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如梦令绿肥红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22:05:22 字数作文
篇一:李清照如梦令
如梦令
李清照
如梦令(二)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如梦令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女,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与夫共同致
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
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
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
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
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
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
提出词“别是一家”之
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
安居士文集》《》,已散佚。后人有《》辑本。今有《》。
李清照
注释(二)
①此调原名《忆仙姿》,相传为后唐庄宗自度曲,因词中叠言“如梦,如
梦” 故改为今名。又名
《宴桃源》。单调,三十三字,仄韵。
②卷帘人:指正在 卷帘的侍女。
③绿肥红瘦:指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诗意(二)
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但昨夜
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
篇二:李清照(如梦令二首)赏析
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赏析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年~1151年),号易安居士,宋代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人。父李格非是当时著名学者。丈夫赵明诚历任地方官职,对金石学很有研究。她早年生活在一个学术、文艺气氛都非常浓厚的家庭里,过着优闲平静的生活。南渡以后不久,丈夫死去,颠沛流离,境遇孤苦。她是南宋有名的女作家,诗词散文都有成就。所作词,前期以抒发对爱情的要求和对自然的热爱为主,写得曲折、含蓄,韵味深长,形象鲜明;南渡后在词中蕴含着沉痛的家国兴衰之惑,通过个人遭遇反映时代和社会的动乱,现实意义较强。她是词中婉约派的大家,擅长白描手法。论词注重协律,崇尚典重、情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所作诗风格豪迈,爱国热情
极强,但流传不多。所著《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辑有《漱玉词》,今人辑有《李清照集》。
【简析】
本篇是李清照早期的词作之一。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这是一首小令,内容也很简单。它写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粗心的“卷帘人”却答之以“海棠依旧”。对此,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
词的写法别致,侧重于从听觉方面来塑造形象并构成意境。作者不是平铺直叙地去描写百花凋残的暮春景象,而是立足清晨醒后,从“昨夜”写起,通过“雨疏风骤”,从听觉上展开联想,然后转化为视觉形象:“绿肥红瘦”。值得指出的是,这“绿肥红瘦”四字只不过是作者内心虚拟想象之词,它还有一个向客观现实转化的过程。正因为这首词有一个从听觉到视觉,有一个从内心到客观现实的转化过程,所以才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便于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这首词之所以耐人咀嚼,其原因也正在这里。
其次,通过问答进行感情上的对比烘托。这种写法,不仅语言精炼生动,结构也由此显得分外紧凑,使读者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真切感。人物的身份、性格、教养以及感情上的细微差别也都历历在目,词也由此而显得生动活泼。“却道”一句,写出了“卷帘人”观察上的粗疏与感情上的淡漠,它恰好衬托出作者体察的细腻与情思的深婉。没有这种细腻的体察与深婉的情思,是不可能写出好作品来的。
再次,成功地使用拟人化的手法。词中把本来用以形容人的“肥”、“瘦”二字,借来用以形容绿叶的繁茂与红花的稀少,暗示出春天的逐渐消失。这一句不论是在语言的提炼上还是在修辞手法的使用上都是极富创造性的。
前面说过,这首词很短,总共不过三十三字,但它却能通过生活中一个极其普通的细节,反映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用语平白浅近,意境含蓄深厚,具有“弦外音,味外味”。黄了翁在《蓼园词选》中说:“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这段评语有助于我们对这首词的理解。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赏析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解题】
这首词是李清照青年时期的作品,追叙她一次泛舟流连忘返,酒醉后几乎迷路的情景,反映了她早期无忧无虑的生活和爽朗豪放的性格。《如梦令》,词牌(填词用的典调)名。
【注评】
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时常记起。“难忘”的意思。溪亭:溪边的亭子。日暮:黄昏时候。
沈(chén)醉不知归路。 沈醉;大醉。沈:同“沉”。这里说“沈醉”既有饮酒过量的意思,也暗示溪亭景色宜人,令人陶醉,乐而忘返,并为下面“误入”句伏笔。○两句点明时间(日暮)、地点(溪亭)和事件(沈醉不知归路),并以“常记”总领,引起后面的描绘。
兴尽晚回舟, 兴尽:游兴得到满足。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回舟:乘船而回。
误入藕花深处。 误入:不该入而入。藕花:荷花。因游兴沉酣,乐而忘返,所以错过了光线较好的时刻,才把船划到荷塘里。 ○两句承上“沈醉不知归路”,启下“争渡”。
争渡,争渡, 争渡:抢着把船划出去。争:争着,抢着。○酒意未消、游兴未减,全然不顾误入歧途,非要夺路前进不可,活画出少女天真烂漫的情态。“争渡,争渡”,按《如梦令》词牌规定要用短韵叠句,这里巧迭“争渡”,突出了沉醉之态和急追之情,妙造自然。
惊起一滩鸥鹭。 惊飞了栖息在沙滩上的水鸟。惊:惊动。起:飞起来。一滩:满滩。鸥鹭:鸥本指海鸥,鹭即鹭鸶,这里泛指水鸟。 ○鸥鹭惊骇,拍翅飞起,与主人公的“争渡”融合一起,形成一个优美欢畅的意境,极天真之能事。
【译文】
我时常记起有一次在溪边亭子里游赏,面对夕阳,开怀畅叙,游兴高,酒兴也高,陶醉得竟忘记了回家的水路。我尽情的游赏够了,已错过光线明亮的辰光。船一掉头,胡里
篇三:上海语文七年级下《如梦令》练习及答案
如梦令
一.常识填空
1.本词选自《》,作者是,号。
