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读罗素,哲学世界,有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7:20:23 体裁作文
读罗素,哲学世界,有感体裁作文

篇一:读罗素《教育与美好生活》有感

读罗素——《教育与美好生活》有感

罗素,是20世纪享誉世界的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书,思维敏锐犀利,文章风格洗练而跌宕在阅读罗素的教育论著时,时常可以体会到道德的热忱,稳健而不激进,温和而不保守的感受。爱因斯坦说:“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之一。”

《教育与美好生活》是罗素的教育学名著,书中浓缩了他的教育研究心得、教育子女的实践经验,以及对自己早年与教育有关的人生经验的反思和对现实中各种教育成败得失的认识等。通过对现存的各种教育制度的评估,批驳了陈腐的传统观念,并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教改方案。他还分别站在家长、教师、学生和社会的角度,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品性教育从婴儿期一直讲到青春期,智力教育则从幼儿期一直讲到大学毕业:他还详述了学校和专业的选择、课程安排、学习方法、授课技巧和美感培养等具体问题。这是一本浓缩智慧的经典力作。

罗素在这本书中明确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理想品性”。理想品性有四种“根基”:活力、勇敢、敏感以及智慧。活力是一种生理素质,更是一种心理素质,它能使人快乐而明智,增强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兴趣;勇敢对于克服种种阻力、蒙蔽,树立人的独立性,成就美好生活是不可或缺的;敏感对于匹夫之勇有补偏求弊之功,但是必须适度,敏感的理想发展形式是同情,虽然世上不乏纯自然的同情,但这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扩充到更高的层次和更大的范围。当今世界存在的高比例灾祸大多是因为同一个事实,即在多数人中没有激起同情心,而只有抽象的刺激。理想品性的最后一项是智力。没有智力,我们这个复杂的现代世界就无法继续存在下去,更不用说产生进步了。智力能使好奇心得到充分发展,但好奇心要转变为真正的智慧,要富有成效,就必须与正确的求知方法相结合,需要养成观察的习惯、相信知识的可能性、耐心、勤勉以及虚心、勇敢等品质。

罗素认为,最好的教育是挖掘人的潜能的教育。通过对儿童的身体、感情和智力上的“恰当的处理”,可以使这些品质得到普遍的培养。但这种处理不是强制性的,而是一种“自由教育”。

但综观现在的国内教育,情况却不容乐观,当我们教师为了学生的“前途”殚精竭虑,呕心沥血;而我们的孩子却似乎越来越不喜欢学习、越来越不喜欢读书了。这是为什么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那就是问问孩子们:接受了这么多年的教育,现在,你们最看重的是什么?孩子们嘴上的回答可能会给足教育面子,但一定有一个惊人相似的答案藏在很多孩子的心里,那就是:分数!正如一位语文教师对此发出的感叹。他女儿3岁时,拿一个煮裂的鸡蛋,突然惊奇地大喊:“爸爸,鸡蛋发芽了。”因为在鸡蛋长长的裂缝中挤出的蛋白形状酷似芽。他惊异女儿的想象和表达。然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读到3年级,学校的作业要用“考”字组6个词,她组了“考试、考卷、考题、考场”,就组不出了,向父亲求救。父亲让她好好想想,她想了一会说:“考分”。父亲让她再想想并特意把想想两个字加重,意在启发她想出“思考”、“考虑”这样的词,可她认真想了一会说:“月考”。这位父亲只能表示无奈。

还有一个很著名的实验,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孩子可以把它想象成若干生动活泼的东西,而大学生就只会老老实实地回答那是个圆,成人根本就不敢回答,因为他们担心那是一个陷阱。这个让人捧腹的笑话告诉我们:教育,往往不一定能给予学生什么,反而是限制了剥夺了学生什么。在我们诸多严格要求学生的背后,是不是随时都应该想一想:我们的劳动,是不是无效劳动,或者根本就是反作用力劳动呢?

在一个崇尚分数的教育环境中,怎么可能产生智慧的交流,怎么可能创造充满人性的美

好生活?当学校生产出一个分数的片面追随者,也就注定多了一个精神的流浪者。这样的校园生活,学生怎么会不迷失?

