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论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6:24:31 小学作文
篇一:欧阳修论作文
欧阳修论作文
顷岁①孙莘老②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③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在至者。疵⑤病不必待人指摘⑥,多作自能见之。”
注释:①[顷岁]近年来。②[孙莘老]即孙觉,字莘老。③[乘间]乘着间隙,乘机。④[患]毛病、弊端(在于)。⑤[疵]小毛病。⑥[指摘]挑剔,批评。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尝: ②工: ③过: ④疵:
2、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①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 ②唯勤读书而多为之( )③多作自能见之( )
3、翻译划线的句子
①、
②、
3、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
篇二:欧阳修论作文
欧阳修论作文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汉族,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人(例:《醉翁亭记》最后一句),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与唐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其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又喜奖掖后进,苏轼兄弟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创作实绩亦灿然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
【选文】
顷岁(1)孙莘老(2)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3)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4);世人患(5)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6)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7),多作自能见之。”
【注释】
(1)[顷岁]近年来。(2)[孙莘老]原名孙觉(1028--1090),字莘老,高邮人。
(3)[乘间]乘机,乘着间隙。(4)[工]精,妙。(5)[患]毛病、弊端(在于)。 (6)
[至]达到。(7)[指摘]挑剔,批评。
【阅读提示】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论述了作文的诀窍:一是勤奋读书,二是多动笔。今天读来,不无启迪。
【感受】
写作的诀窍就是要勤奋。
【启示】
想做好一件事,没有捷径,唯有靠自己脚踏实地。
【译文】
近年来孙莘老结识欧阳修,曾经乘机问他怎样才能写好文章。欧阳修说:“没有其它办法,只有勤奋读书多动笔,就会写好。世人的弊病在于:写作太少,又懒于读书,每写出一篇,就想超过别人,这样很少有达到目的的人。文章缺点不需要别人指出,只要写多了,自己能发现。
篇三: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8《欧阳修论作文》教案2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8】
欧阳修论作文
临清市艾寨丕介学校 汪因广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文。
2、感悟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句子并体会大意。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明白本课的意思并受到启示。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以及受到的教育。
教学时数:1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复习回忆,导入新课。
1.指名学生谈:陈晋之读书之法。
2.板书课题: 欧阳修论作文。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借助注释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指名读课文,正音。
3.教师范读。
4、指名交流。
①读一读:你能读正确吗?边读边体会语句的意思。
②品一品:读出味吗?做到有滋有味读词语。
3说一说: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说明意思吗? ○
4.再读课文,找出令你最受到启示的句子读一读。
三、再读课文,体会含义。
1.再读一读、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示?
2.同学交流,教师指导: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多读多写多修改,才能成为好文章。
1。你从这短文中学到了什么?
2.结合自己写一段自己的认识。
篇四: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课外文言文
⒈ 王翱秉公
原文:
王翱①一女,嫁于畿辅②某官为妻。公③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④。恚⑤而语女曰:?而⑥翁⑦长铨⑧,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何吝者??女⑩寄言于母。夫人一夕置酒,跪白⑾公。公大怒,取案上器击伤夫人,出驾⑾而宿于朝房⑿,旬⒀乃还第。婿竟不调。
注释:
① 王翱(1384―1467):出生于今河北省孟村县王帽圈村,字九皋,明代大臣。成祖朱棣永乐年间进士;宣宗宣德时为御史。英宗即位,擢右佥都御使,出镇江西。1442年(英宗正统七年)提督至辽东军务。他到镇后,立即修缮城垣,浚深沟堑,设置烽燧,并训练将士,整顿军纪,边防得以增强。后擢升右副都御使。1447年(英宗正统十二年),以征讨兀良哈之功,进右都御使。1452年(代宗朱祁钰景泰三年)调任总督两广军务。次年,擢吏部尚书,铨选不徇私情。英宗复辟后,召对便殿,只称先生而不呼其名。
② 畿辅:京城附近地区。
③ 公:指王翱。
④ 遣:放走;打发。
⑤ 恚:愤怒,生气。
⑥ 而:通“尔”,你的。
⑦ 翁:父亲,指王翱。
⑧ 长铨:选拔官吏的长官。
⑨ 女:通“汝”,你。
⑩ 白:禀报。
⑾ 驾:坐马车。
⑿ 朝房:朝廷中供值班的房间。
⒀ 旬:十天为一旬。
题目:
⒈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取案上器击伤夫人
⒉解释下面划横线的字的意思。
⑴迁我京职 ( )
⑵取案上器击伤夫人 ( )
⑶婿竟不调 ( )
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何吝者?
