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感人泪下的祭母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6 05:23:50 字数作文
感人泪下的祭母文字数作文

篇一:冯明东:祭母文2014定稿

祭 母 文

冯明东

序:一篇祭母文,半章家庭史。 酸甜苦辣悲,无尽母子情。

维:公元二零一四年十一月十九日,岁次甲午年闰九月二十七日,慈母荀吉珍逝世第四天,孝男冯明东率弟冯明飞携全家之人,谨以乡土薄酒微仪,长跪于母亲灵前,泣血致祭于慈母亡灵曰: 天宇茫茫,大地惶惶,我之老母,驾鹤西上。 儿孙长跪,亲朋哀伤,谨以奠仪,拜祭灵堂。 慈母亲娘,别我而亡,寿享八七,仙去何忙? 母亲一生,贤和善良,命运坎坷,荡气回肠。 一九二八,慈母生降,生于忧患,逝于国昌。 母生三岔,荀氏次女,三岁丧父,五岁无娘。 姨为丫环,少年死亡,小舅被卖,音信渺茫。注⑴ 我母孤苦,饥寒难挡,祖母疼爱,将您收养。注⑵ 幼入冯门,有所依傍,相依为命,共度时光。 母与我父,姨表兄妹,欢喜联姻,甘苦共尝。 一九四六,父当乡长,喜得长子,合家欢畅。 助父革命,紧跟共党,参加边纵,谋求解放。 蒋军追捕,三岔枪响,身背明东,四处躲藏。注⑶ 父去剿匪,身为连长,出生入死,战功辉煌。注⑷

一九五零,我父阵亡,撕肝裂肺,哭断寸肠。注⑸ 时过一年,祸从天降,土改运动,极左扩张。 烈属蒙冤,猝不及防,划成地主,老幼遭殃。 伯父斗死,三十方刚,祖父绝望,自尽悬梁。 床板做棺,薄衣旧裳,草草掩埋,奠何酒浆? 母与祖母,专政对象。捆绑吊打,肉刑重伤。血雨腥风,人心惶惶。生不如死,痛断肝肠。财产没收,迁居草房。透风漏雨,满目凄凉。家徒四壁,生计不张。衣难遮体,食不飽肠。虎狼喧嚣,暗箭难防。忍气吞声,苦度时光。六口之家,泪眼相望,孤儿寡母,

母年廿三,遭此大殃,本可择路,远走他乡。您明大义,坚守家堂,羸弱身躯,扛家大梁。为抚幼子,为孝高堂,忍辱负重,苦度时光。婆母共处,祸福同享,妯娌和睦,相依相帮。祖母病重,长期卧床,母亲侍奉,煎药熬汤。梳头洗面,喂饭喂浆,送终尽孝,我母担当。曾祖要孝,小叔要帮,子侄要教,外辱要挡。撑持门庭,

逆境之中,坚韧顽强,护家之功,族亲难忘。耕田种地,农活内行,推磨挑担,搓绳换粮。帮人缝衣,卖工四乡,水库打坝,宣威炼钢。周旋村乡,艰难应变,护我儿郎。

心若沸汤。 注⑹ 注⑺

寒冬腊月,薄衣单裳,披星戴月,昼夜奔忙。 艰难度日,挺起脊梁,劳苦成疾,背驼腿伤。 三年饥荒,无油无粮,吃糠咽菜,熬过死亡。 母不识字,送我学堂,儿求上进,慰娘心房。 慈母恩情,感动上苍,继父进门,好人登堂。 为母分忧,成儿依傍,师表自律,心地善良。父母相伴,四十六年,二老恩爱,父子情长。儿年幼时,父寄重望,不遗余力,躬身抚养。节衣缩食,供儿读书,扶我成人,盼我嘉祥。烈士之子,划入黑帮,饱受欺凌,呼斥昂昂。学绩虽好,升学无望,政审靠边,滚蛋回乡。十年浩劫,文革动荡,冤狱遍地,人性沦丧。我母何辜,再遭重创,百般凌辱,惨烈异常。批斗罚跪,便饭家常,受刑示众,捆绑游乡。耳光搧脸,头昏脑胀,棍棒打头,血流如浆。怀孕数月,反绑吊梁,弟未夭折,天恩浩荡。背弟劳动,歧视诽谤,黑夜加班,强迫无偿。通知开会,心惊若狂,会场刑场,有何两样?政治迫害,经济掳抢,年关头天,扣款退粮。为了活命,变卖家当,黑市买粮,剜肉医疮。儿虽怜母,救母无方,儿也挨斗,终日恐慌。娘儿相对,泣断寸肠,儿为母哭,母为儿伤。

