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初中作文 > 教育资讯

改写关雎为散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7 07:26:29 初中作文
改写关雎为散文初中作文

篇一:关雎的学案

《关雎》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2.激发联想想象能力,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3.培养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点、难点:

1.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背诵。

2.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

【预习导航】

一.自读诗歌:

1.《诗经》简介:

2.结合注释,理解以下关键词:

雎鸠: 洲: 窈窕: 荇菜: 流: 寤寐: 友: 芼: 乐:

二.整体感知

(一)、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

1.朗读诗歌。(订正字音)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诗的节奏,读出诗歌的音

乐美。

好逑 窈窕 ...

2.要朗读好诗文,要注意读好它的节奏。要读出诗歌的音乐美,除了诗歌朗读

的一般要求外,尤其要读出她的生气,读出她的音乐美。

3.老师范读,注意这首诗的朗读节奏和重音。

4.分层读齐读。

(二)再读诗歌,读懂内容。

1.学生译读诗歌:要求:①以诗译诗;②力求押韵;③解释扩展。

示范:关雎鸟关关和唱 在河心小小洲上 好姑娘苗苗条条 哥儿想和她成

2.四人一小组,分组讨论,组长记录,集中展示。

我的译诗:

(三)三读诗歌,读出诗情画意。

1.读出故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写了什么内容。

2.读出画面:

示例:我在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句诗的时候,眼前不禁浮现出这样的

情景:碧蓝如洗的天空下,一条玉带似的河流静静流淌。河中的小岛上,芳草如茵,一对对雎鸠鸟在草丛里、河水边悠然自得地玩耍嬉戏??

你的眼里心里会出现什么情景呢? 请以下面的句式写一段话,表达你心中的诗情画意:

我在读 这句诗的时候,眼前不禁浮现出这样的情景:

3.读出美点:(提示:语言美、人物美、情感美、意境美)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理解。

达标训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雎鸠( ) 窈窕( ) 好逑() 寤寐( ) .......

2、填空题。

(1) 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A.“左右芼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寤寐求之”的“之” 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 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4、把《关雎》改写为现代诗歌,或者一个散文片段,意境要优美,描写要生动,字数不限。

篇二:关雎 教案

关雎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有关《诗经》的基本知识。 2.理解诗歌的内涵。

3.了解诗中运用的反复和赋、比、兴等创作手法。 4.感悟诗歌精美凝练的语言。 重点

在诵读中体会诗歌的内涵。 难点

1. 兴的表现手法。 2.重章叠句 教学时数: 1课时

第1课时

一.情景导入

我国古代诗歌的源头——《诗经》 1.读注释①,了解《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2.《诗经》六义

①风、雅、颂——体例分类

民间歌谣(风)、士大夫作品(雅),祭神的颂辞(颂) ②赋、比、兴——表现手法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直接铺陈叙述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喻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联想,触景生情,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小板凳歪歪,我是妈的乖乖。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二.初读感知

1.阅读注释,了解《关雎》 2.诵读诗歌 ①教师范读

②自由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体会诗歌的音韵美

三.细读赏析 (一)理解内容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看主人公的情感是怎样发展变化的,并概括诗歌大意。 示例:第①章 ——河边邂逅,一见钟情 学生活动:概括②——⑤章的主要内容。 点拨:第②③章——朝思暮想,辗转反侧

第④⑤章——琴瑟示爱,梦想成婚

小结:

主人公的情感发展变化:一见钟情——朝思暮想——梦想成婚

这首诗歌描写了一个男子对采摘荇菜女子的思慕和追求,表现了人们对美满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体会意境

学生活动:把《关雎》改写成现代诗或散文。 示例: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改写关雎为散文)

(三)揣摩写法

学生活动:比较第②④⑤章,说说它们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点拨:各章结构大致相同,变换了个别词语。

效果:反复咏唱,使感情的表达层层递进,深刻鲜明。

学生活动:男女分读,体会“兴”的手法。

女生读每章的前两句,男生读每章的后两句。

学生活动:如果去掉每章的前两句,表达效果有什么变化?

