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9 01:31:32 小学作文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小学作文

篇一:北京奥林匹克公园

奥林匹克公园 场馆简介

位置

奥林匹克公园[1]地处城市中轴线北端,位于北四环的边上,北辰桥。总占地面积1135公顷,分三个区域,北端是680公顷的森林公园;中心区(B区)、291公顷,是主要场馆和配套设施建设区;南端114公顷是已建成场馆区和预留地,中华民族园也纳入奥林匹克公园范围内。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路

交 通:

1.乘407路上行(安定门-回龙观小区),至奥体西门下车,步行至奥林匹克公园;

2.乘645路上行(大峪-民族园路),至民族园路爱家购物中心下车,步行至奥林匹克公园;

3.乘839路下行(和平东桥-宏福苑小区西),至民族园路爱家购物中心下车,步行至奥林匹克公园;

4.乘113路上行(大北窑-民族园路),至民族园路爱家购物中心下车,步行至奥林匹克公园。[

主要景点

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体育场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为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体育场。场内观众坐席约为91000个。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晶莹剔透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物之一,梦幻般的方形“水泡”效果图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沉花园: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地下9米的下沉花园,其两侧是大型购物中心和地铁的出入口,长达700米的空间由7个庭院串联而成。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在贯穿北京南北的中轴线北端,位于奥林匹克公园的北区,是目前北京市规划建设中最大的城市公园。

北顶娘娘庙:北顶娘娘庙建于明代,是北京著名的“五顶八庙”中五顶之一;位于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的北端,是北京北端的标志性建筑。

中国科学技术馆:国家4A级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是国家综合性科技馆。

景区服务

公共区:奥匹克公园大部分观众服务设施都设置在各场馆内公共区,奥匹克公园内只有少量公共服务设施。

公共卫生间:公共区北部网球中心观众入口北侧为观众设置了公共卫生间。

餐饮售卖点:公共区设置了观众餐饮售卖点,可以为观众提供丰富的食品和饮料。 邮政服务:奥运会期间公共区中部、射箭场入口北侧将有一辆流动的邮政服务车在公共区内为观众提供服务。

奥林匹克公园

奥林匹克公园依托亚运会场馆和各项配套设施,交通便捷,人口集中,市政基础条件较好,商业、文化等配套服务设施齐备。

奥林匹克公园的规划将着眼于城市的长远发展和市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使之成为一个集体育竞赛、会议展览、文化娱乐和休闲购物于一体,空间开敞、绿地环绕、环境优美,能够提供多功能服务的市民公共活动中心。

介绍

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位于北京北中轴线端点,占地面积315公顷,是城市传统中轴线的延伸,意喻中国千年历史文化的延续。集中体现了“科技、绿色、人文”三大理念,是融合了办公、商业、酒店、文化、体育、会议、居住多种功能的新型城市区域,区域内有完善的能源基础、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奥林匹克公园鸟瞰图

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是举办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主要场地,拥有:亚洲最大的城区人工水系、亚洲最大的城市绿化景观、世界最开阔的步行广场、亚洲最长的地下交通环廊。北京新奥集团有限公司受北京市政府委托负责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奥运工程配套设施建设,包括地下交通联系通道工程、地下车库、地下空间及下沉花园、中轴铺装、龙形水系、中轴树阵、景观绿化、规划一~六路、演播塔、赛时停车场、娘娘庙绿化、暗挖通道等12项工程。

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北四环中路的北部。具体的范围是,北至清河南岸,南至北四环中路,东至安立路、北辰东路,西至林翠路与北辰西路。森林公园占地680公顷,国家体育中心占地405公顷,两者相加1085公顷,在行政区划上归属于北京朝阳区的大屯乡与洼里乡。

2008年,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向南扩展,直抵大都土垣,曹八里将彻底消失。

奥林匹克公园风景(6张)

篇二: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人工生态水系参观与思考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人工生态水系参观与思考

