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七侠五义评书打包下载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7:21:55 体裁作文
七侠五义评书打包下载体裁作文

篇一:在遗忘中渐渐变老

在遗忘中慢慢变老

被遗忘的“靶地”

一次和朋友一起聊天,朋友笑言自己太胖屁股太大说:“都是因为小时候靶(ba)地多了,累的!”“靶地”,脑海中马上浮现出一幅图画:一头黄牛在前面走,后面拖着个靶,靶上蹲着个小女孩,后头跟着爸爸拉着牛,爸爸边吆喝着牛边指挥着孩子,蹲在靶上的孩子就有节奏的一左一右的晃,靶过的地方,留下均匀的波浪形的线条……多么熟悉的画面,朋友一句话把我拉回了童年……

“靶地”恐怕是我这么大的农村孩子都干过的事,在播下种子的耕地上,要把犁开的地面靶平,就要用到靶,牛在前面拉,靶上站个人是为了增加重量,有时站个大人牛拉不动,就让我们这些小孩上去,小孩站不稳就蹲着,手把着靶齿,一左一右的晃屁股,画出均匀的曲线……

那时的夜

今天停了一天电,现在小区里面停电是极偶尔的,闺女放学时还没来,写了一会作业天就黑下来了,她说:“妈妈,太黑了,有没有蜡烛。没电真不好!”我说:“正好,让你体会一下古代人是怎样度过黑夜的……”边找蜡烛便想起我的小时候:我有记忆时已经有电灯了,不过那时停电是经常的事,一个晚上有时会反反复复好几回,所以那时煤油灯还是不可缺少的照明工具。一把小玻璃瓶,盖上戳个洞,一根棉线穿过瓶盖,下半截浸在油里,上头点着,在晕黄的灯光下,全家围坐在一起,听收音机里的评书联播,《七侠五义》《封神演义》《杨家将》《隋唐演义》……都是我们爱听的,每天晚上的评书时(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七侠五义评书打包下载)间是全家最盼望的节目。有时边听边剥花生,为了增加乐趣,大人们时不时的拿我们姐妹开下心:把花生捏开个小口夹在我们耳垂上、嘴唇上,刚夹上感觉好玩,一会就火辣辣的疼;要不然就打赌,输了的夹上不准拿下来;或者干脆逗我们“打架”,尤其是我和妹妹,找个由头让我俩在炕上骨碌起来,别看妹妹小我三岁,“打架”我可不是她的对手,最后一般是她把我摁倒,骑在我身上,让我动弹不得,于是乎全家哈哈大笑……

后来还点过一种灯,叫“嘎斯”灯(至今我也不知道里面的燃料是什么),一个密闭容器,上面伸着一根长长的杆,头上的小口往外喷什么气体,嗤嗤的响,点起来后很亮,但听起来挺恐怖的……

再后来有了电视,村里有第一台电视的时候,全村人都期待夜的降临。吃过晚饭,全村人都会聚到那家,而主人也会慷慨的准备好凳子,夏天干脆把电视搬到院里,一直看到屏幕上出现“再见”二字,继而是一片雪花……当然这样天天到人家看电视,肯定影响了人家生活,大人还好说,我至今还记得那家的闺女朝我们翻白眼的样子……

那些吃的

今天的饭桌上摆了几个煮地瓜,是我在菜市场买菜时买的,换个花样,尝尝鲜。吃饭时,女儿边吃边说:“真甜!”她爸说:“我和你妈妈小时候没有馒头吃,顿顿吃地瓜。爸爸放学后饿了,就拿一个大地瓜,剥上一把花生米,把花生米摁进地瓜瓤里,那吃起来才叫一个香……”老公夸张的描绘,让女儿动了心,马上起来找花生米,

他爷俩在那闹腾,我的思绪飘回了从前……

地瓜、地瓜干、玉米面饼子……我小时候虽然不用担心饿肚子,但主食就这几样,我现在还不明白,那时为什么光种地瓜玉米,为什么不多种小麦呢?还有一种食品,现在再也看不到了(反正我好多年没看到了),叫“勾勾面汤”,其实就是地瓜面做的面条:把和好的地瓜面用擦床擦成面条,擦出来的面自然的弯弯曲曲,放在屉上蒸熟,淋上菜汤,又香又甜。还记得“双色馒头”吧,那就是以后生活好点了,做馒头时,白面(也叫“头遍面”)做皮,黑面(也叫“里面”或“二遍面、三遍面”)做瓤,蒸熟后切开,是黑白分明的两种颜色……

我的暑假

我问过女儿:“你见过黄牛吗?”她想了想才说:“应该见过吧!”语气并不肯定。现在的孩子对奶牛可能印象深一点,这要归功于电视上各种各样的奶制品广告,但对于黄牛,却没有什么印象。然而,黄牛,在我们北方,在我的童年却是我的伙伴。每到暑假我的放牛生活就开始了,早上把牛牵到山上的树林,松开缰绳,任它在林间悠悠的吃草,我也就自由了。山上有很多放牛的孩子,逮蚂蚱,粘蝉,捉豆虫,摘酸枣……都是我们常干的事情,或者干脆或坐或躺在树荫里,叼根草棍,看牛吃草,挨到傍晌,天热起来就赶牛回家。天天如此,我的暑假就这样由牛陪伴度过,暑假结束后浑身晒得黑炭一般。当时也有抱怨,没有自由,不能干自己想干的事……现在想想,虽然单调,比起现在孩子只有电脑、电视的假期最起码要绿色,健康一些。估计等我的女儿在生物课上学到牛的“反刍”时,想破脑门也想不出是个什么光景,而吃饱喝足的老黄牛,卧在那里,慢条斯理的咀嚼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清明随想

清明节早上,煮一些鸡蛋,拌上一盘菠菜拌小葱,熬上一锅香香的小米粥,这就是清明节我们家传统的早饭。好像有点简单,还缺少什么呢?对,“燕儿”!小时候,每到清明节,每个孩子都能分到一只面做的燕子(可能是因为这个季节燕子就从南方飞回来了,才有这种习惯),都宝贝的不得了,舍不得吃,孩子间比一比谁的最漂亮;还有一人分几个鸡蛋,出去比赛碰鸡蛋,谁的鸡蛋最结实,得胜者也是很骄傲的。现在,已经少有人再去做“面燕儿”了,因为馒头现在已经是最最普通的食物了,做的再漂亮,说到底还是块馒头……

