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汝辈所惜罗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7:18:13 高中作文
汝辈所惜罗程高中作文

篇一:文言文练习《罗程》

乐工(古时候专门演奏乐曲的人)罗程者,善弹琵琶,为第一,能变易新声(创作新曲调)。得幸(受到宠爱)于武宗,恃恩自恣。宣宗初亦召供奉。程既审上晓音律,尤自刻苦。.

往往令倚嫔御歌(给妃嫔唱歌伴奏),必为奇巧声动上,由是得幸,程一日果以眦睚(瞪眼、发怒)杀人,上大怒,立命斥出(赶出宫廷),付京兆(京兆尹,京城长安地区的长官和衙门)。他工辈以程艺天下无双,欲以动上意。会幸(指皇帝到某处去)苑(帝王游乐打猎的.

场所)中,乐将作,遂旁设一虚席,置琵琶于其上。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上曰:“汝辈何为也?”进曰:“罗程负陛下,万死不赦。然臣辈惜程艺天下第一,不得永奉陛下,以.是为恨。”上曰:“汝辈所惜罗程艺耳,我所重者高祖、太宗法也。”卒不赦程。 .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恃: 会: 负: 重:

2.翻译文中划线句。

然臣辈惜程艺天下第一,不得永奉陛下,以是为恨。

3.写出下列句中“以”字的意思

1)程一日果以眦睚: 2)他工辈以程艺天下无双:

3)欲以动上意: 4)以是为恨:

4.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篇二:初二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二语文试题卷 2015.11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①焦zhuó ( ) ②qī跷( ) ③fù闲( ) ④吮吸( ) .

2.根据课文内容默写(8分)

① ,大渡桥横铁索寒。 (毛泽东《七律 长征》) ② ,其实味不同。 (《晏子使楚》) ③ ,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④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⑤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⑥僵卧孤村不自哀,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⑦国破山河在, 。 (杜甫《春望》) ⑧2015年10月,随着网球ATP100上海大师赛开幕,四海高手齐聚上海,然而天下无不散的筵席,他们终将会离开,若套用唐代诗人王勃的《 》中那句脍炙人口的“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来形容惜别之情是再合适不过了。

3.解释下列加点字 (4分)

①齐人固善盗乎 ②圣人非所与熙也 ..

③语时了不悲 ④弦既不调 ..

4.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①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译: ②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译:

5.下列句子中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小宁在语文课上答错了一个问题,弄得面红耳赤,声名狼藉。 ..

B.一本好书就如一座堡垒,抵御着来自花花世界的喧嚣,成为我们心灵宁静的港湾。 ..

C.多么宁静的天山哟,万籁俱寂,没有百鸟啾啾,没有树叶沙沙?? ....

D.讨厌的雨季!外面的雨唏唏嘘嘘下个不停,心情也跟着糟糕。 ....

6.揣摩文意在横线上填入的内容,最为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当时间变得越发珍贵,消磨时间、降低速度的“闲”便越发奢侈。久远年代的诗词里,“ ”是何等悠远辽阔的心境;“ ”说的是那么清幽雅趣的意境;“ ”则宛如一幅隽永的水墨画,定格在那花朵静绽的刹那。

①闲敲棋子落灯花 ②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③海鸥无事,闲飞闲宿

A.②①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①③②

二、阅读与欣赏(共34分)

(一)(4分)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注】:安史之乱开始,杜甫一直流亡颠沛,后弃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这首诗是杜甫寓居巴蜀时期写的 。

7.“船尾跳鱼拨剌鸣”这句诗是如何表现月夜之“静”的?请作简要分析。(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2分)

乐工罗程者,善弹琵琶,为第一,能变易新声。得幸于武宗,恃恩自恣。宣宗初亦召.

供奉。程既审上晓音律,尤自刻苦。往往令倚嫔御歌,必为奇巧声动上,由是得幸。程一日果以眦睚杀人,上大怒,立命斥出,付京兆。他工辈以程艺天下无双,欲以动上意。会.幸苑中,乐将作,遂旁设一虚坐,置琵琶于其上。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上曰:“汝.

辈何为也?”进曰:“罗程负陛下,万死不赦。然臣辈惜程艺天下无双,不得永奉陛下,以是为恨。”上曰:“汝辈所惜罗程艺耳,我所重者高祖、太宗法也。”卒不赦程。 ..

9.下列句中的“以”与文中“程一日果以眦睚杀人”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 项是(2分) ( )

A.以天下事为己任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 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1)恃恩自恣 (2)遂旁设一虚坐 ..