注⑻ 注⑼

斗争残酷,世态炎凉,呼天唤地,路在何方? 人生苦难,吃尽遍尝,柔弱之躯,坚韧顽强。 逆境之中,不屈不挠,是铁早锈,您是块钢。注⑽ 慈母刚强,儿心自知,个中酸楚,谁解衷肠? 烈士英魂,死难瞑目,光荣之家,悲哀凄凉。 艰难岁月,已成过往,伤心历史,不忍全讲。纵有千言,难尽其详,述其大略,儿孙莫忘。我党英明,改革开放,拨乱反正,终见阳光。忠烈之家,沉冤昭雪,父垂史册,千古名扬。母为烈属,政治荣光,政府抚恤,生活欢畅。我年廿七,再入学堂,刻苦自律,奋发图强。积善之家,终有福报;为恶之人,早见阎王。母过半百,老当益壮,起房盖屋,平安吉祥。抚育孙辈,奔走城乡,精心照看,皓首加霜。孙男孙女,百事牵肠,冯玥方瑆,岂敢相忘我母慈爱,尤爱儿郎,儿孙之事,朝念暮想。己冷不御,恐我衣凉,己口难咽,恐我饥肠。衣食冷暖,工作健康,牵挂叮咛,暖我心房。祖上有德,佑我家堂,恩泽儿孙,个个贤良。子侄孙辈,奋发向上,虽未耀祖,亦称自强。母慈子孝,四世同堂,家庭和谐,宗族兴旺。母之晚年,笑傲风霜,乐享天伦,家奔小康。

? 注⑾ 注⑿

我近古稀 百事多忘,唯有母恩,铭心系肠。 甲午九月,母病不祥;多方医治,回天无望。 耋耄之年,不幸故亡,人寿使然,儿心痛伤。注⒀ 我母一生,悲喜交响,劫后余生,福寿安康。 母亲处世,品德高尚,逆境护家,功德无量。 母亲教子,细心慈祥,忠孝仁爱,以德垂芳。 母亲持家,细水流长,待人接物,慷慨大方。 慈母坚韧,胜铁如钢,百折不饶,浴火凤凰。注⒁ 母虽已去,亲恩浩荡,抚今思昔,母德堪扬。 您的音容,永驻心田,您的教诲,终生难忘; 您的仁慈,感动上苍,您的福报,源远流长。 我思我母,泪落千行,撰此祭文,捎至天堂。 值此家奠,敬母一觞,无尽哀思,泣诉灵堂。 心声血泪,文短情长,唯愿慈母,早升天堂。 逝者生者,两隔阴阳,寸草春辉,永不相忘。 慈母安息,静享安祥,永垂不朽,千古流芳! 呜呼哀哉,吾母尚飨!

