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日子2005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6:51:44 体裁作文
篇一:2004—2005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2004—2005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积累及运用(23分)
1、把下面的两句话抄写在方框中,要求字迹工整清晰、美观大方(2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羁(jī )绊 归省(shěng) 凫水(fú) 参差不齐(cēn) ....
B、亢奋(kàng) 冗杂(rǒng) 蓦然(mò) 叱咤风云(chà) ....
C、嗔视(chēn) 蘸(zhàn) 褶裙(zhě) 戛(jiá)然而止 ....
D、恬静(tián) 惬意(qiè) 船楫(jí) 浑身解(jiě)数 ....
3、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惊心动魂 翩翩起舞 静穆庄严 息息相通
B、笑颊粲然 悲欢离合 细腻妥贴 叹为观止
C、疏疏朗朗 奇伟磅礴 高视阔步 尽态极研
D、月光皎洁 流水潺潺 大彻大悟 变幻多姿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分)
A、《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曾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B、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他的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C、《福楼拜的星期天》的作者是莫泊桑,他是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D、《孙权劝学》节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
5、下列翻译不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2分)
A、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文: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文:我哪里是想要你研究经书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啊!
C、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与邑人。
译文: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译文: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将军身先士卒死了,而壮士却胜利归来。
6、修改病句。(在原句上修改,并且只改动一处。)(2分)
①看了《汉武大帝》这部电视连续剧,使我对祖国的历史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②春节晚会上由残疾人演出的舞蹈节目《千手观音》,获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赞颂。
7、选取一个具体形象,运用“写物寓意”的手法,创造一句“名言”。(2分)
例--船:永远在风浪中生活,但从来没有因此而停航。
8、古诗文默写(5分)
①
②
③有约不来过夜半, 。
④正是江南好风景, 。
⑤ ,各领风骚数百年。
9、综合性学习(4分)
通过本单元《戏曲大舞台》这一综合性活动的学习,你对戏曲应该有了新的了解吧,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 ①你知道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个行当? (2分)
②你知道哪一种戏曲被称为“中国戏曲之母”?哪一种戏曲有东方“歌剧”之称?(2分)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选自课内的语段,回答问题(10分)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10、用一个短语概括这两段文章所写的内容(2分)
11、对“戏台”和“横笛”的描写,表现了( )(2分)
A、对优美迷人的夜景的赞美。 B、看戏看的兴奋心情。
C、离开赵庄后对戏的留恋 D、对社戏的无限向往。
12、用横线划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并分别分析其作用:(4分)
第一处比喻句作用:
第二处比喻句作用:
13、谈谈“喝采”一词的表达作用。(2分)
(二)阅读下面一篇选自课外的文章,回答问题(13分)
人的光芒
⑴听过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G大调第七交响曲》,那激情澎湃的旋律震撼人心,让我经久难忘。这首曲子另有个别名叫《列宁格勒交响曲》,那是作曲家在1941年题献给当时被德军围困的列宁格勒城的。
⑵列宁格勒保卫战是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一个辉煌奇迹,这座城市被德国法西斯围困了整整900天,几乎弹尽粮绝,但全城的人宁死不屈,一直坚持到胜利之夜。
⑶在莫斯科胜利广场的纪念馆里,大型的壁画、瓦砾、旧枪弹……一批战争遗物逼真地再现了列宁格勒保卫战的悲壮场面:黑压压的乌云,满天弥漫的浓厚的____________(A.黑烟 B.硝烟),喷出火舌的枪炮,被敌人炮火击毁的建筑物,街头的陈尸,被战争烈焰烧焦的树的断身……战争的残酷、压抑,以及比死亡更令人窒息的狰狞气氛是处在和平年代的人们所难以承受、不可想象的。
⑷有一排塑像可以传神地体现战争对人的摧残:一群身姿优美的人渐渐变形,柔软的线条变得笔直,再慢慢变得僵硬、锋利,最后,有关肉身的线条统统消失了,人变形为石头——一块一块的嶙峋之石。
⑸然而,发生在列宁格勒的反法西斯之战却从另一个角度颂扬了受战争摧残的人民:人民不泯,坚强高贵。
⑹当时的列宁格勒,在德军的炮火强攻下____________(A.岿然不动 B.巍然挺立),敌军见久攻不下,就将其团团围住,切断外界弹药、口粮供给及与外界的一切运输、联络,意欲让这座孤城变为死城。
⑺整整900天,这个被战火毁得千疮百孔的城市破败不堪,食品紧缺,每一户一天只能得到125克黑面包的供应,满城都是蜷着身子的饥饿的人们;没有取暖的东西,在最寒冷的日子里,有个年轻女子拖着个小棺材在街头踯躇,棺材里躺着她病死的孩子,可是,没走多久,女子使冻僵在路边。
⑻我永远难忘陈设于墙上的那些启事,那都是列宁格勒人在当时贴出的:卖首饰,卖房屋,卖值钱的家什,只为换取若干口粮和棉毯。人们力图活下去,力图抗争所处的逆境。
⑼在那样巨大、危急的战争阴影下,列宁格勒的人们仍没有放弃正常的有尊严的精神生活:剧院天天夜里开演,剧照贴在大街小巷,观众座无虚席;学校准时开学,上课铃声从不间断……
⑽最令我久久不能平静的是列宁格勒的小女孩丹娘〃萨维契夫,一个小学生。____A____她原本有一个和睦幸福的大家庭,可是战争来了,她成了一个长着忧郁的大眼睛、头发由于营养不良而变得枯黄的战争儿童。她天天写日记,从不间断,慢慢地、执拗地记着法西斯的罪恶。
⑾丹娘〃萨雄契夫用她的小手写出了稚嫩的字迹:1月25日,爷爷死了;2月3日,伯伯死了;3月1日,妈妈去世了……她记着亲人们一个个地逝去的日子以及他们的死法,每天,每天,从不辍笔。后来,亲人们全死了,全存于她的日记里,她把他们好好地藏在里面。再后来,她的日记中断了,如同一段曲子,奏着奏着,突然停息了,那是因为,她也死了。____B____
⑿小姑娘丹娘〃萨维契夫弱小的不屈的灵魂发出了熠熠光芒。她的故事被人们传颂,使每一个对战争心怀软弱的人陡生了几许豪气。____C____
14、联系上下文,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处。(2分)
(l)满天弥漫的浓厚的____________(A.黑烟 B.硝烟)
(2)当时的列宁格勒,在德军的炮火强攻下____________(A.岿然不动 B.巍然挺立)
15、下面画线的一句话,是从文中抽出来的,如果把它放回原文中去,应放在A、B、C三处中的________处。(2分) 她让人明白,人们不要战争,但不怕战争,人的光芒最终能够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包括战争。
16、列宁格勒被德国法西斯围困了整整900天。900天的时光,还可以怎样表述?请写出一种有关900天的表述形式。(1分)
900天——
17、为了颂扬饱受战争摧残的列宁格勒人民的精神,作者选取了四个典型事例,请分别用一句话概述四个典型事例。(4分)
事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例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例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例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题为“人的光芒”,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人的光芒。(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战争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从远古战争中走来的现代人,依然没有走出战争的阴影。看到“战争”这两个字,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一个词或一个画面或某个人……)为什么会首先想到它?用20——30个字写出来。(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回答问题(14分)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1)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20、《口技》的作者是清朝人。本文选自清朝 》。(3分)
2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②不能名其一处也 ...
