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初中作文 > 教育资讯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8 15:23:28 初中作文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初中作文

篇一: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

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

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

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

哦~~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 一座座山川相连

呀啦索那就是青藏高原 music......

是谁日夜遥望着蓝天

是谁渴望永久的梦幻

难道说还有赞美的歌

还是那仿佛不能改变的庄严

哦~~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 一座座山川相连

呀啦索那就是青藏高原 呀啦索那就是青藏高原

哦~~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 一座座山川相连

呀啦索那就是青藏高原 呀啦索那就是青藏高原

篇二:《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

____信息技术在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

砂河二中 孙焱

初中语文教材中,编入大量的古诗文,这样可以让学生热爱灿烂的中华文明,陶冶情操,提升文化素养和个人品味。因为古诗文是中华文明长河中璀璨的明珠,集古代仁人名家之大成,意境悠远,文辞精炼,感情浓厚,哲理高深,读来节奏铿锵,意犹难尽,回味无穷,对学生有着深远影响。所以古诗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同于小学古诗文的学习,不仅仅要熟记,还要求能对诗文中的意境,形象和作者情感,表现手法有所理解和掌握。教师也很重视这块的教学,但在传统教学中,由于条件限制,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教起来很不得心,学起来很枯燥,使原本鲜活的文本变得僵化而死气沉沉。古诗文它反映的是古代人的生活和世界观,描述的是原生态的自然美景,而我们的现代中学生,每天生活在狭小的世界,大多数时间是呆在学校和家里,周围高楼林立,小河干涸,树木寂寥,人多嘈杂,身处环境和日常生活方式与古代相差甚远,在加上生阅历少,让学生走进作品,想象诗文中的形象,与作品产生心灵共鸣,领悟作者思想感情,犹如让生去做“无米之炊”,这也成为古诗文教学最大的难题。随着课改的深入,信息技术走进了课堂,它像一声嘹亮的呼唤,带来了远古美妙的回忆,为古诗文教学展开了新的画卷。

于是我开始尝试运用多媒体进行古诗文教学,在不断的摸索中,我真正认识到它在教学中作用及在教学中如何恰当的使用,并总结了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以美入美,置身诗境

古诗词意境优美,学好一首诗词,首先需进入诗词中创设的意境中,能够领会诗词中通过文字描绘出的境界。而对于文化底蕴不深的中学生来说,一下子很难入境。多媒体是最好的媒介,我在教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时候,在学生了解了作者和背景后,播放歌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学生合书闭目,在优美的音乐中聆听这首歌,(不设计画面,以免打碎学生想象力,分散学生听词的注意力)打开想象,慢慢进入特定的意境中,去领会词的大意,意境,和作者的情感。音乐美的旋律加上词的美的文字,和歌唱者贴切的抒情,学生很自然地进入词中的意境,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收到极好的效果,不仅让美的音乐把学生带入词的美的意境,而且品味了美的歌词,也即要学习的《水调歌头》;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打开书朗读全词,在朗读的时候刚才获得的美的体验会再次出现,这种体验和感受是老师的讲解所无法实现的,并且便于学生记诵;课末再播放,重新领会,在优美的歌声中结束本课。多媒体在本课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让课堂出彩。

- 1 -

二.激活气氛,诱发参与

总复习的时候,如何复习篇数众多,内容丰富的古诗文,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多媒体的运用,为我们解决了多年来难以解决的困惑。我在复习古诗词的时候,是这样设计的:利用多媒体展现一幅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加上背景音乐,让学生说出用哪首诗可以形容这幅画,学生完整背诵出《天净沙.秋思》,由此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归纳出初中阶段所学关于秋的古诗词。接着展现另为几幅配乐画面:浅草,乱花,悠闲的马儿;白雪,江边垂钓的渔翁;一池碧水,满眼亭亭的莲。要求根据画面内容,归纳出相应题材的古诗词并赏析经典名句,并评选出优胜组。这些美的画面动人的音乐,大大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打开了学生思路,以前学过的一首首古诗词也会以画的形式浮现出来,在积极的氛围中,诱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气氛中,学生视觉和听觉和思维都在动,有力而又自然地激活了学生,这些诗词不再是简单的文字,而是一幅幅生动的画,诗如画,画即诗,促进了学生对古诗文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展示资料,丰富课堂

对于离我们较远的地方,学生很陌生,学习相关文章就没有具体印象。多媒体就可以帮助我们。我在教学《岳阳楼记》的时候,由于学生对这个地方不了解,所以我利用多媒体,展现了岳阳楼洞庭湖的景观,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形象,并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岳阳楼的历史,丰富了课堂内容。使学生既有兴趣学,又便于学习理解课文,提高课堂效率。

科学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教育也不会止步不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便利。更给古诗文教学带来了活力和生机,把遥远的时代拉近了,把远古的呼唤送来了。想起那首歌——“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你,信息技术。

- 2 -

篇三: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 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 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

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 哦

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 一座座山川相连

呀啦索

那可是青藏高原?

