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绍兴是谁的故乡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1:18:08 作文素材
绍兴是谁的故乡作文素材

篇一:我的家乡绍兴介绍

我的家乡绍兴介绍

目录

基本概况 ......................................................................................... 2 经济概况 ..................................................................................... 3~4

政治 ................................................................................................. 4 社会 ............................................................................................. 4~5

旅游 ................................................................................................. 6

我的家乡绍兴介绍流程图

1 / 7 2014.11.30

法学2班201461120222徐炯乐

我的家乡绍兴 1.基本概况

年11月数据)。 兴市是浙江省辖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杭州湾南岸。东连宁波市,南临台州市和金华市,西接杭州市,北隔钱塘江与嘉兴市相望,位于东经119°53′03"至121°13′38"、北纬29°13′35"至30°17′30"之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全境域东西长130.4千米,南北宽118.1千米,海岸线长40千米,陆域总面积为8273.3平方千米。市辖区总面积2942平方公里,人口216.1万(2013

绍兴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2],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人居奖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也是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绍兴素称“文物之邦、鱼米之乡”。著名的文化古迹有兰亭、禹陵、鲁迅故里、沈园、柯岩、蔡元培故居、周恩来祖居、秋瑾故居、马寅初故居、王羲之故居、贺知章故居等。

我的家乡绍兴介绍

代以前,会稽一直是浙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境内所产的越国青铜剑,汉

代到三国的铜镜,唐及其以后的陶瓷、茶叶,隋唐开始闻名的丝绸,南宋时进入

全盛期的绍兴黄酒等,质量、产量都曾名扬海内外。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

绍兴府茶叶总产量达38.5万多斤(《宋会要辑稿》)。明末清初,平水镇逐渐成为浙东重要茶叶集散地。清末,每年从平水镇运销外洋的茶叶约为880万斤,运销国内的180万斤(《会稽县劝业所报告册》)。同期,绍兴黄酒每年酿造达30万缸,计300万坛(约7.5万吨)。民国时期内忧外患,天灾人祸,生产停滞,民生凋敝。据《中国实业志》记载,21年(1932),绍兴、上虞、嵊县、新昌、诸暨5县茶叶总产量仅为16.71万担,绍兴黄酒108万坛(约

2.70万吨),蚕茧13.93万担,生猪饲养量6.22万头,粮食106422万斤,其中绍兴县49390万斤。绍兴人口众多,粮食不能自给,每年从苏、皖、赣及省内金华、兰溪、建德、桐庐等地运入2亿斤左右。工业生产则更为薄弱,以当时较发达的绍兴县为例:”机制工业惟面粉、碾米、电灯、丝袜四业,共12家,职工663人”(民国38年《绍兴概况调查》);手工业6798家,从业人员24907人(酒坊203家从业人数无记载)。主要产品产量未见记载,而出口数为:锡箔320万块,绍酒108万坛,茶叶12万担,腐乳13万坛,各种绸缎(含官纱)19.5万匹。据《浙江经济年鉴》记载,至民国36年,工农业生产进一步萎缩,5县粮食产量仅

7.75亿多斤,茶叶8.4万担,酒11285吨,锡箔90万块,春茧(收购量)8663担。到解放前夕,绍兴已陷入生产落后、百业萧条、人民困苦的境地。1949年,全地区工农业总产值

3.42亿元,年人均仅153.4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62亿元,占76.52%,人均117.4元;工业总产值0.8亿元,占23.48%,人均36元。粮食总产量48.54万吨,亩产114公斤,人均218公斤。发电量100万千瓦时,黄酒1.26万吨,棉布43.6万米,绸缎54.29万米,日用陶瓷7.87万件。

绍兴所属五县(市)全部进入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行列。2012年绍兴市工业经济 3 / 7 2014.11.30

法学2班201461120222徐炯乐

先抑后扬,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工业增加值1738亿元,比上年增长9.9%,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9亿元,增长2.8%。生产总值(GDP)达到3620亿元,比上年增长9.7%,人均GDP为73304元,增长9.4%。居民收入也实现较快增长,农村增速高于城镇。2012年,绍兴市有效投资总体回稳,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23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其中工业投资881亿元,比上年增长18.4%,总量居全省第一。基础设施投资284亿元,增长17.9%。社会消费稳重趋升,绍兴市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9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全年旅游总收入506亿元,接待游客4935万人次。

