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9加1我们一起过大年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1:11:33 作文素材
9加1我们一起过大年作文素材

篇一:学大教育2014年9月高一化学月考试卷(1)

学大教育2014年9月高一化学月考试卷

H:1 O:16 C:12 S:32 N:14 Cu:64 Na:23 K:39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不存在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 )

A.豆浆 B.纯水 C.食盐水 D. Fe(OH)3胶体

2、n克的H2SO4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 ( )

A.n/98 moL B.7n/98 moL C.4n/98 moL D.4n/32 moL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述正确的是( )

A.64g二氧化硫含有原子数为3NA

B.O2气体的摩尔质量为36g

C.标准状况下,11.2L水所含分子数为0.5 NA

D.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4、气体的体积主要由以下什么因素决定的( )

①气体分子的直径 ②气体物质的量的多少 ③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④气体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H2SO4=H2++SO42- B.Ca(OH)2=Ca2++(OH)2-

C.AlCl3=Al+3+3Cl-1 D.Fe2(SO4)3=2Fe3++3SO42-

6、下列物质中,肯定全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液溴和溴水 B.酒精溶液和乙醇

C.无水硫酸铜和五水硫酸铜 D.干冰和海水

7、某溶液中只含有Na+、Al3+、Cl-、SO42- 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

则溶液中Al3+和 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 )

A.1∶4 B.1∶2 C.3∶4 D.3∶2

8、某氧化物(M2O3)中,M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6,则M元素的摩尔质量为( )

A.26g/mol B. 52g/mol C.78g/mol D.104g/mol

9、有一真空储气瓶,净重500g。在相同条件下,装满氧气后重508g,装满另一种气体X时

重511g,则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

A.44 B.48 C.64 D.71

10、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

A.硫酸 B.氢氧化钠 C.氯化钠 D.酒精

11、设一个12C原子的质量为ag,一个R原子的质量为b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表示为 ( )

A B C NA D aNA

12、如果a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 )

A. B. C D.

13、下列各物质的分类、名称(或俗名)、化学式都正确的是

A.碱性氧化物 氧化铁 FeO B.酸性氧化物 碳酸气 C0

C.酸 硫酸 H2S D.盐 纯碱 Na2CO3

14、悬浊液、乳浊液、溶液和胶体都是

A.稳定的液体 B.透明的液体 C.混合物 D.化合物

15、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

A.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B.是否能通过滤纸

C.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D.是否均一、透明、稳定

1

16、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

① 过滤 ② 蒸发 ③ 溶解 ④ 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①和④ B.①和② C.①和③ D.③和④

17、下列溶液中Cl-浓度最小的是

A.200mL 2mol/L MgCl2溶液 B.1000mL 2.5mol/L NaCl溶液

C.300mL 5mol/L KClO3溶液 D.250mL 1mol/L AlCl3溶液

18、在标准状况下,如果2.8L氧气含有n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nnA. B. C.8n D.4n 816

19、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合适的萃取剂

20、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可行的是

A.用加入适量铁粉的方法除去Cu(NO3)2溶液中混有的AgNO3

B.用洗气瓶中的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C.向某无色未知溶液中仅加入BaCl2溶液,以检验未知溶液中的SO42-

D.先后添加石蕊试液、BaCl2溶液,将盐酸、硫酸、硫酸钠、氢氧化钠和硝酸钾五种无色溶液鉴别开 21、8g无水硫酸铜配成0.1mol/L的水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于500mL水中 B.溶于1L水中

C.溶解后溶液的总体积为500ml D.溶解后溶液的总体积为1L

22、现有 ① 液态氧;② 铁锈;③ 食盐水;④ 纯碱:⑤ 氢氧化钾,⑥ 空气.对上述物质的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 )

A.盐——③④ B.纯净物——④⑤⑥ C.碱——④⑤ D.混合物——②③⑥

23、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⑥

24、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中,同时不断搅拌,防止酸液溅出。

B 过滤时,滤纸的边缘要高于漏斗的边缘,防止液体从滤纸和漏斗壁之间流下。

C 胶头滴管的尖嘴部分直接伸入试管里滴加液体,避免液体溅出到试管口上。

D 实验室取用液体药品做性质实验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2~3ml。

25、在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多试剂三种实验操作中均要用到的仪器有( )

A.容量瓶 B.烧杯 C.量筒 D.玻璃棒

26、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l MgCl2 AlCl3三种溶液,当溶液的体积比为3:2:1时,三种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