是谁日夜遥望着蓝天 是谁渴望永久的梦幻 难道说还有赞美的歌

还是那仿佛不能改变的庄严 哦

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 一座座山川相连

呀啦索

那就是青藏高原

篇四: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1

2015年度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

命题:郑 审核:融优科学组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12年5月29日杭州长运司机吴斌驾驶大巴车行驶于沪宜高速公路上,突然有一铁块 “从空中迎面飞来”,吴斌来不及躲避,“大巴车撞上了铁块”。请同学们用参照物的相关 知识来分析下面所说的正确的是????????????????????( )

A、铁块“从空中迎面飞来”与 “大巴车撞上了铁块”所选取的参照物是相同的。

B、铁块“从空中迎面飞来”是以铁块为参照物

C、“大巴车撞上了铁块”是以吴斌为参照物

D、“大巴车撞上了铁块”是以铁块为参照物

2.“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企盼??”这就是李娜的经典名曲《青藏高原》, 每次听这首歌,我们的心都会被李娜天使般的声音带入那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其实很 多人喜欢这首歌,但是无法学唱,因为音调太高了。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可以知道这是因 为?????????????????????????????????( )

A、学唱者的气力不行,跟不上 B、学唱者声带单位时间内振动次数太少,达不到要求

C、学唱者的音色太差了 D、学唱者不懂基本的乐理知识

3.下列关于子房、胚珠、卵细胞、受精卵和胚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一个子房只含有一个胚珠 B、一个胚珠只含有一个卵细胞

C、一个卵细胞只与一粒花粉产生的精子结合 D、一个受精卵只发育成一个胚

4.下列数据是小明对身边的一些物理量的估计,其中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淋浴的水温大约是37C B、班中某男同学的体重为50牛

C、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D、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2m/s

5.“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民间皮影戏的“皮 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以下列出的“影”与科学 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

A、手影——光的反射 B、皮影——光的直线传播

C、倒影——平面镜成像 D、摄影——凸透镜成像

6.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跳远之前先要快速奔跑再起跳,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

B、汽车驾驶员必须系安全带。原因是高速行驶的汽车速度很大,使人的惯性变得很大。

C、停在路边的汽车没有惯性。

D、在高速公路上大货车比小轿车的限速低。是因为大货车的质量大惯性也大,不容易刹 住车。所以限速低。

7.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

D、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

8.在浦江县城的塔山公园内每天早上都会一群群的老爷爷老奶奶在唱红歌。旁边还有很多 种乐器在伴奏。一会儿这边笛声响起,一会儿那边二胡拉响。你能够分辨不同乐器发出 的声音主要依据???????????????????????????(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9.2012年6月16日这天,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火箭将神舟

九号送入太空,包括一名女航天员在内的三名航天员将首次进入

天宫一号。如图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这一天地球位于 图中

公转轨道的???( )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

10.下列说法或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在青春期女孩乳房已经开始发育,所以应该穿紧身衣服束胸以免被同学发现

B、部分男孩在青春期开始长胡须,看起来很不好看,所以应该趁早拔掉

C、发现同学特别是异性同学长腋毛而取笑他(她)

D、每个人进入青春期的时间和所表现出的情况是有差异的,要尊重差异

11.2012月5月21日早晨,萧山地区天空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日偏食

景象(右图)。此时,小明同学将太阳光垂直照射在纸板一个很

小的“△”形孔上,那么在地面形成的光斑是???( )

A、 形 B、“○” 形

C、“ △ ”形 D、 形

12.人推墙,墙同时也推人,这两个推力的三要素???????????????( )

A、完全相同; B、大小、方向都相同,作用点不同

C、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 D、作用点相同,大小、方向都不同

13.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个凸透镜前30厘米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 的像。若把蜡烛从原来的位置向凸透镜方向移动20厘米,则此时蜡烛经该凸透镜所成 的像是???????????????????????????????( )

A、放大的虚象 B、等大的虚象 C、缩小的实像 D、缩小的虚象

14.花生在果实发育时,子房柄(即子房的下部)不断伸长,把子房推进土壤里发育成果实。 为了证明花生发育时需要怎样的外界条件,有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并得出了以下结论, 其中正确

