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宝宝发烧38度怎么办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5:20:24 体裁作文
宝宝发烧38度怎么办体裁作文

篇一:从38度5说开去——一个孩子爸爸关于小儿发热的认识和体验

从38度5说开去——一个孩子爸爸关于小儿发热的认识和体验 作者:泓泓爸

泓泓爸——网名老满,好爸爸一枚,中医爱好者,育儿家秘群主,小儿杏虎群管,混迹于各中医交流群,非专家,非学者,倡导平和理性看待小儿发热症状。

现在的爸爸妈妈们也多少有一点概念了,知道挂水对小儿不好,“但是……”,唉,万事就怕“但是”,这是我在劝家长不要给孩子挂水时听到最多的一个词。

“但是”什么呢?接下来多半就是38度5这个数字了

宝宝发烧38度怎么办

,当然还有更高的,诸如39,39.5等等。

38度5真的就那么可怕吗?关于38.5度就必须“打吊针”的说法又是从何而来?所谓的“医生说……”我们就真的应该相信吗? 关于这个说法,中医米奇曾在博文中表示难以理解,且不说中国传统医学中找寻不到相关说法,即使是按照他在国外工作治疗发烧时的经历,国外小朋友在发烧到39度时也并没有接受输液治疗,而仅仅是吃点药片或者物理降温.对比之下,他认为国内的这种做法超乎常理。真实本性是在滥用抗生素,为此而设立的借口理由。在国外一直痛诉中国滥用抗生素的同时,这个度数设立的标准使得抗生素的使用变得非常普遍,非常的合法化。因为几乎每个小朋友发烧都能达到38.5这个度数,于是每个小朋友都避免不了接受所谓健康的毒害。(摘自中医米奇的博文《发烧,38.5度心里的底线——献给母亲节

的礼物!》,博客网址http://blog.sina.com.cn/herbdoctor) 这里先声明一下,我今天说的关于小儿发热的内容基本来自于中医的观点,有的爸妈不相信中医而更相信西医,且让我们来看看发达国家(正统西医)一般是怎么处理小儿发热的。因为找不到什么权威的说法,就姑且网络搜索吧。

美国医院关于小儿发热的处理:

大毛前一天晚上9点多开始发烧,量体温大约39度多,而且体温在继续升高。我们夜里11点带他去看急诊。我们住的地方因为靠海边,夏天的夜里也很冷,当时气温大约14度,我们在大毛穿的长袖睡衣外加了一件带帽子的夹克。急诊室的接待护士在弄清楚孩子是发烧后说的第一句话是“把他的夹克脱掉,孩子发烧不能穿太多”。 护士量过体温确定还在发烧后,在医生来之前就先给了大毛一个专门用于小孩子的泰诺降体温肛门栓。美国医院的做法是:不管是什么问题,先把体温降下来再说。而他们的降温方法是既不打针也不输液,而是用这种快速见效的肛门栓。

接下来,护士送我们到了一间单人病房,吩咐把大毛所有的衣服脱掉,并递给我们一件背后系带子的像围裙一样的小病号服让给大毛穿上。当时病房的温度摄氏20度,并有风扇口往房间内排送自然风,穿着夹克的我都觉得有些凉。我问护士,大毛在发烧,我可以不脱他的衣服吗?护士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我说,“衣服都穿着怎么给孩子退烧?”(摘自《当代健康报》2004年09月08日)

英国医院关于小儿发热的处理:

小儿1岁在英国高烧40℃,急忙抱到医院看病,医生埋怨我给孩子穿得太多,按她的要求脱!这医生不知自哪里搬来一台电风扇,对着我已经按医嘱几乎脱光的儿子开到固定挡就吹。(摘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张晓东的微博2012年)

澳大利亚医院关于小儿发热的处理:

宝宝发烧不是坏事,这也是澳洲医生反复强调的,他告诉我不要随便吃退烧药,我告诉他国内医生告诉我发烧38.5度以上就要吃了,他居然说吃不吃退烧药不是通过发烧的度数来决定的,我真是第一次听说这个理论了!那么什么情况下才给宝宝吃退烧药呢?他说是根据宝宝本人的情况,比如嗜睡,精神倦怠之类,否则就算是发烧到39.5度,如果他还是玩得不错,精神不错都不用吃!我不死心,一定要问一个可参考的度数,我觉得没理由无论烧到什么度数都不需要吃吧?医生很为难地考虑了一下:“如果孩子精神很好,但是发烧到必须吃退烧药的程度,我觉得应该是40度!”(摘自网络上网友帖《澳洲医生告诉我宝宝发烧不要吃美林》,2007年左右)

日本医院关于小儿发热的处理:

儿子不大,一岁多一点。半岁前,跟大多数婴儿一样,没什么病。后来进托儿所后,病就多了起来,看病无数次。也不是什么大病,无非就是湿疹感冒咳嗽以及例行的健康检查等。严重一点是小儿支气管炎,最严重的一次就是高烧到40度,还在39.8度的时候是在小儿科诊所(这里一般都去看这些诊所,除非紧急情况下或者家长特别放心不下去大的综合医院),医生查过血液后就开药,连点滴都没有

