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秋游锡惠公园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5:25:48 小学作文
秋游锡惠公园作文小学作文

篇一:逛锡惠公园作文

逛锡惠公园作文

逛锡惠公园

今天是十月四日,我一早就起床了,走到外面一看:“咦!太阳公公怎么还没起来上班啊!是不是欢度国庆太累了,在家休息了?”

爸爸出来看了看天说:“恩!今天天气不热,我们去锡惠公园玩吧!”我一听,高兴地跳了起来。

我们来到了锡惠公园门口,那里人山人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喜气洋洋。当我们走进公园,眼前顿时一亮,各种各样>秋天的花争奇斗妍,把国庆节的公园装扮得更加漂亮了。

沿着公园弯弯曲曲的小路往前走,我们来到了九龙壁前的广场上。广场上的音乐喷泉也开放了。有的像一个球,有的像瀑布,有的像水珠链。广场的北面正在举行名犬展。各种各样的狗被关在笼子里让游人欣赏,我想,它们一定也觉得今天特别的热闹吧。公园的映山湖上,游人正正划着一艘艘形态各异的动物小船,悠闲地荡漾在湖面上呢。

每次来锡惠公园我都要去爬山,今天也不例外。我和爸爸一起登上了惠山,站在山顶上,我马上想到了一年级时学到的一句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往下看去,底下的人就跟小蚂蚁似的,汽车都成个了小甲虫??哈哈!下面的世界简直像一个小人国!

啊!国庆节的锡惠公园真漂亮,真热闹啊!

篇二:锡惠一日游作文

锡惠一日游作文

锡惠一日游

无锡市江南实验小学六(3)班 周爽

今天一大早,我和几个同学跟着老师来到了锡惠公园。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不一会儿就到公园大门口了。人可真多呀!我们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得以进去。一进公园同学们就乐了,这儿看看,那儿瞧瞧。我们连忙拿出相机,不肯放过任何一个景点。

听说锡惠公园在办菊展,我们屁颠屁颠地跟在老师们身后向寄畅园奔去,一边走一边不停地给沿途风景拍照。路上,我们看到有的老人们在晨练,有的用水在地上写书法,这不禁吸引了我们的眼球,纷纷跑过去欣赏。终于看到了寄畅园,我们穿过一座庙宇就到达目的地了。一进门,啊,到处都是菊花,我们难以按捺心中的兴奋,以闪电般的速度狂奔过去。哇,真是太漂亮了!看,那一朵朵菊花是那样的雍容华贵,婀娜多姿。它们亭亭玉立在花盆里,一朵朵,一束束,千姿百态。这里简直是花的海洋,各种菊花争奇斗艳,竞相绽放。有的洁白如雪,有的灿若黄金,有的晶莹如玉,有的小巧玲珑,有的大气豪放??如此美丽的菊花令我眼花缭乱,在众多的菊花中最有趣的要数“绿龟满头”了,一看这个有趣的名字大家肯定对这株菊花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株花虽然其貌不扬,可它形似一只小绿龟,那青色的花蕊是此花的主要部分,就像是乌龟的小壳;几片形状怪异的花瓣好似乌龟的四肢;一看这株菊花就让人不禁发笑。

我喜欢菊花,不光喜欢它的美丽,更喜欢它不畏寒冷、不屈不挠的精神,在这个万物凋谢的季节,菊花却依然冒着冷风、寒霜,竞相开放,菊花的这种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我们的肚子唱起了“空城记”,大家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

下午,我们又去登山,看泥人展,可真尽兴!真是不虚此行!(指导老师:高敏洁)

篇三:锡惠公园

锡惠公园是集清幽的山林秀色,

众多的文物古迹和舒适的休闲游乐

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园林。

锡惠公园地处无锡城郊、南临古运河,背倚惠山,古地687亩。园内峰叠峦秀,翠拔蓝天。锡山、惠山隔映山湖相望。作为无锡城市标志的龙光宝塔巍然耸立在锡山之巅,湖光塔影,相映生辉。园因山得名,山为园增色。园内亭台倚山,楼阁临水,泉水淙淙,古木参天。峰回路转,游人如置身画中, 移步换景,山水间变化无穷。全园环境清幽,景色秀丽,林泉之胜,莫过于此,且遍布历代文化遗存纪念性建筑。其中有开凿于唐大历年间的“天下第二泉”、有建于明代的江南名园――寄畅园,有春秋战国时春申君黄歇饮马

