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八上语文金榜学案答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7:17:52 字数作文
八上语文金榜学案答案字数作文

篇一:【金榜学案】2014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单元综合评价检测(六)

单元评价检测(六)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5分)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 .

(2)水尤清冽 ( ) .

(3)佁然不动 ( ) ..

(4)其岸势犬牙差互 ( ) ..

(5)相与步于中庭 ( ) ..

答案:(1)向西 (2)寒冷 (3)愣住的样子 (4)互相交错 (5)一同,共同

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 )

A.乃记之而去 .

B.忽啼求之 .

C.若脱笼之鹄 .

D.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

【解析】选C。C项为结构助词“的”,其他三项均为代词。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1)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文:

(2)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译文:

答案:(1)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2)亮晶晶的,好像刚制成的镜子,清冷的光辉突然从镜匣里射出来一样。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B.何处/无竹柏?

C.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

D.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解析】选C。正确的节奏是: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

5.名句默写。(3分)

(1)绿树村边合, 。

(2)浊酒一杯家万里, 。

(3) ?门前流水尚能西。

(4)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游山西村》一诗常用来比喻人们在无路可走时,经过努力又发现新的出路的诗句是“ , ”。

答案:(1)青山郭外斜 (2)燕然未勒归无计 (3)谁道人生无再少 (4)安得广厦千万间 (5)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6.综合性学习。(6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祖国语言博大精深。请参加以“走进对联”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活动一:小组合作,搜集资料,介绍对联。下面是王芳同学搜集到的资料,请你选择可用资料,写一段介绍对联的文字,不少于80字。(4分)

资料:

①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

②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非常严格。常见的类型有五律、七律和排律。

③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

④对联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⑤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⑥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

⑦一首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律诗既讲究平仄、押韵,又讲究对仗。

答:

(2)活动二:同学们收集了不少对联,要在校刊上刊载,请你把下列对联按春联、婚联、挽联、行业联的顺序排列。(2分)

①红莲开并蒂 彩凤喜双飞

②白雪抚人片片醉

③百草回春争鹤寿

红梅舒枝点点春 千方着意续松年 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 ④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

正确的顺序是:

答案:(1)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它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

(2)②①④③

二、阅读品悟(40分)

(一)(2012·宜宾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8题。(4分)

渔 家 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7.首句中的“异”字统领了上阕哪些景物?请用原词中的关键词语回答。(2分)

“异”统领的景物有:

答案:衡阳雁、边声连角、千嶂、长烟、落日、孤城。

8.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阅读“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时在脑海中出现的画面。(2分)

答:

答案(示例):西北边塞荒芜萧索,边地的悲凉之声和着营地的号角从四面八方传入耳中,重重叠叠的山嶂里,长烟直上天空,落日斜照,孤城紧闭,举目望去,一片凄凉。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1分)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9.解释加点词。(2分)

(1)五色交辉 ( ) .

(2)四时俱备 ( ) ..

(3)晓雾将歇 ( ) .

(4)夕日欲颓 ( ) .

答案:(1)辉映 (2)四季 (3)散尽 (4)坠落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文: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

答案:(1)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水中的鱼竞相跳出水面。

(2)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1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句中的“其”指代的内容是 。(2分)

答案:山川之美景

12.“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它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也好,你能说一说好在哪里吗?(3分)

答:

答案:写出跃的状态,争相跳,静中有动,写出热闹的气氛。

(三)阅读《满井游记(节选)》,完成13~17题。(13分)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

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

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廿二日天稍和 ( ) .

(2)泉而茗者 ( ) .

(3)柳条将舒未舒 ( ) .

(4)呷浪之鳞 ( ) .

答案:(1)暖和 (2)喝茶 (3)舒展 (4)鱼

14.从文段中找出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个句子。(2分)

(1)若脱笼之鹄 .

答:

(2)娟然如拭 .

答:

【解析】解答这样的题目首先要明确所给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之”字用在修饰限制语与中心语之间,很明显就是一个结构助词——的;“然”字用在形容词后面作词尾,可以译作“??的样子”。 答案(示例):(1)“曝沙之鸟”;“呷浪之鳞”;“郊田之外”。

(2)“晶晶然如镜”;“悠然自得”;“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译文: 【解析】翻译本句要注意“始”“未始”“城居者”“之”“知”能准确翻译。

答案:(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居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这一点啊。

16.文中“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形容的景物是 ,其特点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答案:水(春水) 冻水初解的清澈

17.选文最后一段作者说自己“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潇”意为“潇洒无牵挂”,你觉得文章中有哪些地方能体现作者的“潇然”呢?试进行分析。(3分)

答:

答案(示例):“若脱笼之鹄”可以体现“潇然”,因为这一句表现了作者目睹美景后心情愉快,举止如鸟儿脱笼一般无拘无束,与“潇然”一词很吻合。体现“潇然”的内容有:游人活动、动物悠然、“惟此官”“余

篇二:【金榜学案】2014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单元综合评价检测(五)

2014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单元综合评价检测(五)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灼伤(zhuó) 分泌(mì) 花卉(huì) 花瓣(bàn) ....

