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单元作文 > 教育资讯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6:06:40 单元作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单元作文

篇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养育了多少豪情万丈的赤子,到黄河的源头去一览清流奔涌,一泻千里,曾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快事 。但现在母亲河的源头出现了断流,黄

河也面临着成为无源之水的窘境。

近现代以来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被无情地蹂躏、践踏和玷污。母亲河的乳汁,正慢慢失去养份;那滚滚东去的一江污水,诉说着母

亲河的哀伤 ……

河流是缔造文明的血脉。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和母亲河,传承着几千年的历史文明。中华民族在古老的黄河流域,演出了一幕幕壮丽辉煌的剧目。母亲河有多少伤痕,中华民族就有多少伤痕,只有正视这些正在溃烂扩散的伤口,才有可能行动起来去疗治我们民族

的创伤 !

黄河水和黄河精神哺育了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在古老的黄河流域,演出了一幕幕壮丽辉煌的剧目,回报母亲河的养育之恩。

150万年前西候度猿人在现今山西省黄河边的芮城县境内出现,其后,100万年前的兰田猿人和30万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黄河岸边取鱼狩猎,生活繁衍,继续为黄河文明的诞生默默耕耘。

7万年前山西襄汾丁村早期智人,3万年前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晚期智人,奏响了古老黄河文明的序曲。

距今10000-7000年的细石器文化遗址、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3700-2700年的青铜器文化遗址和出现于公元前770年的铁器文化遗址等几乎遍布黄河流域。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的发展中心。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创造发明了人工取火技术、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他们拉开了黄河文明发展的序幕。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这些帝王统领着中华民族把古代黄河文明推向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顶峰。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唐诗、宋词、元曲是黄河文明中闪闪发光的瑰宝,发明创造和科学成就不仅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而且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全人类的进步。

每年中华民族都要在陕西桥山的黄帝陵祭祖,每年无数的人们都要去山西洪洞大槐树下寻根。黄河文明以其巨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带领中华民族象长流不息的滔滔黄河,奔向美好的未来。

篇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有的人 作者:臧克家 ----纪念鲁迅有感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写于纪念鲁迅10周年 。《有的人》这首诗通篇采用对比的表现手法 ,抒发了对鲁迅的怀念、赞颂和对反动派的无情鞭鞑 ,既是一篇铿锵有力的战斗诗章

,又是一篇革命人生观教育的好教材。朗读这首

诗时要将感情基调定为 :激情满怀 ,热烈豪放。具体朗读训练如下

:一、体会思想感情教师

范读或放录音 ,要求学生对照课文着重领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并小声跟读。接着 ,请两个学生练读 ,读后讨论。练读指导 :读每一诗节的前两行 ,即鞭鞑反动派腐朽人生和可耻下场的诗行 ,应加入鼻音而流露出对他们的愤恨和蔑视 ;而读每一诗节的后两行 ,即赞颂以鲁迅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生前为人民奋斗牺牲的精神和死后人民热烈纪念他们的诗行 ,则应用浑厚的嗓音、深情的语调来朗读 ,以示赞颂、崇敬之情。二、注意押韵和节奏“诗歌是最宜朗读的文学作品。诗歌本身具有音乐美 ,作诗必讲求韵脚、节奏以及句法的整饬、变换 ,语调的抑扬配合。诗歌朗读...... (

篇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1

视之一斑 方知广大

——观摩永靖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心得

(办公室 兰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人李白的一曲《将进酒》,让我们的思绪禁不住又一次和黄河一起共鸣。是啊,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她那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现在,就让我们来做一次黄河文化的巡礼,捡拾起那一枚枚沉淀了多少文明印记的文化珍宝。

黄河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1948年3月23日,中共中央机关从吴堡县川口村渡过黄河时,巨浪杂夹着磨盘大的冰块汹涌咆哮,人们乘坐的小木船也随之忽而跃上浪尖,忽而沉落波谷。面对此情此景,毛泽东主席感叹说:“你们可以藐视一切,但是不能藐视黄河,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当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们不见得能够人人前往吴堡县川口村亲身体验黄河的雄伟奔流,但是我们可以多角度多方位地收集与黄河有关的历史记载、地理文献、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俗话谚语、成语典故、古今诗词资料等等,还可以收集黄河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黄河断流、水污染现状及水土流失情况的资料。我州地处黄河上游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总土地面积

8169平方公里,境内干旱少雨,沟壑纵横,自然灾害频繁,是黄河上游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生态环境最为恶劣,生产条件最为艰苦的地区之一,8县、市被国家列为全国水土流失严重县。水土流失面积6892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84.4%。水土流失带走了肥沃的土壤,使土地日益贫瘠,生产力低下,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水土流失导致交通中断,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很大损失;特别是由于水土流失导致沙尘暴造成的风蚀,污染大气,尘埃中含有许多有毒矿物质,对人体、牲畜、农作物、林木等产生危害,并可引起人们的眼病和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对群众身体健康和交通安全造成严重危害。严重的水土流失已成为制约我州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之一。

黄河在穿过青海省民和县狭窄的山谷后,流入我州永靖县境内,奇迹般的造化出炳灵峡、刘家峡、盐锅峡三大峡谷景观,这就是有名的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著名的刘家峡水库也在此外,由于水土流失比较严重,黄河冲带而下的泥沙40多年间使刘家峡水库库容减少了14.82亿立方。1996年,朱镕基副总理在视察刘家峡水库后,叮嘱“一定要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14年过去了,这里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了吗?

