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夜未央什么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1:16:19 体裁作文
夜未央什么意思体裁作文

篇一:繁花落尽,其夜未央

繁花落尽,其夜未央

摘要 汉代建筑对后世建筑的影响深远,这一时期房屋宫殿建筑中的抬梁、穿斗和井干三种重要的大木构架体系相继出现并且趋于成熟,整体上尊重和顺应自然,并且追究天人合一的境界。因此,汉代建筑作为一个独特的体系此时开始形成并且绽放出夺目的光彩。本文就以未央宫为例,对汉代的建筑和政治文化作一次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汉代 建筑 政治文化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身退卑周室,经传拱汉皇”,这是杜甫《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中的一句诗。研究过杜甫的人都知道,在其诗句里汉朝的总体形象无疑是正面的,后期虽说以汉朝影射唐朝腐败的居多,不过却从侧面说明了汉朝的历史地位。当时汉朝与同时期的贵霜、安息、大秦并称为“四大帝国”。汉代政治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形成了中国大一统的社会形态,其深厚雄大的文化积累,成为皇家宫苑深入发展的前提。在园林风格上,西汉与秦有明显延续性,它继承秦代皇家宫苑传统,保持其基本特点而又有所充实和发展。

一 深宫有佳人,此情未央

《诗经》有云:“夜如何其?夜未央。”未央,即未尽未已之意。当初汉高祖刘邦将自己的统治中心以“未央”命名,恐怕和嬴政将自己称为“始皇”的用意一样,长乐未央,快乐永久。只是不知晚年的窦漪独坐未央宫的时候,头戴金簪,身着紫袍,这个西汉时期

权倾朝野的女人心里会想些什么。

窦漪出身贫寒,其父亲为了躲避战乱,隐居在一个小山村里,最后却溺水而死。汉初,朝廷派人到清河召募宫女,而窦漪正值年幼被应召入宫,三年之后汉高祖刘邦驾崩,皇后吕雉以皇太后的身份把持朝政。为了安抚诸侯,把在皇宫中皇帝未曾御兴过的宫女分赐给各地诸侯王,每个诸侯王五人。窦漪本想回到离家近的地方,最后却被宦官阴错阳差地分给了代王,后来成为王妃,最后生了二子一女。代王死后,孝文帝即位。几个月之后,权臣请求立太子,因为皇后和四个儿子病逝,窦漪的长子年龄最大,被奉为太子,窦漪被立为皇后。

像窦太后这样的女人,可以说在中国历史甚至世界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论窦太后的身份,会让很多人咋舌,她是刘邦的儿媳,而且“文景之治”这个盛世中的“文”是她丈夫,“景”是她儿子;论窦太后一生浮沉,由年幼时“良家子”入宫,经历一连串的因祸得福,到最后的母仪天下;论窦太后的思想,她是历史上最后一个黄老哲学的躬身力行者,主张无为而治以及轻徭薄赋等。最后,窦太后的眼睛虽然瞎了,却对汉朝前行的坦途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个女人除了长相美貌之外,不仅具有韬略而且极其大气。《袁盎晁错列传》里有个小故事,说的就是窦太后的心胸。面对争宠的其他王妃,在对自己这个皇后假以颜色的时候,还能以旁观者姿态示人,是她不在乎还是不需要在乎?这些已经不重要,就像《美人心计》里所说的那样,刘恒在冰室里对窦漪许下承诺说,“今生永信任”。

在刘恒弥留之际,窦太后那一句“我不想我偶一回身的时候,缺少了你的双手来搀扶,这么大的椒房殿,我什么都没有,我只有你”,不知道感动了多少人!

而窦太后所住的“以椒和泥涂壁,取其温而芬芳也”的椒房殿,只不过是未央宫的四十三所台殿之一。

未央宫建于长安城西南角,在长安城地势最高之处,是汉高祖刘邦在秦章台基础上修建而成,在惠帝之后开始成为西汉后来皇帝的日常起居和办公场所,周长二十八里,前殿长五十丈,深十五丈,高三十五丈。宫内有金华、椒房、曲台等三十二个殿阁组成。 未央宫的基坛是用龙首山的丘陵建造而成,长约三百五十米,东西宽约二百米,北端最高处约15米,由此可见工程之浩大。不同于秦朝的“阿房宫”,汉朝时烧制技术提高了许多,不再局限于砖瓦,未央宫开始用石头建筑房屋,在地板的砖石上画像,大殿使用独立承重结构的支柱,在独立柱、附壁柱、甚至墙内柱下方使用不规则形状的柱础石。除此之外,未央宫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大宫中套有小宫,而小宫又在大宫中各成一区,气魄宏伟,相得益彰。同时,未央宫建筑的时候对于基础墙体的处理已有了收分的概念,增强了建筑物本身的稳定性,开始讲究柱和墙的结合使用,这是对秦朝时木骨泥墙建筑结构的发展,也为后代砖木混合的建筑结构创造了条件。砂垫层的使用,不但是汉朝的能工巧匠对地层土壤性质,尤其是砂的性质进一步研究使用的结果,同时也反映了汉朝时已经对地层应力及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开始有所研究。

李白在《忆秦娥·思秋》中说:“咸阳古道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其中的“阙”就是汉石阙。经过考古发现,汉石阙是中华文明史上第一次保存最完整、时间最为悠久的难能可贵的地面建筑。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阙,门观也,从门。”另外,东汉末年刘熙在所著《释名》中解释:“阙在两门旁,中央阙然为道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阙对于道路的界定作用。在汉朝,阙作为一种传递尊贵、权力的象征,它的形状就像一座凸出的房屋,从上到下分为阙顶、阙身、阙基三个部分。“阙顶”代表拉高的屋顶,多半用雕刻出仿木的椽子等形状,增加阙的装饰性以及对木质建筑的模仿性;“阙身”等同于屋身,用石材堆砌几层,并且在上面雕刻出有代表性、颇具神韵的图案,比如斗拱、栏杆等建筑构件;“阙基”就是寻常可见的台基。这些高大威武的石阙加上刻意的雕饰和添加图案就形成了一幅别样的画面,为重重叠叠的汉代建筑增色不少。

