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长征精神对自己的启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5:21:15 体裁作文
长征精神对自己的启示体裁作文

篇一:长征精神给我们的启示

长征精神给我们的启示

长征的胜利,锻造出了不朽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1] 对于长征精神的认识,有很多独到的精辟见解。浙江日报总编辑杨大进认为:“第一个方面从政治信仰上去理解它,我的体会一条是坚持党的领导,一条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来搞革命、搞建设;第二个方面是世界观、人生观的问题,对党员来讲,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问题;第三个方面是道德的追求和人格的塑造,这就是集体主义的精神、团结互助的精神,是不怕艰苦拼搏的精神。这三条相互融合在一起。”四川外语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李平将长征精神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2]:一是百折不回、勇往直前的革命理想主义精神;二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三是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四是因地制宜,审时度势的革命现实主义精神;五是服从组织、顾全大局的革命全局主义精神。有的地方更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概括出了“新长征”精神:即“万水千山只等闲”的乐观主义精神;“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勇于进取精神;“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坚韧不拔精神;“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艰苦奋斗精神。并进一步把这四句话浓缩为“乐观、进取、坚韧、奋斗”八个字,言简意赅,好懂易记,便于深入人心,指导行为。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思想观念开放化的新形势下,我们当代大学生不仅要认真了解共和国的历史,理解和领会长征精神,更要将其继承和弘扬,形成新的长征精神。

一、 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其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确立人生价值取向的最高准则。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人们行动持久的精神动力。当年红军战士之所以能够长途跋涉,征服千难万险,翻越空气稀薄、终年积雪的重重高山,穿过人迹罕至、沼泽遍布的茫茫草地,跨过激流汹涌、难以渡越的条条江河,吃草根,咽树皮,忍饥受冻,历经艰辛,最终胜利会师,创造出惊天动地的业绩。其首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对革命理想的执著追求,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不移的信念。正是有了这样的信念,红军将士才有了精神支撑和动力,激励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勇往直前。 在复杂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只有具有远大理想信念和坚定的事业追求,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动力,不被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所击中,不被社会的丑恶现象所迷惑,不被眼前的困难和挫折打倒,坚定自己的价值追求,奋发成才,奉献社会。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把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它正确揭示了人与集体、社会以至人类的互动关系,论证了人生的价值、意义及合理实现途径,从而使人们的信仰实现了由盲目到科学的质的飞跃。在社会主义中国,当代大学生就是要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价值所在,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庄严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具体来说,就是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坚定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同时,通过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唯物论、无神论的学习,学会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探索社会和人生,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迎接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和挑战,树立牢固的共产主义理想;加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正确认识和汲取我国及国外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坚信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在当前,尤为重要的是正确认识党的建设的现状,了解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坚信党和政府反腐倡廉的决心,坚定对党的信任,坚信党完全有能力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

二、 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

长征精神就是人民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高于一切,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全局利益高于局部利益的精神。长征谱写出了一首红军战士精诚团结,顾全大局,共同奋斗的集体主义英雄凯歌。长征途中,红军在党的利益、民族利益和小团体利益、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士兵,都无不表现出顾全大局,牺牲个人利益,维护集体利益的精神品质。在攻占敌人阵地时,战士们抢着当先锋,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在缺衣少粮的情况下,一碗稀粥战士们推来推去,谁也舍不得吃下去。在困难和生死面前,红军战士表现出了博大的阶级友爱之情,集体主义利益至上的崇高品质。

集体主义思想反对一切“个人至上”、“个人中心”和“个人神圣”的个人主义理论。它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真正体现,当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要先公后私,顾全大局。也就是说,集体主义价值观使大学生们懂得自我价值只有在与他人、集体、社会发展的关系中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否则,自我价值的实现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当代大学生在培养自身集体主义价值观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正确认识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划清正当的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的界限。在一些大学生看来,提倡集体主义就是泯灭个性、否定自我,强调集体利益就是否认个人利益。正确认识集体主义、转变思想,首先就要实事求是地分析过去几十年对集体主义的宣传和解释上的偏颇之处,正确认识集体与个人的辩证关系。集体主义在强调集体利益时,并不抹杀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它强调集体利益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积极性的发挥,强调个人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的义务感和责任心,在贯彻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时,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维护个人的尊严、价值和权利,并努力促进个人的进步和发展。