罗素相信知识的作用在于使人思想自由又不受恐惧的侵害,教育本身也不应该是使人轻信的教育,这也道出了,我们学生在学习和接受知识的时候应该是自由的,不能是被动式、强制性的接受,不应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束缚,应该让他们感受到知识的美好,知识的珍贵。但是,教育本身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不断发展的,随着潮流、随着先进思想、随着时代不断向前变化的,因为这样的教育“经过一个时期很快就会引导到思想的腐朽。”另一方面,教育者所传授的必须是“为爱所支配的知识”。他又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但是正确的爱应是恰当对待正在成长的孩子的自然结果,而不是刻意追求的东西 。

通过对儿童的身体、感情和智力上的“恰当的处理”,可以使这些品质得到普遍的培养。但这种处理不是强制性的,而是一种“自由教育”——在必要的权威与纪律的伴随下,尽可能多地给予儿童个人发展的自由,并按照自由的精神来行使权威与运用纪律。不管是学习内容还是纪律的培养,在开始都要以游戏的形式,使儿童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这是罗素提倡的“自由教育”所反复强调的。教师应该“主要从孩子身上感觉到一些神圣、模糊、无限的东西,一些个别的特别宝贵的东西”,并对这些宝贵的东西给予挖掘与引导,使其达到教育的最美好境界。

我曾经一相情愿地认为人之初是性本善的,是后天的熏染导致了恶的滋生。但罗素用心理学研究结果告诉我,儿童天性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本非善亦非恶,全在于它所生长的环境和受到的影响。儿童本性在人生起始阶段具有难以置信的可塑性,向好的方向还是坏的方向发展,主要处决于养育者的智慧。所以早期教育非常重要。一开始就要养成好的习惯,因为每个坏习惯都会阻碍以后好习惯的养成。

每个人从一出生就开始了他的生活,每个人当他刚刚学会说话就差不多要开始了他的学校教育。生活贯穿人的一生,而学校教育几乎占据了每个人青少年的所有时光。良好的教育不仅武装人的头脑,更可以塑造人的品性,陶冶人的情趣,深深地影响着人一生的生活。 我想,我们作为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应在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一件事情,每一堂课都应该认真地、巧妙地设计,使学生们能在游戏中、能在愉快的氛围中,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那才是“自由教育”,那才是真正的教育啊。罗素还说:“即使是对待最小的婴儿,也要像对待将在世上占有其地位的一个人那样子以尊重”,“儿童不是通过痛苦的经历,而是通过幸福和健康的体验去掌握美德的”等等,《教育和美好生活》还告诉我们很多,我们可以亲身去体验。这不都是对我们的教育和告诉我们该做的么?让教育真正的和生活达到完美的结合,让我们为这一天的最终到来而不懈努力吧!

不管教育的作用对每一个人而言是否真的很显著,我相信要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教育的确不可或缺。幸福美好的生活是一种内心的感受,不是物质的充裕就能达到的。而内心的唤醒与引领又是教育中最富有艺术和挑战性的一环。

在这本书的扉页上,有一句我非常喜欢也让我很感动的话:“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罗素相信教育的力量,虽然在他童年时期所受的教育并不如意,但他以自己的教育情怀滋润他孩子的心灵,并将这些经验浓缩到《教育与美好生活》之中。他所孜孜以求的是与“美好”、“幸福”相联系的教育,这种教育不断地在人们的内心传承——既受教师内心的鼓舞,又源源不断地鼓舞他人;这种教育下培养出的学生的内心将会充满着“生命、希望和喜悦”。