二 昔有大汉威宇内,四方来朝何其壮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秦朝虽然完成了统一,但是执政的时间太短,在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刚刚确立就夭折了,真正开花结果的应该在汉代。这也是现在国人不管走到哪里都被称为汉人的原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汉代文明的发展奠定了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局面,同时也开启了中华文明引领世界文明潮流的进程。

惠帝执政时,匈奴国势强盛,骄横无理,派使者前来,要求吕后到匈奴去,吕后大怒要求发兵,可是当时的汉朝正值休养生息时期,遂改派长平公主,对匈奴采取了和亲怀柔的政策,包括历史上有名

的“昭君出塞”,这就加强了对外的文化交流,互通有无,匈奴文化流入大汉,对汉朝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建筑为例,匈奴房屋四面以土石筑墙,屋顶以毛竹为瓦,外观酷似帐篷。常用的黑色牛毛帐篷,大多面积宽大、质地优良,既防雨防雪、防烟熏火燎,又防寒保暖。篷内柱子12根,外覆篷绳,左为“阴帐”,供妇女儿童吃饭之用,右为“阳帐”,供男人待客祭祖之用。帐篷讲究装饰,常以黑、兰色布剪成方格纹、团云纹、卷草纹、八吉祥徽纹等图案花边,缝于帐体平面和四周四角,这种装饰在西汉椒房殿得到体现,椒房殿屋顶塔梁皆采用色彩斑斓的触笔绘制出多变的形状,窦太后喜黄色,大片的黄色配以或红或绿,也侧面地表现出窦太后多面的形象。

汉武帝对匈奴的反击不禁扩大了汉朝的版图,同时也加强了西域和汉朝的交往,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当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一共花了十三年的时间,最后回到汉长安,虽然没有达到目的,却对西域的风土人情、国情民情增加了很多了解。通过丝绸之路,西域的土特产、乐器以及印度的佛教也传入中国。此时,汉朝达到了世界贸易的至高点,首都长安也从此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特别是在“文景之治”之后,汉朝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强国,不管是在国土、经济、文化还是制器等方面都名列世界前茅,在建筑方面更是巧夺天工,令人惊叹。汉代建筑对后世建筑的发展意义深远,这个时候房屋宫殿建筑中的抬梁、穿斗和井干三种重要的大木构架体系相继出现并且趋于成熟,不仅扩大了室内空间,而

篇二:夜未央,一个人的静夜

夜未央,一个人的静夜

夜已深沉,却了无睡意。依在窗前,有些呆滞的眼睛看着窗外夜空中那一抹湛蓝。将风窗开了一条小小缝隙,凉秋冷风向我拂来,今晚又是一个人的夜。没有孤独,没有寂寞,有的是独享静夜惬意。

夜深了,丝质的夜,漫过光滑的脊背,正一行行潜入泥土。白天喧嚣不停的城市,夜晚却静若空谷。仰望星空,阴历月末的窗外漆黑中能看到一抹湛蓝的色彩,此时突然开始怀念星宿。抬头,望见夜的旷野,夜的星光,夜的飘云。多少年前就已习惯了一个人的夜,少儿时孩子的我,喜欢坐在月下思索“想嫦娥独坐寒宫里,这清清冷冷有谁知”的嫦娥奔月的故事;上学的时候,喜欢一个人坐在葡萄架下偷听七夕“空守云房无岁月,不知人世是何年”的牛郎织女的私语;成年后,一直是一个人生活,这时喜欢在一个人的静夜读韦庄的那首“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一个人的夜,温馨悠闲,恬静安宁。厚重深沉的夜空,只听楼下汽车时而喇叭,时而刹车的声音,打扰了夜的宁静,干扰了我的静心倾听。这样的时候,我会想起《聊斋志异》中的寺院巍峨、古松参天、野花遍地、清幽寂静的景致,让我入迷;那些在月冷星稀的静夜所发出的狐女笑声、疯狂雨声、怒吼风声,仿佛都能在静夜里听见。有时候,自己便坐在窗台前,手把着《聊斋志异》,在书中的静夜里,去寻找并聆听蒲松龄老先生笔下故事和人物在夜里所发出的声音。那声音告诉我:笑中也有泪,乐中也有哀。几分庄严,几分诙谐,几分玩笑,几分感慨,此中滋味,谁能解得开……

一个人的夜,留给我一份安详,一份静谧,让一颗浮躁的心归于宁静。曾几何时,爱上了夜,喜欢它的颜色,喜欢它的芬芳,喜欢它的清静,喜欢于夜里聆听。许多时候,厚厚的夜的篇章,无法翻开,用心聆听夜的声音便成为另一种阅读。当我打开心灵的时候,夜的一页页篇章便将它博大精深的内容无私地展露给我。于是,我便在人们看来非常静谧的夜里,寻找着夜的声音,用心聆听夜的声音,用心思索夜带给自己的人生感悟。在感悟中思索着曾经在自己身边所发生过的一切。一个人的夜是思念的夜,思念着自己与亲人和朋友共同度过的每个美好的夜晚;一个人的夜是一杯酒浸泡的夜,麻木着自己的躯体来欺骗着自己的灵魂;一个人的夜是一杯咖啡亲润的夜,苦涩的醇香中感悟着生活的真谛。

一个人的夜,只不过是一段情感的抒发,淡淡的情怀,悠悠的思念与牵挂,夹杂着丝丝甜蜜的幸福与伤痛,爱与哀愁,只不过是红尘一段夙愿,当泪水滑过嘴角时,才发现流进心里,依然是那痛并快乐着的记忆。寂静的房间里流淌着丰沛的夜,太多日志多时候耳朵上的耳机里传出了半导体中最熟悉的主持人那醇厚的声音,这醇厚的声音于午夜时分打破了夜的寂静,我聆听到了夜的声音。夜的声音中,有挥之不去的往事,有不经心留下的只言片语,有时候也有梦中醒来的失落。许多时候的梦里都有很美的感觉,美得不愿醒来,可是不经意的翻个身,陡然清醒,却是一片迷茫,今宵梦在何处,纵然不知。也许最美的,往往夜未央,一个人的静夜_情人节的是留不住的,一片心情,一片落叶,飘飞的是季节,也是岁月。