(3)以是为恨 (4)卒不赦程 ..11. 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他工辈以程艺天下无双,欲以动上意。

译:

⑵汝辈所惜罗程艺耳,我所重者高祖、太宗法也。

12.他工辈为罗程向宣宗求情的情节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答:

(三)(4分)

当轮船驶出濑户内海,航行于广阔的海面的时候,在甲板上的人群中,有一位风度极佳、引人注目、年纪四十岁左右的贵妇人。女佣和打杂儿的片刻不离左右。

与此成对照的是,有一位四十岁上下的男人,他衣衫褴褛,那副寒酸相在人群中也十分显眼。他带着三个孩子,最大的男孩有七八岁。孩子们的长相都很聪明可爱,但是身上的衣服却相当破旧。

13.文段运用对比的手法勾勒了两个不同的形象,其目的是什么?(2分)

答:

14.画线句若改为“但是身上的衣服却相当的脏”行吗?为什么?(2分)

答: 译:

(四)(14分)

炸 豆[1]

阿 慧

①天上是金黄的太阳,地上是金黄的豆田。数千亩黄豆在豫东平原成熟,没有遮拦的那种黄,每一片豆叶都似纯金的。

②露水一夜间打落金片似的豆叶,豆叶就在豆棵[2]下打了卷、褪了色。那叶面的金色被太阳光收了,凝固在豆荚里,黄豆就黄得耀眼了。

③农人们在豆地南头儿占好自己的田垄,就像运动员占好自己的跑道,人和镰刀都酝酿着黏稠的梦。掉光了叶子的豆棵、豆荚如紧密的鞭炮,从头坠到根,蓄意沉甸甸地爆裂。镰刀反射太阳的光芒,豆棵在农人的脚边齐齐倒下。

④割掉豆棵的田地,灰秃秃一片平坦。两个女娃从村子走进田地,黄衣的是姐姐,红衣的是妹妹,慵懒的土地就有了色彩和灵动。 ..

⑤姐妹俩一进豆地就低头寻找,找到一粒黄豆就放进搪瓷茶缸,叮当响了一声,叮当又响一声,小姐俩在豆的音乐里喜悦。黄豆吸饱了晨露和潮湿的地气,胖胖地躺在那里,乖得如睡着的小娃娃。小姐妹爱惜地把它们捡起,粒粒裹带女娃的牵挂。奶奶患了严重的眼疾,眼睛红肿成一条细缝。夜夜枕边有炸豆的声响,奶奶似闻到黄豆的醇香。奶奶说:“有碗豆芽汤喝,该多好啊!”可是,豆还没有脱粒归仓。小姐俩就端起茶缸来到豆地,眼见各自茶缸里的豆粒,像太阳一样越升越高。

⑥突然,小妹锐利地一声尖叫,茶缸咚地掉在地上,豆粒惊恐地蹦跳,纷纷逃入草叶。一条蛇盘成腐败豆叶的颜色,小妹懵懂地扒醒它幽暗的梦。那蛇迅速伸展阴冷的身子,曲曲弯弯去追红衣小妹。小妹惊梦般逃向地头,那里有棵高大的苦楝树。小姐姐扭头发现小妹的危险,她大叫着追蛇。蛇昂起尖脑袋,麻花着软身子,追逐妹妹,小妹惊叫得不成样子,田野的空气忍不住战栗。小姐姐举起茶缸砸向蛇头,蛇疼得一抽,辨不清方向,冲向路边水沟。

⑦小姐妹背靠苦楝树,小脸儿如苦楝果般白白黄黄。镰刀割去粗硬的豆棵,留下钉子似的斜尖儿。斜尖穿透小姐妹单薄的布鞋底,扎破她们白嫩的脚板。麻麻扎扎的细小伤口渗着丝丝鲜红的血。小姐姐把树下的尘土,拢起一个温软的小丘,姐妹俩的伤脚埋进面粉似的细土。带着太阳温度的细土暖洋洋地抚慰了伤痛,小妹的泪水,在柔嫩的小脸上,渐渐干成两道白印。

⑧小姐姐蹒跚地找到搪瓷茶缸,沿着蛇追赶的布满豆茬的路,她把散落的黄豆重新拾进茶缸。姐妹俩回家的脚步歪歪扭扭。

⑨拾来的豆粒,被小姐俩放进黑瓦盆,倒上清水,蒙上毛巾,她们像大人一样端坐,等待豆的长大。夜晚,姐俩坐在眼疾奶奶的床边,更像两个大人了,她们在黄豆成熟的季节里长大。

⑩瓦盆里的豆发了牙,一根根白嫩嫩的豆芽,顶着黄澄澄的大脑袋,咧嘴朝小姐俩憨笑。那天,奶奶喝了三碗乳白、滚烫的豆芽汤,舒坦坦地睡了一天又一夜。醒来时,奶奶红肿的双眼消了不少肿,模糊的血丝消退了。眼清目明的奶奶,掀开盖着白毛巾的瓦盆,豆芽又长胖长高了。只是有些奇怪,有些豆芽,头上顶着透明的小白帽,有些呢,却戴着油亮亮的小绿帽。

⑾小妹在黄豆芽瓦盆里,悄悄撒了一小把绿豆,那豆芽就黄黄绿绿的了。

【注】 [1]炸豆:指豆类作物成熟时,豆荚自行爆裂。[2]豆棵:指豆类作物的秸秆。

15.