A. 1:1:1 B. 1:2:3 C. 3:2:1 D. 3:4:3

27、体积均为100 mL浓度均为2 mol/L的盐酸和硫酸溶液,分别加入质量相等的镁块充分反应,所生成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比为2∶3,则镁块的质量为:( )

A. 2.4g B. 3.6g C. 4.8g D. 6.0g

28、下列物质是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 )

A.CO2 B.(NH4)2SO4 C.Cl2 D.BaSO

4

2

2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250C 101KPa条件下,1摩尔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22.4升。

B.同质量的O2和O3所含的氧原子数相同。

C.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只要分子数相同,所占体积相同,质量也相同。

D.标准状况下,体积是22.4升的物质,其物质的量可能不是1摩尔。

30、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OH溶液时,导致浓度偏低的原因可能是( )

A.转移时,不慎将液体流到瓶外 B.容量瓶中原有少量的蒸馏水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和液面 D.容量瓶盛过KOH溶液,使用前未洗涤

31、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 ...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

C.酒精灯着火时可用湿布扑灭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浓硫酸

32、下列有关仪器刻度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容量瓶的体积标线刻在瓶颈上 B.量筒的"0"标线在中间

C.量筒最下端刻有"0"标线 D.托盘天平刻度尺有"0"标线,刻在尺的中间

33、下列贮存化学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 ( )

A.新制的氯水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并放在阴凉处

B.用做感光片的溴化银贮存在无色试剂瓶中

C.烧碱溶液放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D.金属锂保存在煤油中

34、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氯化氢的摩尔质量为36.5 g/ mol, O2的摩尔质量为16g/ mol

B.标准状况下,0.3 molSO2中含氧原子数为0.3NA

C.常温下,2.7克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3 NA

D.常温下,9.5克MgCl2中含Mg2+为0.2 NA

35、已知a mol H2和b mol H2O中所含的原子个数相等,则a:b的值为( )。

A.1:1 B.1:3 C.3:2 D.任意比

36、已知32 g X与40 g Y恰好完全反应,生成m g Q和9 g H。在相同条件下,16 g X和30 g Y混合反应生成0.25 mol Q及若干摩尔H。则物质Q的摩尔质量应是( )。

A.63 g/mol B.122 g/mol C.126 g/mol D.163 g/mol

37、质量比为1:2的H2SO4和H3PO4,氢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2 B. 1:3 C. 2:1 D. 3:4

38、铜的摩尔质量为M g/mol,密度为d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kg铜所含原子的数目为d NA

B.一个铜原子所占有的体积为(M/d)NA cm3

C.一个铜原子的质量为M/NA g

D.1 dm3铜所含有的原子数为 d NA/M

3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45分)

39、将50.7g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混合物分成两个等份。一份加入足量的盐酸,产生气体在标准状况....

下的的体积为1.12L,另一份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得难溶性固体33.15g。计算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的物质的量。

n(Na2CO3)=0.1mol

n(Na2SO4)=0.2mol

n(NaCl)=0.2mol

40、某溶液中含有Ba2+,Cu2+,Ag+,现用NaOH溶液、

盐酸和Na2SO4溶液将这三种离子逐一沉淀分离。

其流程图如右(写出最佳答案)

(1).沉淀的化学式:沉淀1 ,

沉淀2 ,

沉淀3 ;

(2).写出混合液+A的离子方程式

溶液+B的离子方程式

(1) AgCl Cu(OH)2 BaSO4

(2) Ag+ + Cl- = AgCl↓(2分) Cu2+ + 2OH- = Cu(OH)2↓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41、将一定量的NaHCO3,充分加热收集到CO2有1.12L(标准状况),冷却后将剩余固体溶于水中配成500mL的溶液,求:

(1)原NaHCO3的质量

(2)所配制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注:2NaHCO3 △

Na2CO3+ CO2↑+H2O)

(1)10.6g (2)0.1mol/L

4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后面的金属Cu,在常温下虽然不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但可以与稀硝酸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3Cu + 8HN03 (稀)===3Cu(NO3)2 + 2NO↑ + 4H20

在3.84 g Cu中加入100 mL稀HNO3溶液,如恰好完全反应,计算生成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和反应前稀HNO3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请写出计算过程)。

896mL 1.6mol/L

43、现有m g某气体,它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它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则:

(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2)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________个。

(3)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L。

(4)该气体溶于1 L水中(不考虑反应),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5)该气体溶于水后形成VL溶液,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g·mol-1。

(1)m/M(2)2mNA/M(3)22.4m/M(4)m/(m+1 000)(5)m/MV

44、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 mol/L的NaCl溶液0.5 L,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该实验的实验步骤

