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拿破仑全传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6 01:20:17 作文素材
拿破仑全传读后感作文素材

篇一:《拿破仑全传》读书报告

《拿破仑全传》读书报告

在大二上半学期,应是想品德修养课的要求,我选择了《拿破仑全传》这一本书作为我的选读刊物。尽管由于时间的关系,并未能非常详细的阅读者一本书,但是通过简单的翻阅,加深我对堪称欧洲的成吉思汗——拿破仑·波拿巴这个传奇人物的了解,同样的书中丰富的内容也确实让我获益良多。

《拿破仑全传》以第三人称的角度,详细的描述了拿破仑一生的传奇历史。从记录他在科嘉西岛上出生开始,少年时代的努力学习,到无数的南征北战,并成功地为自己自己加冕成为法国的皇帝,而不仅是这样,他凭借着自己出色的领导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他的铁蹄踏遍了亚欧非三块大陆。还有就是英国和普鲁士联军在滑铁卢战役里使他一败涂地,被放逐到南大西洋的一个英国的小岛上度过他的余生。此书不仅记录了拿破仑打天下的历程,还介绍了他到了一路过来的心路历程和生活小细节。他是一位既爱江山,也爱美人的大丈夫。书中更提到他猎取美女芳心的招法,与他天才的军事才干同样的出类拔萃。 我认为这本书能够做到全面、生动、细腻地将拿破仑军旅生涯和情感世界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拿破仑的出生的在自己的家园被法国吞并的时代背景下,小时候并不认同自己作为法国的公民,更多的是抱着为复国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在少年时代的他凭借着父亲既有的贵族地位进入了贵族的军事学校学习,并没有被周围师生那种奢华的生活所同化,相反磨练了自己反对奢华的理念,更提出了大胆地提出了未来的军官们理应“吃军用面包,自己洗衣服”等主张。尽管这些主张并没有的引起当时的足够的重视,但这些主张最终也成为了当今军事训练的明确要求,看见拿破仑那种执着和对未来的先见之明。

然而拿破仑儿时的强烈爱国情感,是一种推动他努力的动力。他所反对的奢华生活,我也非常的认同。人的意志需要的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去磨练,相反奢华的生活只会腐化个人的意志,就像当今更多的90后青年,在家长的过分溺爱之下的温室成长,严重的缺乏个人独立生活的自理能力。相比之下,在过去的生活在艰苦岁月的90后的家长们确更有着更好的独立适应能力,支撑着整个社会。在金钱等物质财富诱惑之下,政府官僚体系中不断的滋生着贪腐,正是因为过分追求奢华和享受。而现在更是应该倡导的是廉洁,就在当时的拿破仑就已经想到了。

1796年从 4 月 10 日到 25 日,在这短短的 15 天时间里,拿破仑率领部队完全击败了奥地利和撒丁的联军,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他更将这些战绩写成战报,他要让每一个士兵分享他的喜悦。战报写道:“将士们,在 15 天之内,你们已经赢得了6次胜利,夺得了 21 面军旗,55 门大炮和若干要塞, 并征服了皮埃蒙特最富庶的地区??”拿破仑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借助敌军兵力分散局势,并且各部分相距又远的特点,充分地利用了有利的中心位置,对奥地利和撒丁盟军的天然联结点,发起了剧烈猛攻。此外他还首创了以营为单位的战术队形,使步、炮、骑各种兵种配合得天衣无缝, 他是运动战的专家,是闪电战的鼻祖。

拿破仑对阵奥撒联军的战役取得了全胜战绩,绝不是他偶然的运气,更多的是体现了他那过人的军事才干和战略意识。而他的运动战和闪电战模式更是为后世人所推崇。就像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采取的游击战战术和建立敌后根据地的作战模式也可谓同出一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就是最好的例证。

1802年8月,元老院修改共和八年宪法,拿破仑接受了元老院的那份厚礼而成为终身执政。同年12月2日拿破仑正式加冕,他并不是像传统那样由教皇加冕,而是当教皇正要给他加冕的时候,他对教皇轻轻作了手势,示意让他走开,然后用自己的双手给自己戴上了皇冠,然后还为妻子加冕为皇后。拿破仑的加冕为皇,表面上是为了给自己一个称皇的仪式,而实际上更希望籍此打击流亡在外的波旁皇朝的继承者的拥护和支持者,同时给予自己一个合法的理由来登基称皇。