16. 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两个女娃从村子走进田地,黄衣的是姐姐,红衣的是妹妹,慵懒的土地就有了色彩..

和灵动。

答:

17. 从修辞的角度品析第⑤段画线句的妙处。(4分)

黄豆吸饱了晨露和潮湿的地气,胖胖地躺在那里,乖得如睡着的小娃娃。

答:

18. 小姐妹“在黄豆成熟的季节里长大”,联系全文,说说她们的“长大”具体体现在哪些

方面?(3分)

答:

19. 本文为什么以“炸豆”为标题?(3分)

答: 三、表达与交流(共43分)

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3分)

在学习了语文八(上)第三单元“至爱亲情”后,同学们准备以此为主题举行一次班会。筹备期间,同学们搜集了以下两则材料作为班会内容:

【材料1】2015年6月24日,河南洛阳“暖妈”吴若瑜在四年半的时间里为儿子陶陶书写的近30万字的“口述日记”走红网络。陶陶一岁半时,吐字不清晰,语言能力比同龄孩子弱,妈妈便想用儿子口述妈妈记录的方式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一年后,陶陶的语言能力赶超同龄孩子。(附若干日记片段,拟定此环节:由小王同学朗读日记片段)

【材料2】2015年7月31日《中国青年报》转载的一份乘机攻略引起网友们的怒赞。主人公车靓美为不懂英语、不熟悉路线的父母手写3页“坐飞机攻略”帮助他们出国。这份攻略约有2000字,彩色铅笔重点标注了航班时间、地点及电话号码;转机过程、出关进关流程都作了详细说明。(附此事件视频,拟定此环节:播放视频,同学观看后表达自己的看法)

(1)根据材料,结合本次班会主题,运用修辞,为班会拟一恰当的题目写在黑板上。(1分)

21.作文(40分)

人生就像是一场旅途,我们既可享受春之妩媚、夏之热忱,也会经历秋的萧瑟、冬的沉寂。沿途的风景,我们都别错过。一首歌,一本书,一场细雨,一条曲径;一声响亮的喝彩;一回意外的跌倒……每一种经历都充实着我们的人生。

请以“不错过 ”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 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 作抄袭;③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北塘区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二语文答案 2015.11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4分)①灼 ②蹊 ③赋 ④shǔn

2.(8分)①金沙水拍云崖暖 ②叶徒相似 ③烟笼寒水月笼沙 ④落红不是无情物

⑤留取丹心照汗青 ⑥尚思为国戍轮台 ⑦城春草木深 ⑧《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州)》

3.(4分)①本来 ②同“嬉”开玩笑 ③完全 ④协调

4.①(1分)这样的原因是什么?是水土不同。

②(2分)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将要来了,我想侮辱他一下,用什么办法呢?

5.(2分)A 6.(2分)B

二、阅读与欣赏(34分)

7.(2分)第四句写大鱼跃出水面,传来“拨剌”的声音,以动衬静,愈见夜的静美。

8.(2分)诗歌表达诗人了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

9.(2分)C

10.(4分)(1)依靠,依仗 (2)同“座”, 座位 (3)遗憾 (4)最终

11.(4分)⑴(2分)其他乐工们因罗程的技艺天下无人能比,想要以此打动皇上的心意。

⑵(2分)你们这些人,怜惜的不过是罗程的技艺罢了,我所注重的是唐高祖、唐太宗时代所制定的法律啊。

12.(2分)①侧面烘托罗程技艺高超(1分);②渲染宣宗执法严明(1分)。

13.(2分)为故事的展开、矛盾的发生奠定了基础(1分),而且形成了强烈的鲜明的对

照,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1分)。

14.(2分)不行。(不写“不行”扣1分)衣服的破旧表明他们生活艰难、地位低下(1分),

而改为“脏”则表明他们很懒(1分)。

15.(2分)①小姐姐大叫着追蛇,举起茶缸砸蛇头 ②小姐妹被斜尖扎破脚板

16.(2分)“慵懒”的本义是困倦、懒惰。句中指已收割后灰秃秃的平坦田地带给人心理上的感受。

17.(4分)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遗失在地里的黄豆”比作“小娃娃”(1分),并赋予黄豆“躺”这一人的行为(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黄豆饱满的形状和惹人喜爱的情态(1分),表现了小姐妹的喜悦之情(1分)。