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使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举世瞩目。那一年笔者曾去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主要是观看奥运赛事和“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建筑。在近期对城市生态水利领域知识的学习中,我们读到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编著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水系及于洪利用系统研究、设计与示范》一书,才明白这一届奥运会“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和科技奥运”理念的深一层内涵。原来,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的重要景观、各种硬化路面及绿地、龙形水系等地设计都考虑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把雨洪控制与净化利用纳入到实际的建设中,实现雨水资源化。这样,一方面缓解了北京水资源缺乏与奥林匹克公园需水的供需矛盾;另一方面,也减轻了奥林匹克公园及周边的防洪和排水压力。据书中资料介绍,整个奥林匹克公园每年的用水量超过1700万立方米,其中利用再生水就有800万立方米,将近全年总用水量的一半。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坐落于北京市中轴北端、北四环中路北部,总用地11.59平方公里,由南往北分为:南区1.64平方公里是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用地及其南部预留地、中华民族园部分及北中轴路用地;中心区3.15平方公里,“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国家会议中心、奥运村等建筑散布在中心区的四周;北区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分为南北两园,南园是山、水相间的生态森林公园,北园是以自然、生态绿色景观为主的自然密林,面积共6.8平方公里。笔者于2011年11月中旬再度探访了这座集中展现近年来城市水环境生态治理理念和技术的大型城市水系作品。

2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展现的是一个多元性的综合生态水利规划设计,有雨洪收集、再生水利用、循环过滤净化、湿地净化等各种工程设施,总水系面积84.2公顷,总蓄水量130万立方米,这些工程设施的外在形式表现为公园内的景观路

面、休闲绿地、下沉花园、龙形水系、森林公园等,既做到了节水养水,同时还营造了一道亮丽的景观带。

龙形水系

龙形水系是奥林匹克公园一条完整的水系总称,从鸟巢的南面出发一直往北走,一路之上都有一条河流在身旁,岸边柳荫护道,水面映衬着现代建筑群。在看到园区的整体导游图后,才知道这段河水就是著名的龙形水系中的“龙尾”和“龙身子”。

龙形水系分布在奥林匹克公园的中心区,位于公园的东侧、中国科技馆的西侧,是亚洲最大的城区人工水系。“龙头”昂首于最北段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奥海,“龙尾”盘着国家体育馆——鸟巢,整个水系龙头朝南、龙尾向北,南北走向,活灵活现,非常像一条龙的形象,显的壮观而雄伟,龙形水系也因此而得名。参观游览时,可以沿这水系从鸟巢一直走进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一路上感受这蜿蜒水系的生动气韵和宏大气势。

龙形水系构成了全园的脉络和纽带,兼具水景、娱乐、生态、交通和消防等功能。奥林匹克公园的水系是流动、循环的,园内有两个循环体系:“龙身”建有过滤净化处理体系,水体经过处理,强化去除水体中的磷、氮等营养物质后,再流回“龙身”,循环不断;“龙头”之水来自附近的清河再生水厂,先流入森林公园内的人工湿地净化,再流入湖区,再流入循环净化湿地,再进入湖区,如此循环往复。奥林匹克公园每日排放污水25000立方米,全部都会收集进入清河、北小河再生水厂,再生水质可达到地表水三到四类标准,全部返回用于公园的冲厕、绿化和景观用水。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走在奥林匹克公园中,我们发现了各式各样的路面:中轴大道上的花岗石铺装路面、鸟巢广场上的青砖透水路面、国家体育馆前的风积砂透水路面、龙形水系旁小道上的木塑地面、森林公园中的嵌草石板路、停车场上的碎石底草格路面等等,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透水性好,能够减少地面积水、提高地区的防洪能力、

增加地下水的补给量。当年奥运(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会举办时正值北京汛期,能保证赛期的防汛安全,它们应该功不可没。

