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曾氏宗祠对联集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3:19:01 字数作文
曾氏宗祠对联集锦字数作文

篇一:关于曾氏族众代表要求退还曾氏宗祠一事的再次答复

关于曾氏族众代表要求退还曾氏宗祠一事的

再 次 答 复

曾氏族众代表:

你们向我局递交的《依法撤销错误产权登记申请书》已收悉。局领导非常重视,仔细阅读了该报告,及时安排专人,查阅相关的政府文件与档案资料,现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答复如下:

一、曾氏宗祠产权异动的情况及有关政策依据,我们在2011年8月29日已做了信访答复,在此不再赘述。不久前,我们向省有关部门咨询,得知国家建设部1989年以建房字(1989)512号发出的《关于城镇房屋所有权登记中几个涉及政策性问题的原则意见的通知》第四条规定:“关于会馆、祠堂、善堂、书院、行帮等房产,已按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政策的规定接管的由原接管单位登记。”

二、你们始终认为房产局占有了曾氏宗祠,这是个认识的误区。第一,从历史来看,解放前中国实行私有制,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于1953年开展“一化三改造”,1956年基本完成,城镇的土地、房屋、学校、工厂、医院等均收归国有(公有),曾氏宗族也在此列。第二、从事实来看,房产局作为政府的一个部门,只是代表国家管理公房,并无处置国有资产的权力。

三、任何单位、集体和个人,任何事情的处置都要依法依规。从2010年3月对你们接访以来,我局一直高度重视,并多次向各级有关部门请示和咨询,但到目前,得知国家并无允许返还宗祠产权的

规定。作为上访人,你们也有权力向国家、省有关权威部门咨询。

四、为向你们作好信访答复,我们查阅资料,多方了解有关祠堂的历史现状与政策。祠堂是封建文化的产物,解放前,在中国的城市乡村不计其数。解放后到文革,在北方,因损毁或改作公用,几乎荡然无存,如今,北方基本上已没有祠堂的概念。在南方,尚有部分幸存,保存完好的极少,均为国家文物,具有代表性的有安徽徽州的有胡氏祠堂(胡锦涛总书记的族祠)、叶氏支祠、大都伯祠等。在城市中保留下来的更是屈指可数,寥寥无几,著名的仅有广州市的陈家祠堂,于光绪年间(1890-1894),由广东七十二县的陈姓人合资兴建,1957年列为广州市重点文物,1960年为省重点文物,1988年为国家重点文物,以上祠堂与教堂,寺庙一样,产权属国家。你们若想恢复重建曾氏宗祠,可向国家各级文物部门申报。

总之,如果国家有偿还祠堂产权的政策,我局一定请示上级政府,实事求是,依法依规办理,如果你们能成功申报为重点文物,国家投资重建,我局愿按有关规定实现产权转移。否则,我局不能也无权撤销该房屋的产权登记。

特此答复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篇二:曾氏的由来

曾氏族谱

姓氏何来

曾姓来源比较纯正,据有关史料查证,主要出自姒姓,为夏禹的后裔。相传帝舜时,鲧的妻子因梦食薏苡而生禹,故帝舜便赐予禹姒姓。据《世本》、《元和姓纂》及《姓氏考略》所载,相传夏禹的第5世孙少康中兴了夏室后,曾把自己最小的儿子曲烈封于一个叫“鄫”的地方,在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少康的这一房子孙所建的鄫国历经夏、商、周三代,大约相袭了近两千年,一直到春秋时代,即公元前567年才被莒国所灭。这时候,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并在鲁国做了官。其后代用原国名“鄫”为氏,后去邑旁,表示离开故城,称曾氏,就此世时代代承袭下来,一直流传到今天。曾氏家族长久以来未曾有被外族或外姓冒姓的记录,现在曾姓的中国人,都是一脉传自太子巫,系出上古圣君夏禹,名副其实的四千年前是一家。所以,对于同姓联婚,曾氏家族一向严格禁止。 曾氏姒姓后裔 具有黄帝血统

