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寝忘食的意思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2 12:57:49 字数作文
篇一:废寝忘食
废寝忘食
淄博柳泉艺术学校 四年级五班 宫宇
古人们常说:废寝忘食是指读书忘记吃,忘记睡。而我没有那么严重。
周六,妈妈给我买了几本《笑猫日记》,我拿过书就开始看。两个小时过去了,第一本书我看完了,我马上起身去问妈妈:“妈妈,这本书太精彩了!我看完这些书您再给我买几本好吗?”妈妈高兴地说:“真的?那好!但是你这么快就读完了?”我马上点点头。“那你讲一讲主要内容吧。”妈妈疑惑不解的问。我急忙把主要内容跟妈妈讲了讲。妈妈惊讶地说:“你这囫囵吞枣囤的也太快了!这本书真的很精彩,太吸引人了!你继续读吧。”我在0.1秒后,马上冲进房间继续读书。
这时已经是五点了,妈妈叫我去吃饭,我才依依不舍的把书合上。我狼吞虎咽的把饭吃完,回来接着读。一个小时后书读完了,我还是向妈妈讲了主要内容。后来我还想接着读,可妈妈说太累了,让我休息两个小时再读,我有合上了书,走出去。两个小时到了,我兴奋的冲回来接着读,半个小时后,我该上床睡觉了。这时我在幻想:如果,书是枕头该多好,边睡边读。我就像小精灵一样,翱翔在知识的天空。永远也不离开我喜爱的书。
知识,是“精神食粮”。人离不开书。人不能只把物质上空缺填饱,精神也要填饱。
篇二:程映
16、范仲淹的故事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十六课《范仲淹的故事》
教授班级:荣新小学五年级(3)班
教授者 :程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3)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2、 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交流,形式多样品读人物言行的语句,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到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的精神品质。
(2)激发学生树立远大志向的情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
教学准备:查找相关资料及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回顾课文内容,说说课文写了范仲淹的几个故事?(请学生说)
二、学习新课
(1) 闻一多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
不一定会做,我是做了不一定会说。假如没有人问起范仲淹的志向是什么,那么我想,范仲淹是死也不会说出来了。因为他也是那种言行一致,说了就做。做了不一定说的人。(让我们带着豪壮的心情去读一读范仲淹的伟大志向)
(2) 在这个伟大的志向指引之下,范仲淹真的实现了自己伟大的抱负。成为了
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写的《岳阳楼记》为我们留下了千古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人还用他写的一句话来赞扬他“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3) 有话说得好:光说不练假把式。再华美再远大的志向,没有实际行动去支
撑的话也会变成泡影。那么范仲淹是用么样的行动去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的,我们把目光放到范仲淹的少年时代,看看这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是怎么学习怎么苦读的。
引导交流品读。
(一)第一个故事“只身求学”。
(1)快速默读第一个小故事“只身苦学”。找出本段的中心句。把能够表现范仲淹苦学的句子画下来。并大声的读一读。[引导学生了解自学的过程:默读——思考
——画句子——读句子——批注]
教师在引导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相机渗透教学以下内容:
(2)汇报交流 1;生:从“累了??饿了??”
出示句子:累了??饿了??,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此句。
A、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范仲淹独自一人在外求学,还会有哪些情况出现,他又会怎样解决呢?
引导学生用句式“ 了, 就用 ”来说话。(课件出示)
B、指导感情朗读,从中体会范仲淹只身求学的艰苦。
汇报交流2生:范仲淹十分珍惜这宝贵的学习机会,废寝忘食地苦读诗书,钻研学问。
教师:“废寝忘食”是什么意思?你感受到了什么?
(3)指导背诵第二自然段,(出示提纲指导背诵。)
(4)师问:“同学们,只身求学如此的艰难,但范仲淹苦读诗书不曾放弃,你可知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引导学生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
(二)第二个故事“划粥割齑”。
过渡:那时,范仲淹的生活极其艰苦。课文第三自然段就细致地向我们描述了他的读书生活。
(1)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问:你认为最能代表范仲淹清苦生活的是哪个词语?(指导学生概括并板书:划粥割齑)
让学生用直线从文中划出 “划粥割齑”这个成语的意思。
(师:范仲淹对于这种极其艰苦的生活,介意吗?哪些行为让你受到感动?