18.(3分)①小姐妹到田地里拾黄豆来发豆芽,给患有眼疾的奶奶熬豆芽汤。浓浓的孝心体现了二人长大。②小姐姐大叫着追蛇,举起茶缸砸蛇头,救危险中的小妹妹。临危不惧的品格表明她长大。③姐妹俩用细土抚慰被斜尖扎破脚板带来的伤痛。丰富的生活经验表明她们长大。

19.(3分)①作为线索贯穿全文。②暗示了文章的主题。③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表达与交流(43分)

20.(3分)(1)(1分)围绕“至爱亲情”拟题,语言简洁,运用修辞。

(2)(2分)符合要求,点到上下两个环节,语句通顺,即得2分;其他的酌情给分。

21.作文(40分)①31分切入。②每少50字扣一分。③错别字每二个扣一分,扣满3分

为止,重复不累计。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优美,酌情加1—2分。卷面脏乱,书写

篇三: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15单元译文

【第十五单元】

乐工罗程

乐工罗程者,善弹琵琶,为第一,能变易新声①,得幸于武宗 ②,恃恩自恣。宣宗③初亦召供奉④。程一日果⑤以眦睚 ⑥杀人。上大怒,立命斥出,付京兆⑦。他工辈⑧以程艺天下无双,欲以动上意。会幸苑中,乐将作 ⑨,遂旁设一虚坐,置琵琶于其上。乐工等罗列上前(10)连拜且泣。上曰:“汝辈何为也?”进(11)曰:“罗程负陛下,万死不赦。然臣辈惜程艺天下第一,不得永奉陛下,以是为恨(12)。”上曰:“汝辈所惜者罗程艺耳,我所重(13)者高祖、太宗(14)法也。”卒不赦程。 (节选自《唐语林》)(文中(10)--(14)也是注释)

【注释】①能变易新声:能创作新的曲调。 ②武宗:指唐武宗李炎。 ③宣宗:指唐宣宗李忱。 ④供奉:侍候皇帝。 ⑤果:竟然。 ⑥以眦睚(zì yá )杀人:因为一点小事而杀人;眦睚,瞪眼发怒,比喻小事。 ⑦付京兆:交给京城地方长官处理。 ⑧他工辈:别的乐师们;辈,指人称复数。 ⑨作:演奏。(10)罗列上前:围在皇帝面前。(11)进:表敬词,无义。(12)恨:遗憾。(13)重:看重。(14)高祖、太宗:指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

【译文】乐师罗程,擅长弹琵琶,是(天下)第一,他能创作新的曲调,被唐武宗宠爱,倚仗皇恩行为放肆。唐宣宗初年罗程也奉命侍候皇上。有一天罗程竟然因为一点小纠纷便杀人。皇上大怒,立刻下令(把他)赶出(宫中),交给京城地方长官处理。别的乐师认为罗程的才艺天下无双,想(采用一个办法)使皇上回心转意。适逢(皇上)到后花园,音乐将要演奏,(乐师们)就在(皇上)身旁摆一张空座位,把琵琶放在上面。乐师们环绕在皇上跟前一面跪拜一面哭泣。皇上说:“你们要干什么呀?”(乐师们)说:“罗程辜负了皇上,万死不赦。然而我们爱惜罗程的才艺天下第一,(他)不能永远侍奉皇上了,因此觉得遗憾。”皇上说:“你们所爱惜的不过是罗程的才艺,我所看重的是高祖、太宗的法律。”最终没赦免罗程。

1隋文帝不赦子

隋文帝①子秦王俊②为并州 ③总管,以奢纵免官。杨素 ④启奏(开口;禀报):“王,陛下爱之,请舍(放,此指原谅)其过(过错)。”文帝曰:“法不可违。若如公意,吾是王儿之父,非兆 ⑤人之父,何不别制天子儿律乎?我安能亏法?”卒(最终)不许(同意)。

【注释】①隋文帝:隋朝开国皇帝杨坚。 ②秦王俊:指杨俊,封秦王。 ③并州:古州名,今山西太原一带。 ④杨素:时为宰相。 ⑤兆:亿万。

【译文】隋文帝的儿子秦王俊担任并州总管,因奢侈放纵被免去官职。杨素向(文帝)进言、上书:“秦王,陛下疼爱他,请求原谅他的过失。”文帝说:“法律(谁)也不可违犯。如果按照您的意思(处理这件事),我是王儿的父亲,而不是亿万人的父亲,(倘若真如此),为什么不另外制订专门适用于天子的儿子的法律呢? 我怎么能损害法律呢?”(文帝)最终没有同意(杨素的请求)。

2董阏于法无赦

董阏(yān)于为上地①守②,行石邑山中,见涧深峭如墙,因问左右(左右:周围的人)曰:“人尝有入此者乎?”对(回答)曰:“无有。”曰:“婴儿、痴聋、狂悖(狂悖:kuánɡ bai,疯子)之人,尝有入此者乎?”对曰:“无有。”“牛马犬彘③尝有入此者乎?”对曰:“无有。”董阏于喟然(喟kuì,形容叹息的样子)太息④曰:“吾能治矣!使吾法之无赦(赦免 ),犹入涧之必死也,人则莫之犯(莫之犯:莫犯之)也,何为(为何)不治!”