曾,这个受人敬仰的姓氏,根据考证,是传自距今4180多年前中兴夏室的贤君少康。追本溯源,是上古圣君夏禹的姒姓后裔。当然,更是最为光彩的黄帝子孙。因为,治水有功的夏禹,是“五帝”之一的颛顼高阳氏的裔孙,而颛顼高阳氏,则是黄帝轩辕氏的嫡孙。这样一步步推溯上去,后世的曾姓人当然也是具有最高贵血统的黄帝子孙了。

提起曾氏的来龙去脉,可真是说来话长。原来,当夏禹的第五世孙少康中兴了夏室以后,曾经把自己最小的儿子曲烈封于一个叫作“¤”的地方,这就是古代著名的“¤国”。然后,少康的这一房子孙就世代在¤国相袭了将近两千年,一直到春秋时代,¤国才被莒国所并灭。这时候,怀着亡国之痛的¤国太子巫,就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去,并且在鲁国作了官。同时,以故国的国名“去邑当曾”,以曾为自己的姓氏。就此世世代代相承相袭下来。

光辉家世源流

关于曾氏的悠长源流,是明载于最古老的姓氏专书《世本》。该书指出:“系出姒姓,夏少康封少子曲烈于¤,后为莒灭,¤太子巫仕鲁,去邑为曾氏”。另外,历来的姓氏古籍,像《姓纂》、《姓氏考略》等书,也都同样的记载。

除了拥有这样一份光辉的家世源流之外,曾氏家族还有一个比别人更加幸运的地方,那就是他们尽管一直名高望重,但长久以来却始终未曾发现有被外族或外姓所冒姓的记录。换言之,天下所有曾姓的人,都是一脉传自春秋时代的¤国太子巫,系出上古的圣君夏禹,名符其实的“四千年前是一家。”所以,对于同姓联婚,在曾氏家族之间是一向被严格禁止的。

古代的¤国,位置是在现在山东省峄县的东方。换句话说,曾氏家族正是发祥于此地。每一个曾姓人的老家都在山东!

依照《姓氏考略》的记载,曾氏有鲁国,庐陵两望,也就是说,这个家望过去是以鲁国和庐陵两处地方为繁衍中心。鲁国,就是山东;庐陵,指的则是现在的江西吉安。曾姓的庐陵一望,始自曾子裔孙避王莽乱渡江居庐陵;易言之,庐陵一望始自东汉之际。目前遍布天下的曾姓人家,如果有族谱的记载可考,当可发现自己的先祖大多是来自过去的鲁国或庐陵。

南方巨姓大族

两千多年前始见于山东,又是一脉相传的曾氏,后来为为什么会“望出庐陵”,在江西的吉安另外形成一个繁衍中心呢?关于这个问题,有一项珍藏于台北县莺歌镇的《武城曾族谱》的记载,可资参考。该项族谱是这样说的:“曾氏去邑为氏,武城之族,盛于山东,西汉之末,不仕新莽,举族南迁,居于豫章庐陵之吉阳县,由吉阳析居永丰县龙潭,由龙潭徙居吉水兰溪。”

由此可见,发祥于山东的曾氏,是早在大约两千年前的王莽篡汉之时,由于不屑在篡国之臣的淫威之下生活,就举族搬迁到了江西,并且在庐陵一带开创了另一个新天地的。然后,他们又以庐陵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迁移和繁衍,尤其是南方的福建和广东诸地,更是他们向外发展的主要目标。所以,曾氏一直是南方各地的巨姓大族。