① ,

② ,

③ ,

④ ,

4

⑤ 。

(2)所需仪器为:容量瓶(规格)、托盘天平、还需要那些实验仪器才能完成该实验,请写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及造成该影响的原因。

①为加速固体溶解,可稍微加热并不断搅拌。在未降至室温时,立即将溶液转移至溶量瓶定容。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②定容后,加盖倒转摇匀后,发现溶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蒸馏水至刻度。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1)①计算②称量③溶解转移④洗涤转移⑤定容摇匀(2)500 mL、烧杯、药匙、玻璃棒、胶头滴管(3)①偏高因恢复到室温时,溶液的体积将小于500 mL②降低因为溶液体积大于500 mL

5

篇二:我们一起过大年

我们一起过大年

苏建珍 灯笼挂起来了,对联贴起来了,节日的气氛浓起来了,蹦蹦跳跳的小兔子也带着平安、带着吉祥正向我们走来了。到了,到了,快到了??

(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9加1我们一起过大年)

今天,我还是像往常一样去上班,可是不一样的是今天的天气格外清朗,人们的脸上喜气洋洋,厂容喜庆祥和,人们祝福不断的在用手机传送。唉!听说食堂再给我们做年夜饭,会是什么饭呢?会有鱼、虾吗?终于下班了,我们忙不迭的回到宿舍收拾着准备去吃年夜饭。刚走进食堂,香喷喷的饭菜扑鼻而来,使我们馋涎欲滴。我着急的找到我的9号桌和同事们坐下来,桌上排放着酒、饮料。“齐了,齐了,人都齐了”我着急的喊着。于是我和同事拿着我们的盘子去打了好多自己爱吃的菜,有鱼、有虾、 有鸡肉还有凉菜,我们有说有笑,津津有味的吃着。不一会儿,窦总、薛总、王总带着祝福来给我们进酒。我们吃在嘴里,暖在心里。很快年夜饭结束了,我们回到宿舍一边看春晚一边守岁。当然少不了赵本山的小品、冯巩的幽默给大家带来的欢乐……

兔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一声声响彻旷野的炮声在迎接着兔年的到来。就在显示在天空中一个圆形的烟花的那一刻,送走了大老虎迎来了小兔子。接着此起彼伏的烟花似在争奇斗艳,又像在展示着人们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那喜上眉梢的大人们的欢笑声,那一个个像小兔子似的孩子们蹦蹦跳跳的尖叫着“看这、看那??”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这真是:爆竹声声辞旧岁,欢歌笑语迎新春!

正月初一,浓浓的年味仍在继续。董事长,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还有好多领导带着祝福带着各种水果来给我们拜年并一一握手。在我们心里虽然有不能和家人团聚的想念,但在这里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与家的温暖。

篇三:9-1 9加几

9-1 9加几

9加几

【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9加几的题目,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谈话: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20以内进行加法。

1.出示运动会场景画面。配有场景介绍“现在运动场上正在进行二年级组跑步、跳绳、踢毽决赛,还有......”

2.解决“还有多少盒”饮料的问题。

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很多饮料,“一共有多少盒饮料?”。

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内交流,互相启发,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组织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请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解决问题的方法。

(1)点数出结果接着数,数出结果。

(2)教师讲解一般方法,再用“凑十法”算出结果。

(3)充分肯定学生探索的方法,并以“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题,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加深学生对各种解决方法的认识。

(4)强化“凑十法”。

教师先指出:纸箱内有9盒饮料,箱外有4盒饮料,这两部分合并在一起,就是现在有的饮料。所以要用9+4计算。(板书:9+4)

问:怎样算出9+4的得数呢?

让学生重述凑10的过程:放进箱里1盒是10盒,箱外面还有3盒,10盒加上3盒一共是13盒。

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因为9+1得10,所以算9+4,先把4分成1和3;9加1得10,再加3得13。

教师板书“=13”。让学生齐读算式。

3.解决“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

(1)引导学生观察画面,问题:“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2)让学生从画面上收集数据,找出:踢毽的有9人,跳远的有6人

(3)教师口述:看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踢毽的9人与跳远的6人合并在一起,用加法计算。算式是9+6。(板书出算式)

(4)让学生讲座怎样算?得数是几?

(5)全班交流,完成计算(允许学生用不同方法想出得数)。

二、总结规律

教师出示课件:

你能完成上面的式子吗?9+3和9+7的得数是多少呢?