教师在引导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渗透教学以下内容:
[句子对比训练: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米粥。
他的生活艰苦,每天煮一锅米粥。
范仲淹他怎么样读书?就“凌晨鸡鸣即起”引导学生积累成语“闻鸡起舞”,就“他曾五年未解衣就寝”积累成语“废寝忘食”,从而体会范仲淹生活的艰苦。
(2)师再次追问:“同学们,生活如此的艰苦,范仲淹攻读诗书始终不曾松懈,你可知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
(第二次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
(三)第三个故事“拒绝佳肴”。
(1)师:范仲淹生活如此的清苦,他的好友想帮助他,先是送银子后是送佳肴,可是范仲淹都拒绝了
这是第五自然段讲述的内容。同桌互换角色读,从范仲淹的语言中你感受到了他的什么品质?
(2)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范仲淹说的话,第三次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
(四)第四个故事“闭门不出”。
过渡语:可以看出范仲淹是有多么么大的毅力和定力啊。面对金钱,面对美食,都不为之动摇。那假如是可能一辈子只能见到一次的皇帝,或者说错过这次机会就可能永远不可能见到的皇帝此刻就出现在我们的教室外面。怎么办?赶紧扔下书,跑出去,看来再说吗。是,有
人的确这样做。
师:公元1014年,真宗皇帝路过应变天府,当全城轰动之时,其他人怎么做的?范仲淹却怎么做?(引导学生体验对比的写法)学生自由默读课文。用你喜欢的符号勾画出来。
(第四次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
4、课文读到这儿,同学们,此时此刻,你认为范仲淹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怎么了解到人物的这些品质的呢?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PPT展示
1.师生交流,概括:(出示写法总结)
(1)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崇高精神;
(2)用典型的事例刻画人物的形象。
2.教师总结:通过学习本文,我们不仅从范仲淹刻苦读书的言行感受到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品质,而且文中通过典型的事例使一个发愤苦读的学子形象,跃然纸上。今天我们要将本课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
3.课内小练笔:
写自己熟悉的一个人,选取典型的事例,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四、阅读延伸
1、背诵课文第1——3自然段。
2.诵读范仲淹优秀作品《岳阳楼记》
篇三:2015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5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参考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近义词的运用是常考点。辨析近义词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 徘徊的意思是: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踟蹰的意思是:心中犹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集聚的意思是:集合;聚合。积淀的意思是:①【动】积累沉淀。②【名】所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 。
宵衣旰食的意思是: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间晚了才吃饭。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废寝忘食的意思是: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参考答案】C
【解析】A选项中“推行”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在“基准测验”后加“的政策”。B选项中“接受、理解和掌握”语序不当,应为“理解、接受和掌握”。D项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应在“周年”后加上“纪念日”。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参考答案】B
【解析】比拟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 比拟的辞格是将人比作物、将物比做人,或将甲物化为乙物。运用这种辞格能收到特有的修辞效果:或增添特有的情味,或把事物写得神形毕现,栩栩如生,抒发爱憎分明的感情。A项选自黄庶的《探春》,这二句说东风拿起刀尺,裁剪出万叶千花,将“东风”拟人化;C项选自宋·秦观《春日五首》(其一),两句虽是写花,却赋予物态以人情,经雨的芍药和蔷薇,好似两个娇弱的女郎,一个饱含泪水,一个醉卧晓枝。D项出自宋代诗人刘攽的《新晴》,诗人把南风写成是一个十分诙谐而又善于戏谑的老朋友,他偷偷地推开了门,闯了进来,还装作爱读书的样子,正不停地翻着书。B 项出自张先的《题西溪无相院》,上句着眼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此项未使用比拟手法。