的是????????????????????????????( )

A、花生果实发育需要光照 B、花生果实发育需要吸收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

C、花生果实发育需要黑暗条件 D、花生果实发育需要土壤的缺氧条件

15. 下列选项中与地球上产生昼夜现象无关的是??????????????( )

A、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C、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D、地球本身不发光

16.2012年4月12日6时55分,墨西哥米乔阿肯地区发生里氏7.0级地震,正确的逃生 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以下措施错误的是????????????????( )

A、从室外跑到坚固的楼内躲避

B、快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

C、在室外,避开高大建筑或危险物,双手护头蹲下

D、被埋压在废墟下,不要急躁,想办法维持生命,寻求救援

17.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

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前两秒内小明跑得更快

C、8秒内小明的速度是5m/s D、8秒内小明跑得路程更长

18.3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做了这样实验: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 由飞翔。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 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下列问题不是该实验所研究的是( ) ..

A、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

C、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19.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拉力F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右图所示为 其受到拉力F的示意图,其中可能的是?( )

A、只有甲 B、只有乙、丙

C、只有甲、丙 D、甲乙丙均有可能

20.老师正在讲台上讲课,小丽和同学们正在老师指导下边学习边实验,这是物理课堂上常 见的一幕。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教室里的摩擦突然消失,对可能出现的现象,下列说 法中错误的是????????????????????????????( )

A、同学们稍微活动就会从椅子上纷纷滑到地面上

B、固定吊灯的螺丝从天花板上滑出,致使吊灯落在地上

C、写字时铅笔从手中滑出飘在空中

D、由于太滑,稍用力桌椅就会在地面上不停地滑着、碰撞着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2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 米/秒,夏天下雷阵雨时,我们总是在见到闪电后 在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 。

22.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时,地轴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使地球表面产生了很多奇妙的现象。 细心的七年级同学发现:阳光照射下家里窗户影子的大小和位置会随时间发生变化。于 是他提出了下列问题,请帮助分析回答:

(1)一天中,太阳高度最高时是在。

(2)浦江黄宅中学的纬度是29.448oN, (填“有”或“无”)阳光直射机会。

(3)为使底层住户的窗台全年都有阳光,黄宅镇上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 的楼影来计算。

23.四季豆又称菜豆,是一种当下人们食用的蔬菜。请根据下图回答:

(1)可食用部分(甲图)是由发育而来的;

(2)成熟的种子(乙图)是由发育而来的;

(3)乙图中的4将来发育成

(4)人们食用的豆油主要来自乙图中的

(填序号);

24.打排球时,手对排球施加了力,排球就向前飞去,

说明了___▲____。同时手感到痛,使手感到痛的 B、铃铛是怎样发声的 D、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

25.在下列动物中:①猫 ②鸭 ③大象 ④ 鲫鱼 ⑤金丝猴 ⑥蝴蝶,

属于卵生的是(填序号) ▲ 。其余动物生殖方式是属于 ▲ ,这类动物 幼体在母体的子宫内发育,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26.浦江沃尔玛超市里收银员收款时,往往用一个类似探头的扫描器照

射商品上的条形码,扫描器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输入到电脑里,

从而识别商品的种类和价格。如图所示,条形码由黑白相间的条纹

组成,其中白色条纹能够 ▲ (填“反射”或“吸收”)各种色光。

27.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

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木块,使其

作匀速直线运动,

(1)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则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为 ▲ N。

(2)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他 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中存 在的问题是 ▲ 。

28.质量为2kg的一个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水平向右大

小为10N的拉力后,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则受到的摩擦力为

▲ N,受到的支持力为 ▲ N.(g=10N/kg)

39.学校的阅览室的李老师,近日发现自己的眼睛;“看远处能看得清,正常看书有叠影”。 并对自己的眼睛所产生的现象作出如右图所示的折光系统。问:

(1)这位李老师的视力已患上 ▲ (填写:远视眼或近视眼),

你作出判断的依据是 ▲ 。

(2)若要使李老师能在正常情况下看书写字,你认为应购买由

▲ (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做成的眼镜,此眼镜对光线有 ▲ 作用。

30.“春蚕到死丝方尽”,下面是有关蚕的一生的描述,根据内容回答问题:

家蚕的受精卵孵化成幼虫,幼虫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方面与成虫差异很大。刚孵化 出的小幼虫经过4次蜕皮,并吐丝结茧,这时期称为“蛹”。蛹经过一段时间最后羽化变 为成虫,即蚕蛾。问:

(1)你认为蚕的这种发育属于哪种发育类型? ▲

(2)根据文中所提供的信息写出蚕的一生依次要经历的几个生长时期的名称: ▲

31.(1)月球车配有表面凹凸很深的六只轮子状的“大脚”使它具有翻山越岭、各方向行走 能力。最快进行时速度可大3米/分,合 ▲ 千米/时。月球车的车轮凹凸不平, 目的是为了 ▲ 。

(2)如果你有幸成为我国“常娥计划”中第一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你认为月球上可能 发生的现象是 ▲ 。

A.月球车到达月球后质量会变小,但重力不变

B.月球车到达月球后质量不变,受到的重力也不变

C.月球车到达月球后的质量不变,但重力会变小

32.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 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t=1秒时, 物体处于 ▲ 状态。t=1秒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 牛。t=3秒时,物体 受到的摩擦力 ▲ 牛。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33.右图为一辆轿车的俯视示意图。O点为司机眼部所在位置,司机在

右侧的后视镜MN(看作平面镜)中能看到车尾S点。根据平面镜成像

规律画出司机眼睛看到S点的光路图。

34.如下右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辆小车,重力为9牛,向右上方与

水平方向成30°角拉,用力6牛,画出这两个力的图示。

四、探究题(每空1分,共15分)

39.成成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

律”的实验。如图所示:

(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 调

整(选填“上”或“下”);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 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 cm;

(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 (选填“左”或“右”)移 到某一位置,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 ▲ 、清晰的实像。

(4)当蜡烛因燃烧而逐渐变短时,光屏上的像位置将随之 ▲ (填“向上移”或“向 下移”)

(5)在实验时,突然飞来一只苍蝇,停在了透镜上,遮住了一部分透镜,则光屏上的像 ????????????????????????????????( ▲ )

A.苍蝇放大的像 B.苍蝇缩小的像

C.蜡烛的像想一部分没了 D.整支蜡烛的像,稍微变暗了些

(6)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 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 )

篇五:高三历史期中考试卷

宁波市慈湖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卷

高 三 历 史

考试时间:90分钟 卷面分值:100分

说明:本学科考试采用网上阅卷,请将答案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的答案不给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

C.“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

2.史料记载:“ 687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人名)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刘祎之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主要是因为它违反了

A.诏令须经起草和审议的程序 B.诏令须由枢密院负责的规定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3.《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入,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

A.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 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C.皇权与宦官的矛盾激化 D.六部已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4.导游带领一群学生到博物馆参观,走到近代展馆前,导游向同学们解说关于近代列强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国,不断地侵占中国权益时是这么说的:“起初①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接下来②外国商人在上海的西餐厅悠闲的喝咖啡;后来③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最后④外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显然导游把列强取得这些特权的顺序弄错了,那么符合历史事实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5.“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这一条款应当出自于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

6.1912年《民权画报》刊载了一幅漫画《博物院之最新陈列品》(图1),副标题为“大人老爷所用”。该漫画表达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抨击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

B.肯定辛亥革命的伟大业绩

C.宣扬等级有差的传统思想

D.呈现丰富多彩的中华文明

7.以下是某支部队战前的誓师词:“嗟我将士,尔肃尔听。国民痛苦,火热

水深。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

与该誓词有关的是

A.北伐战争 B.百团大战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8.“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

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中国的近代化》)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

A.国民革命的兴起 B.土地革命的开展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战略反攻的开始

9.表1是摘录于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部分)。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表1

图1

A.北伐先遣战江南 C.千里跃进大别山 D.挥师过大江

10.“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呀啦索 那可是青藏高原。”歌手韩红的一曲《青藏高原》唱响全国,下列哪些事件给西藏地区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①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②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③1965年西藏自治区的成立 ④改革开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1.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在1958年时曾说,“如果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这样的承认,那对于远东各非共产党国家的政府的生存几乎是致命的打击。”下列各项中,表明美国开始改变杜勒斯时代上述对华政策的是

A.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B.尼克松遣基辛格秘密访华

C.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

12.中国网新闻中心曾发表评论指出:“九二共识”虽只是一个用词符号,……但其重要的部分则是两岸双方当时达成的共识内涵,即“□□□□”。这里□□□□处的内容是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国两制原则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海峡两岸均坚持和平统一原则 D.海峡两岸均放弃武力统一原则

13.有的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该学者的主要理由应该是

A.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的基础 B.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