B.疟疾(nüè) .

C.海藻(zǎo) .

D.灰烬(jìn) .濒临(bīn) 摄取(shè) 纤维(xiān) ...褐藻(hè) .趋势(qū) . 石莼(chún) 公顷(qǐnɡ) ..摩尔(mó) . 胆怯(què) .

【解析】选D。“怯”应读qiè。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无误的一项是(3分) ( )

A.连锁反应

B.鼓励创新

C.屡见不鲜

D.层出不穷 生死存亡 违言耸听 归根到底 滥砍滥伐 生态平衡 按步就班 意味深长 与日具增 挑战权威 资源短缺 不可想象 无穷无尽

【解析】选B。A.“违”应为“危”;C.“具”应为“俱”;D.“步”应为“部”。

3.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花儿万紫千红,千姿百态,不仅是大自然的功劳,更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

B.农机补贴、家电下乡等惠农政策对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

C.经过工程队妙笔生花的装饰,老城区的破房子面貌一新,令人赏心悦目。 ....D.人类从刀耕火种到大型科技化作业,劳动效率大大提高了。 ....

【解析】选C。“妙笔生花”形容文笔好,善于写作,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下列关于课文内容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本单元的课文都是事理说明文,侧重于说明事理的本质特征,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

B.《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说明顺序主要是由主到次、由内到外。

C.《海洋是未来的粮仓》阐释了海洋未来能成为粮仓的原因,从而说明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潜力巨大,可以满足人口不断增长的需要。

D.《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是著名生物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一次学术报告的节选。文中主要分析了科技和创新的关系。

【解析】选D。杨振宁不是生物学家,而是物理学家。

5.(2013·威海中考)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光盘”行动是一家民间组织发起的公益活动,意在发扬人人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

B.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道路绿化问题,在集中开展园林绿化专项整治活动中得到了解决。

C.青年人应当把自己的梦想与民族的梦想紧密相连,刻苦学习,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为“中国梦”的实现而贡献力量。

D.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我市推广并通过了“天天都是旅游日”的惠民休闲旅游政策。

【解析】选C。A项应把“发扬”改为“培养”;B项应删去“针对”;D项应把“推广”和“通过”调换位置。

6.综合性学习。(6分)

湖南卫视父子亲情互动秀《爸爸去哪儿》彻底火了。星爸们带着孩子去乡村体验生活,各种突发状况、糗事、欢笑层出不穷,特别是林志颖和儿子Kimi的互动,让网友大叹爸爸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如果你是编剧,要领着《爸爸去哪儿》剧组到你的家乡录制栏目,你的设想是怎样的呢?请完成下面的问题。 ①你想带领剧组到家乡的哪个富有地方特色的景点去体验生活?为什么?(2分)

答:

②如果让你设计三个需要爸爸和孩子参与的游戏栏目,你准备设置什么栏目?请简单说明。(2分) 游戏栏目:

栏目说明:

③如果一个孩子因为畏惧困难想要退出,作为编剧,你会怎样有效地劝说孩子留下来?(2分)

答:

答案(示例):①面塑村。这个村子有几百年的面塑历史,村里男女老少都会做面塑,漂亮的面塑,五颜六色,全靠面塑人的一双巧手和独具匠心。可以让爸爸和孩子们到这里体验生活,学习面塑技艺,并进行面塑比赛。

②游戏一:冰上打石子。 几个孩子站在冰冻的水边,每人五块石子,使劲往冰面上丢,看谁丢的石子在冰面上落地、弹跳的次数多,飞得远,依次评判出获胜者。游戏二:靠手艺吃饭。 给爸爸和孩子每一组一张图画,图画上给出了面塑的式样和要求,爸爸和孩子需要按照图上所示,用面团做好面塑,蒸熟了,画上颜色,然后包装起来,按照图画上画的线路图,送到指定的农户家里,换得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写着

他们中午就餐的具体地点。做得慢的就要饿肚子。游戏三:多劳多得。 苹果套袋对苹果大有好处,让爸爸们用一个半小时给苹果套袋,根据最后检查的合格数量,计算出应得工资,然后让农户给予相应价格的午餐招待。

③宝贝,其实大家都遇到了和你一样的困难,但是在战胜困难过程中你是表现最棒的。闯过这些难关,下面还有更好玩的游戏,相信你会继续做得很棒,你的爸爸期待你有更棒的表现,我们大家也会努力支持你!有家人和我们这些大朋友的支持,你还想做逃兵吗?