用,也没有建议转到综合医院住院。(来源于网友贴,2008年左右) 儿科学主张尽量不给婴儿使用解热药。这是因为,首先婴儿发热并不像成人那样痛苦,即便发热也不是昏昏欲睡,状态和平常基本一样。更重要的是,使婴儿发热的疾病几乎都是由病毒引起,这些疾病各有自己的发热类型,通过这些不同类型真实地显现疾病的状况。可以说,发热是疾病的测量仪,只要观察发热的动态,就可以判断出婴儿得了什么病。如果使用了解热药,就破坏了发热的自然状况,好比将正在转动的测量仪指针强制性地停下来。(摘自日本松田道雄著《定本.育儿百科》)

看来,这个“38.5度就必须打吊针”还真是属于“中国特色”了。

还是让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关于“发热”的医学解释吧。

西医关于发热的解释:机体受致热因素(致热原)作用后引起的体温调节异常,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

中医关于发热的解释:证名。体温高出正常标准,或自有身热不适的感觉。

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的解释,我们都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发热不是病!

在中医里,“病”和“症”是两个词,前者指的是疾病本身,而后者则是指某种疾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也就是说,疾病(致热原)是“因”,而表现出来的体温异常是“果”!于是,当我们要消除某种“果”(发热)的时候,应该做的是祛除产生这种结果的“因”

(疾病),而不是一味的盯着“果”去费尽心思(退热)。

了解了“因”与“果”,我们再来看看流行于儿科的某些让爸妈们在小儿发热时不敢不去医院挂水的说法。如:发烧会烧坏脑子。在资讯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偶尔会看到几篇“发烧未及时治疗导致脑膜炎最终变成痴呆儿”的报导,这也是最让爸妈们害怕的“谬传”。这里有几个概念需要澄清。

首先,脑膜炎比较罕见,在美国每年发病少于3000例,大多数为两岁以下的婴幼儿。而2007年美国出生的婴儿数是430万,万分之几的概率,应该可以把大奖抱回家了吧。

其次,脑膜炎分为细菌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等若干种,究其根本,都是某种细菌或病毒或真菌引起的,但没有任何一种说是由“发热”引起的!而脑膜炎的症状“类似感冒,如发热、头痛和呕吐”。也即是说,如果染上了脑膜炎,会“发热”;而“发热”本身并不会把小儿“烧成”脑膜炎!

回到发热的话题上来,我们再来看美国儿科学会2011年2月28日发布一份研究报告。该报告说,如果幼儿出现体温上升症状,父母无需每次都给予医学治疗。最通常情况下,幼儿发烧由病毒引发,即便不给予药物治疗,症状也会慢慢消失,不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这份报告的研究对象是超过3个月的幼儿。报告说,没有确凿证据显示不治疗发烧会引发痉挛或者脑损伤;报告强调,发烧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机体对抗感染的机制。发烧可以减缓病毒或者细菌的蔓延速度,促进重要免疫系统细胞的生成。不过,这份报告没有对判

篇二:如果宝宝发烧超过38度时

如果宝宝发烧超过38.5℃

小儿发烧该吃什么药

摸摸滚烫的小额头,眼看就要烧到39℃了,正准备给孩子用药退烧,却发现药箱中竟有3~4种退烧药,很多家长给患儿喂药时,常常是药摆了一桌子,就是不知道该吃哪一种。

对此,中日友好医院儿科主任周忠蜀的建议是,孩子发烧不超过38.5℃,建议只用物理降温,但如超过38.5℃或孩子有惊厥史,要及时用退烧药。父母最好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宁、泰诺林等)、布洛芬(美林等)这两款儿科医生使用最广,临床安全性较高的药物。

这两类退烧药虽属两种不同类型,但作用都是解热镇痛。服用时,需注意两者剂型的差别:对乙酰氨基酚类的百服宁、泰诺林等有滴剂、口服液、咀嚼片三种剂型;布洛芬类的美林,对儿童只有滴剂和口服液两种剂型。1岁之前的婴儿,最好用滴剂,因为滴剂药物浓度小、刺激性小。

在滴剂的用量上则要按体重选择。一般6~11个月的婴儿,对应体重为5.5~8公斤,用1滴管的退烧药。12~23个月的婴儿,体重在8.1~12公斤左右,吃1.5滴管。 2岁以上孩子,最好服用口服液的退烧药。再大一点的孩子可用片剂,这种像饼干一样的水果味咀嚼片,孩子

不会拒绝服用。此外,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退烧药,对患儿刺激性和副反应较大,吲哚美辛(消炎痛)类药,对胃部刺激较大,不建议使用。

用药过程中,家长要注意给孩子服用一类退烧药的时间别太长,发烧超过两天最好换用另一类药。服用泰诺林和百服宁,

一天不能超过4次,每次间隔最少4小时。

篇三:宝宝高烧怎么办?