有关曾氏在南方各地的播迁和繁衍情形,还有下面两项文献,可资参考:《晋江曾氏族谱》所录《清源曾氏族谱序》:“曾氏先出于¤,春秋时并莒,子孙散析,在鲁者自别为曾氏。唐僖宗光启间,王潮由光州国始入闽,中原士民避难者皆徙以从,曾姓亦随迁于漳、泉、福兴之间;晋江之曾,始祖延世,为光州刺史也”;《兴宁曾氏族谱》曰:“¤,官封鲁国公,宋政和壬辰年,徙福建宁化县石壁下居焉。生子仲辉,辉子桢孙、¤孙,因宋元兵扰,不能安居,由宁化徙广东长乐县家焉。现居兴宁、梅县、平远、镇平、五华、龙川、惠州、河源、和平、广州、新宁等县之曾姓,皆为此祖之后。”

曾子备受敬仰

上面曾经一再提到过,曾氏自古以来就是名门大姓,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这样的至高荣誉的获得,当然不是偶然所致,而是由他们的无数杰出祖先,一点一滴地累积而成的。而提起两千多年来曾氏的一连串光荣历史,头一位浮上大家脑际的,可能就是人人都衷心敬仰的曾子。

曾子,名参字子舆,是春秋时代鲁国的武城人。他是至圣先师孔子的弟子,以事亲至孝,悟圣道一贯之旨,而被后世尊称为“宗圣”。

郡望堂号

1、 堂号

“三省堂”:孔子弟子曾参非常注意修身,每天从三方面检查自己:(1)为人做事有没有尽到心;(2)和朋友交往有没有失信;(3)老师教的东西有没有复习好。“三省堂”即由此得名。

此外,曾氏还有堂号“鲁阳”。

2、 郡望

鲁郡:西汉改薛郡置鲁国,治在鲁县(今山东曲阜)。相当今山东曲阜、滕县、泗水等县地。晋改为鲁郡。 天水郡:西汉元鼎三年(前114年)初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县西北)。相当于今甘肃通渭、秦安、定西、清水、庄浪、甘谷、张家川等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西晋移上邽(今天水市)。北魏相当今天水、秦安、甘谷等市县地。

庐陵郡:东汉时置郡,治所在石阳(今江西吉水东北),三国吴移治高昌(今江西泰和西北)。相当今江西永新、峡江、乐安、石城以南地区。

鲁阳县:汉置县,治所在今河南鲁山县。

姓氏家谱

全国:武称曾氏全国通谱七卷、武城曾氏重修族谱、武城曾氏族谱二卷

江苏:南京武城曾氏派衍金陵族谱(卷数不清)、常熟海虞曾氏家谱不分卷、常熟海虞曾氏家谱六卷、常熟曾氏家乘不分卷

浙江:兰溪石坑曾氏宗谱三十八卷、常山曾氏续修曾文定公族谱十二卷、常山曾氏族谱不分卷、常山定阳曾氏宗谱三卷、常山定阳桂岩曾氏宗谱九卷首一卷、常山定阳归严曾氏宗谱(卷数不清)、常山曾氏宗谱(卷数不清)、常山前川曾氏宗谱(卷数不清)、常山武城重修族谱不分卷、松阳五岭曾氏宗谱五卷

安徽:黄山太平曾氏重修族谱二十九卷首一卷

迁徙分布

曾氏出自山东,孔门著名弟子曾参就是山东人。曾子之后曾子方于西汉时家于长沙(今属湖南),是为长沙房;曾项家于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是为扶风房,其后人分别迁居于冀州(治今河北冀县)、青州(治所在今山东淄博东南)。王莽之乱时,曾据率宗族千余人自山东南迁至庐陵(治所在今江西吉安市西南)之吉阳乡,是为吉阳房。曾据后人曾略居于抚州南丰(今江西广昌县东),是为抚州房。西晋永嘉二年(308年),曾氏有一支迁居会稽(今浙江绍兴)。此外,曾氏族人还迁居于韶州(今广东韶关)、虔州(今江西赣州)、交州(今广州)、蜀郡(今成都)、豫章(今江西南昌)、吴郡(今江苏功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南阳(今属河南)江夏(今湖北鄂城)、襄阳(今属湖北)等地。唐末,曾氏开始迁往福建。清代,福建人曾赐锡移居台南,此后,闽、粤曾氏不断有人迁居台湾,进而又有迁居海外者。目前,曾氏为台湾第16大姓,在全国大姓中排第38位。