2、摆正金钱在人生追求中的位置。这是当今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培养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对此,应该正确看待金钱问题。金钱并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金钱获得再多,也不能等同于一个人价值的完全实现。大学生不应当将获得金钱作为自己人生的唯一目标。否则,就会失去理智,从而走向自我毁灭的深渊。

三、 培养艰苦奋斗精神

不然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支撑着伟大的事业。历史经验证明:一切伟业的成功,任何奇迹的创造,没有崇高的精神支撑是不可能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3]长征途中,战士们没有衣服穿,就将兽皮披在身上,没有鞋

子穿,自己动手编制草鞋,没有吃的,就用野菜、树皮充饥。没有房子宿营,他们就抱成一团,靠彼此的体温御寒……,艰苦奋斗精神是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也是我们党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光辉典范。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征程中,在大学生群体中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培养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首先是继承革命传统的需要。当代大学生作为跨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肩负着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树立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具有终生受用的战略意义。大学生只有把艰苦创业的接力棒接过来,才能不辜负老一辈的期望。其次,培养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是提高跨世纪人才素质的需要。知识经济的悄然兴起可以说是一场无声的革命,无论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将产生重大影响,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中坚力量的大学生,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贯穿其中的红线是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即使是高素质的人才,也可能仅仅是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第三,培养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是实现理想、立志成才的重要条件。实践证明,一个人年轻时受一些挫折、磨难并不一定是坏事,“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是人生宝贵的精神财富。上世纪80 - 90 年代出生的大学生,经常被称之为“抱大的一代”,由于是在风平浪静的社会环境中,在父母老师的层层呵护中长大的,我们得到的是太多的宠爱与温暖,使这一代人自立能力较差,心理上比较脆弱,缺乏的正是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正是因为如此,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就显得尤为迫切。

四、加强组织纪律性

严明战斗纪律、群众纪律和组织纪律是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又一重要法宝。长征途中的红军,在战斗中,争当先锋、前赴后继、勇于牺牲。组织上,实行民主集中制,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在和群众的关系上,更是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亲民之歌”。长征之初,由于敌军散布的谣言以及群众的不了解,一些群众对红军存在畏惧、疑惑的心理,不知道红军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组织,代表的是谁的利益。因此,当他们看到红军路过时,有的纷纷逃入深山,有的闭门不出,有的甚至存在敌对情绪。面对这种情况,红军一方面对群众进行积极的宣传工作,用通俗的语言,极大的耐心同群众接近,纠正他们对我军的误解。另一方面,红军也以自身的行动向群众展示了自己是一支“正义之师”,是同群众心连心,代表他们利益的军队。他们对待群众亲密友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帮助群众组织生产、尊重各少数民族的民族信仰,更有刘伯承与彝族的部落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的感人事迹。正是红军严明的组织纪律性,打动了沿途的群众,他们最终把红军当作自己的亲人,用各种形式表达对红军的支持和爱戴。红军也正是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才最终克服困难,胜利会师。

严明的组织纪律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正是当代大学生所必须加强的。在当前大学生群体中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以下现象。如部分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与大学生形象不符,不讲社会公德,行为粗野,谈吐庸俗,个别人还走上抢劫杀人等犯罪的道路;恋爱方式上,责任意识低,少有真实的感情投入,只是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虚荣;消费行为上,不考虑自身的消费实力,片面追求名牌,盲目跟随潮流;把纪律当做束缚人的咒语,把个人无原则的行为当做准绳,行为习惯充满一种反理性的因素。纪律观念薄弱,组织形式涣散,行为习惯随意使当代大学生的理想志向失去了支撑和保证。大学生时期正是人生形成自觉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因此,当代大学生要通过认真学习校纪校规、《公民道