③两股战战________ ④几欲先走 .2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两句是:( )(1分)
A、 学而时习之 B、撤屏视之 C、于厅事之东北角 D、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2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有关宾客的描写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四、作文(40分)
芊芊芦苇,触动了文人的心灵;巍巍“神舟”,触动了国人的心灵;眷眷亲情,触动了游子的心灵;殷殷师恩,触动了学子的心灵……同学们,相信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里,一定也会有许多触动你心灵的人或事。请以“ ,触动了我的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字数,500字以上。
2、要有适当的议论和抒情。
3、使用好标点符号。
4、注意字和文面。
月考参考答案
1、 书写工整清晰、美观大方得2分,书写尚可得1分,书写潦草不得分,有错别字,每个扣0.5分,扣完为止
2、 C 3、D 4.行动重于语言 5、D 6、去掉“使”,“赞颂”改为“好评” 7、略 8、春潮带雨晚来急 闲敲
棋子落灯花 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山代有才人出
7、生旦净丑 昆剧 京剧 梅
10、月下归航(午夜归航 看戏归来等都可以)
11、离开赵庄后对戏的留恋
12、“像一座仙山……”以仙境比拟社戏,突出了戏的美好和作者的真切感受。“像一条大白鱼……”比喻新奇贴切,具有水乡特色,写出了小船行驶之轻快。
13、“喝采”侧面突出归航之快。
14、①B;②A。 15、C。 16、此题开放性较强,只要表明了时间上的基本一致即可。(例如:①整整两年半的时间。②三个轮回的冬季。) 17、事例一:一个年轻女子拖着病死的孩子的棺材,冻僵在路边。事例二:列宁格勒人张贴在墙上的换取口粮和棉毯的启事。事例三:战争中,剧院天天开演,学校准时开学。事例四:小女孩丹娘用日记记录亲人相继死去的事实,直到丹娘死去的那一天。 18、人的光芒就是指宁死不屈、百折不挠、坚强高贵的精神。 19、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符合所提三点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20、 林嗣环 张潮 虞初新志
21、夹杂 说出 大腿 逃跑(跑) 10、D
22、⑴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
23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的哪一种声音来。
24、描写宾客的反应,是从侧面烘托口技艺人的技艺高超
篇二:2004—2005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2004—2005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积累及运用(23分)
1、把下面的两句话抄写在方框中,要求字迹工整清晰、美观大方(2分)
2 A、羁(jī )绊 归省(shěng) 凫水(fú) 参差不齐(cēn) ....
B、亢奋(kàng) 冗杂(rǒng) 蓦然(mò) 叱咤风云(chà) ....
C、嗔视(chēn) 蘸(zhàn) 褶裙(zhě) 戛(jiá)然而止 ....
D、恬静(tián) 惬意(qiè) 船楫(jí) 浑身解(jiě)数 ....
3、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惊心动魂 翩翩起舞 静穆庄严 息息相通
B、笑颊粲然 悲欢离合 细腻妥贴 叹为观止
C、疏疏朗朗 奇伟磅礴 高视阔步 尽态极研
D、月光皎洁 流水潺潺 大彻大悟 变幻多姿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分)
A、《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曾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B、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他的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C、《福楼拜的星期天》的作者是莫泊桑,他是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D、《孙权劝学》节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
5、下列翻译不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2分)
A、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文: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文:我哪里是想要你研究经书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啊!
