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临潼芷阳温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5:29:28 体裁作文
临潼芷阳温泉体裁作文

篇一:临潼旅游度假区

2011-5-23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西安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总体规划(2010-2020)》。未来十年,我市将加快西安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建设,将其打造成为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康体养生、温泉疗养、商贸会展为一体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日观光游客可达5~6万人

西安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位于我市东北部临潼区,距主城区约15公里。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规划用地范围北以西临高速至西临城市快速干道为界;南界东起烽火台西至洪庆沟;西至临潼-灞桥交界处;东至临潼环城东路与烽火台连接处,区域面积约27.33平方公里,其中可建设用地约18平方公里。

据悉,整个度假区的人口容量情况为:现状保留人口约3万人;度假居住人口约15万人左右;日观光游客容量5~6万人左右。

总体发展

三大条带与四大组团相交织

度假区将形成纵向三大条带+生态廊,横向四大组团+中心区。三大条带与四大组团相互交织,形成11个特征区域,从而形成度假区形象和氛围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纵向三大条带+生态廊——从纵向上(东西向),度假区被三种不同的地形所划分,可对应平地旅游度假带、塬地旅游度假带和山地旅游度假带三大条带。在平地和塬地之间,结合古河道形成生态廊。这条生态廊一方面为度假区提供了旅游休闲的开敞空间,另一方面也将各个沟谷水库的水量汇聚到中心区凤凰池内的通廊。

横向四大组团+中心区——从横向上(南北向),根据现状及自然地理条件(沟谷的分割),划分为四大组团并形成各自主题,从北至南依次为温泉休疗及教育组团、风情小镇度假组团、活力度假组团和创意生活组团。同时,在整个度假区的核心位置安排服务中心,既是生活服务中心也是旅游集散服务中心。

旅游空间

打造“一心一带五谷”

度假区建设用地和开敞空间形成相互交融的格局,建设用地内主要安排旅游度假设施,开敞空间内主要安排一些旅游项目。在此基础上,整个旅游发展空间形成“一心一带五谷”的结构。

“一心”指旅游集散服务中心,是所有来度假区旅游观光的游客集散地,位置在度假区中心区;

“一带”指生态廊,是汇集沟谷水库水量至中心区凤凰池的湿地廊道,其内可安排参与型的旅游项目;

“五谷”指利用五条自然山谷结合几大组团的特色形成不同的旅游主题,五谷从北至南分别为温泉谷、风情谷、活力谷、极限谷和创意谷。

在“一心一带五谷”的总体结构中,旅游集散服务中心成为整个架构的中枢,通过生态廊与五谷紧密相连,同时生态廊与烽火大道相接,向北可进一步串接华清宫景区、温泉疗养区、骊山风景区以及秦始皇陵景区,从而将度假区内外主要的旅游观光资源整合为一体。 记者昨日获悉,除旅游度假住宿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外,度假区旅游项目及景点主要分布在“五谷一带”的结构中,景区将尽量保持自然生态的效果,避免过于人工化的设施。 “五谷”将结合5条现状自然沟谷来安排项目和景点:

温泉谷——位于温泉休疗组团西侧芷阳沟一带,是生态型的山地温泉养生区。依托山地环境,种植大片的药用植物,借林屏、流水营造出宜人而私密的环境。温泉谷分为综合服务区、室外温泉氧吧区及温泉水上乐园。

风情谷——位于风情小镇度假组团西南侧王坡沟一带,是生态、绿色的农业生产、观赏和体验区。包括特种农业示范园、精品农家乐、水果庄园、酒庄等内容。

活力谷——位于活力度假组团南侧的韩峪沟一带,是适合中年人和老人、儿童的运动休闲及动物观赏区,主要包括18洞高尔夫球场、温驯动物观养等内容。

极限谷——位于活力度假组团南侧的小峪沟一带,是释放年轻人活力和激情的运动区,包括攀岩、速降、山地自行车等内容。

创意谷——位于创意生活组团南侧的洪庆沟一带(不属度假区用地范围),是为创意阶级提供室外的创作、展示的地区。包括雕塑园、婚纱摄影基地及创作工坊等内容。

“一带”指度假区内横贯东西的湿地生态廊,其内可安排自然植物景观为主的项目,还可安排盛装巡游等节日活动。生态廊在中心区内的凤凰池景区是度假区内最重要的人工景区之一,其周围分布着度假区最主要的公共设施,体现现代科技与自然融合的主题。 五大风貌片区尽显唐韵秦风

为更好地体现西安风格,度假区规划在设计上采用划区分类,风貌分类上分为唐韵(官式建筑)、秦风(官式建筑)、地域风(民间建筑样式元素)。在风格手法上分为传统原真和现代演绎两种,最终组合形成5大风貌片区。

传统唐韵原真区

该片区以华清池景区为原真唐韵的核心展示区和片区风貌底蕴基础。建筑的新建和改造以唐代官式建筑为蓝本,突出恢弘壮丽的气质风格,以木构坡顶建筑结构比例为根本,构件纹样为要素,由内而外地体现原汁原味的唐代风韵。

现代唐韵演绎区

这一片区地处骊山风景名胜区的一隅,与华清宫、烽火台毗邻。为增加骊山风景名胜区的风貌统一性,片区仍然以唐代风韵为主导风貌;在手法上则主要以现代演绎为主,采用坡顶形式。

