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中国文盲人数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7:13:39 小学作文
中国文盲人数小学作文

篇一:中国人口文盲率的探索性时空分析

中国人口文盲率的探索性时空分析

作者:焦晨静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第34期

摘 要: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中国人口受教育水平不断提升,文盲率反映人口的受教育状况。为了获得中国大陆地区文盲率的时空分布及其演变趋势,文章以1997-2012年的省级人口文盲率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省级文盲率之间表现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但Moran’s I指数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且2009年之后趋于稳定,表明文盲率在空间分布上逐步由聚集模式向随机模式发展。整个过程中西藏自治区对各省文盲率的空间分布模式有重要影响,需要进一步加大对西藏的扫盲力度。

关键词:文盲率;空间自相关;空间分布模式

引言

人口受教育状况通常被当作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1]。文盲率反映一个国家的人口受教育状况。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快速提升,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然而,我国文盲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偏高。目前国内外已有学者对文盲率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2-4],并取得一定成果。但基于空间信息和时间序列,从时空分布角度进行的研究还很少。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能反应地理特征间的关系及空间模式,已广泛应用于区域经济[5]、疾病控制[6]、环境污染[7]、遥感[8]领域。因此,文章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全国省级人口的文盲率空间分布、关联模式及时序变化,试图为文盲率的地区差异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通过展示文盲率的空间分布,为扫盲工作提供科学参考与信息支持。

1 数据与方法

文章选取的研究区域为除港澳台以外的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所用的数据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96-2012年全国省级区域的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数据[9]。空间自相关基于地理学第一定律[10],目前在社会人口学领域[11-13]已有一定研究。文章主要采用空间自相关的方法研究中国大陆地区人口文盲率的省际空间分布模式,并探测其随时间的演变情况。

1.1 空间权重矩阵

基于空间对象之间的一阶邻接关系可定义空间权重矩阵(Spatial weight matrix,记为W)

[11],它表达了对象之间的空间布局。假设有n个空间单元,如果第i个单元和第j个单元相邻,则Wij=1;否则,Wij=0。一般根据公共边界和距离两种规则来定义邻接关系,前者依据空间单元之间是否具有公共边界来判定邻接关系,后者依据空间单元之间的距离是否位于某一

给定的阈值之内来判定。文章依据公共边界来判定空间单元之间的邻接关系,并选取一阶邻接关系作空间权重。由于海南省是一个孤立省份,生成邻接矩阵时会出现“孤岛”现象,因此文章采用常用的处理方法,定义海南省与广东省相邻[6,14]。

1.2 全局空间自相关

全局Moran’s I[15]是经典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11],具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优势[6],文章将它引入到文盲率分析中。设研究区域中包含n个空间单元,yi为单元i上的观测值, W为空间权重矩阵,则Moran’s I指数可定义为[16]: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文盲率的全局自相关特性分析

2009年以前,各年份的全局Moran's I值均超过了0.2,且经过标准正态化后的Z值均大于0.0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1.96,说明邻近区域间的文盲率在地理空间的总体分布不是随机的,而是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模式。另外通过分析各省人口文盲率Moran’s I指数的变化趋势,发现指数在1997年、2002年、2005年等年份出现局部峰值,表明这些年份中各省市人口文盲率空间相关性更强,在空间上呈现出聚集形态。2009年之后,全局Moran’s I指数逐步降到0.2以下,经检验之后的Z值也降到了临界值1.96附近,表明随着我国扫盲工作的展开,文盲率已显著降低,在空间分布上逐步在向随机模式发展,文盲率聚集分布的区域已明显减少。如图1所示,纵观整个过程,指数呈现出下降趋势,但并不是自始至终稳定下降,而是在局部出现了一些增长,2009年之后才趋向于稳定下降。这可能与各区域的扫盲工作实施力度有关,但总体上扫盲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文盲率的集聚性已明显降低。

2.2 文盲率的局部自相关特性分析

Moran散点图[18]具有较好的表现局部自相关的功能。文章利用它分析各省文盲率的局部自相关特性,结果如图2所示。

蓝色圆圈表示各省文盲率的分布,红色圆圈表示Moran散点图与图3中地图联动的结果显示,回归拟合线的斜率反映了数据的空间自相关程度。散点图的四个象限分别代表了文盲率的高高相邻(HH)、低高相邻(LH)、低低相邻(LL)、高低相邻(HL)四种空间关联模式。其中高高相邻(HH)和低低相邻(LL)为正相关,低高相邻(LH)和高低相邻(HL)为负相关。紫线表示原始的回归拟合线,蓝线表示剔除联动散点后重新计算的回归拟合线。 由图2可知,西藏自治区对应的散点(红色圆圈)一直处于散点图中横坐标最大的位置,因此西藏一直是文盲率潜在的高值异常区域。当去除它对应的散点之后,重新计算得到的回归系数比原始的Moran's I指数要高很多,说明西藏自治区对全国文盲率的空间分布模式有很大的影响。与图3进行地图联动分析局部空间关联模式,进一步印证了文盲率相关性总体下降的趋势。如图2(a)所示,在1997年31个点主要集中在第一象限(HH区域)和第三象限(LL

区域),说明该年份人口文盲率的低值省份与低值省份之间及高值省份与高值省份之间存在较强正相关,文盲率的高值区域和低值区域在空间上成片分布。到了2000年(图2(b)),第一象限(HH区域)和第三象限(LL区域)中的部分点开始向原点集中,说明该年份各省之间文盲率的相关性有所降低,但仍存在一些高值聚集省份。2005年,31个点又主要分布在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同1997年一样,Moran's I指数又一次出现局部峰值,部分省份的文盲率在空间上又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2009年、2010年、2012年, 31个点趋于向原点集中且较多的点回到了第三象限(LL区域),说明人口文盲率自相关性在整体上已经大大减弱,并逐步趋于稳定。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这六个年份中处于第一象限(HH区域)的点虽然在逐渐减少,但有四个点出现的频率最高,说明这四个省的文盲率一直相对较高,这个省分别为西藏(34.81%)、青海(12.24%)、云南(8.34%)、四川(6.85%)。由于青海、云南和四川在空间上均与西藏邻接,所以西藏自治区的文盲率对这三个省的文盲率有较大影响。 3 结束语