历史名人

曾国藩(1811-1872):清末洋务派和湘军首领。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曾任内阁学士、两江总督等职,后病死于南京。有《曾文正公全集》。

曾纪泽(1839-1890):字颉刚,曾国藩长子,清末外交官。他留心时事,博览群籍,通西文,好西学。初以荫补户部员外郎,后袭侯爵。光绪四年(1878年)出任驻英、法公使,1880年兼充驻俄公使。中法战争时力主抵抗。1885年任海军衙门帮办,旋为兵部左侍郎,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1887年著《中国先睡后醒论》,主张“强兵”优先于“富国”。有《曾惠敏公遗集》。

曾国荃(1824-1890):曾国藩弟,字沅甫,号叔纯,贡生出自。1856年起与太平天国军作战,1862年进围天京(今南京),1864年7月攻陷天京,受封为一等伯爵。1866年任湖北巡抚,因对捻军作战失败称病退职。1875年又被提用,历任陕西、山西巡抚,署两广总督。1884

年升任两江总督。

曾巩(1019-1083):北宋文学家,字子固,南丰(今属江西)人,世称南丰先生。嘉佑进士,尝奉诏编校史官书籍,官至中书舍人,曾为王安石所推许。散文平易舒缓,长于叙事说理,讲究章法结构,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些文章对当时在位者的因循守旧表示不

满,主张在“合乎先王之意”的前提下对“法制度数”进行一些改易更革。有《元丰类稿》。另《隆平集》也题为所作。 曾子:即曾参,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费县)人,他是孔子的弟子,以孝著称。相传《大学》是他所著,被后世儒家称为“宗圣”。

曾姓的最早家谱修于何时,已无从可考,《宋史·艺文志》记载的曾肇的《曾氏谱图》一卷,算是曾姓的最早族谱了,该谱已佚。 现存族谱大都是明以后所修;从地域上看包括安徽、湖南、福建、浙江、广东、广西、山东、四川、湖北、江苏、江西、香港、台湾等地区,尤以福建、广东、四川、江西为多。

其体例大多采用前序、后跋、中正文的体例,分别阐述修谱源起、家族起源、各支谱系、族规家法、宗祠祭祀等内容,其中尤以谱序最具影响和家族特色。

另外,修谱往往都要请学者名流、政界要人或本族名人作序,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明代刑部尚书何乔新都曾为曾姓族谱作序。

曾姓家谱文献目录

[编辑本段]

曾姓家谱一:

《温陵曾氏族谱》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

《兴宁曾氏族谱》

广东梅县《曾氏族谱》

香港新界《曾氏历代宗亲谱》

晋江《武城曾氏族谱》

《清源曾氏族谱序》

福建《上杭曾氏族谱》

《江阴曾氏续修宗谱》

《海虞曾氏家谱》

汉寿《武城曾氏重修族谱》

宁乡《武城曾氏重修族谱》

湘乡《武城曾氏榔山族谱》

湘乡《武城曾氏榔山族头江房谱》

湘潭《淦田曾氏六修族谱》

四川富顺《西湖曾氏祠族谱》

福建德化县浔中镇《武城曾氏重修族谱》(民国三十七年重修)

德化县浔中镇《武城曾氏重修族谱》

安海《武城曾氏族谱》

[编辑本段]

曾姓家谱二:

曾氏宗谱口口卷 明隆庆活字印本 北京大学卷

安徽旌德·旌阳曾氏宗谱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王昌期等续修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崇本堂活字本四册北图

湖南湘潭·石莲曾氏六修族谱三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曾自通、曾海南纂修清同治五年(1866年)追远堂活字本 十六册 北图、河北大学