处――春申涧等国家、省、市级文物单位18处。名胜古迹,集江南地区数千年灿烂文化之精华,悠久历史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 二泉映月,春申飞瀑、山色溪光、胜地名泉――锡惠公园一直被誉为无锡的“天然博物馆”。

近年来,锡惠公园加快建设步伐,改善投资环境,不断发掘文化内涵,充实浏览内容,本着“保护、利用、开发”的建设方针,先后建成了动物园、杜鹃园、龙光洞、儿童乐园、大型音乐喷泉、凤鸣谷鸟园和锡山森林滑道等景点和游乐项目,使古老园林焕发了青春。九四年建成的锡惠旅游索道,连接锡惠两山,全长1000米,游人乘坐索道扶摇直上,登临惠山南峰,可尽情欣赏太湖烟波和锡城风光。

篇四:锡惠公园

锡惠公园

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好!欢迎您光临锡惠公园。非常高兴能有机会陪同各位一道欣赏这有着深厚人文积淀的“无锡露天历史博物馆”。请听我在这里“唐宋元明清、从古说到今”,与大家共度美好时光。

刚才大家进门时,可能已注意到券门上的金字砖额为“古华山门”。古华山是惠山的别称之一,惠山还有其它一些名字,例如西神山、历山、九龙山、冠龙山等等。公元4世纪的晋朝时,这里来了一位名叫慧照的西域僧人,他有很高的佛学造诣,又喜欢与文人雅士交往谈禅,成为这里的开山禅师。有人用“慧”字来命名这座山,古代慧惠相通,今天就通称惠山了。惠山的雏形,形成于距今约18亿年的华夏构造,并自15亿年至7千万年前的“燕山运动”以来,有过三次构造的抬升和剥蚀,造就了惠山逶迤磅礴,九峰九坞的优美林壑,它的周长约20公里,主峰为海拔32898米的三茅峰。在天崩地陷、鬼斧神工的造山运动中,因断层的挤压切割,“挤”出了惠山的东峰——锡山。同时,又使组成惠山山体的五通纪石英砂岩,具备了地表水在岩石裂隙中运动,贮存,并在构造和地形的有利部位,溢出成为泉水的自然条件。惠山自古多泉,誉称“九龙十三泉”,国内外十分著名的“天下第二泉”就在这里。

1952年至1959年,无锡市政府将锡山的全部和惠山的一部分,一并建成占地458公顷即687亩的锡惠公园,使该范围内可以上溯千年的大量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修复,真是“文物因园林而保护,园林因文物而生辉”,这也是锡惠公园引人入胜的魅力所在。唐代诗人杜牧说过:“自古名山僧占多”,乾隆皇帝下江南到了这里,给改了两个字——“信是名山僧占多”。(导游将游人的视线引向金刚殿上的“惠山寺”匾额),那么我们今天的游览,就沿着当年乾隆皇帝的踪迹,从“惠山寺”的遗址开始吧。

【“金刚殿”前后】

南朝刘宋永初年间(420-422年),士大夫湛挺在惠山头茅峰东麓建了座题名为“历山草堂”的别墅园林,随后于景平元年即公元423年就舍宅为寺,改称“华山精舍”,这就是惠山寺的前身。一千多年来,几经兴废,也曾有过多名高僧在这里驻锡或主持,众多名流到此一游或寄寓一段时间,全盛时有房屋1098间。而“天下第二泉”则是僧侣们取水饮用的泉井;明代所建的“寄畅园”,在元代时也是惠山寺的一部分,名“沤寓房”。清代,康熙、乾隆两帝,分别六次南巡,但都七次到惠山寺烧香拜佛。很可惜,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忠王李秀成部与清军在惠山一带激战,无情的战火,吞噬了整个惠山寺,此后一直未能