篇二:读《快乐哲学》有感

教育科学学院经典阅读

读书心得

题 目: 读《快乐哲学》后感 学院班级: 教科学院 2012级4班

学 号: 20121242015

姓 名: 胡 周 华 日 期: 2015年3月18日

联系电话: 15708322001

读罗素之《快乐哲学》之感

世界上没有那一个人不希望自己生活的轻松快乐的,当然,也不能排除那些禁欲主义者 。此书原名为《获得快乐》分为两卷,一卷为“不快乐的缘由”,第二卷为“快乐的缘由”。这位伟大的杰出的思想大师,以超凡的智慧,切实的经验,透切地揭示了人生快乐的哲学的理论和方法。第一卷有九个章节,分别是人为什么不快乐?拜伦式的不快乐,竞争,厌烦与刺激、疲乏、嫉妒、犯罪感、受虐狂、惧怕舆论等,我认为不快乐的一个重要因素:精神疲乏与犯罪感。

罗素认为人类种类各异的不快乐,一部分来自于根源于外部社会环境因素,一部分根源于内在的个人心理品质。想想还真是这样的,不快乐主要源于我们的客观环境和心理品质。如我们有时会抱怨我们怎么这样活那样的不好,别人有时如何如何的有钱有能力幸福之类的等等,其实主要还是以上两方面所引起的。其实我们何必与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比较呢,这不是自找没趣吗?别人现在的成就多半还是经过自己努力而来和自己其它方面的优势,比如出身,受教育程度、环境、心里品质等软实力优势等等。而自己之所以抱怨对自己生活不满不快乐其实是自己心心理在作怪,如攀比、妒忌、过分沉湎于自己,重视个人事务,对外界缺乏应有的兴趣等等。在了解了不快乐的缘由后,对快乐追求就容易多了。我们知道,有情绪造成的精神疲乏是十分恼人的并严重的阻碍着快乐。罗素分析到,要克服各种精神上的疲乏最重要的是培养有序的思考,养成精神生活纪律,注重“神经卫生”,即在适当的时间思考事情,而不要在任何时间胡思乱想。

许多不必要的痛苦是,是对世界的无知造成的。人抱怨他人的行为只是一个人出于无然的自私自利,对他人过分的自私贪婪,作出健全的反应罢了。一个人的信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精力充沛是用全部的理智深思出来的的信念,应当成为自己任何时候所相信的准则。我们的意识领域中的信念必须保持生动活波,坚强有力,以便是我们的无意识感受到强烈的影响,足以应付在小时候所受的不理智的信念影响。

我认为,人生的根本快乐,最重要依赖于对人对事物有一种友善的兴趣和态度。快乐,就让我们的兴趣尽可能的扩张,对人对物的反应、态度尽可能的出自善意而不是恶意的兴趣。也不要高估自己的力量,相信谁也不应该希望自己完美无缺,也不应该应该因为自己事实上并不完美无缺而过分烦恼,勿要嫉妒别人,因为嫉妒者不是在自己的所有的东西中寻找快乐,而是从他人的所有中感到痛苦。快乐,是一门深奥的学问,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不断寻找和把握品味。

篇三:读罗素的《教师的作用》有感

教师之精神——

读罗素《教师的作用》有感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师需要读一些教育理论书籍,通过读书可以加深自身底蕴,提高自身人文修养。利用课余时间,我读了张民生、于漪主编的《教师人文读本》,其中有一篇罗素的《教师的作用》一文给我们很多启迪。

罗素——美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社会学家,被称为“人道主义与自由思想的代言人”,他的研究成果及其思想,在众多社会科学领域在现实世界里仍有借鉴意义。

教师的作用是什么?中国的传统是“传道、授业、解惑”,而西方的传统认为教师应该传授知识、培植理性以形成公众舆论。罗素在《教师的作用》一文中从“教育中立”这一观点出发,批评了那些有害民主自由思想发扬的教育制度,批评了各类以党派、国家名义强加给教师的种种制度,并指出了其危害性。他反对对教师、对学生进行精神压制、迫害和控制,认为任何违反人性的宣教注意做法,将导致青年一代缺乏容忍精神,变得无知和偏狭,从而远离文明世界。他认为要发挥好教师的作用,教师必须具备精神上的独立,改善生活条件,有权对任何事物发表自己独立的看法。