曾氏(族谱)世系表不分卷曾水照 1976年铅印本 精装一册 北文献会附注在台曾氏裔孙谱系

曾氏族谱人事编、谱系编不分卷 游有财 民国1971年创译出版社铅印本 精装一册 北文献会 附注在台曾氏裔孙谱系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不分卷 清光绪间刊本 福建师大 注:谱始修于清嘉庆十一年曾毓樽、曾衍泳 福建古田·曾氏家谱续修 (清)曾新修四年(1907年)稿本 一册 福建图

海虞曾氏家谱不分卷 曾达文 清光绪—一册 哥伦比亚大学

海虞曾氏家谱六卷 曾达文民国十三年清光绪三十十年活字本铅印本

曾氏四修族谱十六卷附 曾传着 清光绪二十六年活字本 十四、十六册 哥伦比亚大学

广东潮洲·潮郡九邑曾氐宗祠祠簿一册 (清)光绪十七年曾董理等纂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重刊本 广东汕头市档

广东潮阳、惠来《武城曾氏潮阳联修族谱》6卷 凤岗介福堂 曾宪新主编 2001年编修

广东兴宁·曾氏族谱不分卷 曾庆良 民国十三年油印本 一册 广东兴宁、日本静嘉堂

广东·蕉岭曾氏族谱不分卷 (清)曾毓郯重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刻本 广东中山图 注:版心作《武城曾氏重修族谱》

广东·梅县曾氏祠不分卷 (清)曾祖禹、曾景行纂修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序刻本 一册 广东中山图 注:封签作《梅城凤尾阁曾氏大宗祠谱》

广东·南海曾氏家谱不分卷绪三年(1877年)钞本 广东中山图

广东·南海曾氏族谱不分卷绪五年(1879年)刻本 广东中山图 (清)曾梦鸿等编 清光 (清)曾毓郯重修 清光注:版心作《武城曾氏重

广东潮洲·潮安敬慎堂曾氏家谱不分卷 (民国)曾清河修 民国十八年(1929年)石印本 一册 广东中山图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 广西容县文管 注:残存本载有山东嘉祥、湖南宁乡、广西容县三地曾氏

曾氏族谱不分卷 曾氏族谱编委会 1971年创译出版社铅印本 精装一册 国史馆 附注曾氏裔孙谱系 福建·长乐县感恩村曾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曾尊椿等修 民国十九年(1930年)长乐曾氏石印本 四册 哈尔滨师大、福建图 注:清乾隆四十六年曾承苞始修

海虞曾氏家谱不分卷 曾达文 清光绪二十年木活本 一册 哈佛大学

曾氏四修族谱十六卷 曾传着 1967年影印本 哈佛大学

篇三:曾氏土楼建于清嘉庆年间

曾氏土楼建于清嘉庆年间,是典型的方型土楼.围墙高大,大门厚实,土楼总占地面积约625平方米,围墙下层用块石彻成,上部用泥土夯墙,厚约43厘米.围墙内部用柱子与梁木形成二层建筑框架,四个屋角均有楼梯上楼,二楼四面回廊相通。2005年4月,上交垟曾氏土楼被列为浙江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上交垟曾氏古村落群由曾氏宗祠、下新厝、凹店、下书斋同、外厝、鹤巢宫(原建于明朝,乾隆二十四年修建)等古建筑组成。村落周围还有小景点、小黄山松、千年古树、古道、望松亭、游泳池、交洋公园、森林公园。杨梅基地、板栗基地、乌壳笋基地等开展游客自由采摘,增加旅游乐趣,接待游客上万人次。

农家乐还设有休闲钓鱼、种农家菜、干农家活等活动,享受农家生活等特色项目。

设有休闲棋牌室、观看泰顺木偶(节日期间)、体验民间传统活动,健身游泳、爬山,让游客享受农村乐

篇四:黄陂东乡曾氏宗圣祠

武汉黄陂东乡曾氏宗圣祠

在湖北武汉黄陂东乡与红安县新洲县相邻的犄角地带,有一座虽不显眼却颇有来历的山峦——三台山。该山东麓屹立着一座古朴、典雅的红色祠堂,她就是黄陂县境内仅存的曾氏宗祠——宗圣祠。该祠气势宏伟、布局合理、构型独特、用材讲究、色泽庄严,在众多的各姓宗祠中堪称“鹤立鸡群”。它像一位饱经沧桑的历史老人,用无声的语言向人们讲述着我们名族的历史和陂邑曾氏的变迁与兴衰。