C、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与邑人。
译文: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译文: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将军身先士卒死了,而壮士却胜利归来。
6、修改病句。(在原句上修改,并且只改动一处。)(2分)
①看了《汉武大帝》这部电视连续剧,使我对祖国的历史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②春节晚会上由残疾人演出的舞蹈节目《千手观音》,获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赞颂。
7、选取一个具体形象,运用“写物寓意”的手法,创造一句“名言”。(2分)
例--船:永远在风浪中生活,但从来没有因此而停航。
8、古诗文默写(5分)
①
②
③有约不来过夜半, 。
④正是江南好风景, 。
⑤ ,各领风骚数百年。
9、综合性学习(4分)
通过本单元《戏曲大舞台》这一综合性活动的学习,你对戏曲应该有了新的了解吧,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 ①你知道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个行当? (2分)
②你知道哪一种戏曲被称为“中国戏曲之母”?哪一种戏曲有东方“歌剧”之称?(2分)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选自课内的语段,回答问题(10分)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10、用一个短语概括这两段文章所写的内容(2分)
11、对“戏台”和“横笛”的描写,表现了( )(2分)
A、对优美迷人的夜景的赞美。 B、看戏看的兴奋心情。
C、离开赵庄后对戏的留恋 D、对社戏的无限向往。
12、用横线划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并分别分析其作用:(4分)
第一处比喻句作用:
第二处比喻句作用:
13、谈谈“喝采”一词的表达作用。(2分)
(二)阅读下面一篇选自课外的文章,回答问题(13分)
人的光芒
⑴听过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G大调第七交响曲》,那激情澎湃的旋律震撼人心,让我经久难忘。这首曲子另有个别名叫《列宁格勒交响曲》,那是作曲家在1941年题献给当时被德军围困的列宁格勒城的。
⑵列宁格勒保卫战是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一个辉煌奇迹,这座城市被德国法西斯围困了整整900天,几乎弹尽粮绝,但全城的人宁死不屈,一直坚持到胜利之夜。
⑶在莫斯科胜利广场的纪念馆里,大型的壁画、瓦砾、旧枪弹……一批战争遗物逼真地再现了列宁格勒保卫战的悲壮场面:黑压压的乌云,满天弥漫的浓厚的____________(A.黑烟 B.硝烟),喷出火舌的枪炮,被敌人炮火击毁的建筑物,街头的陈尸,被战争烈焰烧焦的树的断身……战争的残酷、压抑,以及比死亡更令人窒息的狰狞气氛是处在和平年代的人们所难以承受、不可想象的。
⑷有一排塑像可以传神地体现战争对人的摧残:一群身姿优美的人渐渐变形,柔软的线条变得笔直,再慢慢变得僵硬、锋利,最后,有关肉身的线条统统消失了,人变形为石头——一块一块的嶙峋之石。
⑸然而,发生在列宁格勒的反法西斯之战却从另一个角度颂扬了受战争摧残的人民:人民不泯,坚强高贵。
⑹当时的列宁格勒,在德军的炮火强攻下____________(A.岿然不动 B.巍然挺立),敌军见久攻不下,就将其团团围住,切断外界弹药、口粮供给及与外界的一切运输、联络,意欲让这座孤城变为死城。
⑺整整900天,这个被战火毁得千疮百孔的城市破败不堪,食品紧缺,每一户一天只能得到125克黑面包的供应,满城都是蜷着身子的饥饿的人们;没有取暖的东西,在最寒冷的日子里,有个年轻女子拖着个小棺材在街头踯躇,棺材里躺着她病死的孩子,可是,没走多久,女子使冻僵在路边。
⑻我永远难忘陈设于墙上的那些启事,那都是列宁格勒人在当时贴出的:卖首饰,卖房屋,卖值钱的家什,只为换取若干口粮和棉毯。人们力图活下去,力图抗争所处的逆境。
⑼在那样巨大、危急的战争阴影下,列宁格勒的人们仍没有放弃正常的有尊严的精神生活:剧院天天夜里开演,剧照贴在大街小巷,观众座无虚席;学校准时开学,上课铃声从不间断……
⑽最令我久久不能平静的是列宁格勒的小女孩丹娘〃萨维契夫,一个小学生。____A____她原本有一个和睦幸福的大家庭,可是战争来了,她成了一个长着忧郁的大眼睛、头发由于营养不良而变得枯黄的战争儿童。她天天写日记,从不间断,慢慢地、执拗地记着法西斯的罪恶。
⑾丹娘〃萨雄契夫用她的小手写出了稚嫩的字迹:1月25日,爷爷死了;2月3日,伯伯死了;3月1日,妈妈去世了……她记着亲人们一个个地逝去的日子以及他们的死法,每天,每天,从不辍笔。后来,亲人们全死了,全存于她的日记里,她把他们好好地藏在里面。再后来,她的日记中断了,如同一段曲子,奏着奏着,突然停息了,那是因为,她也死了。____B____
⑿小姑娘丹娘〃萨维契夫弱小的不屈的灵魂发出了熠熠光芒。她的故事被人们传颂,使每一个对战争心怀软弱的人陡生了几许豪气。____C____
14、联系上下文,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处。(2分)
(l)满天弥漫的浓厚的____________(A.黑烟 B.硝烟)
(2)当时的列宁格勒,在德军的炮火强攻下____________(A.岿然不动 B.巍然挺立)
15、下面画线的一句话,是从文中抽出来的,如果把它放回原文中去,应放在A、B、C三处中的________处。(2分) 她让人明白,人们不要战争,但不怕战争,人的光芒最终能够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包括战争。
16、列宁格勒被德国法西斯围困了整整900天。900天的时光,还可以怎样表述?请写出一种有关900天的表述形式。(1分)
900天——
17、为了颂扬饱受战争摧残的列宁格勒人民的精神,作者选取了四个典型事例,请分别用一句话概述四个典型事例。(4分)
事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例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例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例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题为“人的光芒”,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人的光芒。(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战争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从远古战争中走来的现代人,依然没有走出战争的阴影。看到“战争”这两个字,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一个词或一个画面或某个人……)为什么会首先想到它?用20——30个字写出来。(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回答问题(14分)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1)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20、《口技》的作者是清朝人。本文选自清朝 》。(3分)
2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②不能名其一处也 ...