夜色很静,如铅一样沉重。冷寞的弯月,斜挂在天边,繁星点点深情地与弯月为伴。长夜如歌,冷月无声,灵魂恰似一朵绽放在黑暗中的花朵,不为人知的开放着。一个人的夜,只不过是一个人的寄语,是寂寞与情感的交织。一分一秒体味着长夜,真实又暧昧,这个链接黎明和黄昏的自然段落,滋生着梦,也掩埋了生命的纷争。遥望深蓝的夜空,风儿梳理着星光与那一弯浅月的脉络。虽然静夜多表现为黑暗,但那黑暗只是静夜的外在掩饰,更有一种静夜的光明,需要一种灵性的感悟和不凡的尘缘,才能感知的。

秋风萧瑟,带伴湿湿的气息。思愫泯燃,在这夏逝秋至的深夜。静然,只不过是一种心理的俗语。就像是佛家坐禅,心无杂念,一心礼佛,把心静寄托于苍生万物,把自己化作万物之主,心系苍生,心有大千世界,花花虽是红尘,却发觉,还是世间热闹。人活在世上,爱着、感受着、思考着、行走着。记忆中那些熟悉的面孔还会依然清晰吗?谁还会记得你?你还能记得谁?这个世界依然只蕴涵着四季的轮回,落寞的时侯也只有自己守着那份孤寂,摊在手心,不肯流逝。摊在手心时的有幽怨、有感悟、有梦想、有千百种托不起的心绪。

夜,悠长宁静,只有我一个人,不只是紧闭的窗,不只是黯淡的光,还有紧闭的心扉,封存了过往种种璀璨的烟火,绽放之后绝决的消散。推开窗,拂面而来的冷风击打着身体的每一处神经。淡淡的皱了一下眉,红尘依旧,勘不破的只是心中的那份执念,喧嚣散尽,热闹归于平淡,唯有微微的夜风还在窗外声声的低婉倾诉,伴随着这个夜的深沉。一个人的静夜,听一曲京剧曲牌《夜深沉》的曲子,悠扬的韵调飞入耳鼓,那似山涧峡谷中清泉的流水声音,一起一伏、一跌一宕、时断时续、时明时暗,幽怨带有刚烈的曲调,让人觉得那意境沁人心肺,犹如畅饮一杯老酒后回味余香,满口绵长悠远,满心陶醉似的享受。

夜深沉,夜鼓催人老。肉体和心灵都是孤寂,欲望和能量却是饱满。时光荏苒,涛走云飞。一个人的夜,很安静,静的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外面的街漆黑一片,周围的人都睡了,很安静。想起了《诗经.小雅.庭燎》的诗句:“夜如何其?夜未央。”将自己沉浸在浓浓的夜色里,让灵魂寄寓在夜的娴静与淡泊之中……

篇三:高三夜未央

高三夜未央

徐敏霞 灯一盏盏灭了,人们沉睡了,在梦中沉醉。

我站在窗前,惊讶于这黑夜。世界显然是死了。星星偶尔在,偶尔不在,月亮也是。而地球上仿佛只有我孤独且固执地活着。街灯勉强支撑,路上没有行人也没有车。我立马有被抛弃的恐怖。 只要关上灯,不独自暴露于世界我便安全了。我懂得,可是我不能。假若有敌机盘旋在上空,我是共产党员,请向我开炮。 1998年7月至1999年7月,无数斗士孤身各自为战。我们在黑夜里游走,为天明而奋斗。

六月过后是九月

高二下的期末考试,数学没有及格,我终于可以理所当然地去选文科了。这所?以理为荣?的学校对?理高文低?的高考录取比例极为推崇。文科在这里,就是数理化极差者的最终归宿。 认为我的物理尚有可塑性的同学,在我?卷铺盖?走出提高班时,拍拍我的肩。我知道他在心里说:你堕落了。而那几个物理本不如我的女生,蜷在角落,死也要死在这里。在她们看来我是?变节?。我想我不过是自己把自己?死马当活马医?。

即便到临死,还要挣扎。虽然历史的学术性更强,可我还是义无返顾地投奔政治去了。因为这里的历史是?bottom?,是?连政治也学不好?的代名词。然而马克思主义经过历史的验证是可以救中国的,尽管逻辑性很强的德国人的语言常常浇得人一头雾水。 暑假里就开始上课,高三前读?预科?。起先,课上得战战兢兢,怕有人告发,怕教育局来查。时间一长资格便老了,哪个高中的三年级不补课?哪个家长不希望老师多上一点,再上一点?夏令进补在三伏,天经地义。

热身就要你们热起来。油印室突然大方,卷子一叠叠往六楼送,身处卷中不只?game over?是何物。传说普罗米修斯受罚就是这样,鹰来啄他的内脏,但内脏又不断地长好,于是他要承受永不停止的剜心的疼痛。

热身的效果是显著的。九月,由于循序渐进,我们很快旧如了竞技状态。神经却也立时脆弱,任何有关于考大学的风吹草动都会引起轩然大波。当头一棒还是开学后不久L老先生的中风事件。

都是肥肉惹的祸!?嗜肥如命?的老先生的确是失足了,再也无法弥补撒手不管我们的错误。偏瘫的又似乎是我们,外援在何处?诚然,他在我们心中的地位无人能取代,我们仍要在这摆脱?私情?的时代,寻觅最佳的候补尽快驱散?恐慌?事件给我们的高考投下的阴影。

文科班的节奏相对舒缓。朝南教室采撷四季的阳光,女生永远穿美丽的衣裳,偶尔也有零星的男生调节阴阳。这样的格调应是浪漫滋生的温床,可我们是朋友也是敌人。

我和理化分手亦是朋友,彼此相间客客气气,相安无事。不用受力分析的眼光看待不慎的碰撞,酒精就是酒精而不再是乙醇,生活忽然有情趣可言了。世界是物质的,但更有物质以外的东西。 然而,高三就是高三,不会一因为理化的推出,使睡眠延长。?3+1?四主一仆,灰姑娘在午夜仍有洗不完的碗碟。

当爱已成往事

我想说,我是喜欢过数学的。在很小的时候,我曾为自己在梦中解出一道趣味题而骄傲。我本质上是一个自负的小孩,凭着偶尔过得去的数学成绩,我至死没有放弃对高分的追求。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长期的拉锯战开始了,我跳脱于各个分数段,我和数学成了一对感情破裂的夫妻。由于历史原因政治原因财产分割的原因而不能离婚。我不可能和数学抓破脸,离他而去?娜拉走后会怎样?不是堕落,就是回来。何必?