教师要有一种精神:真正渴望做“文明的卫士”精神。教师是一种专业,犹如医生、律师、建筑师一样。但是教师这个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教师更多的是“文明的卫士”。作为教师应该深刻地认识到什么是文明,培养学生的文明态度是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文明是什么?“文明是思想范畴的东西,而不是从属于实际生活方面的物质条件,是由知识和情感构成的”。就知识而言,教师应意识到自身的渺小以及自己所处的环境与世界在时间与空间方面的关系;还应意识到自己所处的时代与过去未来的关系。从情感而言,一个人要变得真正的文明,同样需要在纯粹的自我基础上扩展自己的情感;当遇到了无法接受的是事物,应该努力去理解、发现并消除产生邪恶的客观原因,而不仇恨那些被邪恶控制的人。教师只有将“文明是什么”深深

地理解透彻,才会在教学中让学生也明白“文明”,才会让学生展示他们正确的文明态度,更好地体现教师的作用。

教师要(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读罗素,哲学世界,有感)有一种精神:真正渴望做优秀教师的精神。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始终充满着热情,并且将自己所学有价值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教师,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只有那些具有坚定的决心,决心在其教学过程中不隐瞒真理的人,才能成为优秀的教师。教师的作用是“将广阔的前景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进行一些既愉悦又有益的活动,从而使他们释放出善良的冲动,防止因自身丧失了欢乐而竟然剥夺他人欢乐的欲望”。教师的职责不是自己想到什么就教什么,也不是为应试而教,而是应努力培养学生探索世界的兴趣,启发学生了解真理的愿望,在科学探索中理解真理,在社会实践中理解他人,发展学生健康向上的身心,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为增长见识感到喜悦,为获取新知感到振奋。

教育是一种开放的事业,社会上似乎人人愿意对它发表一点意见,这样的好处是教育容易得到社会的关注,它的坏处便是人人都可以对教师“说三道四”,所以教师很难像医生、律师、建筑师那样养成专业思想、一切只听内行的意见、决不屈从外行的压力。当一名教师的思想、行为、教法等都被有条不紊地控制起来时,教师的作用被削弱了。然而罗素告诉我们:教师是独立的人,必须拥有独立的人格,有选择各种教学方法的权利,有自己的情感。我想作为新世纪的教师除了需要有独立的人格精神以外,还需要有学习精神、反思精神、创新精神。今后的路还很长,教育的任务还很重,作为教师一定要以更高的教学热情和努力去奋斗。

篇四:《西方哲学史》罗素_读书笔记

《西方哲学史》

导言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一书,在很多正统哲学学者眼中都算不上是一本好的著作,更遑论是一本好的哲学史了。这大概与罗素个鲜明的个人作风,不加掩饰的独立臧否和较为特立独行的行文风格有关。然而,在学习了其他较为正统的哲学史和哲学理论(如门德尔班《哲学史教程》等)之后,回过头来看罗素这本文字优美、简洁流畅且角度独特的哲学史,却也别有一番收获。

在此,笔者略过通常较为引起,尤其是中国的哲学系学生关注的古希腊部分与近现代哲学部分,选择其卷二,即天主教哲学一章进行阅读和思考。按照罗素的定义来说,这一时期包括了上起奥古斯丁,下至文艺复兴之前的时间阶段。这是欧洲思想与文化史上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此前与此后,希腊精神(以及与其有关的政治、思想和文化形态等)都较为显著地统治了西方人的生活;而这一漫长的,经常被冠以黑暗、蒙昧等形容词的历史时期却在西方社会的核心深处打上深刻的希伯来烙印。两种文化根源在发展过程中彼此交缠融会,才最终形成了今天的西方模型。忽视这一历史时期的哲学或者给其一个较低的评价,是无法帮助我们正确理解今日西方人心中一些根深蒂固的,几乎成为文化上的集体无意识的东西的,哪怕这一时期的哲学从任意角度来看也与其他时期显示出更大的不同。理性与信仰,哲学与神学(或者宗教)的关系不断引起思考和争论,也给历来的哲学史撰写者增加了难度。为了避免一种陌生与无目的的盲目(也许与中世纪的世

