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模仿颐和园写游记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7:01:29 体裁作文
模仿颐和园写游记体裁作文

篇一:颐和园游记

颐和园记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里这个古老的园林向我们敞开了大门。古朴的门槛,久远年代的青砖,蟠曲高耸的参天大树,空气中明媚宁静的光柱,轻轻地翻开尘封的历史叶卷,无言地诉说绚丽辉煌的以往。沧桑与厚重的氛围充斥着每一个角落,静静地安然地将游者包裹。历时15年,集众园林之长,拥有着250年历史的皇家园林,终于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

去年暑假我和朋友来到了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一起触碰历史沧桑。颐和园占地290余公顷,主要由昆明湖与万寿山两部分。颐和园建于1750年,原名清漪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6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重建,后改名颐和园。1990年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2年再次修复。1924年正式辟为公园。1992年被评为“世界上造景最丰富,建筑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1998年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所以来到颐和园真的很荣幸。

我们首先由东宫门进入了颐和园,心里时时都感受着颐和园的变化。迈进了高高的门槛,映现在眼前的是满园的苍松翠柏,遍布繁花野卉,修竹成荫,那古老的建筑群暗示着皇家威严而至高无上的权利,迈进去便是荣华富贵,一身的显赫。而如今这里没有了宫斗,没有了权势的威严,眼前却看到的都是游人在欢声笑语中欣赏着这座瑰宝园林的和谐景象。

沿着东宫门前行,便是以仁寿殿为中心的宫廷区。仁寿殿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大殿。原名勤政殿,光绪时重建,改称仁寿殿。取《论语》中“仁者寿”之意。在北京2008奥运会前夕修葺一新,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门前所陈的铜龙、铜凤、铜鼎、香炉等,雕制均极精美。初来颐和园的游人纷纷在仁寿殿和这些国宝前摆姿势留影。

仁寿殿后面有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等及配殿组成的庭院,院内种植高大的玉兰树和海棠树,每年三四月份玉兰花开得雍容华贵,海棠花粉红娇艳,美不胜收。置身宫庭院落,仿佛身在故宫博物院。这里是当年慈禧、光绪帝及后妃居住的地方。颐和园的前身是清漪园,建于乾隆年间的1750年,后来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3000万两白银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

慈禧的奢靡和贪腐一直受到后人的谴责。可是现在反过来想想,如果当年慈禧把这一笔银子用在了大清水师,在腐败无能清政府的指挥下,战船也会被小日本在甲午海战中打到黄海海底去了。倒是她挪用了这笔款项,为中国留下了一座著名的皇家园林。

继续前行我们进入了德和园。在德和园里摆放着的是慈禧太后曾经坐过的洋车,有清朝帝后曾经使用过的生活用品,或是当时的国器,还有以前御用的贡品等等。其中最为值得一提的是那供皇族们看戏的戏楼了。这戏楼高 21 米,分别由大戏楼和与之相连的两层扮戏楼、颐乐殿、看戏廊等部分组成。这三层的大戏楼称福禄寿三台,乃是清代所建三大戏台最大的一个,每年慈禧做寿,都有吉祥戏目演出。我们一边走一边赞叹着古人们留下的建筑杰作,孩子们也在欢快的跑着,跳着,用新奇的眼光欣赏着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藏。在过道的两边,用玻璃罩罩着琳琅满目的文物,这不仅让我们频频止步观看,就连那些远道而来的外国人也边看边合影留念,并赞不绝口。

顺着小路一直往前走,就来到了闻名于世的长廊。据说,这是慈禧太后为了观看昆明湖上的景物而建造的。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踏上了长廊。长廊很长,一眼望不到头,长廊的顶有二百七十三个五彩间隔,每个间隔里都画着五彩的画。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侧有红柱,红柱之间由绿色的围栏相连。绿栏很低,人可以坐在上面欣赏昆明湖的美景。沿着长廊逐级向上便是紧依万寿山的排云(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模仿颐和园写游记)殿。沿殿两边斜线上行,就看见了用石头搭建的114级石砌台阶。我们边走边感叹这万寿山的宏伟壮阔,不一会就登上了颐和园美景之二的万寿山佛香阁。 登上这万寿山的佛香阁,从佛香阁向上走几步台阶,便进入了颐和园的制高建筑智慧海,它俗称“无梁殿”它的内部结构以纵横交错的拱券支撑顶部,不用柱梁承重,堪称世界绝活。顺着眼光在智慧海里往下看,我们看到了智慧海里那尊千手观音,这尊千手观音历经年代久远,现如今经过风吹雨打,已经斑斑锈迹。

