样的令人感动的事例还有很多,通过补充两个感人事例,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感人事例。师相机进行总结,正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像这样牺牲青春、家庭甚至生命的高原筑路兵及家属的无私奉献,才筑成这条举世瞩目的天路。

在学生们刚听完这几个故事,内心有所触动的时候,趁热打铁,布置小练笔你最想对高原筑路兵说些什么?这一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习作能力。

4、统观全文,让学生分小组讨论高原筑路兵与点地梅的相同之处(顽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勇于献身)。在这一环节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这样学生在

交流感悟中充分展示自我,提升语文素养,塑造学生心灵 。

这时通过引读“我喜欢唐古拉山顽强而美丽的点地梅,我更喜欢像点地梅一样可亲可敬的高原筑路兵”,让学生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感情得以升华。

5、回扣课题,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在同学们已经领悟了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相同之处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烂漫的点地梅》作为题目,而且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写点地梅的目的是借点地梅所具有的品质来歌颂可亲可敬的高原筑路兵,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 拓展延伸,同学们,我们前面所学的课文哪些类似表达方法的文章?这样的拓展延伸,再次让学生感悟了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学以致用,也为今后写好作文做好了铺垫。

6、拓展延伸,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没有像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那样平凡而伟大的人?这样的拓展延伸,培养学生思考、表达的能力,表达出真情实感。

七、说作业设计

课下完成练闯考的习题。作业的设计及时巩固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

八、说板书设计

这节课的板书设计力求简单明了、一目了然,既条理清楚,又概括性强,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总结。

9 烂漫的点地梅

顽强

扎根边疆 奉献生命

借物喻人

忠孝两难全

平凡而伟大

美丽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为国家 总而言之,这节课我把质疑解难、品读感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贯穿于教学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改理念,让孩子们走进文本,乐学、会学、想学,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真正的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效果。

篇三:烂漫的点地梅优质课说课稿

《烂漫的点地梅》说课稿

王廷启(河南郸城虎岗乡实验小学)

烂漫的点地梅

王廷启(河南郸城虎岗乡实验小学)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教材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九课。

2、本课的地位及主要内容。

本课位于第三单元第一课,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散文,作者给我

们描绘了点地梅生长在雪域高原贫瘠的土地上,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点地梅是平凡的,因为在河谷滩地或高山草地上随处可见;但它又是

伟大的,因为在天寒地冻的雪域高原上,只要有一点贫瘠的土壤就能

顽强的生长,向人们奉献出灿烂如云霞的花朵;同样地,高原筑路兵

是平凡的,他们只是青藏铁路十万建设者中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但他

们又是伟大的,他们在雪域高原上艰苦奋斗,创下了一个又一个铁路

建设史上的奇迹,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燃起了祖国繁荣富强的希

望之光。作者正是借点地梅所具有的顽强的生命力,无私奉献的精神

来赞扬高原筑路兵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精神的。

3、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本课教材内容,依照单元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

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

的共同之处,从而体会作者对平凡而伟大的高原筑路兵的赞美之情。

领悟文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本课新词。

(4)、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或段落。

4、本课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从而

体会作者对平凡而伟大的高原筑路兵的赞美之情。

二、说教法、学法

随着课改的深入,现在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要进行有效的

课堂教学”。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一直在默默地思考:怎样

教才能有效?怎样教才会有效呢?通过实践、反思,我慢慢明白:语

文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针对本

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本课的教学方法为:

1、采用启发式教学,即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

在读中思考、领会,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弄懂、弄通课文内容。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三、说教学程序设计

本课需用两课时,下面我详细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设想。

(一)引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九课《烂漫的点地梅》。(教师板

书课题:烂漫的点地梅)

2、说一说,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3、指名学生简介点地梅。

4、你们希望对这种花有更深的了解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

课。

(二)展开

1、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内容?(根据学生回答,教

师板书:点地梅 高原筑路兵)

2、课文题目是《烂漫的点地梅》,学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可能会提出:(1)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有什么联系?(2)

为什么题目是《烂漫的点地梅》却要写高原筑路兵呢?)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先来了解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

3、请同学们读课文3—13自然段,找出描写点地梅的语句,说

说点地梅是一种怎样的花?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对课文第3自然段和第13自然段描写点地

梅“顽强”、“美丽”的语句进行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读。)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顽强 美丽)

4、让学生朗读介绍筑路兵英雄事迹的段落,勾画最让自己感动

的语句,体会筑路兵的平凡与伟大,并用自己的话谈谈体会。

5、想想高原筑路兵和点地梅有什么共同之处?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平凡 伟大)

6、本课课题是《烂漫的点地梅》实际上却是赞( )

(学生会很容易答出:可亲可敬的高原筑路兵)

7、让学生思考:本课运用了什么写作技巧?本课借( )赞

( )。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借物喻人 赞美)

8、在青藏高原已经通车的今天,你想对高原筑路兵说点什么?