还有“二月二”,吃棋子。以前都是大人亲手炒:地瓜豆,黄豆,黑豆,还有面棋……需提前准备好,尤其是地瓜豆,要经过煮、切、晒、炒,多道工序,临到过节,就一下子炒熟。每个孩子分一份,稀罕的留着,慢慢吃……有个说法:二月二的棋子留到清明吃,吃了不牙疼,所以奶奶总是在清明节时“变出”一兜棋子,让我们大大惊讶了一把。而现在,刚过正月十五,各种各样的棋子就摆满了超市的柜台,花样繁多,口味丰富,却再也不是记忆中的味道。

……

啊,许多许多以前,已淡出我们的脑海,甚至遗忘,只有偶尔触景生情才会想起那些往事。现在遗忘了从前,以后也会忘记现在,慢慢的,在遗忘中就变老了……

篇二:94年张多福版《新七侠五义》

94年张多福版《新七侠五义》

这部电视剧开头都采用评书式的开场白,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用以引出本集,第一集名为“皇宫大比武”,哎呦,光看展昭在那上窜下跳了,等到第二集“三试颜仁敏”才能开始一堵五爷的风采,白玉堂终于出场了,功夫不负苦心人。

接下来回忆该剧几个经典情节:

记得有一集,说是五鼠惩恶扬善除强扶弱,从这部片子的剧情看五人那时好像还没结拜,结果这时候丁月影来了,含情脉脉的看着白玉堂,唯恐他受伤,卢方好言安慰她,说五弟武功很好,况且有我们在此不会有事的,这时候蒋平就说了:何止武功好,人也好,丁家二小姐是不理人的……这话一说完大家都看着白玉堂和丁月影二人,于是乎,丁月影红着脸跑开了,白玉堂那一瞬间的表情那叫一个酷,对这段记忆很深刻的,美女爱英雄的典型表现啊…… 旋空岛的小喜这孩子挺讨人喜欢的,记得“小喜戏展昭”那集,展昭来旋空岛欲讨回三宝,小喜拿着石头要从背后点御猫的穴道,乐得我啊,可惜小喜最后被杀了。

“水淹白玉堂”那集,蒋平把白玉堂从水中托上来之后,由下人将玉堂背至五义厅,这时蒋平看着玉堂被水灌满的肚子说了一句“都5个月了……”,虽然看的时候心疼玉堂心疼的要命,可这句话逗得我前仰后合,这病夫嘴是够缺的。

再往前一集“血溅五义厅”,说的是胡奇自作聪明抢了途径旋空岛的郭老汉孙女,要“献给”玉堂表示忠心,明明郭老汉的孙女名叫郭增娇,在此处愣是改成了“小梅”,在“独闯旋空岛”那集,郭老汉向展老爷哭诉,告了玉堂的状,结果弄的展昭以为是玉堂强抢民女所以在五义厅当着颜仁敏的面,对玉堂指桑骂槐,把上等好酒吐了一地,还自顾自坐倒了本该玉堂坐的主座上,吓得颜仁敏呛酒呛了N次,到最后听了胡奇的话,展昭才知道自己冤枉了玉堂,又赶着向玉堂赔不是,可玉堂怒火中烧已经失手杀了胡奇,结果是,一屋子人都傻了,而最后,玉堂派人送爷孙俩离开的时候,那小梅还情谊绵绵的一步三回头,这小姑娘眼光不错,也知道玉堂一表人才,英雄本色。

从那集开始我更鄙视展老爷了,这么个是非不分的人怎么在衙门当差,可后来的一幕又把我吓呆了,忘记了是哪集,剧情是在夜里,丁月华和展昭坐在一辆独轮车上,月华很为玉堂及展昭无法和睦相处头疼,说来说去,月华含羞告诉展昭说她自己怀孕了,展昭听罢大呼“儿子”,我的神神,电视机前的我立即晕倒……

还有一点不得不说的是,徐庆和蒋平这三哥、四弟的顺序给来了个大颠倒,蒋平倒不像书中赵虎说的三分不像人、七分倒像鬼那样龌龊,给人的感觉圆头圆脑的,就是个子偏矮些,

徐庆在这里还有个吃猪头的毛病,把我也吓一跳,只知道玉堂爱吃鲤鱼,看了电视剧才知道徐庆爱吃猪头,真是处处留心皆学问啊,“水淹白玉堂”那集,玉堂吐出腹中水之后,卢方给他和展昭讲和,劝他吃饭,玉堂就是不吃,这时候徐庆说了要吃猪头,卢方说五弟不吃,谁也别吃,愣把猪头从徐庆手里抢了过来……卢方继续劝慰玉堂,内容无非就是参拜包相爷,入职开封府一类的话,后来徐庆也说话了:“……到那时,我们五鼠身穿官服,耀武扬威啊”,玉堂说:“真不错啊,可惜啊,我白某不给你们当那个见面礼”,然后把桌子慢慢翻到,饭菜全掉到地上,径直离去,满屋子的人都目光不离玉堂,唯独徐庆,傻愣愣的看着地上的猪头快哭出来了,那表情我现在还回想的起来呢。

演卢方的演员现在大家肯定也能想得起来,《亮剑》里的丁伟、《水浒》里的陆虞候,不过还是扮演的卢方给人的印象深,再有就是花蝴蝶花冲竟然也有女朋友,就是彩霞公主身边的丫头娇娇,那娇娇给我的感觉总是唧唧喳喳的,最后也娇娇被襄阳王杀害,花冲深受刺激也学玉堂跑去当和尚……