试题分析:为了更好地解答此类题目,考生 复习时先要从最基本的地方抓起,熟悉常用修辞方法,辨析易混修辞格。
【考点定位】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参考答案】A
【解析】语段开头一句是总写,写清明节的习俗,用了“除了??还要”的句式,暗示下文应该说明“插上柳条”的意义。所以应首先选⑥句,③句与⑥句是因果关系,④句与①句是对“意义”的进一步解释,所以应选A 。此外,还可充分利用选项中的关联词、代词以及“句链”来帮助判断,效果更好,准确率更高。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参考答案】D(后半句为干扰项)
【解析】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是指由国家文物局确定并发布的中国文化遗产图形标志。确定时间:2005年08月17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采用金沙“四鸟绕日”金饰图案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四鸟绕日”金饰2001年出土于四川成都金沙遗址,画面是四只神鸟围绕着太阳飞行,专家也将其命名为“太阳神鸟”。这是本世纪中国考古的一个重大发现。据国家文物局办公室主任彭常新介绍,由国内著名专家联名推荐的这一金饰图案构图严谨、线条流畅、极富美感,是古代人民“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丰富的想象力、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湛的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专家认为,“四鸟绕日”
图案是中华先民崇拜太阳艺术表现形式的杰出代表之作,所表达的追求光明、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的精神寓意,彰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心和神圣使命感。以此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表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考生可仔细观察图片,找到关键信息,然后进行归纳,再对应选项确定答案。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译文】
先生姓欧阳氏,名发,字伯和,(江西)庐陵人,是太子少师文忠公欧阳修的长子。先生为人纯朴诚实,不会欺骗他人,对内对外能做到态度同一,淡薄名利,没有特殊的不良爱好,他志向坚定,爱好礼义,学习刻苦。胡瑗掌管太学,人称大儒,用制度来检点约束士人,他的学生很少能跟从他。这时欧阳修禄位已高,先生已经十五岁,就拜胡瑗为师,恭谨温顺,又完全能够传授古乐钟律方面的学问。
先生长大以后,更加重视学问,不去研究那些应对科举考试的文章词藻,只去探究古代那最早出现的论议文字,从上古时代始有文书以来直到现在,君主臣宦世代相传的系统,每个朝代的法令规范以及礼乐制度,其它至于天文地理等学问,没有不学习研究的。先生学习这些不是为了追求应对眼前而浮光掠影,只注意枝枝节节,而一定探本溯源,了解学问的前因后果。编辑整理资料都分门别类,考查研究一定要有收获,有收获还要能有所用。
啊,先生的志向也算够大的了!但是,他与人相处不随意迎合他人,议论事情坚持原则,即使遇到有权有势的人也不会有一点屈居其下的意思,关键时一定要陈述自己的意见,因此,他们也不愿意随意任用他,让他发挥其所能,因而,别人也很少能了解他的。现在,先生已经去世了,眉山苏子瞻(苏轼)感到很悲伤,认为先生继承了其父文忠公(欧阳修)的学问,可以称得上是东汉蔡邕(字伯喈)、西晋张华(字茂先)这类人了。
先生做殿中丞时,曹太后逝世,皇帝下诏确定皇曾孙服制。负责仪礼的礼官陈襄犹豫不决,将前往哭吊前,召见先生,询问服制之礼,先生从容应答,陈襄当即奏禀皇上,采纳了先生意见。在这时候,正值司天监讨论古代测候风云星月的占卜的书籍是否有不同,准备协调不同意见,创制天文书,很长时间没能完成,这时,陈襄正总管这件事,就推荐先生参加修订。先生推求考证,判断是非,取舍比较,编订完成后,皇帝下诏将此书藏于太史局。
先生担任官职无论大小,都不草率简略,创立的东西,后来的人不能更改。他编著的书有《古今系谱图》《国朝二府年表》《年号录》,他未完成的著述还有几十篇。
先生夫人吴氏,是原丞相正宪公吴充的女儿,封寿安县君。儿子一个,名宪,做过滑州韦城县主簿。女儿七个。先生于元祐四年十一月甲子葬于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文忠公(欧阳修)的墓地,其子欧阳宪前来,要我为先生写一篇墓志铭。
6.【参考答案】C
【解析】申:申说;说明。
7.【参考答案】D
【解析】采用比对法,与最后一段“男一人,曰宪”、“葬君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文忠公之兆,而宪来求铭” 相比对,就可以看出请求作者写墓志铭的是欧阳宪,而非苏轼。
8.(1)【参考答案】胡瑗掌管太学,人称大儒,用法度来检点约束士人,他的学生很少
能跟从他。
【解析】关键:掌,掌管;号,被称作;以,介词,用;检束,检点约束;徒,学生,门徒;从,动词,跟从。
(2) 【参考答案】欧阳发担任官职无论大小,都不草率简略,创立的东西,后来的人不能更改。
【解析】关键:治,担任;苟简,草率简略;所创立,名词性短语,创立的东西;更,更改。