俗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同等盲目),罗素首先考察了教会制度以及教皇制的成长。以次为开端,不但僧侣们在修道院中苦思冥想所得的见解得到关注,中世纪的普通人群或说是平信徒们的思考和信念也通过教权王权之间彼消此长的大势得到了间接的体现。

第一篇 教父

1、 受虐:有关犹太人

在教父篇章的一开始,罗素便为我们描绘了整个犹太民族从诞生、繁衍、生息至今的整个过程。当然,由于史料的缺乏,许多相关资料我们除了从圣经旧约中获得之外,别无他法。我们可以暂且将亚伯拉罕同意为犹太人的祖先,然而,要剔除耶和华在旧约中的各种或明或暗的影响而将纯粹的史料剥离出来是相当困难的。但是,至少,大多数人都承认所罗门王和大卫的存在。那么,在以这两位人物的事迹为民族辉煌的最高点的犹太民族,拥有哪些特殊的民族性格与民族力,并借助后日的基督宗教而传绵不息呢?

罗素列出了这些要素,它们分别为:1)一部圣史(即旧约)2)上帝的选民3)关于“公义”的新概念4)律法5)弥赛亚6)天国 确实,这些因素构成了犹太教与基督宗教共同的骨架。任何一点的缺乏都将导致整个宗教神学系统的不均衡与不完善。

仔细阅读有关篇章和资料,可以发现,事实上有一条主线贯通了这六点要素。这条线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民族特征,也可以干脆说成犹太民族本身。如果抽丝剥茧,条分缕析,可以将其列为一张精细而

立体的表格;然而从远处汇聚地观看,它又确实成为一个可以辨认的形象。

就好比我们说到“犹太人”这个词汇时,本身包含的一切语义和感情,又比如我们用“菊与刀”来象征大和民族,把中国人和陶瓷、丝绸联系在一起看待一样。

从历史的源头,我们便可以发现,正是层出不穷的苦难造就了犹太人的历史,同一意义上,造就了基督宗教的本身。

前1800左右,亚伯拉罕率领他的闪族后裔到达了迦南之地。100多年后,大饥荒使他们举族外迁,依附于富庶强大的埃及人。前1300左右,著名的出埃及记在先知摩西的带领下上演。扫罗时期,犹太人第一次形成了自己的统一国家。短暂的辉煌过后,前6C时巴比伦两次攻陷耶路撒冷,制造了至今仍在犹太人心中留下永恒伤痛的“巴比伦之囚”。辗转为波斯人、马其顿人、亚历山大大帝、塞琉古王国统治,最终犹太人的命运被抛向了伟大的罗马帝国。傀儡王时期,撒都该、法尼赛、艾赛尼和奋锐党的明争暗斗中走出了一个伟大的人物——耶稣。然而在嫉妒宗教走向世界之后,再也没有人将基督宗教的辉煌与犹太人等同起来。几千年过去了,颠沛流离的犹太民族直到20世纪才终于建立了自己的国家。

这样的民族历程无疑比世界上绝大多数历史久远的民族都更浸透了苦难和艰辛。正象强大可以带来霸权主义和沙文主义一样,长时期的苦难经历也会给一个民族的个性带来深重的影响,甚至加以扭曲。弗洛伊德主义的学说认为童年时代的经历使一个人全部行为和性格