⒋公夫人每迎女,婿为何固不遣?
⒌面对女婿的要求,王翱满足了他没有?由此可以看出王翱是个怎么样的人?
⒍有人说现在的社会是个人情社会,不要说亲人之间互相帮忙办事,即使是亲戚朋友之间,办个事,图个方便,无可厚非。你是如何看待这种人情社会的?
启发与借鉴:
秉公。王翱作为朝廷中选拔官吏的长官,要调动女婿的工作,真是轻而易举。但他秉公处事,任凭夫人“枕边风”怎么吹,他就是不干,最后竟与夫人“对着干”。2004年因公殉职的河南登封公安女局长任长霞,“奉命于危难之间”,在整顿当地极为混乱的治安局面中,她一身正气,秉公处事,两年间铲除了数十个大小不等的黑社会性质的团伙,百姓交口称赞。秉公才能执法,秉公执法才有正气。
答案:
⒈取案上器/击伤夫人
⒉ ⑴调。⑵桌子。⑶最终。
⒊你的父亲是选拔官吏的长官,把我调到京城做官,那么你可以整天陪待你母亲。况且调动我轻易得就像振落树叶,有怎么可吝啬的呢?
⒋想要岳父把他调往京城。
⒌没有。王翱是个刚正不阿,秉公执法,不徇私情的人。
⒍人情社会里办事不能违背原则,不能违背法律,要蹲守社会公德、法律秩序。
译文:
王翱的一个女儿,嫁给京城附近的一个官员为妻。王翱的夫人非常疼爱女儿,每次要女儿回家,女婿坚持不放走。他愤怒地对妻子说:“你的父亲是选拔官吏的长官,把我调到京城做官,那么你可以整天陪待你母亲。况且调动我轻易得就像振落树叶,有怎么可吝啬的呢?于是女儿将想法告诉了母亲,夫人在当天准备了酒菜,跪着禀报王翱,王翱非常生气,拿起几案上的器具的打伤了夫人,出门去,坐马车住到朝房里十天后才回家,女婿最终没有被调职。
⒉ 海瑞刚正
原文:
海瑞①,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②,令老仆艺③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瑞为母寿,市肉二斤矣。?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瑞曰:?囊④胡公按部⑤,令所过无供张⑥。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发橐⑦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都御史鄢(tan)懋(mao)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⑧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⑨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
注释:
①海瑞(1514-1587):明代著名政治家。海南琼山人,字汝贤,自号刚峰。他自幼攻读诗书经传,博学多才,嘉靖二十八年(1550年)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嘉靖四十一年(1562),以罢官抗逆显于后世的明代廉吏海瑞任诸暨知县;嘉靖四十五年任户部云南司主事,上书批评世宗迷信巫术,生活奢华,不理朝政等弊端,遭迫害入狱。世宗死后获释。隆庆三年(1569年)调升右佥都御史,他一如既往,惩治贪官,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后被排挤,革职闲居16年。万历十三年(1585年),重被起用,先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佥都御史,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贿,两年后病死于南京。
②布袍脱粟:穿粗布的衣服,吃粗粮糙米。
③艺:种植。
④囊:从前。
⑤按部:巡查部属。
⑥供张:奉献招待,意思是铺张浪费。
⑦橐(tuó):袋。
⑧抗言:高声说。
⑨恚:气愤。
题目:
⒈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发橐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⒉解释下面划横线的字的意思。
⑴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 ( )
⑵昨闻海瑞为母寿 ( )
⑶市肉二斤矣 ( )
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
⒋本文写了海瑞的哪三件事?请简要概括。
(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欧阳修论作文)⒌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海瑞的哪些品质。