宝宝高烧不退怎么办

前天下午发现宝宝发烧了,量了一下有38.8,吃了1.0泰诺林,过了4个半小时还是一退,又吃了一次,2:00左右又吃了一次,这样到早上7:00还是不退,到医院看了,验血说是病毒感染,配了利巴韦林针和肛门用栓剂,打过后到家,中午量39.2,又去医院39.7,她说要不就输液,配了(忘记什么药方了)药,打了四针全漏了,心疼,不输了回家,5:00量了还是39.3左右,又换了一家医院,他也说输液,那就再输一下试试,配了安可欣,葡萄糖氯化钠针,维C,维B,还好又扎了三下,终于输上了,回家睡觉,可一直不退,到早上还是39。8,又去医院了,量38。2,又输了同样的药,可到现在还是38。3左右,这两天中间一直在用退烧了,宝宝也不吃东西了,一吃就恶心,难得吃下去了又吐出来了,可能是输液吓了,一直抓着你,睡着了你动一下他就惊醒。才10个月呀,之前他已经有过三次烧了,可还没有婴儿急疹。怎么办呀,现在还烧着

正常小儿的基础体温为36.9℃~37.5℃。一般当体温超过基础体温1℃以上时,可认为发热。其中,

低热是指体温波动于38℃左右,高热时体温在39℃以上。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上称为长期发热。

上述基础体温是指的直肠温度,即从肛门所测得,一般口腔温度较其低0.3℃~0.5℃,腋下及颈

部温度又较口腔温度低0.3℃~0.5℃。

我的原则是38.5度以下,不要吃退烧药,打退烧针,要给宝宝多喝水。注意环境温度是否过高。在

炎热的夏季,气温很高,婴儿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又差,妈妈抱着婴儿时热气不易散发,使体

温升高。但是这种发热一般时间不会太久,再给孩子放在凉爽的地方,稍微扇一扇,给孩子饮

一些清凉的水果汁,或给孩子洗个温水澡,几小时后体温就会降到正常。在冬季,如果室内温

度过高,婴儿又包裹得过多,也会使婴儿体温升高。

若高烧38.5度以上,请立即让医生确诊是病毒感染的,还是细菌感染的,病毒感染就用抗病毒药

(如:利巴韦林),细菌感染的就用抗菌素(如头孢类),不要急于退烧,烧只是表象,要把病

因找出来。

另外我想说的是不要迷信输液。医生说了,可以吃药的不要打针,可以打针的不要输液,关键是要

用对药,而不是用重药。

注意是否有细菌或病毒感染的情况存在。

主要的症状及原因有以下:

发烧的同时流鼻涕——感冒(感冒症候群)

咽喉痛——咽喉炎、扁桃腺炎

持续发烧39℃左右,白眼珠充血且出眼屎——游泳池热

在高温场所发高烧的同时,筋疲力尽——中暑症(日射病)

腮腺肿胀——流行性腮腺炎

耳朵流水、情绪不稳——中耳炎

咳嗽得喘不过气来、呼吸困难——肺炎

牙床发红、唾液多——口腔炎

呕吐、抽筋、前囟门凸起——脑膜炎

呕吐、抽筋、意识不清——肺炎、急性脑病

尿的次数多、血尿——尿道感染

发烧的同时,抽风——热性抽筋

我的孩子有一回发烧,也是的,退烧药才吃下去,不一会就退下去了,过了几个小时又烧起来,

如此反复。送去医院看了,验了个血,为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发烧,病毒性感染的一个特征就是

反复发烧。

医生并没有开退热针,也没吊瓶,只是开了3针抗病毒针,打了3天果然就没再高起来过。

宝宝发烧了吗?

宝宝到底有没有发烧,粗略来说,使用耳温枪测量后的体温,高于摄氏37.5度时,就表示宝宝

身体不适了,此时家长们必须注意宝宝是否有什么症状;若体温到达38度以上,就表示宝宝真的发烧了。 宝宝如果只是38度左右的微烧,但精神状况还是很好,则不用急着马上带宝宝就医,可以在家先行照顾,不需给宝宝吃退烧药,只需提供流质的食物与水份,依宝宝所出现的症状判断发烧的原因,若仍不清楚,可以打电话谘询相关单位。若宝宝向家长们抱怨自己很不舒服,或是体温高于39度时,再考虑给宝宝吃退烧药,但吃完退烧药后,不论是否有效,一定要再就医治疗,否则一般38度左右的发烧,建议不用采取退烧措施,让宝宝自然痊愈,反而可增强宝宝的抵抗力。

孩子发烧,别急着降温

首先别忙着退烧,而是要搞清楚孩子发烧的原因。发烧不是一种疾病,它就像是身体的一个警钟,提醒你身体内部出现异常情况。同时,发烧也是我们身体对付致病微生物的一种防御措施,从某种程度来讲,适当的发烧有利于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有利于病原体的清除。所以如果孩子不是高烧,就不要急于马上退烧,否则会掩藏真正的病因。

引起孩子发烧的病因有很多。上呼吸道感染、肠胃炎、扁桃腺炎、肺炎及一切传染病都有可能出现发烧的症状。另外,一岁以内的小宝宝也可能因泌尿道感染、肠胃病、手足口病而出现发烧的情形。许多情况必须经由医师判断,才能知道发烧的真正原因。

细菌或病毒,两类感染用药完全不同

一般来说,细菌与病毒是造成宝宝受到感染的最常见致病源,这两种情况导致的发烧,处理办法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是细菌感染,只要选准抗生素,治疗效果就会很好。如果是病毒感染,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可以服用病毒灵、板蓝根冲剂、金银花等。病毒感染的发热到一定时间就会自行下降,切不可因为发烧就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药都一股脑用上。

宝宝发烧,药别混着吃

是否给孩子吃退烧药,需要权衡一番利弊。药物当然可以改善孩子的病情,让宝宝舒服点儿;但也很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2个月以内的婴儿禁止使用任何退热药品。在一般情况下,药物退热治疗应该只用于高烧的孩子。服用的方法和剂量一定要按医生的要求去做。我们建议:在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再给孩子吃退烧药。如果孩子以往有高热惊厥史,不妨在38摄氏度时就给孩子吃退烧药。