数学借助数学老师之口来还魂。我总是从他的形象代言人D老脸上读出我对科学的亵渎。

?知道极限的答案是什么??严厉地。

我很痛苦地说:?1/2。?

?过程??

思维早被下一道解析几何占据,下下之策:?猜的。?

D老的眼睛躲在茶色玻璃镜片后面,使我很难琢磨,可我摆好了冲上去急救的姿势。?喜欢文学的同学都很感性,但是不能蛮不讲理嘛……那么下一道呢??

?arctg3。?我确定自己憋红了脸,我和数学之间的勾心斗角,介入者总认为是我的错。

?错了。这样简单的题,不用打草稿也能做出来。用五分钟的时间去做别人三分钟就能做出来的题,高考怎么办?坐下!也不知道怎么会错的。?

?因为没打草稿。?我嘀咕了一声坐下。

D老脱下眼镜,朝我看看又戴上,?文科毕竟还是要考数学的嘛。? 不知道为什么拣了一个阴霾的天去社会实践。11月27日,冷风吹进车厢,盖住一切的笑。收音机里,流浪歌手的声音成为最后一丝奢侈。

D老似笑非笑:?知道数学月考不及格吗??

?知道。?心里极空,整个人像往下坠,面皮却一厚,嘴角一扬,?还晕过去了呢。?

?那还这样高兴。?他对我是彻底绝望了。幸而他早就评上了高级职称,不然?职丧我手?,我会内疚一辈子的。?我是自己掐自己人中醒的。?语气认真,表情严肃,他觉得我完了。

透过变形的窗玻璃,蓝的天空,奇怪的高。我伸手去抓,冰凉的一片,这时我看见大学的门海市蜃楼般投影在空中,?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仰面不再看见。?

都是夜归人

许是觉醒的比较晚了,当爸爸妈妈终于不顾徐敏霞的反对要她出去补数学的时候,竟然已经找不到老师了。不知经历了几番辗转,才在离家千里的西区觅到一方去处。

徐敏霞自己有自己的固执:如果我是一个很笨的小孩的话,补了也白补;如果还不算太笨,那么不补也可以--我而已不是没有靠自己考过好成绩,尽管次数不很多。

可是爸爸和她争起来,他觉得她是世界上最不好学,最不体谅人的孩子。

妈妈有一点自私,她认为她给徐敏霞找老师是为了对得起徐敏霞,怕徐敏霞考坏了怪她。

我还是妥协了,妥协是我的绝招,表明我也是在尽力的,不要落个:?皇帝不急急死太监?的把柄。于是,我把自己卖给数学,忍辱负重,但求早日脱身。

夜猫出动。看见许多认识的朋友在街上,在人群中匆匆穿行。彼此一笑置之,心照不宣。

我本应是个懂得享受生活的人。我是去受刑,却仍不断寻找不同的通往目的地的车,只图个新鲜。实在是,实在是出来坐你辆车以外,我没有什么做得了住的事了。

我真正浏览这个城市是在车上,是在一场繁忙连接另一场繁忙的罅隙。36路是我最喜爱的朋友:敞亮的车厢,单排的木质座椅,没有电子报站器的聒噪而响着上个时代的音乐,像一直船摇曳在灯海。原来城市的处处时刻都在改变,我们蜗居在题库中,?不知秦汉,无论魏晋?。

我曾为没有睡过摇篮而沮丧,但乘车实现了我的梦想。Bus欢快地摇着,我贪婪地睡了。?我不是偷懒。?我骄傲地说,?梦里也可以思考。?面颊抱怨贴在冰冷的车窗上的寒冷,颈椎无力直起,眼皮也摆脱不了倦怠。

车上是有奇遇的,我的期于也实在少到可怜。有一个妈妈抱着一个很小的弟弟坐在徐敏霞的面前,这个弟弟小朋友忽然回过头来向徐敏霞一笑。徐敏霞微微别过头去,假装没有看见。可他就是要凑上来,凑上来仍是一笑。我想起丰子恺:

夜未央什么意思

华瞻的日记:?瞻瞻痴。?弟弟小朋友在建国路下车,他的妈妈把他放在地上,他就拉着马鞍的手,头回转来向车里看,看到徐敏霞了,于是一笑。徐敏霞也朝他一笑,仿佛一瞬间成了郑德菱了。郑德菱没有烦恼,不做数学,只晓得邀了瞻瞻同去骑竹马。多好!

陌生的城市另一角,熟悉的图形曲线,又是一个?抽象派?画风的继承者和发扬者--?艺术?是相通的。我做着,傻兮兮的笑。老师讲的极好,他是个辩才,他的卷子也充满了机巧,诱得你做,欲罢不能。订正成了我的一大乐事,白纸黑字加上血淋淋的红笔油墨,很有充实感,这是价值啊。

无论酷暑严寒,爸爸总在我晚归的夜守在车站上;我也每每在深夜十一点鼻子一酸,决定?粉身碎骨浑不怕?了。

驿动的心

期末考试得了第二名,空前的好。数学九十九分,D老简直怀疑这是回光返照。我知道,想做出轨的事,必须在他缓过神来教导我之前。

有一点盲目,我并不知道复旦的确切位置,也没有看地图的习惯。可是奇怪,问路人,总有人能给指一条正道。明明是从中山南路到了中山北路,我却觉得复旦离得很近。

红墙里面人很少,都回家从容地过大年了吧。我大模大样地走进去,没有人怀疑我的身份,真的和复旦如此相称?一连遇上三个大学生,无不让我肃然起敬--都是近视眼。惭愧惭愧。

