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奸诈的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2 13:24:17 字数作文
篇一:澄清世人误解,还原历史真相中国十大千古奇冤
澄清世人误解,还原历史真相中国十大千古奇冤 (2014-05-01 13:58:36)
转载
转载 ▼ 标签: 分类: 历史与地理
原文地址:澄清世人误解,还原历史真相中国十大千古奇冤作者:
NO.10 李鸿章—— 替罪羔羊,枉背满清黑锅
满清的卖国贼只有一个,那就是掌握满清实际权力的西太后。在清朝,特别是在西太后时代,连光绪皇帝都得听太后的,何况一个当北洋大臣的李鸿章。李鸿章冤,所以尽管当时就有全体军机大臣为其喊冤,集体上奏:“中国之败全由不西化之故,非鸿章之过”,但总要有人承担责任吧?朝廷岂可将矛头指向自己,岂可轻易引火烧身?所以,那个帽子也只有给他戴上了。李鸿章签完《马关条约》就被革了职,1900年,他躺在病榻上吐着血还在与洋人争辩周旋。1901年他代表大清国与11列强签完《辛丑条约》后,再次大口大口地吐血。他死前一小时,俄国公使的还站在他躺着的床头面前逼迫他,其时李鸿章已经是口不能言,唯有眼中不停的流着泪。李鸿章给朝廷遗折中说“切盼”大清国“举行新政,力图自强”的愿望,并提醒朝廷“一国生事,多国构煽”,要警惕列强对中国存在“野心”。
史实相悖指数:★★
世人误解指数:★★
综合评定指数:★★
NO.9 李道宗—— 王朝基石,惨变猥琐小人
李道宗(600年-653年)字承范,唐宗室,始封任城郡王,18岁从秦王李世民征战刘武周,参加了唐初全国统一战争、唐对东突厥、对吐谷浑、对薛延陀、对高丽的历次对外战争,功勋卓越、影响深远。道宗虽贵为皇室,但礼贤下士、勤奋读书、生活俭朴、品德高尚,又极富谋略眼光、善于谋划、作战勇敢、身先士卒,一生百战未有所失,同河间王李孝恭并称当代英杰,受世人所敬仰,实为中国历史上一代名将。
小说《薛家将》把他描述成一个反面人物是不符历史事实了,是对李道宗将军的污蔑,在此必须指出,因此读者要分情历史同文学,不要委曲历史名人还原历史人物原貌。
史实相悖指数:★★★
世人误解指数:★★★
综合评定指数:★★★
NO.8苏定方——军功显赫,何来奸诈之说
说起这个苏定方,老一辈的人都会想到著名的武生戏《罗成叫关》里那个动不动就奸笑的白脸大胡子。在《说唐》和《隋唐演义》里,在窦建德旗下的时候,他设计害死了正面英雄罗艺、罗成父子,尤其是这个少年英武的帅哥罗成,是英雄秦琼的表弟,是天下第一武状元,又是唐军第一勇将,人气高得不得了,结果中
了苏定方的圈套,万箭穿身,死得那个惨啊。然而历史上真实的苏定方,其胆略真是绝伦超群。有人评价苏定方为唐高宗时期天下第一良将。苏定方一生中,为大唐破灭三个国家,都活捉了他们的君主,献给高宗。可以军功甚著。旧唐书评价它为“神略龛张”真是恰如其分。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 在评价苏定方时说“苏定方名将亦大将”,足见此人之雄略。
史实相悖指数:★★★
世人误解指数:★★★★
综合评定指数:★★★☆
NO.7潘仁美——大宋名将,竟变千古奸臣
历史上并没有潘仁美,其原型是潘美。明朝有本叫《杨家府演义》的书,在歌颂杨业一门忠烈的同时,把潘仁美写成了一个大奸大佞。随着杨家将的故事在民间的广泛流传,潘仁美的形象也被破坏怠尽,怎么看都如那天下的乌鸦一般,横竖都成了黑的了。潘仁美其实是北宋一名有着赫赫战功的开国名将,把他写成大奸大佞,实在很冤枉。潘仁美当时乃河北大名人,军校出身,周世宗时,已经是一位颇有才干的年轻将领,周世宗征西北时,命他为永兴军(今陕西省西安市)护军。宋太祖赵匡胤未即位时,也对他格外信任。登基时命潘美召集后周宰辅,晓以大义,使这些人对新朝俯首称臣,甚至连改朝换代的圣旨,也是由潘美晓谕天下的。当时陕西军阀袁彦心怀异志,赵匡胤担心袁彦作乱,命潘美前往西北监其军,胆勇过人的潘美单骑入长安,迫使袁彦入朝,赵匡胤对潘美此举倍加赞赏。979年,潘美北伐契丹,节节胜利,被封代国公。潘美南征北战,为宋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可与史称“良将第一”的曹彬相提并论。
史实相悖指数:★★★★
世人误解指数:★★★★
综合评定指数:★★★★
NO.6 魏延——一代良将,硬安脑后反骨
魏延字文长,是三国后期蜀国的第一虎将,他曾效命于荆州刘表,后来转投他处,在关羽攻城时,义斩太守,救下老将黄忠,成为蜀汉开国元勋的猛将。《三国演义》中的魏延却是一个被说成“脑后有反骨”的反贼。魏延作为蜀国后五虎将时代的战将扛把子,却一直不受信赖,尤其以子午谷奇谋不被诸葛亮采纳最为后人惋惜(当然这个“子午谷奇谋”究竟可行性几何尚有争论)即使是在那样的环境下,魏延依然奋勇向前,为蜀汉的北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至于魏延之死实乃与杨仪政治斗争的结果,与诸葛亮无关。魏延虽然才干出众,但他性格耿直,甚至有些刚愎自用,同僚们普遍对他敬而远之。许多人因接受不了魏延的这种性格,便处处让着他,更助长了魏延的这种脾气。不过,蜀军中掌管后勤的官员杨仪却从不把魏延放在眼里。杨仪本性狷狭,为人奸诈。魏延一向看不起杨仪,而杨仪又偏偏与魏延对着干,这使魏延十分恼火,对杨仪恨之入骨。久而久之,二人积怨很深,犹如水火。诸葛亮一死,杨仪就让费祎去揣摩魏延的意图。这时的魏延却对形势做出了完全错误的判断,他天真地认为,诸葛亮活着时自己受到压制,才能得不到施展,现在诸葛亮既然已经不在了,那么也就轮到自己大展雄才,伐魏歼敌了。杨仪便上表朝廷,告魏延谋反。事后魏延也觉得自己言辞不当,但有口难辩,也告杨仪谋反。一时间二人羽檄交驰于成都、汉中之间。而后魏延自知谋反之罪已定,必死无疑,便一不做,二不休,挥军逆击杨仪主力。杨仪派王平出战。两军对垒,王平指着魏延大声质问:“诸葛丞相尸骨未寒,你们就要谋反
篇二:我们到底真正了解了谁?