西北地域风格区

这一片区是凤凰池核心景区所在地,是整个旅游度假区的形象代表。片区地处塬地边缘,遗留着西北风情浓郁的窑洞。设计中将汲取西北民间建筑的造型特征,塑造能够代表西北地区,具有强烈地域特征、独树一帜的现代建筑风貌。

现代地域风格区

片区环绕着凤凰池景区展开,在风貌上与凤凰池景区相协调。片区的风貌在遵循地域特征的同时,不强求对于西北民间建筑语汇的汲取,而是突出对场地原有地形地貌的利用和延续,和在色彩材质上与凤凰池核心景区的协调。

现代秦风演绎区

片区内存在一处较大的秦东陵遗址,而整个旅游度假区背枕骊山,东牵始皇陵,是秦文化物质载体的集中地。秦文化的展示将是这一片区的重要主题。设计中将参考汉唐建筑和书籍文物,发挥想象力,以现代手法进行演绎。

交通

度假区内每500米可便捷乘公交

度假区周边道路能否承担未来巨大的交通压力?记者获悉,度假区道路交通规划将由对外交通、内部交通、公共交通及自行车交通组成。

对外交通 轻轨连起西安主城区

未来西安东部地区与主城区之间的交通联系,轨道1号线延长线将连接西安主城区与临潼新城、兵马俑景区,其线路将能够服务到度假区。结合临潼度假区分布,每个组团及中心区各设置一处轻轨站,站距约在1.5~2公里。

从交通预测来看,建立东西向与主城区连接的干路系统非常关键,凤凰大道与烽火大道承担这一功能。轨道交通实现之前,凤凰大道是最重要的公共交通走廊。

西临快速、西临高速以及北部其他干路是临潼地区与西安主城区相连的重要走廊。规划结合西安总规路网设置了与这些道路相接的联络线,分别是骊山大道、开元大道、紫霞大道和胜利大道。

公共交通 每500米可便捷乘公交

根据不同的出行需求和出行距离,公共交通可划分为四类:

轨道服务线——沿西临高速南侧布置的轨道线,主要解决度假区与西安主城区的大运量公交联系站点,服务半径为1000米;

快速公交线——轨道线实现之前,凤凰大道和烽火大道将是主要的公共交通线路。站点服务半径为500米。

中心服务线——沿生态绿廊南侧的东西向次干路设置,解决各组团与中心区的公交连接。不仅承担交通联系的功能,还兼具游客旅游观景的游览功能。站点服务半径为300米。 组团服务线——各组团内的环形干路是解决组团内居民与上述三类平行公交线路换乘的公交收集线,站点服务半径为300米。

倡导低碳 规划自行车休闲道

作为一种低碳环保的交通出行方式,度假区内的步行及自行车交通体系根据其服务特征可分为三大类:

步行及自行车休闲道:主要沿生态绿廊内布置,承担休闲观景和串联各个功能组团的职能。

步行及自行车登山道:留出塬地边缘景观较好的区域作为公共空间,沿塬地的边缘布置登山健身道。

步行及自行车通勤通学道:该通道从各组团中央把三大条带、生态廊以及轨道站点连接起来,居民可沿着这条绿化步行及自行车通廊到达轨道站,然后换乘轻轨去往西安主城区。另外,在该通廊两侧布置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诸如中小学、幼儿园等设施。 应急

公共空间灾时可转换为避难场所

记者获悉,《规划》充分考虑到应急系统建设,建立疏散救援通道的同时,部分公共空间在平时功能基础上附加避难功能,平时正常使用,灾时转换为避难场所。

度假区建设将考虑应急,将设疏散救援通道,用于灾时救援力量和救灾物资的输送,受伤和避难人员的转移疏散,尤其要保证灾后的通行能力。骨干救援通道连接度假区出入口、消防站、医疗设施等,一般疏散救援通道连接避难场所等。骨干疏散救援通道的机动车有效通行宽度不小于15米,转弯半径应满足大型救灾车辆通行的需要,要求一般疏散救援通道机动车有效通行宽度不小于7米。

避难场所利用公园绿地、学校、体育场馆和广场改造而成,平时正常使用,灾时转换为避难场所。避难场所具有宽阔的开敞空间与绿地,能够满足避灾人员、设施和物资的安置要求,至少安排两个出入口。临时避难场所可容纳较多避难人员,主要用于灾时30天以内的避难生活;长期避难场所可容纳需要长期避难的人员,进行集中性安置,用于灾时30天以上的避难生活。

篇二:临潼旅游度假区

曲江临潼两区共建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

西安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功能分区图

西安曲江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产业功能分区总图

曲江新区面积扩一倍

2015年全面建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

缘起:空间不足成瓶颈 发展需要扩曲江

范围:面积扩大近一倍 万亩森林归新区

布局:九大园区打造全国最大文化产业聚集区

目标:2015年全面建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

近期:率先启动三大项目 欢乐世界西部最大

“曲江模式”跨区域发展

临潼五年建成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

定位:陕西、西安旅游的国际新品牌

目标:世界知名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

格局:打造“一山一带三湖五区”基本格局

建设:曲江负责建设运营 5年投入800亿

支持:曲江推出6大举措 两年67亿完善基建

近日,市委、市政府研究通过了《曲江新区扩区发展规划》和《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规划建设实施方案》,这是我市整合城市资源、优化城市布局,发展壮大旅游、休闲、文化产业的又一重大举措。