对拿破仑选择废除共和,重新选择世袭帝制,违背了他本身的建立民主的初衷,是的法国社会制度民主水平发生了倒退。我认为这是一种权利无法得到制衡的结果。世界上每个人都欲望,而正是在欲望的驱动之下,人可能就会背弃他既有的理想和信仰,走向贪婪和堕落。就像我们现在的政府机关的一些以权谋私滋生腐败,这都为了满足个人的利益和欲望,而背弃的公众的利益。因此我们更应该学会抵制不良诱惑,坚定自己的意志和理想,捍卫自己道德的底线。

拿破仑他的梦想就是着统治整个欧洲,而在当时欧洲大陆上只有俄国这一片土地还不在他的控制之下。1812年5月,拿破仑率领着57万大军远征俄罗斯。纵使处于极盛时期面的拿破仑帝国面对着俄军的顽强抵抗。虽然法军仍能一路高歌猛进,但是其伤亡非常惨重。同年9月7日法军历经博罗迪诺战役攻陷首都莫斯科。16日,拿破仑进入莫斯科,而面对即将来临的西伯利亚寒冬,以及俄罗斯人民坚决不投降,与此同时在国内却发生了一场失败的政变,面对着内外受敌的局面,令他不得不撤回法国。俄罗斯的寒冬,还有无时无刻出现的俄国追军和游击队,法军不是战死就是冻死,仅有不到3万人回到法国。这次远征俄罗斯的失利,恰恰是拿破仑被俄国人使用自己所擅长的运动战击溃了。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拿破仑远征俄罗斯的失利,归咎于他日益膨胀的野心和对于自己实力的误判,面对着同样强大的俄罗斯帝国,企图一举攻陷吞并其版图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赌注。这次正是豪赌,让拿破仑失去了能使整个欧洲都战栗的大军,法兰西第一帝国元气大伤,日益衰落的法国面对的敌人将是曾经被迫臣服的整个欧洲人民。

拿破仑在俄国战场惨败后,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俄国、普鲁士和瑞典组成了第六次反法同盟,最终迫使拿破仑宣布无条件投降,并签署退位诏书,这样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了。拿破仑本人也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一个小岛上。而在法国巴黎,路易十八回到了法国,重新成为法国国王,波旁王朝复辟。拿破仑密切注视着法国局势的变化,军队和人民对路易十八为首的法国贵族的剥削忍无可忍,几乎都认为拿破仑才是他们真正的君主,拿破仑意识到复辟的时候来临了,他伺机逃出小岛,率领700士兵于3月1日回到法国。拿破仑一路宣称自己将给法国带来和平,不再向外扩张,也不会再实行专制统治,取而代之的是君主立宪制,确保人民的自由。路易十八屡次派兵堵截,但是所有军队很快就倒戈相向。拿破仑成功重回巴黎,路易十八逃亡,拿破仑的百日皇朝就此拉开。

常言道,有志者,事竟成。尽管拿破仑被人放逐到一个小岛上,但他并没有轻言放弃。相反,他时刻的思考和准备着如何能够重拾昔日的辉煌,他没有被失败所一下击倒,也没有冲动的作出反击。更多的是伺机而动,把握住法国国内动荡这一有利的时间,当机立断逃出岛外,重回法国。拿破仑正是这个不轻言放弃的精神,更是让我深有感触。

1815年6月18日,最为当代人熟悉的滑铁卢战役打响了。法军和英军在滑铁卢小镇附近打了一场改变了十九世纪欧洲格局的大决战。在久战不克双方形成

僵持局面时,法军选择开始往圣约翰山高地发起不下于莫斯科炮台和莱比锡战役的骑兵冲锋,虽然骑兵军的冲锋显得毫无战术可言,但他们确实锐不可当,势如破竹,一举突破了英军的方阵,夺取了大量炮台,英军被打得连连败退。虽然拿破仑看似胜利在望,英军却奋力抵挡着法军的猛攻,坚持到盟军普鲁士军队往这里火速增援,相反法军的援军却迟迟未到。最终以拿破仑率领的法军败北,也给拿破仑的传奇的军旅历史画上一个句号。