请写下来。

(此时教师可以动情引导:高原筑路兵为了让青藏高原通车,他

们不能为父母尽孝,不能为妻儿分担困难,他们的美好心灵和舍己为

公的崇高品质让人敬佩。此刻,可以让学生尽情表达对高原筑路兵的

赞美之情,也可以表达对高原筑路兵的感激,当然也可以说说自己的

心愿。)

(三)总结

让学生结合板书设计,总结课文主要内容。

四、说板书设计

我这样设计板书,是围绕课文主要内容而设计的,这样的设计突出了

本课的重点、难点,使本课内容明显的摆在了学生面前。

附:板书设计

点地梅 顽强 借物 美丽

烂漫的点地梅喻人 高原筑路兵 平凡赞美

伟大

篇四:说课稿

《9.烂漫的点地梅》说课稿

淅川县实验小学 肖玉红

今天我说的课是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九课《烂漫的

点地梅》。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三大块来说说本课的设计理念。

一、教材分析。

《烂漫的点地梅》是作者谢辉杰写的一篇借物喻人的散文。作者给我们描

绘的点地梅生长在雪域高原贫瘠的土地上,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开着美如蓝天白云的花朵。它平凡,在藏东南的河谷滩地或高山草地上随处可见;它伟大,在天冷缺氧、冻土封固的雪域高原上有一点瘠薄的土壤就顽强的生长,向人们奉献出灿烂如云霞的花朵。同样的,高原筑路兵是平凡的,他们只是青躲铁路千万建设者中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但它们又是伟大的,它们在雪域高原上艰苦奋战,创下了一个有一个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燃起祖国的希看之光。作者正是抓住了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内在品质的相同之处,借点地梅所具有的顽强的生命力、无私奉献的精神来赞扬高原筑路兵在极端恶劣的高原环境艰苦奋战、勇于奉献的精神。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并能灵活的运用。

B、加强朗读练习、激发学生读书的爱好。

C、理解本课的重点句。

(2)能力培养目标:

A、领悟作者借赞美点地梅赞美高原筑路兵的这种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B、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写作的能力。

(3)情感教育目标:文中借点地梅所具有的顽强的生命力及无私奉献的精神来高度赞扬高原筑路兵的在极端恶劣的高原环境中艰苦奋战,勇于奉献的精神。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读懂课文的内容,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赞美点地梅就是赞美高原筑路兵的这种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3、教学准备:让学生收集点地梅和青藏铁路建设的资料。

二、教学策略

孩子们只是从文中感悟了点地梅生长地贫瘠,生命力顽强,花朵美如蓝天白云。却未能亲眼所见。所以,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多种电化教学手段:屏幕出示放大的点地梅图片,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点地梅,直观感悟。这样孩子们学得轻松,也有兴趣。同时根据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本课设计理念,我采用合作探究法、朗读感悟法、创设情境法等,多种方法综合协调,灵活变通,我主要是引导学生把握:“读—思—议—想—说”的学习方法。读是为了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思”即引疑探究,从深层次上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和写作方法,通过“议”,进行信息反馈和交流,检验读和思的效果,再通过反复诵读,使感情进一步什华。总之,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学习。有句名言这样说: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孩子终生受益!

三、教学过程。

根据导学互动的基本理念和教学模式,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自学导纲、合作互动、导学归纳、反馈训练,使学生的情感步步升华,对孩子们心灵的播种也就水到渠成。

(一)自学导纲

1、复习诊测、导入新课。

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解决了生字词障碍,了解了课文大意。谁能概括一下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在学生交流汇报的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思路进行板书。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在交流中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为深入学习课文作铺垫。

2、学生质疑,以疑导学。

学生会问:A、课题是《烂漫的点地梅》,而课文中为什么要写高原筑路

兵的感人事迹?B、学生还会提出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之间会有什么样的联系?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得先了解点地梅的特点和高原筑路兵的感人事迹。此时出示探究性问题:(1)找出文中写点地梅的段落。让学生自由反复品读,感受点地梅的美、生命力的顽强。(2)再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写筑路兵的英雄事迹及赞美筑路兵的段落有(15—17)自然段。这样。学生在初步弄清疑

问答案的同时也就理清了课文的层次、感知了课文的大致内容。探究性问题需要发挥小组合作的精神,学生在自己读书、批注之后,在小组内交流、探讨,共同解决这些问题。

(二)品读感悟、合作互动。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为此,在体会点地梅的美丽和顽强,高原筑路兵的平凡与伟大,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