201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967亿元,增长8.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93亿元,增长10.3%;固定资产投资2002亿元,增长1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8亿元,增长13.8%;外贸出口279亿美元,增长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45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618元,分别增长9.6%和10.8%;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城镇登记失业率2.9%;人口自然增长率0.05%。;预计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例为2.1%。

3.政治

4.社会

? 科技

2010年,绍兴市当年新上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星

我的家乡绍兴介绍

火计划项目、国家新产品计划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53项,省重大科技专项、创新基金项目、新产品试制计划项目等省级项目450多项。绍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嵊州、绍兴县经济开发区新增挂省级高新园区牌子,诸暨高新区列入省”十二五”新设园区发展规划。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家、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46家,绍兴市总量达到260家;新认定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省创新型示范(试点)企业11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22家;新认定省级企业研究院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23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47家。制冷空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纺织印染节能减排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列入浙江省首批15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绍兴市累计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家。组织开展电子软件、黄酒、农业、医卫等市级公共平台的5年规划制定工作,并启动一批平台项目的实施。绍兴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到12294件、11670件,均居浙江省第3位;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263件,发明专利授权量343件,专利授权量比上年增长28.9%。

? 卫生

2010年,绍兴市率先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降低药品费用2.35亿元。新农合人均筹资283 元,居浙江省第3位,参加率96.3%,参加率较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率46.67%,较上年提高10.4个百分点。全年新、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02家,新创建27家省级规范化中心。绍兴县、嵊州市和新昌县”2+X”改革试点正式启动。全年完成第三轮农民健康体检数138.41万人次,体检率45.92%,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度列浙江省前列。启动国家卫生城市复查准备工作,创建5个市级卫生镇和5个卫生强镇。市人民医院挂牌”浙江大学绍兴医院”。麻疹强化免疫接种率98.26%。37个乡镇基层卫生监督派出机构规范化运转率达100%。年末有卫生机构1457个,其中医院39个,卫生院、分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67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4916张,其中医院11676张。医生数9414人,注册护士数7506人。每万人拥有医疗床位数33.98张,每万人拥有医生21.45人。每10万孕产妇死亡率10.49人,婴儿死亡率4.76‰,保持在较低水平。

? 文化

2010年,绍兴市成功举办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经济转型与城市互动”上海世博论坛、建城2500年庆典等重大节会活动,成功申办第五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和第二届中国越剧节,隆重举行2010年公祭大禹陵典礼。绍兴市文化中心正式动工兴建。绍兴市实现乡镇文化中心全覆盖。积极推进绍兴市公共图书馆”一卡通”建设。创排越剧明星版《五女拜寿》、绍剧《八戒别传》等精品剧目,《梁祝》受邀出访法国。积极筹建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做好第三批国遗申报工作,王羲之传说、乱弹、越窑青瓷等3个项目入选第三批国遗公示名录。至年末,绍兴市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1项。开展第四批市级非遗保护名录评审工作,公布了34个绍兴市级”非遗”保护名录。年末绍兴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群艺馆、文化(馆)站125个,公共图书馆总藏量236.60万册,电视台1座,广播电台1座,广播电视台6座。年末有线电视用户132万户,数字电视用户71万户。

5 / 7 2014.11.30

篇二:谁的故乡不沉沦 耿立

谁的故乡不沉沦 耿立

耿立">谁的故乡不沉沦 耿立蔷薇-静语

曾看到过一幅照片,一个农民在被拆迁房子的瓦砾上跌坐,茫然吃着午饭,只是一个馒头和一棵大葱。这是一副为“农村上楼”而配发的照片,看到这个片子,看到一片狼藉,只觉得无边的乡村在沉沦。

我看到报道:一场让农民“上楼”的行动,无数村庄正从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消失,无数农民正在“被上楼”。

农民“被上楼”,就如镰刀割下了谷子,这不是一次收割的事件,而是一个精神的事件。有人说这世界消失方式不是一声巨响,而是一声呜咽。我想镰刀碰到谷穗是呜咽,谷子倒下时也是呜咽,推土机的巨响脚手架的巨响龙门吊的巨响,他们听不到故乡的呜咽。农历没有了,节气没有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存伦理被改造了。