我们到底真正了解了谁?
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像一颗大树,有被阳光照射的叶瓣,也有被其它枝桠挤压的阴影,有吸收养份却在最底层的树根,也有被小虫子蛀出的一个个小洞。
所以;你怎么能看到一个小树洞就说这树是烂的,看到枝叶繁盛的树叶又说这树特别高大,没看到吸收养分的根部就说这树长不高,在树的阴影下就说树是黑暗的。
我们看到的,永远都是我们自己好恶的选择,从来都不是真正的全面。
你知道你自己真正的样子吗?
从一个人的恋爱成就去判断他做人的善恶,从一个人的谈吐去评价一个人的心地单纯或复杂,这都是太自我意识的判断,我们其实从来没有真正认识过谁,但我们却以一种非常自信的口吻去评价他人,这会不会太浅薄了一点。
不会谈好恋爱的人不见得不善良,婚姻失败的人不见得不幸福,会做生意的人不一定很奸诈,文人也不定就是清高的。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好多层面,有我们自己坚持的部分,可能也有盲点,有我们很会处里的人事,能也有很笨拙的部分。
而我;从来都不愿意去用一个片面的认识评价我身边的人。因为我一直相信,我听到的不一定是全部,我看到的不一定是完整,我感受的不一定正确,而我自己也有很多自我感觉,所以我没有资格,也不应该,去夸口说自己其实根本不明白的事物。
人与人之间不是拿来评价的,我们都不完美,不应该也没有资格要求别人圣洁。
篇三:生得伟大,死得奸诈
生得伟大,死得奸诈
2007-02-28 12:03:31 郭灿金
“人生自古谁无死”,这句话的基本意思是,每个人都会死;“死后元知万事空”,这句话的基本意思是,人死了就一了百了。是啊,人死如灯灭,任你曾叱咤风云,任你曾笑傲江湖,任你拥有五位QQ靓号,任你是某BBS的知名ID??都无法抵挡死神带给你的彻底毁灭。“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
但是,死亡的价值却各有不同。有的人的死重于泰山,有的人的死轻于鸿毛。然而,所有这些外人的评价,无法承受之轻与无法承受之重都与死者无干了。但是,有的人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死来达到某种既定目的,譬如张仪,譬如吴起,譬如刘邦,譬如王陵之母??
话从吴起说起。
吴起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是卫国人,善于用兵,早年是鲁国国君的马仔。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君想任用吴起为将军,而吴起娶的妻子却是齐国人,因而鲁君怀疑他。一心成名的吴起,果断杀妻,以此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后来如愿做了鲁国的将军。在妻子亡灵的帮助之下,吴起神勇无比,将齐军打得屁滚尿流。后来,吴起遭人诋毁,在鲁国难以立足,只好逃到了魏国。
到了魏国之后,吴起一样是表现优秀,攻城掠地,所向披靡,不久就被任命为西河地区的长官,一个人独挡来自秦国和韩国的威胁。
吴起胸怀大志,廉政爱民,在魏国取得了极高的威望。还是在很早以前,吴起就曾发过毒誓—做不到卿相,誓不还家。因为有这样的誓言在,在没有做到卿相的时候,即使是母亲去世,吴起也决不回家。因此,可以这样说,卿相就是吴起最大的梦想。辛辛苦苦、廉洁奉公这么多年,就是为了这一梦想的实现。
就在这时,魏国设置了相位,在吴起自己看来,相位非自己莫属,可最后的结果却是,该位置属于了功劳远在自己之下的田文。我们可以想像得到吴起满腔的失落和一肚子的不服气。
他曾当面挑战田文:“你虽然当了国相,可在我眼里你仍然连个屁也算不上。统率三军,让士兵乐意为国去死战,敌国不敢图谋魏国,您比得上我吗?管理文武百官,让百姓亲附,充实府库的储备,你比得上我吗?拒守西河而秦国的军队不敢向东侵犯,韩国、赵国服从归顺,你比得上我吗?”田文老老实实地说:“这些方面我真的不如您。”然后,田文反问吴起:“国君还年轻,国人疑虑不安,大臣不亲附,百姓不信任,正当处在这个时候,是把政事托付给您呢,还是应当托付给我?”吴起沉默了许久,然后说:“应该托付给您啊。”田文说:“这就是我的职位比您高的原因。”吴起这才明白在这方面不如田文。
几年过去,田文死去,相位又花落别家。公叔出任国相,内心对吴起却异常畏忌,设计将吴起赶到了楚国。
树挪死,人挪活。吴起刚到楚国就被楚悼公任命为国相,混了这么多年,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卿相梦想,吴起没有理由不发奋工作。他锐意改革,公私分明,依法办事,令出必行裁撤冗员,杜绝浪费??很快,楚国的综合国力迅速攀升,人民的幸福感指数飞速提高。然而,楚国原来的既得利益者却感到了愤怒,受到威胁的邻国更感到了忧虑,吴起的政治靠山楚悼公一死,王室大臣就发动骚乱,攻打吴起。
政敌突然袭击,吴起手忙脚乱。只有到了此时,吴起才体会到自己是多么渺小—
除了刚刚死掉的楚悼王以外,在偌大的楚国居然连一个同盟军都没有。
吴起有治国的大智慧,有指挥千军万马的大智慧,却没有和和政敌斗争的小伎俩,因此,才会出现被逐出鲁国、逐出魏国的尴尬事。但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毕竟不是谁都可以欺侮的笨蛋,在政敌射来的箭矢前,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伟大的吴起如痴如醉地狂奔起来,他跑得如此忘情,如此神速,以至密密麻麻的箭矢都无奈他何—直到忘情地伏在楚悼王的尸体上。
他终于停住了,他终于跑不动了,后面的箭如蝗虫一般射来,吴起的身上中满了箭,如同诸葛亮派去借箭的草人。他的政敌满足地笑了。然而,吴起的敌人没有想到,和吴起同时中箭的还有楚悼王的遗体,他们也没有想到这居然是抱头鼠窜的吴起报复的手段,没有想到自己会遭报应。
太子即位,迅速拨乱反正。事情的发展和吴起当初设计的一模一样,那些向吴起射箭的人,被楚悼公的继承人全部斩杀,因为,他们的箭在射中吴起的同时,也射中了楚悼王。因此被杀的有多少人呢?不知道,只知道有七十多家被诛族。 因此,吴起可以说是生得伟大,死得奸诈。吴起的尸体成了敌人的噩梦,吴起虽死,却一个也没饶恕。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在敌人的猖狂进攻中,吴起就地取材,巧妙地废物利用,以自己的直觉完成了对敌人的报复。因此,我觉得吴起有大智慧。