9.【参考答案】勤奋刻苦,广泛涉猎,刨根究底,分门别类,学以致用。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第1、2段内容,特别是第2段的第1、2句,然后针对问题分点作答即可。4分至少答出4点。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简析】一日,正是秋天,刘禹锡受朋友窦员外之邀,参观了他在京城长安买的新居。参观完毕,刘禹锡写了一首诗相赠。 长安之地,“居大不易”,能在城西买得新居,钱哪来的?不好胡乱猜测。窦员外“时判度支案”,也就是他当时负责天下赋税统计与支度,属于户部。当时户部下属四个机构:一曰户部,二曰度支,三曰金部,四曰仓部。可以说他是官不大,权不小。刘禹锡与这位窦员外关系非同一般,时有诗歌交接。诗中的“清光门”即含光门,“崇德里”为含光门外街西第四坊。门外不远,“清明渠”缭绕含光门。从墙头望出去,可以看到远山的点点秋色。窦员外买的是一层带院子的房子,所以可以种植松柏,不出家门,可以看到“明月松间照”,而春天可以尽赏芍药花开满园的景色。有山有水,有松有月,亦有花香袭人,令人向往。案牍之劳,可以因此暂消;自娱之时,可以徘徊赋诗,好不惬意。
10.(1)【参考答案】朋友新居落成;周围景色优美;自己心情闲适;主人品味高雅;宾主志同道合。
【解析】首先要理解“开颜”的意思:脸上现出高兴的样子。
分析作者“开颜”的原因要从主观(作者自己)客观(他人及周围环境)两个方面从诗句中筛选相应的信息,然后分点概括。第2句提到的自己心情闲适是主观原因;标题提到的朋友新居落成、颔联提到的优美景色、颈联提到的主人品味高雅、尾联提到的宾主志同道合等应属客观原因。
(2)【参考答案】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而内);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还)。【解析】
1.问的是艺术手法,一般应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逐一思考作答。2.问的又是“写景艺术”,因此每个方面都应侧重从写景、描写这个角度来思考作答。
(3)【参考答案】赞美恭维之意;羡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
【解析】作答此题,除了抓住尾联之外,还要注意标题及诗中景物描写所表达的情感。另外注意赋分分点作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参考答案】(1)信誓旦旦
(2)渚清沙白鸟飞回(3)惑而不从师 (4)不蔓不枝(5)衡阳雁去无留意(6)月出于东山之上(7)成于乐(8)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试题分析:除了第七小题这个课外的较难外,其余都较为容易。只是个别字在书写时注意一下,比如“渚”“蔓”“衡”和“雁”等字,写时应注意,最好能结合所在句的意思。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12.【参考答案】病了也认真生活,凸显出一种实打实的风格;草药味的出现与消失都没有打断实打实的生活,可见此种风格的韧性。
【解析】本题主要从内容上进行考查。除了认真阅读第3、4段,更要注意结合语境,因为关键词都在第2段,如“实打实的”、“一股子认真劲(韧性)”。另外赋分4分,两点为好。
13.【参考答案】相对第一家的气味,咖啡的味道较弱;生活不大有定规;日常化的生活气息不浓烈;有虚无浮华的气息,不如第一家实打实。
【解析】本题是考查词语的理解能力,应由表到里进行阐释,不能脱离具体语境。
14.【参考答案】(1)线索:气味。(2)作用:以“气味”为线索,串联全文,便于把不同的生活状态呈现出来;以“气味”为线索,体现不同的生活风格,便于表达理解和包容各种生活状态的思想。
【解析】首先要了解线索的类型及常见作用,然后结合文本内容,按照答题模板进行解答即可。
15.【参考答案】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有相同的生活内容;蕴含了对端午等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艾草的熏烟升华了不同的生活状态,从而达成一种火辣与安静、绚烂与明净的平衡。
【解析】本题属于探究句子含义题。此句处于文章最后一段这一特殊位置,需要结合上下文内容、关键句、文章主旨、作者情感作答。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16.【参考答案】首先指出雕刻的发生源自人类的崇拜心理,接着论述雕刻家的创作要服从于约定俗成的社会要求,最后补充说明雕刻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只是配曲。
【解析】本段思路很清楚,开头、结尾句分别为一层,中间部分为一层,然后概括层意,最后用规范的术语串联即可。
17.【参考答案】在雕刻观念上,罗丹是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为出发点进行创作;在雕刻内容上,罗丹的雕刻体现人的生命全景;在雕刻形式上,突破具体形象的表现手段,大胆改造人体,恣意表现生命,自由表达想象中的诡奇形象。【解析】答题区域在2、3、4段,注意上位概括(观念、内容形式)、分点概括。
18.【参考答案】雕刻开启了以生命为表现内容的历史;雕刻成为人们思考生命的载体;雕刻呈现了罗丹对生命的思考与想象;雕刻带给艺术家们以创作的启示。
【解析】理解“开向生命的窗子”的内涵,需要从参观者、罗丹和雕刻本身三个角度入手。另外,要注意具有暗喻性色彩的词语的内涵。
七、作文(70分)
19.【解析】