德建设实施纲要》等行为规范,通过学习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从而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篇二:长征精神的现代启示

长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碑,其精神价值永远不会过时,长征精神对我们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革命理想执著追求的忠贞精神。长征途中,面对一系列的失败、损失和艰难险阻,红军队伍不散、斗志不减,最根本原因是红军坚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解放劳苦大众,只有闹革命,才能推翻旧社会;相信只要跟党走,革命一定能胜利。红军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对革命胜利后全国人民能过上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是他们浴血奋战、风餐露宿,经受住腥风血雨考验的精神动力。特别是党支部建在连队,确保能开展及时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共产党员身先士卒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极大地影响、鼓舞和带动广大红军战士,使红军队伍成为一支炸不垮、打不散、围不住、追不上的铁流。

今天,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同样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价值追求。如果我们没有对社会主义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就会被敌对势力穷兵黩武的强权吓倒。如果我们没有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忠诚和执著追求,就会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迷误,就会经不住金钱、女色、权势的诱惑,甚至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侵蚀而腐化堕落。弘扬长征精神,首先是忠贞革命的理想信念,这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精神支柱和伦理底线。

二、不怕艰难困苦和流血牺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长征途中战斗的惨烈和路途的艰辛是今人难以想象的,中央红军在江西出发时有8.6万人,转战一年多到达陕北仅剩6500余人,生存率不足7.6%,平均每公里就倒下三四人。即便在爬雪山过草地那段最艰苦的日子,红军依然保持着乐观的精神,每天宿营时都能听到歌声,大家背靠背取暖讲故事、回忆参加红军的经历,憧憬革命胜利后的美好生活。对革命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心,是红军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源泉。

作为欠发达地区的甘肃省,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特别需要我们用红军那种不怕艰难困苦、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精神来激励自己,永远保持乐观向上、充满信心的生活态度,摒弃等靠要思想和无所作为的懒汉行为。弘扬长征精神,一是精神上要有勇敢面对困难,不被艰难困苦吓倒的意志和态度;二是行动上要有积极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切实措施。

三、英勇顽强、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革命大无畏精神。据统计:长征途中红军共进行大小战役600余次,4支红军部队的总行程65000余里。红军长征惊天地泣鬼神,是空前绝后的壮举,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碑。美国《时代》周刊2000年编辑的《人类1000年》一书中,评选出的过去1000年“影响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100件事,中国有3件事入选,其一就是长征。(省社科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主席描写长征的诗词中,最有代表要数《七律·长征》了。每每读到这首诗,徜 徉在平仄长短的字里行间,内心的感觉总能超越惨烈、苍凉和悲壮。

“金沙水”、“大渡桥”写的是水的。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 要的意义。金沙江宽阔而湍急,蒋介石梦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境。 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大渡河的险恶也不亚于金沙江,且有敌人的重兵把守,狡 猾的敌人还拆掉河上泸定桥的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铁索。但是英勇的红军硬是冒着敌人 的枪林弹雨闯过了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企图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如果说 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 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所以这两句所写的战斗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五

岭”、“乌蒙”两句通过红军的主观感受直接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慨,这两句则是通过 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事迹。“暖”字温馨喜悦,流露的是战胜困难 的欢快;“寒”字冷峻严酷,传递了对九死一生后的回味。

“更喜”承上文而来,红军过五岭、越乌蒙、度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围中杀 出一条血路,自然令人欣喜。而现在,红军又翻岷山,进陕北,胜利大会师已为时不 远,战略大转移的目的已基本实现,与前面的种种喜悦相比,它自然更胜一筹。“尽开 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遂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 一步的凸现。

当万里长征这一壮举在这首著名的七律里得以全景式的再现时,我们分明觉得,长 征并非因为在诗里获得了诗意,长征本身就是诗。再回首,山已不再那么凶险,巨龙一 样的五条大岭不过是微波细浪,气势磅礴的乌蒙山脉更像是滚动的泥丸。金沙江两岸高 耸入云的山崖给人的感觉只是一种“暖”热,被敌人抽去桥板的大渡河上高悬的铁索, 也仅仅有点“寒”意。连眼前岷山的千里风雪,也已变成让人欣喜的美景。