我个人对拿破仑的评价,我觉得并不认为仅取决于一两场战役的胜利或者失败,更多是他对整个欧洲历史甚至是世界历史的影响。通过阅读《拿破仑全传》,使得我更加认同拿破仑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更卓越出色的军事和领导才能,还有他所创下的辉煌战绩,无疑显示出他是一个旷世奇才。即便是被称为与东方成吉思汗和西方亚历山大大帝齐名的拿破仑大帝,这也绝对是名副其实的。

《拿破仑全传》无疑是一本非常好的书,使我感触良多。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只能仓卒的翻阅其中的内容。但是,我相信我以后将会腾出更多的时间,再去细细的品尝的一本巨作,再深入的了解拿破仑这个传奇般的人物和领略他那永恒不变的风采。

篇二:《拿破仑传》读后感

《拿破仑传》读后感

昨晚终于把《拿破仑传》看完了,整整看了差不多两个多月,但是我相信用两个多月去认识一位伟大的人是值得的,他的行为和举动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去认识自己。

拿破仑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是一部伟大的巨著,然而主宰他这颗身躯之心,并把它推向成功的无外乎三点因素:第一,他那偏向自负的自信;第二,他那源源不断始终用不完的精力;第三,他那丰富的想象力,拿破仑的成功的确是时势造英雄,他十八世纪末诞生于被法国统治的科西嘉岛,14岁那年其父把他送往法国求学,在法国求学的日子中他不苟言笑,但又喜欢争强好胜,也许这一点得益于他家族的遗传。我们甚至很难想象法国人是如何看待一个外来求学者的,在法国贵族学校里他受到嘲笑与讥讽,他很少有朋友,也很少有值得他开怀的事,他在法国求学了七年,同时也寂寞了七年!但在这七年他无时无刻不再思考他的使命,也许正是他与法国贵族的学生格格不入,所以才造就了今天的拿破仑,在七年的法国求学中使他羽翼日渐丰满。

也许我们说拿破仑如果仅仅只有伟大的梦想,而没有七年的在法国默默求学,也许他仅仅是个幻想家;又也许他仅仅只有七年的求学才华而没有伟大的梦想,他可能会成为一名副官或者最多成为一名元帅。但是拿破仑是集数学家与幻想家于一身的,于是构成了这位旷世的天才!拿破仑精于分析人性,的确算得上是当时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他知道自己的一切品质,并也知道如何驾驭他人,他明白金钱和荣誉是拴住他人的唯一两件法宝,所以他致死都把荣誉看得高于一切,早已胜过他的生命。拿破仑是仁慈的,他冷静、理智,善于控制自己,但他从没有以自己的权势

报复过他人,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没有想过侵略,至少他做的一切其用意是好的!他深知历史但有对未来充满想象,所以他注定要创造奇迹,创造历史。拿破仑是个质朴的人,致死都不知贪图享乐,只知道不知疲倦高效率忘我的工作,他知道一个人其精神对他人的影响远远胜过武力,拿破仑是个爱多恨少的人,他思维缜密虽然他宣称自己从来不在感情方面花费精力,但他却未能做到自己所说的铁石心肠,也许正是这样才构成了有血肉的拿破仑。

但是凡是研究过影响拿破仑失败的各种因素的人都会看出:他失败的最终原因是这个人年事已高,瞻前顾后,优柔寡断,正如作者所说,早年成才,过度的透支自己的精力必定会过老的衰老!不难看出,拿破仑处理家庭关系方面无疑是失败的,正如他自己所说,只要家人坚持,他们要的一切都可以从他这里得到。拿破仑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这导致他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也宽恕了许多不该宽恕的人,他不相信世界上除了他自己还有什么可以打败他,但事实亦是如此,他的确是败于自己之手!他的这些做法,在最后为他的战争增加了许多失败的因素,最终所有人都背叛了他,而他在生命最后远去的那一刻仅仅只是微笑...

也许正是他比大多数人爱的少,所以注定他要忍受悲剧性的寂寞。 拿破仑说过“一个人来世上走一遭,如果不留下什么,他是枉活!!”

当我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望着窗外,仿佛置身于两百多年的欧洲,而拿破仑就在我的眼前...我倾叹一位英雄的早逝,也许几十年前毛泽东读到它时也曾深有感触,只可惜拿破仑这位纵横古今的皇帝不知道,两百多年后的今天竟有一个人默默地在思念!