由于时间仓促,我们没有找到专业人士带领我们参观并进行讲解,但拿着《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水系及雨洪利用系统研究、设计与规范》按图索骥,仔细观察中,还是发现了不少细节的奥秘,比如在中轴大道的两侧,各设置了一条透水性雨洪集水沟,以便能够更好的收集雨水;公园内的绿地部分均比周围的路面或广场下凹50~100毫米,路面和广场的雨水可经过绿地入渗或外排;还有一种我们从没见过的雨水渗透井,它可以去除降雨过程中初期较脏的雨水,据说一旦安装,不易损坏,只需定期清掏即可,但是我们寻找到的两三个雨水渗透井,上面已经覆盖了一层落叶和垃圾。如果没有很好的维护和保持,再高级的设施也难发挥其长久功效的。

在这些地面设施的下方,安装有我们看不见的过滤膜、渗滤沟、雨水收集池以及泵站等地下设备,这样组成了一套整体性的公园雨水利用系统,能够将雨水就地过滤、净化、回用,设计标准为50年一遇的洪水可全部蓄积园内,每年可下渗、收集回用雨水150万立方米以上。

下沉花园

下沉花园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中轴线东侧,低于地面9米,两侧是大型购物中心和地铁出入口,它独特的风貌与钢结构的“鸟巢”、膜结构的“水立方”的现代风格形成了明显对比,“中国传统元素”在这里体现得更为突出。远远望去,下沉花园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一面用红色的钢构支起上百面“响鼓”的红墙,鼓面可敲,鼓内藏灯,白天是鼓晚上是灯,称为礼乐重门。走进下沉花园中心,古木花亭、镂空瓦墙、倒影水池、立瓦铺地等元素,给传统空间注入了新的表达语言,院内种植白玉兰、丁香以及龙爪槐、寿星桃等代表性地方树木,仿佛步入老北京的四合院。

下沉花园低于地面九米,且地下水位较高,所以设计的排水标准很高,为50年一遇排水标准,相应的雨水利用标准也较高,为5年一遇24小时降雨。地上大面积采用透水铺装,雨水下来时通过设置的水平疏水层、竖向疏水层,将雨

水引流到两侧的雨水收集沟,然后汇集到达地下的蓄水池,用于灌溉。超过雨洪利用设计标准的雨水,通过排水系统向另一个蓄洪沟暂蓄,减小外排水量及市政排水的压力。下沉花园的绿地部分,低于周边的铺装地表,绿地下的钢筋混凝土底板上设置蓄排水层,滞留在绿地内的雨水可以在其底部及时排走。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奥林匹克公园实在是大,我们由南向北走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到达了最北段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这是目前北京市最大的城市公园,占地680公顷,由南北两园组成,两园被北五环路一分为二,中间可以通过园区内的游览桥相连,它被称为第29届奥运会的“后花园”,赛后就成了北京市民的免费自然景观游览区,完成了人们回归自然的绿色夙愿。

我们由南门进入南园区,不久就看到了奥运水系的“龙头”奥海,这是森林公园的主湖,因为是冬季,景色略显萧瑟,但湖水如镜,岸边垂柳黄绿相间,倒也值得人细细品味,岸边的林间小道曲径通幽,时而还有小桥串联,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森林、青草的味道。奥海北面是森林公园的最高点主山仰山,仰山主峰海拔86.5米,与北京西北屏障燕山山脉遥相呼应,暗合《诗经》中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奥海背依仰山,两者山水环抱、山随水转,形成浑然一体的效果。冬季时节,没有绿荫成趣、草木繁茂的景象,但仍能看出仰山上成片的树林不少,虽然不是粗壮的参天高树,但保护的都不错,每棵树底部都涂有防虫的白石灰。据介绍,全园的绿地中,有100余种共53万株乔木、80余种灌木和100余种地被植物,按照生物多样性组成自然林系统。专家测算,森林公园是改善北京城市环境与气候的一块“绿肺”,年可产氧5400吨,吸收二氧化碳7200吨,树木滞尘4900吨。