曲江新区现有面积20 .57平方公里,随着曲江新区各项事业的高速发展,已基本建成。为加快曲江新区开发建设步伐,切实发挥开发区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曲江新区在现有面积的基础上新增20.4平方公里,扩展为40.97平方公里。

曲江新区扩区发展之后,对于进一步拓展区域发展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西安文化产业跨越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按照扩区规划,曲江新区将向东扩展至长鸣路,向南扩展至雁塔、长安边界。在新区扩建区域内,曲江新区将规划建设主题旅游与文化商贸区、会展商务与传媒出版区、影视演艺与科教创意区、遗址博览与生态创意区、娱乐运动与休闲度假区等五个功能分区,从而完善文化产业发展门类,培育完整的文化产业链。在新区内将首先建设曲江欢乐世界、古玩产业基地和当代艺术村落等三大项目,通过大项目带动,迅速形成多个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文化产业示范带。

临潼素有“中华源脉”之称,历史遗存众多,地热资源丰富,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瑰宝之一。为了加快临潼旅游业发展,使之成为我市旅游产业的龙头区域,市委、市政府决定,由曲江新区和临潼区共同建设“西安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着力打造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康体养生、温泉疗养、商贸会展为一体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临潼旅游休闲度假区建成后,对于加快西安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发展,提升西安旅游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开放度具有重要意义。该度假区位于临潼区西南,区域面积24. 60平方公里,北以西临高速至西临城市快速干道为界;南界东起烽火台西至洪庆沟;西至临潼——灞桥交界处;东至临潼环城东路与烽火台连接处,在空间形态上形成“一山一带三湖五区”的基本格局。一山,即以临潼骊山景区为依托,构建山、林、水、城四位一体的大山水生态格局;一带,即在南部山区规划非开发用地的潜山生态涵养带,培育良好的生态涵养系统和生态屏障;三湖,即在骊山西侧新建1600亩水面,形成以凤凰池、芷阳湖、紫霞湖为核心水系的“三湖”优美景观;五区,即规划建设华清池——烽火台景区、温泉疗养教育区、半山养生度假区、国际旅游休闲区、商贸居住区等五个功能区。

临潼度假区开发建设周期为五年,今年正式启动,于2014年建成。度假区将借鉴国际先进的开发模式,实施土地高度集约化利用,把山形水系作为重要的资源来运营开发。市上将组建投融资和开发建设机构,成立西安曲江临潼旅游投资(集团)公司,对度假区进行国际化、集约化、专业化运营管理,并坚持创建和申报相结合,一次性申报国家5A级景区,实现年接待游客新增500万人次以上。

篇三:临潼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西安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规划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年二月二日

西安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规划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西安市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国务院新近制定的《关中—天水经济圈总体规划》,未来20年,西安将以建设国际大都市为目标,实施享誉世界的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临潼作为西安国际大都市和国际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承载区域,已具备了全面启动建设、率先建设的各项条件。为了加快临潼旅游业发展,使之成为我国和陕西、西安旅游产业的龙头,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临潼区人民政府就共同建设“西安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制定以下规划建设实施方案。

一、重要意义

临潼素有“中华源脉”之称,历经周、秦、汉、唐,一直为京畿之地,历史遗存众多,地热资源丰富,拥有秦始皇陵、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华清池等世界文化遗产和著名景区,是中华民

族珍贵的文化瑰宝之一。对临潼进行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是市委、市政府和曲江新区管委会、临潼区委、区政府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的一项重大工程,对加快西安文化、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资源的有效配置,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总体思路和发展规划

(一)总体思路

1.项目名称

西安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以下简称“临潼度假区”)

2.发展定位

以临潼享誉世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以山水生态建设为先导,以历史文化和现代休闲旅游的交相辉映为特色,建设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康体养生、温泉疗养、商贸会展为一体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成为陕西、西安旅游的国际新品牌。

3.总体目标

建设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创造山水城市和现代旅游规划建设的国际典范;实现历史与现代、生态与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共融,协调发展;促进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大发展,实现区域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

4.基本原则

符合《关中—天水经济圈总体规划》和西安市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符合西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规划指导下开发建设。

生态建设与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结合;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与区域城市化发展相结合,景区文物保护与建设开发相结合。

(二)发展规划

将临潼度假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旅游休闲度假区,使之成为带动西安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城市增长极,进一步彰显西安的城市魅力,提升西安旅游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开放度,成为西安建设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的重大示范工程。

1.规划范围

临潼度假区位于西安市东北,临潼区西南,区域面积24.60平方公里(以实际规划测量为准)。开发区域内现有2个街道、16个行政村。北以西临高速至西临城市快速干道为界;南界东起烽火台西至洪庆沟,以东西穿经骊山天文观测台、柏家山、果里、龚吕、三赵、军王、小峪、马家的骊山浅山山脊线为界;西以临潼—灞桥行政区划为界;东以临潼环城东路及环城东路南端与烽火台连接的山脊线为界。