二、阅读品悟(40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7~11题。(13分)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最后要归功于人工选择。(1)自然选择进程缓慢,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显示它的作用。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它的进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果。例如牡丹,由自然选择费了亿万年造成的野生原种,花是单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红的一种。经过人工栽培,仅就北宋中叶(11世纪)那一个时期来说吧,几十年工夫,就由单瓣创造出多叶、千叶(重瓣)、楼子(花心突起)、并蒂等各种不同的姿态;由粉红创造出深红、肉红、紫色、墨紫、黄色、白色等各种不同的美丽色彩。(2)再如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八个红色花瓣。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又如虞美人,经过培养,已有红、黄、橙、白各种颜色,却从来没有出现过蓝色。上一世纪末,美国的著名园艺育种家蒲班克,发现一株花瓣上好似有一层烟雾的虞美人,特意培养,到本世纪初,便育成了各种深浅不同的蓝色虞美人,为花卉园艺增添了新的品种。

7.本段文字的中心句是:

(3分)

【解析】此题考查对中心句的判断能力。解答时须仔细阅读,整体把握,注意开头结尾即可判断出。 答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最后要归功于人工选择。

8.文中举了三个关于人工选择作用的例子,其作用是(2分) ( )

A.例子多更能说明人工选择的作用。

B.举中外不同国家的例子,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C.举三种不同的花,从花姿花色的变化、品种的增加、新品种的出现三个方面全面说明了人工选择的显著成果。

D.用不同的时间所取得的成果来说明人工选择的作用。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能力,举例子是为表达中心服务的,结合本段的中心——“人工选择”,就可以看出是为了进一步说明人工选择所带来的显著成果。

9.指出文中画线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2分)

(1) (2)

【解析】此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掌握能力。根据“读句子——找关键词——辨别”的步骤解答。 答案:(1)做比较。 (2)举例子、列数字、做比较。

10.“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一句中“仅”“已”能不能互换?为什么?(3分)

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词语表达作用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从词义入手,结合句意回答。

答案:不能。因为互换后意思变为较长时间内培育出较少品种,与所表达意思不符。

11.蒲班克偶然发现一株花瓣上好似有一层烟雾的虞美人,就特意培养,最后培育出蓝色虞美人。你能从这个例子中得到什么启示?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3分)

答:

答案:生活中很多成就、发明,在于对细节的重视;要注意观察、勤于思考、善于实践。类似的例子有:瓦特从水蒸气得到启示发明蒸汽机;爱迪生在试验电话的时候,发现传话筒里的膜板随话声而振动,经过不懈努力发明了留声机。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

雾 霾

①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是将两种相似且难以区分的天气现象共同提及的概括性说法。

②雾是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导致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 000米以内的天气现象;水平能见度在1 000~10 000米时则被称为轻雾。由于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光的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③霾是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并导致能见度小于10 000米的现象。由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呈灰色。

④雾和霾常常相伴出现。区别雾和霾,空气相对湿度是重要依据。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空气能..

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人们习惯上称此天气为霾天;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空气能见度恶化主要是雾造成的,通常被称为雾天;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空气能见度恶化是雾和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一般被统称为雾霾天。

⑤在雾霾天气中,PM2.5是“罪魁祸首”。其主要来源有多个:一是道路扬尘和建筑施工扬尘;二是汽车尾气;三是工厂制造出的废气污染;四是冬季取暖时燃烧煤炭低空排放的污染物;五是生物质(秸秆、木柴)的燃烧以及垃圾焚烧产生的烟尘。 ⑥这些污染颗粒和细菌、病毒等一起在水滴上,对人体的呼吸道产生影响,可能会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以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疾病。1952年12月,英国伦敦大雾一周不散,烟尘废气在低空聚积,期间有4 700人因呼吸道疾病死于非命,雾散后,还有8 000多人因雾死亡,“雾都劫难”震惊世界,人们将伦敦雾灾列为20世纪世界十大自然灾害之一,这是显性危害的例子,更多的情况是雾霾在不知不觉中危害着人的健康。

⑦雾霾天应减少开窗,减少外出,外出时避免骑车,戴正规合格的口罩,多食清肺润肺食品。但最根本的还是要从源头上采取“减排消尘”的措施。此法既能减少由温室气体引发的空中水汽,又能减少空中的凝结核,从而达到控制雾霾频发的现象。这方面伦敦做出了榜样:1956年英国颁布了《清洁空气法》,在“减排消尘”上大做文章,如今已见成效,原来每年有几十个雾霾天,现已降至5天,世界著名的“雾都”已名不副实。 ....

12.第⑦段中加点词语“名不副实”在文中具体含义是指 和 不相符。(3分) 答案:由雾霾天多而得名的“雾都” 现在少雾霾而清洁的天气状况

13.第④段中加点词语“常常”能否去掉?请阐述理由。(3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解答此题首先回答能还是不能,然后结合语境解释“常常”的意思,体会“常常”一词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最后点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答案:不能。“常常”的意思是通常,大多数情况,雾和霾大多数情况下相伴出现,实际中也有雾和霾不同时出现的情况,这里在范围上做了限制,符合实际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14.第⑥段画线句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列数字,其作用是

。(3分)

答案:举例子 具体准确地说明了雾霾会危害人的健康

15.根据文章第①至④段内容,结合下列两个图表,判断徐汇区12月5日、6日、13日的天气,将相应的选项填在横线上。(3分)