文章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我国人口文盲率的时空分布和演变进行了研究。自1996年到2012年,中国人口文盲率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呈减弱趋势,且文盲率较高的省份主要都集中在西部,但在局部又表现出某些细节特征:西藏、青海、云南、四川等高值区域之间相关性较强,新疆具有与这些西部区域显著不同的低值水平,值得进一步研究。后续工作会结合各省的经济、教育、人口、地域特点等进行空间回归分析,对这些空间关联模式的内在形成机理进行进一步析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黄晨曦.1964-2005年我国人口受教育状况的变动—基于人口普查/抽查资料的分析[J].人口学刊,2011,4(188): 3-13.

[2]Wang Zhengyao.A Spatial Analysis of Educational Inequality in Mainland China [D]. University of Michigan,2012.

[3]SUNDARAM A,VANNEMAN R. Gender Differentials in Illiteracy in India:The

Intriguing Relationship with Women's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J]. World Development, 2008, 36

(1): 128-143.

[4] Zahiduzzaman A. K. M, MOHAMMED N Q, MRIDUL K, etal. Spatial Data Mining on Literacy Rates and Educational Establishments in Bangladesh[C]. Proceedings of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CCIT 2010), Dhaka,Bangladesh, 2010: 23-25.

[5]陈斐,杜道生.空间统计分析与GIS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2,27(4):391-396.

[6]陈江平,张兰兰,余远剑,等.利用空间自相关的中国内陆甲型H1N1流感疫情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1,36(11):1363-1366.

[7]周天墨,付强,诸云强,等.空间自相关方法及其在环境污染领域的应用分析[J].测绘通报,2013,1:53-56.

[8]许雄,钟燕飞,张良培,等.基于空间自相关BP神经网络的遥感影像亚像元定位[J].测绘学报,2011,40(3):307-311.

[9]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EB/OL].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4-03-30.

[10]TOBLER W. A Computer Movie Simulating Urban Growth in the Detroit

Region[J].Economic Geography,1970,46(2):234-240.

[11]张旭,朱欣焰,鲍曙明.中国人口生育率的时空演变与空间差异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2,37(5):516-519.

[12]王泽宇,孙然,韩增林,等.中国人口老龄化水平测度与空间关联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3):138-143.

[13]OLIVEAU S,GUILMOTO C Z. Spatial Correlation and Demography: Exploring India's Demographic Patterns [C].International Population Conference, Tours,France,2005.

[14]MENG Bin, WANG Jinfeng,ZHANG Wen-Zhong, etal. Evaluation of Regional Disparity in China Based on Spatial Analysis[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05,25

(4):393-400.

[15]Moran P. A. P. Notes on Continuous Stochastic Phenomena [J]. Biometrika,1950,37(1/2):17-23.

[16]王远飞,何洪林.空间数据分析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10-118.

[17]ANSELIN L, SYABRI I, KHO Y. GeoDa: An Introduction to Spatial Data Analysis[J]. Geographical Analysis, 38(1), 2006: 5-22.

[18]ANSELIN. L, The Moran Scatterplot as an ESDA Tool to Assess Local Instability in Spatial Association. In: Fischer MM, Scholten HJ, Unwin D (eds) Spatial analytical perspectives on GIS[M]. London: Taylor & Francis: 111-125.

作者简介:焦晨静(1990-),女,河南新乡人,硕士生,主要研究GIS应用。

篇二:中国人口文盲率探索性时空论文

中国人口文盲率探索性时空论文

摘 要:文章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我国人口文盲率的时空分布和演变进行了研究。自1996年到2012年,中国人口文盲率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呈减弱趋势,且文盲率较高的省份主要都集中在西部,但在局部又表现出某些细节特征:西藏、青海、云南、四川等高值区域之间相关性较强,新疆具有与这些西部区域显著不同的低值水平,值得进一步研究。

引言

人口受教育状况通常被当作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1]。文盲率反映一个国家的人口受教育状况。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快速提升,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然而,我国文盲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偏高。目前国内外已有学者对文盲率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2-4],并取得一定成果。但基于空间信息和时间序列,从时空分布角度进行的研究还很少。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能反应地理特征间的关系及空间模式,已广泛应用于区域经济[5]、疾病控制[6]、环境污染[7]、遥感[8]领域。因此,文章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全国省级人口的文盲率空间分布、关联模式及时序变化,试图为文盲率的地区差异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通过展示文盲率的空间分布,为扫盲工作提供科学参考与信息支持。

1 数据与方法

文章选取的研究区域为除港澳台以外的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所用的数据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96-2012年全国省级区域的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数据[9]。空间自相关基于地理学第一定律[10],目前在社会人口学领域[11-13]已有一定研究。文章主要采用空间自相关的方法研究中国大陆地区人口文盲率的省际空间分布模式,并探测其随时间的演变情况。

1.1 空间权重矩阵

基于空间对象之间的一阶邻接关系可定义空间权重矩阵(Spatial weight matrix,记为W)[11],它表达了对象之间的空间布局。假设有n个空间单元,如果第i个单元和第j个单元相邻,则Wij=1;否则,Wij=0。一般根据公共边界和距离两种规则来定义邻接关系,前者依据空间单元之间是否具有公共边界来判定邻接关系,后者依据空间单元之间的距离是否位于某一给定的阈值之内来判定。文章依据公共边界来判定空间单元之间的邻接关系,并选取一阶邻接关系作空间权重。由于海南省是一个孤立省份,生成邻接矩阵时会出现“孤岛”现象,因此文章采用常用的处理方法,定义海南省与广东省相邻[6,14]。