孝男冯明东率弟冯明飞携全家之人 拜祭

二零一四年十一月十九日

篇二:冯明东的祭母文

祭 母 文

冯明东

序:一篇祭母文,半章家庭史。 酸甜苦辣悲,无尽母子情。

维:公元二零一四年十一月十九日,岁次甲午年闰九月二十七日,慈母荀吉珍逝世第四天,孝男冯明东率弟冯明飞携全家之人,谨以乡土薄酒微仪,长跪于母亲灵前,泣血致祭于慈母亡灵曰: 天宇茫茫,大地惶惶,我之老母,驾鹤西上。 儿孙长跪,亲朋哀伤,谨以奠仪,拜祭灵堂。 慈母亲娘,别我而亡,寿享八七,仙去何忙? 母亲一生,贤和善良,命运坎坷,荡气回肠。 一九二八,慈母生降,生于忧患,逝于国昌。 母生三岔,荀氏次女,三岁丧父,五岁无娘。 姨为丫环,少年死亡,小舅被卖,音信渺茫。注⑴ 我母孤苦,饥寒难挡,祖母疼爱,将您收养。注⑵ 幼入冯门,有所依傍,相依为命,共度时光。 母与我父,姨表兄妹,欢喜联姻,甘苦共尝。 一九四六,父当乡长,喜得长子,合家欢畅。 助父革命,紧跟共党,参加边纵,谋求解放。 蒋军追捕,三岔枪响,身背明东,四处躲藏。注⑶ 父去剿匪,身为连长,出生入死,战功辉煌。注⑷

一九五零,我父阵亡,撕肝裂肺,哭断寸肠。注⑸ 时过一年,祸从天降,土改运动,极左扩张。 烈属蒙冤,猝不及防,划成地主,老幼遭殃。 伯父斗死,三十方刚,祖父绝望,自尽悬梁。 床板做棺,薄衣旧裳,草草掩埋,奠何酒浆? 母与祖母,专政对象。捆绑吊打,肉刑重伤。血雨腥风,人心惶惶。生不如死,痛断肝肠。财产没收,迁居草房。透风漏雨,满目凄凉。家徒四壁,生计不张。衣难遮体,食不飽肠。虎狼喧嚣,暗箭难防。忍气吞声,苦度时光。六口之家,泪眼相望,孤儿寡母,

母年廿三,遭此大殃,本可择路,远走他乡。您明大义,坚守家堂,羸弱身躯,扛家大梁。为抚幼子,为孝高堂,忍辱负重,苦度时光。婆母共处,祸福同享,妯娌和睦,相依相帮。祖母病重,长期卧床,母亲侍奉,煎药熬汤。梳头洗面,喂饭喂浆,送终尽孝,我母担当。曾祖要孝,小叔要帮,子侄要教,外辱要挡。撑持门庭,

逆境之中,坚韧顽强,护家之功,族亲难忘。耕田种地,农活内行,推磨挑担,搓绳换粮。帮人缝衣,卖工四乡,水库打坝,宣威炼钢。周旋村乡,艰难应变,护我儿郎。

心若沸汤。 注⑹ 注⑺

寒冬腊月,薄衣单裳,披星戴月,昼夜奔忙。 艰难度日,挺起脊梁,劳苦成疾,背驼腿伤。 三年饥荒,无油无粮,吃糠咽菜,熬过死亡。 母不识字,送我学堂,儿求上进,慰娘心房。 慈母恩情,感动上苍,继父进门,好人登堂。 为母分忧,成儿依傍,师表自律,心地善良。父母相伴,四十六年,二老恩爱,父子情长。儿年幼时,父寄重望,不遗余力,躬身抚养。节衣缩食,供儿读书,扶我成人,盼我嘉祥。烈士之子,划入黑帮,饱受欺凌,呼斥昂昂。学绩虽好,升学无望,政审靠边,滚蛋回乡。十年浩劫,文革动荡,冤狱遍地,人性沦丧。我母何辜,再遭重创,百般凌辱,惨烈异常。批斗罚跪,便饭家常,受刑示众,捆绑游乡。耳光搧脸,头昏脑胀,棍棒打头,血流如浆。怀孕数月,反绑吊梁,弟未夭折,天恩浩荡。背弟劳动,歧视诽谤,黑夜加班,强迫无偿。通知开会,心惊若狂,会场刑场,有何两样?政治迫害,经济掳抢,年关头天,扣款退粮。为了活命,变卖家当,黑市买粮,剜肉医疮。儿虽怜母,救母无方,儿也挨斗,终日恐慌。娘儿相对,泣断寸肠,儿为母哭,母为儿伤。