篇三:【金榜学案】2014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单元综合评价检测(七)

单元评价检测(七)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5分)

(1)行拂.乱其所为 ( )

(2)空乏..其身 ( )

(3)入则无法家拂.士 ( )

(4)弗敢专.也 ( )

(5)小信未孚. ( )

(6)望其旗靡. ( )

(7)闻王购.子头千金 ( )

(8)儿闻之,亡去.. ( )

(9)光鉴.毫芒 ( )

(10)须眉毕见.. ( )

答案:(1)违反,阻挠 (2)穷困缺乏 (3)辅弼,辅佐 (4)独自占有 (5)使人信服

捉拿 (8)逃离 (9)镜子,文中是照的意思 (10)全显现出来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译文:

答案: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

3.下列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D.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解析】选D。正确的朗读节奏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下列加点字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2分) ( )

A.所以..动心忍性

B.人恒过,然后..能改

倒下重赏 (6) (7)

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D.右手秉遗穗 .

【解析】选D。“遗”在句中的意思是“丢失、遗漏”,今义也有此意。A项,古今义分别是“用这些来??”和“表因果关系的连词”;B项,古今义分别是“这以后”和“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C项,古今义分别是“祭祀用的猪、牛、羊等”和“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5.名句默写。(4分)

(1)足蒸暑土气, 。

(2)落红不是无情物, 。

(3)人生自古谁无死? 。

(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高度概括了历代人民共同遭遇的句子是: , ; , !

答案:(1)背灼炎天光 (2)化作春泥更护花 (3)留取丹心照汗青 (4)兴 百姓苦 亡 百姓苦

6.“名校游”近几年来受到热烈追捧。班委准备出一期黑板报,介绍火爆的“名校游”供同学们假期出游参考。宣传委员请你完成以下任务。(5分)

①分析以下材料,提取关于“名校游”情况的主要信息。(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在清华大学,成团成组的旅游者川流不息,每天团体游客在5 000人至7 000人之间;许多游客是身穿各色文化衫的中小学生及其家长。游客们在各种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前,在“水木清华”的湖光亭影间流连。每年樱花烂漫时节,武汉大学游人如织,2013年高峰时刻,更是一天“挤进”20万人。武汉大学的老图书馆以民国时期的建筑特点吸引着游人。夕阳西下时,透过老图书馆宽大窗户的红光,映在一个个俯首苦读的学生身上,更让人体会到一种庄严与和谐、宁静与典雅的氛围。

主要信息:

②请你结合以下材料,针对“名校游”存在的管理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2分)

某名校学生:到处都是游客,甚至教学区里也有大批游客。游客们在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的附近,不分地点和场合,大声说话,我们很难安静下来听课、读书、做实验。

某游客:其实我们也就是走马观花,很盲目。我带着女儿,本来是想让她了解知识,开阔眼界,可是我们参观的地方什么介绍也没有,能了解的东西太少了。

某名校管理者:游客太多,我们希望加大收门票的力度,限制客流。但有一些人反对,说国外大部分名校都是免费对公众开放,或者部分景点收费。所以我们现在也是左右为难。 A. B. C. D.

③宣传委员为本期黑板报拟标题,他写了上句,请你根据材料写出下句。(要求:与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1分)

名校旅游盛行

答案(示例):①A.近几年来,“名校游”客量逐年攀升。B.游客中大多数是中小学生及其家长。C.游客们喜爱名校优美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以及独有的文化氛围。

②A.划定游览区和非游览区,不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B.提高游客素质,要求参观时保持安静。C.设置讲解员(导游),避免游客盲目参观。D.限制客流,慎重收费。

③管理制度待建

二、阅读品悟(40分)

(一)阅读诗歌《过零丁洋》,完成7、8题。(4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诗歌首联叙写了诗人一生中经历的哪两件大事?(2分)

答:

答案:寒窗苦读,进入仕途;峰烟四起,艰苦抗元。

8.诗歌尾联采用的抒情方式是什么?抒发了什么感情?(2分)

答:

答案:尾联采用的抒情方式是“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以死明志”(或“为国捐躯”、或“举身赴国难”)的坚贞情怀。

(二)(2013·绍兴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1题。(11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 .

(2)必先苦其心志 ( ) .

(3)曾益其所不能 ( ) .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 .

答案:(1)任用,选拔(或“被任用”“被选拔”) (2)使??痛苦 (3)现在写作“增”,增加 (4)脸色(表情、神情、神色)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文:

答案: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守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

11.短文开头连用六个事例,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分别有什么作用?(3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开头事例的作用。根据题干提示,从内容和表达效果上思考,开头的事例是为论点“生于忧患”服务的,六个事例又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可增强气势。

答案:引出并论证“生于忧患”(困境出人才、人才都是经过磨难和历练而成)的观点;运用排比,同类并举,增强了文章气势,论证更充分。

(三)阅读《曹刿论战》,完成12~14题。(12分)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2.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肉食者鄙 ( ) .

