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深情的目光阅读答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6 03:23:09 小学作文
深情的目光阅读答案小学作文

篇一:阅读训练

五年级阅读题(一)

老师的目光

我们的班主任有一双饱含深情的眼睛。每一天,我在学校里都能

碰上她的目光。

记得一天中午放学后,我一个人偷偷地留在教室里,把教室打扫

得干干净净,然后才满头大汗地跑回家。下午老师一进教室就笑着把

目光投到我身上,全班同学都会意地笑了,我心里觉得甜滋滋的。

还有一天,我主动地拿起黑板擦擦黑板,不小心弄断了挂卡片的

小绳。上课了,我心想:这回老师可得生气了。谁知,老师笑着环视

了一下全班同学,又把目光对准了我,那和蔼的目光显然是对我的行

动表示赞许。可我不知怎的却急得差点儿哭出声来。

老师的目光也有严厉的时候。前几天,我参加科技小组的活动,

做了一架小飞机,上课时不由自主地拿着玩起来。这时班主任眉头往

上一跳,一道严厉的目光直射向我。于是,我赶紧把小飞机收起来,

认真听课。

你说怪不怪,老师的眼睛怎么这么有力量呀?她的目光一闪一

闪,给我增添了无穷力量;她的目光一闪一闪,照耀着我奔向美好的

未来。

1、给短文选择最确切的题目,在序号上打“√” A、微笑的目光 B、深情的目光 C、和蔼的目光 D、严厉的目光

2、写出“赞许”一词的近义词 ( ),反义词( )。 3、文章中说“我们的班主任有一双饱含深情的眼睛。”请你说说这个“深情”指的是什么感情?

5、“老师的目光也有严厉的时候”这句话在文中起 ( )的作用。

6、这篇短文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在正确的答案后的括号里打“√”。2%

A、表达了“我”对班主尊敬。( ) B、表现了班主任对“我”的关怀和教育。( ) C、反映了班主任的目光真厉害。( )

五年级阅读题(二)

一棵大树

从前有一棵树,她很爱一个男孩。每天,男孩都会到树下来,把树的落叶

拾起来,做成一个树冠,装成森林之王。有时候,他爬上树去,抓住树枝荡秋

千,或者吃树上结的果子。

有时,他们还在一起玩捉迷藏。要是累了,就在树荫里休息,所以男孩也

很爱这棵大树。树感到很幸福。

日子一天天过去,男孩长大了。树常常变得孤独,因为男孩不来玩了。

有一天,男孩又来到树下。树说:“来呀,孩子,爬到我的树干上来,在

树枝上荡秋千,来吃果子,到我的树荫下来玩,来快活快活。”“我长大了,

不想再这么玩。”

男孩说:“我要娱乐,要钱买东西,我需要钱。你能给我吗?”

“很抱歉,”树说:“我没钱。我只有树叶和果子,你采些果子去卖吧,

卖到城里去,就有钱了,这样你就会高兴的。”

男孩爬上去,采下果子来,把果子拿走了。树感到很幸福。

此后,男孩很久很久没有来。树又感到悲伤了。

终于有一天,那男孩又来到树下,他已经长大了。树高兴地颤抖起来,她

说:“来啊,男孩,爬到我的树干上来荡秋千,来快活快活。”

“我忙得没空玩这个。”男孩说,“我要成家立业,我要间屋取暖。你能

给我间屋吗?”

“我没有屋,”树说:“森林是我的屋。我想,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砍下来

做间屋,这样你会满意的。”

于是,男孩砍下了树枝,背去造屋。树心里很高兴。

但男孩又有好久好久没有来了。有一天,他又回到了树下,树是那样的兴

奋,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过了一会,她才轻轻地说:“来啊,男孩,来玩。”

“我又老又伤心,没心思玩。”男孩说:“我想要条船,远远地离开这儿。

你给我条船好吗?”

“把我的树干锯下来做船吧。”树说:“这样你就能离开这里,你就会高

兴了。”

男孩就把树干砍下来背走,他真的做了条船,离开了这里。

树很欣慰,但心底里却更难过。

??

1、摘录表示大树心情变化的词语。8分

( )-( )-( )-( )-()-( )-( )

2、补写结尾。4分

又过了很久,男孩重又回到树下。

3、文中的大树真让人感动,或许还让你浮想联翩,用一句话,

一句诗,一句格言,或一句歌词来表达你对她的赞美。4分

4、长大后,男孩很少来看大树,就是在仅有的几次中,男孩每

一次对大树开口说话,都离不开一个“要”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4分

五年级阅读题(三)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他在风烛残年之际,想考验和点化一

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于是 他把那位助手叫到病床前 深情地说 我的

蜡所剩不多了 得(de dé děi )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 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助手连忙答道 明白 您的光辉思想得很好地传(chuán zhuán )承

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 )要富有智慧,( )要具有非凡的勇气和信心。你帮我寻找和发掘这样的人吧!”

“好的,好的。我一定(揭 竭 渴)尽全力地寻找,决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助手温顺地说。

苏格拉底笑了笑,没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又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到处寻找。可是,导师苏格拉底都婉言谢绝了他找来的人。病入膏盲(huāng)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助手的肩膀,说:“真辛苦你了!但是,你找来的人,怎么能成为我的传承者呢?”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恳切地说,“哪怕找遍(山山水水 五湖四海 天涯海角),我也要找到那位最优秀的人,举荐给您。”

苏格拉底又是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自己就要告别人世,然而寻找传承者的事还没有眉目,只好再把助手叫到自己的床边。助手泪流满面,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说到这里,苏格拉底就闭上眼睛。停顿许久,他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 )你不敢相信自己,( )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你要知道,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最优秀的人才。关键在于能否自己认识自己、自己尊重和推荐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苏格拉底就永远地离开了他深切关注的世界??||

1.在文中的( )里选择正确的读音、字和词,并打上“√”。(2分)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3.“我的蜡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在这句话中,第1个“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个“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第1、2自然段加上标点。(3分)

5.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3分)

(1)导师苏格拉底都婉言谢绝了他找来的人。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找来的人,怎么能成为我的传承者呢?

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助手说自己“明白”了导师苏格拉底的意思。你认为他真的明白了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哲学家的故事中,你收获了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吃西瓜 (四)

前几天,爸爸买了两个又大又圆的西瓜。晚上,天气闷热,爸爸招呼我和弟弟一起吃西瓜。

我和弟弟看着这两个西瓜,就仿佛看到里面鲜红的瓜瓤。爸爸切开了第一个瓜。啊!是个生的,黄里微微泛有白色。瓜籽也是白嫩的,我和弟弟好失望。可是,爸爸一声不吭,若无其事地切开第二个,啊!鲜红的瓜瓤,黑又饱满的瓜籽,诱人的瓜汁往外渗着,渗着。

“吃吧!吃吧。”爸爸把两片推到我和弟弟面前笑着说。弟弟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我也刚要吃,突然发现爸爸拿起一个生西瓜。咬了一口,嚼了几下,眉头一皱,硬咽下去了。这时,他发现我正盯着他。爸爸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你吃你的吧,这生瓜也很好吃呀!”这时,我心里真不是滋味,手中小小的一片西瓜突然变重了许多。我又低头咬了一口,可怎么也咽不下去。于是,我放下手中的熟瓜,拿起一片生瓜咬了一大口,清淡无味。我还是把它吃下去了。

这件事过去很多天了,但我的心甜甜的。我觉得在这件小事中,我得到了一种宝贵的东西。

1、写出下面词语中带点的字正确的读音。

闷热 瓜瓤

诱人 硬咽

2、判断四个自然段的小标题哪个对,在括号内画“√”。

第一自然段:买瓜。( ) 第二自然段:切瓜。( )

第三自然段:让瓜。( ) 第四自然段:难忘。( )

3、用“~”画出第三自然段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

4、填空:描写爸爸吃瓜动作的词有( )( )

5、选择正确答案,在后面括号里画“√”。“我得到一种宝贵的东西”这一种东西是:

(1)西瓜的营养。( )

(2)父子的情谊。( )

(3)父亲的疼爱。( )

(4)团结的力量。( )

6、写出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

五年级阅读题(五)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他在风烛残年之际,想考验和点化一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于是 他把那位助手叫到病床前 深情地说 我的蜡所剩不多了 得(de dé děi )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 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助手连忙答道 明白 您的光辉思想得很好地传(chuán zhuán )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 )要富有智慧,( )要具有非凡的勇气和信心。你帮我寻找和发掘这样的人吧!”