和吴起的自然天成相比,苏秦就显得有些刻意为之了。虽如此,苏秦在生命倒计时阶段的杰作也同样可以成为经典。苏秦是战国时代著名的战略大家。他左手持矛,右手持盾,战略理论自成一体,堪称一代宗师。苏秦开始以连横游说秦惠王,失败,转而以合纵游说六国。“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就是弱国联合起来抵抗一个强国,以防止强国的兼并。“连横”,即“事一强以攻众弱”。苏秦游说六国,以赵为主,以合纵相亲为目的。针对不同对象,顺应其心意,指陈其利害,或激或励,或羞或诱,成竹在胸,终使六国合纵缔约,让强秦封闭函谷关,长达十五年之久,秦国不敢窥伺关外国家。苏秦也达到了自己事业的顶峰,做了合纵联盟的盟长,身佩六国相印,担任了六国国相。
苏秦约定六国联盟之后,回到赵国,赵肃侯封他为武安君,于是,苏秦把合纵盟约送交秦国。后来,在秦国的破坏之下,合纵盟约瓦解了,苏秦的事业开始走下坡路。最后,苏秦来到齐国,齐宣王任他为客卿。齐宣王去世后,齐湣王继位,苏秦以自己的才干赢得齐湣王信任。齐国大夫中有许多人和苏秦争夺国君的宠信,因而派人刺杀苏秦。
苏秦是靠嘴皮子吃饭的,面对强壮的杀手,他当然无还手之力。受了致命一击之后,苏秦趁机装死,侥幸躲过一劫。奄奄一息的苏秦启奏齐王,恳请齐王为自己报仇。然而,由于杀手活干得漂亮,几乎没有留下过多的犯罪线索,因此,齐王派人捉拿凶手无果。
苏秦心有不甘,回想自己一生轰轰烈烈,却落了个如此下场,越想越觉得窝囊。在回光返照中,苏秦对齐王说:“我马上就要和您永别了,人死不能复生,只是抓不到凶手我实在死不瞑目。因此,我死后,请求您在闹市将我的遗体五马分尸,就说我里通外国,明为齐卿,实为齐贼。这样做,刺杀我的凶手一定可以抓到。请求大王为我报仇!”说完,苏秦智慧的大脑永远停止了思考,而敌人的厄运才刚刚开始。
根据苏秦的遗愿,齐王搞了个盛大的公审大会,当众宣布苏秦的罪行,号召大家踊跃揭发苏秦的其他罪行,并将他的遗体五马分尸。果然,那个杀手屁颠屁颠地站了出来,激动地炫耀自己有先见之明。可不是吗?他激动地证明—要知道,苏
秦就是我杀的啊!他的话还没说完,齐王已令刀斧手将他的脑袋给砍了下来。苏秦的眼睛终于闭上了,只是那个杀手至死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因此,苏秦有资格说—我的血没有白流。
和智商高的人交手,能不慎乎?
不过也有人诈死,虽然不是真死,其“死”得也可以称得上奸诈。魏人范睢就是一个典型。范睢曾周游列国,四处宣传他的主张,但一无所获,迫不得已,只好打道回府,重新回到魏国,准备有机会再游说魏王。然而长期的漂泊已经使他不名一文,只好先在魏国中
大夫须贾门下混事。有一次,须贾为魏昭王出使到齐国,范睢也跟着提包。不知怎么,齐襄王听说范睢很有口才,就派专人私下给范睢送去了十斤黄金以及牛肉美酒之类的礼物。范睢的风头压住了主人,令须贾大为恼火,虽然范睢并没有收受齐王的馈赠,此事还是为他带来了灾难。回到魏国后,须贾将此事作为重大外交失误向主管领导、宰相魏齐进行了汇报。魏齐大怒,命令近臣用板子、荆条抽打范睢,打得范睢胁折齿断。范睢只好装死,魏齐派人用席子把他卷了卷扔在厕所里,又让宴饮的宾客轮番往范睢身上撒尿,惩一儆百。
卷席筒里的范睢果然定力了得,他顶着扑鼻的恶臭,决意将假死进行到底,终于脱逃,后来位至秦国国相。但是,并不是只有大人物才能“死得奸诈”,只要用心,小人物的死照样可以“奸诈”起来,譬如田光。
和荆轲相比,田光的知名度几乎为零。在《刺客列传》中,田光似乎很少能够引起别人的注意,但他却是一个重要人物。当时,秦国国力强盛,对东方各国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逃避自己的国家被秦国灭亡的命运,燕太子丹决计物色杀手,对秦王实施斩首行动。
于是,田光被人推荐给了太子丹。第一次拜见太子的时候,太子表现出了出人意料的热情,一直迎接到大门口,并且倒退着走为田光引路,跪下来替田光拂拭座位。田光坐稳之后,太子就开始恳求:“燕国与秦国誓不两立,希望先生能给我以实际帮助。”谁知田光什么都不承诺,只在一边打哈哈:“唉,我已风烛残年,精力衰竭。不过,我觉得荆卿可以承担这一庄严的历史使命。”于是,田光受太子之托前去游说荆轲。
见到荆轲之后,田光大咧咧地说:“我和您关系不错,因此,已经把您推荐给太子,希望您前往太子府中拜见太子。”接下来的事情就就很出乎荆轲的意料了,田光突然说:“我听说,年长老成的人行事,不应该让别人怀疑。如今太子告诫我不要泄露所计划的事情,这是太子怀疑我。一个人行事却让别人怀疑他,他就不算是有节操、讲义气的人。”他接着说:“希望您立即去见太子,就说我已经死了,表明我不会泄露机密。”
于是,田光刎颈自杀。田光之死,将荆轲逼上了绝路。他以自虐般的行为将荆轲推向不可知的前路,从而促成荆轲下决心刺杀秦王。因此,他可以称是“刺秦第一托”。田光通过自己的自杀,直接将荆轲置于不义的境地—如果他不答应刺杀秦王的话。
因此,田光也可以称得上是“死得奸诈”,他以自己的死,断了荆轲的后路,使荆轲不得不踏上凶险的刺秦之路。死就这样成了一种可以掌握和控制的东西,死本身是种毁灭,但他们却把死亡锻造得光彩熠熠。
真正的大家是刘邦,面对生死,他不仅表现出了大无畏的英雄本色,而且也展现
了别人难以望其项背的资深革命家风采。
刘邦晚年,黥布叛乱。刘邦御驾亲征,不幸被流箭射中。箭伤加风寒,让平定叛乱之后返京的他罹患重病。事不宜迟,吕后迅速请来了一流专家为夫君治病。看着故作深沉的医学专家,病榻上刘邦淡淡地问:“你觉得我还有救吗?”专家一副病情尽在掌握的样子:“当然可以治好。”刘邦突然大笑起来,大笑之后又流露出不屑的神情:“你们都知道的,我本是沛县布衣,可是就我这样的一介平民,凭手中的三尺宝剑,东拼西杀,最终居然取得天下,成为皇帝。据我所知,这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我的问题是,这难道不是天命吗?人的命,天注定,即使你是扁鹊,难道你就可以左右天命吗?”刘邦拒绝接受任何治疗,微笑地静待死神的来临。
刘邦的达观令人动容,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这么平静。忧国忧民忧自己的吕后似乎就特别难受。于是,她和刘邦,这对结发夫妻,这对帝国双璧有了如下的对话:
吕后:“您就要去见萨达姆了,可是我们还要在没有了您的世界上坚强地活下去,因此,愿您的在天之灵庇佑。”刘邦:“我会时时刻刻牵挂着我一手缔造的国家。” 吕后:“我要咨询您一个问题,那就是,将来我们的萧相国去世之后,应该让谁来接替呢?”刘邦:“曹参。”
吕后:“之后呢?”刘邦:“王陵。”
看到吕后有些迷惑,刘邦又补充道:“不过,王陵这人有些迂愚刚直,你可以让陈平帮助他。陈平智慧有余,但是难以独当重任。除了陈平之外,你还应该充分发挥周勃的作用,也许外人会认为周缺少文才,但是客观地说,将来安定刘氏天下的,一定是周勃。因此,你可以让他担任太尉。”吕后再问以后的事,高祖叹了一口气,高深莫测地说:“再以后的事,就不是你所能知道的了。”做完了自己的政治遗嘱不久,刘邦阖然长逝。
