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外公外婆是直系亲属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9:15:17 体裁作文
外公外婆是直系亲属体裁作文

篇一:劳动法对丧假的规定

【劳动法对丧假的规定】

我的外公外婆是不是属于直系亲属,劳动法中的丧假是否包含法律求助

我的外公外婆是不是属于直系亲属,劳动法中的丧假是否包含?求解答,要有法律依据。。。 劳动法中 51条 指出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其中 丧假必须为直系亲属 这个直系亲属包不包括 外公外婆

中顾法律网律师回答:

根据原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规定》,国有企业职工的直系亲属死亡时,企业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酌情给予职工1~3天的丧假。直系亲属包括父母、配偶和子女。根据路程远近,企业还应另外给予职工路程假。职工在休丧假和路程假期间,企业均应当照常发放职工工资。

可见,严格意义上讲,直系亲属是指自己的父母,妻子,和子女。因此如是自己的外公和外婆就不属于。

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岳父母或者公婆过世,也列入可享受丧假的范围。对于超出这一范围的亲属,企业有自行解释权。

由于我国历史形成的风俗,祖辈的丧礼,孙辈一般也在必须列席的范围内,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不少单位也将祖辈去世列入职工可享受的丧假范围,具体由各企业自主认定。

相关法律常识:

丧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根据以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带薪休丧假的权利。因此,公司应当依照国家法律规定给予员工带薪休丧假。

员工休丧假的具体操作可参考原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之法律规定:

一、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二、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都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三、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途中的车船费等,全部由职工自理。

目前国家还没有对非国营企业职工休婚丧假作出具体规定。

以上规定不完善也不人道,例如:配偶的父母去世就无需料理吗?爷爷、奶奶去世就不需要参加吗?

篇二:劳动法对丧假的规定

【劳动法对丧假的规定】

我的外公外婆是不是属于直系亲属,劳动法中的丧假是否包含法律求助

我的外公外婆是不是属于直系亲属,劳动法中的丧假是否包含?求解答,要有法律依据。。。 劳动法中 51条 指出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其中 丧假必须为直系亲属 这个直系亲属包不包括 外公外婆

中顾法律网律师回答:

根据原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规定》,国有企业职工的直系亲属死亡时,企业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酌情给予职工1~3天的丧假。直系亲属包括父母、配偶和子女。根据路程远近,企业还应另外给予职工路程假。职工在休丧假和路程假期间,企业均应当照常发放职工工资。

可见,严格意义上讲,直系亲属是指自己的父母,妻子,和子女。因此如是自己的外公和外婆就不属于。

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岳父母或者公婆过世,也列入可享受丧假的范围。对于超出这一范围的亲属,企业有自行解释权。

由于我国历史形成的风俗,祖辈的丧礼,孙辈一般也在必须列席的范围内,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不少单位也将祖辈去世列入职工可享受的丧假范围,具体由各企业自主认定。

相关法律常识:

丧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根据以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带薪休丧假的权利。因此,公司应当依照国家法律规定给予员工带薪休丧假。

员工休丧假的具体操作可参考原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之法律规定:

一、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二、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都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三、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途中的车船费等,全部由职工自理。

目前国家还没有对非国营企业职工休婚丧假作出具体规定。

以上规定不完善也不人道,例如:配偶的父母去世就无需料理吗?爷爷、奶奶去世就不需要参加吗?