(2)小惠未遍 ( ) .

(3)神弗福也 ( ) .

(4)齐师败绩 ( ) ..

答案:(1)鄙陋,目光短浅 (2)遍及、普遍 (3)赐福,保佑 (4)军队溃败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译文:

(2)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篇四:【金榜学案】2014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单元综合评价检测(一、二)

2014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单元综合评价检测(一、二)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肆虐(nüè) 砭骨(biān) ..

B.斑斓(lán) .

C.参差(cān) .

D.溃口(kuì) . 璀璨(cuī) .籼稻(xiān) .矜持(jīn) . 瞬息万变(sùn) . 如诉如泣 (qì) .娓娓动听(wěi) .虚无缥缈(miǎo) .

【解析】选D。A项中“瞬”应读shùn;B项中“璀”应读cuǐ;C项中“参”应读cēn。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

A.谛听 浣妆

B.逶迤

C.繁衍

D.潸然 喧嚣 悬涯 玲珑 瞩目 险峻 摇曳 晶莹 闲熟 甜雅 深湛 勾勒

【解析】选D。A项中“闲”应为“娴”;B项中“甜”应为“恬”;C项中“涯”应为“崖”。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海南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是中国海洋面积最大的一个省,这里发展旅游得天独厚。 ....

B.有的说,当年文成公主在进藏途中,行至日月山口,回首汉宫,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

C.2014年索契冬奥会滑雪比赛风云变幻,冠军直到最后才能揭晓,这恰恰说明了本项比赛竞争相当激烈。 ....

(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八上语文金榜学案答案)

D.人做一天好事不难,难的是几十年如一日做好事,矢志不移。 ....

【解析】选C。“风云变幻”比喻局势动荡不定,复杂多变。不符合语境,应改为“瞬息万变”。

4.(2013·济宁中考)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近年来,学生书写水平逐渐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B.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

C.有人直言不讳地批评说,国内很多城市的建筑风格千篇一律。

D.雾霾天气不仅大大影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也加剧了城市的交通拥堵。

【解析】选B。搭配不当,应在“扣分”后加上“的方法”或“的措施”。

5.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

秦皇岛新闻网讯(记者 高畅) 2014年3月4日,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海港区区级比赛启动仪式在第七中学举行。全市中小学校校长及参赛选手代表参加启动仪式。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冰华出席仪

式并讲话,希望全市中小学生踊跃参赛,为成就不仅可以敲击键盘,也会挥毫泼墨,不仅有科学精神,也有人文理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一代接班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答:

答案: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海港区区级比赛启动仪式在第七中学举行。

6.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据中央电视台消息,截至北京时间2014年1月7日18时30分,“雪龙号”已冲出重冰区,成功突围。此前,北京时间7日下午18时,“雪龙号”已驶出乱冰区,目前进入清水区航行。2日,中国南极考察队科考船“雪龙号”在成功营救俄船乘客后,被困密集浮冰区。7日全天至8日中午前后,该海域出现的西偏北风,在潮流作用配合下,将使浮冰区的海冰松散,是“雪龙号”脱困的最佳“窗口期”。

材料二 中国著名楹联专家,为不少中外要闻写过优秀对联的陈韬先生日前为我国南极科考船“雪龙号”无私救援俄罗斯科考队员的举措创作了一副赞美对联:“ ,千年极地送温馨!”不但将主人公名字巧妙镶嵌,而且将这种国际友爱的互助精神高度颂扬于两行精美诗句中。

材料三 陈韬先生创作感言:“一百零一人的‘雪龙号’成功救出五十二人的俄罗斯科考队后,自己反被突发恶劣天气围困在南极冰面不能动弹。这不但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而且彰显了舍己救人的国际主义道义精神。”

①请探究材料一,用一句话概括探究结果。(2分)

答:

②仔细阅读材料二,在横线上拟写对联相应的上联。(2分)

③请你仿照陈韬先生的创作感言,评价一下“雪龙号”营救俄船事件。(2分)

答:

答案:①“雪龙号”营救俄船乘客后先遇困进而顺利脱困。 ②示例:一道雪龙推正义 ③不顾自身安危,勇敢搭救俄国乘客,自己却被困浮冰区,他们无私、正义、富有担当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面对困境,他们没有软弱妥协,而是利用机会顺利脱困,“雪龙号”是一条真正的中国龙!