再有就是有一集丁月影在河里洗澡,白玉堂背对着河站着,月影不断的把周围的泡沫往自己身边划拉,那天是不是二小姐忘记带沐浴露了?那泡沫是哪里来的?还有就是一幕下雨的镜头,丁月影和白玉堂面对面站着,任凭风吹雨打,这时玉堂身边的一个名叫牛驴子的随从说:“还有完没完?小的都快淋死了”,丁月影这才恋恋不舍的走了……呵呵,浪漫啊…… 对剧情的回忆太多了,写也写不完,再整体说说这部电视剧吧,张多福是我个人最认可的白玉堂,虽然之前看过劭英建版的《三侠五义》,但是《新七侠五义》播出后,在我心里还是把之前的版本代替了,因为我觉得张多福版玉堂的傲和狠是从骨子里流露出来的,“三试颜查散”之后,颜仁敏被人诬陷杀害柳金婵的丫鬟嫣红而入狱,玉堂去狱中探望,那种英气逼人和颜仁敏的软弱可欺真是极好的对比,玉堂作为豪侠的“刚”和颜仁敏一介书生的“柔”随着剧情的发展逐渐转化为颜仁敏经历柳员外悔婚、金婵自尽后对金婵念念不忘、一心求死的“刚”和玉堂与义兄悻悻相惜表现出的“柔”——颜仁敏这种意志上的“刚”和玉堂注重兄弟情谊的这种感情上的“柔”更加体现颜仁敏守情重义、玉堂嫉恶如仇的性格,极好的衬托出人物的本性,也为颜仁敏为官之后的刚正廉洁、一心为民,玉堂的特例独行、最后丧身冲宵楼做下铺垫。

我在天涯社区里看到一篇帖子,其中的一段话是这么说的:白玉堂出家以后对佛法的迷茫、彷徨、怀疑,还有他与方丈的几次对话,在当时已经超出了我对武侠剧的认知。觉得这位君子写的太好了,另外,他说整部电视剧透露着一种深沉的悲凉这一观点我也极度认可。在我看来张多福版白玉堂的眼神与黄晓明版的许文强非常相似,月影被展昭错杀后,玉堂出家,在寺院里,玉堂的几位鼠兄去找他,他双手合十,一口一个“施主”喊的我都哭了,记得之前雨墨曾试图挽留玉堂不让他去铜网阵还拿刀把玉堂刺伤了,一把抱住玉堂不然他走,结果玉堂还是挣脱了雨墨走掉了,雨墨告诉大家说五爷的藏身之所在寺庙里,因为他闻到五爷身上有一股香火味儿,自然的过渡——这样四鼠才在寺院里找到已经出家为僧的玉堂,但还是要骂编剧,玉堂因情出家?在这一点上绝对的败笔。

再有襄阳王之女彩霞公主,爱煞了玉堂,早先剧情说玉堂的父亲被襄阳王所害,起因是一部书《火炮七十二部兵法》,白总兵就是因为不肯把书上交的事而遭赵珏杀害的(电视剧里赵珏都成了赵玉了),那本书的下半部在丁月华的母亲丁老夫人处,而上半部在襄阳王府里,一次带着上半部书的彩霞路遇带着下半部书的月影(都成绕口令了),结果二人喝醉了,月影把书拿错了,把真正的上半部书留给了彩霞公主,急的我啊,后来彩霞要把真的整部书还给玉堂……直到最后一集,也不知道那书究竟怎么样了。

在此说明一下啊,丁老夫人手里的下半部书、襄阳王府的上半部书是真的书,电视剧里双方都在找另一本。

提到这书,想起电视剧里有一集丁老夫人,拿着一本《火炮七十二部兵法》的上半部请北侠

欧阳春鉴别,北侠细看一番之后说道:“请看这下半部,文字有深有浅,显然是一段一段琢磨出来的,笔法也是一蹴而就,而您手里的上半部文字深浅如一,是一次写出来的况且笔体虽极力模仿却还是小心翼翼的,心情不一样,所以这上半部显然是假的……”,分析的多好啊,这大概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接触心理学知识。

直到现在我仍然觉得彩霞比月影更配玉堂,彩霞绰号凌波仙子,丁月影绰号玉玲珑,丁月影绰号冷芙蓉,顺便说一句,丁月华的扮演者马雯在和张多福拍完《梁山奇情》后二人结婚了,呵呵,电视剧成就了一段好姻缘啊,回归主题:还有一个剧情说在树林里,丁月影烤火取暖,彩霞来了,使轻功飞来飞去的,二人作诗比拼,彩霞做的诗我还记得几句是“……蟹正黄,……,彩霞映衬白玉堂”,赞一个自己记性的说。

这部片子里的五鼠都死了,最后一集“喋血铜网阵”,说是彩霞奉旨要嫁给吴贵妃的傻哥哥,花轿与驰马而来的玉堂擦身而过,于是彩霞再一次追上玉堂劝他远走高飞,而玉堂已经抱着必死之心闯王府搏命,赵浪这时候也来了,大概是彩霞为玉堂挡了一剑就死在赵浪的剑下,死前的彩霞双手抓着玉堂的胳膊对着他慢慢倒下,看的我泪奔啊,而后玉堂回手一剑杀了赵浪……之后就是御猫先挂了,最后玉堂挂了,虽然不是被乱箭射死而是被大炮……我就不说了,结局是悲壮震撼的,凄惨悲凉的场景我现在还能回忆起来,加深了我对该剧的无限回忆。

最后,白雪演唱的片尾曲《人家自有真情在》超级好听啊,歌词如下:

人间自有真情在,不在明日在今天,恩恩怨怨聚聚散散,千古之情自自然然,世上的爱恨扯也扯不完,借酒浇仇仇更烦,笑看这轻飘飘的人世间,真真假假轮回环。

人间自有真情在,何时月缺何时月圆,是是非非和善善,自古枉然平平凡凡,世上的爱恨扯也扯不完,借酒浇仇仇更烦,笑看这轻飘飘的人世间,真真假假轮回环。

这就是白玉堂在片尾曲里的镜头:

篇三:建议三坊七巷建福州闽剧评话文献资料收藏博物馆并经常开展免费演出活动

建议三坊七巷建福州闽剧评话文献资料收藏博物馆并经常开展免费演出

福州三坊七巷是全国十大名街,建议三坊七巷建福州闽剧评话文献资料收藏博物馆并经常开展免费演出活动,让福州的闽剧评话闻名天下,闽剧评话是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三坊七巷评话演出收费一次50元,无人问津,建议在三坊七巷北面木亭每周一、二、三开展免费评话演出,每周四、五、六、日开展免费闽剧演出并在全市范围内征集闽剧评话文献资料及剧本、道具、照片、档案等实物,本人愿配合征集(我收藏闽剧、评话、文献资料一百多件)通过办馆演出,让福州的闽剧、评话发扬光大后继有人