点拨:去掉后感情表达过于直白,不如原诗含蓄委婉。

(四)品味语言

1.被后人常引用来表示爱情追求的名句是: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2.诗歌中用一个细节描写来表现男子对女子相思的情景,现在已成为成语,这个诗句是辗转反侧。

3.“流”字用的好,使全篇生辉,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流”字描写少女采摘荇菜的忙碌和优美的姿态,使作品充满动感和生机;表现了女子的的勤劳能干,更增加青年男子对女子的思慕和爱恋。

4.“求”字体现了全篇的中心。

四.拓展延伸:《诗经》离我们并不遥远。 (一)重章: ①《乡愁》

②《干杯,朋友》 朋友你今天就要远走,干了这杯酒

忘掉那天涯孤旅的愁,一醉到天尽头 也许你从今开始的漂流再没有停下的时候 让我们一起举起这杯酒,干杯啊朋友

(二) 兴:

①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幸福不会从天降,社会主义等不来。

(歌词)

②花离不开绿叶的扶持,鱼儿离不开溪水的相伴,花儿离不开泥土的滋润,学生离不开老师的教导。今天教师节,老师,谢谢您,您辛苦了! (短信)

仿写,常运用兴的手法。 五.作业

【板书设计】 比兴

朋友你今天就要远走,干了这杯酒 天空是蔚蓝的自由, 你渴望着拥有 但愿那无拘无束的日子将不再是一种奢求 让我们再次举起这杯酒,干杯啊朋友

朋友你今天就要远走,干了这杯酒

绿绿的原野没有尽头,象儿时的眼眸 想着你还要四处去漂流只为能被自己左右 忽然间再也止不住泪流,干杯啊朋友

重章

【教学反思】

篇三:散文诗

散文诗四题:《曾经沧海难为水》

文/郝珍昌

路过时间的驿站越多

对行走的人,只看到模样而没有铭记于心

躺过河流的次数越多

对游泳的水手,无需在意他们的技艺有多高

花儿再多再清香,也只是闻一闻,嗅一嗅,可不能带走

风景再好再美丽,也只能欣赏,记忆感悟存于心悸

人潮再挤再涌动,也不能随流,只好另辟捷径,抄小路七弯八拐

广场再闹再宽阔,也不能入伙,合并同类项,那是闲暇人的天地

城市再多再繁华,也只能暂时小憩,属于匆匆的过客,住过之后还得离开 千头万绪,复杂多变的都市生活,于我荡涤不起半点涟漪

就像一张宾馆的床,可以接受无数的睡客,却无需知道他们是谁

游览过名川大山,攀登上峰峦叠嶂的珠穆朗玛,知晓一览众山小

阅读过名家经典,知识才如此丰富,描摹灵魂的至高点

接触过大师,视野才如此开阔,写作兴致进步神速

欣赏过山机顶上之云,懂得泪如雨下,才能被称之为真正的云

看到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无边无际,别处的水简直小菜一碟,再也不能称之为水了

追逐诗意的生活,哪怕左手是孤独,右手是寂寞,前方是欲望

头顶是绝望,勇气鼓不起,被世俗观念不断的挤压

情绪一再低落,思维跑到九霄云外

也无怨无悔,只因曾经沧海难为水

《思念,总是在雨季》

时间在变,季节在变,温度在变,心态不变

相同的命运,相同的机遇与挑战,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经历

一样的人生,异样的感觉,不一样的轨迹

朋友一堆,围着炉子,吃着香喷喷的狗肉火锅

谈笑无鸿儒,往来有白丁

俗里俗气的,话不投机半句多

默默之中,念想到远方

幽默风趣,文质彬彬的他却不在

一瞬间,令人如此心伤

火热的激情荡然无存

给他去的消息

有时回,有时不回

等到花儿都谢了

早上起来,推开窗户

天空下起了小雨

窗台上都被雨淋湿

恰好场天走在街道上

菜农卷缩着身子,手冻得通红,脚冻得僵硬

可还是喜笑颜开地面对顾客

泥泞的山路肯定很滑

考察旅游行踪的计划落空

打消预计他回家的念头

走着走着

不仅心头一暂

思念,总是在雨季

《把最后的甘甜酿入浓酒》

生活这杯美酒,一直在我们心间酿着

包谷烧,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亲,那时我们初中一毕业就遥遥无期

这么多年来,一直没谋面,甚是遗憾和愧疚

没有通信,也不知晓彼此是何许人也

那时喜欢你,却不敢表露,单相思

样子傻乎乎的,有点呆头呆脑,只埋头苦读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冲锋有人陷阵

单纯得只关心一日三餐能填饱肚皮

为最大幸运

就这样朦朦胧胧,白白地让岁月流逝了整整二十个春秋

天长日久,终有好兆头

我们的情谊僵持了将近一个世纪

是那严格的义务教育限制了

我们的交往

那时荒废了多少甜言蜜语

青春美貌时尚好时光

而是无私地献给了

山区教育事业,守在父母身边,不曾走远

以孤独寂寞为伍

倍受痛苦的煎熬

还好,向故乡这部线装古书献上一份厚重的礼物

把最后的甘甜酿入浓酒

《中国,我的道德没底线了》

中国,我的道德没底线了

生活犹如行尸走肉,铜墙铁壁

急功近利,思想空虚,无聊死了

中国,我的道德没底线了

物欲横流,金钱至上,不学无术

鼓动吹嘘,是非颠倒,穷途末路

中国,我的道德没底线了

努力却付诸东流,文字再好也无用

得道寡助,失道多助,孤独寂寞

中国,我的道德没底线了

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

白手起家,精打细算,日理万机

中国,我的道德没底线了

不懂得知恩图报,如何把孝敬父母做得

天衣无缝,供奉在香火上

中国,我的道德没底线了

生不如死,看破红尘,坦然面对

严打老虎苍蝇,来势凶猛,害怕死了

个人简历:

郝珍昌,女,笔名:清不染尘,贵州思南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小学语文高级教师。业余时间写诗,2009年开始发表诗文,有诗歌入选《千人诗歌