【注释】①上地:地名。 ②守:郡的长官。 ③彘(zhì):同“猪”。 ④太息:叹气。

【译文】董阏于任上地的郡守,行走在石岩山中,看见山沟极深,山崖陡峭如同墙壁,(于是)问周围的人:“曾经有人进入这个地方吗?”回答说:“没有。”(又)问道:“婴儿、痴呆聋人、发疯的人,曾经有进入这个地方吗?”回答说:“没有。”问:“牛、马、狗、猪曾有进入这个地方吗?”回答说:“没有。”董阏于叹息说:“我能治理(上地)这个地方了!假如我制定的法令没有可以赦免的情况,就如同人们掉进山沟里必死一样,那么人就不敢触犯法律,为什么不能治理好(上地)呢?”

1、 宋太祖怕史官

宋太祖①尝弹雀于后苑 ②。有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却)常事耳。上怒,诘(问)其故。对(回答)曰:“臣以为尚急于弹雀。”上愈怒,举斧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上骂曰:“汝怀齿,欲讼③我耶?”对曰:“臣不能④讼(告状)陛下(陛下:对皇帝的称呼),然自有史官⑤书之。”上既惧又说(同“悦”),赐金帛⑥慰劳之。

【注释】①宋太祖: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 ②苑:帝王游乐打猎的园林。 ③讼:告状。 ④不能:没资格。 ⑤史官:古代朝廷中负责整理编纂前朝史料史书和搜集记录本朝史实的官。 ⑥帛(bó):丝织物总称。

【译文】宋太祖曾经在皇宫的后园弹捕鸟雀。有个臣子说有急事求见,宋太祖急忙召见了他。(但)他上奏的却是普通的事情。宋太祖生气了,责问这是为什么。臣子回答说:“臣以为这些事情比弹捕鸟雀还紧急。”宋太祖更加生气了,举起斧钺撞了臣子的嘴,(臣子)被撞落了两颗牙齿,那个人慢慢弯下腰捡起了牙齿,放在怀里。太祖骂(他)说:“你怀里揣着牙齿,想告我的状吗?!”(臣子)回答说:“臣没有资格状告陛下的,然而自有负责记载历史

汝辈所惜罗程

的官员记录这件事。”宋太祖既害怕又高兴,赏赐了黄金和丝织品安慰犒劳他。

4隽不疑之母

隽(juàn)不疑每行县①录囚徒②,还,其母辄(总是)问不疑:“有何平反?活几何人?”即不疑言多有所平反,母喜,笑为 ③饮食,语言异于他时;或(有时)亡(无)所出,母怒,为之不食。故不疑为吏,严而不残[残酷]。

【注释】①行县:巡视下属各县。 ②录囚徒:审察囚犯有无冤情。 ③为:给,与。 ④残:残酷。

【译文】隽不疑每次巡视下属各县审察囚犯有无冤情,回来后,他的母亲总是问隽不疑:“有什么(人)平反?使多少人活命?”如果隽不疑说多数的人有得到平反,母亲就高兴,笑着给他(做)喝的吃的,说话也与平时不一样;有时没有人平反出狱,母亲就生气,因为这事而不吃饭。因此隽不疑做官,严厉但不残酷。

5蛛 与 蚕

蛛见蚕吐丝为茧,乃曰:“汝之吐丝,终日辛劳,讫(qì,终了)自缚,何苦为?蚕妇操汝入沸汤①,抽为长丝,遂丧躯。然则其巧也,适以自杀,不亦愚乎?”蚕对(回答)曰:“吾固(当然)自杀。然世人无吾,非寒冻而殁(死)乎?尔口吐经纬②,织成罗网,坐伺(sì,守候)其间,俟(sì ,等待)蚊虻(m?ng)而自饱。巧则巧矣,其心何忍!”噫!世之人为蚕乎抑(还是)为蛛耶?

【注释】①沸汤:开水;蚕妇缫丝时先要将茧子在开水中煮。 ②经纬:指横的竖的丝。

【译文】蜘蛛看见蚕吐丝做茧,就说:“你吐丝,整天辛苦劳累,终了自己裹缚自己,何必自寻苦恼呢?养蚕的妇人将你们放进沸腾的水中,抽成长的丝,(你)就丧失了性命。既然这样,那么那种乖巧,正巧用来自杀。不也是愚蠢吗?”蚕回答说:“我的确是自寻死路,然而世上的人没有我,不是会因寒冷而冻死吗?你口吐横的竖的丝,织成罗网,坐在中间守候,等待蚊子昆虫经过来填饱自己的肚子,乖巧是乖巧啊,那心肠多么残忍啊!”唉,世间的人做蚕呢还是做蜘蛛呢!