1.2 全局空间自相关

全局Moran’s I[15]是经典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11],具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优势[6],文章将它引入到文盲率分析中。设研究

区域中包含n个空间单元,yi为单元i上的观测值, W为空间权重矩阵,则Moran’s I指数可定义为[16]: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文盲率的全局自相关特性分析

2009年以前,各年份的全局Moran's I值均超过了0.2,且经过标准正态化后的Z值均大于0.0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1.96,说明邻近区域间的文盲率在地理空间的总体分布不是随机的,而是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模式。另外通过分析各省人口文盲率Moran’s I指数的变化趋势,发现指数在1997年、2002年、2005年等年份出现局部峰值,表明这些年份中各省市人口文盲率空间相关性更强,在空间上呈现出聚集形态。2009年之后,全局Moran’s I指数逐步降到0.2以下,经检验之后的Z值也降到了临界值1.96附近,表明随着我国扫盲工作的展开,文盲率已显著降低,在空间分布上逐步在向随机模式发展,文盲率聚集分布的区域已明显减少。如图1所示,纵观整个过程,指数呈现出下降趋势,但并不是自始至终稳定下降,而是在局部出现了一些增长,2009年之后才趋向于稳定下降。这可能与各区域的扫盲工作实施力度有关,但总体上扫盲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文盲率的集聚性已明显降低。

2.2 文盲率的局部自相关特性分析

Moran散点图[18]具有较好的表现局部自相关的功能。文章利用它分析各省文盲率的局部自相关特性,结果如图2所示。

蓝色圆圈表示各省文盲率的分布,红色圆圈表示Moran散点图与图3中地图联动的结果显示,回归拟合线的斜率反映了数据的空间自相关程度。散点图的四个象限分别代表了文盲率的高高相邻(HH)、低高相邻(LH)、低低相邻(LL)、高低相邻(HL)四种空间关联模式。其中高高相邻(HH)和低低相邻(LL)为正相关,低高相邻(LH)和高低相邻(HL)为负相关。紫线表示原始的回归拟合线,蓝线表示剔除联动散点后重新计算的回归拟合线。

由图2可知,西藏自治区对应的散点(红色圆圈)一直处于散点图中横坐标最大的位置,因此西藏一直是文盲率潜在的高值异常区域。当去除它对应的散点之后,重新计算得到的回归系数比原始的Moran's I指数要高很多,说明西藏自治区对全国文盲率的空间分布模式有很大的影响。与图3进行地图联动分析局部空间关联模式,进一步印证了文盲率相关性总体下降的趋势。如图2(a)所示,在1997年31个点主要集中在第一象限(HH区域)和第三象限(LL区域),说明该年份人口文盲率的低值省份与低值省份之间及高值省份与高值省份之间存在较强正相关,文盲率的高值区域和低值区域在空间上成片分布。到了2000年(图2(b)),第一象限(HH区域)和第三象限(LL区域)中的部分点开始向原点(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中国文盲人数)集中,说明该年份各省之间文盲率的相关性有所降低,但仍存在一些高值聚集省份。2005年,

31个点又主要分布在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同1997年一样,Moran's I指数又一次出现局部峰值,部分省份的文盲率在空间上又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2009年、2010年、2012年, 31个点趋于向原点集中且较多的点回到了第三象限(LL区域),说明人口文盲率自相关性在整体上已经大大减弱,并逐步趋于稳定。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这六个年份中处于第一象限(HH区域)的点虽然在逐渐减少,但有四个点出现的频率最高,说明这四个省的文盲率一直相对较高,这个省分别为西藏(34.81%)、青海(12.24%)、云南(8.34%)、四川(6.85%)。由于青海、云南和四川在空间上均与西藏邻接,所以西藏自治区的文盲率对这三个省的文盲率有较大影响。

3 结束语

文章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我国人口文盲率的时空分布和演变进行了研究。自1996年到2012年,中国人口文盲率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呈减弱趋势,且文盲率较高的省份主要都集中在西部,但在局部又表现出某些细节特征:西藏、青海、云南、四川等高值区域之间相关性较强,新疆具有与这些西部区域显著不同的低值水平,值得进一步研究。后续工作会结合各省的经济、教育、人口、地域特点等进行空间回归分析,对这些空间关联模式的内在形成机理进行进一步析和研究。

参考文献

篇三:影响文盲比例的多因素分析

影响文盲比例的多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讨论了影响文盲比例的多因素的计量经济模型。首先从家庭、政府、社会和自然原因这四个方面对影响文盲比例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双对数计量经济模型。运用Eviews软件,采用OLS法对参数进行估计,并运用逐步回归剔除模型的共线性,得到了文盲半文盲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关于在校小学生人均学费与杂费、小学生人均教育经费、每100适龄人口拥有专任教师数、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生活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例的双对数模型、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生活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例的回归方程,然后进行了经济意义、统计推断、计量经济学检验。最后对模型结果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指出了模型的不足,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文盲比例 双对数计量经济模型 逐步回归 Eviews软件

1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然而,目前我国人口文化素质现状却不容乐观,文盲比例比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文盲是指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在中国,文盲是历史遗留问题。旧中国劳动人民被剥夺了享有文化和教育的权利,文盲占全国人口的70 %左右。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在广大工人、农民群众中有组织地开展识字运动,同时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地、有计划有步骤地扫除文盲,使广大劳动人民摆脱文盲状态,文化水平迅速提高。新中国成立50 年来,我国共扫除文盲2.03亿, 成人文盲率由1949年的80%以上降到了15%以下, 青壮年文盲降低到5%以下。我国的扫盲工作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根据2000年的人普公报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文盲人口为8507万人,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率由15.88%下降为