C.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的扩充 D.法典明文公示,打破贵族对法律知识垄断

14.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继承王位时只有18岁,辉格党领袖墨尔本几乎是手把手地教她如何做一个立宪君主……(女王)尽量自我克制,尽管她不喜欢辉格党领袖罗素,也不喜欢自由党首相格拉斯顿,但是她仍旧尊重政府领导者的决策。维多利亚女王“仍旧尊重政府领导者的决策”的主要原因是

A.受政治体制的约束 B.政府决策的合理有效

C.女王有较高的素养 D.英国政治传统的影响

15.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说:“在共和政体中,立法权必然处于支配地位,立法权拥有的这种优势可能导致多数人的暴政,因此,必须在制度设计上淡化这种危险。”美国“在制度设计上淡化这种危险”的措施有 ①确立联邦体制 ②以三权分立原则构建中央政府权力 ③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④以一定比例计算南方黑人奴隶的人口数量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6.学者吴慧指出:“重农抑商,重农是目的,抑商是手段。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下列各项中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重农”有效提高了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 B.“抑商”成功地抑制了古代工商业的发展

C.重农抑商强化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D.重农抑商成为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

17.阅读《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表2)。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表2

A.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量持续增加 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C.中国茶叶和生丝生产日益商品化 D.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8.1912—1919年,中国社会出现了兴办实业的热潮,兴建厂矿企业四百多家。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是

A.面粉业 B.纺织业 C.造纸业 D.采矿业

19.观察图2,这一材料

A.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表明股票投资的理念得到人们认可

C.说明中国开始组建合作性金融组织

D.反映国家对手工业发展道路的探索

图2

20.表3 反映了某时期中国与各国贸易的情况。导致表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表3 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

A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改革开放全面实行

21.伴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迁。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社会习俗开始出现于

A.明末清初 B

.清末民初 C.新中国初期 D.“文革”时期

22.托克维尔这样描写1835年的曼彻斯特,巨大的建筑物高耸于住所之上,隔绝了空气和阳光。城市的一边属于富裕的少数人,另一边属于贫穷的绝大多数人。男人、女人和儿童都被绑在永不疲倦的机器上,肮脏的下水道里淌出的却是足赤的黄金。从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有①造成了环境污染

立的阶级③工业化进程迅猛④金矿业发达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②出现了两大对

23.2013年新年伊始,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加速,一场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席卷我国大部,空气质量持续恶化。在西欧国家历史上也有似曾相识的场景。人类面临类似威胁始于

A.文艺复兴时期 B.蒸汽时代 C.电气时代 D.信息时代

24.罗斯福新政有两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主要是巩固和发展第一阶段已取得的成就。下列法律法规是在

第二阶段颁布的有 ①《农业调整法》 ②《公平劳动标准法》 ③《联邦紧急救济法》 ④《社会保险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5.1920年,奥格涅茨省一农民在信中写道:“与穷凶极恶的资产阶级强盗的斗争已经三年了,这需要国家做出巨大的牺牲和忍受极度的痛苦,而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新的沉重负担……农村缺少鞋子、衣服和日用品。”在这一背景下,苏俄果断实施的政策是

A.统一分配生活必需品 B.实行固定的粮食税

C.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 D.大规模开荒种植玉米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第31题19分,第32题15分,第33题16分,共50分。)

26.(19分)明清时期的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潮流,但仍是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阶段,一些学者从不同领

域进行了研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洪、宣之世,内阁大学士身兼部职,阁权渐崇。由于宫廷的禁例和大臣理事的规矩,皇帝无法随时召唤近在咫尺的内阁大臣,皇帝和阁员之间难以随时配合。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在明代是由宦官实现的。清朝吸取明朝的教训,严禁宦官擅权。于是,雍正帝选调内阁大学士等官“日值禁廷,以待召见”,形成了军机处制度。

——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材料二 元明以来边疆地区实行土司制度。明朝中叶以后,开始逐步改土归流——把土司改为中央政府委派的流官。土司苛索花样繁多,土司家婚丧、寿诞、生子、盖房、过节都要征派。地处边隅的土司,“无事近患腹心,有事远通外国”,致使西南边疆的统治十分不稳定。清世宗任命鄂尔泰为云贵广西三省总督,进行改土归流。在改流地区,设置了与中原地区同样的府、州、县及镇、协、营、汛,派驻官兵,并着手改革许多落后的剥削方式及陋规恶习。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

——据孙占元《左宗棠评传》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代政治形态相比于明代的进步之处。(4分)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改土归流”的含义及其作用。(7分)

(3)根据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写出左宗棠“引边荒艰巨为己任”的历史背景,并概述左宗棠收复新

疆的策略。(8分)

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