行走在南园中,我们注意到,树林的周边放置有一些介绍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生态系统工程的模型和讲解牌,介绍了园区内物质循环处理与再利用、雨水回收系统等设施。在整套生态系统中,现代科技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园区选择了膜处理、生物分离污水处理等具有代表性的生活废水及粪便处理技术,使处理后的污水达到景观环境用水的再生水质标准,实现污水零排放,污水处理及循环利用量

每年达100万立方米。全自动化智能化的浇灌系统直接将土壤水分、植物生长、蒸发、蒸腾等各种环境信息反馈给中央计算机,比手动或半自动灌溉节约一半用水量。

除了这些技术,人工湿地净化技术也需要介绍。在森林公园南园,建有湿地11.4公顷。人工湿地的核心功能是净化水质,它仿佛是奥海的肾脏。对污染物的净化去除主要由植物、填料基质以及微生物等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多种途径共同完成,去除悬浮物、有机物、脱氮、除磷、杀死病菌和藻细胞。同时,湿地上还栽植了大量荷花、鸢尾等观赏性较强的水生植物。如果夏季前来,走在湿地之间,既能观赏漂亮的芦苇荡、菖蒲、水葱等水生植物和花卉,还能看到一群群畅游的各色鲤鱼,甚至不经意间还会被从芦苇中一飞冲天的野生白鹭们吓一跳。

森林公园的南园为生态森林公园,以大型自然山水景观的构建为主,主要景点是奥海和仰山,另配有露天广场、森林剧场、叠花水台、亭台瀑布等看点。园区中的主路都被塑成红色跑道的样式,这里是那些爱好运动“晨跑族”、“夜跑族”的最佳室外有氧运动场地,大量的负离子对人体非常有益,这种设计更加符合了奥运精神,傍晚时,我们就在园中看到了不少身着运动服的人在进行慢跑运动。北园为自然野趣密林,定位为乡土植物种源库,以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功能为主。但由于游完南园,天色已经完全黑透了,北园的景致我们并没有看到,听说那里树林更多,并且有不少老树,已经形成森林,野趣盎然。其中有一处景点雨燕塔,塔身上有密密麻麻的小洞,是专门留给雨燕的栖身之地。

3

当初,在2002年征集奥林匹克公园的设计方案时,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设计机构递交了共80余个规划设计方案。其中,北京大学俞孔坚教授设计的以“田”为总体概念的方案,也与如今已实施的方案一起入围备选。他的方案主张奥林匹克公园的设计应采撷五千年的造田、种田、灌田的技术、艺术和精神,将公园的绿地做成农业用地,此方案的优点是维护成本比现在实施的方案低,不足之处是内容略微单调,没有这么多复杂的山和树等。现在实施的方案是美国萨萨基公司与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其长处是内容丰富,各种

篇三: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可持续性调研报告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一、绪论........................................................................................................................ 4

1.1调研背景及意义 ............................................................................................. 4

1.2调研目的 ......................................................................................................... 4

1.3调研区域 ......................................................................................................... 5

1.4技术路线 ......................................................................................................... 6

二、调研与分析............................................................................................................ 7

2.1 实地调查 ........................................................................................................ 7

2.1.1实地观察感受 ...................................................................................... 7

2.1.2调查问卷统计 .............................................................................................. 8

2.2 调查内容 ...................................................................................................... 11

2.2.1场地交通系统分析 ............................................................................ 11

2.2.2空间形态分析 .................................................................................... 13

2.2.3景观绿化系统分析 ............................................................................ 14

2.2.4广场基础设施现状分析 .................................................................... 16

2.2.5居民活动分析 .................................................................................... 19

三、总结与建议.......................................................................................................... 23

3.1交通不便,流线有待改善 ........................................................................... 23

3.2绿化及铺地有待改善 ................................................................................... 23

3.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24

3.4增加周边文化商业设施,激活广场活力 ................................................... 24

附录.............................................................................................................................. 25