6.72%,下降了9.16个百分点。然而我国文盲率高于世界各国5.1%的平均水平,并且在韩国及日本等发达地区文盲率都接近于0。

文盲问题是当今中国所面临的几大重要问题之一。文盲问题阻碍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大了城乡差距,也是造成贫困产生的主要原因。教育落后是目前农村社会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也是农民长期处于贫困之中的最根本的原因。统计资料显示,1999年,全国农村人口中文盲的比重是

8.96%,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贫困,必须有效解决文盲问题。文盲问题还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统计数据显示,文盲人群的犯罪率、离婚率都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文盲人群中的早婚早孕现象突出。因此如何解决文盲问题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本文从影响文盲比例的因素入手,建立计量回归模型,通过查找数据并用Eviews软件进行求解,并根据模型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

2 理论综述

据各种文献资料显示,我国文盲问题存在以下特点。90%的文盲分布在农村,其中一半文盲分布在西部地区,而七成为女性。西藏、青海、贵州、甘肃、云南、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等省区的人口总数占全国的15%,文盲数却占全国的50%;妇女文盲高达5500万,在有些农村,女童的辍学现象依然严重。造成文盲的原因主要有本身不识字,或长期不用字,重男轻女的观念的存在,又或家境贫困、文化不发达等而失去了学习机会。另一方面,因为智力差而成文盲者属极少数。

尽管文盲的产生是众多行为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理论界多将其归结为家庭、政府、社会和自然原因这四个方面。首先,家庭作为少年儿童生活的最小环境,对其受教育与否将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一方面通过单个家庭的富裕程度来发挥作用的,另一方面由家庭对教育问题的意识形态决定。比如说,在农村有些家长封建思想观念作祟,重男轻女。她们剥夺了女孩求知上学的权利,所以女孩子失学、辍学率居高不下, 使农村的文盲有增无减。或有家长受经济利益驱动, 缺乏长远目标,追求眼前经济效应。把孩子留在家里种田打下手, 或领孩子下海做生意、学手艺,过早将他们从学校脱离出来, 带入社会。其次,政府对教育的支持力度,如有效教育经费支出、义务教育年限规定、强制执行力度等均会影响文盲数量。教育投入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早在80 年代中期,邓小平就提出“总收入要更多地改善人民生活,用来办教育”,并特别强调“我们要千方百计把教育问题解决好”。但截止1997年, 基础教育经费在整个预算内比重仍很低,形成了在我国办基础教育难的局面。再次,社会对文盲产生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其提供的客观物质条件,包括文化氛围、教育理念、男女平等等难以量化的因素,以及社会提供的公共或半公共教育资源等因素。同时,这与一些地方的教育方法和管理措施也息息相关,如是否存在高收费、乱收费现象等。最后,自然原因主要涉及人口的自然出生与死亡、男女的比例、年龄结构等因素。其中控制人口增长是解决文盲问题的关键之一。据中国社科院有关人士推算:到2050 年,我国总人口将突破16 亿,这就意味着政府要为3亿至3.15亿新增人口创造学习和就业机会即使经济高发展,这时如何解决文盲问题就更显艰难。因此解决文盲问题是当务之急。

3 模型的设定

从理论综述可以看出影响文盲问题的因素有很多,但据分析主要的因素包括:

1) 家庭的富裕程度。衡量家庭富裕程度的指标有很多,例如个人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等等,然而影响文盲比例的主要在于家庭对教育支出的多少。因此我们选用城镇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性支出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例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生活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例这两个统计指标来分别代表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富裕程度。

2) 政府对小学教育的支持力度。全面普及小学教育是扫除文盲工作中最关键的一步,一般可以认为接受了小学教育的人群已经是非文盲了。在我国小学教育属于九年义务教育范畴,小学教育所需要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和社会的补贴与捐赠。所以选用在小学生人均教育经费这个统计指标作为影响文盲问题主要因素之一。

3) 社会小学教育资源的提供。小学的数量和教师的人数将会影响小学教育的普及程度,从而影响文盲比例。我们选用每100适龄人口(0—14岁)拥有小学数和每100适龄人口(0—14岁)拥有专任教师数这两个统计指标来代表社会小学教育资源的提供。除了小学的数量和教师的人数外,考虑到图书在教育的重要程度,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这个指标也被纳入模型之中。

4) 接受小学教育的成本。虽然小学教育的收费相对于其他层次的教育来说已经很低,但是对于某些贫困家庭,学杂费也是他们无法承担的。为了衡量接受小学教育所需要付出的成本,我们选用了在校小学生人均学费与杂费这个统计指标。

当然影响文盲比例的因素不仅仅有这些,还包括教育理念、文化氛围、风俗习惯等等不可量化的指标,所以并没有引入我们模型中来。由于数据的不可获得及限于我们所学知识,没有将男女差异和城乡差异引入模型中来。

综合以上分析,设定了以下计量经济模型:

lnY??1??2lnTF??3lnF??4lnS??5lnT??6lnBook??7lnCC??8lnRC??i其中,Y为文盲半文盲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

TF为在校小学生人均学费与杂费(元/人);

F为小学生人均教育经费(元/人);

S为每100适龄人口(0—14岁)拥有小学数(个/100人); T为每100适龄人口(0—14岁)拥有专任教师数(个/100人); Book为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本/人);

CC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生活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例(%);

RC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生活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例(%)。

4 数据的收集

为了估计模型参数,收集了2003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以及自治区的数据,如表一所示。

篇四:中国人口分布情况

中国人口分布

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地域范围内,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人口是构成生产力的要素,它既是生产者, 又是消费者。人口的数量、质量及其分布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一、当前我国人口发展的几个特点