福州闽剧简介

闽剧是现存惟一用福州方言演唱、道白的戏曲剧种。福州方言是闽江下游的旧福州“十邑”的共通语,整个闽东地区的代表性方言。在今福州市所属 6 区 6 市 2 县通行,宁德、南平、三明等市县也能听懂。闽北地区如尤溪、建瓯、沙县、顺昌、将乐等,则以福州方言为第二方言。在闽东方言区之外的浙江省泰顺县、平阳县、苍南县部分乡镇也有通行福州方言的。福州历来是大陆往台湾,台湾到大陆的首选口岸,渊源深厚,现居台湾省的福州同乡就有百万人之多。从闽东方言区出去的华侨更是把福州方言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也把闽剧带到世界各地。其中特别以东南亚、台湾为多。闽剧的剧目丰富多彩。既有源于儒林班的《紫玉铰》、《女运骸》,江湖班的《开封府》、《珍珠塔》,又有平讲班的《储问记》、《招姐做新妇》等。还有承继大批的徽班剧目。

发展现状

闽剧,又称“福州戏”,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是中华民族艺术的一个瑰宝。居福建五大剧种之首,音乐曲调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昂扬奔放、委婉动人、明快活泼的音乐格调和艺术特色,在福州方言地区有广泛的演出市场,明朝末年,昆山腔、弋阳腔等传入福州,与福州地区的方言小调逐渐融合。清末,福州的儒林班、江湖班、平讲班互相吸收音乐唱腔和表演艺术,彼此渗透,进一步发展成为“闽剧”。辛亥革命后,闽剧进入兴盛时期,出现了旧赛乐、新赛乐、三赛乐、善传奇、赛大然、庆乐然等班社,涌现了“闽剧梅兰芳”郑奕奏及曾元藩、薛良藩、马狄藩等“四大名旦”。三十年代,上海益闻书局就曾出版了许多闽剧名家名剧的唱片。传统剧目和新创作剧目均十分丰富,流行于整个福州方言区,并流传到台湾和东南亚各地,因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魁力而深为广大群众喜爱。

福州评话

福州评话是以福州方音讲述并有徒歌体唱调穿插吟唱的独特说书形式,流行于福建省的福州、闽侯、永泰、长乐、连江、福清、闽清等十几个县市及台湾省和东南亚的福州籍华侨集居地。

福州评话历史

流行于福州地区及古田、南平等地,用福州方言说唱。传说明末江南著名说书艺人柳敬亭不肯降清,南奔入闽,他所授门徒用福州话演唱,借历史故事评论时局,逐渐形成有说有唱的独特风格。

评话演员多为一人,不用化装,不须布景,仅用一只铜钹,一块醒木,一把纸扇,一条手帕,搭一座高台摆一张桌子就可演出。讲究唱、说、做、花,唱词多为7字句,常用“一枝花”、“滴滴金”、“浪淘沙”、“节节高”等几十种曲牌。道白语言生动通俗、个性鲜明。表演时唱词与说白交替,曲调优美,抑扬动听,并通过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突出人物形象及故事情节,以铙钹敲点和醒木击桌来加强气氛,扣人心弦。“花”指表演中的噱头,其中夹骨花是在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中突出笑料,取得喜剧效果;插花则是穿插些与故事无关的小笑话。福州评话的题材丰富多彩,有“长解”(历史故事)、“短解”(武侠传奇)、君臣书、公堂书(公案)、家庭书等。传统曲目不下数千本,还编演一些现代题材的曲目,如《九命沉冤》、《老渔翁歼敌记》等。 关于福州评话的历史记载极少。仅知唐末宋代,中原宗室士民多次迁徙入闽,其中包括有说书人。《南村辍耕录》记述宋末元初,临安著名说书艺人丘机山尝至福州讲书。宋时的"诗赞系说话",传承俗讲体式,即以吟诵"诗赞"开篇,然后转入夹吟的"正话",最后以诗赞作"结台吟",并以"扇响钹"作间奏。福州地区评话至今仍承继这种形式。根据艺人的口碑,福州评话形成于明末清初,艺人奉柳敬亭为祖师。,相传是柳敬亭的大弟子居辅臣到福州双门楼授徒传艺而流传下来的。由存世的清代雍正、乾隆年间福州评话刻本《七星白纸马》等来看,当时福州评话已很盛行。传统福州方言话本,最早于清雍正、乾隆间。光绪、宣统及民国初年,善说君臣书者有双门大(徐炳铨),善说义侠书者有后洲庆(阮庆庆)、徐天定,善说家庭书(才子佳人书)者有科题(黄菊亭)、徐天生、筱细?d(林细弟),绣和尚(赖德森)把电影改编为现代书目,艺术形式从多吟诵少道白趋向讲究说表,加大表情动作。并有双档对口和女档评话,积累一批反映本地新闻故实、民间传说的书目。如"贻顺哥烛蒂"、"王莲莲拜香"等。20世纪30年代福州评话从业人数近300人。艺术上以陈春生、黄天天、黄仲梅三杰为标志,在脚本结构、吟唱腔、笑料安排(做花)、表情动作、扮底艺术(一种口头再创作方法)诸方面都达到一定高度。

福州评话具有爱国主义传统。清兵入闽前后,评话艺人以敲打半边铙钹,寓河山破碎、乐不成乐之意。因在说书中暗寓反对清军残酷镇压之意,有一批艺人被枷号于福州瓮城,甚至被弄瞎双目。鸦片战争之后,出现宣传禁烟、歌颂林则徐的热潮。辛亥革命期中,曾有《欢迎孙中山先生莅闽》序头。抗日战争时,评话界大量编演抗日序头,组织抗日剧社,巡回演出抗日文明戏。黄仲梅等人在讲大书前,中演"讲报"半小时,以评话的语言技巧报导和分析战况,深受群众的欢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福州评话艺人编演序头和现代评话迎接解放,歌唱新生活,成立福州评话工作者协会,参加省文联、省戏曲改革委员会和福州市文化处联合举办的戏曲改革学习班,学习毛泽东文艺思想和共产党的戏曲政策,自学剔除反动、淫秽的节目内容,编演现代书。1960年成立福州市曲艺团,涌现一批艺术人才,如陈长枝、吴乐天、苏宝福、叶神童、黄益清、毛钦铭、唐彰文和80年代成长的林木林、陈如燕、王秋怡、魏惠珍等。