篇四:浙江省宁波市2015年九年级语文保送生考试模拟卷

浙江省宁波市2015年九年级语文保送生考试模拟卷

姓名__________就读初中_________________中考报名序号_________________ 考生须知

1.整卷共X页,分两个部分,第Ⅰ部分语文有三个大题,共13个小题,满分75分;第Ⅱ部分英语有四个大题,共46个小题,满分75分。整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做在试题卷上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请将姓名、就读初中、中考报名序号填写在规定位置上。

第Ⅰ部分 语文

一、积累运用(34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5分)

生活里的点点滴滴,yíng ▲ 绕着无限的哲思。从炒菜的油锅里,领悟出“君子与小人”的道理,油的滑nì ▲ 浓稠是小人,水的清白tián ▲ 淡是君子。从劈柴之中,领悟读书做事的要jué ▲ ,读书要“攻坚”,做事要“克难”,不遇盘根错节,就无法分辨哪把斧头是真正的利器。人人心中都有这一点灵xī ▲ ,触事生悟,妙应无穷!

2.古诗文名句默写。(5分)

(1)不畏浮云遮望眼, ▲ 。(崔颢《黄鹤楼》)

(2) ▲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3)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 。(柳宗元《小石潭记》) (4) 古诗文中,许多写花的佳句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情怀,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 ▲ , ▲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5分) ..

A.同学们要做到开卷有益,就必须多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文化活动。 ....B.毋庸置疑,诵读经典可以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 ....C.人们都喜欢观赏日出,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巧夺天工。 ....

D.当众声喧哗的网络将“布鞋院士”的盛誉簇拥向他时,李小文院士却充耳不闻,安静....地做一辈子风轻云淡的“技术宅男”。 4.下列选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5分) ..

A.“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出自《傅雷家书》的名言。 B.《水浒》中,梁山好汉三打祝家庄的起因是为了救时迁,花和尚鲁智深和行者武松是在攻打青州后入伙梁山的。

C.《童年》中外祖母既有顺从忍耐的一面,又有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一面,比如外祖母挥舞扁担敢跑五个殴打乡下人的小市民”这情节。

D.《海底两万里》描写“林肯号”捕捉“怪物”的惊险场面,其实这怪物并非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巧妙的潜水艇——“若第留斯号”(“鹦鹉螺号”)。 5.填入横线处的诗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5分)

有人说,美好的事物常常的是短暂的,欲留而不得,因此要学会珍惜。“ , ” 就表达了这个意思。

A.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B.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C.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6.下面是一则新闻,请选择排列顺序最适当的一项是( ▲ )(5分)

“羊年最佳春联”揭晓

据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记者史竞男)①这次活动展示了中国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精神面貌,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2015羊年春节春联征集活动由中央电视台、中国楹联学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国家图书馆共同主办,征集作品以“迎春送祝福 网聚中国心”为主题,征集活动从1月1日上线开始到1月31日截止,参与人数超18万,共征集原创春联作品近10万副。③活动所征集的春联作品,既昭示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时代精神,又体现文化传承和民俗生活,表达了对反腐倡廉、坚持群众路线的决心,以及让国家更加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④如“廿四字箴言铭座右;万千家福祉系心头”点题中国梦,唱响主旋律;“拍蝇打虎猎狐,人民点赞;马去羊来燕舞,华夏开春”着眼反腐倡廉,颂扬伟大成就。⑤17日,“2015羊年春节春联征集活动”评审结果在央视网揭晓。经专家评审,最终评出300副“羊年优秀春联”和30副“羊年最佳春联”。

A. ⑤②①③④ B. ⑤①②④③ C. ②①③④⑤ D. ②①⑤④③ 7.请为下面漫画拟写题目,并写出漫画寓意。(4分)

(1)题目: ▲ (2分)

(2)寓意: ▲ (2分) 二、阅读理解(16分)

[甲文]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选自《出师表》)

[乙文]乐工罗程者,善弹琵琶。为第一,能变易新声,得幸于武宗,恃恩自恣。宣宗初亦召供奉。程既审上晓音律尤自刻苦往往令倚嫔御歌必为奇巧声动上,由是得幸。程一日果以眦睚①杀人,上大怒,立命斥出,付京兆②。他工辈以程艺天下无双,欲以动上意。会幸苑中,乐将作,遂旁设一虚坐,置琵琶于其上。乐上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上曰:“汝辈何为也?”进曰:“罗程负陛下,万死不赦,然臣辈惜程艺天下第一,不得永奉陛下,以是