(一)人口发展步入低增长阶段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国总人口已达126583万人,占世界总人口60.55亿的21%,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1990年7月1日)的113368万人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共增加了13215万人,增长11.66%。平均每年增加127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7%。

从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到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8年间,人口从100818万人增加到113368万人,共增加12550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568.8万人,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48%。两个普查间隔(1982?990;1990-2000)相比,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从八十年代的1.48%,下降到九十年代的1.07%,下降了0.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少增加289万人。

九十年代,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九十年代初(1990年)为1.45%,“八五”末降至1.06%,1998年首次降到1%以下。

据联合国人口基金公布的数据,1995-2000年全世界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1.3%。其中发达国家的平均人口增长率为0.3%;发展中国家的平均人口增长率为1.6%。由此看出,我国目前的人口增长水平不仅低于发展中国家,而且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说明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人口再生产类型基本完成了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

我国人口增长速度的减缓,对提高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使世界人口达到60亿的时间推迟了3年,对世界人口的发展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大幅度减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不动摇,各级党委、政府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和领导力度不断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方式和措施得到了不断的完善。

二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的生育观念开始发生明显的转变,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正在逐步变为年青夫妇的自觉行动。

三是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对降低出生率产生了积极影响。“九五”与“八五”相比,虽然15-49岁育龄妇女人数增长5.5%,但20-29岁生育旺盛期的妇女人数减少9.1%,生育峰值年龄(23岁)妇女人数减少了17.6%。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为我国控制人口增长提供了极好的时机。

虽然现在已经进入低增长阶段,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都要新增加近千万的人口,这对我国的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也是一个不小的压力。因此,人口控制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必须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继续坚持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

(二)人口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

2000年我国人口的粗文盲率(15岁及以上文盲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72%,比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5.88%下降了9.1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近1个百分点。

文盲率之所以大幅度降低,首先是大力普及义务教育的结果,从源头上减少了新文盲的产生;其次是加大扫盲力度,特别是扫除青壮年文盲取得了明显的成果;第三是受年龄结构的影响,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文盲人口主要集中在高年龄段,而老年人口的死亡率明显高于低年龄组,使得文盲人数自然减少。

在文盲率下降的同时,人口受教育程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平均每10万人中接受大学以上教育的人数,由1422人增加到3611人,增加了2189人;接受高中和初中教育的人数,分别由8039人和23344人增加到11146人和33961人;接受小学教育的人数,由37057人减少到35701人,略有下降。每10万人中接受小学教育人数的减少,主要是近年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小学程度已不再是青少年所能得到的最高学历教育。

我国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主要得益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据统计,2000年各级各类学校的招生人数与1990年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尤以大学普通高校(本专科)的招生人数增长最为迅速,从1990年的60.9万人,上升为2000年的220.6万人,是1990年的3.6倍。国家在大力发展普通教育的同时,也积极发展成人教育。“九五”期间成人高校的毕业生人数,从64万人增加到88万人,成人中等学校毕业生数也从7837万人增加到9794万人。

但还应看到,我国每十万人中,受初中以上教育的只占48.7%,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口也只占3.6%。国际上一般用25岁以上人口中接受大学以上教育的比重,作为衡量文化素质的指标。按此口径,美国为46.5%, 日本为20.7%,印度为7.3%,而在我国仅为5%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着很大差距。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我国正在为实现现代化的第三步宏伟目标而努力。因此,必须要坚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努力提高我国整体人口文化素质。

(三)进入老年型社会

2000年我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有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6%,比1990年的5.6%上升了1.36个百分点。标志着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开始步入老年型社会。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人口生育水平迅速下降,使得近30年来,每年新生人口猛增的势头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二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保健事业有了很大改善,人口预期寿命不断提高,使得老年人口的数量不断加大。

中国几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的变化(单位: %)

按照国际上划分人口类型的标准,O--14岁少年儿童比重在30%以下、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在7%以上、年龄中位数超过30岁、老少比在30%以上时,为老年型结构。按此标准,可以看出, 1964年我国人口类型属典型的年轻型。经过近20年时间,到1982年,人口类型已经从年轻型步入了成年型。这次人口普查,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已进入老年型社会。而且从成年型到老年型的转变仅用了30年的时间,而西方发达国家完成这一转变大约用50--100年的时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转型过程之快为世界罕见。

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不断提高和老年人口绝对数的大量增加,统筹解决好老年人口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尤为迫切。同时也应该指出,中国人口老龄化情况与西方不同,在一段时间内,我国劳动力资源依然非常丰富,这就为我们抓紧建立社会养老体系嬴得了非常宝贵的时间。

(四)城市化进程加快

人口城镇化指的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不断由农村向城镇地区集中的过程,这是人类文明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城镇化通常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这次人口普查,居住在市镇的人口为4.5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6.09%,与1990年人口普查相比,市镇人口比重增加了9.86个百分点,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1999年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为47%。近年来,世界城市人口平均每年增加6000万,而农村人口约增加2000万。1995年-2000年世界城市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5%,同期我国城镇人口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4.25%,高于世界城市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但比重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人口城镇化速度加快,主要来自两方面原因;一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市镇规模发生了很大变化,地级市由1990年的185个,增加到259个。县级市由268个增加到400个。镇由12084个,增加到20312个。二是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迁移流动造成的。

人口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社会发展过程,它主要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有相当数量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中释放出来,他们必然要流向城镇地区,加入到二、三产业中去。这次人口普查表明,2000年11月1日0时,全国户口登记地与现住地不一致的约有1.3亿人,其中既有城市里人户分离的人,也有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城市流动的人(计算机汇总将得出详细的分类资料),这些流动人口在加快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也对我国现有的人口管理和户籍制-度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因此,国家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要加速改革人口管理机制,使人口管理和城镇化进程相协调,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人口的密度与分布