长征终归是一个历史事件,历史则意味着远去与消逝,更重要的是,主席的长征诗 词所体现的长征精神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现代启示。

无论是微观个体还是宏观意义上的集体、民族或国家,总是处于“长征”或“新长 征”之中,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的困难,在战略上,最需要的是乐 观、豁达、大无畏的思维和态度,需要以超然、超现实的眼光看人生、看挫折,看潮起 潮落和云卷云舒。当然,这并不排斥把困难看得大些,把征途看得艰险些,把问题看得 复杂些。

今天,外部环境复杂,电力市场竞价上网已经是必然的趋势,清江公司经营形势严 峻;内部发展也遇到暂时困难。清江公司正处于改革的“长征”路上,面对公司发展后 劲不足,这几年来水十分不利的种种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学习红军的长征精神,用 乐观的态度去展望公司的前景,用不畏艰险、一切从我从起的态度对待公司面临的困 难,我想,在公司发展的“长征”路上,我们也能写出一篇令大家满意的篇章。 科学地认识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

(一)长征精神的凝聚向心价值

科学的理论是最能说服人的理论,因此它是最能统一人们思想灵魂的理论。长征精神的凝聚向心价值是长征精神时代价值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指长征精神在社会凝聚中作用的意义表现。长征精神凝聚向心价值具有生成的科学性和存在的广泛性的特点。长征的历史表明:共产主义信念和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战胜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长征精神的凝聚向心价值的产生,从一开始就带有鲜明的科学性的特点。这个价值本身的产生过程,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不断地武装、教育、塑造、规范、统一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人们心理上归属感、亲和感不断得到满足,不断得到强化的过程。长征精神凝聚向心价值存在的广泛持久性指的是它在社会群体中的长期的普遍渗透。长征的胜利说到底是无产阶级的理想和信念所激发的革命精神的胜利。红军武器低劣,衣食匮乏,但靠的就是对革命理想的执着追求,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长征精神表现出的理想、信念、情操、气概、风格、作风等等,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诞生以来的高尚品德,而且也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的积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以革命理想和信念为支柱的长征精神:越来越"为世界上许多精神空虚、思想苦闷的人们所羡慕"。总之,长征精神的凝聚向心价值是一种让人"亲和团结"的价值。

篇三:长征精神的当代启示

长征精神的当代启示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主席的诗词让我们仿佛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们虽未见证奇迹,但我们可以瞻仰军魂;我们虽未亲身经历,但我们可以感知艰辛。长征史诗究竟给予当代的我们怎样的启示?

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战略转移。这次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战略大转移,是1931年初至1935年初统治党中央长达四年之久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所造成的结果。走草地、过雪山,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两万五千里路程上,只休息了44天,日均行军74里,中国共产党人为纠正这次左倾错误,战胜千难万险,终于书写出了引为自豪的英雄史诗。 曾出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布热津斯基走到大渡河渡口的悬崖边时,不仅深深地震惊了,还发出了“长征的意义绝不只是一部无可匹敌的英雄主义史诗,它的意义要深刻得多” 深刻在哪里?我认为就深刻在长征胜利所渗透出的精神力量——信念的力量、垂范的力量、意志的力量。这是任何成就大业者所必须具备的精神力量。

信念的力量。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是意识的核心部分。当某个人确认某种思想、某种理论和某种事业是正确的,是真理,并去自觉维护这种思想理论和事业,也就确立了信念。而信念的最大挑战,是追求真理的无限性与自身生命的有限性。为了全国百姓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有多少红军战士相信自己能够最终看到这一天?可他们认为即使看不到这一天,只要为此追求了、努力了就是值得的。凡事只要不是自欺其人,只要确实具有自己的远大目标,只要还希望自己梦想成真,就必须具有坚定的信念并为之努力奋斗。这样即使失败了也值得。没有信念的坚定,是决不可能成功的。