得到恢复。但惠山寺历经劫难留下的遗物,今天绝大多数已分别列为江苏省或无锡市的文物保护单位,依然折射出灿烂的光华。

(请游客转过身子)在古华山门的墙内,耸立着两尊宗教建筑和雕刻艺术相结合的石经幢。南面的建于唐乾符三年即公元876年,离开现在已有1100多年,它是无锡市区留存至今最早的地面建筑物。这尊经幢通高626米,由19节石灰岩构件相叠而成:下面9节组成三层束腰须弥座,其中上层束腰“壶门”内的结伽趺坐佛像,很可能为今天遐迩闻名的惠山泥人《大阿福》,提供了原始的造型;最上面的9节,则包括狮首华盖,三层束腰及八角攒尖的宝葫芦幢顶等。而上下数都是第10节的幢身,高达16米,重1吨有余,上面遍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并序,由番僧波利译经,李端符书,因此该石幢的全称是“李端符书陀罗尼经幢”。北面的经幢与唐幢相距10米,建于宋熙宁三年(1070年),通高622米,形制仿唐幢;但幢身上按宋代的通行做法,刻“大白伞盖神咒”;因惠山寺当时曾改名为“普利院”,因此该石幢的全称是“普利院大白伞盖神咒幢”。这两尊石经幢各节部件配合匀称,层次丰富,技法圆整,纹饰华丽,整体又有高大雄伟、雕缕洗练的美感;面且唐宋两幢并存,省内仅有,国内罕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各位游客,我们穿过了“金刚殿”,这里原是惠山寺的头山门,塑有“哼哈”二将,始建于明正统十年(1445年);现建筑是1976年翻建的。那上面的“江南第一山”横匾,由当代书画大师李可染先生手书。江南第一山指的是惠山。这里面有个典故:乾隆在1751年首次下江南时,对惠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曾对随行人员评价江南各地的风物,认为“唯惠山幽雅闲静”。所以他到了苏州虎丘后,见山门上悬挂着“第一名山”匾额,心中不以为然,下令除去,而意属惠山。民间传说:惠山称江南第一山是乾隆皇帝封的,看来并不是没有一点根据的。

【侧身介绍“钱王祠”享殿】

请大家看北面那座飞檐翘角、歇山顶、龙吻脊的典雅建筑,它是无锡重要人文景观“钱武肃王祠”的享殿,即供奉五代时吴越国创立者钱镠神位的地方。钱镠生于公元852年,逝世于932年,浙江临安人。他虽贵为一国之君,但立身严谨,生活俭朴,在位期间,曾征发民工兴修了钱塘江“海塘”及太湖流域的水利工程,对于促进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过积极作用。吴越国传“三世五王”,即钱镠,他的儿子钱瓘,钱瓘的三个儿子宏佐、宏倧、宏俶。公元978年,钱宏俶遵守祖训纳土归宋,为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作出了贡献。宋朝廷赐给钱镠的谥号为“武肃”,因此后人称他为“钱武肃王”。钱王的后裔先后有两支迁居无锡。一支是钱王的六世孙钱进,在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从浙江嘉兴招女婿于无锡的沙

头王氏。当代著名国学大师、在台湾逝世的钱穆老先生是该支的后裔。钱穆曾培养了一位了不起的侄儿,他就是钱王第三十四世孙,著名物理学家、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先生。另一支是钱王第十一世孙钱迪,在南宋宝兴元年即1225年,从浙江吴兴迁居无锡堠(吼)山。当代著名学者、小说《围城》的作者钱钟书先生是该支的后裔;钟书先生的父亲钱基博教授,钱基博的双胞胎兄弟钱孙卿,以及钱钟书的堂兄弟等,都是有影响的当代名流。无锡钱氏,人材辈出。钱镠的王陵在浙江临安,无锡的“钱王祠”是他的迁锡后裔所建。据有关志书、宗谱记载:无锡钱王祠始建于清雍正年间至乾隆四年,即公元1739年时,钱王祠已耸立在这里。到道光丙戌年即1826年,又增建门楼,由于门楼的匾额是皇帝亲笔御书,所以称为“御书楼”。1860年钱王祠毁于战火。光绪戊戌年即1889年,由钱钟书的祖父钱福烱先生等,扩地重建该祠,当时占地8分6厘4毫,折合576平方米。1926年又毁于战火,1928年重建享殿即“五王殿”等。1999年由市政府拨款搬迁了占用该祠的惠山点心店,由园林部门修复,使它重新焕发了文化光采。