注⑻ 注⑼

斗争残酷,世态炎凉,呼天唤地,路在何方? 人生苦难,吃尽遍尝,柔弱之躯,坚韧顽强。 逆境之中,不屈不挠,是铁早锈,您是块钢。注⑽ 慈母刚强,儿心自知,个中酸楚,谁解衷肠? 烈士英魂,死难瞑目,光荣之家,悲哀凄凉。 艰难岁月,已成过往,伤心历史,不忍全讲。纵有千言,难尽其详,述其大略,儿孙莫忘。我党英明,改革开放,拨乱反正,终见阳光。忠烈之家,沉冤昭雪,父垂史册,千古名扬。母为烈属,政治荣光,政府抚恤,生活欢畅。我年廿七,再入学堂,刻苦自律,奋发图强。积善之家,终有福报;为恶之人,早见阎王。母过半百,老当益壮,起房盖屋,平安吉祥。抚育孙辈,奔走城乡,精心照看,皓首加霜。孙男孙女,百事牵肠,冯玥方瑆,岂敢相忘我母慈爱,尤爱儿郎,儿孙之事,朝念暮想。己冷不御,恐我衣凉,己口难咽,恐我饥肠。衣食冷暖,工作健康,牵挂叮咛,暖我心房。祖上有德,佑我家堂,恩泽儿孙,个个贤良。子侄孙辈,奋发向上,虽未耀祖,亦称自强。母慈子孝,四世同堂,家庭和谐,宗族兴旺。母之晚年,笑傲风霜,乐享天伦,家奔小康。

? 注⑾ 注⑿

我近古稀 百事多忘,唯有母恩,铭心系肠。 甲午九月,母病不祥;多方医治,回天无望。 耋耄之年,不幸故亡,人寿使然,儿心痛伤。注⒀ 我母一生,悲喜交响,劫后余生,福寿安康。 母亲处世,品德高尚,逆境护家,功德无量。 母亲教子,细心慈祥,忠孝仁爱,以德垂芳。 母亲持家,细水流长,待人接物,慷慨大方。 慈母坚韧,胜铁如钢,百折不饶,浴火凤凰。注⒁ 母虽已去,亲恩浩荡,抚今思昔,母德堪扬。 您的音容,永驻心田,您的教诲,终生难忘; 您的仁慈,感动上苍,您的福报,源远流长。 我思我母,泪落千行,撰此祭文,捎至天堂。 值此家奠,敬母一觞,无尽哀思,泣诉灵堂。 心声血泪,文短情长,唯愿慈母,早升天堂。 逝者生者,两隔阴阳,寸草春辉,永不相忘。 慈母安息,静享安祥,永垂不朽,千古流芳! 呜呼哀哉,吾母尚飨!

孝男冯明东率弟冯明飞携全家之人 拜祭

二零一四年十一月十九日

篇三:祭母文

祭母文

母亲张 腊腊,于一九四九年农历腊月二十九日出生于本乡井家坡村。公元二零一五年农历九月十三日仙世,享年66周岁。吾母劳苦一生,儿女在悲痛之中,禁不住思念之情,写此祭文,祭母在天之灵!

秋雨霏霏,苍天为您落泪;寒风阵阵,大地为您哭泣!

妈妈!妈妈!哭唤母亲,百喊不应,呼天抢地,却无力回天。吾母因病缠身,医治无效,不幸悄然辞尘,驾鹤仙去。不孝儿女跪在您的灵前,心如刀绞,泪如泉涌,肝肠寸断,悲痛不已。

亲爱的母亲,您走得太快太早,年仅66周岁,就撇下子孙,独自一人飘然离去。儿女多想承欢您的膝下再尽孝道,却没了机会;尊敬的母亲,您走得无声无息,没留下遗言。我们多想再对您说说话,您却没了回应。

妈!您虽离开了人世但您的身影时刻浮现在我们眼前。儿女初到世上之时,第一眼蒙胧看到的就是慈爱的母亲,第一口吮吸的是母亲的乳汁,第一回听到最美丽的声音是母亲的呼唤,第一次接触到的是母亲慈祥的爱抚。爷爷离世的早,几十年间,父亲时常奔波在外,更多的是您与奶奶艰辛地照看我们五兄妹拉扯养育我们,关照寒暑,照料饥饱,教我们生活道理,育我们成人阅历。 母亲一生非常勤劳和刚强,十分忙碌和俭朴。农村集体化生产时,您时常与男劳力同工同酬;土地承包到户后,您又起早贪黑,辛勤耕耘。田间、地里拼命干活,种菜、洗衣、做饭、缝缝补补,日夜操劳。为让儿女舒心生活、专心读书、放心工作,您无私奉献,省吃俭用,毫无怨言。可谓勤俭持家,劳苦功高。母亲心地善良、 仁慈贤慧、克己恭人、清正公义,其宽厚为人的美德,在邻里乡亲中有口皆碑。慈母盛德,足启后人。母亲还言传身教吾辈勤奋进取、