③两股战战________ ④几欲先走 .2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两句是:( )(1分)
A、 学而时习之 B、撤屏视之 C、于厅事之东北角 D、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2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有关宾客的描写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四、作文(40分)
芊芊芦苇,触动了文人的心灵;巍巍“神舟”,触动了国人的心灵;眷眷亲情,触动了游子的心灵;殷殷师恩,触动了学子的心灵……同学们,相信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里,一定也会有许多触动你心灵的人或事。请以“ ,触动了我的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字数,500字以上。
2、要有适当的议论和抒情。
3、使用好标点符号。
4、注意字和文面。
月考参考答案
1、 书写工整清晰、美观大方得2分,书写尚可得1分,书写潦草不得分,有错别字,每个扣0.5分,扣
完为止
2、 C 3、D 4.行动重于语言 5、D 6、去掉“使”,“赞颂”改为“好评” 7、略 8、春潮带雨
晚来急 闲敲棋子落灯花 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山代有才人出
7、生旦净丑 昆剧 京剧 梅
10、月下归航(午夜归航 看戏归来等都可以)
11、离开赵庄后对戏的留恋
12、“像一座仙山……”以仙境比拟社戏,突出了戏的美好和作者的真切感受。“像一条大白鱼……”比喻新奇贴切,具有水乡特色,写出了小船行驶之轻快。
13、“喝采”侧面突出归航之快。
14、①B;②A。 15、C。 16、此题开放性较强,只要表明了时间上的基本一致即可。(例如:①整整两年半的时间。②三个轮回的冬季。) 17、事例一:一个年轻女子拖着病死的孩子的棺材,冻僵在
路边。事例二:列宁格勒人张贴在墙上的换取口粮和棉毯的启事。事例三:战争中,剧院天天开演,学校准时开学。事例四:小女孩丹娘用日记记录亲人相继死去的事实,直到丹娘死去的那一天。 18、人的光芒就是指宁死不屈、百折不挠、坚强高贵的精神。 19、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符合所提三点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20、 林嗣环 张潮 虞初新志
21、夹杂 说出 大腿 逃跑(跑) 10、D
22、⑴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
23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的哪一种声音来。
24、描写宾客的反应,是从侧面烘托口技艺人的技艺高超
篇三:2004—2005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2004—2005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积累及运用(23分)
1、把下面的两句话抄写在方框中,要求字迹工整清晰、美观大方(2分)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羁(jī )绊 归省(shěng) 凫水(fú) 参差不齐(cēn) ....
B、亢奋(kàng) 冗杂(rǒng) 蓦然(mò) 叱咤风云(chà) ....
C、嗔视(chēn) 蘸(zhàn) 褶裙(zhě) 戛(jiá)然而止 ....
D、恬静(tián) 惬意(qiè) 船楫(jí) 浑身解(jiě)数 ....
3、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惊心动魂 翩翩起舞 静穆庄严 息息相通
B、笑颊粲然 悲欢离合 细腻妥贴 叹为观止
C、疏疏朗朗 奇伟磅礴 高视阔步 尽态极研
D、月光皎洁 流水潺潺 大彻大悟 变幻多姿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分)
A、《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曾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B、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他的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C、《福楼拜的星期天》的作者是莫泊桑,他是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D、《孙权劝学》节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
5、下列翻译不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2分)
A、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文: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文:我哪里是想要你研究经书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啊!
C、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与邑人。
译文: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译文: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将军身先士卒死了,而壮士却胜利归来。
6、修改病句。(在原句上修改,并且只改动一处。)(2分)
①看了《汉武大帝》这部电视连续剧,使我对祖国的历史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②春节晚会上由残疾人演出的舞蹈节目《千手观音》,获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赞颂。
7、选取一个具体形象,运用“写物寓意”的手法,创造一句“名言”。(2分)
例--船:永远在风浪中生活,但从来没有因此而停航。
。
8、古诗文默写(5分)
①
②
③有约不来过夜半, 。
④正是江南好风景, 。
⑤ ,各领风骚数百年。
9、综合性学习(4分)
通过本单元《戏曲大舞台》这一综合性活动的学习,你对戏曲应该有了新的了解吧,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 ①你知道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个行当? (2分)
②你知道哪一种戏曲被称为“中国戏曲之母”?哪一种戏曲有东方“歌剧”之称?(2分)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选自课内的语段,回答问题(10分)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10、用一个短语概括这两段文章所写的内容(2分)
11、对“戏台”和“横笛”的描写,表现了( )(2分)
A、对优美迷人的夜景的赞美。 B、看戏看的兴奋心情。
C、离开赵庄后对戏的留恋 D、对社戏的无限向往。
12、用横线划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并分别分析其作用:(4分)
第一处比喻句作用:
第二处比喻句作用:
13、谈谈“喝采”一词的表达作用。(2分)
(二)阅读下面一篇选自课外的文章,回答问题(13分)
人的光芒
⑴听过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G大调第七交响曲》,那激情澎湃的旋律震撼人心,让我经久难忘。这首曲子另有个别名叫《列宁格勒交响曲》,那是作曲家在1941年题献给当时被德军围困的列宁格勒城的。
⑵列宁格勒保卫战是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一个辉煌奇迹,这座城市被德国法西斯围困了整整900天,几乎弹尽粮绝,但全城的人宁死不屈,一直坚持到胜利之夜。
⑶在莫斯科胜利广场的纪念馆里,大型的壁画、瓦砾、旧枪弹……一批战争遗物逼真地再现了列宁格勒保卫战的悲壮场面:黑压压的乌云,满天弥漫的浓厚的____________(A.黑烟 B.硝烟),喷出火舌的枪炮,被敌人炮火击毁的建筑物,街头的陈尸,被战争烈焰烧焦的树的断身……战争的残酷、压抑,以及比死亡更令人窒息的狰狞气氛是处在和平年代的人们所难以承受、不可想象的。
⑷有一排塑像可以传神地体现战争对人的摧残:一群身姿优美的人渐渐变形,柔软的线条变得笔直,再慢慢变得僵硬、锋利,最后,有关肉身的线条统统消失了,人变形为石头——一块一块的嶙峋之石。