摘要

城市是具有生命的,伴随着不同城市事件的发生与结束,城市中的元素也应当做出适当的调整与变化,由事件的尺度,向生活的尺度转化的过程,便是城市的蜕变。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对奥林匹克公园北中轴广场使用现状的调查,了解本地居民对广场使用的习惯与需求。根据使用现状的优势与不足,找出大型场地在活动前后进行尺度转化的方法,为北中轴广场改造提出建议。

关键词

城市

大型活动 会后利用本地居民尺度转化

一、绪论

1.1调研背景及意义

城市是具有生命的,伴随着不同城市事件的发生与结束,城市中的元素也应当做出适当的调整与变化,由事件的尺度,向生活的尺度转化的过程,便是城市的蜕变。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具备了举办具有国际社会影响力的大型活动的实力,从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到正在举办的上海世博会以及即将开幕的广州亚运会,都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大型活动除了在举办期间带给人们各种精彩赛事以及展示活动外,更在活动结束后留下了大量的场馆,广场,公园及多种服务设施等。根据国内外举办大型活动的先例,这些场地在赛会期间肩负着接收消化大量客流的任务,但是之后随着客流量的逐年减少,它们往往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这便造成了十分巨大的浪费。因此如何能让原本针对大量人群使用而规划设计的场地更好的服务于本地居民,使他们的生活真正从中得到实惠,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

奥林匹克公园是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核心区域,设计构思寻求和谐性和综合性,充满诗意又考虑到实用性,具有十分鲜明的纪念意义,并成为奥运会遗产的标志。北中轴广场是奥林匹克公园中连接奥运场馆区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景观大道。在赛会进行期间,广场很好的完成了交通、疏散、文化展示、休闲等重要任务,为北京奥运会的顺利进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这一点来看,北中轴广场在事件尺度上的使用是十分成功的。然而高举节俭办奥运旗帜的北京奥运会,其相关场地的赛后利用状况到底如何,北京奥运会的遗产是否能真正为百姓所用,这是我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1.2调研目的

通过对奥林匹克公园北中轴广场使用现状的调查,了解本地居民对广场使用的习惯与需求。根据使用现状的优势与不足,找出大型场地在活动前后进行尺度转化的方法,为北中轴广场改造提出建议。

1.3调研区域

篇四:北京奥林匹克公园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Beijing Olympic Park,2008年)

设计:[美] SASAKI设计公司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北京市区北部,城市中轴线的北端,总占地面积1085公顷,是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核心区域。其中,南部是奥林匹克中心区,集中了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等重要场馆;北部规划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占地约680公顷。

奥林匹克公园以中国传统文化成就和世界体育成就为设计构想。它包括三个基本因素:森林公园向南部延伸;文化轴线向北延伸,作为故宫皇家轴线的终点;奥林匹克轴线,连接亚运村和国家体育场。

1.森林公园

以“通往自然的轴线”为主题的森林公园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地带北部,是北京市中轴线向北的终结。森林公园采用自然式布局,从其北部松林密布的丘陵起,溪流蜿蜒向南流动,形成了一个湖泊,湖水沿着轴线东侧向南延伸形成奥林匹克运河。整个水系的形状酷似蟠龙,并将“龙尾”环绕着国家体育场,衬托其标志性的地位。森林公园内共有文物古迹14处,规划将这些文物全部保留下来。

2.文化轴线

北京城市的传统中轴线贯穿整个奥林匹克公园,其自身轴线从中心区至森林公园内长5公里,并每隔1000米设计一个纪念广场代表每一个千年,体现中国各个朝代5000年来的成就与贡献,最后以简洁的形式消失在森林公园山中,代表中国古代文明发源于自然。文化轴线的设计借古喻今,寓意深刻。

3.奥林匹克轴线

奥林匹克公园起于亚运村体育场向北穿过国家体育场到达体育英雄公园,与文化轴线交叉,最后到达森林公园中的奥运精神公园。此轴线为奥林匹克轴线,是奥运精神的象征。

奥林匹克公园的设计,将城市空间作为整体考虑,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并把北京现存建筑与公园完美结合;森林公园、文化轴线和奥林匹克轴线共同组成了奥运公园的主体构架,形成大景观空间的概念,并以此形成独具特色的景观体系;设计沿用了中国传统理念,同时以现代的设计手法实现了创办科技奥运、尊重自然、创北京新形象的多重目标。