古人有揠苗助长的话头,也有夜雨剪春韭的诗意,乡村的消失在证明着一种东西——故乡的脆弱,美的危险,土地不再为农人服务,土地开始为GDP服务。但没有了故乡的人是无根的,离开了地气的脚步注定是走不稳而踉踉跄跄的。

有一成语叫背井离乡,“背”是“背离”,这是孩子都能理解的;但我宁愿理解“背”为“背负”,一个背负着故乡井水的人是有底气的,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故乡井水的滋润。记得,在一次文人雅集的酒桌上,有个人问我,你的眼睛为何这样亮?我说那是故乡的水井!你的头上隐隐像有什么东西,那是什么呢?我回答:那是故乡的屋檐。友人愣住了,不知如何回答,他有点黯然,然后醉了。他说:我没有故乡的屋檐!然后就伏在桌子上呜呜大哭起来。 故乡是一个人的血地,你离开了那空间,你离不开那里蒸腾的气场,那里的细节,虽然有时光的流逝和空间的隔阻。但“任它草堆也好,破窑也好,你儿时放摇篮的地方,便是你死后最好的葬身之所”。台湾把故乡叫做原乡,作家钟离和说“原乡人的血,只有回到原乡,他的血才能停止沸腾”,真是透到了骨髓,彻骨彻肤。

但原乡在哪里?即使你千里迢迢回到放摇篮的地方,但拆迁的速度,要比你的脚步快几倍。在某些趾高气扬者烟灰弹落的瞬间,无论老房子无论老城墙,都会谈笑间灰飞烟灭。故乡小桥的容颜你无法再睹物思情,没有铜雀台可以锁住那也叫小乔的恋人,即是铜雀台也会被拆迁成瓦砾。你有的不只是乡愁,而是目睹故乡的凌迟,故乡的死亡。

我想,拆迁的那仅仅是一座座老屋么?拆迁的是那些有形的表面的东西,那融入人生的部分呢?那故乡的气味呢?要是再向人回答三十前的故乡,你准会遇到听众的不解,因为你的斜阳流水,你的蛙鸣溪头荠菜早已无有踪影,大家以为你在说谎,说不曾存在的诗意,说你的梦呓。拆迁的巨响,它不仅仅伤到了我们的骨头,它给我们不能指认故乡的人一种暗伤,在咯血,你看不到那血丝,你感到那虚空,那是一种大地的整体失忆和乡村历史的短路。 故乡是一种容器,故乡是收藏我们童年哭声的地方,一石一础,一草一叶,井栏榆树,那都是我们的见证,那里勾留了我们的年轮,涂抹了黄昏时我们读书的影子,还有那塞满草的窗子。当我们夜晚背诵课文的时候,常仰着脖颈望着窗外的星空,像是背诵着夜。现在那里的夜还是那样纯净么?没有一丝的阴翳,没有污染没有毁容?

我不反对现代化,我反对的是过度和对故乡的损伤。我是怀念一种乡村的精神质地,一种氛围和一套完整的乡野价值观,那种安恬那种惬意。故乡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也是我们人类历史的保姆,她提供的是一种见证,是我们的童年。但现代化现在成了一种不容商榷的规则,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有着吊民伐罪讨伐一切的权力。过去那种低碳的生活,那乡村的牛粪和泥泞,曾是我发誓逃离的,那不是矫情,当走过了人生,当失去了故乡,当看到沉沦的故乡,失去了的才知道珍重。

在我们人生的路上,应该有故乡。

(有删节)

14.如何理解“无边的乡村在沉沦”的含义?(2分)

15.第段记述文人雅集的酒桌上“我”与友人的问答,有哪些作用?(3分)

16.仿照示例,请列举两种心目中故乡安恬惬意的美丽情景,以及分别让你想到的与之紧密相关的文学典故或名句。(4分)

示例:故乡有安静而古老的观景台,像铜雀台那样引人遐思。我想到了杜牧的《赤壁》一诗曾发出“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感慨。

(1)

(2)

17.“在某些趾高气扬者烟灰弹落的瞬间,无论老房子无论老城墙,都会谈笑间灰飞烟灭”一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6分)

18.说“在我们人生的路上,应该有故乡”的原因有哪些?你怎样看待现代化对故乡的损伤?(8分)