白天的校园很静谧,这大概就是梅子涵所说的?学院的含蓄和诗意?,一点也看不出?玩在复旦?的样子。可我知道真正闹猛是在晚上--你放你的电影,我跳我的舞。我喜欢它的这种表里不一,我也是这样的脾--有点套近乎的嫌疑。

草地是一片一片的。大学里真是与世隔绝,一点也不知道外边寸土如金。很小的孩子在那里放风筝,没有放起来,就哭了。但校园太静,哭声把他自己唬住了,他只好稍息。

宿舍、食堂都有些苦中作乐的意思,即便如此,我也心甘情愿,这才是修行呢。面对浮躁的世界,我也无法超脱,可是在这里,真正叫做学术的东西变成分子渗透进空气,弥漫到每一个人身上,让人一下子认定这里是做学问的地方了。可这?修行?是要怎样的人才能成正果?D老对我的期望很明确,拣个实惠的、风险小的大学,一个实惠的专业,找一份实惠的工作,一辈子做一个实惠的人。他也许是对的,他知道我只是嘴硬,显示不允许,我也不可能拿前途打赌。想到此处,人突然乏了。夹道的梧桐只剩下瘦瘦的枝丫,好生单薄,我替它们感到一丝凉意,再也无心留恋,灰溜溜地抽身退步。

和复旦作别的时候,我对自己说:?考不进就看看吧。?简直是自我解嘲。校门口的地道竟是这样暗。我忽然想起去年T师兄因一分之差与复旦失之交臂;Z师兄考前剃了个?一休头?以示决心,临了还是弹破了做医生的理想泡泡。

重新到达地面,发现刚才在大学里的时候心跳很慢,走出来只有太阳刺进我的眼睛。

人在边缘

高三下是?文化大革命?。

高校开始抢生员了,随着推荐表的陆续登场,心理素质大受考验。 我不再担心睡眠的严重匮乏,因为它不再捆饶我。数学不幸,但我居然也可以精明得如地主婆,一直按兵不动,等待?该出手时就出手?。

华师大的推荐表只有两张,僧多粥少。申请的人不计其数,表面上却又不动声色。身在高三,友情是一只雕花玻璃杯,珍贵而脆弱,我们举起手随时准备将其打破。

篇四:关于西安的古话

关于西安的古话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

①元二:作者的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古人常以兄弟排行称呼,类似现在的“元老二”。

②使:出使。

③安西: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

④渭城:秦置咸阳县,汉代改称渭城县(《汉书·地理志》),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渭水北岸。

⑤浥:湿润。

⑥客舍:旅店。

⑦更:再。

⑧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 ⑨故人:老朋友。

⑩尽:喝尽。注译

本诗表达了作者送元二时情节的 :悲伤 ,含蓄。

咸阳县的清晨下着小雨,淅淅沥沥,打湿了地上的尘土。旅店门前的一排排柳树,显得更加新鲜。

请再喝一杯酒吧!西出阳关后就没有好的朋友了!

未央 1、未央为汉语词汇,原有未半、不远、未尽等含义。至汉代修建未央宫,未央一词也常用于指代宫殿。后亦有同名小说等。

2、【央】〈名〉(1)(会意。小篆字形。从大,在冂( jiǒng)之内。上像物体(冂),一个人(大)站在它的当中。说文解字中讲: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冂。象远界也。通过说文的这个解释,我们知道“冂”是一个很少有人可以到达的地方,那么什么地方是人们很难达到的地方呢?只有客观实际人们很难达到,在这个世界中能够完全符合客观实际的人是少之又少,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不符合实际的地方,因此一个人(大)站在冂的当中就是处在客观实际中。本义:符合客观实际。),那么“未央”就是指偏离了客观实际。本句的意思是“荒唐啊,人们因此就偏离了客观实际”

3、老子》“荒兮,其未央哉”。意思是“荒唐啊,它没有符合客观实际

4、·》:“夜如何其?。” 集传:“央,中也。”《·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托沉阴以圹久兮,惜蕃华之未央。” 颜师古 注:“未央,犹未半也。言年岁未半而早落蕃华,故痛惜之。”

5、·四气调神大论》:“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 王冰 注:“央,久也,远也。”

6、宋 苏轼 《秋兴》诗之三:“楼前夜月低韦曲,云里车声出未央。” 宋 《次韵季弟善权阻雪古风》:“忆昔宣和全盛年,嘉瑞应期来自天。千官朝贺未央里,仰视龙尾垂蜿蜒

7、“央”,会意字,小篆字形,从大,在冂之内。上像物体(冂),一个人(大)站在它的当中。本义:中心 。“未央”说明未到中心,即未过半。《诗·小雅·庭燎》中的“未央”是未半的意思。朱熹 集传:“央,中也。”另外,在以后的一些作品中用到的“未央”,也有这个意思,《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托沉阴以圹久兮,惜蕃华之未央。” 颜师古注:“未央,犹未半也。言年岁未半而早落蕃华,故痛惜之。” 苏轼 《竹间亭小酌怀欧阳叔弼季默》诗:“盎盎春欲动,潋潋夜未央。” 柔石 《别》:“夜未央,人声寥寂……于是青年叫了一叫,含糊地问:?什么时候???十一点四十五分,离半夜只差一刻。”

8、未央还有个意思就是“无边无际”。《老子》:“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王安石注:“荒兮其未央哉,道之荒大而莫知畔岸。” 高亨注:“荒兮其未央,犹云茫茫无极耳。”《楚辞·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白雪遗音·南词·义侠英雄》:“义侠英雄美少年,艳阳春景未央天。出门游玩长生乐,绿暗红稀翡翠园。”

9、未央这个词真正被大家所熟知,还是因为汉的未央宫。西汉建立之后,在都城长安修建了几所大的宫殿,长乐、未央、建章十三所最有名的。未央宫建于长乐宫修复后不久,是汉高祖称帝后兴建,由萧何监造。自未央宫建成之后,汉代皇帝都居住在这里,所以它的名气之大远远超过了其他宫殿。所以未央最被世人熟知,是因为未央宫。未央又是未央宫的简称。