让我们记住刘邦遗嘱中所提到的几位可以重用的大臣以及他们的排名顺序:曹参—王陵—陈平—周勃。刘邦死前所作的安排,其深意很久很久才被后人参透。虽然吕后和刘邦感情不和,但吕后对于刘邦的政治智慧和政治眼光却无比佩服,是啊,她本人就是跟着刘邦才得以母仪天下的,没有理由不崇拜刘邦。刘邦死后,吕后果然全盘接受了刘邦推荐的人选。萧何驾鹤西游之后,曹参走马上任。 曹参早年跟随刘邦起兵,是刘邦的坚定追随者。他参加了对秦军、项羽及叛军的无数次战斗,立下了“凡下二国,县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的显赫战功。曹参接任相国后,无为而治,“萧规曹随”,让刚经历过秦末大动乱的社会和人民有了喘息的机会,汉朝的综合国力慢慢得以提升。
萧何之后,吕后坚定地执行刘邦为他钦定的丞相人选,委任王陵、陈平为右丞相、左丞相。汉朝以右为尊,因此,右丞相位居大臣之首。委任周勃为太尉,太尉是朝廷的最高军事长官。
的确如同刘邦所说的那样,王陵缺乏文化素养,但他最大的特点是坚持原则,从来不拿原则做交易。在汉惠帝去世,吕太后想立吕氏宗族的人为王的时候,就碰到了王陵的铜墙铁壁。王陵搬出刘邦的两个“不得”—“非刘姓子弟不得封王,非功臣不得封侯”,弄得吕后十分恼火。
吕后没有办法,只好另行征求左丞相陈平的意见,没想到陈平满口同意。吕后于是大封吕氏为王。王陵发怒,称病辞职,从此闭门不出,不再朝见皇帝。吕后在刘邦死后开始大肆培植吕氏势力,在吕后去世前后,吕氏的势力已经达到顶峰,作为丞相的陈平和作为太尉的周勃几乎被排挤得无事可干。然而,作为汉朝的开
国功臣,陈平、周勃却拥有极大的号召力,在诸吕欲作乱之时,周勃、陈平等元老大臣联合刘氏宗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诛灭了诸吕,从而证明了刘邦临死之时所说的话是正确的。
是啊,“安定刘氏天下的”果然是周勃。陈平、周勃之后的丞相、太尉人选也不需要吕后操心了,因为那时吕后已经进刘邦地下温暖湿润的一居室去了。
就事情的发展来看,刘邦的一系列安排简直是神来之笔:因为将死的他最清楚,天下百姓当时最需要的就是休养生息,因此,安排曹参接任萧何。曹参果然一上台就开始了醇酒美女的腐败生活,却有效地保证了政策的连续性,国家迅速富裕起来。
也许是预见到了自己必然要早逝于吕后,为了防止吕氏封王,他制定了外姓不得封王的政策,虽然无法阻止吕后分封诸吕,这条禁令却给了坚持原则者以主动权。因此,他推荐耿直的王陵接任曹参。王陵果然在关键时刻坚持原则,断然否定了吕后分封诸吕的提案。虽然吕后的提案还是强行通过,但王陵的这一态度至关重要,有了王陵的这一态度,分封诸吕的行为就永远是违法的。这样的前提就为将来诛灭诸吕奠定了现实基础。
陈平是汉朝开国功臣中智商最高而且又善于自保的人,刘邦显然对陈平的特点了如指掌,因此才会坚持让陈平出任第三任丞相,并为陈平提供了一个搭档—有军事斗争经验的周勃。出于自保的需要,身为丞相的陈平一定会在诸吕作乱时果断出击,因为一旦诸吕彻底当政,等待陈平的必然是被清除,甚至被杀头,为了自保,陈平一定要保住刘氏的正统地位,用自己的高智商确保刘邦的后代成为皇帝。刘邦给陈平提供的实际帮助就是让周勃做太尉。果然,陈平、周勃,一文一武,在汉室大厦将倾时联袂出击,扫荡了诸吕,迎来了刘氏当政的艳阳天。
因此,刘邦临死前所作的安排是真正的深谋远虑,刘邦对身后政局的预测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面向未来,在临死前,刘邦下了一盘很大很大的棋。 刘邦的死,堪称死得奸诈,奸诈到大象无形,奸诈到大音希声。这奸诈之中的智慧独步千古。
篇四: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结合的典范
谈《三国演义》对史实的艺术处理
摘要:《三国演义》的史实问题,是一个效果历史的真实性问题。《三国演义》的史实既包括历史事件的实在,也包括历史理解的实在,这既体现在小说叙事的过程中,也体现在小说评点过程中,还体现在出版商修改的过程中,当然更体现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即《三国演义》的真实性总是与其存在方式同在,它具有此在性、历史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三国演义》叙事中的史实,在本质上是小说作者现实生活的实在对历史事件理解过程中的筹划、反映和表现,即自我与他者关系的视域融合。所有文学作品所具有的真实性都是作者或读者生活时代的精神真实,即文学作品的此在的真实。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国演义》的史实问题是"古"与"今"时代性精神的真实之契合的结果,它既包括三国历史事件的真实,也包括对历史事件理解的时代性精神的真实,它是二者的统一体。
关键词:三国演义、史实、虚实、艺术处理
谈《三国演义》历史的虚实,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近几十年来,出版了很多关于《三国演义》文本虚实的著作,其实很多笔锋直指《三国演义》叙事内容的史实与虚构问题,都力图从文献学的角度将这一问题梳理得趋于系统化,取得前所未有的研究成果。
一般来说,所谓“实”,即史实;所谓“虚”,即虚构。对《三国演义》虚实问题的探讨,首先是把眼光投向文本叙事材料的来源,及史实与虚构的辨析上。对此纷纭杂沓的评说自古有之,而真正埋头典章的梳理,却了无几人。对于《三国演义》史实虚实真假问题的讨论需要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认知。
谈《三国演义》对历史的艺术处理,就必须研究《三国演义》所依据的史实。因为《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对照是虚实之争的重心,《三国演义》史实部分取自其他史书的要远远少于《三国志》,《三国演义》全称《三国通俗演义》,旧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意思是把陈寿的《三国志》这部历史著作加以通俗的演述,可见其创作意向和所依据的史实。
西晋初年陈寿著《三国志》,记载了魏文帝黄初元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169年)起,到三国归晋(公元280年)止,描写了近百年的历史,形象地表现了三国时期历史变化、推移、转换的客观进程。1-9回写宦官外戚争权夺势,董卓进京,军阀混战;10-33回写曹操起家,逐鹿中原,扫荡群雄,统一北方;34-50回写赤壁之战,天下三分;51-85回写刘备一举夺得荆、襄二州,发展西川,奠定蜀汉;86-115回写七擒孟获,北伐中原;116-120回写司马篡位,三国归晋。它基本上是按照《三国志》所依据的历史框架演义而成的,小说全部故事的基本框架和基本线索,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大体上同历史相去不远,是那一特定的历史时代的政治斗争和社会活动的艺术反映。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总体上,即基本框架和整个进程忠实于历史。