14.(1)无数村庄正从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消失,无数农民正在“被上楼”。(1分)(2)农村原有的生活方式和生存伦理被改造了。(1分)(答“土地不再为农人服务,土地开始为GDP服务”和“环境被污染”可分别得1分)

15.(1)证明了“没有了故乡的人是无根的”(或“一个背负着故乡井水的人是有底气的”)。

(2)诗意问答增添了文章的文学色彩。(3)引发了下文关于“原乡”的说法。(1点1分)

16.故乡的黄昏是美丽的,我想到了元代的马致远在小令《天净沙·秋思》中抒发了“枯滕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的思乡情怀。或:我想到了清代著名文学家纪晓岚曾多次到桐庐游历富春江,并留下

“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斜阳流水推蓬坐,翠色随人欲上船” 的美丽诗篇。故乡的虫鸣鸟唱是那么的悦耳,就像精彩的田园交响曲,我想到了宋朝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和“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的名句。故乡的春天花香四野,我想到了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有“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名句。童年时游玩的地方让人怀念,一石一础,一草一叶,井栏榆树,均历历在目。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回忆故乡百草园给童年留下的精彩:“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黄昏中闭门读书享受孤独的影子也富于魅力,意境美到极致。使人想到清代诗人陈沆“黄昏雨落一池秋,晚来风向万古愁。不厌浮生唯是梦,缘求半世但无俦”的唯美境界。闭门读书那塞满草的窗子也美丽动人,使人想到宋代翁森的《四时读书乐》“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夜晚背诵课文就像是背诵着夜,使人想到宋朝诗人陆游的《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尊尊告诫读书要趁幼年发奋。或:使人想到归有光《项脊轩志》说的在南阁子中读书“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冥然兀坐,万籁有声”的夜读之趣。(任选两种,每种答到情景给1分,典故或名句给1分。)

17.(1)借代。“趾高气扬者烟灰弹落的瞬间”代指房地产开发商谈判的成功的时刻,生动得刻画了土地开发的利益所得者草菅民意的暴发户形象。(2)夸张。旧房改造的范围和改造的速度均被夸大,准确地表达了近年只管建设不顾文化保护的现状。(3)用典故。化用苏轼《赤壁赋》写三国时期周瑜赤壁之战大胜曹军的诗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深刻讽刺了当下不顾文化保护的重建工作。

18.(1)“在我们人生的路上,应该有故乡”不是说每一个人一定要出生农村并在农村留有住所,而是说每一个人都应该存有一套完整的自童年就开始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因为人都是历史的,不能隔断历史而存在,且都在一套完整的价值体系支撑下立身处世,所以每一个人都该有一个“故乡”。(4分)

(2)现实中现代化对故乡确有损伤,给我们带来了阴翳、污染甚至毁容,损毁了不少传统文化魅力,让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现代化太过强势,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缺乏包容之心,让人有压迫感。(或:现代化革故鼎新值得赞赏,那种抱残守缺的思想早该革新,贫穷落后不该是我们需要的,因循守旧的美学思想也该醒醒了。)(正反思考均可,言之成理给分)(4分)

篇三:鲁迅的家乡绍兴简介

简介百科网

鲁迅的家乡绍兴简介

周家老台门系鲁迅祖辈世居之地,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为绍兴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台门建筑。整个建筑坐北朝南,由台门斗、大厅、香火堂、后楼共四进组成,东西各有厢楼。鲁迅在绍时期,每当节庆或祖先忌日,必去老台门行礼、拜访。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市区鲁迅中路上的鲁迅故里,是一条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是您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物,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真实场所。一条窄窄的青石板路两边,一溜粉墙黛瓦,竹丝台门,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鲁迅故居(周家新台门),百草园,三味书屋,寿家台门,土谷祠,鲁迅笔下风情园,咸亨酒店穿插其间,一条小河从鲁迅故居门前流过,乌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此情此景不能不让人想起鲁迅作品中的一些场景。精心保护和恢复后的鲁迅故里已成为立体解读中国近代大文豪鲁迅的场所,成为浙江绍兴的“镇城之宝”。 绍兴鲁迅纪念馆始建于1973年。2003年初,为恢复鲁迅故里的传统风貌,与环境尺度不协调的陈列厅被拆除,恢复为周家新台门。新建的纪念馆位于鲁迅故里东侧,它东接鲁迅祖居,西邻周家新台门,北毗朱家台门,南临东昌坊口,与寿家台门隔河相望。