“好的,好的。我一定(揭 竭 渴)尽全力地寻找,决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助手温顺地说。

苏格拉底笑了笑,没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又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到处寻找。可是,导师苏格拉底都婉言谢绝了他找来的人。病入膏盲(huāng)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助手的肩膀,说:“真辛苦你了!但是,你找来的人,怎么能成为我的传承者呢?”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恳切地说,“哪怕找遍(山山水水 五湖四海 天涯海角),我也要找到那位最优秀的人,举荐给您。”

苏格拉底又是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自己就要告别人世,然而寻找传承者的事还没有眉目,只好再把助手叫到自己的床边。助手泪流满面,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说到这里,苏格拉底就闭上眼睛。停顿许久,他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 )你不敢相信自己,( )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你要知道,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最优秀的人才。关键在于能否自己认识自己、自己尊重和推荐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苏格拉底就永远地离开了他深切关注的世界??||

1.在文中的( )里选择正确的读音、字和词,并打上“√”。(2分)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3.“我的蜡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在这句话中,第1个“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个“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第1、2自然段加上标点。(3分)

5.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3分)

(1)导师苏格拉底都婉言谢绝了他找来的人。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找来的人,怎么能成为我的传承者呢?改成陈述句:____

6.助手说自己“明白”了导师苏格拉底的意思。你认为他真的明白了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哲学家的故事中,你收获了什么?(3分)

篇二:八年级语文试题(答案)

后河初级中学2015年春八年级

3月份月考

语 文 试 题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 30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A( )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B( ),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辨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婉如小姑娘的发jì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给加点字住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号考绯.红 ( ) 发jì( )

题(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辨子( ) 婉如 ( )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答 A.高谈阔论 坛花一现 迫不及待 窃窃私语

B.神采奕奕 彬彬有礼 破镜重圆 月白风清 不 名 C.世外桃园 晓风残月 顺藤摸瓜 事半功倍 姓 D.四面楚歌 挺而走险 厚此薄彼 貌和神离

内 3.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线....

的一项是 ( )3分 A、崎岖 麻木不仁 粗制滥造 翻来覆去 封B、愚钝 不可名状 诚惶诚恐 冥思遐想 C、侏儒 器宇轩昂 正襟危坐 藏污纳垢 密D、尴尬 颔首低眉 油光可鉴 暗然失色 级4.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班A. 她长着高挑的身材 , 有一头瀑布般的长发 , 无论走到哪里 , 都会鹤立鸡 密

群 , 引人注目 .

校学B. 这对夫妇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从国外归来的儿子 . C. 臣受此殊誉 , 诚惶诚恐 , 感激不尽 .

D. 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 .

5.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对的一项是 ( ) 3分

A.在《我的第一本书》中,胡适用温情的笔调来描绘父亲为自己抄写课本的动人

情景。

B.《再塑生命》所述说的是莎莉文老师怎样帮助海伦?凯勒从无光、无声的黑暗

世界走向光明成功世界的。 C.牛汉在回顾自己所走过的人生道路时,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在《我的母亲》

第1页,共8页

中,朴实的文字表达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D.茨威格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6.仿照下面例句的形式 , 以“爱”为话题 , 写一个句子 . (要求:①所写对象不限 , 可写人、物、事、景??②必须抓住所写对象的特点 . ) 2

分 例句:人们都爱春天 , 爱她的风和日丽 , 爱她的莺歌燕舞 , 爱她的桃红柳绿 .

7. 仔细观察下图,写出你的感悟。(4分)(从家长、孩子两个方面来谈)

家长:

孩子:

8.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世上有一种最香醇的茶值得永远品味,那便是母爱。母爱是一种最无私的感情,它像春天的甘霖,洒落在我们的心田,虽然悄无声息,却滋润着一棵棵生命的幼苗。在2008年5月11日母亲节前,雏鹰中学九年级?班开展了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吧!(8分)

?为营造活动的氛围,请你拟一条标语,张贴在教室里。(2分)

?母爱,犹如阳光和空气,我们沐浴其中而常常不知不觉。回首往事,我们才幡然醒悟,母亲那寻常的小事却富含着深爱。请你为“母亲节”中送给母亲的贺卡设计一句话,力求用有个性的语言去表达你对母亲的感激之情。(2分)

?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填写相应的节日名称。2分

①农历九月初九日,有敬老和登高的风俗。( )

②公历5月第二个星期日,用康乃馨花表达感恩之情。( )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7分 9. 古诗文积累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现在用来比喻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客观规律的句子是 、

第2页,共8页

(2)《赤壁》中诗人接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的诗句 、

(3)、《过零丁洋》中表明以死明志的决心,千百年来激励着无数的仁人志士的 是 、

(4)《水调歌头》中抒发作者对世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5)、《潼关怀古》中作者对历史的总结和评判的句子是 、 文言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28—32题。(17分)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

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①,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②。既长,知其世家③,感泣辞母,去之南都④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颤(zhān)粥不充⑤,日昃(zè)⑥始食,遂大通六经⑦之旨,慨然⑧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注释〗①孤:幼年丧父谓之孤。②再适长山朱氏:改嫁到长山姓朱的人家。③世家:身世。④南都:地名。⑤颤粥不充:颤,稠粥。充,充足。⑥日昃:太阳偏西。⑦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书。⑧慨然:形容慷慨激昂。 10.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1)腰.白玉之环 ( ) (2)同舍生皆被.绮绣( ) (3)媵人持汤.沃灌( ) (4)感泣辞.母 ( ) 11.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足肤皲裂而.不知 ②范仲淹二岁而.孤 B.①当余之.从师也 ②去之.南都 C.①以.衾拥覆 ②辄以.水沃面 D.①余则组袍敝衣处其.间 ②其.如土石何(选自《愚公移山》) 12.翻译句子(4分)

①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第3页,共8页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1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段“我”和藤野先生相处的四件事。(4分) (1) (2) (3) (4)

16.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心是见诸行动的,而且极为认真负责的,这从他看鲁迅抄的讲义中得到了具体的体现。其中最能表现“及时”的词语是 ;最能体现“全面”的词语是 ;最能体现“细致”的词语是 ;最能体现“始终如一”的词语是 。(4分)

号17.“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一惊,同时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我”因何“吃了一考

题惊” ;“我”又 因何“感到一种不 安” 。(4分)

答 18.选段主要采用 、 的描写方法来表现藤野先生 得的高贵品质。(4分)

19.选段的记叙顺序是 。(2分)