精华卷》、《关雎爱情诗》、《屈原风》、《精典短诗 当代方正》,《爱情宣言 情诗经典》,有诗歌登载《中国诗人》、《贵州诗人》、《贵州都市报》、《梵净山》,《佛顶山》,散文登载《铜仁日报》等刊物,有故乡系列诗文登载《乌江文学》。有诗评入选《诗歌周刊》2014第126期,有多篇诗文登载《中国文学网》、《西部作家网》、《贵州文学网》。有散文获纪念《我与贵州故事》600年优秀奖,现任《江淮诗人》编辑,《龍底涛声》主编。诗观:在时间深处描摹生活的本色,扶持欣赏那些卑微的事物。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3406804080

邮编:565109

地址:贵州省思南县塘头小学

邮箱:1193862225qq163.com

电话:13721575683

请编辑老师指正为谢!

篇四:关雎

使用时间: 第 13 周 星期 印刷编号:

鲁桥一中教学案

3、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国联一位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中国失掉自信力了;以偏概全;“他信力”;“自欺力”;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合作探究】

1. 谬误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谬误论据:两年以前,??却也是事实。语句:“总自夸”,“只希望”,“也是事实”,“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2.答:不能。

“总”表明时间之长,频率之高。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唯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

“只”表时不做别的考虑。是抓住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 “一味”表时专注于此,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 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5.作者是怎样提出并论证自己的正面论点从而间接反驳了敌论点的? 【参考答案】文中第6节作者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从正面树立起自己的论点,与敌论点针锋相对。接着,作者历数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以之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他们都是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这样,就间接地反驳了敌论点。

6.本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显著的特色? 提示:此题帮助掌握重要词句的深刻内涵。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他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着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以为同志,是自引以为荣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把“状元宰相”“地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双基演练】

1. mǎo kuāng chá xǐng mǒ 玄 脊 宰2. C

3. ⑴用使人迷惑的方法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⑵为老百姓解除痛苦 ⑶哄骗4. ①——C ②——A ③——D ④——B

5.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6. ⑴自夸“地大物博”⑵信国联⑶求神拜佛 怀古伤今7. 不相同。前一个“中国人”指国民党反动派,后一个“中国人”指广大劳动人民8. 示例:抗美援朝的胜利、香港澳门的回归 9、答案(示例):顶天立地是脊梁 10、答案(示例):古代事例:发明家毕升、民族英雄文天祥、伸张正义的海瑞、探求佛教教理的玄奘等。

现在事例:科学家袁隆平、体育健儿刘翔、抗击非典的英雄姜素椿、飞天英雄杨利伟等。

篇五:关雎练习

? 关雎

? 关关雎(jū) 鸠(jiū)⑴,在河之洲⑵。窈(yǎo) 窕⑶(tiǎo)淑⑷女,君子好(hǎo)逑(qiú)⑸。 ? 参差荇(xìng)菜(cài)⑹,左右流之⑺。窈窕淑女,寤(wù) 寐(mèi) ⑻求之。

?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⑼。悠哉悠哉⑽,辗⑾转反侧。

?

? 关雎-国画狄少英作品

?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⑿。

?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⒀。窈窕淑女,钟鼓乐(lè)⒁之。

?