篇三:中国直系亲属称谓大全

中国直系亲属称谓大全

1、祖辈

祖辈的亲属,按古代关于宗亲的范围,是从高祖开始。高祖以上的直系祖先则称为远祖、先祖、先人、鼻祖(鼻,始的意思)。

(1)祖:在古代,广义是指所有父辈以上的男性先辈,狭义则是指祖父。

(2)祖父:又称为“王父”、“大父”、“祖君”。在古代,“公”、“太公”、“翁”也可用来称呼祖父;如今对祖父最常见的称呼是“爷爷”。

(3)祖母:又可以称为“大母”、“王母”、 “重慈”。又因古人有妻有妾,所以祖母又有 “季祖母”、“庶祖母”、“妾祖母”之分。祖母之称古今通用。

(4)婆:是古代对成年妇女的很普遍的称呼,也可以用来称祖母。

(5)奶奶:是今天对祖母的普遍称呼,古代的使用较晚。作为称谓,“奶”最早是作为乳母之称,以后又用以称母亲,又作为对以婚妇女的较广义的称呼。

(6)堂祖父、从祖父、伯公、伯祖、伯翁、叔公、叔祖、叔翁等:这些是对祖父的兄弟的称谓。

(7)堂祖母、从祖母、伯婆、伯祖母、叔婆、叔祖母等:这些是对祖父兄弟妻子的称谓。

2、曾祖辈

(1)曾祖:即祖父之父。古代还有“太翁”、“曾翁”、“曾大父”、“大王父”、“王大父”、“太公”、“曾太公”等称呼,比较特殊的是称“曾门”。

(2)曾祖母:指曾祖之妻,还可以称为“太婆”、“曾祖王母”、“太奶”,其中较常见的为“太婆”。

3、高祖辈

(1)高祖:即曾祖之父,古今多称为高祖父,也有称为“高祖王父”、“高门”。但需注意的是,古代对高祖之上的历代远祖也可称为高祖。

(2)高祖母:指高祖之妻,或称“高王祖母”。

4、父母

(1)父母:父母是亲属中最重要的亲属,除“父母”、“双亲”、“二老”、“爹娘”等古今通用的合称外还有“高堂”、“严君”、“尊亲”、“严亲”、“两亲”、“亲闱”等以及文人笔下的“所生”、“椿萱”等对父母的代称。

(2)父、父亲:是对父亲古今习见的称呼,还可以称父亲为“公”、“翁”、“尊”、“大人”、“严君”、“爷”、“爹”、“爸”、“老子”等。

(3)尊:古代常见的敬称用语,称自己的父亲可称“家尊”,称对方的父亲则称“令尊”。

(4)爷:古代对成年男子较广义的称呼,宋代开始用作对祖父之称,魏晋南北朝就用作对父亲之称,或写作“耶”。

(5)母:是对母亲最常见的称呼。而在古代对母亲的称谓中,大都和“母”相似,又用作对成年妇女或老年妇女的泛称。其中较重要的有:“婆”、“娘”、“娘娘”、“姥”、“大人”、“妈”、“慈”、“家家”和“姊姊”等。

(6)继母:如果自己的母亲去世、离异或被父辈逐出,则称续娶之妻为继母、继亲、后母、

假母、续母。

(7)出母:如果自己的母亲离家之后还能相见,则称为出母。

(8)生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称自己的生身母亲为“生母”或 “本生母”。

(9)庶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如果自己的生母是正妻,则称父亲之妾为“庶母”、“少母”、“诸母”、“妾母”。

(10)家家和姊姊:是中古时期对母亲的两种特殊称呼。

(11)姨: 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无论自己的生母是妻或妾,对父亲的妾都可以称为“姨”、“姨姨”、“阿姨”。

( 12 )义父:指是在自己的父亲之外再拜认某人为父,这个“义”字有外加、假、代、自愿等意。

( 13 )义母:指是在自己的母亲之外再拜认某人为母。

5、与父亲相关的亲属

(1)诸父、诸母:是对父亲的兄弟及其妻室的统称。

(2)世父:对父亲的兄弟的称谓,现在更多的场合是称“伯父”、“叔父”