试题分析:还是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有两个大层次,而第一个层次中又有三个小层次。整体上审题没有什么难度,没有难为学生。材料的立意也较为宽泛,可以就材料本身来写,即写材料中所提示的任何一种,比如“智慧是一种经验”“智慧是一种能力”“智慧是一种境界”“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也可从材料说开,谈自己对智慧的看法,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篇四:“一站到底”题库
“一站到底”题库
1.《泊船瓜洲》的作者是谁?是哪个朝代的?(宋朝 王安石)
2.“春风又绿江南岸”下一句是什么?(明月何时照我还)
3.《秋思》中的“行人”指的是谁?(捎信的人)
4.《泊船瓜洲》中的“绿”还可以换成那个字(到.过.入或满)
5. “京口瓜州一水间”的下一句是什么?(钟山只隔数重山)
6.“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前一句是什么?(春风又绿江南岸)
7.“洛阳城里见秋风”下一句是什么?(欲作家书意万重)
8.“行人临发又开封”的上一句是什么?(复恐匆匆说不尽)
9.“秋思”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谁?(唐 张籍)
10.“京口瓜洲一水间”中“间”的意思是什么?(间隔)
11.“明月何时照我还”中“还”的意思是什么?(回家)
12.“身向榆关那畔行”的下一句是什么?(夜深千帐灯)
13. “身向榆关那畔行”选自哪首词?(长相思)
14.“春草明年绿” 下一句是什么?(王孙归不归)
15.“独在异乡为异客” 下一句是什么?(每逢佳节倍思亲)
16.“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选自哪篇课文?(梅花魂)
17.《梅花魂》的作者是谁?
18.《梅花魂》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情感?(思念家乡)
19.“悠悠天宇旷”下一句是什么?(切切故乡情)
20.“游子久不至”的前一句是什么?(浮云终日行)
21.“落叶他乡树”的下一句是什么?(落叶独夜人)
22. “江南几度梅花发”下一句是什么(人在天涯鬓已斑)
23.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的作者是谁?(袁枚)
24. “浮动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的作者是谁?(杜甫)
25.《牧童》的作者是谁?是哪个朝代的?(吕岩.唐朝)
26.《舟过安仁》的作者是谁?是哪个朝代的?(杨万里.宋朝)
27.《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谁?是哪个朝代的?(辛弃疾. 宋朝)
28.“草铺横野六七里” 下一句是什么?(笛弄晚风三四声)
29.“怪生无雨都张伞” 下一句是什么?(不是遮头是使风)
30.“怪生无雨都张伞”中的“怪生”是什么意思?(怪不得)
31.“笛弄晚风三四声”中“弄”是什么意思?(逗弄)
32.“收篙停棹坐船中”的上一句是什么?(一叶渔船两小童)
33.“茅檐低小”的下一句是什么?(溪上青青草)
34.“白发谁家翁媪?”的前一句是什么?(醉里吴音相媚好)
35.“大儿锄豆溪东”下一句是什么?(中儿正织鸡笼)
36.“最喜小儿无赖”的下一句是什么?(溪头卧剥莲蓬)
37.《冬阳。童年。骆驼队》的作者是谁?(林海音)
38.《东阳。童年。骆驼队》这篇课文选自哪本书?(城南旧事)
39.《祖父的园子》选自萧红的哪本书?(《呼兰河传》)
40.《水浒传》里的英雄有谁,请说出一个?(张顺、李逵等)
41.《水浒传》中“黑旋风”指谁?(李逵)
42.《水浒传》中“浪里白条”指谁?(张顺)
43.“天行健” 下一句是什么?(君子自强不息)
44.“无志空长百岁”前一句是什么?(有志不在年高)
45.“莫等闲”下两句是什么?(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46.“少年易老学难成”下一句是什么?(一寸光阴不可轻)
47.“路漫漫其修远兮”下一句是什么?(吾将上下而求索)
48.“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上一句是什么?(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49.高尔基写过什么书?(童年等)
50.《将相和》讲的是什么时期?(战国春秋时期)
51.《草船借箭》这篇课文里有几个主人公(至少两个)?(周瑜、诸葛亮、鲁肃、曹操)
52.《景阳冈》是选自那本书?(水浒传)
53.主人公是谁(只有一个)?(武松)
54.《猴王出世》这一课的猴王是谁?(孙悟空)
55. 本文选自哪个故事?(西游记)
56.它的作者是谁?(明代的吴承恩)
57.刘关张套三结义后边是什么?(生死之交)
58.巧用天时的后一句是什么?(孔明借东风)
59.关公赴会的后一句是什么?(单刀直入)
60.徐庶进曹营的后一句是什么?(一言不发)
61.梁山伯的军师的后一句是什么?(无(吴)用)
62.《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季羡林)
63.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64.“耐人寻味”是什么意思?( 经得起反复体味,形容意味深长。)
65.《威尼斯的小船》的作者马克.吐温是哪个国家的?(美国)
66.象是哪个国家的国宝?(泰国)
67.在泰国,人与大象的关系是怎样的?(泰国人对大象存有亲切的感情)
68.非洲是怎样的?(在课文提示里的词) (放眼辽阔)
69.歌德是哪个国家的?(德国)
70.《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让我们知道了什么?