关关:《尔雅·释诂》:“关关、雍雍,音声和也。”

? 《说文·门部》:“關,以木横持门户也。从门, 声。”段注:“引申之??凡立乎此

交乎彼曰关,《毛诗传》曰:‘关关,和声也’,又曰:‘间关,设舝皃’,皆于音得义者也。”

? “肉食者谋,又何间焉。”

雎鸠:

? 《尔雅·释鸟》:“雎鸠,王雎也。”晋郭璞注:“雕类。今江东呼之为鹗。好在江渚、

山边食鱼。”

? 《方言》卷六:“飞鸟曰双,鴈曰乘。”

州:《说文》:“州,水中可凥(居)者曰州。水周绕其旁。从重川者,尧遭洪水,民凥水中高土,故曰九州。《诗》曰在河之州。”

窈窕 叠韵连绵字:

? 《说文·穴部》:“窈,深远也。”影纽幽部

? 《说文·穴部》:“窕,深肆极也。” 定纽宵部,幽宵合韵。

? 《說文·水部》:“清湛也。”又《人部》:“俶,善也。”此詩中淑爲俶之假借字。

逑雔 通假

? 逑 本亦作仇。逑、仇古音同。

? 《说文·人部》:“仇,雠也。”《言部》:“雠,犹应也。”

? 逑【辵部】斂聚也。从辵求聲

? 段注:逑仇古多通用。《關雎》君子好逑。亦作仇。

? 荇菜:

? 说文:荇,接余也。

? 《左传·隐公三年》:苟有明信,澗谿沼沚之毛,蘋蘩薀藻之菜,潢汙行潦之水,筐筥錡

釡之器,潢汙行潦之水,可薦於鬼神,可羞於王公。

? 为龙胆科、荇菜属浅水性植物。茎细长柔软而多分枝,匍匐生长,节上生根,漂浮于水面

或生于泥土中。荇菜叶片形睡莲小巧别致,鲜黄色花朵挺出水面,花多花期长,是庭院点缀水景的佳品。原产中国,分布广泛,从温带的欧洲到亚洲的印度、中国、日本、朝鲜、韩国等地区都有它的踪迹。根茎可供食用,可做蔬菜来煮汤,柔软滑嫩,在上古是美食。

? 释诂:左右,勴也。(说文:勴,助也。)

? 义疏:左者,从手,手之助也。《说文》:“左,??相助也。”通作佐。??右者,从

手口,手口之助也,故《说文》右字分二部,《口部》云:“助也”,《又部》云:“手口相助也。”??通作佑。

? 寤寐:

? 说文:寤,寐觉而有言曰寤 。

? 寐,卧也。

? 思服

? 思念,想念

? 《毛传》:服,思之也。

? 《广韵·之韵》:思,思念也,

? 服,也有思念之意。

? 《庄子·田子方》“吾服女也甚忘,女服吾也亦甚忘 ”,郭象注:“‘服’者,思存之谓

也。”<

? 思服,同义连言

? 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古文作芼或“覒”(读音同“芼”)。今作“摸”??水中

参差不齐的荇菜,随流左右动荡,因而或左或右以摸索之。

二.古今字、通假字

1.窈窕淑女(淑通俶)

2.君子好逑(逑通仇)

3.左右流之(流通??捋也)

4.左右芼之(芼通覒。《爾雅·釋言》)

语法

修辞

? 钟鼓乐之: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

? 关关雎鸠

? 参差荇菜

? 都运用了起兴的手法

? 隔句押韵

? 首章首句入韵

? 幽部,鸠 洲 逑

? 宵部,芼;药部,乐。押韵。

《关雎》同步练习

Ⅴ.课后巩固练习

(90分钟 100分)

一、课文阅读题(40分)

(一)《关雎》(8分)

1.本诗以 、 起兴,写出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美好感情。(2分)

2.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 。(3分)

3.本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3分)

(二)《蒹葭》(6分)

1.本诗选自 ,是一首典型的 (内容)诗。(2分)

2.本诗以 起兴,写出了追寻伊人不得的苦恼心情。(2分)

3.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2分)

(三)《黄鹤楼》(7分)

1.本诗选自 ,作者 。(2分)

2.本文用典的句子: , 。(2分)

3.写景的两句诗是 , 。(2分)

4.唐代诗人 见到这首诗后,说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1分)

(四)《钱塘湖春行》(5分)

1.本文写了几种早春的景象?(3分)

2.本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2分)

(五)《相见欢》(5分)

1.本文用比喻手法写离愁的句子: , 。(3分)

2.本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2分)

(六)《江城子·密州出猎》(9分)