不 名 姓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2—26题。 (20分)

内 唤醒生命

①他生活宽裕,爱好旅游,常利用闲暇时间开着自己的车四处游历。前不久,他线 又进行了一次长途旅行,自己驾着车远赴2000多公里外的西藏。

封②经过半个多月的奔波,他到达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青藏高原地区。只身旅行, 难免孤寂,但在那片地广人稀的地方,人影和炊烟都难得一见。他打开车里的收音机,密却收听不到任何节目。

级③车子进入高原腹地。穿越戈壁和沙丘的道路,两旁没有成活的草木,有的只是班冰天雪地和不时刮起的狂风。

④他一路上领略着奇特的高原风光,不料赖以行进的汽车却出了故障。他仔细检 校学查了半天,竟然没有找到任何原因。他想起以前听别人说过,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唯 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等待过往的车辆,请别的司机帮忙修理,或者帮助拖着坏了的车离开这里。

⑤只有等待,他一直等了三天。糟糕的是,三天里竟没有任何车辆从这里经过,甚至连一个人影都没看见。那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啊,死一般的沉寂、空旷。他携带的食物和水已所剩无几,处境非常险恶,如果再等不到过往的车辆或者能够帮助他的人,等待他的只有死亡。

⑥又过了两天,一场大雪将他的车慢慢覆盖。他又冷又饿,因为食物已经完全吃完了。

第5页,共8页

⑦迷迷糊糊中,蜷缩在车内的他被一种声音吵醒。爬出车来,他看见车顶上趴着一只不知名的小鸟。那只小鸟也许是在寻觅食物,看起来同样无助,正用微弱的声音不停地鸣叫着。霎时间,他的泪水禁不住涌出,这是五天来,他第一次听到来自生命的声音!

⑧他伸出手,轻轻捉住了那只小鸟,将它放进相对暖和的车厢里。他开始打起精神,试着努力自救。他反反复复地仔细检查汽车,终于找到了故障的原因,原来是化油器上的一个零件阻塞了油路。车子修好了,他靠虚弱的身体开着车向前行驶了40多公里,驶抵一个牧民居住点,他终于得救了。只是,那只吵醒他的小鸟在车子行驶的途中不幸地死去了。

⑨这段经历,后来他常常谈起。他说:“是那只小鸟求生的叫声,挽救了我的生命。”直到今天,作为纪念,他还把那只风干得比拳头还小的小鸟保存在自己的书橱里。

⑩但我想说,那只殒命高原的小鸟,它并不曾想起过要救人,救他的还是他自己。小鸟的叫声唤醒了他求生的欲望,才使他得以绝处逢生。是啊,被唤醒的生命才会有激情去创造,才能够走出眼前看似无际的困境和厄运。

20、文章写“他”旅游,为什么对“他”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一笔带过?文章用第三人称来叙述,有什么好处?(4分)

21、“这段经历,后来他常常谈起”,请概述他的“这段经历”。(30字左右)(4分)

22、如何理解“他”把“那只风干得比拳手还小的小鸟保存在自己的橱里”这一做法?(4分)

23、作者说“救他的还是他自己”,这和第⑨段“他”所说的“挽救了我的生命”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24、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它同前文有什么关系?(4分)

四.写作55分. 请以“让 走进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写,如:“善良”、“快乐”、“感恩”、“音乐”、

“崇高的精神”、“灿烂的阳光”?? 2.品味生活,写出你的真情实感。3.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4.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第6页,共8页

答案 20(4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 30分 1.略2.(D )(3分)3 D 3分4. D 3分5. B 3分 6. 2分(言之成理即可)

7. (4分) 12. 不能对子女包办过多,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要让他自己做,以培养他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的能力。 8. (8分)? (2分)

示例:①道不尽的母爱!②母爱无声惊天地!③天地宽大,父母恩大。④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⑤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2分示例:①《游子吟》(诗歌)——孟郊;②《献给母亲的诗》(诗歌)——刘廷蔚;③《母亲》(小说)——高尔基;④《我的母亲》(散文)——胡适。

?(2分)示例:①光阴易老,春晖难报。妈妈,你是我人生里最美的风景。②简单的一句话语,汇聚我千言万语的感激——妈妈,母亲节快乐 ?2分 ①((重阳节) )②(母亲节)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7分9.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文言阅读(17分)

(四)10.(1)用作动词,“腰佩”或“腰上佩带”;(2)通“披”,“穿”或“穿着”;(3)热水;(4)辞别。(答出意思即可,每小题l分,共4分。)

11.C(A①连词,“却”;②连词,“就”。B①助词,取消独立性;②动词,“到”。C①和②都是介词,都当“用”讲。D①人称代词,“他们的”;②加强反问语气。)(2分) 12.①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 ②深夜如果昏昏欲睡了,就用冷水洗脸使自己清醒。 1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4.①以读书为乐(有极强的求知欲望)(1分)②因感恩慈母,承担家庭责任而读书(1分)③囊萤映雪 悬梁刺股 凿壁偷光 画荻凿壁等(要求填写两个,一个1分)

三 现代文阅读(一)15、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裹脚 16、“第二三天”;“从头到末”;“一一订正”;一直 17、藤野先生竟然为一个弱国留学生细心地添改讲义;“我”的讲义错误多,让先生费神 18、语言、动作,正直热忱、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 19、顺叙 (二)(20分) 唤醒生命

第7页,共8页 因为本文主题是唤醒生命,如果浓墨重彩地写奇特的高原风光,就偏离了主题。(2地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2分)。(意思对即可 21、(30字左右)(4分) 他驾车去西藏旅游,陷入困境。(2他自救成功。(2分)(意思对即可) 22、(4分)

这是对小鸟的敬重,实际上也是对生命的礼赞(意思对即可) 23、(4分) 不矛盾(1分)性,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摆脱了困境。(3分)(意思对即可 24、(4分)

点明题旨,画龙点睛。(2分)前文的记叙是这段议论的基础,这段议论是对前文的深化。((意思对即可) 四.作文

第8页,共8页

篇三:上海市奉贤区2013届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奉贤区2013届高三4月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2013.04)

(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6分)

空敞地和老地方

肖复兴

①城市最早是由市场发展而来的,因此市场就是城市最早的空敞地,现在的新名词叫

做公共空间。欧洲城市的广场,大多都是由这样的市场演变而来的,所以,在欧洲哪怕再

小一座城市里,也会有很多的大小不一的广场,这些广场成为了人们今天的休闲之地,抬

脚就到,方便而实在。

②在我国,广场大多是新中国建立之后出现的。我们当年的市场,现在一般成为了宽

敞的街道,比如北京的猪市、菜市,成为了如今的珠市口大街和菜市口大街。在老北京,

公共空间,除了遍布京城的这些露天的大小市场,再有的就是寺庙,清康熙年间,北京城

里有寺庙1200余座,即使到了清末民初,还有800余座,大多藏在胡同里,有的一条不长

的胡同里就有两座庙,比如我童年居住家旁的小观音阁胡同,就有观音阁和弘福寺两座

庙。我国是一个泛宗教的社会,这些庙所起的大多是公共空间的作用,是让居住在附近的

人们有个聚会碰头的场所,有点儿像是现在的会所。老北京,公园不是百姓所能够享用

的,它们属于皇家的园林,市场和庙宇,便是普通百姓一室外一室内的两大主要公共空

间。它们的长处,在于就在百姓的身边,实用,又便于出行活动。

③之所以说□谈□,是因为如今我们的公共空间,已经渐渐失去和忘却了这样实用和

方便于群众的两大功能。我们更重视广场的建设,而且有越建越大的趋向。那样的广场,

只具有政治的意义,可以是一道丰美的佳肴,并不是百姓的家常菜,因为一般百姓不会经

常能够到那里一顾的。我们也更重视一般花园的建设,但那更多的是锦上添花,为点缀用

的。于是,我们如今的城市空间,大多为几大公园所取代,比如我常常在天坛公园里见到

活动的老头老太太,人满为患,拥挤不堪。很多人是乘坐了公共汽车,大老远跑到这里来

的,没有办法,因为它们居住的附近,没有可以供大家活动的公园或别的场地。而在国

外,无论原有的还是新建的社区,都必要拥有自己的公园,比如我那年去美国芝加哥这座

城市,便有100余座这样的公园,我住的楼下就是一个很大的公园,而在我住的街区里,

几乎走不远,就能够碰到这样的一个公园,成为了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街里街坊一般。