福州评话艺术特色

福州评话的唱调分为序头、吟唱和诉牌三类。序头用以演述正书之前的短篇书赞,类似古代说书的"入话";吟唱是基本唱腔,可用于表唱,也可表现人物的内心独白和人物之间的对话,曲调包括【高山流水】、【浪淘沙】、

【连珠】、【滴滴金】、【泪句】等;诉牌的音乐性较强,在人物表白身世和倾诉冤情时使用,唱时以筷子敲铜铙钹来间奏。另外,也还有一些结合故事情节采用的民谣曲调,如【贺年歌】、【真乌仔】、【三十六叫】、【五字叠】等。

福州评话的节目繁多,按题材通常分为长解书、短解书、半长短书、公案书和家庭书5种。长解书都是历史故事,有《三国》、《隋唐》、《精忠岳传》等;短解书是武侠故事,有《七侠五义》、《彭公案》、《施公案》等;半长短书有《水浒》等;公案书专讲清官为民请命和平冤决狱的故事,为福州评话独有且富于地方色彩,《王公十八判》、《珍珠被》、《长泰十八命》等为其中代表性的作品;家庭书多反映家庭伦理与悲欢离合的故事,如《甘国宝》、《双玉蝉》、《玉蝙蝠》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州评话编演了《九命沉冤》、《流水欢歌》、《小城春秋》、《保卫延安》等新节目,形成一定影响。

福州评话音乐唱腔无严格曲谱,按福州方言依字行腔的吟诵调,道具有醒木、折扇、加一片铙钹(配以斑指、竹箸),作为间奏击节乐器。评话讲究说、吟、做、花。唱词多为七字句,也有八九字句。醒木,以硬木做成,用以押座,渲染气势,并起区分段落的作用。折扇,习惯用棕木扇骨的黑扇 ,与南北评话用的白扇不同。四季皆用,起扩大手势、帮助表情的作用,兼作道具,比拟刀枪棍棒、书、信札、托盘等。铙钹,形同佛教法

器中的铙,而暗合商代青铜铙的三个特点:单个;以杆击其边沿;执而鸣之。在福州评话中有特殊打法,如逗钹、敲钹。

除唱腔之外,福州评话的具体表现形态为:(一)古老的锒铛入狱:福州评话演员表演时,除和其他评书评话类曲种一样使用醒本。折扇外,和其他评书评话类曲种不同的是,还用一种饶铰,其形制与戏曲和民间乐队所用的不同。福州评话饶钹水泡形交起较小,时片较宽较薄,音质清脆,余音悠扬。(二)古老的话本体裁:福州评话话本的体裁也是古老的。它先唱【序头】用以压座。【正话中】有说表道白,有吟诵词。篇尾有【结台吟】。

(三)古老的话本题材:福州评话传承讲史、小说家数,大、小书兼容,而且历代艺人采撷里巷新闻故事,顷刻间提破捏合,积累流传了一系列乡土书目,这也是传承唐宋说话人之遗风,使曲种更加贴近生活,地方风采浓郁。

艺术形式

福州评话音乐唱腔无严格曲说,按福州方言依字行腔的吟诵调,道上仍醒木、折扇、加一片铙钹(配以斑指、竹箸),作为间奏击节乐器。评话讲究说、吟、做、花。唱词多为七字句,也有八九字句。

综上所述福州评话、闽剧在福建享有声誉,应当发扬光大,在三坊七巷开展闽剧、评话演出可以活跃市民文化生活气氛,让更多的人从闽剧、评话中得到乐趣,得到欢笑,使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闽剧、评话发扬光大,造福市民。

建议人:福州二中转市民革会员张祖仁

邮编:350001

电话:13665045559

篇四:说书技巧浅谈

说书技巧浅谈

说书技巧浅谈(一) ....................................................................................................................... 2

说书技巧浅谈(二) ....................................................................................................................... 8

说书技巧浅谈(三) ..................................................................................................................... 11

说书技巧浅谈(四) ..................................................................................................................... 17

说书技巧浅谈(一)

说书虽小道,事事有根由,

纲目是灵魂,梁柱必须有。

我们称“说书”为小道,因为它确实是“小”,仅一个演员,不用舞台装置,无须粉墨化妆,更不讲究场地大小,哪都可以说。说书小固然是小,但它毕竟是一门艺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关于评书的源流沿革以及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等,已有不少专著作过论述;评书写作、表演,流派的经验介绍等,近年来见于文字的也不在少数。总之,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通过历代艺人、文人的编演实践,艺术交流和研究,日臻完善了。

“纲目”是书的灵魂。没有纲目,书不能成立;纲目不好,书亦不会完美。什么是纲目?纲目者,纲领、关目之谓也。换句话说,纲目就是关于书的故事梗概、主要情节、主要人物及主题思想的总称。

有了纲目之后,必须立梁柱。只有先直好了支柱横梁,才能着手起盖房屋。构思一部评书,也是如此。所谓立梁柱,即是构思一部评书主要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既要有纵贯全书的主线,也要有横穿每个大情节的横线。梁柱的大小,决定着评书的规模。

梗子要理顺,艺术要讲究,

步步往上升,入活吐结构。

一部评书,特别是一部长篇大书,往往要讲两三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人物众多,头绪纷繁。即使梁柱立起来了,如果没有一个脉络清晰的故事梗子,信马由缰地随意讲下去,其结果,必然是听众如堕五里雾中,评讲者也不能自圆其说。所以,在梁立起来了之后,还必须将梗子理顺,在入活之前,就必须对书中矛盾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人物的出场收场,情节与情节之间的衔接,以及地点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都做到心中有数,顺理成章。所谓“入活吐结构”,就是在入活之后,要按照已往确立起来了的梁柱和构思出来的故事梗子,吞吐自如,有条不紊地做下去。说书是会意于无形,艺人在每次登场演出之前,都应当集中思想,把所要说的书的梗概、顺序清理一下。演出时,要做到无形而有形,无景而见景,无人却有人。要做到这一点,说书人自己的脑海里首先必须有形,如看见书中所描绘的情景一样,故事中人物的长相、动态,事物的形状,都活现于自己意象之中。这样,讲出来的书才能形象鲜明,活灵活现,否则就平淡无味。