⑸然而,发生在列宁格勒的反法西斯之战却从另一个角度颂扬了受战争摧残的人民:人民不泯,坚强高贵。 ⑹当时的列宁格勒,在德军的炮火强攻下____________(A.岿然不动 B.巍然挺立),敌军见久攻不下,就将其团团围住,切断外界弹药、口粮供给及与外界的一切运输、联络,意欲让这座孤城变为死城。
⑺整整900天,这个被战火毁得千疮百孔的城市破败不堪,食品紧缺,每一户一天只能得到125克黑面包的供应,满城都是蜷着身子的饥饿的人们;没有取暖的东西,在最寒冷的日子里,有个年轻女子拖着个小棺材在街头踯躇,棺材里躺着她病死的孩子,可是,没走多久,女子使冻僵在路边。
⑻我永远难忘陈设于墙上的那些启事,那都是列宁格勒人在当时贴出的:卖首饰,卖房屋,卖值钱的家什,只为换取若干口粮和棉毯。人们力图活下去,力图抗争所处的逆境。
⑼在那样巨大、危急的战争阴影下,列宁格勒的人们仍没有放弃正常的有尊严的精神生活:剧院天天夜里开演,剧照贴在大街小巷,观众座无虚席;学校准时开学,上课铃声从不间断……
⑽最令我久久不能平静的是列宁格勒的小女孩丹娘〃萨维契夫,一个小学生。____A____她原本有一个和睦幸福的大家庭,可是战争来了,她成了一个长着忧郁的大眼睛、头发由于营养不良而变得枯黄的战争儿童。她天天写日记,从不间断,慢慢地、执拗地记着法西斯的罪恶。
⑾丹娘〃萨雄契夫用她的小手写出了稚嫩的字迹:1月25日,爷爷死了;2月3日,伯伯死了;3月1日,妈妈去世了……她记着亲人们一个个地逝去的日子以及他们的死法,每天,每天,从不辍笔。后来,亲人们全死了,全存于她的日记里,她把他们好好地藏在里面。再后来,她的日记中断了,如同一段曲子,奏着奏着,突然停息了,那是
因为,她也死了。____B____
⑿小姑娘丹娘〃萨维契夫弱小的不屈的灵魂发出了熠熠光芒。她的故事被人们传颂,使每一个对战争心怀软弱的人陡生了几许豪气。____C____
14、联系上下文,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处。(2分)
(l)满天弥漫的浓厚的____________(A.黑烟 B.硝烟)
(2)当时的列宁格勒,在德军的炮火强攻下____________(A.岿然不动 B.巍然挺立)
15、下面画线的一句话,是从文中抽出来的,如果把它放回原文中去,应放在A、B、C三处中的________处。(2分) 她让人明白,人们不要战争,但不怕战争,人的光芒最终能够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包括战争。
16、列宁格勒被德国法西斯围困了整整900天。900天的时光,还可以怎样表述?请写出一种有关900天的表述形式。(1分)
900天——17、为了颂扬饱受战争摧残的列宁格勒人民的精神,作者选取了四个典型事例,请分别用一句话概述四个典型事例。(4分)
事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例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例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例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题为“人的光芒”,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人的光芒。(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战争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从远古战争中走来的现代人,依然没有走出战争的阴影。看到“战争”这两个字,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一个词或一个画面或某个人……)为什么会首先想到它?用20——30个字写出来。(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回答问题(14分)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1)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20、《口技》的作者是清朝人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 》。(3分)
2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②不能名其一处也 ...
③两股战战________ ④几欲先走.2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两句是:( )(1分)
A、 学而时习之 B、撤屏视之 C、于厅事之东北角 D、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2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有关宾客的描写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四、作文(40分)
芊芊芦苇,触动了文人的心灵;巍巍“神舟”,触动了国人的心灵;眷眷亲情,触动了游子的心灵;殷殷师恩,触动了学子的心灵……同学们,相信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里,一定也会有许多触动你心灵的人或事。请以“ ,触动了我的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字数,500字以上。
2、要有适当的议论和抒情。
3、使用好标点符号。
4、注意字和文面。
月考参考答案
1、 书写工整清晰、美观大方得2分,书写尚可得1分,书写潦草不得分,有错别字,每个扣0.5分,扣完为止
2、 C 3、D 4.行动重于语言 5、D 6、去掉“使”,“赞颂”改为“好评” 7、略 8、春潮带雨晚来急 闲
敲棋子落灯花 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山代有才人出
7、生旦净丑 昆剧 京剧 梅
10、月下归航(午夜归航 看戏归来等都可以)
11、离开赵庄后对戏的留恋
12、“像一座仙山……”以仙境比拟社戏,突出了戏的美好和作者的真切感受。“像一条大白鱼……”比喻新奇贴切,具有水乡特色,写出了小船行驶之轻快。
13、“喝采”侧面突出归航之快。
14、①B;②A。 15、C。 16、此题开放性较强,只要表明了时间上的基本一致即可。(例如:①整整两年半的时间。②三个轮回的冬季。) 17、事例一:一个年轻女子拖着病死的孩子的棺材,冻僵在路边。事例二:列宁格勒人
篇四:2004—2005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2004—2005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积累及运用(23分)
1、把下面的两句话抄写在方框中,要求字迹工整清晰、美观大方(2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羁(jī )绊 归省(shěng) 凫水(fú) 参差不齐(cēn) ....
B、亢奋(kàng) 冗杂(rǒng) 蓦然(mò) 叱咤风云(chà) ....
C、嗔视(chēn) 蘸(zhàn) 褶裙(zhě) 戛(jiá)然而止 ....
D、恬静(tián) 惬意(qiè) 船楫(jí) 浑身解(jiě)数 ....
3、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惊心动魂 翩翩起舞 静穆庄严 息息相通
B、笑颊粲然 悲欢离合 细腻妥贴 叹为观止
C、疏疏朗朗 奇伟磅礴 高视阔步 尽态极研
D、月光皎洁 流水潺潺 大彻大悟 变幻多姿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分)
A、《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曾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B、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他的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C、《福楼拜的星期天》的作者是莫泊桑,他是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D、《孙权劝学》节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
5、下列翻译不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2分)
A、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文: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文:我哪里是想要你研究经书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啊!