垂范的力量。长征中,官兵有盐同咸,无盐同淡,从高级指挥员到普通士兵,大家一样啃树皮、嚼草根。但在“一样”中,却又有许多的“不一样”——打起仗来,干部和党员总是冲在最前面;缺衣少食时,冻死的是军需处长,累饿而死的是炊事班的共产党员。红军为什么打不垮?这些震撼人心的事实,蕴藏着红军无穷无尽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现在,在目标追求的过程中,人们总爱用“同心同德”来激励别人,但什么才是同心同德?发生在红军长征中的这些感人事例,才是最好的诠释。

意志的力量。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目的,在行动中自觉地克服困难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过程,我们称之为意志。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已经成为真正苦与累的象征。有了崇高的目标,努力战胜困难,虽然其中含有许多痛苦,会有曲曲折折,但真正意义的人生,正是在克服困难的奋斗中实现的。这一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信念,垂范,意志等等,我们感悟出了许多长征精神,但却无法完美的诠释它,因为它包含了太多的美好精神。这种精神情怀当然不仅仅适用于那个年代的长征。“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正如毛主席所说,长征的意义不仅仅是中国革命历史的转折点,它如播种机一样,播种下了许多精神,由当代的我们去收获。

现如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等等都需要长征精神的启示。在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继承和发扬这种长征精神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们讲不计个人得失、一切为了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并不是不要个人利益,不讲求物质利益原则,不承认利益差别,而是要在承认个人利益及其差别的前提下,坚决反对一切围绕个人得失干工作,给多大好处干多少工作,不给好处不干工作的唯利是图的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坚决反对和克服事事为私、时时想私、处处唯私的思想作风和行为倾向。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例说明:许多人特别是许多干部犯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私俗的膨胀所导致的。人们讲私字是万恶之源,道理就在这里。因此,越是改革开放,

就越应强调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就越要继承和发扬不计个人得失、一切为了革命事业的长征精神。否则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旋律就会受到干扰,我们的事业就会停止不全。

道德状况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长治久安,影响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大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存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一些旧的腐朽的思想和各种制约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消极思想观念还仍将长期存在,不利于正常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建立。应此,我们必须树立起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大力发扬长征精神,达到民主完备、科技昌明、思想先进、文化繁荣和道德进步,坚持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 明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其实,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就积累了关于民主管理、民主制度、基层民主等等方而的丰富

长征精神对自己的启示

经验。长征时的政治民主、军事民主和经济民主都值得我们借鉴。当时,在政府管理方面,各级工农兵政府由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而且直接接受它们的监督,行使它们赋予的权力,广大人民群众有充分参政议政的权力,有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选举自己信任者的自由。在红军内部,制定了各项民主制度,还建立了各级士兵委员会的组织。士兵委员会由士兵选举产生,维护士兵的权益,尊重士兵的意愿,代表士兵的利益。为维护部队内的广泛民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军事方面,部队在战斗前、战斗后,都认真吸取士兵群众的意见充分集中士兵群众的智慧,充分发挥士兵群众打仗消灭敌人的积极性。在党内,也充分发扬民主,实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这一切,都为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又该从长征精神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我们应该树立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长征的胜利,是理想和信念的胜利。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而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和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跟着党革命到底的执着信念支撑红军指战员把生死置之度外,前赴后继奔赴革命。今天是和平和建设时期,我想,学习是所有学校的主题,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我们只有牢固树立民族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继承红军对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学习,学习各种本领,才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展现才华,贡献力量。

我们应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长征是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主观主义的思想路线的一次大考验。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事求是、不照搬照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才能把革命事业不断引向胜利。所以今天,我们也要要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精神进行学习。要消除不利于学习的各种束缚,发展创新精神,积极探索,促进自我的发展。

集体主义精神应为我们所具备。长征精神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集体主义精神。我们要学习和继承红军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团结协作,顾全大局,万众一心的精神,并能够为了国家、民族利益而勇于牺牲个人利益乃至生命的精神风范;要把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这样我们才可以为祖国尽己所能。