数信院信管10班申家华 联系方式:15296842213

篇三:拿破仑传读后感

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

拿破仑全传读后感

系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096412

姓名:孙玉

学号:064109091

《拿破仑传读后感》

拿破仑·波拿马是叱咤风云的西方之皇,公认的战争之神,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四大军事统帅之一。一生中指挥大大小小的战役一共六十多场,要比历史上亚历山大大帝,凯撒大帝,汉尼拔,苏沃洛夫,这些名将所指挥的战役总和还要多,拿破仑成为欧洲不可一世的霸主,成为与凯撒大帝、亚历山大大帝齐名的拿破仑大帝。

一个出生于没落中产的科西嘉青年,怀揣着光荣与梦想,功勋卓著的他一步步走向了法国的王位,直至权利的至尊。他曾经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么究竟是什么成就了他,筑就了他?

拿破仑的一生,都在书写着“磅礴”、“恢弘”和“大气”,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在政治上,都有着辉煌的成就。在军事上,拿破仑被人们称为是“一代军事伟人”。他指挥的战役许多在历史上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直到如今,拿破仑的军事言论和战争战例仍被作为教材在一些国家的军事院校广为传播。在政治上,他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曾这样总结自己的成就:“我的英名并非建立在四十次胜利的战役,也不是由于我使得万邦臣服,滑铁卢战役就足以抹煞对那么多胜利的回忆,最后一幕往往令人忘却第一幕呀。永不湮没的是我的法典和参政院的回忆记录,我与大臣们的通讯??由于条文简明扼要,我的法典远比以往任何法典更可行、更有

效??”这就足够了。用武力打下的辽阔领土,从亚历山大的地跨欧亚非的马其顿帝国,到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无不是经过一两百年就分崩离析的。唯有拿破仑法典,历经百年仍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在今天的法律制度中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

虽说拿破仑出生在一个所谓的贵族家庭,但是由于历史背景和其家族历史的缘故,使得他有了一种独特的思维模式。他身上带有一种不屈不饶的精神,由于自小苦读加上 锐利的眼光使得他一步青云,从第一次反法联盟到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反法联盟,其中经历了数十年之久;从第一帝国到流放生涯,他选择了什么?和很多历史伟人一样的放弃?不是,也许是上帝赐予的坚强,他又一次的成功了,似乎和小说《基督山伯爵》的主人公有异曲同工之处。

但是说到底,一切的物质成就终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飘然远去。我想,拿破仑之所以至今仍拥有强大号召力的重要原因,便是他精神上的某种特质,换句话说,是他出众的人格魅力。“一个人应养成信赖自己的习惯,即使在最危急的时候,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敢与毅力”、“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不可能只有庸人的词典里才有”、“人生之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能屡仆屡起”、“人多不足以依赖,要生存只有靠自己”、“为政之道就是勇往直前,有进无退”。这些都是拿破仑的语录,而他正是这些话的最好实践者,他的积极进取的心

态、无私博大的胸怀、永不懈怠的精力、非凡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坚定的自信心……叔本华曾将人分成流星、行星、恒星三类,拿破仑一定属于第三类。恒星坚守着太空,闪着自己的光芒,它属于全宇宙。那么拿破仑的精神内涵犹如一颗炽热的恒星,而他所缔造的功勋和所取得的荣耀就恰恰如恒星所散发出来的光芒,经久不息,他属于全人类,属于全世界。

或许天妒其才,他终被囚于圣赫勒拿岛。他已经倦了,他完成了他的任务,他可以用死来结束他壮烈的一生了。就这样,一头雄狮倒下了,伴着暴风雨,就像他来时那般壮美,他去得凄美,却也动人。但他的雄魂永远吸引着世人,他的神秘永远留给后人。

拿破仑的生命经历了少年时代的梦想,青年时代的筹划,壮年时代的统治,流放生涯的孤独,成功的荣誉,失败的唾弃。巨星陨落,应该是要坦然,正如歌德所说——举世之人,无论是谁,都享有最后的幸运,都有末日的来临。他得到的太多,必将为此失去一切。然而人们总记得那些辉煌的日子,“皇帝又站在市中心了。”

一个人凭借着自信和勇气,凭借着激情和幻想,凭借着勤奋和意志多能得到的,拿破仑全都得到了。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锦绣前程又一次展现在才能卓越者面前,热血青年难道可以找到比拿破仑更伟大的榜样和更可参鉴之镜

么?踏着伟人的足迹,我们坚信,我们的人生也必将辉煌!