或简称“伯”、“叔”。古人偶尔将几个叔父按伯、仲、叔、季的排行次序,分别称为“伯父”、“仲父”、“叔父”、“季父”。

(3)伯母、叔母:是对父亲的兄弟的妻室的称呼。

(4)从父:对父亲的叔伯兄弟可统称“从父”,又可分别称为“从伯”、“从叔”。

(5)姑:对父亲的姊妹可称为“姑”(沿用至今),又可以称为“诸姑”、“姑姊”、“姑妹”,对已婚者一般都称为“姑母”、“姑妈”,与今不同的是偶尔也称“姑娘”。

(6)姑父:对姑母的丈夫,既可称为“姑父”、“姑丈”,又可以称为“姑婿”、“姑夫”。

(7)表兄弟:对姑母的子的称谓。

(8)表姊妹:对姑母的女的称谓。

6、与母亲相关的亲属

(1)外祖父:对母亲的父亲,称其为“外祖父”(与今同),又可称为“外翁”、“外大人”、“家公”、“老爷”等。

(2)外祖母:对母亲的母亲,称为“外祖母”、“外婆”(与今同),又称为“姥姥”、“老老”等。

(3)舅:对母亲的兄弟,古今均称“舅”,在不同场合,可加上一些修饰或补充性文字,如:“舅氏”、“舅父”、“嫡舅”、“元舅”、“堂舅”等。

(4)舅母:对舅父之妻的称谓。

(5)姨母:对母亲姊妹的称呼,先秦时称为“从母”,秦汉以来则称为“姨母”,或称为“姨娘”、“姨婆”、“姨妈”等。

(6)姨父:对姨母之夫称为“姨夫”或“姨父”。姨母之子女也称“表兄弟”、“表姊妹”。 (无论是舅父之女、姨母之女,还是姑母之女,都可以以“表兄弟”、“表姊妹”相称,古人统称为“诸表”。)

7、考妣

“考”和“妣”在先秦时是对父母的异称,无论生死均可用。秦汉以来,父母死后仍可称为考妣,但生前不再称考妣,考妣只用来对死去的父母之称。而且,考妣不仅用来称死去的父母,死去的祖辈乃至更早的直系先辈均可用考妣相称(在先秦时则是对先祖的泛称)。

8、夫妻

(1)夫:或作“丈夫”,本是对成年男子的美称,但又用作夫妻之夫。“夫”

加上其它附加成分的表示丈夫意的相关称谓很多 ,如:“夫子”、“夫君”、“夫主”、“夫婿”等。除此,还可以用“良人” 、“郎”、“丈人”、“君”、“老公”、“官人”、“汉子”等称呼丈夫。

(2)妻、妻子:是由古至今对妻的最主要的称呼。在妻之前加上各种附加成分,还有“贤妻”、“良妻”、“仁妻”、“令妻”、“娇妻”等。除此,还可用“妇”、“室”、“君”、“夫人”、“娘子”、“浑家”、“内”、“老婆”、“婆娘”、“太太”等来称呼。

9、与丈夫相关亲属

(1)公:也称公公,对丈夫之父,古称为“舅”,也称为“公”、“公公 ”。这些称呼正是今天称丈夫之父为“公”、“公公”、“老人公”的前身。

(2)婆:也称婆婆,对丈夫之母,古称为“姑”以及由“姑”派生出的“君姑”、“严姑”、“慈姑”、“阿姑”等。后又称“婆”、“婆婆”。

(3)舅姑、姑舅:是早期对丈夫父母的合称。近者称“公婆”。此外还有一个常见的称呼是“姑章”,或作“姑嫜”。

(4)伯叔:对丈夫的兄弟的称谓,与近代所称的“大伯”、“小叔”是一致的。

(5)小姑:对丈夫妹妹的称谓。

10、与妻子相关亲属

(1)岳丈:是对于妻子之父的称呼,古代还有“泰山”、“冰翁” 外舅” “外父”、“妻父”等代称。

(2)岳母:对妻子之母的称谓,或称为“丈母”。

(3)姑、外姑:早期用来对妻子之母的称呼。

(4)舅舅:对妻子兄弟的称呼,或称为“舅”、“舅爷”、“舅子”等,还称为“内兄”、“内弟”、“妻兄”、“妻弟”等。

(5)姨:对妻子的姊妹的称呼,或称“大姨”、“小姨”,也称为“妻妹”、“内妹”。

11、兄弟及与其相关亲属

(1)兄:又称为“昆”。今天则可用“哥”来称呼兄长。有兄弟数人的情况下,称呼中必须表示出排行,或以数字为排行,或用伯、仲、叔、季这些排行常用语等。(“哥”,古代是用得十分广泛的称呼,可以称父、称兄、称弟、称子。)