答案:
⒈ 发橐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⒉ ⑴ 曾经。 ⑵ 听说。 ⑶ 买。
⒊(海瑞)高声宣言,县邑狭小,不能容纳众多车马。
⒋ ①生活简朴,布袍脱粟;②智惩胡公子;③义抗鄢懋卿。
⒌ 廉洁节俭,秉公施法,刚正不阿。
译文:
海瑞,字汝贤,是海南岛琼山县人。他参加乡试,考中举人。代理南平教谕之职。后升任淳安县知县。日常海瑞穿布衣服,吃粗粮,并让老仆种植蔬菜来自给。总督胡宗宪曾经告诉他人说:“昨天听说海瑞替母亲祝寿,
只买了二斤肉。”宗宪的儿子经过淳安时,恼恨驿站的官史,把驿站的官吏倒吊起来。海瑞说:”过去胡公巡查所属各地,下令他所经过的地方不要提供陈设之物及招待。现在看来,此人行李很多,肯定不是胡公子。”于是就打开那人的袋子,取出钱数千金,将它放入钱库中,(并派人)驱马报告胡宗宪,宗宪没有理由加罪于海瑞。
都御史鄢懋卿巡查路过淳安县,酒饭供应的十分简陋,(海瑞)高声宣言,县邑狭小,不能容纳众多车马。懋卿十分气愤,然而他早听说过海瑞的名字,只得收敛威风而离开。
3.于令仪济盗成良
原文: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①,长厚②不忤⒃物⒁,晚年家颇丰富。一夕,盗③入其室,诸子擒之,乃④邻舍子也。令仪曰:?汝素⑤寡过,何苦而为盗邪⑥??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⑦足⑾以衣食。?如其欲与之。既⒂去⑧,复呼之,盗大恐。谓曰:?汝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⒄。留之,至明使⑿去⑧。"盗大感愧,卒⒀为良民。乡里称君为善士。君择子侄之秀者,起学室,延名儒以掖之⑨,子、侄杰仿举进士第,今为曹南令族⑩。
(选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注释:
①市井人:做生意的人。
②长(zhǎng)厚:年长而厚道。
③盗:贼
④乃:原来。
⑤素:向来。
⑥邪:同“耶”。
⑦十千:指十贯铜钱。
⑧去:离开。
⑨掖:教育。
⑩令族:有声望的家族。
⑾足:足够。
⑿使:让。
⒀卒:最后,最终。
⒁物:人。
⒂既:已经。
⒃忤(wǔ):触犯。
⒄诘:责备,责怪。
篇五:初中文言文21-30
21. 曹冲智救苦库吏
【原文】
太祖①马鞍在库,而为②鼠所啮③。库吏惧必死,议④欲面⑤缚首罪⑥,犹⑦惧不免。冲谓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⑧。” 冲于是以⑨刀穿⑩单衣,如鼠啮者,谬⑾为失意⑿,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⒀啮,是以⒁忧戚⒂。太祖曰:“此妄⒃言耳⒄,无所⒅苦⒆也。”俄而⒇库吏以(21)啮鞍闻(22),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23)柱乎?”一无所问(24)。 【注释】 ①太祖:指曹操。 ③啮:咬。 ⑤面,当面; ⑦犹:仍然,还是。 ⑨以:用
②为??所:被?? ④议:商议,商量; ⑥首罪,自首请罪。 ⑧自归:自首。 ⑩穿:戳。
⑾谬,谎称,撒谎说; ⒀见:被。 ⒂忧戚,悲伤。 ⒄耳:罢了。 ⒆苦:苦恼,忧愁。
(21)以:被
⑿失意,内心有不快活的事。 ⒁是以,因此; ⒃妄:。胡乱 ⒅无所:不需要。 ⒇俄而:不久
(22)闻:上报。
(24) 一无所问: 丝毫没有追究。 (23)县(xuán):同“悬”,悬挂。 【译文】
曹操的马鞍在马库,然而马鞍被老鼠给咬了,库吏害怕自己一定会死,他决议想要当面捆绑自首请罪,还害怕曹操不赦免他。曹冲对他说:“等到三天当中,然后自首。”曹冲于是用刀刺穿单衣,像被老鼠咬过一样,撒谎说他心
里不愉快,容貌带有忧愁的神色。曹操问他,曹冲回答说:“世俗认为被老鼠咬过衣服的人,衣服的主人不会吉利,现在我的单衣被老鼠咬过了,这让我担忧。”曹操说:“这是胡乱说的罢了,没什么可以苦恼的。”过了一会儿库吏把老鼠咬马鞍的事报告给曹操。曹操笑着说:“我孩子的衣服在旁边,还被老鼠咬,更何况马鞍悬挂在柱子上呢?”曹操丝毫没有追究。
22. 欧阳修论作文
【原文】
顷岁①孙莘老②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③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④;世人患⑤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⑥者。疵病⑦不必待人指摘⑧,多作自能见⑨之⑩。” 【注释】 ①顷岁:近年来。 ③乘间:乘机,乘着间隙。 ⑤患:毛病、弊端(在于)。 ⑦疵病:小毛病,这里指缺点。 ⑨见:发现 【译文】