此次有幸前往永靖县观摩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方知水土流失治理内容涉及和治理作用,让我学习了一堂生动的

水保工作专题讲座。 近年来,永靖县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在县上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明显成效。自2007年11月,被列为2006年全国人大12件重点督办的建议之一,总投资13279.15万元的刘家峡库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在永靖县正式开工,通过四年的综合治理,使库区沿岸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提高到75.51%,林草覆盖率提高到27.5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1680元,实现陡坡地全部退耕,荒坡全部禁牧,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趋于良好,库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刘家峡库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在永靖县涉及5条小流域,计划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227公顷。项目实施三年来共完成综合治理面积9275.61公顷,其中梯田548.91公顷、水保林1048.87公顷、经济林98.06公顷、人工种草491.55公顷、封禁治理7088.22公顷,修建谷坊396座、沟头防护5公里、道路13.3公里,新增水土保持治理面积9275.61公顷,年增加产值254.21万元,年总拦蓄径流量约46.06万立方米,年总减少土壤侵蚀量18.25万吨,实现了治理由点到面、由分散向集中、由单一向综合的转变,有效控制了项目区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减少了刘家峡库区泥沙淤积,同时改善了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促进了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加快了库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去今两年又连续被国家、省上列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县,2009年被省政府列为全省38个梯田建设重点县(区),相继实施了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全省500万亩梯田工程重点县项目、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永靖县西山项目等一大批生态治理工程,2004年被国家水利部授予“全国水土保持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经过长期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黄河三峡的生态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截至2009年底,全县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81平方公里,其中兴修“三田”304.3平方公里,营造水保林338.7平方公里,荒坡种草29.6平方公里,封山育林

1.2平方公里,封坡种草7.2平方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12.8%,治理程度达到36.5%,不仅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而且极大地改善了投资、建设、旅游环境,提高了全县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有效净化黄河水体,保证了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目前,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大水库的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二类水质,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

项目建设成功的关键在于各种措施的科学配臵,突出综合性治理。坚持从实际出发,山水林草、田园路村统一规划,工程、生物、封育三大措施协调发展,沟坡结合,标本兼治,才能走出一条水保生态建设的新路。

在观摩的永靖县天马山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宝家塬治沟保塬工程、水保科技示范园三个水保项目中,位

于永靖县刘家峡镇的雾宿山下的水保科技示范园,距县城

2.5km,南濒盐锅峡水库,土地总面积1.0km,其中水土流失面积0.98km,占项目区总面积的98%,由1条主沟道和5条支沟组成,地貌以长梁、沟壑、残塬为主。水保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总投资717万元,主要建设宣传博览区、工程示范区、治理措施更新区和配套设施区等4大功能区。2010年下达资金125万元,主要建设三大功能区:工程示范区、配套设施区和治理措施更新区。

据介绍自该工程建设以来,永靖县水保部门严格按照《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规范建设,截止目前,已完成径流观测场1组、水土保持造林示范点30亩、园林绿化工程示范点3处、提水工程1处、观光小道1.42公里、观光亭1座、竹屋2处等,完成土方量12.16万立方米、劳动力投入6.175万工日,完成投资120.50万元,占总任务的96.4%。

此项目建成后,即可发挥其社会宣传、示范推广和科普示范功能,强化水土保持科技支撑、典型带动和示范辐射的作用,为全县水土保持事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同时,项目区内治理程度提高6.93%,保水保土效益分别达到70%和75%。

天马山位于盐锅峡水库南岸,地属永靖县刘家峡镇刘家峡村(涉及318户村民,1672人),地貌以黄土残垣沟壑为主,总土地面积2.14 km,全部为水土流失面积。历年来,222

篇四:唐诗名句赏析之十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诗名句赏析之十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出自李白的《将进酒》。其实,这首诗的全称应是《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将进酒》,是一首“劝酒歌”。

此诗作于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李白与朋友岑勋一起游嵩山,当时住在元丹丘的家里。三人登高宴饮,此时的李白正值怀才不遇之时,有感而作此诗。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运用起兴手法,表面意思是说你难道没有看见汹涌的黄河之水,浩浩汤汤就如同从天上倾泻而来?它滚滚东去,知道东海,永远也不会再回还。这里的“君”指的就是当时在场的两位友人岑勋和元丹丘。透过字面本身,我们可以体会到诗句中透露出来的时光易逝,应及时行乐的观点,有点消极,不过正切合诗人当时不得志的心境。和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有异曲同工之妙。

《将进酒》全诗笔墨酣畅淋漓,气势狂放不羁,力度不凡,是李白诗歌风格的代表作。诗中名句众多,诸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等,但细细品来,气势上还是以此两句为最力,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篇五: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韵一)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韵二)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韵三)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邱生,(韵四)

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鼎玉帛岂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韵五)

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韵六)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队氨炭站。┘そ旒柿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20

单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