10、刘邦建立汉朝后,因为韩信功高盖主,刘邦不放心,处处难为韩信。陈豨反后,刘邦亲自征讨,委托吕后监国。吕后怕韩信的智谋,以为他有造反之心,与萧何定计,诳骗韩信入未央宫,诬以私犯圣驾之罪斩首。韩信的死所以未央又多了层内在含义。寓意无辜受冤屈

李白的《忆秦娥》里的一句话

萧声咽

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

年年柳色

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

夕阳残照

汉家陵阙

灞桥

位于西安城东12公里处,是一座颇有影响的古桥 位于西安城东灞河上的灞桥,建于隋开皇三年(583),为一座规模宏伟的多孔石拱桥。是京城通往中原和江南的交通要道 长安人送客东行多在此折柳赠别

1.景点

大慈恩寺(玄奘法师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大雁塔(安置玄奘法师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大雁塔北广场(亚洲最大的喷泉广场和最大的水景广场)、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出土文物精品藏地)、曲江遗址公园(目前西安市最大的游乐公园)、大唐不夜城(中国第一文化MALL)、西安碑林博物馆(全国最多的碑石藏地)、明城墙(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钟楼(我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鼓楼(比钟楼大四岁,迄今已有625年历史)、曲江寒窖(是传说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等待丈夫薛平贵的地方)、曲江海洋世界(海洋动物)、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西北首家野生动物园)、翠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南五台(佛教圣地之一)、太白山(关中八景之一)、大唐芙蓉园(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唐朝盛世的皇宫)、西安半坡博物馆(原始社会母系氏族聚落遗址)、华 山(五岳之一)、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陪葬陶俑)、华清池(唐玄宗和杨贵妃的行宫别墅)、秦始皇陵、兵谏亭(西安事变时蒋介石藏身处)、临潼博物馆(地方志历史博物馆)、骊山(被称为关中八景”之一的“骊山晚照”;烽火戏诸侯的“烽火台”;纪念西安事变的兵谏亭;纪念女娲补天的老母殿)、法门寺(供奉释迦牟尼佛舍利之处)、法门寺博物馆(收藏、展示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珍贵文物之处)、乾陵(唐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永泰公主墓(武则天之女永泰公主)、懿德太子墓(武则天之子懿德太子)、章怀太子墓(武则天之子章怀太子)、黄帝陵轩辕庙(中华民族始祖轩辕帝的陵园)、茂陵博物馆(汉武帝刘彻的陵墓)、昭陵博物馆(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汉阳陵(汉景帝刘启和皇后王氏的合葬陵,到汉阳陵博物馆必看幻影成像)、西安世园会。

2.小吃:

烤肉、锅贴(分牛羊肉和猪馅)、(贾三)灌汤包子、牛羊肉泡馍、葫芦头泡馍、腊牛肉夹馍、腊汁肉夹馍(猪肉)、岐山臊子面、biangbiang面、扯面、牛肉拉面、泡泡油糕、凉皮(麻酱凉皮、汉中凉皮、秦镇 凉皮、岐山擀面皮、面筋凉皮)、蜂蜜凉棕子、黄桂柿子饼、甑糕、胡麻饼等。

3.特产:

老童家腊羊肉(真空包装)、德懋恭水晶饼、军军绿豆糕、琼锅糖、酸梅粉、花生酥、秦椒、花馍、三原蓼花糖、大红枣、中华猕猴桃、陕西板栗、商洛核桃、西凤酒、西安黄桂稠酒、秦椒、陕西党参、陕西青茶、天麻。

4.工艺品:

仿秦兵马俑、仿秦铜车马、仿唐三彩、户县农民画、剪纸、西安碑石拓片、彩绘泥塑、柳编、木版年画、秦腔脸谱、青瓷器、唐壁画摹本、刺绣、皮影、陶哨、藤编、冬青木烙花筷、草编、西安蓝田玉。

篇五:语气副词与代词的区别

语气副词与代词的区别

语气副词是表示语气的副词,属于副词的一种,副词能修饰动词与形容词。语气副词能修饰整个句子,对整个句子的含义有一定影响,要翻译出来。语气副词一般出现在句首或者比较靠近句首的位置,在句中可作状语。例如,“割鸡焉用牛刀?”(杀鸡哪里用得上宰牛的刀呢?)”,“焉”译为“哪里”、“怎么”,表示反问语气,在句中作状语,是语气副词。又如,“徐公何能及君也”,“何”解释为“怎么”,表反问语气,是语气副词。

语气助词属于助词的一种,是用在句中表示停顿和句末强调某种语气的词。语气助词出现在句中时,起到舒缓停顿的作用,不需翻译;出现在句末时,表示或强调某种语气。语气助词在句子中没有实在意义,只是表示语气,对整个句子的含义影响不大。例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焉”,用在陈述句末,可不译出; “万钟于我何加焉?” (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焉”,用在疑问句末,译为“呢”。 又如,“也”字做语气助词:公子畏死耶?何泣也?(表疑问语气);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表感叹语气);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用在句中表停顿)

疑问代词属于代词的范畴,疑问代词在句中起名词词组的作用,用来构成疑问句。根据疑问代词指代的询问对象,疑问代词在句子中往往作主语或宾语。例如,“何贵何贱?”(什么是贵什么是贱),“何”充当主语,是疑问代词。又如,“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既然世俗的一切与我的情致相违背,我还驾车出去追求什么呢?”〕“言”为补足章节的助词,不译。“焉求”,“求”为谓语;“焉”属疑问代词作宾语。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放在谓语之前。

一、 是语气助词,还是语气副词

例1 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韩愈《祭十二郎文》)教材注释:⒁【其】语气助词,这里表示反问语气。(见人教2004年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149页)

例2 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国语?勾践灭吴》)教材注释:⒂【其】副词,表诘问,同“岂”,难道。(见人教2004年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90页)

例3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教材注释:⑼【其】加强反诘语气的副词。(见人教2004年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87页) ⑦【其】难道,表示反问语气。(见人教2006年版课标试验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一第28页)