我们应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的核心是艰苦奋斗精神。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新的伟大长征,这一征途上仍然存在着诸多困难和不利因素。而我们更要要树立不怕吃苦,顽强拼搏的创业精神,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克服学习道路上的种种困难,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开创自己的事业。并要不断深入了解我们的国情,树立起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而艰苦奋斗的精神,勇于到基层和贫困艰苦的地

方去就业。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个民族和国家,必有一种精神和信念。它在人们的内心里蕴藏,外化成为一种能量。它像看不见的火光,如地球深处涌动的岩浆,历经千万年而不泯,为天地人间提供不竭的热能。这就是长征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薪火不熄,代代相传。它无法用GDP和外汇储备的数字来计算,也无法通过外在的现代化建筑和工程来考量,却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原动力。在中国地图上,我们很容易找到长征的起点,但是,在我们的心灵里,长征永远是起点。

篇四:长征精神的时代启示

长征精神的时代启示

【摘要】在新的时代环境下,长征精神启示我们,要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有乐观向上勇往直前的英雄主义气概;要有顾全大局的优秀品格,团结友爱的协作精神;更要有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只有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并赋予其时代内涵,我们的事业才能更加兴旺,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才能发扬光大、世代相传。

【关键词】长征;精神;时代

七十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是一部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这场举世无双的远征,不仅因为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而载入史册,更因为锤炼熔铸出伟大的长征精神,创造了不朽的精神财富而彪炳千秋。

所谓长征精神,“概括地说,就是对革命理想和革命事业无比忠诚、坚定不移的信念;就是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充满乐观,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高尚品德;就是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这样的信念、气概、品德和思想,过去是红军长征胜利坚强的精神支柱。今天,更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精神在现代仍旧留给我们许多启示。

一、长征精神启示我们:要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必须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红军长征是在极为险恶的战争环境和自然地理条件下进行的。红军指战员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经历和承受了人世间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凭着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胜的坚定信念,以超出常人的毅力,奇迹般地克服了上述困难和险境,终于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长征胜利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始终在鼓舞激励着广大红军指战员,“革命理想高于天”正是他们真实的写照。

当前,在改革开放深入进行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时期,我们学习和弘扬长征精神,有着特别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给我们国家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西方的一些腐朽思想也侵入了我们党和国家的健康肌体。面对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环境下“西化”“分化”思想不断侵袭的新形势。我们的人民尤其是广大党员有无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决定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败。因此,我们要经常对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少年进行包括长征精神在内的革命传统教育,学习和继承老一代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奋斗。

二、长征精神启示我们,要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也要有乐观向上、勇

往直前的英雄主义气概。

长征途中,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世人皆知。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条件多么艰苦,也无论是生死攸关的考验,还是你死我活的斗争,红军战士那种以苦为乐、奋发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都表现的非常充分。正如谢觉哉在写给子女的信中说:“人们常说二万五千里长征是苦事,我是参加长征的,现在记忆中感到的倒不是苦而是甜。和苦斗争,本身就是件甜事。”

今天,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举。要实现这一光明的目标,还要经历许多艰难曲折的阶段和艰苦奋斗的历程。因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依然需要以苦为乐、奋发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需要全党和全国人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苦乐观。尤其是青年人,如果没有一点吃苦的勇气,没有树立起正确的苦乐观,要成“大器”恐怕是不可能的。

三、长征精神启示我们,要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任何时候都要顾全大局,以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最大利益。

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中共中央制定了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实践证明这一方针是正确的,但是,张国焘不顾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危险,主张南下川康一带,实行逃跑主义,中共中央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争取国家独立这个中华民族当时最紧迫的根本利益出发,同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时行了坚决的斗争。并且,为了团结张国焘及红四方面军指战员,经中共中央同意,周恩来把红军总政委职务让给了张国焘,对于推动张国焘执行中央北上抗日战略方针起了重要作用。1936年10月,终于在陕甘地区实现了大会师。中共中央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得到了贯彻。

今天,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宏伟蓝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更应强调顾全大局,处理好部分与整体、局部与全局的辩证关系,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以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重,在个人利益与民族整体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顾全大局,放弃小利、不谋私利。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能胜利,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和进步。