C、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与邑人。
译文: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译文: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将军身先士卒死了,而壮士却胜利归来。
6、修改病句。(在原句上修改,并且只改动一处。)(2分)
①看了《汉武大帝》这部电视连续剧,使我对祖国的历史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②春节晚会上由残疾人演出的舞蹈节目《千手观音》,获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赞颂。
7、选取一个具体形象,运用“写物寓意”的手法,创造一句“名言”。(2分)
例--船:永远在风浪中生活,但从来没有因此而停航。
8、古诗文默写(5分)
①
②
③有约不来过夜半, 。
④正是江南好风景, 。
⑤ ,各领风骚数百年。
9、综合性学习(4分)
通过本单元《戏曲大舞台》这一综合性活动的学习,你对戏曲应该有了新的了解吧,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 ①你知道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个行当? (2分)
②你知道哪一种戏曲被称为“中国戏曲之母”?哪一种戏曲有东方“歌剧”之称?(2分)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选自课内的语段,回答问题(10分)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10、用一个短语概括这两段文章所写的内容(2分)
11、对“戏台”和“横笛”的描写,表现了( )(2分)
A、对优美迷人的夜景的赞美。 B、看戏看的兴奋心情。
C、离开赵庄后对戏的留恋 D、对社戏的无限向往。
12、用横线划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并分别分析其作用:(4分)
第一处比喻句作用:
第二处比喻句作用:
13、谈谈“喝采”一词的表达作用。(2分)
(二)阅读下面一篇选自课外的文章,回答问题(13分)
人的光芒
⑴听过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G大调第七交响曲》,那激情澎湃的旋律震撼人心,让我经久难忘。这首曲子另有个别名叫《列宁格勒交响曲》,那是作曲家在1941年题献给当时被德军围困的列宁格勒城的。
⑵列宁格勒保卫战是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一个辉煌奇迹,这座城市被德国法西斯围困了整整900天,几乎弹尽粮绝,但全城的人宁死不屈,一直坚持到胜利之夜。
⑶在莫斯科胜利广场的纪念馆里,大型的壁画、瓦砾、旧枪弹……一批战争遗物逼真地再现了列宁格勒保卫战的悲壮场面:黑压压的乌云,满天弥漫的浓厚的____________(A.黑烟 B.硝烟),喷出火舌的枪炮,被敌人炮火击毁的建筑物,街头的陈尸,被战争烈焰烧焦的树的断身……战争的残酷、压抑,以及比死亡更令人窒息的狰狞气氛是处在和平年代的人们所难以承受、不可想象的。
⑷有一排塑像可以传神地体现战争对人的摧残:一群身姿优美的人渐渐变形,柔软的线条变得笔直,再慢慢变得僵硬、锋利,最后,有关肉身的线条统统消失了,人变形为石头——一块一块的嶙峋之石。
⑸然而,发生在列宁格勒的反法西斯之战却从另一个角度颂扬了受战争摧残的人民:人民不泯,坚强高贵。
⑹当时的列宁格勒,在德军的炮火强攻下____________(A.岿然不动 B.巍然挺立),敌军见久攻不下,就将其团团围住,切断外界弹药、口粮供给及与外界的一切运输、联络,意欲让这座孤城变为死城。
⑺整整900天,这个被战火毁得千疮百孔的城市破败不堪,食品紧缺,每一户一天只能得到125克黑
面包的供应,满城都是蜷着身子的饥饿的人们;没有取暖的东西,在最寒冷的日子里,有个年轻女子拖着个小棺材在街头踯躇,棺材里躺着她病死的孩子,可是,没走多久,女子使冻僵在路边。
⑻我永远难忘陈设于墙上的那些启事,那都是列宁格勒人在当时贴出的:卖首饰,卖房屋,卖值钱的家什,只为换取若干口粮和棉毯。人们力图活下去,力图抗争所处的逆境。
⑼在那样巨大、危急的战争阴影下,列宁格勒的人们仍没有放弃正常的有尊严的精神生活:剧院天天夜里开演,剧照贴在大街小巷,观众座无虚席;学校准时开学,上课铃声从不间断……
⑽最令我久久不能平静的是列宁格勒的小女孩丹娘〃萨维契夫,一个小学生。____A____她原本有一个和睦幸福的大家庭,可是战争来了,她成了一个长着忧郁的大眼睛、头发由于营养不良而变得枯黄的战争儿童。她天天写日记,从不间断,慢慢地、执拗地记着法西斯的罪恶。
⑾丹娘〃萨雄契夫用她的小手写出了稚嫩的字迹:1月25日,爷爷死了;2月3日,伯伯死了;3月1日,妈妈去世了……她记着亲人们一个个地逝去的日子以及他们的死法,每天,每天,从不辍笔。后来,亲人们全死了,全存于她的日记里,她把他们好好地藏在里面。再后来,她的日记中断了,如同一段曲子,奏着奏着,突然停息了,那是因为,她也死了。____B____
⑿小姑娘丹娘〃萨维契夫弱小的不屈的灵魂发出了熠熠光芒。她的故事被人们传颂,使每一个对战争心怀软弱的人陡生了几许豪气。____C____
14、联系上下文,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处。(2分)
(l)满天弥漫的浓厚的____________(A.黑烟 B.硝烟)
(2)当时的列宁格勒,在德军的炮火强攻下____________(A.岿然不动 B.巍然挺立)
15、下面画线的一句话,是从文中抽出来的,如果把它放回原文中去,应放在A、B、C三处中的________处。(2分)
16、列宁格勒被德国法西斯围困了整整900天。900天的时光,还可以怎样表述?请写出一种有关900天的表述形式。(1分)
900天——17、为了颂扬饱受战争摧残的列宁格勒人民的精神,作者选取了四个典型事例,请分别用一句话概述四个典型事例。(4分)
事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例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例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例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题为“人的光芒”,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人的光芒。(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战争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从远古战争中走来的现代人,依然没有走出战争的阴影。看到“战争”这两个字,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一个词或一个画面或某个人……)为什么会首先想到它?用20——30个字写出来。(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回答问题(14分)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1)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20、《口技》的作者是清朝人。本文选自清朝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 》。(3分)
2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②不能名其一处也 ...