诚实待人,儿女受益终生。母亲平凡的人生恰当地诠释了一个传统妇女的高尚品德。这是母亲的光荣!也是后代的骄傲!在吾辈心目中母亲是伟大的女性。

我们痛母亲生儿育子之苦。母亲生吾兄姊弟妹已受人生之苦,在漫长的哺育和抚养中,一把尿、一把屎,又经历了不知多少艰辛岁月,含辛茹苦,为我们奔波劳碌,操碎了心;您为后辈付出了太多,太多。可不孝之子没让您享上清福。儿女愧对母亲,留下的只是终生内疚和心痛。母亲养育之恩,永世难报。 妈!若泉下有知,您有什么需求就托梦给我们,儿女们即为您置办,以赎其罪。

我们痛母亲过度劳作之苦。为了养育子女长大成人,和父亲共同挑着家庭生活的重担。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开始操持家务,屋里屋外,家里家外,到处都留下了她忙碌的身影。从早到晚,几十年如一日,她含辛茹苦,默默奉献,毫无怨言。每每想到母亲忙碌的背影, 无不催人泪下。妈!您一定太累了!生前分秒未清闲过,苦度世上少有的艰难日子,至今无奈凤归山林,才得以安息。想到母亲一世的劳累,儿辈是何等的悲伤。

我们痛母亲受病折磨之苦。因多年积劳成疾,落下病根子。临终前,病情恶化,缠绵病榻,吃不下,睡不好,辗转难安。虽经多方求医问药,屡次住院治疗,终因医治无效,让您不治而去。儿女无能,最后还是眼睁睁的看着您被病魔夺走生命。妈!忘不了,您卧榻不起的情形,痛彻肺腑;忘不了,您躺在病榻上痛苦呻吟的情景,悲痛欲绝;忘不了,在病床边陪您痛,陪您苦,陪您熬,为您抹泪的情形,但天不遂人愿,仍无法减轻您的痛苦。妈!您承受了常人承受不了的痛苦,叫儿女痛心啊!

妈!您带着一辈子苦累、一辈子磨难、一辈子辛酸告别了人世。儿辈撕心裂肺,悲痛难陈。但天意难测,今生的苦,也许就是来世的福。苍天有眼,大地相助。儿女为妈祈求!为妈送行!请妈一路走好!您的儿女、子孙等永远怀念您!您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我们等来世还做您的儿女。您在天堂那边安心吧!

呜呼哀哉! 呜呼哀哉!