《三国演义》取材于三国历史,这是没有疑问的。但历史在这里只不过是一个故事框架,一个时空断限。历史人物已被重新塑造,历史事件已被重新安排。它不再像历史典籍那样去真实地记录历史、叙述历史,而是根据作者的创作意图去塑造历史、虚构历史,把作者对历史人物的爱憎、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和对历史精神的阐释全都融合到一起,将三国历史加以演义、虚构、渲染,或者改头换面。由于小说艺术本身的局限,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只是选取了三国历史上最具艺术效果的方面枣军事斗争,而对同样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政治改革和经济措施则没有涉及。
具体而论《三国演义》的历史真实性,有人开了个七分真三分假的单子。我个人倾向于
认为,小说是小说,历史是历史,不好用派比例的办法来区别真假。如果要派个比例,我认为从历史科学的角度严格要求,《三国演义》最多只有五分真。
与三国历史的真实相比,《三国演义》中的史事经过、典章制度、生活习俗、人物功过、人物性格、官制、礼仪、时间、地域等或是不准确,或是弄错,或是有意虚构,或是过分渲染,因而似真非真,真假并存。尤其是书中所记典章制度、生活习俗等,大量是作者生活在其中的元明时代的,与三国的实际情形相差很远。譬如坐姿,在《三国演义》中人物都垂脚高坐凳椅,而历史研究表明,三国时期人们普遍跪坐,即使是妇女梳妆,也都是跪坐进行,到了唐末五代以后,由于胡床的传入,坐姿和坐具才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
《三国演义》的历史依据除了陈寿的《三国志》,还有裴松之为《三国志》所作的注,习凿之《汉晋春秋》、范晔《后汉书》、司马光《资治通鉴》等等,这些客观上也为罗贯中创作提供了史实依据。所以可以说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正是一部博大文献,言必有据的历史小说,它的故事轮廓,主要人物活动,基本按史实来写。正因如此,《三国演义》为后世军事历史小说提供典范,它将史实与个人虚拟和想象糅合到一起,使得整部小说更具魅力,使得历史由于人物的传奇化更鲜活生动起来。
《三国演义》也是对三国历史的进行艺术反映的小说。首先,它有大量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人物,例如曹操、刘备、关羽、诸葛亮等,其中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描写就体现了
这一点。其次,小说对历史进行艺术反映,比任何历史典籍都准确,都揭示历史的本质。故 《三国演义》是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结合的典范。
一、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三国演义》虽以历史为题材,但它毕竟不是史书而是文学作品。因为它经过了艺术加工,有不少虚构。《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全书写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条基本原则。小说中运用这一原则的最好说明,就是向来人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对于主要人物,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其复杂的性格。第二,它长于描述战争。全书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最为出色。对于决定三国兴亡的几次关键性的大战役,作者总是着力描写,并以人物为中心,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化等等,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而又不显得凄惨,一般具有昂扬的格调,有的还表现得从容不迫,动中有静,有张有弛。第三,它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时间长达百年,人物多至数百,事件错综,头绪纷繁。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实,又要注意艺术情节的连贯。因此,在结构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难的。可是作者却能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各回能独立成篇,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这主要得力于作者构思的宏伟而严密。他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故事情节,既写得曲折多变,而又前后连贯;既有主有从,而又主从密切配合。最后,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今天看来,这种语言似乎半文不白,但在当时它却近于白话;用这种语言来写长篇小说,是一种创举,和过去某些小说粗糙芜杂的语言相比,是一个明显的进步。
《三国演义》在艺术上的最大缺点,一是人物性格固定化,缺少发展变化。这可能是受了民间传说人物定型化的影响和历史材料的局限。二是想像、夸张有时不合情理。鲁迅先生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批评是很中肯的。