2.规划格局

临潼度假区在空间形态上形成“一山一带三湖五区”的基本格局。

一山:即以临潼骊山景区为依托,构建山、林、水、城四位一体的大山水生态格局。

一带:即在南部山区规划非开发用地的浅山生态涵养带,培

育良好的生态涵养系统和生态屏障,更替过熟林带,培育新生林带,健全绿地林网,建设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三湖:即在改造现有水库、水系的基础上,在骊山西侧新建1600亩水面,形成以凤凰池、芷阳湖、紫霞湖为核心水系的“三湖”优美景观。

五区:规划建设华清池—烽火台景区、温泉疗养教育区、半山养生度假区、国际旅游休闲区、商贸居住区等五个功能区。

(1)华清池—烽火台景区(1.18平方公里)

整合华清池现有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华清池—烽火台景区,保护、修复历史遗存,演绎历史场景,再现周、秦、汉、唐时代“烽火台”的历史风貌,策划大型文化演出,辅以旅游配套设施,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和全新的文化演出产品。

(2)温泉疗养教育区(2.87平方公里)

依托临潼独特的地热资源,提升、整合现有46家温泉疗养院群,建设国际一流的温泉疗养基地和休闲文化设施。同时建设国际旅游培训基地,以西安工程大学和西安科技大学新校区为依托,建设国际青年连锁旅馆和文化创意村,创办国际知名的旅游培训学院。

(3)半山养生度假区(2.12平方公里)

依托半山起伏绵延的地形优势,科学规划、集中配套,建设集游览、养生、商业地产开发为一体的高端养生度假核心区。

(4)国际旅游休闲区(13.76平方公里)

依据该区域地势优势,规划建设1600亩凤凰池,建设国际一流水准的运动公园,建设星级酒店群、商务会所、高端商业地产等配套设施,建设大剧院、影视城、文化艺术中心、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和教育、卫生设施,建设空中观光缆车和观光轻轨车,打造国际一流旅游度假目的地。

(5)商贸居住区(4.67平方公里)

建设商业配套设施和居住社区,使该区域成为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商业繁华的宜居新区。

3.投资建设平衡分析

经过测算,临潼度假区前期开发总投资约180亿元,开发土地等收入约180亿元,基本可以实现投资平衡。

4.实施步骤

临潼度假区的开发建设周期为五年,分三步实施。

第一步(2009—2010年),实施区域规划和旅游规划国际招标,完成临潼度假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以及修建性规划。全面展开起步区内道路、温泉采供中心、生态水系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6平方公里起步区内的征地拆迁,完成华清池—烽火台景区、温泉疗养教育区的建设,并实施临潼度假区土地流转方案。