④我们的城市建设寸土寸金,似乎恨不得将所有的空敞地都盖起可以出售的楼盘,便

无形中挤压了公共空间的位置,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群众的公共利益便这样理所当然地

受到损害。真希望我们能够拥有更多一点的空敞地,当然,这些空敞地,不是像我们这里...

荒废着等待着继续盖楼盘好卖个大价钱的空敞地,而是能够让它们真正成为百姓自己的公...

共空间。

⑤在城市里,特别是古老的城市,和空敞地对应的是老地方。如今,越是古老的城

市,老地方越少,因为老地方的破旧衰败,都被拆迁盖成了新楼盘,唯新是举的城市建设

思维,让老地方只成为了图书或展览中的老照片。而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无处可寻。

⑥去年在美国,我碰见一对上海夫妇,他们四十来岁,出国打拼十多年。他们对我格

外不解地说:我们的大学都是在北京读的,那时大学旁边有一些冰淇淋店、咖啡馆、书店

之类的,晚上同学们都喜欢到那里去,我们的恋爱就是在那些地方开始的。可是,前年回

北京,再找那些老地方,怎么也找不到了,一家都找不到了,都拆了,盖起了高楼。他们

感慨地说:一座城市,怎么也应该保留一些老地方,让人过多少年,还能够找到,在那里

怀怀旧。

⑦城市化建设飞快,却没有想到有些老地方的价值,不仅在于地方的平方米的单价,

而包含着历史的痕迹,城市的记忆,和人们的感情。别说北京,连上海有名的红房子西餐

厅都易地了,现在,到哪里还能够找到老地方,还真的成了问题。

⑧我想起天津大学建筑学教授荆其敏先生,他将这样的老地方称之为城市布局中的“情事结点”和“亲密空间”。他曾经说:“许多城市中著名的情事结点多是自然形成并

逐渐成为传统的。”成为了传统,说得多好,老地方的价值就在于它伴随着历史一道,已

经成为了这座城市带有感情色彩独到的传统。可惜,在商业利益面前,这样的传统已经断

档。

⑨失去了空敞地的城市,会像是沙丁鱼罐头,人们会在密麻麻的水泥丛林的高楼大厦

中,被挤压得喘不过气来。

⑩失去了老地方的城市,会像是没有星星点缀的夜空,城市会失去历史的记忆,人们

会找不到回家的路。

(选自2012年6月4日《文汇报》有改动)

1、根据①、②两段的内容,第③段两个方框内应该分别填入□和□。(2分)

2、第④段两个加点字“空敞地”的意思不同,请依次解释。(2分)

3. 对文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作为公共空间,老北京的市场与寺庙功能相似,差异在于是否露天。

B. 如今的大公园对于城市建设来说,更多的是锦上添花,为点缀而用。

C. 破旧衰败的老地方渐渐换位在图书、展会老照片和人们的记忆之中。

D. 作为老地方的红房子西餐厅不仅有经济价值,更有历史和情感价值。

4. 通读全文,概括导致我国城市建设存在的诸多误区的原因。(3分)

5. 分析第⑨、⑩两段的作用。(3分)

6. 除文中提及,请另举上海一处“老地方”,阐述你对第8段中荆其敏先生所谓“情事结

点”的认识。(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2分)