出了智慧海,坐在廊中休息,这才有时间去俯瞰整个颐和园,颐和园的美尽收眼底。我们才知道了它的颐和园的美在这里更是让人无法形容。这万寿山依山取势,气度恢弘,站在万寿山的佛香阁上,遥看远处,你就能看到颐和园附近四周围那高楼林立的大厦,近看便能看到错落的青砖灰瓦的民房,你看东侧有转轮藏,西侧有宝云阁,万寿山以南,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昆明湖烟波浩渺,远处那十七孔桥与万寿山遥相呼应,这景色美的极为不真实,这就会更加让你会感受到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甚至是让你彷佛置身于梦境之中那般。阵阵微风从昆明湖上吹来,习习的凉风吹着脸颊,汗珠随着微风吹拂,一下就不见了。身上顿时爽朗起来,心情也顿时赫然开朗。

沿湖继续南行,穿过文昌阁城关,十七孔桥又近在眼前。我们进园的新建宫门也遥遥在望。此次颐和园之行也即将结束啦。游览完了颐和园,我们还是久久沉醉在颐和园的美景之中。我们在里面学到了许多平时学不到的东西。在这片风景依旧优美秀丽的土地上,或许,不仅仅只是优美的自然地理,历史人文景观,还蕴含着一份厚重苍茫的历史,一份感悟,以及一份责任…当我们啧啧称奇于前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作为后人,我们一定会扬鞭奋起,用我们的汗水和智慧去追寻更为灿烂的明天,去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

篇二:颐和园游记200字

颐和园游记200字

颐和园游记200字

赵卉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去游览了北京的颐和园。颐和园是清代的皇家园林。走近颐和园,只见高高的大门上方是琉璃瓦屋顶,门旁边八根巨大的门柱,非常醒目。门的两边分别竖立着一座威武、雄壮的石狮子,令人难忘。

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十七孔桥。这座桥是白色的,有十七个洞,是从小到大,再从大到小排列的。桥栏杆上的小石狮子雕刻得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从桥上放眼望去,是那水平如境的昆明湖,它与郁郁葱葱的万寿山相互衬托,湖光山色,非常好看!

我们划着小船,尽情地欣赏昆明湖和万寿山的美景,仿佛来到了人间仙境。真是让人留连忘返!

篇三:北京颐和园游记600字作文

北京颐和园游记600字作文

我同爸爸妈妈一起坐飞机来到了北京颐和园玩耍,颐和园真是太美了!

一进颐和园大门,映入眼帘的是澄碧入镜的昆明湖。风轻轻拂过,湖面漾起了粼粼的波纹。太阳照向湖面,使湖面金光闪闪。五光四色。在湖面上,有几艘小船在荡漾,犹入一只只水鸟自由自在的浮在水面,为一望无际的昆明湖另填了几分色彩,犹如玉带明珠。湖岸边,争芳斗艳的荷花尽情的绽放。一朵朵荷花说:“我们是最美的!”游人们一边观赏一边评说,颐和园顿时热闹起来。

再往前走,那就来到了艺术长廊。长廊真是名不虚传,一共犹100多间。这儿到处都洋溢着一种古香古色的味道。

长廊的柱子上。栏杆上。天板上有着古代画家的名画,还有些题诗题词和人物花草鸟兽,栩栩如生,别有一番情趣每个小间都很别致。很生动。人们在里面欣赏诗画简直是一种美的享受。看累了,还可以在长椅上,休息一下。长廊两旁百花争艳,粉的似霞,红的似火,黄的似金,绚丽无比,一簇一簇,美不胜收。

穿过长廊我们登上半山腰,金碧辉煌的佛香阁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儿塑立着形态各异的菩萨。有爱笑的弥勒佛,有拿着净瓶的净瓶菩萨,还有贪睡的卧地佛。而最大的佛则是地藏王,他身上还镀着金子,金光闪闪。见的哦我就拜,我恭恭敬敬地向他们作仪,愿他们保佑我们全家平安快乐。佛香阁是用条形方砖建成的。古代劳动人民真是太伟大了,把佛香阁打扮得如此漂亮,那个时候没有汽车起重机,是一步一步搬上去的。站在佛香阁上,能够望穿整个颐和园。艳阳高照,青山绿水鲜花。让颐和园多了几分壮美,多了几分迷恋。

更令人注目的是十七孔桥。十七孔桥面向昆明湖正中心小岛。十七孔桥,因为桥下有十七阁桥洞,因此得名。这座桥长约58米,宽约4米。桥的扶手。栏杆上雕有各种各样的图案。特别是石狮子,大小不同。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一个个活灵活现。有的飞奔向前,有的正在嬉戏玩耍,正是独具匠心,叫人称绝。传说,这座桥是幸福快乐的象征,于是我走上这座桥。

参观完颐和园,禁不住赞叹出一句:“颐和园真是太美了,不愧为最美的园林,不愧为人民劳动的结晶,不愧为中国文化的愧宝!”