第二步(2011—2012年)建设完成半山养生度假区、国际旅游休闲区的建设。重点建设国际运动公园、星级酒店群和空中观光缆车及旅游配套服务设施。

篇四:西安市临潼区概况

西安市临潼区概况

临潼,是一块古老神奇而又焕发着青春活力的土地。临潼是十

三朝古都西安的东大门,自周、秦到汉、唐,临潼一直为京畿

之地,处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地带。西安市临

潼区位于西安市东部,距市中心20余公里。总面积915平方公

里,人口70多万,辖23个街道办事处、28个社区,285个行

政村。境内有秦兵马俑、华清池两个5A级景区。

说到临潼,这里曾是仰韵文化时期母系氏族部落先民生存

繁衍的地方;这里曾是"烽火戏诸候"周幽王爱妃褒姒一笑失江山

故事发生的地方;这里曾是早于咸阳成为先秦建都的地方;这

里曾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鸿门宴发生的地方;这里曾是秦

始皇历时39年修建气势庞大陵园的地方;这里曾是盛唐时期皇

家园林所在地,是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恩爱缠绵、沐浴温泉

的地方;这里曾是1936年西安事变中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对蒋

介石实行兵谏,从而使我国形成抗日新局面的地方;这里还是

国家级骊山风景名胜区和海内外驰名的旅游胜地……

先秦时,临潼称栎阳,公元前383年(秦献公二年)至公

元前350年的34年中,栎阳是秦献公和秦孝公前期的秦国都城,

当时这里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十分发达,交通方便,民时在

军事上也是进可攻、退可守的重镇。栎阳曾有过都城的繁盛时

期。秦以后,项羽入关中,将其一分为三,其中一部分塞王司

马欣就定都栎阳。因此,在秦汉时期,栎阳都是经济、政治、

文化发达的城镇。

秦始皇帝陵南依骊山,北眺渭水,风景秀丽,气势磅礴。

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的棺椁安置于三层

皇水之下的墓穴,冢内修筑有百官宫观。墓内顶端有日月星辰,

下有五岳九州。由于历史的沧桑变化,秦始皇帝陵原有的大规

模的地面建筑早已荡然无存,而是星罗棋布的数百处的墓葬和

陪葬坑等,还在不断进行着探测和发掘。现经过初步发掘并对

外展出的兵马俑一、二、三号坑,只是其中的一部分。1987年

秦始皇帝陵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保护清单。

秦始皇帝陵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是在今后的年代中,它

仍将会发挥重大的历史作用。

华清池可谓闻名遐迩,根据考古资料,周幽王时就在此修

建了骊宫,后延续到秦汉隋。在盛唐时期也是华清池的鼎盛阶

段。唐玄宗李隆基在唐太宗、唐高宗营造宫殿的基础上,又进

行了大规模扩建,并命名为"华清宫"。华清宫气势宏大,是一个

布局严谨、富丽堂皇的大宫殿建筑群。在漫长的年月中,华清

池经历了诸多朝代的更替,留下了大量的史料记载,既有君王

贵妃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日日夜夜,又有烽火战乱、剑拔弩

张的惊心时刻。华清池经历了周秦汉唐,在中国古代史中留下

了浓重的笔墨。到了近代,华清池又发生了决定中国历史命运

的震惊中外的"双十二事变"。

地理位置图

新中国成立之后,临潼也获得了新生,经济社会都有了很

大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临潼的发展一日千里,建设成就令

人瞩目。绚丽的古代文明与璀璨的现代文明在这里交相辉映,

相得益彰。1997年根据发展要求临潼区于6月25日经国务院批

准正式撤县设区。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创中国

旅游名城、建西安经济强区”宏伟目标和“1366”城市空间发展布

局,以重点区域突破为主题,加快西安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

区、渭北现代工业新城和六大经济板块建设,更新发展理念,

创新体制机制,壮大特色产业,推进城乡一体,以重点区域突

破开创临潼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一、行政区划

临潼区辖23个街道办事处:骊山街办、秦陵街办、斜口街办、行者街办、代王街办、新丰街办、零口街办、相桥街办、新市街办、栎阳街办、雨金街办、西泉街办、马额街办、徐杨街办、何寨街办、交口街办、油槐街办、北田街办、铁炉街办、任留街办、仁宗街办、小金街办、穆寨街办。

二、社会经济

临潼是西安现代化大都市的新城区,全区总面积915平方公里,人口70多万,20个街道办事处、3个乡。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150.61亿元,同比增长14.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59亿元,同比增长30.8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8.45亿元,同比增长3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4.95亿元,同比增长1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43亿元,同比增长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213元和7156元,分别增长17.3%和23.5%;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5.5%。

【重点项目】 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5亿元,同比增长47%。120个重点在建项目(124个子项目)中,39个项目建成运营、61个项目超额完成投资计划,5个前期项目提前开工。

【招商引资】 全年签约合同项目104个,总投资184.56亿元;实际利用内资22亿元、外资1200万美元。与澳门南光集团签订总投资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0亿元)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西安香港商会签订总投资100亿元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引进了投资10亿元的太阳能生产基地、投资10亿元的建材物流园等一批产业项目。向上申报行北渭河大桥、骊山供水和骊山北麓植被恢复、二级公路网化、新区三甲医院等项目74个,争取上级资金13.83亿元。

【旅游三产】 全年累计接待游客790.32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63.24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5.16亿元,增长16%。秦陵博物院盛大开园。秦俑村被推荐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临潼被国际文化旅游促进会、中国旅游品牌协会评为中国十佳生态休闲旅游城区。“家电下乡”销售3.79万台,连续三年名列全市第一。

【工业】 陕鼓、标缝、银桥、邦淇、伊利泰普克等骨干企业基本摆脱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延长中立产值高速增长。大秦化工机械、汇丰精密合金项目建成投产,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户。被省委、省政府评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先进单位。

【农业】 发展新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20个。新增设施农业3760亩。种植蔬菜15.6万亩,新增以石榴为主的杂果1万亩。新建、改扩建奶牛小区20个,新增奶牛1万头。奶牛养殖标准化示范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建立了区级粮食储备体系,化解粮食企业历史债务1.85亿元。改造中低产田1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46万亩。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区称号。

三、人口结构

据公安年报数据显示(户籍数):2009年末全区户籍总户数186755户,户籍总人口702484人。其中,农业人口584718人,占总人口比重为83.24%;非农业人口117766,占总人口比重为16.76%;男性人口355278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0.57%;女性人口347206人,所占比重为49.43%。迁入人口3702人,其中省外迁入1275人;迁出人口2790人,其中迁往省外988人。全区户籍出生人口8769人,人口出生率12.48‰,死亡人口1981人,死亡率2.82‰。

四、民族宗教

(一)、民族宗教基本情况

我区辖20个街道、3个乡,285个行政村、29个社区,总面积915平方公里,人口70多万,大多为汉族,少数民族占的比例较少,有回、壮、藏、满、朝鲜、土家族等18个少数民族约2200余人,主要分布在我区骊山街道办事处,大多聚居于临潼城区。今年以来,我们积极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民族法律法规

政策知识答题活动”、清真食品检查及其他有关活动,很好的宣传了党的民族政策,加强了民族感情,增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我区五教齐全,宗教活动频繁。全区有合法的宗教活动场所47个,其中天主教16个,基督教26个,道教3个,佛教1个,伊斯兰教1个,分布于全区23个乡街;全区信教群众达三万余人,其中道教信徒1万余人,佛教2000余人,天主教8600余人,基督教8000余人,伊斯兰教1000余人。做好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和信教群众的正确信仰工作事关全区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二)、归侨、侨眷基本情况