(我们的先人早在2700多年前,就利用烽火传递信息了)
71.《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这篇课文选自哪里?
(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
72.我们以前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哪些?(装在瓶子里)
73.《网上呼叫》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来自哪个国家?
(马尔科姆·麦克奈尔 美国)
74.《神奇的电脑魔术师》这篇课文中的魔术师最后是通过什么发给远方的亲人? (“信息高速路”)
75.《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里的周幽王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用文中的词回答)(昏庸无能)
76.《草原》这一课作者是谁?(老舍)
77.《草原》这一课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热爱草原,喜欢草原的感情)
78.《蒙汉情深何忍别的下一句是什么?(天涯碧草话斜阳)
79.《丝绸之路》选自哪里?(《世界五千年》)
80.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哪里的路?(欧亚)
81.丝绸之路从我国的哪里延伸到罗马的?(陕西西安)
82.丝绸之路是促进哪国和哪国的商贸之路?(亚洲各国和中国)
83.《白杨》的作者是谁?(袁鹰)
84.《白杨》文中的父亲的工作是什么?(边疆建设者)
85.《白杨》这篇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86.《把铁路修到拉萨去》选自哪里的文章?(《触摸风火山》和《青藏铁路走过的地方》)
87.《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文中“废寝忘食”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指科技人员们为了做好大型氧气站每天都忘记了吃,忘记了睡,一天到晚的在实验。)
88.《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中的铁路是指哪条铁路?(青藏铁路)
89.浪淘沙的作者是谁?刘禹锡
90.浪淘沙中第一句是什么?(九曲黄河万里沙)
91.九曲黄河万里沙的下一句是什么?(浪淘风簸自天涯)
92.浪淘风簸自天涯的下一句是什么?(如今直上银河去)
93.如今直上银河去的下一句是什么?(同到牵牛织女家)
94.《杨氏之子》选自哪里?(《世说新语》)
95,《晏子使楚》是根据哪本书改写的?(《晏子春秋》)
96.《半截蜡烛》是用哪一种文学形式的文章?(剧本)
97.《打电话》是属于哪种形式的文章?(相声)
98.地满红花红满地下一句是什么?(天连碧水碧连天)
99.池边是绿,树边红雨,雨落溪边上一句是什么?(楼外青山,山边白云,云飞天外)
100.甭是什么意思。(用不着,不必)
101.“甚聪慧”的“甚”是什么意思。(很)
102.“乃呼儿出”的“乃”是什么意思。(就,于是)
103.“平诣其父”的诣是什么意思。(拜见)
104.《人物描写一组》中,小嘎子和胖墩比赛摔跤这一段选自那部小说?(《小兵张嘎》)
(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废寝忘食的意思是什么)105.《小兵张嘎》是谁写的?(徐文耀)
106.小嘎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机灵的)
107. 《人物描写一组》,严监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有钱却节俭的人)
108. 《人物描写一组》,严监生这一人物来自那篇小说?(《儒林外传》) 109. 《儒林外传》的作者是谁?(吴敬梓)
110.《儒林外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讽刺古代读书人对功名的追求) 111. 《人物描写一组》,王熙凤这一人物来自于那篇文学著作?(《红楼梦》) 112.《红楼梦》的作者是谁?(曹雪芹)
113.红楼梦主要写了什么?(写出了封建大家族由胜而衰的历史)
114.王熙凤这一人物是一个怎样的人?(贵气而泼辣的人)
115.《刷子李》中,刷子李是一个怎样的人?(技术高超的人)
116..《刷子李》的作者是谁?(冯骥才)
117《金钱的魔力》这一篇课文选自哪篇小说?《百万英镑》
118.《百万英镑》的作者是谁?(马克·吐温)
119. 《金钱的魔力》中托德是个怎样的人?(很瞧不起人)
120. 《金钱的魔力》中老板是个怎样的人?(十分见钱眼开)
121.文质彬彬是描写什么的词语?(外貌描写)
122. 《人物描写一组》中,监生是什么意思?(古代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 123. 《人物描写一组》中,郎中是什么意思?(中医医生)
124. 《人物描写一组》中,一声不倒一声是什么意思?(一声连着一声) 125. 《人物描写一组》中,哥子是什么意思?(古代对男孩子的称呼) 126. 《人物描写一组》中,媳妇指什么?(指女仆)
127.粉面含春威不露的下一句是?(丹唇未启笑先闻)
128. 丹唇未启笑先闻的上一句是?(粉面含春威不露)
192.入木三分讲的是谁的故事?(王羲之)
130.入木三分地意思是?(见解十分深刻)
131.在“圆明园的毁灭”中,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的下一句是?(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132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的下一部分是什么?(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133在“圆明园的毁灭”中,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的下一部分是什么?(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134.圆明园是当时最大的什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35.圆明园花了多少年建成?(一百五十年左右)