篇五: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评价 刘正阳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评价

北京城市学院 10资源本2班 10111502026 刘正阳

摘要: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是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继承城市中轴线的奥运主题公园。采用“绿色”、“科技”、“人文”的设计理念,结合世界先进建筑潮流、设计理念而建成。该公园的建设契合了园林建设的基本要素,从地形、植物、水体、生态、功用等多方面考虑了公园的设计布局。但是,园中细节仍然有不尽人意之处。

关键词:奥林匹克公园 设计理念 规划 要素 不足

导言:随着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举行,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成为了世界备受瞩目的地方。公园的整体规划与景观设计关系到了运动员及游客的游览效果。人性化的规划设计使游客兴致盎然,设计上的不足也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的不便。 1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概况

1.1 奥林匹克公园建设概况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地处北京城市中轴线北段,北至清河南岸,南至北土城路,东至安立路和北辰东路,西至林萃路和北辰西路。公园总占地面积11.59平方公里,并分成了三个区域。北部是森林公园,占地6.8平方公里;中部是主要场馆和配套设施,占地3.15平方公里;南部是已建成场馆区和预留地,占地1.64平方公里,中华民族园也纳入了奥林匹克公园的范围。

着眼于城市的长远发展和市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使公园成为一个依托亚运会场馆和各项配套设施,集体育竞赛、会议展览、文化娱乐和休闲购物于一体,空间开敞、绿地环绕、环境优美,能够提供多功能服务的市民公共活动中心。

奥林匹克公园是城市传统中轴线的延伸,意喻中国千年历史文化的延续,是一个的融合了办公、商业、酒店、体育、会议等多种功能的新型城市区域,区域内的能源、资源供给便利;交通网络发达;并且存在着一定规模的商业服务。 奥林匹克公园也是一座景观公园,其中包括一条贯穿南北的龙形水系、各式精心设计的花卉图案、景观灯柱等。位于地下的下沉花园,同时兼有交通网点(地铁站)的作用,它将中国的广庭、城门等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结合起来,营造了古今交融的时空意境。[1]

图1-1 奥林匹克公园总体规划图

1.2 奥林匹克公园设计理念

1.2.1 绿色

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践行绿色奥运理念的项目包括于洪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等11个项目。中心区内建造了一套区域全覆盖、规模化、智能化的于洪利用系统,将自然降雨有效收集,循环利用于中心区园林灌溉、景观水体补充。中心区地下商业项目安装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利用铜铟硫薄膜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网到地下商业供配电系统。中心区地下车库应用了导光筒系统,让自然的阳光照亮地下。中心区还利用废钢渣建筑抗浮设计,中心区地下建筑位于地下水位较高区域,必须进行抗浮设计以保障安全。

1.2.2科技

中心区采用了大量成熟和创新意义的高科技技术,建筑了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奥林匹克园区,推进了最新技术成果在建筑业中的转化:针对的呢工具数量多、分布广、需要场景化控制等特点,中心区的景观照明才用了国际先进的IPV6数字化技术,系统安全可靠,支持绿色节能。中心区的多功能演播塔采用了LED夜景照明系统,具有亮度高、使用寿命长、节能绿色环保等优势。中心区积极采

用各种先进成熟的节能环保技术,推动环保清洁型城市公厕的应用;分质用水,采用再生水作为重测和清洁水源;采用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相结合的通风设施;采用太阳能热水的环保节能型热水系统;运用智能自动控制技术实现节能型采暖系统。此外,中心区还应用了气泡混合轻质土回填材料这一新型建材,以及大规模苗木移植存货技术。