二、阅读品悟(40分)

(一)阅读《周庄水韵》的节选内容,完成7~11题。(12分)

我曾经三次到周庄,每一次都乘船游镇,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样。第一次到周庄,正是仲春,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

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摊摊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目眩。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7.“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中“抚摸”一词能否改为“照射”?为什么?(2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运用能力。结合修辞产生的表达效果分析即可。

答案:不能。“抚摸”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阳光的暖和、轻柔,给人舒适之感,改为“照射”就没有这种感受了。

8.本段是以什么为线索的?(2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线索的能力。结合段首提示和文中出现的关键词即可归纳出。

答案:时间。

9.作者笔下的周庄,给人以极美的感受,作者第二次游周庄时,是从哪些方面来描绘周庄的?请举例说明。(3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描写角度的分析能力。结合文意从人的感觉出发来归纳描写角度。

答案:先从视觉上描绘周庄的色彩,“在耀眼的阳光下??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再从听觉上描绘周庄的水声,“细细谛听??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2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抓住文章结构线索和提示语句来归纳。

答案:概写前两次游周庄的情形。

11.本段文字语言生动形象而富有表现力,请发挥你的阅读鉴赏能力从本段中找出这样的句子加以赏析。(3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品析能力。可结合语言的韵律节奏来分析,从其他方面如修辞的角度来谈也可以。 答案(示例):“斑斑”“重重叠叠”“袅袅”等叠词的运用产生了音韵的和谐美;“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摊摊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目眩”,长短句交叉运用,形成了节奏的参差美。

(二)(2013·临沂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18分)

家乡的竹林

阎受鹏

①故乡的竹子是一个庞大的家族,约有七八十种,毛竹是竹类里的老大哥。春天,毛竹最早献给人们味感极美的毛笋。冬日,朔风凛然,草木枯槁,山野萧索,而青枝翠叶的毛竹却在皑皑的白雪覆盖下的泥土里,悄悄地孕育着羊角大小的笋芽,这便是誉满江南的冬笋。

②采掘冬笋,要有丰富的经验,要讲究技术,冬笋深深地躲在泥底,要找到它很不容易。记得小时候,一辈子伺候竹山的父亲去掏竹笋时常会带我上竹山,他选择笋芽早发的朝南向阳的暖坡去找。两眼就像扫雷的仪器,仔细地搜索着地面,他顺着略微胖起、周围有几条丝带状裂纹的泥土——故乡竹民叫“爆”,小心翼翼地用锄头刨,一层层挖下去,便引来我的一阵惊呼:“哇,笋!笋!”只见嫩黄的冬笋像娃娃似的睡在泥土里呢!待到笋全裸,父亲便从背后的小竹筐里摸出钢凿子,按在笋芽根部,用锄背轻轻敲几下,一枝黄黄的光滑的可爱的笋芽儿就毫发无损地掏出来了。父亲说:“冬笋嫩,如果刨土时不小心,锄头碰到了会皮破肉绽的,这样一棵好端端的嫩笋就弄坏了。”父亲找冬笋还有望竹觅笋的能耐。一次,他带我走进竹山,瞧瞧一棵竹子的皮色,再瞅瞅竹枝,竹叶长势,笑指前方一片土说,那里有笋了,他估摸着找去,果真见到“爆”,挖到了笋。

③冬笋过后是春笋,童年时,那一夜春雷骤响后,清晨在竹山里见到的轰轰烈烈的景象令人终生难忘。那块巨石从坎上掉下来,一棵硕大的春笋,尖上扬着一簇金色的流苏(山民叫它苏头),意气奋发地顶翻了它,那片被柴荆之根盘结硬得锄头也难扎进去的泥土,也冒出了几棵新笋,新翻的竹山沃土里,一棵棵春笋犹如一座座宝塔,生机勃勃地矗立在地面上,还有数不清的刚露“爆”的春笋,有的黄苏在春风里初展,有的角尖含着晶莹的露珠,有的昂首沐浴暖暖的阳光??

④近些年,故乡培育了一种新的竹子——雷竹,雷竹的优点在于竹农精心培育后,农历十月便可长出与冬笋媲美的雷笋。

⑤雷笋上市的价格比猪肉贵得多哩! ⑥故乡人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竹子,大到豆棚瓜架,小至扫帚、光棍扁担,哪一样不是竹做的?一

日三餐更是与竹子相连,量玉米的“升子”,淘米的淘箩,盛饭的筲箕,擦盘刷锅的洗帚,扒饭夹菜的筷子,乃至灶膛里熊熊的竹根、竹枝等燃料,件件样样都有着竹子呢!因此故乡的人,即使再穷也要苦心经营一片小小的竹林,自春至秋翻土除草,施肥浇水,营养竹子,冬日又盖糠铺草,细心地为竹子保暖,终年辛勤劳作,把自己命运与竹子连在一起。

⑦一点也不夸张,故乡每一个人,从出生那天起就与竹子打成了一个解不开的情结。小毛头时“箩窠”——竹箩里塞满稻草铺成的睡窝是竹做的,大到周岁“坐车”——方形的椅子,中间铺一坐板,仿佛古代的战车,坐进去前后都有横的竹棒护住身子,万无一失,不用说,它又是竹制成的。

⑧当长到会奔跑了,就用竹子做竹蜻蜓,搓着它满晒场飞翔,斩一节比笔杆管稍粗一点的碧绿的箭竹,做成“水枪”,水枪往溪水里吸满水猛一推活塞,水柱子直蹿三四丈外;做一支“机关枪”,摇来嘎嘎响,还有打苍蝇的拍子,粘知了的网兜,春天放的纸鹤和元宵提的小灯笼。再大一点编鱼笼、鳝笼,扎竹梢丝诱捕虾鳌??