(2)嫂:对兄的妻子的称谓,或称“嫂嫂”。

(3)弟:是对与兄相对者的称呼。

(4)弟媳:对弟的妻子的称谓,或称“弟妹”。

(5)侄:对兄弟的子女最常见的称呼,也可直接称之为“兄子”、“兄女”,或称为“从子”、“从女”、“犹子”、“犹女”。

12、姊妹及与其相关亲属

(1)女兄、女弟:古代对姊妹的称谓,或直接称姊妹为兄弟。“姊”又称“姐”,与姊相对者称为“妹”。

(2)姊夫、妹夫:对姊妹的丈夫的称呼,也可称为“姊婿”、“妹婿”。

(3)甥:对姊妹之子最普遍的称呼,还称为“外甥”、“甥女”、“外甥女”。

13、子女及与其相关亲属

(1)子:在古代是一个使用范围较广的称呼,秦汉以后主要用作儿子之称。

自己之子可称为“犬子”、“孽子”、“不孝子”等,别人之子又可称为“令子”、“良子”、“不凡子”、“贤子”等。除此,还可用“男”、“子息”、“贱息”、“儿子”、“儿郎”、“儿男”等来称呼子。若有几个儿子则有“长子”、“次男”、“幼子”等称呼。

(2)女:对女儿的主要称呼。对别人的女儿往往称为“爱”或“嫒”,也称为“令嫒”、“闺嫒”。

(3)义子、义女:指不是自己生育的,而是收养的子女,又称“养子”、“养女”、“假子”。同时还有一个常见的代称“螟蛉”。

(4)媳妇:对儿子之妻的称呼。最初只称为“妇”,后因儿子又称为“息”,所以子之妻又称为“息妇”,或写作“媳妇”。

(5)婿:对女儿丈夫的称呼,或称为“女婿”、“子婿”、“郎婿”、“快婿”等。除此,女儿之夫还可以被称为“女夫”、“半子”、“东床”“令坦”。

女婿到了岳丈家,除了岳父、岳母可以称“贤婿”之类,岳家一般人都尊称其为“姑爷”、“姑老爷”。

(6)孙:对儿子的子女的称呼,或称“孙息”、“孙枝”。“孙”又分为“孙儿”、“孙女”,“孙女”又称为“女孙”。

(7)外孙:对女儿的子女的称呼。女姓还可称为“外孙女”。

---------------------------------------------------------------------

-- 亲属和称谓

(一)亲属

亲属通常分为三种:配偶、血亲、姻亲。

1、配偶

配偶就是夫妻,夫妻关系因结婚而发生,因离婚而解除。

2、血亲

血亲,又分为自然血亲和法定血亲两种。自然血亲是指血统关系的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等。法定血亲是法律承认的血亲,并无自然的血统关系,如养父母、养子女。

旁系血亲:虽然不是与自己有直接的血亲关系,但出于同一祖先,如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等。

亲等:亲等是表示亲属间的远近的程度。在直系血亲,从本身往上或往下数以一世为一亲等,如自己与父母隔一代,是一亲等,与祖父母隔二代,是二亲等,往下数也相同。旁系血亲则从本身往上数到同一祖先,再由该祖先数到要和本身计算亲等的人,二者相加的总世数就是亲等。

3、姻亲

姻亲就是因婚姻而发生的亲属关系。可分为"血亲的配偶",如兄弟的妻子、姐妹的丈夫。一般不承认"血亲的配偶的血亲"是姻亲,因为如果承认的话,姻亲的范围就太广泛了。兄嫂、弟媳的父母,或姐夫、妹婿的父母都不是姻亲。

(二)称谓

对于称谓,我们的祖先是十分讲究的,丝毫必辨,如不谨慎,稍有差错,便会贻笑于人。今天,我们虽然不必像先人那样讲究,但是,搞清楚亲属、师友、同志之间的称谓也是很有必要的。

1、称谓的规律

(1)凡家庭中的至亲长辈、平辈都按例称呼,如父母亲、岳父岳母、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等。过去对直系小辈的传统称呼是用一"吾"字,如吾儿、吾孙等。其他亲友可在尊者、长者前加一"尊"字,在晚辈、小辈前加一"贤"字。

(2)有姻亲关系者加一"姻"字,如姻伯、姻兄、姻翁等,有世谊者如一"世"字,如世伯、世兄等。姻世皆有者加"姻世"二字,均无者冠一"仁"字。

(3)在至亲长辈和平辈面前自称均按定例,如舅侄、表弟、内兄等。

(4)直系长辈及外祖父对小辈自称不必另加谦辞,祖即称祖,父即称父,其余可加一"愚"字,如愚叔、愚舅等。

(5)业师自称,无需太谦,亦不宜过于直率自称为师,古人称"友生",现一般直书已名。

2、尊称

所谓尊称,是指带有尊重色彩的称谓。如用亲属称谓称呼非亲属成员。一般来说,如果双方年龄相差不远,就可以尊称对方"大哥"、"大姐"、"嫂子"或"弟弟"、"妹妹"、"兄弟"等。对年长者一般尊称为"大爷"、"大娘"、"爷爷"、"奶奶"、"大妈"、"大叔"、"大婶"、"大伯"、"伯母"、"叔叔"、"阿姨"、"老大爷"等。