下面我们共同研究9加几的计算方法。

总结:强调凑十法的应用。

今天我们学习了20以内进位加法。前面计算的9+4、9+6、9+3还有9+7的得数都超过了10,就是进位加法。

三、练习巩固

今天是教师节,芳芳和圆圆不约而同的都想到给老师送鲜花,看看图像,你知道老师的桌子上共有多少朵鲜花吗?

图文应用题

教学内容 课本101页例3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什么叫做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初步学会解答一半用图画一半用文字叙述的应用题,为正式学习解答文字叙述的应用题做准备。

教具准备

主体图和小棒

教学重难点

解答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口算。

9+3= 9-4= 19-9= 9+6= 9+8= 9-9= 10-9= 9+9=

2. 9+7,请你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3. 完成课本102页的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填在书上。

二. 新授课

1. 出示课本101页的例3的主体图。

(1) 提问:图中告诉我们有什么?(乐队有5人)又告诉我们什么?(唱歌的有9人)要我们求什么?(一共有多少人?)

教师:这道题里不论是用图画表示,还是用文字写出来,都把它叫做已知条件。题目中要我们求什么叫做问题。

提问:这道题的第一个已知条件是什么?第二个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教师:我们现在已学过的题目,一般都有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请大家同桌的互相说一说题目中的两个条件和问题。

(2) 要求一共有多少人,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为什么?(因为是把唱歌的人和乐队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列式:9+5

教师:我们今天学的这种一半用文字表示的应用题叫图文应用题。(板书课题)

小结:我们以后做这样的应用题时,都要首先看清楚题中告诉我们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然后再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并列出算式来。

(3) 9+5怎样计算呢?

请同桌的同学用摆小圆片的方法,讨论9+5怎样计算。

9+5=14(人)

教师:在14后面写有“(人)”,这“(人)”是单位名称,应用题解答完后都要在得数后面写上单位名称。

2. 完成课本101页的做一做。

出示主体图。

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一下画面的内容。

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南瓜。”图中告诉我们什么条件?

(原来有9个,小朋友拿来6个南瓜。)

请大家把这道题的两个条件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想一想,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南瓜。”该怎样列式。

列式:9+6=15(个)

提问9和6分别表示什么?得出15个,这15个表示什么?15后面括号里的“个”表示什么?

三. 巩固练习

1. 完成课本102页的第1题。要求学生说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式:9+3=12(只)你是怎样计算的?

2. 完成课本102页的第3题。独立完成后,全班讲评。

3. 讨论:我们今天学习的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和以前学习的图画应用题比较,有那些地方相同,那些地方不同?

汇报:相同点:都有2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都是根据加法的含义列式计算的。即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不同点:图画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都是用图画表示的,比较简单。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是用图和文字来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比图画应用题难一些。

篇四:北师大版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期末试卷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九年级历史期末试卷

________

7.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有关中国的条约是 ( )

A. 《凡尔赛和约》 B. 《四国条约》 C.《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D.《九国公约》 8.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的作品是 ( )

A.《大街》 B.《局外人》 C.《美国的悲剧》 D.《变形记》

9.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从哪个国家爆发 ( )

:位号座___________:场考___________:名姓 _____________:级班 __________:校学(60分)

请同学们把选择题答案写在后面的答题卡中!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领导俄国人民发动十月革命并取得最后胜利的人是 (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

2.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 ( ) A.工兵苏维埃 B.人民委员会 C.巴黎公社 D.最高苏维埃

3.对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评价不正确的是 ( )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

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影响4.领导苏联人民完成了工业化任务的领导人 ( ) A. 列宁 B.斯大林 C.亚历山大二世 D.赫鲁晓夫

5.“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 ( ) A.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 B.第一、二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D.列宁同志的逝世

6.1919年6月,战胜国与德国签定了 ( ) A.《巴黎和约》 B.《凡尔赛和约》 C.《九国公约》 D.《四国条约》

第1页,共4页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10.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的特点不包括 ( ) A.范围广 B.时间长 C.破坏性大 D.损失小

11.德国法西斯大肆迫害的是 ( )

A.阿拉伯人 B.犹太人 C.印第安人 D.黑人 12.下列哪一项是意大利制造的暴行是 ( ) A.“国会纵火案” B.入侵埃塞俄比亚 C.南京大屠杀 D.731部队细菌战

13.1937年,纳粹对西班牙的一个城镇进行了地毯式轰炸,造成了极大伤亡.此事震

惊了西班牙的著名画家毕加索,他由此创作了大型壁画 ( )