136.英法联军是什么时候烧毁圆明园的?(1860年10月18日和19日)
137.在“圆明园的毁灭”中,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什么?(园林艺术的瑰宝) 138.在“圆明园的毁灭”中,圆明园是我国建筑艺术的什么?(建筑艺术的精华) 139.二十二课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们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因为作者是想让读者记住这段历史,从而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140.在“圆明园的毁灭”中,你觉得英法联军怎么样?(我觉得他们很疯狂,很野蛮,更加贪婪)
141.在“圆明园的毁灭”中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因为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
142.在“圆明园的毁灭”中,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的下一部分是什么?(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
143.在“圆明园的毁灭”中,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的下一句是什么?(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44.在“狼牙山五壮士”中,石头像什么一样砸到了敌人的头上?(像雹子一样)
145.在“狼牙山五壮士”中,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的下一句是?(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46.在“狼牙山五壮士”中,“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下一句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万岁!”)147.在“狼牙山五壮士”中,两次讲到完成掩护,那一次是作为重点来写的?(第二次)
148.在“圆明园的毁灭”中,作者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的仇恨。)
149.在“狼牙山五壮士”中,你觉得五位壮士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是一个不畏牺牲的人)
150.“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事情发展顺序) 151.在《难忘的一课》中,为什么“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一句话会让作者激动?(因为作者有爱国的热忱,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152.《难忘的一课》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各在什么情况下出现?(1.老师在黑板写的 2。师生们大声朗读出的 3。作者激动地说出)
153.《最后一分钟》这篇课文是谁写的?(李小雨)
154.《最后一分钟》的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诗的?(香港马上就要回归) 155.香港是在什么时候回归的?(1997年7月1日)
156.《最后一分钟》这篇课文怀揣着作者怎样的感情?(高兴香港要回归) 157.“诫子书”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心无杂念、凝神安适)
158.“刘禹锡”是哪个朝代的?(唐朝)
159.《陋室铭》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下一句?(水不在深,有龙则名) 160.“鸿儒”是什么意思?(博学的人)
161.《兰亭序》又题为什么?(《临河序》、《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 162.《兰亭序》是谁写的?(王羲之)
163.《醉翁亭记》中“其西南诸峰”的下一句?(林壑尤美)
164.《醉翁亭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世界?(闲适快活)
165.《岳阳楼记》的著名,首先是因为什么?(因为它的思想境界崇高) 166.《满江红》的作者是谁?(岳飞)
167.“怒发冲冠”的下一句是什么?(凭阑处)
168.《满江红》这首词中“潇潇”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形容雨势急骤)
169. 《满江红》这首词中的“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170.“平沙细草斑斑”的下一句是什么?(曲溪流水潺潺)
171.“一声新雁,黄云红叶青山”是什么意思?
(顺着雁叫声向远处看去,远处是黄云红叶青山)
172.《双调·蟾宫曲·咏西湖》是谁写的?(奥敦周卿)
173.“画舫”是什么意思?(华丽的游船)
174.《诫子书》是谁写的?(诸葛亮)
175.“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德才兼备的人的平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
篇五:4《找到“神奇子弹”的人》练习题、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4 找到“神奇子弹”的人
1 欧立希小时候,社会上各种传染病层出不穷。
有一年,白喉流行,天天和他一起玩耍的小朋友,有好几个被夺去了生命。小欧立希多么希望把他们救活呀!