子: 林 旺 林栋 女:林叶 林霞 红霞 媳: 靳雪玲

公元二〇一五年十一月 十 日

农历 乙 未 年 九 月 二十九日

篇四:转载催人泪下的母亲祭文

转载催人泪下的母亲祭文。 苦日子过完了

妈妈却老了

好日子开始了

妈妈却走了

这就是我苦命的妈妈

妈妈健在时

我远游了

我回来时

妈妈却远走了

这就是你不孝的儿子

妈妈生我时

感人泪下的祭母文

剪断的是我血肉的脐带

这是我生命的悲壮

妈妈升天时

剪断的是我情感的脐带 这是我生命的悲哀

妈妈给孩子再多

总感到还有很多亏欠 孩子给妈妈很少

都说是孝心一片

妈妈在时

“上有老”是一种表面的负担 妈妈没了

“亲不待”是一种本质的孤单 再没人喊我“满仔”了

才感到从未有过的空虚和飘渺 再没人催我回家过年了 才感到我被可有可无了 妈妈在时

不觉得“儿子”是一种称号和荣耀 妈妈没了

才知道这辈子儿子已经做完了 下辈子做儿子的福分

还不知道有没有资格再轮到 妈妈在世

家乡是我的老家

妈妈没了

家乡就只能叫做故乡了 梦见的次数会越来越多 回去的次数会越来越少

小时候,妈妈的膝盖是扶手 我扶着它学会站立和行走 长大后,妈妈的肩膀是扶手 我扶着它学会闯荡和守候

离家时,妈妈的期盼是扶手 我扶着它历经风雨不言愁 回家时,妈妈的笑脸是扶手 我扶着它洗尽风尘慰乡愁 妈妈没了

我到哪儿去寻找

我依赖了一生的这个扶手 妈妈走了

我的世界变了

世界

篇五:父亲的《祭母文》

父亲的《祭母文》

许文郁 《 光明日报 》( 2014年11月14日 14 版)

翻阅父亲留下的相册,一帧全家福照片的夹页中掉出一张发黄的八开草纸,上面用蓝色油墨刻印着《祭母文》:

维中华民国三十年四月十三日,不孝男重远仅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显妣胡太夫人之灵曰:呜呼吾母,聪睿强健,抗心希谷。教子持家,毕生辛苦。忆儿少时,滹沱为灾。五谷不登,市价九衰。母持家政,勤俭自励。昕夕纺绩,以维家计。聿彼荒年,卒赖以济。河水北徙,家计稍舒。送儿入学,望之綦笃。家庭食用,宁俭宁疏。束脩用品,必丰必腴。在家督教,合丸课书。出门叮咛,倚门倚闾。儿秉慈训,努力攻读。寸阴是竞,不废居诸。洎儿出校,任职教坛。微薪奉母,悉直田园。家虽小康,勤俭如前。母长记忆,娴于掌故。历代忠义,讲说尤著。儿嗜史学,基由此树。母工数学,计算无阻。儿在孩提,教以计数。及习算数,旁通类触。母性严正,教无姑息。尊礼守法,圣贤为期。儿处社会,年四十余。幸免愆尤,母教之基,吾乡居民,率多务农。自兹以降,文风渐盛。群谓吾家,读书以兴。遣子入学,继继绳绳。吾母之教,易俗移风。丙子以还,母居旧京。儿返海外,讲学北平。朝夕承欢,其乐融融。乃未期年,祸乱遽逢。倭寇狂暴,犯我严疆。母还乡里,儿来后方。四载暌违,黯然神伤。今兹受命,掌教乡邦。方期旋里,得侍羹汤。孰谓一别,便成永诀。噩耗传来,五内崩裂。抢地呼天,恨不自灭。呜呼痛哉!母体素健,何以遽逝。儿返桑梓,中途何滞。谁实为之,中天乖离。彼苍何酷,至于如斯。时乱路阻,音书无闻。病未能侍,丧不得临。偷生视息,何以为人。天地昏霾,悲怆惨凄。无日无夜,辗转哀泣。寤寐之间,若母临莅。音容举止,不异畴昔。遽然惊觉,泪湿枕席。忆昔吾母,望儿至亟。儿实不肖,愧无树立。国雠未复,省乱靡平。谨禀遗教,移孝作忠。早复故里,以慰先灵。呜呼哀哉!尚飨。

祭文中的“不孝男重远”即我的父亲。读着这字字泣血的祭文,我无法抑制泪水。印象中,父亲一直是很严肃的,喜怒不形于色,终日埋头于他的书稿中。书呆子也有常人的感情吗?在这份祭母文中,我读出了最深沉最挚痛的情感。

父亲出生于1892年,出生时家中只有薄田十来亩,生活极苦,滹沱河水年年泛滥,年年冲洗去家中那仅有的薄产。但是,父亲的母亲,也就是我的奶奶胡老夫人却一心想让孩子念书。机会来了,乡里办起了新式学堂,指派大户人家必须将孩子送学堂读书,大户人家舍不得娇养的孩子,畏惧这新事物:私塾里一个先生管几个孩子都管不过来,洋学堂里那么多小人,能顾得过来吗?遂生出一念:雇一个穷人家孩子代替自己的儿子去洋学堂读书,父亲就成了那个小雇读。