语气助词与语气副词的区别主要可从位置和用法(含义)两方面去辨别。文言语气助词一般位于句末,除极少数(如也、乎)可位于句中表示停顿外,其余都位于句末,表判断、肯定、陈述、疑问、反问、感叹、推测、限制等语气。除表判断、肯定的语气可以不译出外,其余的一般都可以译出现代汉语相应的词语。

“其”作为语气助词时读jī,在中学课文中很少见,表疑问语气常附在“彼”“何”之后,可译为“呢”“了”。例如:“彼人是哉,子曰何其?”(《诗经?魏风?园有桃》)可译为:“那

人说得对么,你自己认为怎样呢?”又如:“夜如何其?夜未央。”(《诗经.小雅.庭燎》) 可译为:“黑夜怎么样了?黑夜还没结束。”

文言语气副词一般位于动词、形容词或句子前面,常表推测、希望或祈使、商量、反问等语气。“其”在文言文中是最常见的虚词之一,也是《考试说明》规定的高考考查的重点虚词之一。 “其”作语气副词,放在句首,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表示反诘的语气,可译为 “难道”。还可以表示疑问、测度、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还是”、“可要”等。如:其孰能讥之乎? “其”表示反诘语气,相当于“岂”,可译为“难道”。①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其”表示测度的委婉语气,可译成“大概”、“或许”。 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 “其”表示告诫、期望的语气,可译为“可要”。 ③吾其还也。 (《崤之战》) “其”表示商量的语气,可译为“还是”。

如例1句可译为:“想起各位父兄,都在健康强壮的盛年早早去世,像我这样衰弱的人,难道还能长活在世上吗?”

以上3个例子的“其”都位于句首,都表反问语气,都可译为“难道”,都应归为语气副词。例2与例3的注释虽有所不同,但可互为补充,将“其”归为语气副词是正确的;而例1的注释将“其”归为语气助词是错误的。

二、 是疑问代词,还是语气副词

例4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教材注释:⑵【彼恶(wū)知之】他们怎么知道呢?恶,疑问代词,怎么,哪里。(见人教2005年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152页)

例5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教材注释:(41)【恶乎待哉】凭借什么呢?也就是无所待。恶,何。(见人教2004年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158页)

例6 猝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孟子?孟子见粱襄王》)(见人教2005年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158页)教材无注释。

“恶(wū)”用在疑问句或反问句中,都可以译为“哪里”“怎么”,此种情况“恶”究竟是疑问代词,还是语气副词,关键要看其所在的句子是疑问句还是反问句:是疑问句则应属于疑问代词,是反问句则应属于语气副词。而疑问句、反问句的界定主要应看所表达的意思是否在句中。所表达的意思在句中的是反问句,不在句中的是疑问句。如杨伯骏、田树生编著的《文言常用虚词》就将“且王攻楚,将恶出兵?”的“恶”归为疑问代词,代地点。全句译为“而且王攻打楚国,准备从哪里出兵?”将“彼恶敢当我哉!”这反问句的“恶”归为表反问的语气副词,全句译为“他哪里敢抵挡我呢?”

例4句可译为:“大王对百姓认为您吝啬不要感到奇怪,用小的换大的,他们怎么知道(您的用意)呢?”最后分句表达的意思是“他们不知道您的用意”。很明显,句意已在句中,此句是反问句,“恶”应是表反问的语气副词,而不是疑问代词。

例5句可译为:“至于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把握六气的变化,而在无边无际的境界中遨游的人,他们还凭借什么呢?”此最后分句是反问句,也是宾语前置句,“恶”作了“待”的宾语,可译为“何”“什么”,应是疑问代词。

例6句可译为:“(粱襄王)突然问道:‘天下要怎样(靠什么)才能安定呢?’” ,属疑问句,“恶”译为“怎样”或“什么”也应是疑问代词。

【论文摘要】在古代汉语语法中,“焉”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字。各家对其的词性用法不尽相同,没有统一的说法。代词、语气词、兼词这三种词性一般是大家都认可的,而疑问副词、连词、介词、助词这几种说法大家是有分歧的。本文从研究综述的角度,对各家的观点进行了归纳,对“焉”字的词性用法进行了统一。

古汉语“焉”字的词性及用法,各家众说纷纭。角度也不尽相同,有的从语法史的角度叙说,有的从阅读、弄懂古书的角度出发。

《马氏文通》认为“焉”字助句,表陈述语气,但往往有指代作用。因此“是?焉?字既可为代字,又可为助字,一字而两用明矣。”《文通》说:凡用“于之”两字之处,“焉”字代焉。同时把它归入助字(助词)。 王力也认为,“焉”字是一个指示代词兼语气词。“焉”字作代词,所指代的范围或方面,常与处所或人物有关。如:

余收尔骨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庄子·养生主)

这种用法的“焉”字,如果前面是形容词,就指代比较的对象。如:

晋国,天下莫强焉。(孟子·梁惠王上)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王力认为,“焉”字虽然是一个代词,但由于他的位置经常是在句尾,所以它逐渐取得了语气词的性质。有时候和“于”字介宾词组同时出现,它的代词性就冲淡了,语气词的性质就突出了,如: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

有时候虽然没有和“于”字介宾词组同时出现,但也完全出现了代词性,只能算是纯粹的语气词,带有指点引人注意的语气。如:

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难,其易也将至也。(国语·晋语四)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

这种用法的“焉”字有点像汉语的“啊”字。

“焉”字也可以用于疑问句,在这种情况下,仍然保持着原来的语法意义,不过由于句子里有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所以“焉”字似乎也帮助表示疑问语气罢了。如:

君何患焉?(左传隐公元年)

既富矣,又何加焉?(论语·子路)

古书上还有些“焉”字用于句中,似乎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具备于天子,天子焉始乘舟。(吕氏春秋·季春纪)

公输子自鲁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墨子·鲁问)

这种“焉”字又可以写作“安”或“案”,《荀子》书中比较常见。如:

故先王圣人安为之立中制节。(荀子·礼论)

是案曰是,非案曰非。(荀子·臣道)