③两股战战________ ④几欲先走 .2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两句是:( )(1分)
A、 学而时习之 B、撤屏视之 C、于厅事之东北角 D、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2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有关宾客的描写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四、作文(40分)
芊芊芦苇,触动了文人的心灵;巍巍“神舟”,触动了国人的心灵;眷眷亲情,触动了游子的心灵;殷殷师恩,触动了学子的心灵……同学们,相信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里,一定也会有许多触动你心灵的人或事。请以“ ,触动了我的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字数,500字以上。
2、要有适当的议论和抒情。
3、使用好标点符号。
4、注意字和文面。
月考参考答案
1、 书写工整清晰、美观大方得2分,书写尚可得1分,书写潦草不得分,有错别字,每个扣0.5分,扣完
为止
2、 C 3、D 4.行动重于语言 5、D 6、去掉“使”,“赞颂”改为“好评” 7、略 8、春潮带雨晚
来急 闲敲棋子落灯花 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山代有才人出
7、生旦净丑 昆剧 京剧 梅
10、月下归航(午夜归航 看戏归来等都可以)
11、离开赵庄后对戏的留恋
12、“像一座仙山……”以仙境比拟社戏,突出了戏的美好和作者的真切感受。“像一条大白鱼……”比喻新奇贴切,具有水乡特色,写出了小船行驶之轻快。
13、“喝采”侧面突出归航之快。
14、①B;②A。 15、C。 16、此题开放性较强,只要表明了时间上的基本一致即可。(例如:①整整两年半的时间。②三个轮回的冬季。) 17、事例一:一个年轻女子拖着病死的孩子的棺材,冻僵在路边。事例二:列宁格勒人张贴在墙上的换取口粮和棉毯的启事。事例三:战争中,剧院天天开演,学校准时开学。事例四:小女孩丹娘用日记记录亲人相继死去的事实,直到丹娘死去的那一天。 18、人的光芒就是指宁死不屈、百折不挠、坚强高贵的精神。 19、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符合所提三点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20、 林嗣环 张潮 虞初新志
21、夹杂 说出 大腿 逃跑(跑) 10、D
22、⑴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
23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的哪一种声音来。
24、描写宾客的反应,是从侧面烘托口技艺人的技艺高超
篇五:2005莆田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5年莆田市(课改区)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
一、听说(10分)
1、听写。(请用楷书或行书在田宇格里规范、工整地书写)(2分)
2.请听姚明自传《我的世界我的梦》中的一段话,听后回答问题。(4分)
(1)姚明的梦想是什么?
(2)概括地说,中国观众和姚明对篮球认识的不同表现在哪里?
3.听一则关于莆田人过圣诞节的报道,回答问题。(4分)
(1)我市年轻人过圣诞节,和西方人过圣诞节有何不同?
(2)假如有朋友拉你去过圣诞节,你从来不喜欢过西方人的节日,不愿去,而又不想拒绝,你怎么说?
答:
二、积累与运用(30分)
4.名句填空。(选填10处即可)(10分) (1)老大徒伤悲 (2)海日生残夜 (3)留取丹心照汗青 (4)长风破浪会有时 (5)水落而石出者 (6)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7)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8)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9)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斗长郊草色绿无涯(欧阳修《丰乐亭游春》)或: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少壮不努力, 。(《汉乐府·长歌行》)
(2) ,江春人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4)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 ,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6)《望岳》中表达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与豪情的诗句是:
, 。
(7)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 ,
。与郦道元《三峡》中引用的两句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描绘的意境相似。
(8)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对远方亲友真诚的祝福: ,
,道出了世世代代人的共同的心声。
(9)请用三个诗句依次写出春天来到人间时,草木生长,绿色由少而多的不同景象:
, , 。
5.名著阅览。(12分)
(1)填空。(4分)
①《龟兔赛跑》《狼来了》出自《 》。
②丹麦著名童话作家 ,一生创作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大量优秀作品。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这些有趣的故事出自《 》。
③18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两部不朽的文学名著,一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在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度过28年孤独时光的硬汉形象,他是 ;另一部描绘了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马(慧朋)国等奇异幻境,作品中的主人公是 。
(2)仿照示例,从《水浒》一百零八将中任选三个人物,分别概写出一个相关的故事情节(示例除外)。(3分)
示例:①宋江怒杀阎婆惜 ②时迁东京盗宝甲
③ ④ ⑤
(3)从下面《西游记》人物中任选一个,写一则近200字的人物简介。(5分) 孙悟空 猪八戒 白骨精 红孩儿
6.语言运用。(8分)
(1)读下面一则幽默,按要求作答。(3分)
难以从命
一位女生坐在座位上,嘴里拼命地嚼着口香糖,脚却伸到课桌旁的通道里,被老师发现了。“玛丽!”老师严厉地大声叫她。“老师,什么事?”这位女生问。老师正色道:“把口香糖从嘴里吐出来,把你的脚放进去!”