芦苇,激荡人心的大美

李汉荣

①绿树拥岸、蜿蜒流淌的河是很美的,要说河的最美的地方,那肯定是芦苇荡。

②对河流的审美并不需要多高的美学修养,河流有一种天生的打动人的美的力量,她

闪烁的波光,她婉转的河岸,她或激越或温柔的流水的声音,她的周围和上空旋绕的鸟的

身影,她的波光里明灭起落的星星的倒影、银河的倒影和云的倒影,从她身上弥漫而来的

湿润清爽的空气……这一切,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全方位地感染你、渗透你、浸

润你,河流很快就笼罩和充满了你,此时,你没有别的感觉,你只有一个感觉:河流真

好,真爽,真美啊。

③你不想再远离河流了,你就入迷地站在河风里,站在河的絮语里,你举目四望,河

流太好看了,目光都不知该停放在哪个地方,因为每一个地方都是美景,都是亮点。

④你该把目光投向哪里呢?你知道了“美不胜收”这个词的来历,要是古人不造这个

词,面对了河流,你也会在此时此刻造出这个词来的,不然,你会觉得对不起河流。

⑤这时,你看见了河湾里那大片大片的芦苇荡。

⑥那么浓郁热烈的绿,像旗帜招展在河流的身体上。微风吹来,苇浪就开始有节奏地

起伏,那么绵软、优雅、节制,那么美好的动作。也许只有芦苇能做出这么美好的动作。

风大起来了,苇浪起伏的弧度明显放大了,眼看要匍伏在地上,然而并没有完全伏下去,

你也不愿意看见可爱的芦苇做出这么委屈的姿势。芦苇们互相依托着、呼应着,只把柔韧

的腰弯到有几份悲壮的程度,就又挺起来,然后随了风继续那哀而不伤、伏而不倒的动人

舞蹈。

⑦是的,水在流动,风在跑动,岸在移动,在变动不居的河流里,在变动不居的岁月

里,芦苇们不知听到了谁的暗示,不声不响地在低处做着准备,然后集结成浩荡的军队呼

啦啦开出来,就在流动的河里,流动的时间里,流动的生活里,切割了这么一些安静的、

绿色的岛屿,宣告美的征服和温柔的占领。让我们看到:许多东西在不停地变化、流逝,

许多事物在无可挽回地快速远离我们,但是,仍然有一些东西没有变,仍然有一些可爱的

事物停留了下来,并且远远近近地陪伴着我们,它们时时眺望着我们,也被我们时时眺

望,比如:你正在凝视的那一片片芦苇,此时,它在接受你投去的目光,它那么安静,深

邃,它似乎要把你清澈、深情的目光收藏起来,把你的美好年华收藏起来,若干年后,当

你老眼昏花了,它再把它收藏的你青春的情怀,把它收藏的你早年的目光,都还给你,重

新放进你的瞳仁。

⑧到了秋天,苇花如弥漫的白雪,被覆盖的河滩成了起伏的雪原,走近它,你能听见

大地深长、细微的呼吸,你能感受到一种只有从风浪和霜寒中一路走来才会有的那种深

沉、忧郁、而依然保持着纯真情操的成熟之美和内在之美。在苇花的雪浪里行走,你会重

新发现你内心深处原来有一片柔软地带,此时它正在落雪,正在不断展开灵魂的空阔和洁

白。

⑨许多个秋夜,我来到苇花飘曳的河滩,月亮小心地、踮着脚轻轻从上空走过,生怕

让这唯美、柔弱的梦受惊。月光落下来,一层层落在苇花上,天上的雪与地上的雪相遇

了,尘世的梦与天国的梦汇合了,我目睹并参与了两个梦的交接仪式和汇合过程,并荣幸地成为那超现实梦境中的一个细节。我在大地的一隅邂逅了天堂。

⑩不止一次,我在秋日里看见过这样的情景:一对对情侣在苇花的白雪里走着走着,

置身于大自然纯美的诗的意境,即使再没有诗意的人,这时候看过去,也有了几分空灵和

超凡气息。我想,也许他们都是很普通的人,以后也将过着庸常甚至琐碎的日子,然而,

这一刻,大自然的诗意使他们凡俗的岁月有了经典的记忆,雪白的苇花漫过他们初恋的时

光,即使到老了,什么都忘记了,也许他们仍记得那雪白的苇花,以及那贴着苇花飞过的

雪白的鹭鸟,还有头顶那雪白的云。这记忆的底色,将漂白时光里沉积的灰暗,在纷繁甚

至浑浊的色彩里,他们一生里都将坚持对洁白的崇拜。当他们在尘世间走出去很远,停下

来回望,总能望见过去的白雪,那是多么纯真的雪啊。

7 第②段描绘“河流真美”的用意是 。(2分)

8赏析第⑥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9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或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 文章第①段用笔简洁、开门见山,交代本文写作对象。

B、 作者通过河流、苇浪、苇花、白雪等意象,以写实的笔法,细腻的描绘,将情与景有

机融合,勾勒出大自然美妙动人的图景。

C、 第⑦段作者通过写芦苇安静的特点表达一种青春流逝、岁月不居的忧伤。

D、 文章后半部分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着力描绘苇花纯白之美,意在表达作者对现实世

界浑浊、庸常的不满。

E、 第⑩段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描绘情侣在苇花丛中走着的动人情景,表现出初恋的浪漫与

纯真。

F、 本文用唯美的笔调描绘芦苇荡,在给读者带来清新优美的艺术享受的同时,也充满着

对自然的深刻思索,给人以启迪。

10.分析第⑨段划线句的含义。(3分)

11、最后两段的叙述人称和前文不同,对此加以赏析。(4分)

12、从全文来看,芦苇激荡人心的大美包含哪些内容?(4分)

(三)名句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位卑则足羞,)

(2) ,任重而道远。(《论语七则》)

(3),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

(4)世胄蹑高位,。(左思《咏史》)

(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6) ,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7)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李白《将进酒》)

(8) ,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14、陆游诗南宋爱国诗人,高中教材有他的一首诗,题为《》。(1分)

15、对本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从景写起,“茅檐”、“篷窗”指简陋的寓所,渲染出悲凉、凄清的氛围。

B、词运用了“起兴”的手法,先写杜鹃的鸣叫,从而引起羁旅之人的愁思和感慨。

C、“催成清泪”,因杜鹃啼声一声紧似一声,仿佛予人更多伤感,故曰“催”。

D、之所以“不堪听”,是因为在故乡听杜鹃勾起了陆游岁月如流、志业未遂的心绪。

16、本词在关联词运用上极富表现力,请围绕这一点加以赏析。(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6分)

①陆机,字士衡,吴郡人也。机身长七尺,其声如钟。少有异才,文章冠世,伏膺儒

术,非礼不动。年二十而吴灭,退居旧里,闭门勤学,积有十年。以孙氏在吴,而祖父抗

士将相,有大勋于江表,深慨孙皓举而弃之,乃论权所以得,皓所以亡,又欲述其祖父功.

业,遂作《辩亡论》。

②至太康末,与弟云俱入洛,造太常张华。华素重其名,如旧相识,曰:“伐吴之.

役,利获二俊。”张华荐之诸公。后太傅杨骏辟为祭酒。范阳卢志于众中问机曰:“陆

逊、陆抗于君近远?”机曰:“如君于卢毓、卢廷(这两人分别是卢志的祖父、父亲)。”

志默然。既起,云谓机曰:“殊邦遐远,容不相悉,何至于此!”机曰:“我父祖名播四

海,宁不知邪!”议者以此定二陆之优劣。

③时中国多难,顾荣、戴若思等咸劝机还吴,机负其才望,而志匡世难,故不从。时.

成都王颖推功不居,劳谦下士。机谓颖必能康隆晋室,遂委身焉。颖以机参大将军军事,

表为平原内史。太安初,颖起兵讨长沙王乂,假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督北中郎将王

粹、冠军牵秀等诸军二十余万人。机以三世为将,道家所忌,又羁旅入宦,顿居群士之

右,而王粹、牵秀等皆有怨心,固辞都督。颖不许。机乡人孙惠亦劝机让都督于粹,机.

曰:“人将谓吾为避贼,适所以速祸也。”遂行。

④初,宦人孟玖弟超并为颖所嬖宠。超领万人为小都督,未战,纵兵大掠。机录其主者。超将铁骑百余人,直入机麾下夺之,顾谓机曰:“貉奴能作督不!”孙拯等左右劝机杀之,机不能用。玖疑机杀之,遂谮机于颖,言其素有异志。颖大怒,使密收机,遂遇害于军中,时年四十三。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二十四》,有删改)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有大勋于江表 ( ) (2)造太常张华 ( ) ..

(3)而志匡世难 ( ) (4)固辞都督 ( ) ..

18.下列各组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殊邦遐远,容不相悉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

B 遂委身焉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

C 机以三世为将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

D 伐吴之役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

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张华荐之诸公。后太傅杨骏辟为祭酒。

(2)人将谓吾为避贼,适所以速祸也。

20.根据第②段内容推断,“议者”认为陆机和陆云谁优谁劣?为什么?(2分)

21.根据③④段内容,分析陆机的死因。(3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永州韦使君[1]新堂记

①将为穹谷嵁岩渊池于郊邑之中,则必辇山石,沟涧壑,陵绝险阻,疲极人力,乃可以有为也。然而求天作地生之状,咸无得焉。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难,今于是乎在。

②永州实惟九疑之麓[2]。其始度土者,环山为城。有石焉,翳于奥草;有泉焉,伏于土涂。蛇虺之所蟠[3],狸鼠之所游。茂树恶木,嘉葩毒卉,乱杂而争植,号为秽墟。

③韦公之来,既逾月,理甚无事。望其地,且异之。始命芟其芜,行其涂。积之丘如,蠲之浏如[4]。既焚既酾,奇势迭出。清浊辨质,美恶异位。视其植,则清秀敷舒;视其蓄,则溶漾[5]纡余。怪石森然,周于四隅。或列或跪,或立或仆,窍穴逶邃,堆阜突怒。乃作栋宇,以为观游。凡其物类,无不合形辅势,效伎于堂庑之下。外之连山高原,林麓之崖,间厕隐显。迩延野绿,远混天碧,咸会于谯门之内。

④已乃延客入观,继以宴娱。或赞且贺曰:“见公之作,知公之志。公之因土而得胜,岂不欲因俗以成化?公之择恶而取美,岂不欲除残而佑仁?公之蠲浊而流清,岂不欲废贪而立廉?公之居高以望远,岂不欲家抚而户晓?夫然,则是堂也,岂独草木土石水泉之适欤?山原林麓之观欤?将使继公之理者,视其细知其大也。”宗元请志诸石,措诸壁,编以为二千石楷法[6]。

篇四:七年级阅读训练(一)

知识要点:探究刻画人的方法

1、一斑可以窥全豹——抓住典型事例

(要写好人物最重要的就是表现人物独特的个性,只有抓住典型的事例才能够

写出鲜活的有个性的人物。)

2、横看成岭侧成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写人的文章,除直接刻画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活动,从正面描写

人物形象来突出中心思想之外,还有一种写人的方法——侧面描写。侧面描

写就是间接地反映所要描写的人物,就是通过对与此人有联系的其他人物或

事物的描写来间接烘托,从而达到以此显彼、表现突出这个人物的目的。

从表达效果来看,侧面描写往往能更好地表现人物特点,使文章更含蓄,更

客观,更有说服力,中心更突出。)

阅读训练一

月光启蒙

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 甲 )

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 乙 ),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

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

流满面。

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絮??