简介百科网

篇四:9 故乡

华章文化 word版习题

第三单元 感悟世间百态

9 故乡

名校讲坛

1.写作背景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但帝国主义依然操纵中国的财政和经济,操纵中

国的政治和军事。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的农民日益贫困。

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

的贫困,百感交集,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

2.主题解说

通过对闰土和杨二嫂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揭露了旧社

会对人民从肉体到精神的重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

信念。

3.重点突破

师:请你分析课文人物的性格特点,然后用一两句生动的话对人物作一评价。

生甲:l 生乙:杨二嫂——一个被社会扭曲了的变形人,

生丙:水生——一个20年前的(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绍兴是谁的故乡)闰土,20 生丁:界了。

4.难点攻克

现。

5.结构图解

6.学法点津

探究复杂多义的小说主题

(1)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

(2)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

烙印,把握

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3)结合作家写作的时代背景和创作动机;

(4)从小说中作者的感情倾向以及语言的感情色彩来领会。

7.拓展延伸

鲁迅名言

①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②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

③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④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⑤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⑥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

⑦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⑧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寒噤( ) 愕然( ) 颧骨( ) 惘然( ) ....

阴晦( ) 祭sì( ) zì( )睢 脚huái( ) .

2.比较下面加点词语的不同含义。

34(1)标点符号:

(2)病句:

5.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

(1)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2)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6.仔细观察下面这幅题为“家乡‘巨’变”的漫画,回答问题。

(1)请你说说漫画反映了一个什么社会问题。

(2)耕地是我们的生命线,请以“保护耕地”为主题写一则公益广告。

7.为加强对鲁迅及其作品、思想的认识和理解,你班准备开展以“认识鲁迅”为主题的综

(4)【人物解读】下面是某同学搜集的资料,你从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

①鲁迅有言,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

以为快活。

②北京大冷天鲁迅先生还穿着单裤,他对朋友说:“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

换过的老棉花。你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厚被子。生活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阅读《故乡》中“老屋离我愈远了??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完

成后面的题目。

8.选段集中反映了“我”离开故乡时怎样的思绪?

9.文末又一次写到“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

圆月”,采用了哪种描写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华章文化 word版习题

10.“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作者这样说,是不是

对故乡已经失去了信心?请说说你的观点及理由。

11.你的同学肖娜有一个表哥,大学毕业之后,好长一段时间没有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情

绪非常低落。请你从本文中摘抄部分语句送给他,并简要讲述其内涵。

(2013·呼和浩特)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周晔

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我年纪还小,以为伯父就是伯

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伯父去世了,悼他,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

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

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

去。那时候每到周末,这一天在晚餐桌

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

那个人身上。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

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

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③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伯父已经去世

多年了,这两

本书我还保存着。

④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

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⑤“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嚼着东西,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

一动的。

⑥“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

⑦“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

也是又高又直的。”

华章文化 word版习题

⑧“那怎么——”

⑨“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⑩“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1“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1○

2“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1○

3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1○

4有一天黄昏,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爸 1○

爸妈妈拉着我的手,到伯父家去。走到离伯父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看见一个拉黄包车的坐在

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

5我们走过去,看见他两只手捧着脚,脚上没穿鞋,地上淌了一摊血。他听见脚步声, 1○

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6 “怎么了?”爸爸问他。 1○

7 1○

璃片插进脚底了。疼得厉害,回不了家啦!”

8 1○

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9 1○

绷带也给了他。

0 2○

1 2○

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

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2伯父逝世以后,我见到他家的女佣阿三。阿三是个工人的妻子,她丈夫失了业,她愁 2○

得两只眼睛起了蒙,看东西不清楚,模模糊糊的像隔着雾。她跟我谈起伯父生前的事情。她

说:“周先生自己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有时候我听着他一阵阵接连不断地

咳嗽,真替他难受。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

3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2○

12.在文章中,作者与生前的鲁迅先生接触过几次?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二次接触的主要内

容。

13.第⑨段中“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

口气”表达了此刻鲁迅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什么方法刻画人物?

篇五:我的妈妈 我的家乡绍兴

20×20=400

20×20=400

20×20=400

20×20=400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