修改划线处老师的话语,使之句意明确,让女生不会难以从命。
改句:
(2)5月15日,第九届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的决赛上,福建籍选手林丹以2:0战胜对手陶菲克,为中国第四次捧起“苏迪曼杯”扫除了障碍。现请你给林丹发一封E—mail表示祝贺。收件人地址:lindan@163.com
要求:①信中必须选用“冷静、敏捷、精湛、精彩、赞叹”中的三个词语;字数50左右。②信中不必写收件人姓名(称呼),不必写发件人姓名、日期。(5分)
三、阅读(50分)
(一)品读《诗经·关雎》的诗句,完成第7题。(5分)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7.参照相关链接,简析《关雎》的意境美。(5分)
答:
●相关链接:
O“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经》主要的表现手法。“赋”是铺陈的意思,对事物直接陈述。“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兴”就是联想,触景生情,因物起兴。这种艺术表现手法是诗歌创作的主要方法,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至深至远的影响。
O意境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诗经》中的许多诗歌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描绘出一个个优美的意境。
(二)阅读《马说》,完成8-10题。(10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8.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9.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0.你认为应当怎样对待人才?请联系现实说一说自己的看法。(3分) 答:
(三)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4分)
饮 茶
喝茶是我国传统生活的一部分。
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茶。公元780年,学者陆羽用几十年的工夫研究茶,写 了一本《茶经》,总结了中世纪我国喝茶的经验。从此饮茶的艺术便日益精进。不单茶叶有多种多样,茶具、烹茶的水和烧水的方法也日新月异。 一般的茶叶可分为不发酵的绿茶,经过发酵的红茶,半发酵的乌龙茶,蒸软后压成的砖茶和用茉莉、珠兰、玫瑰等香花窨(xūn,同“熏”)制的花熏茶。这些茶又因茶种、产地和制法不同而有无数的名称和品种。
在古代,我们的茶是煮的,这种茶汁液十分浓涩,需要加盐、香料、薄荷、枣等调味品来中和它。现在我们沏茶都用开水冲泡。泡饮的方法不仅手续简便,更主要的是充分发挥了茶叶本身的色、香、味等特点。我们喝一杯龙井,就感到它翠色可爱,香气清洌、略带甘涩。喝一杯红茶,那紫红丝绒似的颜色和浓厚甘醇的香味,又给人以迥然不同的感觉。
陆羽认为烧茶的水是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讲究喝茶的人分辨得出水的味道。现在都市里的人,喝茶都用自来水煮沸冲泡,但在江南农村则仍然采用传统的方法,用杂质较少的雨水或雪水烹茶。这种茶味道纯清,更能显示茶的真味。 在我国,喝茶的工具——杯、壶和茶灶,也有无穷的品色。因为茶的品种和冲泡方法不同,茶具有各种不同的考究。
11.本文依次介绍了我国饮茶的历史、 、 、
、茶具等内容。(3分)
12.画线的句子在全文的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3分)
答:
13.用开水冲泡茶有哪些优点?(4分)
答:
14.根据上下文,请你简单解释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意思。(4分) 答:
(四)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21分)
梯 子
周粲
年轻的爸爸和他的儿子一起在后花园放风筝。小小的园地,小小的风筝。
小小的风筝飞呀飞的,就飞到了墙头上。墙头上的野花,把风筝紧紧地缠着。 于是爸爸说,必须去拿一架梯子来,然后爬上梯子,取下墙头上的风筝。
爸爸要爬上梯子,但是儿子说:“爸爸,让我来吧!”
爸爸看了看他九岁的儿子,想了又想,终于说:“也好,让你来就让你来。” 猴子一般地,儿子爬到梯子的最高一级了。
儿子转过头来,嘻嘻地笑。他的笑声,像用早晨的牵牛花吹出来的。
解开了风筝绕在野花上的线,正要下来,爸爸却用一只大手和一个声音制止了他,爸爸说:“慢着!”
儿子停住了,望着爸爸,用眼睛问爸爸:“怎么啦?”
爸爸说:“我先讲个故事给你听了,你再下来。”
于是儿子笑得更开心,他一手抓住梯子,一手拿着风筝,等爸爸讲故事,爸爸讲的故事,没有一次不好听的。
爸爸说:“从前有个爸爸,告诉他那个站在一架很高很高的梯子上的儿子说:你跳下来!你一跳下来,爸爸一定会在下面把你抱住。听见爸爸这么说,儿子很放心,就像游泳时跳进水里去一样,纵身一跳。哪里知道当儿子就要投进爸爸的怀抱里的前一秒钟,爸爸的身体一闪,站在一边。儿子扑了个空,掉在地上,屁股差一点就开花。哭哭啼啼地站起身来,儿子问爸爸:为什么要骗他。爸爸说:我要给你一个教训,连你爸爸的话都靠不住,别人说的话,更不必说了。”停了一停,爸爸继续说:“我们也来照着做一次好不好?”
儿子一听,脸都变白了。
爸爸说:“不要怕,勇敢一点,你只要跳那么一次就行了。我要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免得你以后长大了,容易上人家的当。”
但是儿子显然并没有被爸爸的话所说服。他脸上惊愕的表情,丝毫没有消退。然而他还是不敢违抗命令。他站在那儿,动也不敢动。
爸爸开始发号施令了:“听着啊,我喊一二三,喊到三的时候,你就跳下来,然后我就把伸出去假装要接住你的手缩回来,让你跌一个屁滚尿流!”
站在梯子上,儿子的脸像一个还没熟透的橘子。
爸爸喊了:“一……二……三!”
咬紧牙根,忍着泪,儿子从梯子上跳下来了。他等待着自己的身体像一个南瓜,扑的一声,摔得支离破碎……
然而,好奇怪,爸爸的手竟然没缩回去,他的身体也没移开。他还是定定地站在原来的地方。他把掉到他两手中的儿子,牢牢固固、结结实实地接住了,抱住了。
儿子虽然不曾受伤,但是他的神情,比刚才还要疑惑。张大了眼睛,他问:“爸爸,你为什么骗我?”
爸爸笑出声来,爸爸说:“爸爸要让你知道,即使是别人的话,有时也是可以信任的,何况是爸爸的话呢!”
所有的玫瑰花,都回到儿子脸上。他搂住爸爸,不住地吻爸爸的双颊。
爸爸和儿子拉着风筝,向后园的一角跑去。
15.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和主题。(3分)
答: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逝去日子2005)16.请用文中的词语,填写出儿子表情变化的过程。(4分)
答:
17.下面两个描写句的意思是什么?它们分别表现了儿子脸上怎样的神情?(6分)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