的根本动机与肇因,那么,一个民族早期的历史经历也有相似的效果。重压之下必定改变原有的形状。不在压迫下反抗,就在压迫下扭曲。犹太人既选择了积极主动的抗争和起义,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命运所赋予的个性——他们严守律法,在他人的鞭笞之前先以最严苛的尺度鞭笞自己;他们沉默顺从,谨守一神宗教,对于神的命令从不以任何道德和理性的标准加以怀疑,甚至可以亲手将自己的亲生子献祭;他们不寄更多希望于现实生活,而希望在永恒的天国得到善恶的酬报,伸张神圣的正义;他们不相信人可以自我拯救,而固执地认定只有弥赛亚才能带领他们走出苦海,战胜仇敌。可以说,充斥在犹太要素地基督宗教意象中的审判、鏖战、称义、惩罚等等,都是现实生活中犹太人不断遭受显示的审判、迫害、断罪、刑罚的变形。关于天国、来世、以及基督(救世主)的一整套信念构成了犹太民族共同的梦境。这个梦境代代相传,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贯注刀了犹太宗教之中,又被同样受到国家暴力机关的威胁和恐吓而心有余悸的罗马人乃至世界各地的人民所接受,才成就了基督宗教最终在西方世界的一统天下。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犹太民族是有受虐倾向的民族,而基督宗教是有受虐倾向的宗教。在理论上来说,受虐的原因可以归结到以现世的苦难换取永恒的喜乐这样堂皇的主题,然而,事实上,同个人的受虐狂一样,持续的虐待本身就足以构成渴望受虐的原因。也就是说,虐待倾向是可以人为培养的,这与道德的纯洁和高尚无关,哪怕此后正统的定义将其合理化到极度的纯洁和极度的高尚的程度。

2、 交媾:圣奥古斯丁的哲学与神学

在此不必探究为何著名的神学家必然也是高尚的哲学家这一问题。事实上,纯粹的宗教实践家不乏其人,比如我们日夜念祷其名的耶稣本人就是以行动说话的典范。然而,任何一种宗教,在其发扬壮大的过程中,必然会暂时或永久地陷入到理性的领地中去,从而使其自身不同程度地成为了形而上学的一个门派,虽然这种关系反过来也一样能够成立。

圣奥古斯丁,从宗教精神上来说也是一个明显的受虐分子,他(与当时许多人一样),将自己幼年时候的调皮淘气看作是一种可怕的罪恶,因此才在其实并未悔改许多的成年时代写出了《忏悔录》这样的著作。有些《忏悔录》是十章的篇幅,另一些较为完整的版本则包涵了几乎纯粹是哲学讨论的第十一章。——

基督教的“时间”,既非东方那样是一片混沌或者周而复始的轮回圆圈,也非无始无终的一条直线,而是一条有清晰两端点的射线:一端记载于旧约第一章《创世纪》,一端预言于新约最后一章《启示录》。

“那么什么是时间呢?”

不止我们,无数人这样问过,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位圣奥古斯丁本人也这样问过。至于他的回答则是:实际存在的,既非过去也非未来,而是现在。只有在时间点的本身时间才存在并能够被感知,被测量:过去不过是片片回忆,未来不过是种种期望。

篇五:品味罗素的哲学

品味罗素的哲学

结识罗素的哲学还是因为《西方哲学简史》这门课。我以前从不刻意拜读哲学家们的大作,因为我认为哲学家们往往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观里不能自拔,他们的理论只可以辩证的接受。但是,在了解了伯兰特?罗素坎坷的一生和他为了和平所做的努力之后,我不得不被这样一位哲学家的人格魅力折服,并开始认真品味起罗素的哲学。

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是二十世纪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无神论或者不可知论者,也是上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之一。1950年,罗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多样且重要的作品,持续不断的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

的确,罗素是崇尚和平与自由的。他用真实的情感迎接生活的狂风暴雨。在《我为何而生》一文中,他写道“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这些感情如阵阵巨风,吹拂在我动荡不定的生涯中,有时甚至吹过深沉痛苦的海洋,直抵绝望的边缘。” 罗素的心是向往自由的,他不希望身体和灵魂受到世俗礼教的束缚,他所追求的爱情却和常人不同,在他的世界里:“爱情有时给我带来狂喜,这种狂喜竟如此有力,以致使我常常会为了体验几小时爱的喜悦,而宁愿牺牲生命中其他一切。”他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只追求爱情带来的快感。这样的罗素,才能把他的至真至性发挥到他的哲学里。