二.注释: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 )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 )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
三.翻译
1、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2、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四.阅读理解
1.词中“卷帘人”是指
2.《如梦令》是在怎样的情况上写的,词中用“
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把词人那种态,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
4.这首词作者以与侍女对话的形式刻画了的细腻感情。借花实际上是 ,借 。
5.“绿肥红瘦”更是全词的精绝之笔,“绿”代替“红”代替“肥”和“瘦”是两种状态的对比,一句,形象的反映出 。
六.选择题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浓睡不消残酒”是说沉睡了一夜,酒还没有全醒。
B.“却道海棠依旧”中的“道”字课解释为“说”
C.“知否”重复是因为卷帘人没有理睬自己。
D.“应是绿肥红瘦”贴切地描摹出春末夏初景物的特点。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昨夜雨疏风骤”,意思是昨夜雨点稀疏,晚风突然。
B.“试问”细腻地表达了词人宿酒醒后询问化湿的矛盾心理。
C.“却道”写出了“卷帘人”回答主人时的漫不经心。
D.作者在词中以花自喻,赞叹自己青春如花。
3.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述说“海棠依旧”的是卷帘人。 B“绿肥红瘦”指春色怡人适于观赏。
C诗歌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方法。 D诗歌抒发了作者的惜春之情。
4.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昨夜雨疏风骤“写出了昨夜雨大风急。
B.”浓睡不消残酒“表明作者一夜未眠,仍然酒意未消。
C.这首词通篇都采用了一问一答的形式,构思巧妙。
D.全词作者虽然没有直接抒发情感,但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伤感情绪。
如梦令
E.常识填空
七.本词选自《漱玉集》,作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二.注释 昨夜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浓睡(酣睡)不消残酒(余醉)。试问卷帘人(此指侍女),...........
却道(说)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
三.翻译
1、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昨夜雨点稀疏,晚风急猛,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
2、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试着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庭院里的海棠花现在怎么样了?她却说海棠花依然和之前一样。 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6.阅读理解
1. 2.《如梦令》是在怎样的情况上写的,词中用“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作了说明。
3.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
4.惜自己如花的青春年华。
5.“绿肥红瘦”更是全词的精绝之笔,“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和“瘦”是两种状态的对比,一句,形象的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
5.选择题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C)
A.“浓睡不消残酒”是说沉睡了一夜,酒还没有全醒。
B.“却道海棠依旧”中的“道”字课解释为“说”
C.“知否”重复是因为卷帘人没有理睬自己。
D.“应是绿肥红瘦”贴切地描摹出春末夏初景物的特点。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A.“昨夜雨疏风骤”,意思是昨夜雨点稀疏,晚风突然。
B.“试问”细腻地表达了词人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矛盾心理。
C.“却道”写出了“卷帘人”回答主人时的漫不经心。
D.作者在词中以花自喻,赞叹自己青春如花。
3.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B)
B.述说“海棠依旧”的是卷帘人。
C.“绿肥红瘦”指春色怡人适于观赏。
D.诗歌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方法。
E.诗歌抒发了作者的惜春之情。
2.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
A.”昨夜雨疏风骤“写出了昨夜雨大风急。
B.”浓睡不消残酒“表明作者一夜未眠,仍然酒意未消。
C.这首词通篇都采用了一问一答的形式,构思巧妙。
D.全词作者虽然没有直接抒发情感,但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伤感情绪。
篇四:绿肥红瘦
绿肥红瘦(课本剧)
(根据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改编)
按语:《唐诗宋词选读》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过学习本
书中一篇篇精美的唐诗宋词不仅可以让学生领略中华文化之灿烂,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美感体验、心灵共鸣和精神的陶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审美眼光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就某些诗词进行扩写、改写,还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和想象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绿肥红瘦》是教师改编的一出课本剧,旨在促发、引领学生扩写、改写的创作实践。
人物:少女李清照(略瘦), 侍女绿丫(颇肥)
场景:李清照闺房
道具: 鸟笼中两只鹦鹉
幕启。(阵阵雨声,夹杂电闪、雷鸣)(一个脆雷炸响,绿丫
被惊醒,翻身下地)
绿丫:哎呀俺的娘哎,好大的雷声。俺得赶快把门窗关严实,
千万别把小姐给惊醒了。
(绿丫关门窗)(鹦鹉叫声:绿丫斟酒!绿丫斟酒!) 绿丫:去你的!(撵鹦鹉)哎,俺家小姐昨晚不知喝酒到几
点才睡。俺就寻思了,小姐她想吃啥吃啥,想穿啥穿啥,想养什么花就养什么花,想喂什么鸟就喂什么鸟,你说她有什麽愁事哎,看见落花就唉声叹气,瞅见俩燕子在一块儿,嘿,她就掉眼泪,我就纳了闷儿了! 李清照:(从绣床上惊坐起)花!我的花!