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常有很多家长给孩子混合使用不同种类的退烧药物,有些性急的父母,用了口服药半小时没退烧,又加栓剂,然而各种药物的持久性不同,混用可能使药效重叠。结果烧退得太猛太急,使得体温速降至36摄氏度以下。又产生新的问题。家长可以选定一种退烧药,熟悉它的使用剂量和间隔时间,使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透视发烧3阶段一般婴幼儿发烧会有下述的顺序,但不一定每个状况都会发生,有时宝宝不会经过发冷阶段,会直接发热,但发烧时有发冷症状的宝宝,大多会烧到39度左右,也会比较难受,当然有时候发烧也会发生排不出汗的情况,因此三阶段的过程家长可作为参考,但不能概括每个宝宝的发烧过程喔!

1.发冷

原因&症状

当宝宝受到感染时,体温调节中枢会自己调高,以保护自己,但是当体温还没上来前,身体会有产热机转,主动把热带到身体中心部位,这时四肢循环会变差,产生手脚冰冷的状况。发冷是发烧的前期,测量体温时可能还不到38度,但宝宝会全身打冷颤,甚至有畏寒的情形。 处理 :

为宝宝添加衣服,并让他多喝些温水,帮助体温上来,以减轻宝宝的痛苦,当宝宝有发冷症状

时,千万不要急着帮宝宝降温,这样做反而会让宝宝更不舒服。

2.发热

原因&症状

宝宝发烧时体温攀升,这时皮肤摸起来很烫,表示宝宝已经在发烧了,许多家长们为了让宝宝快点出汗而为其添加更多衣服,却容易让宝宝体温更高,宝宝身体会更加不适!

处理

这时家长们应保持室内通风,并让宝宝多摄取些温开水,为宝宝脱去身上多余的衣物。 3.出汗

原因&症状

当宝宝因受到感染而发烧时,体温会自动升高以保护人体,等到感染情况稳定时,人体不需要再派出抗体与白血球来对抗细菌,这时为了降低体温点,把热量带走,所以会产生排汗状况,以降下体温。

处理

当宝宝出汗时,表示身体正在散热,家长们应该帮宝宝擦去身上的汗水,以避免汗水阻塞毛孔,阻碍宝宝降温。

物理降温的最佳方法

除了药物退烧,运用一些物理方法也可以帮助发烧的孩子降温。家庭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一般有酒精擦浴、冰枕降温或温水擦浴三种办法,那么,哪种方法最适合宝宝呢?

酒精擦浴是以前人们常用的退烧方法,但是现在不提倡给宝宝用这种方法,用酒精擦拭宝宝的身体,会造成孩子皮肤快速舒张及收缩,对宝宝刺激大,另外还有可能造成小宝宝酒精中毒。

3. 用冰枕或冰敷额头方式退烧,是许多家长经常采用的。但六个月以内的孩子不宜使用这种方式,因为小宝宝易受外在温度影响,使用冰枕会导致温度下降太快,让宝宝难以适应。另外,宝宝发烧时全身的温度都升高,局部的冰敷只能有局部降温作用,倒不如温水擦拭宝宝全身效果好。

温水擦浴就是用37℃左右的温水毛巾擦孩子的四肢和前胸后背。使皮肤的高温(约39℃)逐渐降低,让宝宝觉得比较舒服。这时还可以再用稍凉的毛巾(约25℃)擦拭额头脸部。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这些降温处理时,如果孩子有手脚发凉、全身发抖、口唇发紫等所谓寒冷反应,要立即停止。为什么呢?当病源侵入人体后,体温都要升到一个相应的温度,这就是设定温度。降低设定温度是给孩子退烧的关键。因为设定温度若不改变,散热的同时,身体仍然会发动产热作用来达到目标体温。这时用冷水给孩子擦澡,企图通过散热来退烧,不但无效,反而让孩子发抖寒战,非常痛苦,所以必须先用退烧药物,降低设定温度,这时再辅助物理散热,体温才会真正降下来。

多穿点还是少穿点?

宝宝发烧后,常常有一个问题让家长犹豫不决:究竟发烧时应该多穿衣服免得发抖,还是脱掉衣服帮助散热?其实,加减衣服要配合发烧的过程。当设定温度提高、体温开始上升时,孩子会觉得冷,此时应添加长袖透气的薄衫,同时可以给予退烧药。服药半小时之后,药效开始发挥,设定温度被调低了,身体开始散热反应,孩子会冒汗感觉热,此时就应减少衣物,或者采用温水拭浴帮助退烧。

孩子发烧时不可多吃鸡蛋

孩子发烧后,通常都会出现食欲不佳的现象,这时候应该以流质、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如奶类、藕粉、少油的菜汤等。等体温下降,食欲好转,可改为半流质,如肉末菜粥、面条、软饭配一些易消化的菜肴。另外,要多喝温开水,增加体内组织的水分,这对体温具有稳定作用,可避免体温再度快速升高。

当孩子发烧时,许多家长觉得应该补充营养,就给孩子吃大量富含蛋白质的鸡蛋,实际上这不

但不能降低体温,反而使体内热量增加,促使婴儿的体温升高,不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几招简单的退烧法