坐在面前的母亲忘却了她给我的那份爱,但故乡的天空不会忘记:是母亲那

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民间文学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

童年苦涩,夏夜却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柔和

的月色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

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了歌谣: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月姥娘,八丈高,骑白马,挎腰刀??”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

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她用甜美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

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那时,我们过着清贫的日子,但 。黄河留给家乡的

故道不长五谷,却疯长歌谣。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

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母亲把故乡给予的爱,亲人给予的

爱,融为伟大的母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

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

尊石玉雕像。沉静片刻,她又吟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

人间:

“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

急的老鼠肯锅沿。”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

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民歌童谣唱过了,我还不想睡,就缠着她给我说谜语,让我猜。母亲说:“仔

细听着: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是什么呀?”

我问:“朝哪里猜?”

母亲说:“朝吃的猜。”

我歪着头想了一会硬是解不开。母亲笑着说:“你真笨,这是咱种的花生呀。”

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

深刻的民歌童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那一轮明月??

1、 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将“安详”、“慈祥”填入文中甲、乙处:

她(甲 )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乙 )。

2、 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括号中填入恰当的文字。

月光下,母亲为我唱民歌→( )→( )→说谜语

3、 根据文意,将文中的句子填写完整。

那时,我们过着清贫的日子,但

4、文中是通过什么典型事例刻画母亲的形象、表现母爱的?

5、如果以“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永远珍藏着那一份母爱”来结尾,和原

文比较,哪一个好?为什么?

6、仿照例句完成句子。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

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母亲用深情的目光注视着我,

阅读训练二

父爱是金

1我和父亲的关系一直是淡淡的,○从小学开始到上中学,父亲一直很少过问

我的学习。中考时,我只考上了一所离家很远的二流高中,父亲说:“朽木在哪

儿都一样。况且父亲是从不求人的,母亲只有唉声叹气。我默默地告诉自己:走

吧,走吧,走吧,这样的家庭还有什么可留恋的。

2不久,我背起行囊,孤身一人远走他乡,继续我的并不光明的求学生涯。○

3日子很苦,○没有希望的生活使我失去了应有的朝气。我在浑浑噩噩中打发

着无聊的时光,吸烟、酗酒、打架,以至于不得不要父亲来收拾残局——学校通

知父亲来领我回家。我在一种报复的满足和忐忑不安中等待父亲的到来。

4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父亲找到我时,我又被酒精麻醉得差不多了。他绷着 ○

脸,一言不发,只是呆呆地看着我,似乎我不是他的儿子。我所有的委屈在一瞬

间迸发:“你从来就没关心过我,现在你总算满意了吧??”父亲哆嗦着打了我

两个耳光,头也不回地推门而去,惶惶中我早已泪流心间。

5回到宿舍,舍友递给我一大包粽子,说今天是端午节,父亲带来了我最爱 ○

吃的红枣粽子。末了,他给我讲述了一个我永生难忘的场面——父亲求校长再给

我一次机会,说得涕泪俱下。他最后表态:“给孩子一个月时间,要是不改,我

再来把他领回去。”那晚,粽子在我的枕边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我彻夜未眠,开

始认真考虑同父亲的关系。

6不知是拿两记耳光打醒我,还是那诱人的粽子香味唤回了失去的希望。父 ○

亲再也没有被校长“召见”。

7第二年八月,我又一次背起行囊远走他乡。我考上了一所虽不是名牌,但 ○

绝对锻炼人的大学。

8父亲第一次在我打点行囊的时候看着我,不顾刚被摔坏的腿执意要送我去 ○

车站。一路上,父亲什么也没说。我跟在他后面,默默地走路。

9到了车站,父亲帮我把包放好: ○“凡事靠自己,轻易莫求人。”

10父亲只留给我一句话。 ○

11父亲两鬓斑白,已不再年轻。父亲说这句话时花了好长时间,长得让我感 ○

到心痛。我泪水横流,父亲却转身往回走去。

12“爸! ○”我轻轻地喊了声。

13父亲没有回头。 ○

14“爸! ○”我大喊了出来。

15我看到了缓缓转过身来的父亲——他已是泪流满面。 ○

16那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看见父亲流泪。从那以后,我不再哭泣,不管 ○

多苦多累,受多大委屈,在父爱的陪伴下,我始终昂首前行。

17有人说父爱如山,也有人说父爱似海,而我要说,父爱是金。 ○

(选文有改动)

1段中“朽木在哪儿都一样”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1、第○

3段写道:2、第○“我在一种报复的满足和忐忑不安中等待父亲的到来。”“我”为

什么会感到“报复的满足”和“忐忑不安”呢?

3、既然父亲是从不求人的,他为什么又会到校长那里替“我”求情呢?

4、离别之际,“我”泪水横流,父亲却转身离去,对父亲的这个举动你是如何理

解的?

5、文中父亲做的哪些事让你感受到了“父爱是金”?说出你感受最深的两件事。

提高训练

模仿下面语句,写一句关于母爱的话。

有人说父爱如山,也有人说父爱似海,而我要说,父爱是金。

选取生活中的一个细节,写出父亲对你的爱。

给儿子一个骄傲的背影

戚祥浩

他是那种连一阵风都能吹走的小老头。工地还没开工,他便三番五次地找到

我,还打来了村里的特困证明,让我无论如何给他一样活儿干。我拗不过他,只

好将负责看管搅拌机的差事交给他。

他对我连声道谢,然后,扭头跑回村子。那时,我正打算向他介绍搅拌机的

操作方法,他居然不听我一声解说,就走掉了。正在我气恼的时候,他又回来了,

身后还拖着个脸蛋红红的小男孩。他老远便指着我身边的搅拌机大喊:“这是爸

爸要开的机器!”

小男孩不知什么时候蹿到搅拌机边,将整个脑袋探进搅拌机内。我惊出了一

身冷汗,大声斥责孩子。孩子躲到一边后,我又开始训斥他,怎么将孩子带到工

地上来,要知道工地上处处充满危险!他跟儿子一起低下了头,好半天,才嗫诺

道:“我只想让儿子开心一下,爸爸终于找到工作了!”