底子重演法,路子重结构,

笔法千百条,稳扎稳打做。

评书艺人所说之书,大抵有两种,一种有文学脚本,如《三国》《水浒》《七侠五义》《说唐》《林海雪原》,谓之底于活,一是无文学脚本,是艺人根据历史传说、典故轶事以及自己积累的故事素材,集中、加工,再创作而成,如《五英传》《祝公案》《大访贤》《双官图》《五蟒忠孝图》等,谓之路子活。有经验的评书艺人,无论是说底子活还是路子活,都不是照本宣科,因为要将一部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字的长篇大书照本宣科背诵下来,不仅很难做到,而且即使做到了,听众也会感到味同嚼蜡。

先说底子活。一个有经验的评书艺人,必须具备有会看书说书、对原有的文学脚本进行再创作的本领。如何看书说书呢?一部小说到手之后,必须通看一遍,找出书胆,理出书纲,记住有多少球子和扣子,再考虑如何突出书胆和书纲,如何使用这些扣子,如何开头才能入门见扣,将听众扣在书场上不走。然后再细看一遍,确立和掌握书中主要人物的形象和个性,再根据突出书胆和书纲的需要做出安排,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繁简得宜。看第三遍时,将正反两个方面的人物,故事的来龙去脉,时间地点都记住,然后就可以上场说书了。这就是说,说底子活,必须重视“演法”。所谓路子重结构,上文已论及,不再重叙。

噱头和嬉口,笑料有用途,

结合故事生,不能瞎乱抖。

“噱头”“嬉口”“笑料”“包袱”等称谓不同,意思相近,笑料是书中之宝,但物以“稀”为贵,若到处乱撒,俯拾即是,一抓一把,那就不能算“宝”了。一段书中,若在恰当之处,偶尔抖上一个包袱,让人捧腹大笑,确能收到提神醒脑的效果。笑料虽出人意料之外,但必须在情理之中。有顺理成章之妙,而无生硬拼凑之嫌。在使用包袱的时候,必须看是否合理,是否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或渲染气氛,千万不可单纯为了笑乐而乱抖包袱。

语言要传神,结构讲密疏,

扣子要连贯,照笔有路数。

评书是一种主要诉诸听觉的语言艺术,人物的音容笑貌,大自然的山光水色,战场上的金戈铁马,闺阁中的莺声燕语,几乎全*说书人绘声绘色的评说和表演。这就要求评书的语言必须形象生动、绘声传种,首先要求能上口,能入耳,艺人说得清,听众听得懂。然后,才是要求语言的形象化、个性化和明快流畅的节奏感乃至音乐感。一部好的评书,欣赏其语言之美,对听众就是一种艺术享受。

组织评书的结构时,必须根据突出书胆的要求,有快有慢,有疏有密。所谓“密”,就是节奏紧凑,丝丝入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所谓“疏”,并不是指松散,而是说指在紧张一段之后,需要暂缓一时,细说慢讲,为下一个紧张场面作好铺垫。有“疏”才能有“密”,疏密得体,才能张弛有致。

扣子就是悬念,是评书之所以引人入胜的重要手段。扣子的种类各式各样,有明扣、暗扣、鸳鸯扣、子母扣、连环扣等。几乎可以游是无扣不成书。所以人们常说“听戏听轴子(压台戏),听书听扣子”。书中有了好的扣子,就可以使人听后萦系于怀,欲罢不能。一部长篇大书,不仅要交替使用各类扣子,而且还必须连续不断,常常是批中有扣,一扣紧接一扣,使听众听罢一段,还要坐下来再听下一段。倘若扣子中断,悬念皆无,听众就该起身了。 艺人设计扣子谓之下扣子。既下扣子,就必须解扣子,书前面埋下伏笔,后面就必须有照笔相呼应。有扣子不解,埋伏笔不照,谓之败笔、祸笔。而若不依据书纲书目乱下扣子,随意埋伏笔,后文书中必然会出现混乱,以至应接不暇。

穿插奇中险,惊笔险中求,

闸要闸得稳,前后对榫头。

惊和险,是评书艺人在构思故事情节时经常使用的两种笔法。惊笔是指在书中突然出现一件事,如奇峰突起,使人震惊。如《水浒》中讲到晁盖、公孙胜等人正在后堂商议要劫取

生辰纲时,突然有一人抢将入来,劈胸揪住公孙胜,说道:“好呀!明有王法,暗有神灵,你如何商量这种勾当,我听得多时也!”事起突兀,猝不及防,使人为晁盖、公孙胜等人担心。这里使用的便是惊笔。险笔,是指事情已经发展到了生死攸关,决成败于须臾,系千钧于一发的危险关头。如《水浒》中写到林冲被发配,行至野猪林,被两个公差捆在树上。董超和薛霸举起了水火棍,劈面要打,林冲的性命悬于顷刻之间。此处就谓之“险笔”。

一部评书如果不用几支惊笔和险笔,就会显得平淡无奇。惊笔和险笔运用得好,会使书有声有色。但是这两种笔法不可随意乱用,特别是不能为了抓住听众而故作惊、险状,否则会起相反的效果。险在奇之中,才能有声有色。这里的奇不是离奇古怪,而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传奇情节。惊人之笔,往往寓于险恶的环境之中,惊中有险,险中有惊。如上例,林冲被捆在树上,生死攸关,突然“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起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在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这就是寓惊于险。

无论惊笔或者险笔,都必须前有交代和伏线,后有照应和合理的结局。如果前无交待,后面又仓促收场,那是闸不住的。如果没有前文书中林冲和鲁智深结识,以及对鲁智深舍己仗义及其武功神力的描绘,那么,无论将这一笔书安排得如何惊险,也很难动人。 审音与辨物,一丝不能苟,

使用赋与赞,临场看火候。

说书人不掌握好“审音”与“辨物”这两门功夫,很难把书说好。“审音”指的是如何表达书中人物语言的问题。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是分析,即分析书中人物的性格、习性,并准确把握其语言特征,二是摹拟,即以恰当的音色、语气、语势去摹拟书中人物在特定场合中如何说话。“审音”的功夫越深,书中人物才能栩栩如生。如说《双官图》中的火嘴猴曾恒这个人物,他是湖北咸宁人,出身底层,生性诙谐,言谈俚俗。他一出场,语言就应与他人不同。我讲曾恒说话时就用咸宁方言,并且给他定个口头禅,即称别人老用“阿崽”,称自己常用“阿父”,这是由他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和诙谐性格所决定的。