-- 夫族及亲属称呼

称呼对象 称 呼 自 称

夫之祖父 尊家祖翁 孙媳

夫之父 尊家翁 媳

夫之伯叔 尊家伯叔翁 侄妇

夫之兄弟 尊(贤)几爷、几爹 弟妇、嫂

篇四:英文中如何区分奶奶和外婆、外公和爷爷

英文中如何区分奶奶和外婆、外公和爷爷?

问题 1: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祖父母的时候,如何区分爷爷/外公和奶奶/外婆?

A. 一般场合下,不作特别的区分,也不作专门的注释是祖父母还是外祖父母。

?

B. 在需要特别注明的场合,可以说 on my father's/mother's side 来区分:

? 例句:She is my grandma on my mother's side. 例句:I was very close to my grandma. —— 25'11"

或者更书面语的方式,用 paternal/maternal grandparents 来注明是祖父母还是外祖父母——

?

问题 2:在称呼自己祖父母的时候,如何区分爷爷/外公和奶奶/外婆?

短回答是:不作区分。

下面是围绕问题 2 的长回答。

由于中国的儒家传统,长幼、尊卑、秩序很重要,因此每个人的身份是通过他/她一个更大体系中的位置来决定的,这个位置是独一无二的。

比如,「三叔」,这两个字包含如下意义:

1. 性别:男性。

2. 辈份:和爸爸同辈。

3. 家族:我爸爸家那边的。

4. 亲疏:我爸爸的亲兄弟。

5. 长幼:比我爸爸小。

6. 排行:老三。

而在英语中,uncle 一词,除了表明上面的 1 和 2,就没有其他含义了。uncle 可能是妈妈家的,甚至可能是远房的,可能比我爸/妈大也可能比他们小,排行就更不知道了。

所以,英语中的确奶奶和外婆是一个词,爷爷和外公是一个词,同样的还有叔叔舅舅不分,姑姑小姨不分,堂哥表弟不分……总而言之,一辈人就是一个称呼。那,不用独一无二的身份,怎么例句:Barack Obama's maternal grandmother was born in 1922. - Wikipedia |

区分他们呢?很简单,直呼其名(自己的父母和祖父母例外)。

?

? 祖父母(直系):称呼或提及自己的祖父母,就叫 grandpa/grandma,一般不作区分。 其他长辈(包括旁系/别人的祖父母,父母辈的旁系亲属/朋友):直呼其名。

o 小孩子称呼非直系祖父母,可叫 Grandpa/Grandma + 名

o 小孩子称呼父母辈人:Uncle/Aunt + 名

上面所说的「名」,指的都是 given name。

范例——

(插播推荐本人最爱的美剧之一:《摩登家庭》)。

称呼或提及自己的祖父母时:

? 和不熟悉的外人交流时提及,可不带名字,不作区分。

例句 1:You know what? This song was my grandma's favorite. I really miss her.

? 和熟悉的人(包括亲人和熟人)交流时提及,所有人都知道你说的是谁(或者你是当面称

呼她),不会引起误会,那么可不带名字。

例句:Although if grandma wrote it, she must have sensed I was ready.

—— Alex 称呼刚刚去世的奶奶, 6'25"

其他长辈,不熟就「前缀+姓」,熟就直呼其名:

?

?

?