为恨。”上曰:“汝辈所惜罗程艺耳,我所重者高祖、太宗③法也。”卒不赦程。

(选自《唐语林》)

【注释】①眦睚:瞪眼发怒,比喻小事。②京兆:京城地方长官。③高祖、太宗:指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

8. 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3分)

程 既 审 上 晓 音 律 尤 自 刻 苦 往 往 令 倚 嫔 御 歌 必 为 奇 巧 声 动 上 9.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此皆良实 ▲ ②能变易新声 ▲ .③以是为恨 ▲ ④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

10. 下列例句中加粗的“以”字与“程一日果以眦睚杀人”中的“以”字在含义和用法上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

A.他工辈以程艺天下无双 B.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

C.欲以动上意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1.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1)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 (2)汝辈所惜罗程艺耳,我所重者高祖、太宗法也。 ▲ 12.你从[甲][乙]两文中得到哪些启示?(2分)

三、写作(共25分)

1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小牛问老牛:"你的鼻子上怎么比我多了一个孔呢?"老牛故作深沉地说:"这个孔是人们用来穿上绳子牵着我们走路的,你长大了也会有的!"小牛一扬脖颈,倔强地说:"不!我不要!我为何要人牵着鼻子走呢?我要走我自己的路!"

读了以上材料,你赞同谁的看法呢?请你用200字以上阐述你的观点。

第Ⅰ部分 语文

一、积累运用(34分)

1.萦 恬 腻 诀 犀(每空1分,共5分)

2.(1)自缘身在最高层 (2)赢得生前身后名 (3)水尤清冽 (4) 示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每空1分,共5分) 3.(5分)B 4.(5分)A 5.(5分)A 6.(5分)A 7.(1)题目:要命的WiFi(意思对即可)(2分)

寓意:无线信号遍布现实,人们被其异化,失去了生活和思考的能力。(2分)(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理解(16分)

8. 程既审上晓音律/尤自刻苦/往往令倚嫔御歌/必为奇巧声动上(3分,每处1分) 9.①贤良诚实的人②变换③遗憾 ④留给(4分,每处1分) 10. D(3分。D和例句中的“以”均译为“因为”,A .凭B.来C.用)

11. (1)我认为军营中的事情,都拿来和他商量,就一定能够使军中团结和睦,好的差的各得其所。(2)你们这些人,怜惜的不过是罗程的技艺罢了,我所注重的是唐高祖、唐太宗时代所制定的法律啊。(4分。每句2分)

12.①英明的统治者会以国法为重,赏罚分明、铁面无私、公正严明,不会因偏爱和人情而废法。 ②做人不能恃才放旷,恃恩自恣终会酿成大错。 ③人才虽难得,但法律是无情的,任何人在法律面前都应是平等的。(2分。写出其中两个得2分,不足酌情扣分) 译文:

乐师罗程,擅长弹奏琵琶,技艺天下第一,能够变换创作出新颖的乐曲。他在唐武宗时得到了皇上的宠爱,凭仗着皇上的恩宠,自己还骄横放肆。唐宣宗初年又召他到宫廷演奏。罗程知道皇上通晓音乐的曲调韵律,自己研习音乐尤其刻苦。时常皇上命令罗程依照格律为妃嫔作歌伴奏,罗程必定演奏出新奇巧妙的乐曲使皇上动情,因此罗程得到了宣宗皇帝的宠幸。一天,罗程竟然因小事杀死了人,皇上大为震怒,立即将他驱逐,押赴他给京城地方长官处理。 其他乐工们因罗程的技艺天下无人能比,想要以此打动皇上的心意。适逢皇上到花园中去,将要演奏,乐工们便安设了一个空座,把琵琶放置在座位的上面。乐工们排列成队,走上前来,环绕在皇上跟前连连叩拜并痛哭流涕。皇上说:“你们这些人干什么呀?”众乐工向前来说道:“罗程对不起皇上您,他犯的罪无论怎样都不能赦免。但是我们这些臣民们都怜惜罗程天下无双的技艺,(他)不能得以永远侍奉给皇上,因此把这件事,当成为内心的遗憾。”皇上说:“你们这些人,怜惜的不过是罗程的技艺罢了,我所注重的是唐高祖、唐太宗时代所制定的法律啊。”最终,没有赦免罗程的罪。

三、写作(25分)

篇五:课外文言

初三语文课外文言文综合练习

(一)齐人谏靖郭君城薛(齐策)

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曰:“亡,更言之。”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阴,奚以薛为?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君曰:“善。”乃辍城薛。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靖郭君将城.薛( )(2)益.一言,臣请烹( ) (3)靖郭君因.见之( )(4)乃辍.城薛( ) 2、译句:

(1)臣请三言而已矣

(2)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

3、前人在评论该文时对“海大鱼”三字连连称妙,通读全文,你认为妙在何处?