“辨物”也有两层意思。一是辨别书中的事物,哪些是大事,哪些是小事,哪些事该大肆渲染,用墨如泼;哪些事该点到为止,惜墨如金。二是区分书中的景物,如山岭、河湖、室内、室外、公堂、民舍、兵器、花草等等。这里面有个准确性和实物感的问题。不能把河说得宽阔无边,把湖说得长达千里,把山说得几步即可登上,把民舍说成摩天大楼。同时,对实物的远近、大小,必须掌握好分寸,给人以真实的感觉。

老师授艺时,曾要我熟读一首《西江月》:“世上生意甚多,唯有说书难习,紧说慢讲非容易,万语千言须记。一要声音班亮,二要顿挫迟疾。装文扮武我自己,好象一台大戏。”这是对说书技艺的高度概括和总结,重点地指出了“审音与辨物”的重要性,确实是要熟读和理解的。

赋、赞,是说书艺人学习古典文学的技巧,经过长时期的艺术实践而创作出来的韵文。它的特点是生活气息浓厚,平仄协调,琅琅上口,文自相间,易说易记易懂,而且形象生动,色彩鲜明,在铺景、画相、烘托气氛中,能取得独到的艺术教果。

赋、赞又名*子、套子,有大小之分。内容包罗万象,如山川河流、楼台亭阁、金殿帅府、厅堂书房、衙门监狱、茅屋草舍、帝王公卿、文臣武将、草莽英雄、贩夫走卒、行军布

阵、刀枪剑马、长拳短打、风雨雷电、狼虫虎豹、风土人情……无所不有。

人物赞又称五色条,按老中青男女,杂配红黄蓝白黑五色,譬如青年美貌公子,脸皮白净,宜选银红、桃红、粉白服饰,方显得英俊。

配色尤须注重体现人物性格。如《双官图》中侯文兰的服饰;“头戴银红文生公子摆袖巾,双飘风流带,当中嵌羊脂玉,金黄缎边,鹦哥绿线盘绣珍珠子走万字格的花纹,身穿银红绣大朵牡丹花的直摆,腰系一条金黄丝鸾带,鹅黄中衣,白绫袜衬粉底朱履;手拿百折春摇,上安珊瑚扇坠。长得面白唇红,鼻直口方,举止不俗,行动斯文,眉宇间透出一股书卷气。”通过这段赞词,侯文兰英俊的外貌和持重的性格,多少得到了一些表现。

描写山、水、风、火之赞词,可造声势,可加强气氛。描写刀、枪、剑、马的赞词,可为人物助威。如《双官图》中,“肖炳三战沈俊堂”,肖炳的坐骑:“颈上是红鬃,周身无杂毛,目光如闪电,两耳赛芭蕉。嘶鸣如虎啸,张口似血瓢。上山战猛虎,下海斗龙蛟。”一员猛将,骑坐这样一匹烈马,驰骋起来,那还了得!云里狮子沈俊堂的枪法精湛,我便用这样的赞词描写。“一扎眉毛二扎口,三扎胸膛四扎肘,五扎咽喉六扎首,枪尖金鸡乱点头,弹枪遘奔华盖穴,饿狼掏心难逃走。白蛇吐芯抽掣急,游龙人海两边抖。连环枪法上下飞,枪法玄妙世少有。”

使用赋赞时,要看书场气氛和观众的欣赏习惯。书场气氛热烈时,使用赞词如火上挠油;书场气氛冷落时,使用赞词则如衰火见水。有一定文化水平的观众听了好的赞词往往津津有味,目不识丁者听到较文的赞词往往不知所云。因此,赞赋必须灵活运用,用多用少,用文用俗要依书场气氛和书中情理而定。赋赞不可不用,也不可滥用。完全不用,似乎缺点什么;用多了又有堆砌之嫌。

形容要逼真,刻画是主流,

改头与换面,不能把底露。

形容一词的本义有二,一是指形体与容貌,二是指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的描绘。这里的所谓形容,主要是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而言,人物或事物逼真才可信,可信方能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虚假、虚伪是人们讨厌和不能接受的。

演戏,演电影,一个演员演一个角色,还有服装、化妆、灯光效果、音响效果、舞台景致配合,即便如此,往往还受到“不真实”、“不逼真”、“不象”等等责难。说书人在毫无辅助手段的情况下,一人多角,要做到各种人物活灵活现,确实是难的。只要下功夫,用气力,解决“逼真”的办法总是可以找得到的。第一,努力学习前人的艺术经验。曲艺界的前辈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出很多成功的表现手法。如“说”,用说书人的身份出现,介绍故事的来龙去脉;描写环境,叙述场景,刻画人物,摹拟人物对话,代言人物心理活动。“评”,在书中加进自己的评论,对事物加以渲染或褒贬,并且用适当的“赞词”来加强人物或场景的气势。“演”,根据故事的情节,虚拟出一个环境,把故事中的人物安置进去,并给人物规定好方位,然后依据“审音”后的人物个性,用恰当的音色、语言习惯、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扮演”之。要求动作精练,准确,以一当十,点出人物的特征来。俗话说:“象不象、三分样。”一个人物只要点出他最突出的特点就行了,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搞得太复杂。“学”,就是前面“六口”中的“辨口”和“叫口”。要根据故事产生的年代、时间、地点,运用方言和不同语气来区别人

篇五:福州评话

福州评话 一、简介

福州评话是以福州方音讲述并有徒歌体唱调穿插吟唱的独特说书形式,流行于福建省的福州、闽侯、永泰、长乐、连江、福清、闽清等十几个县市及台湾省和东南亚的福州籍华侨集居地。福州评话是用福州方言说表、吟诵的评书评话类曲种,渊源甚古,一脉相承唐、宋俗讲变文、诗赞系词话艺术,韵散相间,且说且吟,锣钹间奏的艺术模式,素有“活化石”之称。清代有许多木刻本面世,在其方言载体中保留古汉语语言、语汇、声调、口头语、俗谚等,具有重要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福州评话是以福州方音讲述并有徒歌体唱调穿插吟唱的独特说书形式,流行于福建福州地区及台湾省和东南亚的福州籍华侨集居地。评话演员多为一人,不用化装,不需布景,仅用一只铜钹,一块醒木,一把纸扇,一条手帕,搭一座高台摆一张桌子就可演出。讲究唱、说、做、花,唱词多为7字句,道白语言生动通俗、个性鲜明。表演时唱词与说白交替,曲调优美,抑扬动听,并通过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突出人物形象及故事情节,以铙钹敲点和醒木击桌来加强气氛,扣人心弦。