篇四:颐和园课堂案例(江敏)

颐和园

一、教材分析:《颐和园》是一篇游记,也是一篇教授学生如何写游记的范文。这篇课文以移步换景的方法,再现了这座古老园林的秀丽景色,很适合小学四年级学生进行品评赏析。文章的第1节为总起:概括地写了“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最后一节又以“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作结,前后照应,结构完整。从第2节起作者如同一位导游,引领读者从进入大门开始,依次介绍了颐和园中的长廊、万寿山和昆明湖。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到关于游记、参观记的一些很实用的写作技巧。

二、教学设计思路:

1.教学理念:小班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多进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真正的动起来,画起来,说起来,写起来,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快乐。

2.主要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第二环节:重点学习探讨长廊这一景点,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了解作者的表达方法。第三环节:在落实以上两个教学环节后,请学生结合当天的活动为客人老师当一次小导游,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模仿《颐和园》的写作方法——移步换景,按“合作—分工---再合作”的步骤,先合作设计一份参观线路,并在校园平面图上标出路线,再每人分工完成一个校园景点的具体解说,最后组员进行整合汇报。

三、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能根据过渡句了解作者的游览路线,掌握移步换景的习作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颐和园的美丽风景,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学习课文介绍景点的移步换景这一方法,当一次小导游,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一份参观校园的路线,每人分工完成一个校园景点的具体解说,最后组员进行整合汇报。

四、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按游览顺序以及移步换景的习作方法。

五、教学难点:学习课文介绍景点的移步换景这一方法,当一次小导游,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一份参观校园的路线,每人分工完成一个校园景点的具体解说,最后组员进行整合汇报。

六、课前准备: 老师:相应的课件。

学生:读通课文,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生字及不理解的词语。

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竞猜景点

1.谈话:我们先来轻松一下。老师带你们走出杭州市,走出浙江省,去感受外面的世界,那是多么美丽,都么神奇啊!

2.竞猜活动:

(1)出示图片埃及金字塔——法国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黄龙五彩池——西藏布达拉宫——北京颐和园

(2)这是哪?没难度!真厉害!佩服啊!到了五彩池,你就不想回家了!那是最神秘的地方,认识它吗?

(3)这么大的园林,你认识么?

3.引出课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颐和园去细细品赏,细细感受。

(二)探究课题,学习“颐”字

1.朗读课题

(1)请先齐读一遍课题。

(2)颐和园是我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该怎么读课题?

(3)颐和园历尽沧桑,曾经两度被外国侵略者焚毁和抢掠,此时,你想要怎么读?

(4)今天,修复后的颐和园已经成了中外游客竞相游览的人间天堂,你又想怎么读?

2.小结:颐和园真的会带给我们很多的感受,我们在学习中要试着用朗读把

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3.[指课题]“颐和园”三个字中最难写的是哪个?

板书——颐 红笔描出小“口”

“颐”也是最难理解的,是什么意思呢?遇到困难了,一起查一下新华字典,好么?

生反馈,师小结:“颐”是休养、保养的意思。颐和园是个皇家园林,在清朝,它是皇亲贵族们保养元气的地方。

(三)初读课文,统领脉络

1. 预习过课文后,颐和园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这是一个怎样的颐和园?