(1)多数宝宝发烧是因为受凉感冒引起,如果宝宝发烧时手脚冷,舌苔白,面色苍白,小便颜色清淡,父母可用生姜红糖水为之祛寒,在水里再加两三段一寸长的葱白,更有利宝宝发汗。

舌苔黄,小便黄而气味重,说明孩子内热较重,这时不能喝姜糖水,(2)如果宝宝发烧咽喉肿痛,

而应喝大量温开水,也可在水中加少量的盐。

篇四:如何处理宝宝发烧的一些办法

最近看到好多帖子都是宝宝生病发烧的帖子,大多妈妈都给宝宝吃美林等退烧药,甚至打针……看得我都好心疼哟,这里我就谈谈我对宝宝发烧的一些看法。欢迎有经验的妈妈补充哟。

0-3岁的宝宝发烧了,首先妈妈一定要冷静,不要着急看医生或者给吃退烧药。不是特殊情况,宝宝如果不是连续高烧2天,尽量不要给吃退烧药和打退烧针!!!我们要尽量帮助宝宝用自然方法利用自身抵抗力,赶走发烧恢复健康,同时又能增强宝宝免疫力! 宝宝发烧一般是几种可能:

1、感冒病毒感染

2、身体有炎症

3、长牙齿

4、幼儿急疹

5、宝宝受到惊吓

那么宝宝发烧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1、妈妈首先要自己粗略判断病因,对症处理。(下面介绍)

2、发烧的前两天,务必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宝宝一发烧,医生就会给开退烧药,我拿回家就全扔了)。家里可以准备一个冰枕(看情况也可以用水枕,避免对宝宝太过刺激),宝宝发烧的时候不要穿太多衣服,

被子盖薄一些。头上盖个冷毛巾(如果宝宝不愿意,就用温毛巾,或者等睡着了再用冷毛巾),用稀释的70%的酒精(宝宝太小,就不建议用酒精)或者温水,擦手心、脚心、腋窝、额头等(但不要用太频繁,一天1-2次就可以)。如果这样处理了,宝宝还在发烧,就让烧一阵子。发烧是人体抵抗炎症的正常反应,可以帮助杀死病毒。能不用药,我们尽量不要用药哟,是药三分毒呀。当然必要的消炎药和感冒药还是要用的,帮助宝宝消炎和杀病毒。

3、宝宝生病的饮食要尽量清淡,不要给吃高蛋白的食品(我以前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后来有一次宝宝感冒,每天吃鸡蛋,结果流鼻涕一直流了1个月才好),还要让宝宝多休息多喝水。如果不爱喝开水,就喝果汁。

下面说一下各个病因的应对:

1、感冒发烧一般症状明显,比如咳嗽、流鼻涕、打喷嚏。(感冒比较复杂,有的伤寒,有的是病毒,具体内容妈妈们可以看些相关的资料)一般来说,感冒会在7-10天的时候自然痊愈,但做妈妈的肯定是等不了那么久的。这就可以遵医嘱,吃些感冒药。

2、大多身体发烧,是有炎症引起的,因此消炎应当作为发烧时最应该考虑的,一般医生也都会开消炎

药,我建议消炎药可以安排在宝宝发烧的第2天或者第3天吃,可以让宝宝自己身体先抵抗一下,然后吃药,帮助宝宝尽快恢复。

3、如果宝宝正处在长牙期间,也可能因此而发烧,这个时候的发烧,症状是喜欢咬东西;我们长智齿的时候,有时也会发烧,应该情形差不多的。给予物理降温。

4、幼儿急疹是2岁之前大多数孩子会发生的,是以发高烧为主要特征,3天退烧后出疹子,发过后,就有免疫力了。坛子里有专门幼儿急疹的帖子啦,偶就不啰嗦了。

5、3岁之前的宝宝,神经发育还不完全,有时候受到惊吓,引起体温调节的紊乱而引发发烧。这个时候,宝宝就是纯发烧,没有其他症状,吃饭也正常。这个时候,我们就用物理降温,用冷水洗脸洗手,腋窝降温等等。

小宝宝最好不用稀释的70%的酒精,因为酒精容易渗入血管, 发烧怕烧坏脑子,用毛巾蘸凉水,覆盖额头,5分钟一换。因为头是散热的 ... 游唱说的很对哟:我宝宝第一次发烧的时候,我手忙脚乱,给宝宝额头和腋下抹了点75%的酒精,结果就大吐,从晚上一直吐到早上,当时医生也搞不懂为什么,都以为是感冒发烧的病症。现在我才明白,

当时宝宝只有7个月,应该是酒精中毒了!!我现在再也不用酒精了,都是用凉毛巾给宝宝擦。

如果宝宝发烧,但是精神状态良好,可以给洗温水澡,很快退烧。丁丁有次早上发烧有38度左右。但是他还是很开心的玩。我就没让去幼儿园,呆家里。到了晚上睡觉,我犹豫要不要给洗澡。最后还是下决心给洗了。没想到,洗澡的时候宝宝微微发汗,(但是注意保持室温),洗完澡居然烧就退了!第二天,就完全正常了。