王力认为,这种用法的“焉”字和指示代词的“焉”字仍相通,对于有人把它解释为“于是”“乃”“然则”,认为是连词,王力认为也是可行的,因为如果说指示代词的“焉”字用于句尾有可能逐渐取得语气词的性质,那么当它用于句中从而逐渐取得某种关联词的性质并不是不可能的。但是“焉”字的这种用法似乎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在古书上不常见。

“焉”字还是一个疑问代词,但只能作宾语和状语,用作状语要比用作宾语常见。作状语的例子,一般表反问语气,译成“哪里”“怎么”如:

姜氏欲之,焉辟害?(左传隐公元年)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左传僖公三十年)

作宾语,译为“哪里”,如:

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娄上)

董希谦认为“焉”字在古汉语里最基本的用法就是作兼词,相当于一个介词“于”和一个代词“彼”(或“此”“之”)。如在“余收尔骨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董就认为,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介词结构,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后作补语。但有时候,兼词“焉”包含的代词指代的内容上文没有出现过,就只好让他出现在“焉”后。这时,“焉”的代词性消失,就只相当于一个介词“于”了,可译为“比”“于”,这种用法的“焉”字实际上是从兼词“焉”演变而来的。如:

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孟子·尽心上)

五色、五声、五臭、无味凡四类,存焉天地之间。(尹文子卷上)

有时候,兼词“焉”里包含的介词“于”引进的对象就是前边动词意念上的宾语,这个“于”字译不译都可以。这时的“焉”字介词性已经很弱。它实际上只相当于一个代词“之”,这种“焉”也是从兼词“焉”演变而来的。如:

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

又召乐乘问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有时候,“焉”包含的介词“于”和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在句中已经出现,或者虽没出现,但看不出代词有所代,也看不出介词引进什么,这样的“焉”字介词性、代词性均已消失,已经成为一个纯粹的语气助词了。 董认为在阅读古书实践中,碰到处于句尾的“焉”,首先要把它按兼词来理解;如解释不通,再看它介词性与代词性的强弱。介词性若,代词性弱,代词性强,它就是代词;代词性、介词性都很弱,它就是语气助词。

在疑问代词的“焉”的用法中,洪成玉还提出了作定语的用法,但十分罕见,见于《墨子》:

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墨子·尚贤下“焉故”,何故。) 洪也认为,“焉”字在先秦时期是一个兼词,相当于“于是”。因为“焉”一般用于句末,兼有语气词的作用,但也不能把它看作是一个单纯的语气词。西汉以后,“焉”字逐渐虚化为语气词,但虚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多数情况下,“焉”的兼词和语气词作用还是同时存在的。如:

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行必果,……盖亦有足多者。(史记·游侠列传)

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汉书·董仲舒传)

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韩愈《答李翊书》)

前两例“焉”仍兼有“于是”的意思,最后一例可看作纯粹的语气词。

许嘉璐也认为语气词“焉”字由指示代词“焉”字演化而来,所以它有铺张指点的意味。这与语气词“耳”“而已”的限止作用是正好相反的。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孟子·梁惠王上)

季恒子穿井,获如土缶,其中有羊焉。(国语·鲁语下)

语气词“焉”有时也表延宕,如: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庄子·秋水)

“焉”也作词尾,用同“然”,如:

眷焉顾之,潸焉出涕。(荀子·宥坐)

许认为“焉”字又用于表示承接,是连词的用法,可今译为“就”“这就”“于是”,如:

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荀子·议兵)

乃告舟备具于天子焉,天子焉始乘舟。(吕氏春秋·季春纪)

何乐士、王克仲认为“焉”字有五种词性:代词、连词、副词、语气词、助词。

代词用法用在形容词、动词后,可理解为“于是”,其中的“是”代人、事物或处所。用作疑问代词,在动词之前,多用来代处所,可译为“在哪里”“从哪里”。这些是一般都承认赞同的用法,这里不再举例。用在动词后作宾语,可译为“他”“它”。如:

信则人任焉(论语·阳货)

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用作连词,用于复合句后一分句之首,承接上下文,表示在上面所说的情况下如何如何,可译为“于是就”、“就”等。如:

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墨子·兼爱上)

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烈!(庄子·则阳)

用作疑问副词,大多表反问,可译为“何必”“哪”“哪里”“怎么”“怎”。如:

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孟子·公孙丑下)

吴人焉敢攻吾邑?(吕氏春秋·察微)

何、王对“焉”作语气词的用法的比较全面:

用在句末,用来加强语气,可译为“了”“呢”,如: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我二十五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用在句末,与句中的疑问词相呼应,表示疑问的语气,也有“焉为”连用的,可译为“呢”,如: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则焉?(孟子·梁惠王上)

问曰:“荣体变为枯体,枯体即是荣体,丝体变为缕体,缕体即是丝体。有何别焉?”(梁书·儒林·范缜传)

用在句中,大多位于复合句前一分句之末,表示语气上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未完,有表示假定或提起下文的语气,可不必译出。如:

是故张军而不能战;围邑而不能攻;得地而不能实。三者见一焉,则可破毁也。(管子·七法) 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况与蔽者乎?(荀子·解蔽)

“焉”与其他语气词连用,如“焉耳”“焉哉”“焉矣”“焉耳矣”“焉耳乎”,如:

嗜酤酒,好讴歌,巷游而乡居者乎?吾无望焉耳!(大戴礼·曾子立事)

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诗·邶风·北门)

战而胜,则无以加焉矣。(战国策·东周策)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论语·雍也)

何、王还列出了“焉”作助词的两种用法:

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状态。可译为“似的”“然”“如……状”,如

是事小敌脆,则偷可用也;事大敌坚,则涣焉离耳。(荀子·议兵)

忽焉自有,怳尔而无。(梁书·儒林·范缜传)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古文观止·阿房宫赋)

用在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之后,表示类属。可译为“之类”“等”。如:

彼国错者,非封焉之谓也,何法之道,谁子之与也。(荀子·王霸)

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韩昌黎文集·原性)

后一个例子中“善焉”的“焉”是代词,作“善”的宾语。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