四、长征精神启示我们,要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还要弘扬团结友爱的协作精神。

红军是在最艰苦、最困难的条件下和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支人民军队,它不仅纪律严明、富有很强的战斗力,而且具有官兵一致、同甘共苦、共渡难关的团结协作精神,这正是构成长征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也是长征能够取得胜利的重要思想基础。长征中,没有这种精神,红军不可能生存下来,更谈不上长征的胜利。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战胜困难和风险,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业绩的强大武器。在新形势下,应该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少年进行团队精神的教育。从小培养青少年团结协作的高尚品德,因为团结合作也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内容,它对于构建和谐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的

安定团结有着重要的作用。

五、长征精神启示我们,要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更需要学习和弘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长征中,红军指战员长途跋涉历时两年,纵横十余个省份,行程几万华里。先后渡过了湘江、乌江、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白龙江等24条号称“天堑”的江河;翻越大山1000余座;跨过了纵横数百里的茫茫水草地;进行大小战斗360余次,其中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夺取天险腊子口等战斗成为传世称颂的典型战例。特别是22名红军勇士,置个人生死于不顾,冒着对岸飞的弹雨,脚踏着凌空摇晃的铁索,飞夺泸定桥的壮观场面被传为红军战士革命英雄主义的佳话。就是靠着这种英勇顽强、艰苦奋斗、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红军指战员终于战胜了一切艰难险阻和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中,要在一个充满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的国际环境中,在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情况复杂、发展任务异常艰巨的大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缩短和消除两三个世纪,或至少一个多世纪所造成的差距,跻身世界发达国家之列,其艰巨性远甚于当年的长征,因而更需要弘扬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共同利益,顽强拼搏进取的艰苦奋斗精神。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不可或缺的强大精神动力。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的素质的较量,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少年少有艰苦生活的磨砺,却更多的遇到灯红酒绿、金钱权位及享乐生活的诱惑,因此,更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教育。因为,艰苦奋斗精神是保持党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强大法宝,是抵御和克服腐败现象的有利武器,是培养新一代民族栋梁的宝贵财富。

长征精神是人类英勇无畏和艰韧不拔精神的楷模,是中国共产党人战无不胜的精神武器。它的影响已经突破了时代和国度的界限,在人类活动史上树立了一座无与伦比的丰碑。当前,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长征精神不但没有脱离民族精神的主流,而是为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成为民族精神之魂。我们应该全面继承和弘扬包括长征精神在内的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将其融入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篇五:长征精神的现代启示

长征精神的现代启示

长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碑,其精神价值永远不会过时,长征精神对我们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革命理想执著追求的忠贞精神。长征途中,面对一系列的失败、损失和艰难险阻,红军队伍不散、斗志不减,最根本原因是红军坚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解放劳苦大众,只有闹革命,才能推翻旧社会;相信只要跟党走,革命一定能胜利。红军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对革命胜利后全国人民能过上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是他们浴血奋战、风餐露宿,经受住腥风血雨考验的精神动力。特别是党支部建在连队,确保能开展及时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共产党员身先士卒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极大地影响、鼓舞和带动广大红军战士,使红军队伍成为一支炸不垮、打不散、围不住、追不上的铁流。

今天,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同样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价值追求。如果我们没有对社会主义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就会被敌对势力穷兵黩武的强权吓倒。如果我们没有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忠诚和执著追求,就会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迷误,就会经不住金钱、女色、权势的诱惑,甚至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侵蚀而腐化堕落。弘扬长征精神,首先是忠贞革命的理想信念,这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精神支柱和伦理底线。

二、不怕艰难困苦和流血牺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长征途中战斗的惨烈和路途的艰辛是今人难以想象的,中央红军在江西出发时有8.6万人,转战一年多到达陕北仅剩6500余人,生存率不足7.6%,平均每公里就倒下三四人。即便在爬雪山过草地那段最艰苦的日子,红军依然保持着乐观的精神,每天宿营时都能听到歌声,大家背靠背取暖讲故事、回忆参加红军的经历,憧憬革命胜利后的美好生活。对革命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心,是红军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源泉。