2、到了青年时代,欧立希进了医学院,他立下志愿,要做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
3 当时已经知道,有许多传染病是由各种肉眼看
不见的微小病菌引起的。它们在人体内为非作歹,造成人们大量死亡。面对这横行不法的杀人小凶手,医学界都一筹莫展,可欧立希却坚定地表示:“我们必须用神奇的子弹去消灭它!”
4可是,到哪儿去找到只杀死病菌,而又不伤害
人体的“神奇子弹”呢?很多人都表示怀疑,他们把欧立希叫做“幻想医生”。但是,欧立希决心用实际行动,去实现这个大胆的幻想。
5 欧立希废寝忘食地学习前人的经验,他翻阅了
德文、英文和法文的书籍、杂志,在他的办公室里,书架上、桌子上、椅子上、地板上,都堆满了厚厚的书本一看到有用的材料,或自己有新的设想,无论在何时何地,他都要它们记下来,甚至在地板上、衬衣
袖口里、鞋底上,都用铅笔和粉笔写满了化学公式和符号。
6 欧立希和他的助手,在实验室里,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不停地对染上疾病的小白鼠,用各种各样的化学药物进行治疗。好几百种药物全都试过了,已经耗费了上千只小白鼠,依然没有什么效果。为了加快实验的进程,欧立希日夜奋战在实验室里,经常一连好几个晚上,只在长椅上用书本当枕头睡觉。
7 实验在继续进行着,他们用来试验的化学药品,已经超过600种。有一位朋友劝欧立希不要白费劲了,欧立希坚决地的说:“实验一定要继续下去,一定要找到这‘神奇的子弹’。”因为,欧立希坚信科学探索的成功往往是建立在无数次失败和挫折的基础上的。
8 1909年,欧立希和他的助手们实验的606号编
号的化学药品,终于经受住了考验。一批批得病的小白鼠,只要打一针“606”,就可以恢复健康。又经过多次实验以后,证明它能杀死人体内的传染病菌,而不伤害人体。
9 欧立希以解救人民疾苦的坚强信念,以对科学实验百折不挠的勇气,终于把找到“神奇子弹”的幻想变成了现实。
【注释】欧立希 ( 1854—1915 ) 德国细菌学家、免疫学家、近代化学疗法奠基人之一。他和日本学者秦佐八郎一起发明了治疗梅毒的药物“六○六”。1908年与俄国生物学家、免疫
学创始人之一梅契尼科夫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一)预习练习
一、看拼音读准汉字
c?ng chū bù qióng w?i fēi zuò dǎi h?ng xíng bù fǎ
层出不穷 为非作歹 横行不法
yī chóu mò zhǎn fai qǐn wàng shí cuò zh?
一筹莫展 废寝忘食 挫折
bǎi zh? bù náo
百折不挠
二、读词语注释
层出不穷: ( 层:重复;穷:尽)接连不断地出现,..
没有穷尽。
为 非作歹:( 为、作:做; 非、歹:坏事)做种种...
坏事。
横行不法:( 横行:行动蛮横;法,动词,遵法)肆...
无忌惮,专做违法的事。
一 筹莫展:(一:所有;筹:筹划、计谋;展:施展)...
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
来。
废寝忘食:( 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
形容专心努力。
挫折:1、遭到失败。2、压制,阻碍,使削弱或停顿。3、失利。
百折不挠:(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
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毫不退缩。
三、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
“找到‘神奇子弹’的人”中的“神奇子弹”是
个特殊含义,指的是只杀死传染病菌而不伤害人体的药品“606”。课文记叙的是欧立希为了发明“神奇子弹” 而 废寝忘食 地奋斗不已和 百折不挠 地坚持实验的故事。
四、在阅读的过程中,还有哪些词语或句子不理解?把问题写下来。查查字典,进行思考。 1、解释词语
白喉:白喉杆菌引起的一种喉部疾病,患者多为小儿,
重的可以致命。
耗费:消耗;浪费。
五、读了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从文中找出答案,如原文有,可以把这句话用直线画下来。
欧立希最终能找到“神奇子弹”,把幻想变成了现实,是因为欧立希具有解救人民疾苦的坚强信念,和对科学实验百折不挠的勇气,这是他成功的关键。
六、在文中划出关键句
见原文的画线句。
七、看拼音写汉字
c?ng chū bù qióng w?i fēi zuò dǎi h?ng xíng bù fǎ
yī chóu mò zhǎn fai qǐn wàng shí cuò zh?
bǎi zh? bù náo
八、请口头注释词语,并讲讲加点字的意思
层出不穷: ..
为 非作歹: ...
横行不法: ...
一 筹莫展: ...
废寝忘食: .
挫折:
百折不挠: ..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