临潼区现有归侨、侨眷58户,231人。包括华人华侨27户、台胞15户、港胞1户、留学生6户。其中困难侨眷2户。

五、地理环境

临潼地处关中平原中部,是古都西安的东大门,南依骊山,东邻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邻浐灞生态区和新筑国际港务区,北邻阎良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地势南高北低,山塬川依次分布,分别占15%、18%、67%。全区总面积915平方公里,辖20个街道、3个乡,总人口70多万,其中农业人口56.2万。临潼距西安市中心20多公里,境内公路、铁路纵横交错,西潼高速公路、108国道穿境而过,到咸阳国际机场仅需40分钟;陇海、西延等数十条铁路交汇成西北最大的新丰铁路编组站,2002年率先在全省实现了村村通油路的目标,物流畅通,交通运输条件十分便捷。

全区现有耕地78万亩,土壤肥沃,土质优良,土壤以娄土、黄土性土和瘀土为主,适宜种植作物有小麦、玉米、蔬菜等,主要特产有石榴、柿子、核桃和相枣等。自然条件优越,属大陆性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光、热、水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3.5℃,无霜期219天,年降雨量591.8毫米。年日照时数2052.7小时,年总辐射量111.7千卡/平方米。境内有临河、潼河、零河等10余条河流,渭河穿境而过。水利设施齐备,农田灌溉方便,全区有效灌溉面积56.87万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54.9万亩,喷灌面积区1.67万亩,微灌面积1900亩。

临潼主产优质小麦和玉米,是国家重点粮食生产基地。渭河平原区优质粮食生产基地面积45万亩。全区年粮食种植面积110万亩,总产量38.56万吨。渭北农副产品加工基地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国家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拥有面粉加工企业3家,年加工小麦15万吨,生产各种面粉10万吨,产值超过2亿元。

奶畜、杂果、蔬菜是临潼农业的三大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了渭河沿岸蔬菜瓜果经济带、渭北粮食、畜牧产业区、骊山北麓观光农业区和山塬林果生态农业区的产业发展布局。在渭河以北区域发展奶牛6.3万头,奶牛小区、大场100个,奶类年总产24.5万吨。拥有银桥﹑伊利泰普克、宏兴、金田4家乳品加工企业,年加工鲜奶能力45万吨,实际加工鲜奶22.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0亿。2006年被授予 “全国牛奶生产强区”称号。在沿山区域发展以石榴、火晶柿子、薄皮核桃为主的杂果14.1万亩,其中石榴面积10万余亩,年产鲜果10万余吨;火晶柿子面积1.4万亩,年产鲜果2万余吨。建成石榴酒加工企业3家,年加工鲜石榴2000吨;有火晶柿子加工企业2家,年加工柿子300余吨。临潼石榴、临潼火晶柿子双双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原产地保护”认证。2004年,在全国石榴评比会上,“临选8号”临潼石榴荣获“优质石榴奖”。2007年,“临绿牌”石榴荣获“西安市名牌产品”。全区蔬菜常年种植面积15万亩,蔬菜总产量36.4万吨,主产西红柿、芹菜、大白菜、萝卜、西甜瓜、黄瓜、

篇五: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

一. 临潼区概况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因城东有临河,西有潼河,故名临潼。自周、秦以迄汉、唐,一直为京畿之地,从三千多年前的商朝至以后各朝均在此设置县以上的行政机构。1997年撤县设区。

1. 位置、沿革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南接蓝田,东邻渭南,西邻西安、三原、高陵,北至富平,是古都西安的东大门。全区总面积915平方公里,辖23个街道办事处,285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径109°5?49?~109°27?50?,北纬34°16?49?~34°44?11?。南接蓝田县,距县城20公里;北接富平,至县城49公里;西北接连三原,距县城44公里;西接高陵,与县城相距21公里;东接渭南,距县城35公里;西南与西安市灞桥区为界,至县城区25公里。

战国时,秦在渭河北就建都栎阳,秦孝公时,置栎阳为县,因渭河以北地区土地平坦、面积广,盛产粮食,自秦汉到隋唐,始终保持了县的建制。除古栎阳外,还有万年(今栎阳镇)鄣县(今交口镇)平陵、粟邑(今康桥粟邑)等县。渭河以南在周代为骊戎国。并有戏邑、芷阳之设。公元前231年(秦始皇嬴政时)设郦邑。公元前197年(汉高祖时),改郦邑为新丰(县城地址在今新丰)。公元686年(武则天垂拱二年)改为庆山县,公元691年(武则天天授二年)置鸿州并鸿门县于零口。公元705年(唐中宗神龙三年)废庆山县复为新丰县。公元744年(天宝三年)设会昌县(今城区所在地)。公元748年(天宝七年)把新丰并入会昌,改名为昭应县。公元1015年(北宋大中祥符八年),以临河(石瓮寺沟水)绕城东而过,潼河(温泉水)绕城西而走,随取名临潼。公元1267年(元世祖至元四年)降栎阳县为镇,归属临潼县。至此临潼渭河南北始为一县,其辖区约相当于今日的规模。明清之时,临潼归西安府治辖。民国时属咸阳行政督察区。

1949年临潼解放,为渭南地区管辖。1956年改为省辖。1958年划归西安市,1961年复归渭南地区,1983年10月划归西安市管辖。1997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7]57号):撤销临潼县,设立西安市临潼区。