不过在这里,我想给点建议小脚印亲子论坛/o)`tnY

vxtw2ZpNK@-YT

1.不赞同用冰枕,用退热贴就好了.敷冰枕会让宝宝感觉极不舒服。大人尚可移动头部避开不舒适的冰冷刺激,但对于婴幼儿,尤其是6个月以下的婴儿,原本自主活动性就很差,生病期间肌肉更加无力,根本无法避开强加于头颈部冰冷物,长时间的强冷刺激,会让宝宝感觉极不舒服,避免急速降低体温,引发抽筋及造成血液循环不良。一旦体温在瞬间降至过低还非常危险。要知道,低体温对孩子的伤害更大,也更危险。因此,在宝宝高烧时,千万勿冰敷额头或睡冰枕,而应采取较温和的方法来退烧。rV5K3f-vM~kj

a

|福州妈妈社区|快乐的育儿生活|Copyright ? 2004-2009!wsx/v4v1Ie(J2.本人认为发烧还是要去医院滴,特别在38.5以上,尤其你分不清到底是病毒感染还是炎症感染,要知道这两种感染差别巨大滴,不吃药基本比较难好,自己做主吃错药既伤害宝宝,病也好不了,最好让医生做个详细判断.

(我就干过这样的傻事,宝宝病毒感染,我自做主张认为发烧就是有

炎症,一直给他吃消炎药,结果烧就是不退,结果去了医院,吃了医生开的抗病毒颗粒,第二天就好了)小脚印

总之,为了宝宝更健康,我们要尽量用健康而自然的方式对抗发烧。

篇五:从38度5说开去 一个孩子爸爸关于小儿发热的认识和体验

《从38度5说开去——一个孩子爸爸关于小儿发热

的认识和体验》

.泓泓爸

分享提纲:

1、 西方发达国家(正统西医)关于小儿发热的一般处理;

2、 发热的原理:发热不是病;

3、 中医关于小儿发热的认识及处理方式;

4、 小儿发热常用方:三豆饮与葛根汤;

5、 关于小儿发热抽搐;

6、 消炎药、抗生素对小儿的伤害;

7、 一些常用家庭退热法点评

8、 本人的一点体会。

先来看几张图片

很熟悉?衷心希望并祝愿这里的爸爸妈妈们都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这也是促使我整理了这次文稿的初衷之一。

现在的爸爸妈妈们也多少有一点概念了,知道挂水对小儿不好,“但是??”,唉,万事就怕“但是”,这是我在劝家长不要给孩子挂水时听到最多的一个词。

“但是”什么呢?接下来多半就是38度5这个数字了,当然还有更高的,诸如39,39.5等等。

38度5真的就那么可怕吗?关于38.5度就必须“打吊针”的说法又是从何而来?所谓的“医生说??”我们就真的应该相信吗?

关于这个说法,中医米奇曾在博文中表示难以理解,且不说中国传统医学中找寻不到相关说法,即使是按照他在国外工作治疗发烧时的经历,国外小朋友在发烧到39度时也并没有接受输液治疗,而仅仅是吃点药片或者物理降温。

对比之下,他认为国内的这种做法超乎常理。真实本性是在滥用抗生素,为此而设立的借口理由。在国外一直痛诉中国滥用抗生素的同时,这个度数设立的标准使得抗生素的使用变得非常普遍,非常的合法化。因为几乎每个小朋友发烧都能达到38.5这个度数,于是每个小朋友都避免不了接受所谓健康的毒害。(摘自中医米奇的博文《发烧,38.5度心里的底线——献给母亲节的礼物!》,博客网址http://blog.sina.com.cn/herbdoctor)

当然,现在有很多爸妈不相信中医而更相信西医,且让我们来看看发达国家(正统西医)一般是怎么处理小儿发热的。因为找不到什么权威的说法,就姑且引用网络搜索吧。

美国医院关于小儿发热的处理:

大毛前一天晚上9点多开始发烧,量体温大约39度多,而且体温在继续升高。我们夜里11点带他去看急诊。我们住的地方因为靠海边,夏天的夜里也很冷,当时气温大约14度,我们在大毛穿的长袖睡衣外加了一件带帽子的夹克。急诊室的接待护士在弄清楚孩子是发烧后说的第一句话是“把他的夹克脱掉,孩子发烧不能穿太多”。

护士量过体温确定还在发烧后,在医生来之前就先给了大毛一个专门用于小孩子的泰诺降体温肛门栓。美国医院的做法是:不管是什么问题,先把体温降下来再说。而他们的降温方法是既不打针也不输液,而是用这种快速见效的肛门栓。

接下来,护士送我们到了一间单人病房,吩咐把大毛所有的衣服脱掉,并递给我们一件背后系带子的像围裙一样的小病号服让给大毛穿上。当时病房的温度摄氏20度,并有风扇口往房间内排送自然风,穿着夹克的我都觉得有些凉。我问护士,大毛在发烧,我可以不脱他的衣服吗?护士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我说,“衣服都穿着怎么给孩子退烧?”(摘自《当代健康报》2004年09月08日)

英国医院关于小儿发热的处理:

小儿1岁在英国高烧40℃,急忙抱到医院看病,医生埋怨我给孩子穿得太多,按她的要求脱!这医生不知自哪里搬来一台电风扇,对着我已经按医嘱几乎脱光的儿子开到固定挡就吹。(摘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张晓东的微博2012年)

澳大利亚医院关于小儿发热的处理:

宝宝发烧不是坏事,这也是澳洲医生反复强调的,他告诉我不要随便吃退烧药,我告诉他国内医生告诉我发烧38.5度以上就要吃了,他居然说吃不吃退烧药不是通过发烧的度数

来决定的,我真是第一次听说这个理论了!