A.《格尔尼卡》 B.《亚威农的少女》 C.《吃土豆的人》 D.《纺织工》 14.在二战爆发前,形成的轴心国是 ( ) A.英、法、俄 B.德、意、奥 C.英、法、美 D.德、意、日

15.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是 ( ) A.《巴黎和约》 B.《凡尔赛和约》 C.《九国公约》 D.《慕尼黑协定》 16.打破了希特勒吹嘘的德军“天下无敌”神话的战役是 ( )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 C.太平洋战争 D.阿拉曼战役

17.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的标志是 ( )

第2页,共4页

(2)材料二反映的是苏俄实行的什么政策?(2分)

(3)材料三中的“一个制度化的由中央全面控制的社会主义体制 ”被成为什么?

(2分)

2. (6分)“今天晚上,我想到了她在美国过去一百年间所经历的种种:心痛

第3页,共4页

和希望;斗争和进步??当30年代的沙尘暴和大萧条使人们感到绝望时,她看到一个国家用新政、新的就业机会以及对新目标的共同追求战胜恐慌。是的,我们

能做到。”

——美国第44任总统巴拉克·奥巴马2008年11月6日的竞选获胜演说词(节选)

请回答:

(1) 材料中的“新政”指的是什么?(2分) (2) “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2分) (3)“新政”有哪些历史作用?(2分)

3. (8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深刻地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2分)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什么?(2分)

(3)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2分)

(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2分)

第4页,共4页

题 答 要 不 内 线 封 密

篇五:9加几

9加几

一、 复习:口算

10+4 10+7 10+6 10+5

9+1+4 9+1+7 9+1+6 9+1+5

(1)10+4你是怎么算的?9+1+4你为什么算得这么快?

(2)小结:9和1是好朋友,先算9加1是10,再算10加几,这样算又快又对。

二、新课:

(一)教学例题

1、观察图意:今天小猴也来参加我们的学习。瞧,它带来了什么?你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吗?

2、列算式:要求一共有多少个?你会列出算式吗?为什么用加法算?

3、探索算法:9+4等于多少?有的小朋友已经会算了,那你用的是什么方法来计算的呢?请你想一想。有的小朋友还不会算,没关系,请你再想一想。可以轻声地和同桌说一说。

(1)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预设1:数数

策略:一起数一数

预设2:看图把9凑成10

策略:1、追问:为什么要把1个绿苹果移过来?

2、接下去怎么算?

3、你听明白了吗?谁再来说说他是怎么算的?

预设3: 9+1=10, 10+3=13

策略:1、追问:先算9+1=10,哪来的1?为什么要先算9+1=10?

2、还有别的算法吗?

(3)小结:小朋友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办法来解决9+4是多少。你最喜欢哪种办法?

(4)规范算法:看来,大部分同学都想到了把4分成1和3,9和1凑成10, 10加3是13。

你会算了吗?谁来说说可以怎样算9+4? 指名2人说,同桌互说。

(二)试一试:

1、引入:我们帮小猴解决了苹果问题,它很高兴,给我们带来了一些贴花。谁来说说图意?

2、你会列出算式吗?

3、你准备怎么算9+7? 指名1人说一说。

4、提出要求:哦,也要先凑成10个来算。追问:你们为什么不数了?

你会先圈出10朵吗?先圈一圈。

(1)学生活动

(2)展示一学生作业:你和他圈的一样吗?

你们是把7分成了1和6。为什么要分1朵出来?指名回答

(3)你会看着圈的过程,来算一算9+7吗?

独立完成,指名交流。(根据学生板书)

5、小结:观察黑板上的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9加几,凑十法 (我们把这种先凑十再计算的方法叫做凑十法)

三、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1:小猴还带来了一些东西。你能自己解决这些问题吗?如果有困难,你也可以先圈一圈再算。

(1)独立计算

(2)交流算法:说说是怎样算的?

展示一份作业:你想对他说什么?

(3)小结:我们已经算了好几道9加几,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板书算法:看到9想到1,把()分成1和几,9和1凑成十,10加几是十几。

2、想想做做3:

(1)独立完成

(2)交流:做完这些题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上下两题答案是一样的?

3、口算抢答:(1)看谁算得快? (9+5 9+6 9+7 9+8 9+9

(2)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吗?(得数的各位比第二个数少1,追问:那为什么少1呢?1和9凑成十)

(3)想不想再比一次?(再次出示口算 9+4 9+3 9+2 )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9加几,怎么算的?

我们用凑十法计算了9+4,还发现了其中的规律,我们还要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以后的计算中去。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