【补充】

上述原则不适用于父母、强调等级的地方、不熟的长辈或上级。

1,爸妈,就叫 dad/mom 或 pa/ma。

2,老师,都叫 Mr./Mrs./Miss + 姓。

3,不熟的长辈或上级,同 2。

下面是夹带私货时间——

例句:Grace was such a kind and whimsical soul. —— Cam 称呼 Phil 的母亲, 0'40" 例句:Gloria, you must be so hot in that. —— Haley 称呼爷爷的妻子, 1'10" 例句:You know, Jay, Mitchell is so burnt out right now. —— Cam 称呼丈夫的老爸, 1'40"

永远要记住并称呼别人的名字。我觉得这个要求不管是在中国和外国,都是通用的。即使不能对家里长辈这样,但对晚辈是应该的,对身边的朋友也是应该的。这也是我在平时对身边朋友的要求:我最见不得一个小伙子拉着女朋友的手过来介绍说,这是我女朋友。我总是会回复:靠,你女朋友没有名字吗?她是你的附庸吗?她首先是她,然后才是你的女朋友。

另外,有朋友立即跳入了「这是文化自卑」的结论。我想说,我并不认为中国文化糟糕,回答中也没有体现出这一点,请勿过度敏感。我

外公外婆是直系亲属

们在很多国内的报纸上都看到过,有人说我们文化中不好的地方,我们就延展到「这是瞧不起中国文化」,或者「这是文化自卑」,这种行为反而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

1. 称呼和亲属关系并不是一个东西。

题主问亲属关系如何表达,他所说是如何称呼与你具有特定亲属关系的人。

最简单直接的区别方式:比如王小明的同学问王小明:“王老明是你的什么人?(问亲属关系)”他不可能回答说“我叫他王老明”,他应该说“王小明是我爷爷”之类的话。

又及:称呼可以用的就更多了:本名,外号,字,头衔,爵位等等等等。。亲属称呼只是其中之

一。放到中文中,称呼和表亲属关系对应的是“叫爸爸”和“这是家父”。

2. “由于没有儒家文化的影响,同时又继承了启蒙运动的成果,人们的个体独特性,比其身份更重要。”

首先,身份和亲属关系(kinship)不是同一个东西。

英语属于“爱斯基摩亲属系统”,不区分父母系,着重于亲疏关系,越近就描述越详细。

中文属于“苏丹亲属系统”,属于很复杂的描述性系统,即:区分父母系,区分相对年龄,区分性别,区分代别。英语只区分后两个。

由于亲属系统的不同,决定了英语使用者无需说明相对年龄和父母系,而非“尊重个体独特性”。 认为使用某个特定系统就是认同了某种价值观的话,最好去维基百科搜一下用这些不同亲属系统的语言都是什么。

又又及:使用某个亲属系统,并不说明就一定要用亲属系统来做称呼。再说了,儒家之前,汉语就有这样的亲属关系词好不好。。。

3. 靠,你女朋友没有名字吗?

对方是介绍他们两个之间的关系,为了拉近她和你的距离,方便你们两个认识。你来一句“靠,你女朋友没有名字吗?”,如何我是他,我真的就会觉得这有点不懂礼貌+随便扣帽子,毕竟介绍认识起的只是个引导作用。退一步讲,如果你真的尊重她的个人独特性,直接问她叫什么名字岂不是更合适吗?

4. 英语国家的人如何称呼父母的父母。。。。

英语国家的小孩子不是一出生就就直呼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婆外公名字的。这个更多的是习惯问题,有在家一直叫dad/mom的,也有叫名字的(就澳洲来说前者较多)。小孩子称呼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话叫Nan, Nana, Nanan, Nannan, Nanna, Nada, Nanny, Gran and Grann之类的也很多。

这里只是举个例子,要展开说就太多了。属于“英语使用者如何称呼中文中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范畴。

5. 永远要记住并称呼别人的名字?

这句话槽点太多,无论中西方社会,社交礼仪都远非这么一句话能概况的。

记住别人名字是对的。但是你确定要一直称呼对方的名字?且不论中国,即使在英语国家,我不觉得英语国家的小孩子会喜欢他妈叫他全名的时候:“Dave Parker, come here we need to talk”。正式场合就更不用说了。即使是陌生人之间,在英语国家用pal/mate之类的词也比问对方名字然后之间用对方名字要礼貌的多。

篇五:我的外公外婆

我的外公外婆

2012337260067

吴健平

汉语言二班

想写一篇文章关于我的外公外婆的。写写他们这一代人的一生。不足的一点就是我对他们的记忆是从我开始记事的时候,所以了解的并不多。

记忆中印象深刻的也没几件事。我的外公今年已是50多将近60的人了,名字是自强,也许是他爸爸想让他以后自强自立,也是在那个年代里老一辈子的心愿。他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农活他都干过,并且现在还在干,每一样做的都很好,把家里的事处理的井井有条。同时他还是一个公社的员工,当然这是指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现在已经在家了,可以说是退休了。