那么什么情况下才给宝宝吃退烧药呢?他说是根据宝宝本人的情况,比如嗜睡,精神倦怠之类,否则就算是发烧到39.5度,如果他还是玩得不错,精神不错都不用吃!我不死心,一定要问一个可参考的度数,我觉得没理由无论烧到什么度数都不需要吃吧?医生很为难地考虑了一下:“如果孩子精神很好,但是发烧到必须吃退烧药的程度,我觉得应该是40度!”(摘自网络上网友帖《澳洲医生告诉我宝宝发烧不要吃美林》,2007年左右)

日本医院关于小儿发热的处理:

儿子不大,一岁多一点。半岁前,跟大多数婴儿一样,没什么病。后来进托儿所后,病就多了起来,看病无数次。也不是什么大病,无非就是湿疹感冒咳嗽以及例行的健康检查等。严重一点是小儿支气管炎,最严重的一次就是高烧到40度,还在39.8度的时候是在小儿科诊所(这里一般都去看这些诊所,除非紧急情况下或者家长特别放心不下去大的综合医院),医生查过血液后就开药,连点滴都没有用,也没有建议转到综合医院住院。(来源于网友贴,2008年左右)

儿科学主张尽量不给婴儿使用解热药。这是因为,首先婴儿发热并不像成人那样痛苦,即便发热也不是昏昏欲睡,状态和平常基本一样。更重要的是,使婴儿发热的疾病几乎都是由病毒引起,这些疾病各有自己的发热类型,通过这些不同类型真实地显现疾病的状况。可以说,发热是疾病的测量仪,只要观察发热的动态,就可以判断出婴儿得了什么病。如果使用了解热药,就破坏了发热的自然状况,好比将正在转动的测量仪指针强制性地停下来。(摘自日本松田道雄著《定本.育儿百科》)

看来,这个“38.5度就必须打吊针”还真是属于“中国特色”了。

虽说本人对于西方国家处理小儿发热的方法也持有部分保留意见,但这里还是让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则国内新闻,《严冬多名婴儿“中暑”!》,时间是2009年11月:“前日,3月大的女婴明明因捂热后大汗淋漓,呼吸急促2小时,被紧急送到湖南省儿童医院急诊科,医生诊断为:捂热综合征并脑水肿、多脏器功能损害。湖南省儿童医院ICU医生卢秀兰介绍,从去年12月份到今年1月份,他们救治‘捂热’婴儿10余例,如果天气不是很冷,不要给孩子穿多或盖多了。”

再回想一下大冬天里我们经常可以在儿童医院看到的一幕:出租车停下,车门打开,爸妈抱着一个“球”下来了。冲进诊室,挂号,等号,叫号,开始给娃脱衣服,一件两件三件四件??你还真别笑,这么一个娃,身上能足足脱下来七八件衣服!再看娃,那绝对是大汗淋漓了。

还是让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关于“发热”的医学解释吧。

西医关于发热的解释:机体受致热因素(致热原)作用后引起的体温调节异常,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

中医关于发热的解释:证名。体温高出正常标准,或自有身热不适的感觉。

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的解释,我们都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发热不是病!

在中医里,“病”和“症”是两个词,前者指的是疾病本身,而后者则是指某种疾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也就是说,疾病(致热原)是“因”,而表现出来的体温异常是“果”! 于是,当我们要消除某种“果”(发热)的时候,应该做的是祛除产生这种结果的“因”(疾病),而不是一味的盯着“果”去费尽心思(退热)。

了解了“因”与“果”,我们再来看看流行于儿科的某些让爸妈们在小儿发热时不敢不去医院挂水的说法。如:发烧会烧坏脑子。

在资讯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偶尔会看到几篇“发烧未及时治疗导致脑膜炎最终变成痴呆儿”的报导,这也是最让爸妈们害怕的“谬传”。这里有几个概念需要澄清。

首先,脑膜炎比较罕见,在美国每年发病少于3000例,大多数为两岁以下的婴幼儿。而2007年美国出生的婴儿数是430万,万分之几的概率,应该可以把大奖抱回家了吧。

其次,脑膜炎分为细菌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等若干种,究其根本,都是某种细菌或病毒或真菌引起的,但没有任何一种说是由“发热”引起的!

而脑膜炎的症状“类似感冒,如发热、头痛和呕吐”。也即是说,如果染上了脑膜炎,会“发热”;而“发热”本身并不会把小儿“烧成”脑膜炎!

回到发热的话题上来,我们再来看美国儿科学会2011年2月28日发布一份研究报告。 该报告说,如果幼儿出现体温上升症状,父母无需每次都给予医学治疗。最通常情况下,幼儿发烧由病毒引发,即便不给予药物治疗,症状也会慢慢消失,不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这份报告的研究对象是超过3个月的幼儿。报告说,没有确凿证据显示不治疗发烧会引发痉挛或者脑损伤;报告强调,发烧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机体对抗感染的机制。发烧可以减缓病毒或者细菌的蔓延速度,促进重要免疫系统细胞的生成。

不过,这份报告没有对判定幼儿是否应接受治疗提供具体体温标准。一些儿科医生建议,幼儿体温超过40摄氏度时应该接受治疗。但法勒(报告作者之一、阿肯色儿童医院急诊医生)认为,评估孩子发烧时的行为同样重要。

如何?西方医学的研究结论在向东方传统医学靠拢了。

在中医看来,发热就是一场正邪相抗的战争!