1.2.3 人文

北京城以其南北轴线为基础而建设,城市上百年的发展都是围绕这个轴展开的。规划的意图是在轴线的末端建设奥林匹克公园。经过慎重考虑,在周线的周边地区而不是在轴线上建造新的建筑。周线的持久力度、大胆和简洁远远超越了建筑本身。规划设计的奥林匹克公园周线长达5千米的距离。

轴线的规模是纪念性的,强调其重要性。这条轴线在森林公园的山中消失,代表中国古代文明发源于自然。[2]

2.简剖奥林匹克公园局部规划

2.1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规划

分析评价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合一运用所学的“园林中的自然要素”来诸葛剖析。

2.1.1 土地与地形

根据奥林匹克公园西南高,东北地的地形,设计者挖湖堆山,将山脉自然地融入森林公园、融入中轴、融入城市,形成山环湖,溪绕山的景致。

这里的地形由水系凸显出来。龙形水系由奥湖曲折通向中心,形成弧形景观水体作为龙身,伴有一系列的小岛,上设有许多园林小品设施供游人休憩、观赏、使用。

图2-1 奥林匹克公园龙形水系

2.1.2 园林植物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通过巧妙利用各种植物,使园林景观逐渐由城市化向自然山林过渡。公园选择乔木时主要以抗性强、易成活、形态优美的乡土树种为主,片状配置成自然式混交林。自然式混交林根据植物搭配的不同分为乔木混交林和乔灌混交林。

乔灌混交林是为增加城市植物群落观赏效果而形成的具有特殊景观特色的搭配模式,并运用植物本身的观赏特性进行合理配置,形成不同季节的景观类型。

2.1.3 水和水体

在园林建设中,水体是为园林增添活力和生气的重要环节。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水的基本设计形态是静水和流水。

静态的水体能反映出倒影,粼粼的微波、潋滟的水光,给人以明快、青柠、开朗或幽深的感受。在园内的具体体现为龙形水系。

公园除静水外,还营造了亲近游人的流水的景观。水不停流动,表面丰富表情成为了造园的素材。水流设计十一平面为主,空间分割为效果,由于不停流动就给人以生命感。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水体大都是采取了节能环保措施,运用处理后的中水作为观赏水体。前卫、环保的理念值得园林设计规划者的思考。

2.1.4 生物多样性

规划要求森林公园结合各种生态环境技术,通过人力打造具有和谐生态基础的自然环境,符合各项具体指标,形成科学的生态体系。因此,生态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林地、草地、湿地、水域等系统进行规划,恢复其动植物群落,最终实现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服务价值,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北区严格控制内部的房屋建设,使其成为较为完整的几片种群源地,将人对自然的干扰降到最低。通过在公园的各个区域规划设计不同的林地、灌木丛、草地以及各种各样的湿地,使得每个区域都有其特定的自然风貌,对应不同的动植物群落。通过培育具有遗传学优势的种群,强调本地物种,由这些物种组成林地、草地、溪流小湖区、湿地以及水域中的主要生境结构。植物的自然生境结构形成后,许多昆虫和其他动物将会自然地迁入,同时还将由生态学家引进其他物种,以便加快生态功能的形成。例如,设置吸引鸟和蝴蝶的设施,将会推动生境的完善,同时还会带来显著的公共利益。[3]

2.2 奥林匹克公园南区规划欠妥之处

奥林匹克公园南区作为体育场馆建设集中区域,备受世界瞩目,同时也受到了各界人的一致好评。这其中便包括体育场馆的内部设施与外在形态,以及场馆同周围围栏等景观的协调程度;公园范围内多有公园的全图,为游人指出了当前位置、厕所、拍照处等园林设施处。

但是近乎完美的公园在园林设计方面也是存在着瑕疵的,这些问题大都是出现在了园林小品设施上面。

2.2.1 休憩性园林小品

休憩性园林小品主要有各种造型的园凳、园椅、园桌、遮阳棚等等。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园凳主要包括两种:一种为分散型小凳,另一种为长凳。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