他很快学会了怎样操作搅拌机。在搅拌机的轰鸣声中,他儿子挥舞着小手喊:

“爸爸,好厉害!”他笑了,脸上的皱纹拧成一块块,还露出了蜡黄的牙齿。距

离开工还有两三天,可他次日一大早就来到了工地上,拿着一块抹布,一点点地

抹去搅拌机上的水泥灰,有些硬块抹不去,他就用指甲一点点地抠掉。我说没有

必要,反正一开工就又脏了。

他却嘿嘿地笑着说,他要给儿子一个惊喜:昨天还是旧机器,今天就变新了。

开工那天,他竟然穿了件崭新的衣服来。启动搅拌机没多久,四处飞扬的水

泥灰,就在新衣服上厚厚地蒙了一层。一转眼,他就跟其他工友没啥区别了。他

显然发现了这一点,赶紧腾出一只手拍打身上的水泥灰。

紧挨着工地的是一所小学,校园里的嘈杂声可以清晰地传来。每当下课铃声

响起,他都情不自禁地拍得更紧促。看管搅拌机,原本挺轻松的活,他却累得满

头大汗。我知道他是被那只不停拍打的手累的。

铃声又一次响起,工地外面传来孩子放学的嬉笑打闹声。他忽然触电般脱下

衣服,使劲地甩两下,然后迅速穿回身上。他那件抖落水泥灰的衣服,看起来又

跟新的一样了。然后,我听见一个甜甜的童音传来:“那个穿最漂亮衣服的人,

是我爸爸。”寻声望去,围墙缝隙中,探着两个小脑袋,其中一个正是他的儿子。

我看见笑意漾满了他的嘴角。原来他拍打了一个上午身上的水泥灰,只想留

个儿子一个干净的后背,只想让他的儿子在小伙伴面前能多少拥有些骄傲!

儿子哼着歌儿走远后,他才像忽然记起了什么似的,赶紧用另一只手去揉那

只拍打衣服的手,边揉还边吁吁地喘气。我忍不住说,你儿子真可爱。他忽然间

涨红了脸。他说儿子其实是抱养的,可小家伙一定要喊他爸爸,怎么教都改不了

口。他又接着说:“我上了年纪,干不了重活,以后你这边负责看管搅拌机的活

都交给我做好不好,我多少要给儿子留些钱啊!”

深情的目光阅读答案

我使劲点头,那一刻,我的眼泪不可遏止地落下。

(选自《潮州日报》)

阅读导航

文章的结尾写道:“我使劲点头,那一刻,我的眼泪不可遏止地落下。”读完

这篇文章你也会被深深地感动吧!一个卑微而贫困的父亲,他有许多异乎寻常的

篇五:2014年语文中考热点试题及答案疯狂版

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mini ipad移动硬盘拍立得百度书包

- 5 -

也要多点菜;公款吃喝;

(3)你是否会加入“光盘行动”,为什么?(2分) 我会加入“光盘行动”,节约无小事,我们为了排场,为了面子就浪费粮食,实在可耻,面对那么多饥饿的儿童我们更应该节约粮食。

(二)今天,你节约了吗?

【勤俭节约的故事】 勤俭节约的毛泽东

历史上,古今中外勤俭节约的故事不胜枚举。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伊莉莎白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一个贵为一国之尊、一个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节约意识竟如此强烈,令人赞叹。 民间故事

从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 相传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

“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宇去做。”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 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年年五谷丰登。然而他的妻子却过日子大手大脚,孩子们常常将白白的馍馍吃了两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 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字当作“神谕”供放中堂,却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他疏于农事,又不肯精耕细作,每年所收获的粮食就不多。尽管一家几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毕竟也是难以持久。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 他俩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将“勤”“俭”二字踩碎在地。这时候,突然有纸条从窗外飞进屋内,兄弟俩连忙拾起—看,上面写道:“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的碗,总也盛不满!”“只俭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穷挨饿!”兄弟俩恍然大悟,“勤”“俭”两字原来不能分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妻室儿女,身体力行,此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勤俭节约的政策】

崇尚节约、反对浪费(12分)

新华网北京1月29日电(记者 李斌 崔静 何雨欣)“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要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努力使崇尚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0日,中央办公厅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充分认识狠刹浪费之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采取有力措施落实好习近平同志重要批示。

习近平总书记批示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共鸣。一些网友自发组织起“光盘行动”,号召人们杜绝餐桌上的浪费;北京市消协建议有关行业组织和行政主管部门出台鼓励勤俭节约的相关规定和措施,倡议消费者文明理性就餐,呼吁经营者以实际行动抵制浪费;江苏扬州烹饪协会等倡议餐饮企业和全体市民加入“光盘行动”;包括1万多家旅游星级饭店在内的全国饭店餐饮业,将全面开展“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活动。不少单位取消了聚餐,饭店里打包的越来越多?? 11.什么是“光盘行动”?请用一句话概括。(2分)

光盘行动,即指在饭店就餐时,倡议人们将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光盘”离开饭店的一种行动。 12.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中意思的一项是( D )。(3分) A.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B.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C.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D.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3.选文选了三则勤俭节约的故事,作者为什么这样选材?有什么用意?(3分) 作者选了三则故事,主要是从古今中外的角度来体现“勤俭节约,反对浪费”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 6 -

而是世界人民的光荣传统,上至伟人,下至普通百姓,从古至今历来如此。

14. 现在“崇尚节约,反对浪费”已经在社会上蔚然成风,请结合文中的相关知识,谈谈“崇尚节约,反对浪费”的具体措施。(至少两点)(4分)

①自觉践行循环用水、②使用节能产品、③使用可再生材料、④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班级开展“微说热素 材”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语言:新词奇葩】此“奇葩”非彼“奇葩”。

5.下面是泊志同学在搜集新词时与语文老师的一段对话,请根据情境在横线上补写恰当内容。(2分) 学生:老师,“奇葩”这个词指“珍贵的花”和“出众的作品”,可最近网络新闻中我发现有“奇葩建筑”、“奇葩车祸”、“奇葩楼市”之说 ,我不太明白它的意思。 老师:“奇葩”是最近网络流行语,这里的“奇葩”指奇特的人、事、物,“奇葩建筑”就是指很奇怪的建筑。这是词语在发展过程中,增加了新的意义和用法。

学生:谢谢老师!我不喜欢这些网络流行词,觉得它是对我们汉语的亵渎。

老师:不谢!你的观点有道理,但我觉得最好还是用包容的态度来看待网络流行词。 【文化:江南style】此“江南”非彼“江南”。

6.下面是静远同学的演讲稿,请你根据画线句的特点,将文稿补充完整。(2分)

歌曲《江南style》描述的是韩国江南区极尽奢靡的生活,用高效的方式进行调侃,一时间风靡全球,这是一个恶搞文化的“病毒式传播”,虽在中国风行但人们很快对它产生了厌倦,还是让我们走进中国美丽的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你看:

江南的山,青山绵绵 最 秀丽 ;江南的水,碧水潺潺最清澈; 江南的风,微风徐徐最和煦;江南的雨,细雨霏霏最朦胧。 【美德:光盘行动】此“光盘”非彼“光盘”。 7.下面是博约同学制作的展板内容,请按要求答题。(4分)

2013年,一个热词口耳相传:光盘。这不是电影碟片,而是吃得光光的盘子。我搜集了两则材料。

材料一:2013年1月16日,徐侠客(国土资源报副社长)在腾讯微博发出“光盘行动”的倡议,号召网友珍惜粮食,加入行动。微博一经发布得到蔡奇、王郁松等名人和人民日报、国土资源报等媒体的广泛响应,1月22日《新闻联播》报道了该活动的倡议,随后很多餐饮行业也推出多项反浪费措施,鼓励把没有吃完的剩菜打包带走。“光盘行动”体现了人们对劳动成果的珍惜,也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材料二:

(1)请为“材料一”拟个标题。(2分)“光盘行动”的倡议得到广泛响应 (2)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漫画内容。(2分) 答案:(2)一男子正在吃饭,一女子吃完饭后俯身捡地上的饭粒,画面的右上角写着“珍惜粮食”四个字。

综合性学习(8分)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 , 有一种公益叫“光盘”。 2月以来,南京有30多所中小学加入到“光盘行动进校园”活动,反响巨大。今天,你“光盘”了吗? [图一解说]学校食堂,我们常能看到不少“剩男”“剩女”。完全吃掉的少,随意浪费的多。60%的学生或多或少会剩饭,有的学生扒几口就倒了。“心疼”是食堂师傅常常提到的词。图为餐盘里浪费的米饭、荤菜、素菜。

[图二解说]3月2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光盘行动进校园”活动在南京某中学展开:手持写有“光盘行动从我做起”的盘子在食堂入口进行“行为艺术”,举着牌子劝同学“光盘”,精心设计“光盘行动”桌贴张贴在餐桌上??图为学生志愿者在餐桌前宣传“光盘”。 [图三解说] 4月3日,南京某中学,开饭不到10分钟,就有好几个学生吃完了饭,亮出光光的饭盘。学生志愿者当起了小记者,在食堂现场拍摄。图为志愿者镜头中的“光盘”。

5.假如你是学校“光盘行动”志愿者,在食堂遇到了一位将许多剩饭菜倒入泔水桶的同学,你该如何劝说他响应“光盘行动”呢? (3分)同学,你好!你这样做是不是有点浪费啊!我们最近正在开展“光盘行动进校园”活动,你知道吗?你愿意加入我们的“光盘行动”吗 6.志愿者举着牌子劝同学“光盘 ”,引发了一些争议。你赞同这种“举牌劝食”的方式吗?说说你的理由。赞同。①“光盘行动”提倡浪费可耻、节约光荣。②这种方式是公益行为;③这种方式直接有效。 反对。①这种方式影响进食。②举牌劝食要因人而异,饭量小的同学

会感到为难。 尽管这种方式影响进食,但它是一种有效的公益行动,对养成节俭的习惯很有帮助

- 7 -

7.请结合材料,解释一下什么叫“光盘行动”。(40字以内)(2分) 光盘行动是一种倡导餐桌节约、养成节俭习惯的公益活动

综合性学习。(6分)

斑马线是马路上人行横道的标志。近年来,斑马线上交通事故屡发,教训惨痛。浙江省文明办和有关部门于近日发起“我家斑马线”活动,请你参加相关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探究下列材料,简要写出你的发现。

材料1:据报道,2006年1月至10月,浙江省有近20人在过斑马线时遭遇车祸死亡,100多人受伤。南方某小城2008年上半年有8位行人在斑马线上被车撞死。 材料2:《浙江日报》记者现场观察发现:约30 %人车辆距斑马线很近时才减速让行,约40%的车辆由于行人已先让开而快速通过斑马线,约30 %的车辆强行从斑马线上的人缝中穿过。

材料3:来自广州的调查结果表明,约20%的行人认为,斑马线上就该车让行人,不管前方是红灯还是绿灯;约50 %的行人认为,走在斑马线上,就安全了,怎么走都可以。

探究发现:近年来,斑马线上交通事故屡发,这与部分行人闯红灯 、安全意识淡薄有关。 活动二:下面有三条减少斑马线事故的建议,你最认同哪一条?请简述理由。 建议一:对违规者进行严厉处罚。 建议二: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养。 建议三:科学合理地设置斑马线。 认同建议一,理由如:对违规者进行严厉处罚,让他们吸取教训,加深对交通法规的认识。 认同建议二,理由如: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养,能使人们处处替他人着想;人人礼让,安全通行。

认同建议三,理由如:有的斑马线设在道路急转弯处,位置不佳;有些地方道路很宽,但斑马线中间没有设置暂停区域,这些情况都会引发交通事故,因此要科学合理地设置斑马线。 活动三:请你仿照风景垃圾桶上的宣传语,以斑马线的口吻写一句温馨提示,提醒司机和行人在穿越斑马线时注意安全。

【示例】垃圾桶上的宣传语:

◆你给我的不是施舍,而是一份爱心!

◆环境卫生100分=99个垃圾桶+您准确无误的1投! 温馨提示:左看看,右看看,安全行走我喜欢!

我喜欢你在绿灯的引导下轻轻走过!

温馨提示:你让的是一点时间,得到的是一份幸福!

(3)请你以红路灯的口吻写一句温馨提示,提醒行人在过马路时要注意安全。(2分) 我用深情的目光默默地注视着你的行为:减速、慢行、让停??

综合学习

材料一:兰花被誉为“国香”、“香祖”、“天下第一香”,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是我国最古老的花卉之一。我国爱兰人士多倾心于淡雅类的兰花,寻求内外统一,内涵与外在俱佳的赏心悦目的感受。爱兰者喜欢采兰、种兰、赏兰、养兰并重,把快乐幸福贯穿赏兰、

侍兰全过程。

材料二:一组兰花图。

材料三:一组兰花的诗文。①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魏?王肃《孔子家语》)②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唐?杜牧《兰溪》。楚国大夫,指屈原)③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叶立含正气,芳妍不浮华。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张学良《咏兰》)

材料四:唐朝慧宗禅师酷爱兰花,手栽数十盆。禅师要云游,行前嘱众弟子看护好兰花。某夜,风雨大作,弟子们恰巧未将兰花搬回室内,兰花毁损严重。禅师归来,弟子们惶恐不安,以为必受重责。不料,禅师得知实情后,只淡淡地说了一句:“当初,我可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呀。” (1)请运用兰的相关材料对出下联。(2分) 上联:观翠竹仰慕谦逊品节 下联:(观翠竹仰慕谦逊品节)或 种幽兰追求淡雅情趣(或“赏兰花陶冶君子情操”)( 2)“一株兰草千幅画,一箭兰花万首诗”,中国人对兰真是情有独钟,这是为什么呢?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

①外形。(简洁、写意、刚柔相济的外形,给欣赏者以想像的空间) ②环境。(生长在山谷荒地之类的恶劣环境而永葆美丽) ③栽培史、兰文化。(兰花已经成为一种精神、一种艺术、一种情怀与境界,是植根中华民族源远流

- 8 -

长的历史的一种文化)

④民族性格。(中华民族是一个内敛的民族,中国人对兰花有着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与性格认同) ⑤先贤影响。(孔子、屈原、郑板桥、张学良等先贤爱兰颂兰,梅兰竹菊四君子的群体形象给人以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⑥栽培乐趣。(赏兰、侍兰过程中能获得持久的审美愉悦) ⑦象征意义。(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形神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其品格风范已成为国人推崇的理想人格的象征)

5.用力扔出纸飞机之前,很多人习惯把纸飞机放到 嘴边哈一口气。对此,有不同的解释,请用文学的语言续写一种解释。(2分)

物理学:哈口气,能使飞机头部变重,可以保持稳定性和减小阻力,使飞机飞得更高远。 心理学:哈气是在给飞机力量。 文学:

我以为是要先给飞机一个吻,这样飞机才会飞到亲人和好朋友的手里。 哈气是一种把自己的愿望放进去的仪式。

哈气是一种悠久的传统,从学兄学姐们起就哈气,我们就跟着哈气。

二、综合性学习(7分)

7、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酒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让我们一起走进“酒文化专题”实践活动中去吧! (1)书法中的酒 书法,又称“中国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下面是几个“酒”字书法字体,分别代表的是甲骨文、篆书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