2. 作者的感觉呢?在哪儿?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到两句话。随生回答出示句子第一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师生接读句子。

①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②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师小结:作者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他的感觉、他的印象,并把这样概括总感觉总印象的句子,放在文章的开头、结尾,这样的方法叫首尾呼应。 平时写作文时用过这样的方法么?你觉得有什么作用啊?是啊,首尾呼应的作用可大啦,它可以强调中心,加深读者的印象,也可以使文章的结构更严谨层次更分明。

这两个首尾呼应的句子应该怎们读呢?男生读开头,女生读结尾

3.既然是游记,一定、必然会告诉你作者浏览参观的顺序,你看——

出示句子:进了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像这样告诉你走的顺序,走的线路,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这样的句子课文里还有很多,再快速读读,把这些句子找出来。你能梳理出作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么?课件出示。

4.师生接读。你们有否发现,在这四个表示游览顺序的句子里,哪一类的词语出现得最多?你们真厉害,作者一边走,一边把看到的景物记录下来的方法,就叫作移步换景。移步换景法一般适合于游记或参观记。

板书——移步换景

哪个小组有勇气来读一读这四句话?每个组员读一句。

(四)借助“长廊”,探究方法

1、大家进了大门,绕过大殿,同学们,我们来到颐和园的第一站啦!

2、作者游览长廊时,情不自禁地发出了“长廊真( )!”这样的赞叹。

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究竟在赞叹些什么,在书

中找依据。

3、“长廊真长:

(1)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那700多米长有多少呢?举个例子:我们学校的操场大不大?可它整一圈也不过300米长,长廊却有700多米长,你们说长廊长不长?文澜校区一幢教学楼有16教室,(给两个学生计算器进行计算)273间就有17幢教学楼,如果就这样一字排开啊,你能想像么?

课件:长廊真长!

怎么读才能读出长廊的长?

作者用了什么办法写出了长廊的长?对,让数字说话,让事实说话。 让我们在这些数字词下面加上着重号。

板书——列数字

4、“画儿最多的长廊”:

这句话中最让你震撼的是什么?(几千幅,还是用数字)这句话也就是说,几千幅画——(都不一样),每一幅画——(都不一样)。想不想看看?

课件:长廊真美!

师: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指名朗读)。

各色各样、五彩缤纷、美仑美奂的画,有多少幅?我查过最权威的资料,横槛上的画竟有一万四千多幅呢! 素有“画廊”的美称。请把你的感叹读出来(二次读)。

课件出示6张长廊图片:你还想赞叹什么?(长廊的画真多!)

5、最美的长廊。

还找到其他的依据么?课件:长廊真美

可是,那些花木、远处的昆明湖与长廊关联不大吧,那我不写,可以吗?不

写,就显得孤立,单调,犹如绿叶衬托红花,云彩托起明月,会把主景打造、衬托得更美,更精彩。

板书——环境衬托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来表达我们对这些绿叶的感激和敬意。

请闭上眼睛想象,夕阳西下时,你正慢慢地走在这古老而悠长的廊道中,细细品味着古代画师留下的一幅幅杰作。此时,一阵微风拂过,还带着淡淡的花的芳香,你顿时觉得——谁来说说?(舒服、高兴、真美、神清气爽)谁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6.出示课文相关文字,老师在原文中加入了一些短语,老师读短语,生读其他部分。思考:加入了这些短语,对作者游览长廊有什么帮助?

(放眼一望)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抬头看去)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边走边赏)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学生整体感受整个自然段,试着从不同观察角度去欣赏长廊,发现长廊的特点。

板书——观察角度

谁有勇气读好整段话。

7.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长廊还被联合国文化组织评为世界“长廊之最”,

还申报了吉尼斯世界记录。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猜得出长廊被称为“世界上最 ( )的游廊”吗?

自豪么?带着这种感觉一起读读第二自然段。

8.师小结: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让数字说话,以“鲜花、昆明湖”等环境作为衬托,写出了长廊长、画多、美的特点,这些写法都是我们可以学一学的。

(五)设计路线,学写“校园一角”

1.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校园里来了很多的客人老师,他们很想请你们做小向导,带领着看一看、游一游我们美丽的校园,你们能出色的完成这个任务么?

篇五:颐和园游记200字

颐和园游记200字

今天,我们去了北京的颐和园。

一进院门,草木的味道扑面而来,园中曲曲折折的小道像一条条巨蟒趴在草地上。到了谐趣园,一眼就看到水池里庞大的鱼群在游荡。只要几粒面包渣,鱼群便如漫天沙粒一般铺天盖地的袭来。几条鱼抢食如同戏珠,抢来抢去,谁的面包渣多,谁面前的鱼也就越多。到了昆明湖我们搭了一条小船,在湖面上行驶,可以看见被雾笼罩的排云殿、佛香阁,还有洁白如玉行人络绎不绝的十七孔桥,从桥洞划过去,真是别有洞天,远处有有几座小桥,它们通往一个湖心岛,湖心岛上郁郁葱葱,好似原始森林。

真是愉快的一天!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