1、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让学生美味品读第三自然段,让学生用文中的句子说说点地梅的特点。如:“它的根扎得很深,一团团的拥抱着土地。”进一步体会点地梅生命力的顽强,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抓重点段,抓重点词语,弄清点地梅顽强的特点。

2、课件出示,第十三自然段,教师范读。

A:让学生找出中心句“点地梅开花了,怒放的点地梅十分美丽”。

B:找出对点地梅赞美和热爱的句子:如:“青藏高原的天有多蓝,云有多白,点地梅就有多美!”再让学生对这些重点句进行诵读,运用多种形式的读,指导诵读,让学生带着热爱和赞美的感情再读。由于《新课标》指出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学生理解了这些文章的内容,感悟了语言文字中的情感,才能读出感情。而读的过程又是学生理解感悟的过程,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感悟中再读,这样的体验才能长久、深刻。

3、读文与课外收集资料相结合。在学生汇报15—16自然段时,总结出自己感动的事件,并说出感动的原因之后,我随机出示了收集到的有关高原筑路兵的其他感人图片。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体会高原筑路兵的平凡与伟大。

(三)导学归纳

1、统观全文,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是让学生说说高原筑路兵与点地梅的相同之处(顽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勇于献身),这样学生在交流感悟中充分展示自我,提升语文素养,塑造学生心灵。

2、回扣课题,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孩子们已经领悟了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相同之处,就会明白作者的写作目的,让学生说说,作者借什么赞美什么?作者是借点地梅所具有的品质来赞美可亲可敬的高原筑路兵,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这样的文章是先具体写物,再过渡到写与物相似的人,最

后在篇末点明中心。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四)、反馈训练

1、课文借点地梅 的特点,来赞美高原筑路兵 的精神,这种写作方法叫 。

2、如今,青藏铁路创造了许多奇迹,你想对这些可亲可敬的高原筑路兵们说些什么?

3、你学过的课文和课外读物中,有哪些是借物喻人的文章呢?

反馈训练习题的设计不仅仅是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的程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学会表达,学以致用。

(五)、板书设计。

这节课的板书设计力求简单明了、一目了然,既条理清楚,又概括性强,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总结。

总而言之,这节课我把质疑解难、品读感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贯串于教学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也体现了“变教为导、以导促学、学思结合、导学互动”的基本理念。让孩子们走进文本,乐学、会学、想学,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真正的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效果。

篇五:闫兆娜的说课稿(最新)

《剪纸艺术》说课稿

海阳市行村镇第一小学 闫兆娜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课件)我叫闫兆娜,来自海阳市行村镇第一小学,我说课的题目是《剪纸艺术》。(课件)这节课我将从主题的提出、活动目标、实施过程、效果反思四个方面来介绍。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课件)

2009年3月,我们到海阳市新元小学开教研会,返回途中,不经意的瞥见了在街头摆摊的老人家在熟练地剪纸,栩栩如生的画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联想到行村镇的剪纸传统——人们喜欢拿一把剪刀,一张纸,用自己的双手剪出一幅幅美丽的作品,贴在窗户上、墙上、屋里的一些用品上,特别是春节或家里办喜事时,更会剪一些大红的喜庆图画,把家里装点的漂亮、喜庆。他们以这种形式表达丰收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我们希望通过“剪纸艺术”的活动能让学生们学习、欣赏、传承、发扬我们的剪纸艺术,于是便确立了以“剪纸艺术”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的总体目标(课件)

1.知识目标:了解剪纸的历史,剪纸的基本方法、剪纸的分类和基本表现手法。

2.技能目标:通过欣赏剪纸作品,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培养学生用自己的劳动成果回报他人的优秀品质。

三、活动实施过程(课件)

这一活动从3月上旬——5月下旬,历时10周左右。整个活动共分五个阶段,分别是激趣引入、开题准备、指导实践、成果对擂、香飘万里。每一阶段我都对学生的研究学习做了跟踪指导。

第一阶段(课件)激趣引入

在进行剪纸课程之前,先让学生对剪纸艺术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我拿来几种现成的剪纸艺术品、播放事先下载好的民间老艺人剪

纸的视频、让学生欣赏服装展示会上剪纸装饰的美伦美焕的民族服饰??学生亲眼见识了剪纸艺术,获得整体上的感知以后,我用富有激情的语言将课堂推至一个高度兴奋的状态,学生的激情也随之升温,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剪纸艺术的兴趣和积极性,很顺利的把学生引入了剪纸的天地!