二、历史溯源

关于福州评话的历史记载极少。仅知唐末宋代,中原宗室士民多次迁徙入闽,其中包括有说书人。《南村辍耕录》记述宋末元初,临安著名说书艺人丘机山尝至福州讲书。宋时的"诗赞系说话",传承俗讲体式,即以吟诵"诗赞"开篇,然后转入夹吟的"正话",最后以诗赞作"结台吟",并以"扇响钹"作间奏。福州地区评话至今仍承继这种形式。根据艺人的口碑,福州评话形成于明末清初,艺人奉柳敬亭为祖师。相传是柳敬亭的大弟子居辅臣到福州双门楼授徒传艺而流传下来的。由存世的清代雍正、乾隆年间福州评话刻本《七星白纸马》等来看,当时福州评话已很盛行。传统福州方言话本,最早于清雍正、乾隆间。光绪、宣统及民国初年,善说君臣书者有双门大(徐炳铨),善说义侠书者有后洲庆(阮庆庆)、徐天定,善说家庭书(才子佳人书)者有科题(黄菊亭)、徐天生、筱细?d(林细弟),绣和尚(赖德森)把电影改编为现代书目,艺术形式从多吟诵少道白趋向

讲究说表,加大表情动作。并有双档对口和女档评话,积累一批反映本地新闻故实、民间传说的书目。如"贻顺哥烛蒂"、"王莲莲拜香"等。20世纪30年代福州评话从业人数近300人。艺术上以陈春生、黄天天、黄仲梅三杰为标志,在脚本结构、吟唱腔、笑料安排(做花)、表情动作、扮底艺术(一种口头再创作方法)诸方面都达到一定高度。

福州评话具有爱国主义传统。清兵入闽前后,评话艺人以敲打半边铙钹,寓河山破碎、乐不成乐之意。因在说书中暗寓反对清军残酷镇压之意,有一批艺人被枷号于福州瓮城,甚至被弄瞎双目。鸦片战争之后,出现宣传禁烟、歌颂林则徐的热潮。辛亥革命期中,曾有《欢迎孙中山先生莅闽》序头。抗日战争时,评话界大量编演抗日序头,组织抗日剧社,巡回演出抗日文明戏。黄仲梅等人在讲大书前,中演"讲报"半小时,以评话的语言技巧报导和分析战况,深受群众的欢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福州评话艺人编演序头和现代评话迎接解放,歌唱新生活,成立福州评话工作者协会,参加省文联、省戏曲改革委员会和福州市文化处联合举办的戏曲改革学习班,学习毛泽东文艺思想和共产党的戏曲政策,自学剔除反动、淫秽的节目内容,编演现代书。1960年成立福州市曲艺团,涌现一批艺术人才,如陈长枝、吴乐天、苏宝福、叶神童、黄益清、毛钦铭、唐彰文和80年代成长的林木林、陈如燕、王秋怡、魏惠珍等。

三、艺术特色

福州评话的唱调分为序头、吟唱和诉牌三类。序头用以演述正书之前的短篇书赞,类似古代说书的"入话";吟唱是基本唱腔,可用于表唱,也可表现人物的内心独白和人物之间的对话,曲调包括【高山流水】、【浪淘沙】、【连珠】、

【滴滴金】、【泪句】等;诉牌的音乐性较强,在人物表白身世和倾诉冤情时使用,唱时以筷子敲铜铙钹来间奏。另外,也还有一些结合故事情节采用的民谣曲调,如【贺年歌】、【真乌仔】、【三十六叫】、【五字迭】等。

福州评话的节目繁多,按题材通常分为长解书、短解书、半长短书、公案书和家庭书5种。长解书都是历史故事,有《三国》、《隋唐》、《精忠岳传》等;

短解书是武侠故事,有《七侠五义》、《彭公案》、《施公案》等;半长短书有《水浒》等;公案书专讲清官为民请命和平冤决狱的故事,为福州评话独有且富于地方色彩,《王公十八判》、《珍珠被》、《长泰十八命》等为其中代表性的作品;家庭书多反映家庭伦理与悲欢离合的故事,如《甘国宝》、《双玉蝉》、《玉蝙蝠》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州评话编演了《九命沉冤》、《流水欢歌》、《小城春秋》、《保卫延安》等新节目,形成一定影响。

福州评话音乐唱腔无严格曲谱,按福州方言依字行腔的吟诵调,道具有醒木、折扇、加一片铙钹(配以斑指、竹箸),作为间奏击节乐器。评话讲究说、吟、做、花。唱词多为七字句,也有八九字句。醒木,以硬木做成,用以押座,渲染气势,并起区分段落的作用。折扇,习惯用棕木扇骨的黑扇 ,与南北评话用的白扇不同。四季皆用,起扩大手势、帮助表情的作用,兼作道具,比拟刀枪棍棒、书、信札、托盘等。铙钹,形同佛教法器中的铙,而暗合商代青铜铙的三个特点:单个;以杆击其边沿;执而鸣之。在福州评话中有特殊打法,如逗钹、敲钹。

除唱腔之外,福州评话的具体表现形态为:(一)古老的锒铛入狱:福州评话演员表演时,除和其他评书评话类曲种一样使用醒本。折扇外,和其他评书评话类曲种不同的是,还用一种饶铰,其形制与戏曲和民间乐队所用的不同。福州评话饶钹水泡形交起较小,时片较宽较薄,音质清脆,余音悠扬。(二)古老的话本体裁:福州评话话本的体裁也是古老的。它先唱【序头】用以压座。【正话中】有说表道白,有吟诵词。篇尾有【结台吟】。 (三)古老的话本题材:福州评话传承讲史、小说家数,大、小书兼容,而且历代艺人采撷里巷新闻故事,顷刻间提破捏合,积累流传了一系列乡土书目,这也是传承唐宋说话人之遗风,使曲种更加贴近生活,地方风采浓郁。

四、传承价值

福州评话从伴奏乐器的形制、吟诵表演的方式、独特的曲本体裁和传统的话本题材等方面看,都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被称为古老曲艺的"活化石"。但是,福州评话的当代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困难,需要大力扶持和保护。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