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小说。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确是这样。但是虚构,使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虚构,而不是随便那段史实就可以拿来虚构的。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史书上并没有写这件事。又如,关于单刀赴会见鲁肃,史书上写的是鲁肃单刀赴会见关羽。类似的例子当然是数不胜数。读过之后,稍做分析,可知这些虚构的情节,大部分是为小说描述的一个个人物作铺垫的。因为,如果仅仅是象正史中所说的塑造真实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观相违背了。而且,作者在虚构的同时,还注意到了情节的合理性、连贯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虚构,这也就是为什么读过之后,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总之,作者在这方面的写作是相当成功的,而且这些情节也表现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观愿望。
第二,准确揭示历史本质。
《三国演义》中表现的一个政治思想观就是倡导典型的儒家思想——王道与仁政。《三国演义》中的一大部分虚构故事情节都是为了表现这种思想。正是如此,作者才大胆的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忠”“义”的艺术形象。
首先是诸葛亮。《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诸葛亮,是“忠贞”和“智慧”的化身,特别是作者对诸葛亮的“智慧”,更是用尽笔力,大肆渲染。 诸葛亮在当时的地主阶级统治集团中,是一个看问题比较敏锐、处事比较有胆识谋略、能随机应变的人。然而,他之所以具有这些优势,就是因为它重视实践。如,在曹操攻占荆州,领兵南下时,诸葛亮曾向孙权分析当时形势,预计到曹操必败,正是因为诸葛亮在战争之前就已经对敌我双方的优势和弱点作了比较的缘故。又如,诸葛亮敢于使“空城计”,就是因为他对敌我将领的情况作了分析,料知司马懿了解自己“生平谨慎,必不弄险”,从而利用司马懿对自己长期形成的认识,采用了十分“弄险”的疑兵之计,解除了危机。然而,在更多的章节中,作者却把诸葛亮写成了“先知先觉”的人物。如,诸葛亮的几次“夜观天相”,几次“锦囊妙计”。而在“七星坛祭风”,更是荒诞不经的描写。类似的问题,还可以在“巧布八阵图”“班师祭泸水”“五丈原禳星”“定军山显圣”中看到。
关羽也是《三国演义》中着力描写的人物。在作者的笔下,关羽也从《三国志》中的一名与赵云、黄忠地位相同的武将,变成了《三国演义》中勇猛忠义的大英雄。《三国演义》如此美化关羽,完全是为了提倡封建的“忠”“义”思想。《三国演义》后,关羽就成为完全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理想的人物,关羽在民间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广。明、清的统治者曾经几次封其为“大帝”,到处为其立庙。这就清楚的说明,通过关羽鼓吹“忠”“义”的这种描写,是多么适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
此外,也是为了提倡为封建主子卖命,《三国演义》还塑造了一系列所谓“忠臣”形象,如董承、王子服、吉平等等,他们为了尽忠汉献帝诛除“国贼”曹操,“虽灭九族,亦无后悔”。作者把这些人吹捧为流芳千古的模范人物。此外,写姜维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孝道”,写孙夫人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节烈”。由此可知,《三国演义》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贯穿了作者的社会政治观点的。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个话是来自《三国演义》里的卷首语,代表的是中国式的历史辩证哲学论断。作为一个被世人广为认可的历史发展观点,它表达出来的是两个历史上所有中国人都承认的意思。一个是“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也就是一个中国的概念。这里的天下就是中国,也等于历史上中国人眼中的世界——中原大地。这是历史上的世界观问题。另一个就是朝代更迭,国家兴亡是一个分分合合的过程,这里的分和合是以中国——历史认为的世界为整体的前提下的分合。这是历史上的哲学辩证观点。也是对前一个观点的印证。
品《三国》,品人生,品历史。
篇五:三国演义 中的曹操既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奸邪诡诈、善于玩弄权术的奸诈之徒。本文正
《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分析
【摘要】:《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既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奸邪诡诈、善于玩弄权术的奸诈之徒。本文正是从曹操的“奸”与“雄”两个方面入手,分析其艺术形象。
【关键词】:《三国演义》;曹操;政治家、军事家;奸雄、英雄。
一提起《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人们首先想到他是一个大奸臣,狡诈、多疑、假仁假义、十分奸险;但他的宽宏世无其俦,他的诚挚更能令人叹息弥襟。他在分裂混乱的三国时期,对统一我国北方,起过相当大的作用。因此,下面本人就《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奸”与“雄”的形象进行进行分析研究,以抛砖引玉、求教于名家指点。
一、曹操之“奸”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奸”主要体现在狡诈、多疑、假仁假义上。
(一)狡诈
曹操是一个阴险狡诈的人,作品开始就写他用权术。曹操年少时比较贪玩,“游荡无度”,他的叔父经常向他父亲反映,曹操很头疼。一天,操在路上偶遇叔父,立刻做出面目扭曲的样子,叔父向他父亲汇报,于是曹嵩找到儿子询问病情,不料操安然无恙,答道:“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
[1]曹嵩就此起了疑心,再也不相信弟弟的小报告了,曹操从此之后就更加的放肆了。