该族族谱记载:陂东曾氏一世祖,潮球公,从湖南宁乡,宦迁入陂(官名不详),定居洪家桥,后子孫转徙大堤口,购得闵天官之庄园“闵家大湾”,子孫繁衍,丁口日众,终改“闵家大湾”为“曾家大湾”。前清嘉庆年间,在湾北修祠以祀祖。这期间该族出现了一个文武双全的的官员——曾大观。

曾氏宗祠,名曰“宗聖祠”,其名源于该族先祖曾参,曾参志攻 儒学,著有《大学》、《孝经》两书传世,被历代帝王尊称为“宗圣”,与孔子“衍圣”等四圣并列于世,曾氏宗祠取名“宗圣祠”即源于此。 又,一般宗祠只准用白石砌造,唯宗圣祠可用红色,因为该族源出圣人之脉。前清时期规定:凡途径宗圣祠者,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示崇敬。

该祠始建于前清嘉庆年间,光绪年间二次重修,现存之祠,乃清末民国初年第三次修成的。

下面仅从该祠的布局结构,内外装潢,匾联及毁拆情况予以大概叙述:

1. 布局与结构:

宗圣祠选址在三台山东麓,曾家大湾村北,俗称青龙咀之傍,座

西朝东,寓取紫气东来之兆,东西长42米,南北宽14米,占地面积588平方米。该祠依山就势,分上、中、下三段,步步高升,门呈双八字形,当门石梁长一丈六尺,大门高九尺九寸,宽四尺五寸,门边立栓宽一尺五寸,厚一尺带零。 祠内露天处皆用板石铺就,不见泥土。

下殿两暗一明,南北两厢旧为谷仓,储放族佃之租谷,大门上方有一暗楼,存放曾大观盔甲大刀。(遗物毁于1958年大办钢铁时)

中殿三间,中为议事厅,左右两厢办有族学,据记载,该学堂名曰“省身学堂”。

宿儒曾幼垣充任教员,生徒多时达百人左右,有的学生远达数十里之遥求学至此住读。塾师年薪稻米20-30石之间。

上殿乃该族祀祖之所,正中设神龛,高达屋顶,该族人在此祭祖、行礼。 上中殿间南北各有两个厢房,供外地塾师住宿,围拱出中间一个天井,呈四合之势。

中下殿之间,南北各有一个丹墀,丹墀中各种古桂一株,每当金秋时节,桂花盛开,香溢数里。

祠北近处有一民房乃护祠族人住所。

2. 内外装潢及匾联类:

宗聖祠为陂邑曾氏宗祠之首,故内外装潢十分讲究。

外形:下殿山墙顶端三圆相连,取三元聚合之意,中殿南北山墙

三叠飞跷,上殿山墙传统屋顶一披两分。

上殿屋沿分水用特制牡丹(图案)红方砖封沿严砌,屋脊用琉璃瓦装饰,中间竖立一斗大铜鼎,屋脊南北两端各有一蟠龙耸峙,尾上头下,张口昂首,屋脊?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侥媳备饔幸辉残胃〉瘢衔奥梗┖桌铮ê希┩骸埃蔽彬曂掠袷椤啊#ú泻塾仍冢?/p>

中殿北侧开一侧门,门上方书“沂水春风“。

下殿前面屋沿有四个兽头,兽头下方及廊沿均用牡丹红方砖装砌。

祠堂大门上方有一花石雕刻“宗圣祠“三个字,四周饰以双龙戏珠图案浮雕。(残雕不全)