我国属于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国家之一。2000年全国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132人,大约是世界平均密度的3倍。同时, 我国人口密度相差悬殊,沪、京、津分别高达每平方公里达2032人、842人、840人,江苏高达697人,最少的西藏自治区每平方公里不足2人。人口密度地区分布的极不平衡,有它一定的地域规律性。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人口主要偏集在东部各省,西部特别是西北广大地区则人烟稀少,人口密度由东向西逐渐递减。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按各省(区)人口平均密度可分成4类地区:①非常稠密区。每平方公里人口在400人以上,包括沪、京、津、苏、鲁、豫、粤、浙、皖等6省3市。本区土地面积较少,为89.1万平方公里,仅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9.4%。而人口却达到4.9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38.8%,平均每平方公里高达552人。本区地势平坦,水热资源较丰富,开发历史悠久,工农业较发达,交通方便,城市数量多,故人口最为稠密; ②稠密区。每平方公里人口在200-400人之间,包括渝、冀、鄂、湘、辽、闽、赣、琼、晋、黔等10省市。本区土地面积为147.5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5%,人口4.1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33%,平均每平方公里283人,高于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1.13倍。本区除辽、晋外,大部分处于亚热带、热带丘陵山区,水热资源充沛,开发历史悠久,农业、工业有一定基础。 故人口密度较大;③较稠密区。每平方公里人口在100-200人之间, 包括桂、陕、川、吉、云、宁等6省(区)。本区土地面积为155.3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6.3%,人口2.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94%,平均每平方公里155人,高于全国平均人口密度。本区除吉林外,基本上位于第二阶梯,以山地、高原为主,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经济限制,因而人口较少。但本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四川盆地、汉中盆地、径渭平

原农业发达, 因而人口密度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④稀少区。每平方公里人口在100人以下,包括黑、甘、蒙、新、青、藏等6个省(区)。本区地域辽阔,土地面积为5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59%,人口1.13亿人,只占全国总人口的9%,平均每平方公里20人,远远低于全国平均的人口密度。本区地处边疆和内陆,多高山、高原和荒漠,自然条件差,开发历史较迟,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薄弱等,因而人口 很少。此外,在全国各省(区)、各地区内,由于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 人口密度仍有较大的差别。例如,四川成都平原,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在800人以上,而川西山区每平方公里却在100人以下。 我国人口地区分布的总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平原、盆地多, 山地、高原少;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温湿地区多,干寒地区少; 开发早的地区多,开发迟的地区少;沿江、海、交通线的地区多, 交通不便的地区少。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 自黑龙江边境的黑河市至云南省边境的瑞丽县划一条线,该线东部属于湿润、半湿润的季风区,人口稠密, 面积约占全国的43%,而人口却占全国的94%;该线西部属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稀疏,面积约占全国的57%,人口只占全国的6%。不仅如此, 在东部地区,还有四块非常引人注目的人口稠密区:长江和钱塘江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四川盆地、长江中游平原,这四大人口稠密区,面积合计98.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0.2%,人口却占全国的48.2%,平均每平方公里高达497人。除了这四大人口稠密区外,还有一些面积小,人口更稠密的小区域,如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闽中滨海平原、浙中滨海平原等, 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800人左右;在西部地区,人口极度稀疏的是荒漠和干寒高原,人口密度一般不足每平方公里1.5人。

三、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我国市镇人口的比重为36.09%,比十年前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1998年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为47%,1995年发达国家和地区为75%,发展中国家为38%,最不发达国家为22%。与同期国际社会比较,十年来我国城市化一直呈较快增长势头,目前已接近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在我国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的过程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市化发展有了新的变化。

(一)城市化水平全面提高,呈现新格局

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化排序(附表),上海高居榜首,为88.3%,随后依次是北京、天津、广东、辽宁、黑龙江、吉林、浙江、内蒙古、福建、江苏、湖北、海南,其城市化水平均高于40%;城市化水平后五位的分别是西藏、河南、云南、贵州、甘肃,其城市化不足25%;作为新直辖市的重庆,城市化仅为33.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东中西看,东部地区各省份城市化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12个省区市除内蒙古外,都低于全国水平;中部的几个农业省份,如河北、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山西,城市化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篇五:新中国扫除文盲运动

新中国扫除文盲运动

2013年11月12日 10:51

来源:党的文献 作者:郝和国

分享到:

1612人参与0 5条评论0

本文摘自《党的文献》2001年第2期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就开始重视扫除文盲工作。有组织地在广大工人、农民群众中开展识字运动,积极地、有计划、有步骤地扫除文盲,提高了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

旧中国劳动人民被剥夺了享有文化和教育的权利,工农及其子女向来被排斥在国家教育的门外,文盲占全国人口的70%左右。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在广大工人、农民群众中有组织地开展识字运动,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创造条件,积累经验,积极地、有计划有步骤地扫除文盲,使广大劳动人民摆脱文盲状态,文化水平迅速提高。

一、扫除文盲运动的初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党和政府就开始重视扫除文盲工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中就指出:“要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为此教育部1949年12月5日发出《关于开展1949年冬学工作的指示》,指明当年冬学教育包括政治和文化两个方面。并对冬学内容、教材、师资等提出具体的要求。还指示各地政府应组织各级的冬学运动委员会,由政府负责人员亲自主持。此后,每到农闲,从教育部到各地均下发“冬学”指示,要求农民挤出时间,参加学习。1949年12月23日至31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争取在1951年开始进行全国规模的识字运动。” 1950年6月1日政务院发出的《关于开展职工业余教育的指示》指出:开展职工业余教育是提高广大工人职员群众的政治、文化与技术水平的最重要方法之一。1950年9月20日至29日,教育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毛泽东到会和大家见了面。朱德、李济深、董必武、郭沫若、黄炎培、李立三在会上讲了话。会议明确指出:“推行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此次会议的报告经政务院11月10日第58次政务会议批准。12月14日政务院批准并转发的《关于开展农民业余教育的指示》中首次提出了扫除文盲的对象和标准:“在对象方面,则应首先着重农村干部、积极分子及其青年男女,逐步推广到一般农民”。规定识字教育的标准是:“农民业余初级班(组)吸收文盲与