⑨长大成人了,更是竹不离肩释手,一年到头与扁担、垛柱、箩筐、土箕、锄柄朝夕相伴。

⑩故乡人就这般与竹子相连,直到心脏停止跳动??

(选自2013年3月《散文选刊》,有删改)

12.文章第⑥段说“故乡人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竹子”,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一刻也离不开”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第⑥段,从中寻找竹子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语句总结。 答案:①餐桌的美食(经济来源);②生活的用具;③当作燃料;④婴儿的护具;⑤孩子的玩具;⑥劳作的工具。(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13.认真阅读第②段,回答问题。(6分) ①文段中说“冬笋深深地躲在泥底,要找到它很不容易”,找出下文与“找到它很不容易”相照应的语句。(2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对应句子。紧扣“找到它很不容易”这个语句,从第②段的第二、三句中即可找出。

答案:他选择笋芽早发的朝南向阳的暖坡去找。两眼就像扫雷的仪器,仔细地搜索着地面。

②从画线句中找出几个运用准确的动词,结合语境进行赏析。(4分)

答:

篇五:【金榜学案】2014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单元综合评价检测(四)

2014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单元综合评价检测(四)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贿赂(luò) 内疚(jiù) 不省人事(xǐnɡ) ...

B.尴尬(ɡān) .

C.阿谀(yú) .

D.倔强(jué) . 聒噪(ɡuō) .相公(xiànɡ) .绰号(chuō) . 咄咄逼人(duō) .茅塞顿开(sài) .鬼使神差(chāi) .

【解析】选B。A项中“赂”应读lù;C项中“塞”应读sè;D项中“绰”应读chuò。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

A.带挈 招徕

B.忌讳

C.桑梓

D.空旷 乳酪 赊账 跋涉 噩梦 星宿 诅咒 瞥见 恁地 腆着 焦躁 许喏

【解析】选D。“许喏”的“喏”应为“诺”。

3.下列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从纽约弃儿到北京英雄,从昔日的“独狼”到如今的“马政委”和“马大帅”,马布里已成为CBA中家.

喻户晓的人物。 ...

B.环境问题错综复杂,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贯穿于国民经济再生产的全过程。 ....

C.这次会议,领导的讲话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言简意赅。 ....

D.今天他们在约定好的地方见了面,这次不期而遇的谈话加深了两人的友谊。 ....

【解析】选D。“不期而遇”的意思是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句意前后不一致。

4.(2013·天津中考)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作为一种新媒介,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B.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市容环境整治,使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C.市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

D.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解析】选A。B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去掉“通过”或“使”;C项成分残缺,在句末添加“的意识”;

D项属于一面对两面,应去掉“能否”。

5.(2013·益阳中考)名著阅读。(2分)

李逵道:“莫不是山东及时雨黑宋江?”戴宗喝道:“咄!你这厮敢如此犯上,直言叫唤,全不识些高

低!兀自不快下拜,等几时!”李逵道:“若真个是宋公明,我便下拜。若是闲人,我却拜甚鸟!节级哥哥

不要瞒我拜了,你却笑我。”宋江便道:“我正是山东黑宋江。”李逵拍手叫道:“我那爷!你何不早说些个,

也教铁牛欢喜!”扑翻身躯便拜。

这段文字选自我国古代长篇章回体小说《 》,从文中可以看出李逵 的性格特点。

答案:水浒传 粗鲁、直率(或爱憎分明、直爽率真)

6.综合性学习。(6分)

北京市中高考将陆续启动一系列改革,在社会上激起了很大的反响。英语中考总分减分20分,英语

高考总分减分50分,听力在中考中要占50分,这些在分数上最直观的变化更是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

(1)【七嘴八舌我来说】下面是几位网友的留言,请结合你自己对初中英语学习的认识,表达一下你的观

点。

网友“晴空一鹤”:中考英语总分虽然减少了20分,但是听力的比重有所增加,这样的改革将促进

学科间应有的回归,今后,老师们会更重视英语的应用性,比如,在现实生活中,让学生们学会看英文菜

单、读懂手机中的英文新闻。

网友“大步流星”:降分不等于不重视,随着英语听力在中考中比重的增加,将进一步推进英语改革,

改变传统“哑巴英语”的现状,强化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3分)

我的观点:

(2)【运筹帷幄我应对】假如你将是实行英语降分后第一批参加中考的考生,请谈谈你在今后的英语学习

中会怎样应对。(3分)

我的打算:

答案:(1)我觉得这主要是对过往“英语热”的适度降温,并不代表英语不再受重视。作为一种在国际社

会最为通行的语言,英语仍然有着它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英语学习绝不应该放松。

(2)英语中考既然有所改革,我就打算主动调整英语学习思路:①时间分配上,减少用于死记硬背英语的

时间,更加重视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训练;②具体行动上,多参加英语实践类的活动,通过英语角、交英