近年来孙莘老结识欧阳修,乘机问他怎样才能写好文章。欧阳修说:“没有其它办法,只有勤奋读书多动笔,就会写好。世人的弊病在于:写作太少,又懒于读书,每写出一篇,就想超过别人,这样很少有达到目的的。文章缺点不需要别人指出,只要写多了,自己能发现。 【启示】
②孙莘老:原名孙觉,字莘老,高邮人。 ④工:精,妙。 ⑥至:达到。
⑧指摘:挑剔,批评。 ⑩之:代词,代文章的缺点
1.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论述了作文的诀窍:一是勤奋读书,二是多动笔。 2. 写作的诀窍就是要勤奋。
3. 想做好一件事,没有捷径,唯有靠自己脚踏实地。
23. 叶廷珪抄书
【原文】
余幼嗜学,四十余载未尝释卷①,食以饴口②,怠③以为枕。士大夫家藏异书,借无不阅,阅无不终篇而后止。常恨④无赀⑤,不能尽传写⑥,间⑦作数十大册,择其可用者手钞⑧之,名⑨曰《海录》。 【译文】
我年轻时非常喜欢学习,四十多年,不曾放开书卷,拿着它吃东西嘴里觉得香甜,用它当枕头。士大夫家有与众不同的书,借来的没有不读的,读的没有读完全篇不会终止。常常怨恨没有钱财,不能全部抄写。在那么多书里,分出几十大册,选择其中有用的亲手抄下来,取名为《海录》。 【注释】 ①释卷:放下书。 ③怠:疲倦时
②饴(yi)口:嘴里觉得香甜。饴:感到香甜 ④恨:埋怨、怨恨。
⑤赀(zi):同“资”,钱财。 ⑥传写:辗转抄写。 ⑦间:分
⑨名:动词,命名,起名。 【启示】
⑧钞:同“抄”,抄写。
酷爱读书,并且将书中有用的知识转化为自己修身养性的至宝,这便是成就人才、成就事业的牢固根基。我们学生如果能够像前人一样做到手不释卷、多读一些好书,那么,我们就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就能成为一个高尚的文明人。
24. 善善恶恶而亡
【原文】
昔齐桓公①出,见一故②墟③而问之。④或对曰:“郭氏之墟也。”复⑤问:“郭氏曷⑥为墟?”曰:“善善⑦而恶恶⑧焉。”桓公曰:“善善恶恶乃所以为存⑨,而反为墟,何也?”曰:“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⑩。彼善人知其贵⑾己而不用,则怨之;恶人见其贱⑿己而不好⒀,则仇之。夫⒁与善人为怨、恶人为仇,欲⒂毋⒃亡而得乎⒄?” 【注释】
①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为“春秋五霸”之首。
⑦善善:尊重好人。前个“善”是动词,尊重。后个“善”是名词,指好人。 ⑨所以为存:生存之道;所以:用来??的原则。存:生存,保存。 ②故:旧的 ④或:有的人
⑥曷:同“何”,为什么,疑问代词 ⑩去:铲除 ⑿贱:轻视
⒁夫:发语词欲毋亡而? ⒃毋:无,不
③墟:荒废的城址。 ⑤复:又。 ⑧恶恶:憎恶坏人 ⑾贵:看重,尊重。 ⒀好:友好 ⒂欲:想要 ⒄得乎:可能吗?
【译文】
曾经有一次齐桓公外出,看见一个废墟,就问主人是谁。有人告诉他说:“这是郭氏的废墟啊!”(齐桓公)又问:“郭氏的房屋怎么会成为废墟呢?”(那人)问答道:“赞扬好人,批评恶人。”齐桓公说:“赞扬好人,批评恶人是生存的根本,为什么成了废墟,是什么原因呢?”(那人)问答道:“赞扬好人却不能任用,批评恶人却不能除去。那些好人知道他看重自己却不能用,就会怨恨;恶人知道他轻视自己,就会仇视他。与好人结怨,与恶人结仇,想不灭亡可能吗? 【启示】
本文说郭氏是非分明,扬善抑恶,却没有得到好的结果,以致家破人亡。郭氏的败亡值得人们深思,可能是他认识和处理问题过于绝对和极端的缘故。暗示人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不要过于绝对和极端。
25. 不能受谏,安能谏人
【原文】
贞观①五年,太宗谓②房玄龄等曰:“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③杀无罪。是以④天下丧乱⑤,莫不⑥由此⑦。朕今夙⑧夜未尝不以此为心⑨,恒⑩欲公等尽情极谏⑾,公等亦须受人谏语,岂得⑿以⒀人言不同已意,便即护短不纳⒁?若不能受谏⒂,安能谏⒃人?” 【注释】
①贞观:唐太宗的年号。 ②谓?言:对??说。 ③滥:通“乱”,胡乱。 ④是以:所以。 ⑤丧乱:丧亡祸乱。
⑨不以此为心:不把这当成心事。 ⑩恒:一直,经常。 ⑾极谏:极力进谏。 ⑿岂得:怎么能够。 ⒀以:因为。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