第十七回,曹操攻打袁术时,军粮短缺,操命管粮官王垕:“可将小斛散之,权且救一时之急。”[2]士兵皆言丞相欺众。操欲借垕人头示众。垕大惊曰:“某实无罪!”[3]操曰:“吾亦知汝无罪,但不杀汝,军必变矣。汝死后,汝妻子吾自养之,汝勿虑也。”[4]垕再欲言时,操早已呼刀斧手杀之,悬头高竿,出榜晓示曰:“王垕故行小斛,盗窃官粮,谨按军法。”[5]于是众怨始解。为了平息士兵对自己的怨恨,稳定军心,曹操竟然去杀死一个没有任何过失的人,他的奸诈狠毒教人心寒。
曹操此人性格复杂多变,这在表情、脾性的多变上得到体现。
当俘虏张辽后,张辽不但不肯投降,还破口大骂,曹操被惹火了,亲自拔剑想杀张辽,被刘备与关羽劝阻后,他立刻掷剑大笑:“我亦知文忠义,故戏之耳。” [6]并亲自释其缚,解衣衣之,延之上坐。感情如闪电似的转瞬即变,令人瞠目结舌而脊背发凉。
“杨修之死”更显曹操的奸诈无常。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擅花园门,操虽称美,心甚
忌之。又一日,修擅分酥吃,操虽喜笑,而心恶之。曹操佯称常梦中杀人,某日果杀一帐前士卫。临塟
前修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里,君乃在梦中耳!”[7]操闻而愈恶之。经过几件事,到了这个时候,
曹操对杨修的厌恶仍不露形于色,杨修一错再错,致使曹操已经起了要杀死杨修的心,但曹操仍然隐藏
得很好,竟然连杨修这么聪明的人也全然没有察觉,最后终于被曹操借惑乱军心的罪名将杨修杀死。可
见曹操的奸诈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二)多疑
曹操他的好猜忌表现在他常滥杀无辜,错杀好人。他身边的人常遭无妄之灾,也全因他的多疑。
在第四回,曹操暗杀董卓没有成功,遭董卓通缉,投奔吕伯奢庄上,吕盛情接待,欲杀猪相款。曹操忽
闻庄后有磨刀之声,操曰:“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8]但闻人语曰:“傅而杀之,何如?”[9]曹操顿时杀了八口人。后来发现杀错了,索性昧着良心将吕伯奢也杀了,曰:“宁叫我负
天下,休教天下人负我。”[10]
第二十回,许田打围后,汉献帝感觉到曹操非常狂妄,想除去曹操,于是密诏董国舅入宫,颁“衣带诏”,董国舅刚过宫门,恰巧遇见了曹操。曹操便多加盘问,当知道汉献帝把锦袍玉带送给董国舅,马上就要
董将衣带解下,曹操亲自把锦袍玉带拿起,对着太阳光细细地详看。他的多疑猜忌全都暴露出来了,好
在汉献帝对他早有防备,衣带诏才能够有惊无险地带出宫门。
当猜测到某人有颠覆政权的行为哪怕仅仅是一丝意念,曹操杀人总是连眼都不眨一下,不曾有过片刻的
犹豫,严格按照“罚不逾时”的古令,在第一时间先下手为强。此外,为了自家性命的安全,他常常也
会或事急从权,或巧生变诈,杀人于无形之中。
(三)假仁义
曹操的假仁假义,在书中,要数“挟天子而令诸侯”。曹操在奉迎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而令诸侯”之后,个人野心和权势欲望不断膨胀,最终完全把持了朝堂,控制了汉末中央政权。所有的朝廷大事,从军事征伐到人事任免,从内政事务到外交联系,曹操根本不听献帝和朝臣的意见,都是个人说了算。献帝在曹操的眼里,不过是一个傀儡、一个“儿皇帝”;朝臣在曹操的眼里,不过是一个装饰“门面”的可供自己利用的工具。
其次,“割发权代首”这一事例最为典型。宛城征张绣时,曹操惊马践坏了大块麦田。他“随呼行
军主簿,拟议自己践麦之罪”,“即掣所佩之剑欲自刎”。最后还是郭嘉以《春秋》之义劝阻,免死“割
发权代首”,并“以发传示三军”。曹操明知道自己不能自杀的,他这样做无非是想树立率先守法,严
于律己的形象罢了,在以权术收买人心,。
另外,曹操是惯于由大怒转为大笑,大笑转为大哭的。他在赤壁之战后,从华容道逃归,在南郡安
歇时,对着众谋士,突然大哭起来。谋士们问他为什么哭,曹操说:“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决不
使吾有此大失也!”从一方面看,这是曹操的爱才惜才;另一方面看,这又是曹操使的诈术,因为他的
大哭的结果,“使众谋士黯然自惭”,这才是他哭的真正目的。
此外,在叔父面前诈中风,哭泣袁绍,礼葬关羽首级,与许攸论粮等也是曹操假仁义的特点的展现。
二、曹操之“雄”
在《三国演义》中,他有“奸”的一面,但更有“雄”的一面,他的宽宏世无其俦,他的诚挚更能令人
叹息弥襟。他在分裂混乱的三国时期,对统一我国北方,起过相当大的作用。用聂绀弩先生的话说,“曹
操是实干家”、“大军事家”、“杰出的诗人、文学家”。
(一)卓越的政治家
这里所说的“实干家”,是指曹操卓越的政治才能,曹操具有远大的目光和过人的胆识,“挟天子以令
诸侯”,[11]他非常重视人才,极力搜罗,加以重用,胸襟开阔,豁达乐观。
1、远大的抱负
曹操之谓政治家,他的目标是结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12]的战乱
场面,实现“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13]的愿望,他要实现这样的伟大理想。
文中第四回,董卓欺主弄权,骄横跋扈。曹操借献刀行刺董卓,事情败露后为县令陈宫所擒。陈宫问曰:“我闻丞相待汝不薄,何故自取其祸?”[14]操曰:“‘燕雀安知鸿鹄志哉!’汝既拿我,便当解去请
赏。何必多问!”[15]又说:“吾祖宗世食汉禄,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16]其远大志向溢于言
表。在“求才若渴”这点上,曹操比刘备有过之而无不及。即便曹操为人奸诈多疑,但他对奇才良将均
能真诚的以礼相待,对于人才,他尽可能揽为己用。所以他身边一直不乏能人异士。
第三十六回,曹操得知徐庶是个难得的人才,他很想得到徐庶,他打听到徐庶是个极其孝顺的人。曹操
十分高兴,立即派人连夜前去徐庶家中将他母亲接过来,曹操盛情款待徐庶的母亲。遭到徐母拒绝后,他竟然叫人模仿徐母的笔迹写信给徐庶,把徐庶骗到手。曹操为了求得良才,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 而在第四十一回,赵子龙单骑救主,曹操的爱才之心更洋溢于表。其时,曹操在山顶观战,但见赵云所
到之处,威不可挡。操曰:“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 [17]遂令飞马传报各处:“如赵云到,不许
放冷箭,只要捉活的。”[18]因此赵云才能够逃脱此难。在你死我亡的战场上,曹操非常欣赏赵云的神
勇无敌。为了一个对自己能构成很大威胁的敌方将领,曹操可以发出“不准杀死赵云”的命令。从这里可以看出曹操爱才惜才的心胸是如何的博大,怎么不教人为之动容?