作为欠发达地区的甘肃省,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特别需要我们用红军那种不怕艰难困苦、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精神来激励自己,永远保持乐观向上、充满信心的生活态度,摒弃等靠要思想和无所作为的懒汉行为。弘扬长征精神,一是精神上要有勇敢面对困难,不被艰难困苦吓倒的意志和态度;二是行动上要有积极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切实措施。

三、英勇顽强、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革命大无畏精神。据统计:长征途中红军共进行大小战役600余次,4支红军部队的总行程65000余里。红军长征惊天地泣鬼神,是空前绝后的壮举,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碑。美国《时代》周刊2000年编辑的《人类1000年》一书中,评选出的过去1000年“影响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100件事,中国有3件事入选,其一就是长征。

今天,我们毋须像红军那样吃树皮、嚼草根、煮皮带、攀铁索,浴血奋战,但仍有大量待遇不高、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做,需要我们发扬英勇顽强、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长征精神。如果总是和待遇高、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好的地区比,就会越比越沮丧;如果工作拈轻怕重,受点挫折就打退堂鼓,就不可能改变甘肃贫困落后面貌。

四、灵活机动,在绝境中图生存的求实精神。遵义会议后,毛泽 东命令红军抛掉辎重、整编队伍,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和机动性,选择敌人设防的薄弱地区穿插迂回。灵活指挥红军“四渡赤水”、兵临贵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智过腊子口等,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突

破敌人的重重围堵牞改变了长征初期那种被敌人围着打、撵着跑的被动局面。红军战略转移的落脚点也随敌情变化前后4次调整,由于掌握了行军的主动权,部队士气和纪律保持得相当好。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求实、灵活的长征精神仍值得我们借鉴。市场如战场,需要市场主体根据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不能贪大求全,一成不变,硬充好汉。要根据市场行情、资源、环境、劳动力素质、内部管理、政策、汇率等现状和变化趋势,扬长避短、出奇制胜,灵活机动地组织生产经营活动。

五、勇敢修正错误,求索和坚持真理的创新精神。历经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的惨重损失,党和红军能及时反省、勇敢纠正错误。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路线,确立了毛泽 东在党内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改变了错误的军事路线,逐渐排除共产国际的遥控指挥,实施统一战线政策等,终使红军长征由被动变为主动,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和中国革命。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不时受到两种“照抄照搬”的干扰:一是照搬本本,凡事总要和老祖宗说的话比对,以本本为金科玉律;二是迷信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以其为发展蓝本。实践证明,这两种照抄照搬都是行不通的,必须在中央的领导下结合国情省情走自己的路。

六、服从大局、生死与共的团队精神。长征是红军全局性的战略转移,各路红军在党中央的指挥下服从大局、密切配合、互相策应、团结奋战,多次粉碎敌人的围堵计划。长征路途绝大多数地区是人烟稀少、极端贫困的山区,90%的路程是行进在少数民族地区,国民党反动派和当地封建势力对红军大肆妖魔化宣传,使少数民族群众对红军心存怀疑和恐惧,红军筹粮买药十分困难,严重缺乏最基本生存条件,持续时间之久是前所未有的。正是前所未有的万般磨难,使人的灵魂得到升华;也正是苦难中的生死与共,鼓励和支撑着体质严重衰弱的红军指战员走出草地,完成了常人无法想象的悲壮历程。

今天,绝大多数人并不缺吃少穿,但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还需要弘扬红军长征的团队精神。从宏观层面讲,需要先发展起来的地区按照邓小 平“两个大局”的思想,积极支援欠发达地区的建设;从中观层面讲,需要先富裕起来的人们帮助、支持和引导贫困人群脱贫致富,遏制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从微观层面讲,需要用长征精神教育好干部,公平合理搞好单位内部的分配。只有领导干部与普通员工同甘共苦,才能充分调动和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人际和谐、事业发达。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