第二阶段(课件): 开题准备

这一阶段,我们分三步进行:

1.(课件)聘家长为活动辅导员

综合实践是一个长期的有意义的活动,为了得到家长的支持,我利用家长会和家长说明我们活动的目的,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和认可,让家长为孩子们的实践活动,提供安全保障、物质保障和行为指导。

2.(课件) 提示学生剪纸的注意事项

首先是准备纸张,剪纸最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颜色不同、大小各异的宣纸;其次准备剪刀、直尺、胶水等剪纸用的必需品。另外我还提示学生剪纸需要耐心、恒心??

3. (课件)成立活动小组

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自愿组成了两个活动小组,即:A组——查阅剪纸资料组和B组寻找生活中的剪纸组。经过研讨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烂漫的点地梅说课稿

他们讲述有关剪纸的故事,向老艺人们请教剪纸的方法。>

第三阶段(课件):指导实践

这一阶段,我们共用了6个课时。主要进行了以下内容:

(一)教师讲解

1.剪纸的种类,即对折剪、装订剪;阴刻、阳刻等不同的分类。分别给学生演示喜字、窗花的剪法、美丽的团花图案和吉祥图案。

2.剪纸的规律:即先主后次、先小后大、先难后易、先里后外

3.剪法要‘稳’‘准’‘巧’。

期间我从中补充一些学生忽视的问题,如在剪纸的过程中,有的地方太小剪刀剪不到的可以用美工刀刻??

(二)学生创作

根据学生的喜好,把他们分为动物剪纸组、植物剪纸组、字的剪纸组、对称剪纸四大组。学生们按照“赏、仿、改、创”的步骤,在组长的带领下兴奋地进行着创作。

在剪纸活动一开始,对孩子来说困难很大,有的孩子不是折错了就是剪坏了常常是手忙脚乱的,这时候我就及时帮助孩子找出原因,首先不能折错,要不就会前功尽弃,然后耐心指导剪法,另外请能力强的学生做榜样,开展一帮一的活动,效果不错。经过一段时间后,多数孩子能得心应手地剪出许多图案,孩子们的剪纸作品定装成册,便于大家展览,参观,学习。

第四阶段(课件):成果对擂

为了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资源共享,让参与的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更为了引起全体同学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我要求各小组对搜集的资料和自己的创作进行了分类整理,(课件:分类整理的资料),接着我们召开了一次成功的展示会,并邀请了部分老师和家长参加。

展示会上,我们共展示四部分内容:

一展剪纸文化:A组的同学们,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阐述:剪纸的分类、剪纸的特点、剪纸的步骤;B组的同学们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家居剪纸照片以及拜访老艺人的全程摄像。

二展精品佳作:根据学生自己选择的内容,由小组长主持,做精彩的汇报,展示自己最得意的作品。

三是剪花献“佛”:把自己最美丽的作品献给现场的家长、老师或者同学。

四是限时布展:给各小组一块展板,让各小组发挥剪纸才能剪出有主题性的展板来,以便于向全校展示成果。)

展示会接近尾声的时候,学生们是这样说的:

纪佳怡、初晓康同学说——(视频)(这次活动让我觉得自己动手很重要,我从中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本领,获得了乐趣,让我真正理解了老师的那句话:实践出真知。我爱剪纸!)

我们的家长是这样认为的:

家长认为——(视频)(孩子参加这次活动,增长了见识,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我真正的觉着我的孩子长大了,这不是,还送了我一个礼物!希望学校能有更多类似活动给孩子们锻炼的机会。综合实践活动不错!)

(学生们精彩的描述自己的收获,让我感到很意外。给他们一朵白云,他们真的可以创造出一片蓝天!学生的实践成果得到了展示的同时,更培养了他们敢于表达、敢于思考的能力。)

第五阶段(课件):香飘万里

凭借一技之长,我的学生们在校园里开启了剪纸作品展,吸引了若干大朋友小朋友前来请教;他们还把作品送到了校长室,送到了老师家??笑容足以证明他们在本次综合实践中的收获??今后我将继续引领这些有兴趣的孩子向民间老艺人拜师,希望他们在这一领域会走的更远??

四、活动效果与反思(课件)

作为一名指导教师,看着孩子们每个历程中的变化,我很欣喜。综合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潜能的平台。活动中学生兴趣浓厚,认真地学习剪纸技巧,高兴地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能力得到了展示,素质得到了提升。期间,我积极鼓励,肯定学生的研究成果,激发了学生们更加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为课题的延伸埋下了伏笔。

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开展这方面的特色课程,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民族特色,让我们的孩子在艺术的殿堂中茁壮成长!

以上是我在活动中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希望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