所有的屋沿瓦头,上下各用特制的瓦头装饰,上瓦头煅烧有宗圣祠三字,下瓦头饰以浮云图案。(残瓦尚有一些)

内部:宗圣祠内木柱林立,上中殿计为顶梁木柱38根之多,傍墙立柱均用铁绊与外墙紧密相连,大柱对径盈尺,小柱也不少八寸。

屋梁全部使用迭梁,中梁、上梁南北两间一梁相通,梁柱之间有缕花之巨木支撑。

除下殿外,中上两殿全部鼓皮隔扇,不见墙石,殿内隔扇,雕龙缕花,木板皆上特制之油,色泽古朴一致,富丽之极。

该祠所用木料全系湘省水运而来,材质极佳,上殿屋架呈品字形(台拱结构),

曾氏宗祠对联集锦

两根大托梁对径2尺有余。

宗圣祠的设计师,是该族曾邓家田的鲁广毓。 施工人员为两处民间匠人,一为东乡杨家河,一为东乡黄土坡之匠人。

3. 匾联之类:

宗圣祠既为陂邑曾氏总祠,除在装修上讲究其格局造型外,也十

分注意匾联的层次。据父老记忆,该祠内共有各匾五块,每块匾长六尺有余,宽三尺以上。

一是:曾大观题:“旧德先畴”

二是:“省身念祖”

三是:“一贯流传”

四是:“武城世泽”

五是:皇赐御匾“七葉衍祥”

楹联计有三副:

一. 中殿两边之抱柱对联:

东鲁溯渊源蔚起人文五十七传分世系

西陵称圣地宏开堂搆千百万载荐馨香

落款: 裔孫 国藩

又相传此联乃曾国藩所书,现据谱载此非藩之于书,乃湘省宗人传道所书。

二. 上殿两边之抱柱对联:

圣贤门第传三楚

将相家声震两湖

三、 龛两边对联一副:

金阙赐龙章省身念祖

庙堂荐羊枣追远抒诚

4. 宗圣祠毁拆经过及现状:

解放前宗圣祠是一个常人不敢涉足的神圣地方,一般族人除每年两次大祭外,谁也不敢随意进出祠堂。土改后,该祠作为胜利果实曾分为三户无住房的贫农,但三户农民谁也不住进这座祠堂。随即粮店成立,借该祠为仓库,存放稻谷,在谷堆的重压下,祠南边山墙被重压挤裂。1952年粮店迁往桃园店,祠堂内开设

学校。随着学校的发展,教室不够,校方逐步拆除祠内构造物,辟为教室,又不断开窗开门,拆丹墀毁死古桂两株,拆去鼓皮木板搭楼,做桌、凳,楼上教师办公住宿,楼下上课。

1965年,学校开班12个,学生达500余人,在祠堂北侧,建土砖平方七个半教室,所用屋梁全系锯下的祠堂屋顶的叠梁剖开而成,所用屋瓦也全部是从祠堂屋面上抽揭下来的。

文革期间,红卫兵大举破四旧,宗圣祠内外一切装饰物都被视为四旧而一并打毁,屋脊上的铜鼎被学校老师用巨锤敲碎作废物处理。

以上种种毁拆行为,除文革破四旧外,全都是背着曾氏名族人悄悄地进行,这种破坏性建设与维修给村民以极大的反感,故此,该村与学校关系一直不好,多次发生“闹学”事件。

宗圣祠目前的状况令人极为不安,下殿两堵土墙歪斜达一尺左右,上殿屋顶下陷八寸之多,所有立柱顶端炸裂。若不是原始建筑牢固结实,这全县仅存的民俗建筑早已成为一堆瓦砾。

“宗圣祠”这座民俗建筑,距今虽不是百年,但它确实代表着晚清朝末年的建筑风格、建筑艺术和当时风情。在此,我呼吁文物管理部门抢救这濒将泯灭之民俗文化建筑,弘扬我中华民族崇文重德之伟大精神!

桃园:曾浩文 1994年11月14日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