他的一生的著作,主要是为公众的良知作辩护。作为一个哲学家,他追求的是以洛克和休谟为代表的英国经验哲学路线,他不接受观念论的信条,而且还是其激烈的反对者。他是无拘无束的无神论者,对于欧洲大陆的那套哲学思想,他认为应该从英国的立场冷静地去审视和探讨。他就是这样,在严谨的态度中,不忘记发挥自己的敏锐,冷静和机智,这些独特的气质使他成为非凡的作家,即使从纯文学的观点看,他的作品也是属于永存的不朽之作。我所知道的有诸如《西方哲学史》(1946年)、《人类的知识——它的极限和范围》(1948年)以及《我的心路历程》(收于1951年出版的《罗素哲学思想》中)这样的文学巨作也有其它很多讨论社会问题的著作都是伟大不朽的作品。

在《往事追忆》(1956年)一书中,罗素指出:“一种文风除非它是作家个

性的直接的、几乎是无意识的表露,同时这种个性又是值得表现出来,否则不是好的文风。”经过一些探索之后,他终于有了自己的文风,这种文风要求在把结论直接、自然地写下来之前,首先要通过他的思考得出结论。他曾大胆断言:“在我看来,福楼拜和佩特是最好应被忘记的。”这种将思想的流露直接表达在写作上的方式,使罗素的著作具有文学的价值,而不是哲学思想的一般表述。

罗素的哲学有诸多是来自于他丰富的生活经历。1897年,他与妻子阿露丝?波尔萨斯?史密一道去柏林,在那里研究经济学和政治学,仔细阅读马克思的《资本论》,与德国工人运动领袖倍倍尔和李卜克内西等来往,还参加工人的集会。1896年出版的《德国的社会民主》就是他这些活动的成果。

罗素的一生和中国有着不解之缘,这是我喜欢罗素的另一个原因。1920年8月,罗素访问了中国,他给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和新的思想方法。罗素作为一个关心人类命运的思想家与哲学家, 他思考问题有其独到的视角, 将审视的目光投向未来而不是盯住过去。罗素在《中国问题》中讨论中国的前途时说, 中国要想政治独立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 建立一个有秩序的政府; 第二, 在中国人支配下发展工业; 第三, 普及教育。在现在看来,这三条路的的确确是当时中国能够复兴强国的光明大路。罗素的哲学理论公正、客观,其中饱含他对中国人民的诚挚的感情和对弱势国家的无限同情。他说:“我终于认识到,白种人并不像我曾经想像的那么重要。假如欧美人在战争中残杀殆尽,并不必然意味着人类的灭绝,甚至也不一定意味着文明的终结。还有相当多的中国人呢。在许多方面,中国是我所见过的最伟大国家。它不仅人口最多,文化最悠久,我认为,其智慧也卓尔不群。我觉得,其他文明国家都不可能像中国那样,如此豁达、实际,如此刚毅地面对现实,而不是企图牵强附会地把现实套入某种模式。”

一战期间,他看到了掠夺主义给全世界人民带来的疾苦,因此,他开始呼吁和平。1934年,他的《自由与胆识:1814~1914》问世,在书中他具体系统阐述了自己的政治思想,提出政治、经济和历史人物是社会政治史的三个重要方面的观点。1938年,他又撰写《权力》一书,主张实现“驯服权力法”,以限制某些政客的权力欲望。我想,罗素的哲学现实而又无惧,他不会为迎合世俗而写出违心的言论,他只会不顾强权的阻挠而大胆说出自己的心声。

在罗素的许多名言里,我最喜欢的一句是:“许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

事实上他们也确实至死都没有思考。”思考是人的本能,但许多人往往怠于思考。聪明的人说“多想出智慧”。的确,对于发生在生活中的事情不会被我们轻易发现它的道理。哲学家喜欢总结生活中的道理而又怀疑他人的理论。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是,理论的创立与推翻又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过程。罗素复杂的经历注定他要经受更多思想上的磨难,他的哲学理论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得出的精神上的丰硕果实。

尽管一生坎坷,但是罗素活出了自己的本色,他是当之无愧的哲学家,他热爱生命,就像他在《我为何而生》里写的那样:“这就是我的一生,我发现人是值得活的。如果有谁再给我一次生活的机会,我将欣然接受这难得的赐予。”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