所有这一切无不说明,曹操是“治世之能臣”。[19]
2、稔熟的政治手腕
在尔虞我诈的争斗中,为获得最后胜利,曹操很明白顺应民心的重要性。他为取得人心,能屈能伸,忍辱负重,用尽一切手段,能人所不能。
小说第五回,曹操羽翼未丰时,欲得卫弘相助,操置酒张筵,拜请卫弘到家,告曰:“今汉室无主,董卓专权,欺君害民,天下切齿。操欲力扶社稷,恨力不足。公乃忠义之士,敢相求助!”[20]卫弘答应。操大喜,于是发矫诏,驰报各道,然后招集义兵,竖招兵白旗一面,上书“忠义”二字。不数日间,应募之士,如雨骈集。他以大义晓之于卫弘,打着“忠义”的旗帜招兵装大自己的力量。可见他非常洞悉民心并且利用民心的圆滑手腕。
第十六回曹操明明已经意识到刘备是自己日后的劲敌、死对头,是自己日后争天下的极大阻碍,但他总想把刘备留在自己的营垒中,他身边的谋士们多次建议要寻找机会杀掉刘备,程昱谏曰:“刘备终不为人之下,不如早图之。” [21]操曰:“方今正用英雄之时,不可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 [22]想争取百姓的民心、士子的忠心固然是曹操作如此决定的一个原因,而只要有一丝争取的希望便不肯下辣手,这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小说第十八回里写道:宛城之战中,曹操爱子曹昂被乱箭射死,侄儿曹安民被砍为肉泥,心腹爱将典韦被杀死,甚至连曹操自己右臂也中了一箭,所骑之大宛良马也连中数箭而死。如此深仇大恨,然而曹操为了大局,游说张绣,张绣愿降,曹操见了张绣,乐不自禁,好像以前的事情根本没有发生过,不但封他为扬武将军,而且后来干脆结为儿女亲家。为实现自己远大的抱负,曹操能人所不能。
破袁绍后,发现了“许都及曹军中诸人”与袁绍私通的书信。荀攸提议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而曹操则认为“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23]一语带过,并尽皆将书焚烧,不再过问。如此胸怀,确实非一般政治家所有。
曹操的一生几乎都是在战场上度过的,他发动的大小战役不计其数,但他每次的战争都是出师有名,打着天子的旗号,都说成是去“讨伐逆贼”,他的政治手腕是一般人所不能比的。
(二)优秀的军事家
作为军事家,曹操更是有勇有谋。他胸怀丰富的实战经验,在众多战役中都显示了他非凡的军事天才。
1、富有韬略
军事上,曹操对各路英雄的战略战术,人力物力均了然于胸,力求做到知己知彼。所以他在军事决策上时时会料事如神,他拥有军事家所特有的嗅觉。
且看看小说第十二回曹操用计大破吕布于定陶。曹操率兵至定陶,连日不战,引军退四十里下寨。正值麦熟,,操即令军割麦为食。吕布闻讯引军赶来。将近寨,见左边一望林木茂盛,恐有伏兵而回。操知布军回去,乃谓诸将曰:“布疑林中有伏兵耳,可多插旌旗于林中以疑之。寨西一带长堤,无水,可尽伏精兵。明日吕布必来烧林,堤中军断其后,布可擒矣。”[24]第二天,吕布不出曹操所料,果然中计战败,落荒而逃。此战,可见曹操对敌人的心理分析,以及对作战地形的观察已面面俱到,所以他料事如神,行军布阵井井有条。
第三十回袁曹官渡之战,战争一开始,双方力量对比悬殊。袁绍有人马七十万,粮食充足且具有地理上的有利形势;曹军只有七万,粮食将尽,地理也不利。曹操能利用和扩大袁军决策错误﹑军心涣散的弱点,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集中兵力,袭击袁军屯粮之处,然后各个击破,取得最后胜利。
如第三十六回,玄德用计袭樊城,仅此一战,曹操即察觉非刘备所能想的战术。曰:“但知谁为刘备画策?”[25]此乃刘备初获徐庶的第一战。足见曹操那军事上敏锐的嗅觉。
曹操无论在战略、战术方面,都能应付自如。在战斗时,曹操常能根据敌我情况,临机决策,变化多端。在对吕布、张绣、袁绍、马超、韩遂等一系列战争中,常用声东击西、避实就虚、埋伏、包抄、突袭、离间、劫粮、攻彼救此、弃物诱敌等方法,谲敌致胜,转弱为强。在战略方面,曹操能集中部属智慧,择善而从,少有失误。例如当他与吕布争夺兖州,相持不下时,陶谦病死,曹操采用谋士之计,平定了兖州,继而征服了徐州,然后囊收了冀州。
2、治军有道
无论曹操在战略、战术上做得怎样出色,如果其军队没有较强的战斗力还是不行的。吕布的军队号称勇悍,袁绍的军队人数最多,经过多次较量之后,都为曹操所败,说明曹军的战斗力是很强的。曹操军战斗力之所以强,是因为他作战时能身先士卒,领兵一贯采取精兵、简政、重视粮食生产及运输等措施所致。
见第十二回濮阳城曹操大战吕布,曹操领众将,率兵入城。李典曰:“主公且在城外,容某等先入城去。”
[26]操喝曰:“我不自往,谁肯向前!” [27]遂当领兵直入。曹操能如此身先士卒,曹军士气怎么能不高?
曹操起兵,打过不少败仗,但军队始终没有溃散,皆得力于他治军严格,首先从我做起,以身作则。第十七回,曹操行军途中,见一路麦已熟,曹操传令不得让马践踏麦地,如有违犯,一律斩首。于是士兵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