参考文献:

1.《拿破仑传——世界历史名人传记青少年读本》黄巍 中国社会出版社

2.《拿破仑时代》乔治·勒费弗

3.《拿破仑文集》商务印书馆出版

4.《拿破仑》 路德维希

篇四:《张学良全传》读后感

《张学良全传》读后感

一次偶然在网络上看到了一篇关于后人对张学良评价的文章,让我对这位人物甚是惊讶,因为在这些文章中,对于张学良的评价是两极分化的,不是民族英雄就是千古功臣。怀着满满的疑惑,我对于张学良的一生尤为感兴趣。近段时间我通过阅读了王海晨、胡玉海的《张学良全传》、《少帅张学良》网上的相关资料,对于张学良将军的一生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本《张学良全传》是以大量文献、资料和史实作为依据,从张学良的青少年一直写到他居于台湾的晚年生活,展示出张将军所走过的曲折坎坷、而又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道路,深刻的揭示了他是怎么从一个封建朝代中的成员变成一个思想先进,开放的爱国将领。

张学良将军的一生备受争议,在他人的口中他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民族英雄”也是“国家民族之罪人、花花公子、纨绔子弟”,但是他却从不向别人为他所做的事情辩解,为他的故事更增一份神秘的色彩。其实站在个人角度上说,通过《张学良全传》我对于这位国民党第一上将,我心中是充满了崇敬的。

学贯中西,真情至性。张学良从小就受父亲张作霖严格的教育,他的一生见证了家庭由贫穷至富的过程,传记中他对于后来拥有显赫的家庭和作为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长子并没有富家子弟的傲气,在学习中更是刻苦认真,努力向上,有一次老师在突然来了一次考试,在众多学子中唯有张学良全对,使得他赢得老师所爱,1920年,以炮兵科第一名毕业,除此之外,在这个时期张学良已经堪称学贯中西的饱学之士,他不仅饱览经史子集,而且谙熟英语。张学良从小就接受的西方文化“天赋人权”、儒家的修身立世、基督教青年会铸就了他独立、怜爱、善于交际的性格,他对身边的卫士、裁缝、厨子,平等呵护;就连中国现代史上的顶尖人物宋美龄、宋子文......都对他敬让三分,可见张学良有着极大人格魅力。

兴办学校,求贤若渴。在张学良跟随父亲之时,张作霖对于重视教育的理念深深地影响了张学良的发展。在张学良年轻的时候创办了东北大学,他重视教育,在当年他给东北大学一年的经费拨款要远远超过当时中央政府一年的教育经费,高薪聘请了许多国内外饱学宿儒,其中章士钊的月薪高达800银洋,可见张学良对于贤士的渴求。在后来,张氏父子借助富饶的土地和先进的资本主义经营方式,为自己的事业打下了丰厚的家底,招纳了一大批贤士良才,为后期作战的屡屡获胜做了充分的准备。

国仇家恨,军旅生涯。张学良的一生跌宕起伏,青年时期的他经历了两次直奉战争、皇姑屯事件、东北易帜、中东路事件、中原大战、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再到中年的被囚禁,晚年的重获自由,最后逝去。但是把他推至历史的顶端,成为一名传奇又有争议的英雄的是三件大事:东北易帜、9.18事变、西安事变。

一、东北易帜。1928年6月发生了“皇姑屯事件”日本军阀炸死了张作霖、后张学良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开始统治东北。日本军阀想乘着混乱的局势诱使张学良维持与国民党政权相对立的局面,使东北成为在日本控制下的独立王国。但张学良并没有顺从日本的意思,在与日本首相田中的特使、中国通林权助的交涉中,张学良坚定的表明:“我是一名中国人!”,后来以“东北易帜”的果断行动,宣布服从南京国民政府,改旗易帜,背负国耻家仇的他还被迫杀了反对“易帜”的东北元老杨宇霆和常荫魁,为国家的统一和对外抗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不过在网上资料看到有人说到东北本来就是中国的,易帜不易帜都没有太大关系,可是如果当时张学良不易帜,东北将不归国民政府管辖,日本人会放过沃野千里的东北黑土地吗?日本人不会顺势扩张屠杀人民群众吗?无论哪方面说,张国良坚持不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是正确,使得人民免于战火的涂炭。