人的体温升高,通常是一场正邪相抗的战争,战争要动员一切力量以抗敌,所有的力量都会调集到前线,所以在后方会出现物资短缺,在人体就会表现出某某功能下降,最常见的就是脾胃功能下降,全身乏力,困倦等等。

现代医学已经知道,人体体温在38度5以上,免疫系统才会完全被激活,也就是说,真正的战争,以体温超过38度5作为开始的标志。

战争爆发后,有两种情况让战争停止,一种是胜利,一种是和谈。胜利是每一个医生和病患都追求的目标,可是,西医和不少中医用的是后者,不是他们不想,是方法问题。 退烧药是在不考虑能量(即正气)补充的情况下打开汗毛孔,这样会直接导致脾胃功能的降低,脾胃是机体的大后方,此弱则全体皆弱。消炎药从性味来看多属寒凉,和许多喜欢用寒凉药来对付发热的中医一样,西医用消炎药,导致机体功能降低,如此也可以造成“和谈”的局面,而“和谈”又会引邪深入,就像我们在抗战前,其他国家的人在我们国家内部划地而居,耀武扬威,甚至立一个“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国力弱了,必受欺凌,此为常也。

从中医的观点来看,小儿发热一般有三种原因:

1、外感:此种发烧,乃是身体感受外邪风、寒,皮肤毛孔被蔽塞,身体想把外邪赶出体外,聚集热量准备发起进攻,于是出现发热。此种情况,只要用一点解表发汗的药物,甚至喝一点热水或吃一碗热汤面,助身体一臂之力,发烧就能一汗而解。

2、内伤:此种发热,乃是身体虚弱(如:阴虚发热)或者内有郁滞(如:积食发热)之原因引起。体虚类型大多没有外感症状,只是单纯持续低温,有一定规律性。郁滞型,乃是体内正气攻击瘀阻所致。

3、自我调节:凡小儿出痘发疹、生牙、甚至发育期内不明原因之发烧;成人无原因高烧。皆是体内正气发动,促进生长,排解深层问题的表现。(如:变蒸发热)

先来看一下小儿变蒸的问题

变者,变其情智,发其聪明。蒸者,蒸其血脉,长其百骸也。

凡小儿生后,三十二日一变,六十四日再变,变且蒸。盖三十二日为一变,六十四日为一蒸,如是递变递蒸,至三百二十日十变为止,谓之小蒸毕。以后六十四日一大蒸,又六十四日一大蒸,又一百二十八日一大蒸,共计三大蒸,积五百七十六日,谓之大小蒸毕,儿乃成人。

再扩展一下,广义的变蒸,或者换成我们更容易理解的词“生长热”,包括小儿长牙,

六、七岁时的换牙,女孩子十三、四岁时的初潮,都可能发热甚至温度很高。

如何辨别孩子是否变蒸呢?

方法就是摸一摸耳朵和臀部,在孩子发热时,不管多少度,如果这两个地方摸起来感觉与身上发热的其他地方相比起来温度低,或者常温,或者发凉,这就基本可以放心了。

这时孩子的身上可能会有少许的汗出,同时不想吃东西,勉强吃下去会想呕吐。再加上在孩子唇头尖的部位有一个鱼眼大小的白色肉状凸起,并且除了这些症状,再没有其他特别的不适,这就是典型的变蒸之侯。

简单来说就是满足这三个条件,即:

1. 发热无汗或微汗;

2. 耳朵和臀部相对于身体其他部分是凉的;

3. 无所苦。

苦,此处理解为“感觉难受”;形象一点说,如果小孩子还在兴致勃勃的看动画片,玩游戏机什么的,或者呼呼大睡中,那就是“无所苦”。

各类种子发芽生长之时,必然释放大量热能,乃是自然界之普遍规律。因此理解了“变蒸”的含义,就切不可一见小儿发烧,便惊恐万状,必先退烧输液,徒然扼杀生机。只要保持饮食清淡,作息有常,便不会有大碍。

当然,如果你一定要做些什么才能安心的话,可以煮“三豆饮”给孩子喝,这个方子后面会详细说。

再来看看外感发热的情况

外感发热,乃是身体感受外邪风、寒,皮肤毛孔被蔽塞,身体想把外邪赶出体外,聚集热量准备发起进攻,于是出现发热。

讲的通俗一点,夏天里人体是通过毛孔出汗来降温的,当我们在很热的天突然走进冷气开得很足的空调房里,会有什么感觉?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也就是毛孔收缩,这是人体的自然反应。

风寒入侵体内,毛孔闭塞,——这是“关门”;然后人体开始发热,——这是准备“打狗”了。热量越足,则“打狗”的力量越大,从这个角度而言,小儿发热,温度高些才好。 而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小孩子阳气特别足,当受了风寒入侵,身体拼命拱出热来想把寒邪攻掉,动不动就烧到40度、41度,然后毛孔“哗”的一下子打开,汗出烧退,寒邪也随之而出。

此时如果受吓于所谓的38.5度之说,则不等小孩积蓄好“打狗”的力量就匆忙解散队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