2. 自然条件

(1)地质地貌

全区现有耕地78万亩,土壤肥沃,土质优良,土壤以娄土、黄土性土和瘀土为主,适宜种植作物有小麦、玉米、蔬菜等,主要特产有石榴、柿子、核桃和相枣等。自然条件优越,属大陆性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光、热、水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3.5℃,无霜期219天,年降雨量591.8毫米。年日照时数2052.7小时,年总辐射量111.7千卡/平方米。境内有临河、潼河、零河等10余条河流,渭河穿境而过。水利设施齐备,农田灌溉方便,全区有效灌溉面积56.87万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54.9万亩,喷灌面积区1.67万亩,微灌面积1900亩。

(2)地形地势

南高北仰、中间低,境内有山、有塬、有川,以川为主,分为骊山丘陵区、渭河南黄土台塬区、山前冲积扇区和渭河冲积平原区四类。南部骊山最高处海拔1302米、城区海拔500米。

(3)水系特征

渭河境内流长36.5千米,主要支流,北有石川河(含支流清河),南有零河、戏河、玉川河、沙河、五里河、临河(含支流潼河)、三里河、韩峪河。

(4)气候特征

西安属于东亚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春季温暖少雨,夏季炎热降雨增多,秋季凉爽多淋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3.1℃,极端最高气温41.9℃,极端最低气温-17℃,年平均降水量537.5~1028.4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0%~73%,全年日照时数1983.4~2267.3小时,城市绿化覆盖率30.06%,近年来城区空气环境质量良好天数为260天。无霜期219天,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种植。

3、资源赋存

(1)土地资源

临潼区土地肥沃,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市域内山地、丘陵、平原、台塬、河谷等地貌类型多样。南部秦岭山地以林地、牧草地、未利用地为主,占市域土地总面积的54.6%,是全市的自然生态保护用地;北部平原以耕地、园地、城镇建设用地和文物遗址保护用地为主,占市域土地总面积的45.4%,土地利用效益较高。

(2)旅游资源

临潼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兵马俑、华清池2个国家AAAAA级景点,骊山、秦陵2个国家AAAA级景点,其中秦陵和兵马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骊山风景区是国家首批公布的风景名胜保护区之一。区内历史遗迹十分丰富,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51处,其中省级5处。著名的“褒姒一笑失天下”、“鸿门宴”和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就发生在此。姜寨遗址是仰韶文化早期保存较为完整的历史遗迹。临潼民风淳厚,许多现代礼俗都源于美丽传说和动人故事。现存的骊山老母单子会(骊山古庙会)和雨金药王古庙会最为著名。临潼是世界著名的旅游热点,主要景点年接待游客600万人次左右,其中外宾50万人次左右,旅游综合收入每年10个亿以上。

(3)林木资源

临潼区有丰富的植物资源。 原生植物以木本和草本为主,多分布于西北部山区和沟川地区地区,其中木本有银杏、雪松、侧柏、山楂、柠条等70多种,草木有草木栖、马棘、蒺藜、白茅等100余种。

(4)矿产资源

骊山自古有“山阳产玉,山阴产金”之说。主要有铁锰矿、黄金矿、长石矿。此外,还有石英岩、冰川石、白云母、高岭土、石墨等。骊山西麓温泉水资源丰富,发展沐浴、疗养事业得天独厚。境内煤炭远景储量52亿吨,可采工业储量13亿吨,为发电及一般锅炉用优质煤。已探明石灰岩矿总储量2000万吨,其中水泥石灰岩约600吨,建筑用石料约12500吨;探明建筑砂总储量约21万立方米;磨刀石砂岩矿远景储量30万立方米;褐铁矿探明地质储量2万吨。

(5)矿泉资源

临潼矿泉属硫酸盐氯化钠重碳酸钠氟水弱氡泉,为复合型医疗矿泉,能治疗多种疾病。

4、社会经济

(1)行政区划

1996年,临潼区辖12个镇、16个乡;2000年全区6个街道、8个镇、14个乡;2002年-2006年,临潼区辖6个街道、10个镇、7个乡;2007年1月零口、相桥、雨金、马额、西泉、栎阳、新市、徐杨等8个乡镇撤销乡(镇)建制,改设街道办事处,至此,临潼区辖14个街道、4个镇、5个乡;2010年全区现

辖20个街道、3个乡。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报省政府批准,临潼区仁宗乡、穆寨乡、小金乡3个乡撤乡设街办。2012年临潼区23个乡镇建制全部撤销,相应成立了23个街道办事处。

全区现辖23个街道:骊山街道、秦陵街道、新丰街道、代王街道、斜口街道、行者街道、零口街道、相桥街道、雨金街道、马额街道、西泉街道、栎阳街道、新市街道、徐杨街道、何寨街道、交口街道、油槐街道、北田街道、铁炉街道、任留街道、穆寨街道、小金街道、土桥街道。区政府驻骊山街道。

(2)人口发展

2009年末全区户籍总户数186755户,户籍总人口702484人。其中,农业人口584718人,占总人口比重为83.24%;非农业人口117766,占总人口比重为16.76%;男性人口355278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0.57%;女性人口347206人,所占比重为49.43%。迁入人口3702人,其中省外迁入1275人;迁出人口2790人,其中迁往省外988人。全区户籍出生人口8769人,人口出生率12.48?,死亡人口1981人,死亡率2.82?。