绿丫: 小姐,你做梦了吧。
李清照:好像是吧,我梦见抱了一盆含苞待放的海棠花,突
然~~风雨交加,我紧紧把它抱在怀里,可是~~还是被打湿了。(拭泪)
绿丫:呵呵,小姐,那是梦里的事!你又哭什麽呀。 (鹦鹉叫声:傻丫头!傻丫头!)
李清照:绿丫,屋子里这么闷热!快推开窗户、卷起门帘。 绿丫:小姐还没有下床,要是受风着凉,俺可担待不起哎。 李清照:我给你说多少遍了——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开窗、卷帘!这是防控甲流的基本常识嘛。
绿丫:是,小姐。(推窗,卷帘)
李清照:绿丫,昨晚下雨了?
绿丫:是啊。
李清照:是不是刮风了?
绿丫:是啊。
李清照:(急切地)你快看看、看看我的海棠花怎么样了! 绿丫:(漫不经心向外张望)就那样呗。
李清照:你可知道吗,你可知道吗,应该是绿肥~红~瘦~哇!(拭泪)绿肥~红~瘦~~~~~~
绿丫:小姐说的没错,我这个绿丫是越来越肥了,可怜你这朵红花是越来越瘦了哎,哈哈哈哈~~~
李清照:绿丫,咱们看花去。
绿丫: 是,小姐。
(音乐响起,绿丫扶李清照下床。李清照唱《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绿丫伴舞)
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
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幕落。
篇五:品读李清照的“绿肥红瘦”袁萱琪
品读李清照的“绿肥红瘦”
黄陂区横店中学 袁萱琪
久闻李清照的词作脍炙人口,深情、美丽、有春风秋雨、含夏虫冬梅,令人赞不绝口,不愧为是一代词宗!
在她的笔下,春天是“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鳃,已觉心动;”夏天则是“晚来一阵兼雨,洗尽炎光” ;秋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冬日则是“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每一句词似乎都是信手掂来,却将一幅幅瑰丽的四季图勾勒出来令后来人为之陶醉不已:怎么偏偏就是她就能够道出我心中想说的话呢?我不知道,李清照是怎样的神奇,只知道,我想到的,她早已在千年之前用她那优美的诗句表现得淋漓尽致!
试看这样一首词: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
千万遍地品读,感悟,我就是不明白,“绿肥红瘦”指的是什么?直到有那么一天,暴雨过后,后院中一树海棠花凋谢,落红满地,在满树绿叶相衬下,显得格外的孤单与寂寞。原来,“绿”字代指满枝的绿叶,用“红”代指枝头的花朵,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那肥与瘦,分明就是“多”与“少”的代言呀!
我不知道作者李清照当时的心境如何,单凭这两个字,我就恍如就在她的身边感受到她那抹不去的伤春情思!
是的,李清照喜爱那海棠,花花姿舒展潇洒。花开似火,一簇一簇,似如花中皇后,美丽沉静,雅致温润。而李清照,不正像这可爱的海棠花花么!在风雨之后,在坎坷之后,在崎岖之后,重新展现她最辉煌的一瞬间,绽开人间最美丽的笑脸。
重念着“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我不禁默念:你这卷帘人知道些么,风雨过后,海棠叶的确应该更加滋润肥硕,而那些可爱的花儿,虽早已被风雨吹落,失去了海棠独有的美丽,可后人也已为你作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啊!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时光流逝,不可能停滞不前,但李清照依然渴望着,她试图能够留住时光,留住青春啊!其实,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自然的变幻呢?不因过去的伤痛而悲痛,应该像风雨后的海棠一样,重新绽开自己独特的一面,那花儿,不正是在雨后,显得格外的娇弱,格外的散发更加迷人的芬芳!再说,“红瘦”不正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吗?
一代词宗——李清照,虽然逝去了,上苍有意要磨练这位孤独无伴的绝世才女,让她经受太多的苦难和悲哀!但是正因为此,她的诗词,才能绽放出独特的的魅力,会世世代代流传千古,让后人为之倾倒!
(指导老师 彭继峰)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