我小时候记得外公总是一副严厉的样子,我总有点怕。这也是小时候不敢在他家住的原因之一。记忆最深的事有两件。第一件是事,有一次我在小学,放学的时候我们那里有一个规定要站好队然后一起解散。然而就在站队的时候我没有站好,就受到了领队高年级的同学的大吼,我就有点不爽,回去告诉了外公。外公以为我受他欺负了,正好他回家的时候要经过外公家门口,外公就在门口等他经过,要替我说理。没想到外公回来说:“他说是你站队没站好,所以他才说你的,是吧”。我知道是我的错了,只好低着头说:“是的”。“是你错了,不是人家,你要知错,不能冤枉人家”。我说:“嗯”。唉!自己的错回来告诉外公我就改变了说法。外公教训的是:“别人欺负你的时候我会给你说了理,但是你要占理”。第二件事是,有一次我们几个朋友贪玩,觉得偷偷的吊在三轮车的后面好玩,然后我们就一致决定等车来的时候我们就一起追过去,吊在上面。我们只是觉得好玩,但是不知道这样做的危险性。就在我们吊着在路上走了一段经过外公邻居家门口的时候,被坐在外面乘凉的外公发现了,我想这下完蛋了,要挨打了。外公一边把我往家里拉一边打我,我被打疼了我就大哭大哭,还骂了他一句。骂完之后打的更凶了。事情的结束以及后来发生了什么我不记得了。这是我小时候对外公的记忆。

在我的记忆了我的其他的记得事就是外公从镇上赶集回来总会给我买点香蕉,因为他知道我最爱吃香蕉。还有就是他也不会忘记带我去镇上去买东西,每次去我们一般都一起去剃头,每次都在那个平头王那里,因为你说那个人的技术好。等全部事情办好以后,你定会带我去那个你经常去的小餐馆里吃一顿,当时也许那是我最开心最幸福的事了。

小时候对外婆的记忆是何其的少,真的记不起几件,就是出来对我好,还是对我好。我记得每次我只要去外婆家外婆都会给我炖鸡蛋,每次都是五六个的给我炖,让我这个外甥吃个够,她知道这也是我最爱吃的。外婆也很疼我,每次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就都会给我留一份,等我去了吃,当然有时候因为留的时间太长了,所以好吃的就变质了不能吃了,我当时也不懂感动和感激,我只知道外婆对我好。

记忆更多的事还是这连着我经历的两年高考。

这次从学校回来,我就决定这个暑假一定要在家好好陪陪外公外婆。在学校里我也是一个月给他们打一次电话,问问他们的身体状况,毕竟人上了年纪,又是农民在家一年那么多农活要做,也够他们累的。

我刚到县城爸妈租的房子疲惫的放下书包,和母亲说了几句话,然后就用妈妈的手机给外公打了个电话,告诉他们我回来了。接到电话,先是开心,又问我什么时候回去?妈妈给我做的什么饭。在城里我只呆了一天然后就回老家了。回到家外公去地里了不在家。外婆在睡觉,他们以为我今天不回来,所以也就没准备吃的。

说实话,这几天在家我的肚子从我睁开眼睛到晚上闭上眼睛它都没有扁过,撑死我了,

回来外公外婆逢人就说我瘦了,在学校吃不好。从我回家家里做的饭还没有重过样,我在家什么农活也不用干,就是吃吃睡睡玩玩,真的有点像猪了。有一天吃早饭的时候,外婆说:“你外公说你瘦了让你在家吃好点。”我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但是我的心都在流泪了,感动的泪水,外公外婆对我真是太好了,我无以回报。在家呆了一个星期,什么也没帮他们做还让他们一直养着,还像小孩一样养着。

这就是亲情这就是爱。这种爱虽然都是生活中的点滴,但是都是那样的伟大,无可攀比。我是深深地爱着他们,虽然我现在仅仅能做的就是打个电话问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在他们生日的时候说一声生日快乐,在我有时间的时候回去多陪陪他们。这既是亲情这就是爱。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