(3)农业

临潼区城郊型商品农业格局初步形成。围绕“一带三区”(渭河沿岸蔬菜瓜果经济带、渭北以奶畜为主的畜牧产业区、景区以石榴为主的观光农业区和山塬林果生态农业区),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全区奶类年总产12.29万吨,奶牛存栏30370头,分别居全省第一和第三;蔬菜大棚7000栋,以石榴为主的杂果13万亩,其中石榴8万亩,番茄制种基地5000亩,居全国之首。特别是以银桥、伊利泰普克、伊利冷饮和骊山乳业为龙头的奶畜产业,基本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生产格局。

(4)工业

临潼区工业发展势头强劲。2003年全区工业总产值49.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6亿元,同比增长49.22%,工业增加值10.08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65.87亿元。秦俑牌乳粉荣获全国名牌产品称号,实现了陕西名牌产品“零”的突破。区内有标缝、陕鼓、骊山微电子公司、西北化工研究院等国有大中型企业,银桥、伊利泰普克、伊利冷饮乳制品加工,汉兴、秦唐、秦兴造纸,新市10多家面粉加工已形成了主导产业。依托陕鼓、标缝,初步形成了较大规模的零部件加工基地。

(5)交通

临潼区交通条件便利,数十条铁路和国省级公路从区内通过,新丰是西北地区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全区通乡公路和乡村道路基本硬化。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区面积发展到8平方公里左右,人口超过12万,供气、供水、供热、供电等城市配套设施日益完善。高度重视环保和生态区建设,于2006年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示范区。大力开展“树新临潼和临潼人新形象”活动,景区环境和景区形象不断得到提升。

二、临潼区区域概况

1、发展规划

临潼区按照西安市"建强创佳"的总体要求,提出了"创中国旅游名城、建西安经济强区"的奋斗目标,明确了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大发展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积极调整发展思路 ,制定切实的工作措施,突出农业、旅游、工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狠抓招商引资、园区建设、旅游三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国企改革、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2003

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46.2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6056万元,固定资产投资

8.3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50万美元,利用内资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62元。

临潼区委、区政府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加快发展的生命线,坚持以人为本,集中精力建设最佳人居环境和最佳投资环境,实现临潼碧水蓝天、山川秀美。同时,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下大力气整治投资软环境,精心打造世界级旅游名区。我们相信,不远的将来,临潼一定会成为"中国旅游名城","西安经济强区"。

2、道路体系

境内文通方便。有陇海线、西(安)韩(城)线两条铁路过境。公路有国道西(安)潼(关)公路,省道渭(南)富(平)公路、县道临 (潼)马(额)公路,县乡公路254条,西潼高速公路与310国道并行穿越临潼区而过。

3、景观绿化

“依山傍水”,这是对临潼拥有的得天独厚自然资源优势的真实写照。骊山景区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曾是历代帝王游览之地,山上山下遍布几十处文物景点,胜迹神话传说层出不穷,其中“骊山晚照”被誉为“关中八景”之

一。为了把骊山建成临潼城区的绿色屏障,该区投资1.6亿元实施骊山绿化点亮工程,力争用2-3年时间恢复骊山植被,重现“长安回望绣成堆”和“骊山晚照”的盛世美景。加大渭河综合治理,对沿岸绿化美化,建设绿色走廊。启动渭河休闲度假区规划建设,完善基础设施,筑坝围水,在渭河水面形成“千亩芦苇、群鸟翔集”的壮观场景,在渭河沿岸周边规划建设高档住宅区,塑造临潼生态宜居城市功能。突出“骊山”、“渭水”的山水园林风貌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加强城市生态景观与绿地系统建设,实施大绿工程二期、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工程,完成造林2万亩。在骊山景区大力发展以松柏为主的生态景观林,在浅山区和山塬区大力发展以石榴、柿子、核桃等为主的经济林。

同时依托华清宫、秦陵皇陵区、姜寨遗址等历史遗迹,建设秦陵遗址公园,完成投资1亿元的秦皇大剧院主体工程。按照国内一流旅游广场标准,融绿化、贵妃雕塑、温泉、廊亭、点亮等五大元素为一体,高品位做好华清池(贵妃)广场的设计和建设。启动姜寨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建设城市绿化广场、社区公园、城市小品,在全区285个行政村开展“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建设,深入开展创建园林学校、园林小区、园林工厂、园林机关等活动,使整个城区和景区见缝有绿、移步见景,彰显临潼“绿中城、城中绿”的城市园林景观和“村在林中、院在绿中、人在景中”的乡村生态景观。如今,走进临潼,人们会惊喜地发现,这里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道路宽敞了,城市变绿了??临潼“经营城市”的新理念获得了巨大成功,一道道亮丽的城市风景,让人们亲切地感受到临潼这座建设中的花园城市散发出的无限激情与活力。

4、环保环卫

按照“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要求,以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以增强农民群众文明卫生意识为着力点,以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为保证,切实解决农村环境卫生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为建设文明、和谐、充满活力的新临潼创造条件

临潼芷阳温泉

按照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通过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面清理农村庄前屋后,铁路、公路、河(渠)沿线,农贸市场、畜禽养殖场、旅游景点周边等废弃物、堆放物及垃圾,消除垃圾围村、围路、围河等现象,逐

步建立“户保洁、村收集、乡运输、区处理”的农村环境卫生工作运行机制,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宣传健康环境理念,形成“门前自己管、村道有人扫、垃圾有处倒”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格局,加快环境卫生管理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卫生意识、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