1.这首词巧用典故的句子: 。(3分)

2.本词的作者是 ,我们曾学过他的中秋吟月的词是 。(3分)

3.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报国志向的句子: , , 。(3分)

二、类文阅读题(23分)

(一)(5分)

行经华阴 崔颢

岧绕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词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睛。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畴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1.本诗从体裁上说,属于 。(1分)

2.你知道“咸京”指的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吗?(2分)

3.本诗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2分)

赏析:《行经华阴》和《黄鹤楼》都是崔颢的七言绝句。两首诗都是咏景抒情之作。《行经华阴》通过描写华阴奇险的景物,高峻的山峰,表达了诗人对奔走名利者的不耻以及对学道求仙的向往之情。《黄鹤楼》中,通过对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描绘,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相比而言,《行经华阴》中的对仗句子没有黄鹤楼中的自然、妥帖。

(二)(7分)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解释下列词语。(2分)

(1)毕竟

(2)别样

2.本诗是一首 (体裁)诗。(1分)

3.这首诗描绘西湖美景的句子是 , 。(2分)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2分)

赏析:此诗和《钱塘湖春行》都是描绘西湖景色的名篇。两首诗都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了形象的描绘。不同之处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绘的是六月的西湖。《钱塘湖春行》描绘的是早春的西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抓住了荷花一种景物进行描绘,而《钱塘湖春行》既有对静景“水面”“云脚”“乱花”“浅草”的描绘,也有对“早莺”“春燕”的动态刻画。

(三)(6分)

浪淘沙空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解释下列词语。(2分)

(1)潺潺:

(2)一晌:

2.“流水落花春去也”一句中,“流去”的内容指什么?(2分)

3.本词抒发了词人什么感情?(2分)

赏析:这首词与《相见欢》都是李煜被囚时的作品。《相见欢》抒发的是孤独寂寞之感,而《浪淘沙》却表现了词人对过去生活的悔恨、对逝去的故国的怀念以及囚居的凄婉之情。全词从梦境与现实、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中,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之情。

(四)(5分)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解释下列词语。(2分)

(1)疏桐:

(2)省:

2.“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品格?(2分)

3.词人以 为意象,表达了自己的思想。(1分)

赏析:此词和《江城子·密州出猎》都是苏轼的作品。《卜算子》反映了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孤独和寂寞,《江城子》表达了作者报效国家的壮志。在写法上,前者写得比较清冷,静中有动,寓意深长。后者写得豪放,豪情洋溢。

三、中考题(12分)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1.给加粗字注音。(2分)

(1)羽扇纶巾( )

2.解释加粗词语。(2分)

(1)乱石穿空 (2)故国神游

3.本词的作者是 ,他是 (朝)的文学家。(2分)

4.描绘气势磅礴的景色的句子: , , 。(3分)

5.“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四、创新片段作文题(25分)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交往,最重要的是相互信任,你对别人信任,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别人对你信任,你会感到幸福??请以“信任”为话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

Ⅵ.合作探究题

浣溪沙

野人家。

1.找出文中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的词语。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你能举出我们学过的一首描写农村风光的词吗?

单元语法知识归纳

本单元是文言文单元,有下列知识点。

1.比兴手法的运用。比是比喻,兴是托物起兴,即借别的事物来引起所歌咏的内容。《诗经》多用这种手法。

2.律诗,是一种格律诗。分四联,即首联(1、2句)、颔联(3、4句)、颈联(5、6句)、尾联(7、8句)。律诗有五言、七言之分。每句是五个字的,叫五言律诗;每句是七个字的,叫七言律诗。

3.词,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每首词都有一个词调,叫词牌,如《水调歌头》、《念奴娇》、《菩萨蛮》之类。从结构上根据分段的不同,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区别。单调只有一段,多为小令。双调中有两个段落,由上、下两片组成。三叠、四叠都是慢词,数量不多。词在句式上长短不齐,因此词也被称作长短句。

4.骈文,因多用四六句又称“四六文”,是和散文相对的一种韵文。其最大特点是讲究对仗,即所谓“骈偶”。其次是讲究平仄搭配,上下联要平仄相对。三是讲究使用典故。我们学过的《陋室铭》就是骈文。

5.赠序,是古代友人临别时所写的赠言,多以“送??序”的格式为题。

口语交际

Ⅰ.学习重点

1.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2.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论辩能力。

Ⅱ.口语交际指导

1.全班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做主辩人。 苏轼 (2)一樽还酹江月( )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

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