4、联系《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和本文的“客”在劝谏方法上有何不同?

(二)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勿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子勿以鲁国骄.士( )(2)又相.天子( ) (3) 守之以恭者,荣. .( .)(4) 聪明睿智( ) 2 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守之以畏者,胜

3 译句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4、体会《周公诫子》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5、“夫此六者,皆谦德也。”中的“六者”具体指6、用文中原文填空

本文周公以 来形容自己的勤政辅君,并以此教育儿子要以谦恭态度来治邦安国。 7、写出与本文有关的两个成语并解释: 8、本文表现了周公怎样的品德?

(三)优旃反语谏秦皇

始皇议欲大苑囿,东至函谷关,西至雍、陈仓。优旃曰:“善。多纵禽兽于其中,寇从东方来,令麋鹿触之足矣。”始皇以故辄止。

二世立,又欲漆其城,优旃曰:“善。主上虽无言,臣固将请之。漆城虽于百姓愁费,然佳哉!漆城荡荡,寇来不能上。即欲就之,易为漆耳,顾难为荫室。”于是二世笑之,以其故止。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始皇议欲大.苑囿( )(2) 令麋鹿触之足.

矣( ) (3) 即欲就.之( ) (4) 顾.难为荫室( ) 2.下列句中加点的”虽”与” 漆城虽于百姓愁费”中的”虽”意义不相

同的一项是 : A.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 虽.欲言,无可进者 D故虽.有名马 3.译句: 始皇以故辄止

4文中“优旃曰:“善”表明他对两位君主的想法持( )态度。

5.邹忌与优旃的劝谏方式有什么异同?

(四) 吕蒙正不记人过

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 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生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 时人皆服其量。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不喜记人过.( )(2)是.小子亦参政耶( ) (3)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4)蒙正遽止之( )2.下列句中的“之”所指的对象是谁?

(1)有朝士于帘内指之( )(2)蒙正遽止之( )(3)不问之,何损( ) 3.译句:

(1)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2)时人皆服其量

4.本文赞扬了吕蒙正怎样的品格

(五) 乐工罗程者,善弹琵琶,为第一,能变易新声。得幸于武宗,恃恩自恣。宣宗初亦召供奉。程既审①上晓音律,尤自刻苦。往往令倚嫔御歌,必为奇巧声动上,由是得幸。程一日果以眦睚②杀人,上大怒,立命斥出,付京兆。他工辈以程艺天下无双,欲以动上意。会幸苑中,乐将作,遂旁设一虚坐,置琵琶于其上,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上曰:“汝辈何为也?”进曰:“罗程负陛下,万死不赦;然臣辈惜程艺天下第一,不得永奉陛下,以是为恨。”上曰:“汝辈所惜罗程艺耳,我所重者高祖、太宗③法也。”卒不赦程。(安徽省2002年初中语文竞赛试题)

[注] ①审:明白,清楚。

②眦睚:怒目相视的样子。借指小的怨恨。 ③高祖:唐代开国皇帝李渊;太宗:唐太宗李世民。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⑴ 能变易新声 ⑵ 会幸苑中 ⑶ 乐工等罗列上前

⑷ 卒不赦程

2.下列加点的词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得幸于武宗 B. 必为奇巧声动上 不得永奉陛下 置琵琶于其上 C.由是得幸 D.程一日果以眦睚杀人 会幸苑中 以是为恨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 他工辈以罗程艺天下无双,欲以动上意。 (2) 汝辈所惜罗程艺耳,我所重者高祖、太宗法也。 4.用文中语句填空。

罗程“果以眦睚杀人”的原因是“ ”,乐工为罗程求情的原因是“ ”,宣宗不赦免罗程的原因是“重”高祖、太宗之法。

5.你从文中的故事得到哪些启示?(每点启示用一句话概述,标上序号)(六).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②。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⑤:“汝胡

不早问⑥,致余忘之。”

注释: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gòu):责骂。⑥胡:为什么。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 ( ) (2)使侄录之 ( ) (3)侄罔然而止 ( ) (4)执所书问曰 ( )

2.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代词(4分) 例:予观夫巴陵胜状(我) (1)皆讥笑之 ( ) (2)诟其侄曰 ( ) (3)汝胡不早问 ( ) (4)致余忘之 ( )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此何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太行山),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 “我

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 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 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者臣来 臣:我 B.方北面而持其驾 北面:向着北方;面向北方 C.我欲之楚 之:往,去 D.吾用多 用:用处

2.翻译“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一句为现代汉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给你的启示。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下面两则文言短文或片断,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1.依据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各组一个成语。 ①虽护前者不能讳.也 ②各是其所是.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