半文盲入学,使其在3年内认识常用字1000字以上,并具有初步读、写、算能力。”1951年1月,成立了全国职工业余教育委员会。到1951年底,全国有170余万工人参加学习。

二、在工农群众中推行速成识字法

“速成识字法”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模范文化教员祁建华创造的。某野战军采用这一方法,于1952年3月底消灭了全军的文盲。全国各地迅速办起了实验班。重庆纺织工人速成识字实验班在21天的脱产学习中,学员每人平均由原认识400多字,提高到2021个字。天津纺织工人速成识字班,经23天的脱产学习,平均每人由原认识521个字提高到2108个字。教育部、团中央、北京市文教局联合举办的北京东郊高碑店农民实验班中,26个学员经过164小时的学习,认识了1638个字,并能初步写信。这充分说明了“速成识字法”的效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于4月23日举行了颁奖典礼,奖励了速成识字法的创造者祁建华。各地通过报纸、杂志、广播、幻灯等形式进行深入而又普遍的宣传。4月24日教育部全国职工业余教委会召开了常委扩大会,听取了北京和天津在工厂和农村中实验速成识字的情况和经验,又讨论了今后如何在全国职工中利用速成识字法扫除文盲的问题。中华全国总工会于4月31日发出通知,责成各级工会组织,展开“速成识字法”的重点实验工作。要在工农教育中推广速成识字法,同时要在工农群众中进行广泛的宣传。

1952年5月15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各地开展“速成识字法”的教学实验工作的通知》,并确定河北省为“速成识字法”实验区。5月、6月教育部连续发出通报,介绍山西、东北、天津等地推行“速成识字法”开展识字运动的情况。推行“速成识字法”以来,全国城乡参加扫盲识字学习的人数大量增加。但由于各地文教工作的领导干部对扫除文盲工作在整个国家建设工作中的适当地位和扫除文盲工作本身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一开始便出现了

轻率冒进的现象。为此, 1952年9月23日至27日,教育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召开了全国扫除文盲工作座谈会。会议认为,要防止和克服推行“速成识字法”中的过急过躁、草率从事的偏差,切实做好巩固工作。会议提出今后扫盲工作的任务是:“大张旗鼓,稳步前进,由点到面,限期完成”。为了加强对扫除文盲工作的具体领导,1952年11月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19次会议通过决议,成立中央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任命楚图南为主任委员,李昌(兼党组书记)、林汉达、祁建华为副主任委员。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设办公厅、城市扫盲工作司、农村扫盲工作司、编审司。1953年1月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召开的大区文教委员会主任会议指出,扫盲工作1952年秋后有冒进,原因是把扫盲看得太简单。为了纠正扫盲工作中的缺点, 2月23日至3月5日,中央人民政府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扫除文盲工作会议,对开展扫盲运动中出现的盲目冒进的表现进行了分析,有关领导做了自我批评。并对扫盲工作进行了整顿。经过1953年的认真整顿,纠正了扫盲工作中的盲目冒进的偏向。

识字运动中,全国各地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如工厂的“车间学校”、煤矿的“坑口学习小组”、农村的“地头学习小组”、妇女的“炕头学习小组”,运输队的“火车队学习小组”等,努力把更多的迫切要求学文化的人组织起来。几年开展识字运动的结果,出现了第一批基本上扫除了文盲的工厂:长春新华印刷厂、北京人民印刷厂、抚顺露天煤矿北机电厂、石景山发电厂等等。农村里出现了不少的“文化村”。全国扫除文盲的数字在逐年增加。到1953年为止,在职工中已扫除文盲近100万人,农民中扫除文盲308万人,许多从“扫盲班”毕业的学员升人了业余学校。

三、积极稳步地扫除文盲

经政务院批准, 1953年10月19日起,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与教育部合署办公,并创办了《扫盲通讯》。11月24日,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发布了《关于扫盲标准、毕业考试等暂行办法的通知》,其中规定:在识字方面暂以能识到500字以上而未达到扫盲标准者为半文盲;不识字或识字数在500以下者为文盲。扫盲标准,干部和工人一般可定为认识2000常用字,能阅读通俗书报、能写二三百字的应用短文;农民一般可定为认识1000常用字,大体上能阅读最通俗的书报,能写农村中常用的便条、收据等;城市劳动人民一般可定为1500常用字,阅读、写作可分别参照工人、农民标准。这些标准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适当伸缩。1954年3月,教育部和中央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发布《关于1954年组织农民常年学习的通知》,有效地巩固了扫盲成果,防止了“回生”。1954年8月,教育部、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联合召开第一次全国农民业余文化教育会议,提出争取1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上扫除农村2亿多青壮年文盲。在扫除文盲运动中,采取集中与分散、常年学习与季节性学习、农民的生产互助组织与文娱组织相结合等形式。

1954年11月18日,根据国务院指示,中央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合并于教育部。1955年5月13日,教育部发出通知:省、专、市、县各级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的办公机构与同

级文教行政部门实行合并。6月2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农民业余文化教育的指示》指出:农民业余文化教育,必须密切配合农村互助合作运动和生产的发展,积极有计划地扫除农村中的文盲,并逐步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要在过渡时期内基本上扫除青壮年文盲, 3、5年争取基本上扫除主要乡干部的文盲。《指示》认为,由合作社、互助组统一管理农民的生产和学习,把二者结合起来,应当成为今后发展农民业余文化教育的基本方法。为此,扫盲工作采取了比较集中的形式,春耕之后,除能够集中的仍然集中学习,对不能集中学习的人采取比较分散的形式。全国各地农村扫盲工作的部署和师资训练工作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结束。扫盲中注意贯彻了“以学致用”的方针。许多农民业余学校采用自己编的教材,先教学员学会本村的人名、地名和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字,有的地方先教会社员1到10的数目字和“日”、“月”、“工”、“分”四个字,这样社员们就会用这些字记工分账了。1956年1月1日,团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农村团的组织普遍建立青年扫盲队,规定乡团支部设扫盲委员,扫盲委员兼青年扫盲队队长。