二、九一八事变。在当时危机四伏的经济环境下,在南满拥有铁路特权的日本和长期处于内战状态的中国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升高了。曾经1931年7月,张学良电告东北政务委员会说:“此时如与日本开战,我方必败。败则日方将对我要求割地偿款,东北将万劫不复,亟宜力避冲突,以公理为周旋”。9月张学良又致电臧式毅、荣臻:“对于日人,无论其如何寻衅,我方务须万方容忍,不可与之反抗,致酿事端,即希迅速密令各属,确实注意为要。”9月18日,因张学良的坚持不抵抗政策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正是这一“不抵抗”政策让张学良从此背负了诸多骂名。在书中有提到,张学良是因为接到蒋介石的“不予以抵抗”的手谕才坚持不抵抗的,但是张学良自己却明确回答“是东北军自己选择不抵抗的”,后人在这两方上总是各执己见。我认为,张学良不抵抗亦有他的苦衷的,从前文所述,当时危机四伏,中国正处于内战状态,如果与日本发动战争的话可能会刺激到日本人并因此扩大战事,张学良倾向于忍让、不扩大事端,在一定程度上为国民政府保存了一定的军事实力。但是无可非议的是,九一八事件的确对我国是一个极大的伤害,它一直提醒着我们国家统一对外的必要性。

三、西安事变。身为“西北剿总”副司令的张学良经过看到红军的奋斗拼搏深深地体会到红军之所以锤不烂,打不散是因为这支军队有高远的志向、坚定的信念和千百万舍命相助的老百姓。由此,他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从此国共再次合作和全民族一致抗战的伟大序幕徐徐开启,但是蒋介石背信弃义,张学良为了促进全民族抗日格局形成,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兵谏蒋介石,共同逼蒋联共抗日,演出了一幕捉蒋放蒋的历史剧,造成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结果,在神州大地终于响起了全民族抗日的枪炮声中,,他却被蒋介石软禁了半个多世纪!

看完这关于张学良的资料后,其实张学良在我心中留最深的印象是有善德、有胆识、有雄才伟略。人无完人,尽管张学良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存在错误的决定,在生活中也被称作花花公子,但是他为祖国和平统一,为东北发展的建设,为我国教育建设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是无可非议的,圣人亦有犯错的时候,我们应该抱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时光荏苒,2001年张学良的逝去代表了他一生的终结,我觉得对于被已刻写在书上的历史,更多的是应该站在历史事件的角度上分析其利弊为日后发展提供借鉴,对于仙人我们应该予以尊重而不是戏谑。

篇五:拿破仑传读后感

拿破仑传读后感

篇一:拿破仑传>读后感

《拿破仑传》讲述了拿破仑传奇般的奋斗历程。他从一个“科西嘉小子”最终成为震惊整个欧洲的雄狮,在人类战争史册上刻下自己不朽的名字。这位伟大的统帅,并没有因为滑铁卢的惨败而被后人轻视。他的精神品质依然在历史的星空熠熠生辉,依然值得我们去学习。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拿破仑所取得的权势和威望,而是青年时期的拿破仑的学习的刻苦勤勉。他怀着超出寻常的求知欲,如饥似渴的汲取知识,废寝忘食的博览群书。他坚持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以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习惯。他不谈情说爱,不去寻欢作乐,服役之后不知疲倦的努力工作,闲暇之余即手不释卷。年轻的拿破仑相信革命,相信自由和平等,并为之付诸行动,为未来的军事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战时他所表现出来的过硬的军事素质、顽强坚定的意志、充沛的精力、必胜的信念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无疑都是他学习时积累的宝贵财富。

拿破仑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与同时代的人相比,他没有理由失败——他付出更多,理应>收获更多。

命途多舛在哪里都有。当大多数人屈服于命运时,拿破仑却始终挺直自己并不高大的身躯。所谓天欲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青年时期的拿破仑并没有在穷困潦倒中自暴自弃,也没有因为生活窘迫和无法施展抱负的苦闷而放弃钻研政治和战略问题,而是坚定地为有朝一日大展宏图做着准备。即使是第一次被迫退位流放,拿破仑仍敢于卷土重来。是的, 在人生困难的时候永远不要被暂时飘过的乌云所困扰。