文笔友等活动,活学活用。

二、阅读品悟(40分)

(一)阅读《范进中举》选段,完成7~11题。(11分)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

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

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

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

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

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

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7.选文除了从 、 、 等方面对范进进行了正面描写外,还对他进行了 描写。(2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描写手法的分析能力。结合选文内容提取与人物相关的描写分析其描写角度。

答案:行动 语言 外貌 侧面

8.用“‖”将本段分为五层,并概括层意。(每层层意不超过6个字)(3分)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第五层:

【解析】本题考查划分层次与归纳层意的能力。结合叙述情节和人物转换来划分层次,归纳层意。

答案:第一层:(范进不看便罢??不省人事)写昏厥。

第二层:(老太太慌了??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写疯跑。

第三层:(走出大门不多路??淋淋漓漓一身的水)写跌倒。

第四层:(众人拉他不住??一直走到集上去了)写疯走集上。

第五层:(众人大眼望小眼??再为商酌)写众人的反应。

9.描写范进发疯的过程中,贯串始终的动作是 ,表情是 。(2分)

答案:拍手 笑

10.品析范进言语中的“噫!好了!我中了!”(2分)

答:

【解析】解题思路如下:

答案: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我”终于中举了,有钱有势了,有好日子过了,可以享福了。“噫”语句短小,语气强烈,写出了范进惊喜过望的心情。

11.造成范进发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结合现实评价一下现在的中考与高考制度。(2分) 答:

答案:直接原因:中举欢喜到了极点。根本原因:封建教育、科举制度的毒害。现在的中考与高考制度有利也有弊:利是为每一个人,不论其地位、身份等如何,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展示自我的平台。弊是考试形式单一,对个别有特长的人不能让其充分展示自我个性。

(二)(2013·宁波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13分)

罗圈腿的小猎狗

曹文轩

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害羞。

它的主人,也就是那个猎人,一共有十一条猎狗。但猎人在清点狗数时,却总是只数到十。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是挤到前面去,可是猎人把目光越过它,还是数后面十条狗。

主人的忽视,很让小猎狗伤心。它决定要让自己跑得最快,终于有一天,它跑着跑着,竟然发现自己的影子越来越短了。此时,它又突发奇想,要成为世界上跳得最高的猎狗,尽管那十条猎狗一个劲地笑话它傻瓜。

终于,有一天,它跳过一堵高墙,不料,高墙那面是养鸡场。当鸡的主人找到猎人时,它自然受到了惩罚。

猎人罚它去看守潭底的石头,不要让石头浮上来。他带着其他十条猎狗打猎去了。当然,每次捕猎回来,它也分得一块肉。但小猎狗并不满足,看到小河,它竟然说要成为这个世界上跳得最远的猎狗。它开始起跑??跃起,“扑通”,掉进了河里,激起一大片水花。

河岸上,猎狗们笑成了一团:“哇,我们看到了世界上头号大傻瓜!”小猎狗不为所动,一如既往地跳进河里。一次,正在飞跃河面的它,吓到了正准备上岸下蛋的母鸭,结果蛋全部生到了水里。

放鸭的老头非常恼火,一把揪住正在往岸边逃的小猎狗,将它扔在了猎人面前:“好好管教管教你家的罗圈腿!”

猎人没辙了,让它去看葵花田,说要看住这些葵花,不许它们跟着太阳转。

所有葵花都跟着太阳转动。小猎狗来回跑动着,向它们“汪汪”叫个不停,但是它们根本不理睬它。小猎狗累坏了,不过,等它疲倦回家时,还是能吃上肉。

又到了给村民表演的时刻了。猎人的另外十条猎狗皮毛光滑,神气十足。

突然,一条毛发发红的公狼,愣是在十条猎狗的眼皮底下,满不在乎地跑掉了!

众人发出“嘘——”声,这太丢人了!猎人觉得颜面扫尽。

这时,小猎狗突然窜出去,穿过狗群,直向山冈上的狼扑去。它快得像一团光,人们甚至都没看清楚它的样子,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小猎狗正在一棵大树下休息,它的身边躺着那只雄壮的公狼,早已停止了呼吸。

从此,猎人最喜欢的一条狗,就是小猎狗。他特地做了一个漂亮的皮圈,套在它的脖子上,无论去哪里,都带着小猎狗。

人们见了,都会“啧啧啧”地赞叹:“瞧啊,那四条罗圈腿,弯曲得多美啊!”

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骄傲。后面跟着那十条猎狗,学着小猎狗,一律走成罗圈腿。

(选自《意林·少年版》2012年第10期)

12.简要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3分)

答:

答案:小猎狗在被别人瞧不起的情况下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了别人的尊重。

13.联系上下文,体会下面语句中加点文字的表达效果。(3分)

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是挤到前面去,可是猎人把目光越过它,还是数后面十条狗。 ...

答: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