1955年12月6日,教育部发出了《关于筹办各级扫除文盲协会的通知》。在1956年3月15日召开的全国扫盲协会成立大会上,陈毅作了重要指示:扫盲工作是文化革命的第一步。他要求把不识字的人组织起来,采用各种扫盲的方法,常年坚持学习,向文化进军。不识字的人要自觉地参加文化学习。陈毅最后希望全国的知识分子和识字的人都积极参加扫盲工作,成为扫盲大军中的好战士。大会一致通过了全国扫除文盲协会的章程,并选举陈毅为协会会长,吴玉章、林枫、张奚若、胡耀邦、董纯才为副会长。4月18日,国务院转发教育部、全国扫盲协会《关于各级扫盲协会人员编制方案》,要求各地参照设置机构配备人员,开展工作。到1956年12月底,全国已有23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扫盲协会或筹备组织。江苏、福建、广东等省有80%左右的县、市建立了扫盲协会,河北省保定专区有74%的乡建立了基层扫盲协会。

四、扫除文盲运动的高潮

1956年3月9日,国务院举行第25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 3月29日发布。《决定》要求从1956年开始,紧密地结合着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合作化的发展,按照各地情况,在5年或者7年内基本上扫除文盲。并对解决有关扫除文盲的师资、课本和组织领导等问题作出了具体指示。《决定》规定扫除文盲的对象以14-50岁的人为主,超过50岁的文盲如果愿意识字,应该欢迎他们学习。《决定》把扫除文盲标准规定为:工人识字2000个左右;农民识字1500个,能够大体上看懂浅显通俗的报刊,能够记简单的账,写简单的便条,并且会做简单的珠算。要求扫除工厂、矿山、企业职工中的文盲的95%左右,农村和城市居民中的文盲的70%以上。4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积极领导扫除文盲运动》,将扫除文盲运动推向高潮。中共中央提出的《1956-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也规定:从1956年开始,按照各地情况,分别在5年或者7年内基本上扫除文盲。

随着扫除文盲运动的开展,各地普遍制定了扫除文盲规划,加强了对扫除文盲工作的领导。各地根据历年工作经验和当前新的情况,对扫除文盲的学习组织、学习制度和教材内容都作了改进,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扫除文盲工作的效率,但也出现了急躁冒进现象。为了积极地稳步地开展扫除文盲工作,各地实事求是地修订了计划,分期分批地扫除文盲。1957年3月8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扫除文盲工作的通知》中要求:着重扫除40岁以下工农群众中的青壮年文盲, 40岁以上的文盲如果愿意参加识字学习,当然也要欢迎。干部中的文盲,除少数有特殊情况的人以外,都应当扫除。还提出:在40岁以下的文盲中,一般要求扫除工人文盲的85%左右;扫除农民、市民、手工业合作社社员文盲的80%左右。到1957年上半年,全国已有2200万人脱离文盲状态,并已有160万人达到高小和初中毕业文化程度。广大的工人和农民学习文化后,生活和生产方面都起了很大的变化。如成都市红旗铁工厂吴绍成,原来是个文盲,学习文化后,从报上吸收先进经验,改进了双铧挡草板的操作方法,生产效率从每日生产600件提高到1300件,打破了当时全国最高的纪录。

1958年2月27日至3月6日,教育部、全国扫盲协会、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召开了18个省、市、自治区的扫盲先进单位代表座谈会。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扫盲协会会长陈毅作了指示。他要求来一个文化上的“原子爆炸”,改变中国又穷又白的面貌。到会的85个代表向全国提出了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内基本上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倡议。一个群众性的扫盲高潮很快形成。许多地方提出了这样一个动人的口号:“一切识字的人都要动员起来教人识字,一切不识字的青壮年都要组织起来努力学习”。许多省市的党、行政领导部门充分估计了扫盲工作的有利条件,打破了保守思想,制定了扫盲工作的规划。主要是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鼓起革命干劲,不断克服那种认为生产不能扫盲的保守思想。办法是:全面规划,分期分批,多种方式,长年学习。黑龙江省成了全国第一个基本上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省份。到7月中旬为止,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9000余万人参加文化学习, 3200万人达到扫盲毕业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有近1/4的县、市基本上扫除了青壮年文盲。

1958年10月以后,由于全民炼钢铁运动和秋收,农民业余学习陷于停顿,各地出现复盲现象。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59年5月24日发出《关于在农村中继续扫除文盲和巩固发展业余教育的通知》。1959年12月29日教育部召开的全国农村扫除文盲和业余教育工作电话会议, 1960年1月12日教育部在福建召开的农村扫盲和业余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都重申了贯彻执行中央扫除文盲的决定,要求各地将扫盲工作坚持开展下去。

五、注音识字运动

从1960年1月开始,一个利用拼音字母扫除文盲和巩固扩大扫盲成果的注音识字运动首先在山西展开。注音识字的扫盲方法是山西省万荣县创造的。它解决了扫盲运动中两个大问题,一个是消灭了扫过盲又大量回生的现象,一个是保证了认识1000多字的农民可以无师自通地大量阅读注音书报,在自习中不断增加识字的数量,而且还是推广普通话的工具。2月初山西省在万荣县召开了全省注音扫盲现场会, 2月11日山西省委发出指示,要求各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