拿破仑说:给我足够多的勋章,我将征服全世界。在战前的动员和战后的总结中拿破仑的激动人心的演讲,荣誉感是他给予部下最强大的力量和>勇气。当他东山再起时,军队对他简直不可思议的狂热追随,也是因为他为这支英雄光荣的军队带了荣誉。当以少敌多或者战斗白热化时,不仅是拿破仑的一马当先带领士兵冲锋陷阵,更是他使士兵铭记的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责任、为扞卫荣誉和荣光所激发出的决心使法军剑锋所指所向披靡。这也说明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中的“崇尚荣誉”的重要性。“崇尚荣誉”不仅仅是要求我们保持革命军人的荣誉感,更是要求我们为传承延续这支人民军队至高无上的荣誉感而团结起来去不断开拓进取。

读完《拿破伦传》,自己有很多收获。我将坚定自己的信仰。

篇二:拿破仑传读后感

拿破仑是法国赫赫有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读完《拿破仑传》后,我觉得拿破仑是一个革命战争主义者,他热爱法国的和平但不在乎其他国家的和平,他喜爱激进而不保守。

一开始,他无钱无业,一败涂地,但后来竟成了法国皇帝!这是为什么?靠政府垮台?拉拢腐败官员?都不是!他是用一次又一次的革命战争来征服的。对于他的手段,法国军队都给予了肯定,但一些人民---尤其是那些渴求和平的人,却极为反对。反对者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起义,却始终未见效。拿破仑并未打算做一个仁慈的君主,他只想让他的臣民们敬畏他,而不是敬爱他。

他为何能创下这样辉煌的赫赫战功?因为他有这一项的天赋并且为了自己的信念坚持不懈地努力和奋斗,才能最后得以成功。

前面说了拿破仑不打算做一个仁慈的君主,但他却是法军士官们的好战友,好领袖。在即将离去追随他十余年,与他并肩作战六十多次的近卫军的时候,他说下了一番饱含热情的话,亲吻了一下近卫军的军旗,便离开了。在滑铁卢战役惨败之后,拿破仑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上,境况十分凄惨,当他即将死去的时候,他依然想着天上的战友们。

在他死后,他的勤奋和荣誉依然足以鼓舞千秋万代的青年,是不可磨灭的精神力量。

篇三:拿破仑传读后感

“拿破仑”这个名字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可有谁知道拿破仑的一生是怎样的呢?现在,就让我带你一起去走近拿破仑,去分享他的成功与失败吧!

拿破仑·波拿巴1769年出生在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城,他的家族是一个意大利贵族世家,在父亲夏尔·波拿巴的安排下,拿破仑9岁时就到法国布里埃纳军校接受教育。后来以优异的成绩从军校毕业,进入到巴黎军官学校,专攻炮兵学。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拿破仑回到科西嘉,希望推动科西嘉独立,但遭到反对势力的排挤,最后全家都逃往法国。当时法国政局变幻莫测,形势风起云涌。法国革命面临严重的危机。危难之间见英雄,拿破仑带兵攻下了保王党的堡垒,因此受到雅各宾派的赏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拿破仑开始在军界和政界崭露头角。拿破仑的军队多次击退了反法同盟联军,最后迫使对方签署了有利于法兰西共和国的停战条约。这是拿破仑军事史的杰作,之后,他的威信越来越高,逐渐成为法兰西共和国人民的新英雄。众望所归,拿破仑最终建立了法兰西帝国。据史料表明,拿破仑一生中指挥大大小小一共60多场战役,他运用自己无与伦比的军事头脑及聪明智慧打败无数个>对手,成为整个欧洲不可一世的霸主。

拿破仑不但有着非凡的政治和军事手腕,而且在数学、律法等领域都有自己过人的见解,比如着名的“拿破仑定理”和《拿破仑大典》就是拿破仑留给世人的最好的见证。

当然,身为“战神”的拿破仑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耀眼的征战勋章之后,自莫斯科之战至着名的滑铁卢事件,拿破仑的戎马生涯急转直下,最终落得个流放圣赫勒拿岛的凄惨命运。

拿破仑有着传奇的一生,他留给后人的名言有很多——“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的勤奋和我的荣誉,在我死后仍将足以鼓舞千秋万代的青年。>挫折 也有

好的一面,它教给我们真理。”而我最欣赏的是这句话:人生的光荣,不在于永不言败,而在于能够屡败屡起。屡败屡起,说得好!人人都有这种“屡败屡起”的精神,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