幸耶?不幸?从此父亲就与书结了缘,也与学校结了缘,后来又凭借给人写文书、写对子挣学费读完了高小。为了能够继续深造,1910年父亲考入京师第一师范学堂,那几乎是当时喜读书的穷孩子唯一的选择。那年月的师范院校不仅免学费,还管吃管住管制服,甚至连纸笔墨水都发。1917年,父亲从北京高等师范毕业,教了几年中学后回到北师大。又与几位师大同仁一起办起了志成中学,取有志者事竟成之意。父亲以教书所得在北平宣武门内购得一院房产,遂把老母及家小接来北平,早晚承欢。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入东北、骚扰天津,父亲痛国势积弱,愤敌寇侵凌,精神深受刺激,赴欧美考察教育并研究历史。1936年归来,一家人重新团聚,教书、办学、搞研究,过了一段安稳日子。1937年“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开始了全面抗战,父亲受命组织北师大等三校西迁,无法顾及老母,遂委托兄长将母亲送回老家饶阳。

1940年,父亲又被国民政府任命为河北省教育厅长,可是当时华北已整个沦陷,河北省政府临时安置在河南洛阳,政府成为流亡政府,在无地盘、无学校、经费极困难的状况下,在洛阳东百余里伊川县白杨镇建立河北省立中学,专收容河北省籍流亡学生,又在洛阳到陕南一路上设立若干流亡学生招待所。父亲终日忙于接收从敌占区逃出的青年学生,在河南洛

阳与陕西之间奔波,一面救亡,一面还要与政府和军队的各色人等周旋,筹措救亡经费,甚至要腾出精力与那些妄图发国难财的腐败分子做斗争,忙得焦头烂额。

从这篇《祭母文》中可以看出它写于民国三十年,也就是公元1941年,距今已有73年了,其时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相持阶段,而我的家乡河北正处于抗日战争的最前沿。

父亲自小与娘亲,然而局势动荡,邮路不通,等父亲得到家乡消息时,早已无法见到自己母亲最后一面。不能在母亲膝下承欢,不能亲自送别母亲,成为父亲心中永远的痛,也成为他坚持抗战,在异常艰难的情况下,为延续民族文脉坚持办学的恒久动力。

我出生晚,没有见过奶奶,等见到这张照片,已是20世纪70年代初,父亲工作的单位将“文革”初期造反派从家中抄去的部分东西归还,包括那本父亲从美国带回来的厚厚的相册。打开那已被撕裂得残破不堪的相册一页页翻看,见到一张老妇人的照片,身穿一件立领大襟皮袄,头戴一顶深色绒帽,很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电影中的地主婆。看看背面,有父亲追记的“先母遗照”,父亲的先母,是我的奶奶了,但是二十多岁的我却实在看不到这个老妇人与我的联系,或者说,实在不愿承认这个像地主婆的老妇人与我的联系。直到退休后再翻这本相册,在一张全家福的夹册后面看到了那篇《祭母文》,于是我又找出那张老妇人的相片细细看:相片上的老人估计快70岁了,却有着明净的额头,聪慧的双眼,嘴唇很薄,但唇周布满纵向的纹路,显示着性格的坚毅,我终于找到了自己与这位老太太的联系,不仅是因为我的唇周也出现越来越深的皱纹,更因为60岁的我与今天的大多数中国人一样,不再以政治标签认人了。

杜鹃啼血声声泪,读这篇《祭母文》,我相信,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悲惨境遇,不仅是我们一家的痛,也是中国众多家庭永远的痛。回顾历史,在那些疯狂的年月,世界上有多少人家能独享安逸呢?即使在日本本土,“二战”期间,当无数男儿被送到战场做炮灰时,

同时就有无数母亲在眼巴巴盼儿却不得见。其实,日本民族也是很重孝的,可是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穷兵黩武,却不仅使无数中国人有家归不得,有亲不能养,即使是日本普通民众也不得不承受巨大的痛苦。

心香一瓣,为奶奶,为父亲,也为一切在战争和各种动乱中失去生命的人。每一代的付出,都能成为对后人的启示。为了母亲,为了孩子,为了我们生生不息的人类血脉,愿世界各民族人民携起手来,共筑和平。

(作者为退休教师)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