【香化桥上】

我们站立的石桥,是明代所建的“香化桥”。桥下的日月池,在明代也称“阿耨水”——阿耨是古印度湖名,支流盛开吉祥的佛门莲花;由此推测,这个石池在明代应该是莲花盛开的地方。那池壁上的石螭首,俗称“石龙头”,同样是明代遗物。我们不难想象:当时这里是一幅“清水出芙蓉”的美妙图画。香化桥是单孔石拱桥,请看桥身正中的“云龙蟠旋”浮雕,那两扇石门半开半闭,据说包含“善门开,恶门关”或“佛门半开,有缘进来”,这两层意思。至于日月池的池名和香化桥的桥名,来源于佛教典籍:“信佛升天,进入无量寿国之天;日月飞升,天佛放大光明,以香花伎乐相迎”。说白了就是信佛可以进入极乐世界,就像日月升空那样,佛陀用音乐和舞蹈相迎接。

【二山门内,金莲池畔】

现在我们通常把这堵有着三个拱形券门的黄墙,叫做“二山门”,过去在这位置上,就是被烧毁的惠山寺“天王殿”。值得庆幸的是,殿后的“金莲桥”和比桥资格更老的“千叶莲花池”,却完整地保留至今。

这个水池,在唐代“茶神”陆羽所著的《惠山寺记》中已有记载,他写道:“寺中有方池,一名千叶莲花池,一名纑塘,亦名浣沼”;他又指出,池上有大同殿,因建于梁大同年间而命名。至于池名,陆羽是这样解释的,他转引释宝唱《名僧传》的记载:刘宋元徽中(473-476年),有位叫“显”的外国和尚,在去南京弥陀寺途中,曾在这里小住,并在寺中的方池内,种植了他所带来的,据说能“服之羽化”也就是吃了可以成仙的“千叶莲花”。

唐末著名诗人皮日休因此在这里吟诗一首:“千叶莲花旧有香,半山金刹照方塘。殿前日暮高风起,松子声声打石床”。“听松石床”就在上面不远处,等会儿我们再去欣赏。至于千叶莲花,据《中国花经》的说法,就是古代名贵的重瓣荷花。又因为这方塘中的池水,来源于惠山泉的“源头活水”,池水分外清洁,陆羽把它比作“西施浣纱”的若耶溪,在当时这里也确实是山村农妇“漂纱涤缕”的地方,因此就有了“纑塘”或“浣沼”这样风雅的名称。至于“千叶莲花池”后来被改称“金莲池”,可能与明代初期或更早一些时候,池中改种金莲花有关。金莲花又称“萍蓬莲”,与千叶莲花一样,都是睡莲科的水生植物,它的根可以作为药材,但服用后不能成仙。

横跨金莲池的“金莲桥”,桥长107米、宽34米,是三孔石梁桥。它以18块石板组成桥身;用莲花望柱和寻杖、荷叶净瓶式透空石板组成桥的栏杆;另有4个螭首、4个鱼首、4个抱鼓石作为装饰件;又在桥身两侧的华版石上,雕刻宋代典型的压地隐起“缠枝牡丹间化生”图案,也就是在牡丹花的连续图案中,雕刻着生动活泼的童男童女,具有富贵吉祥的寓意。金莲桥造型优美、匀称、稳固,雕饰华美,是古典庭院桥梁中并不多见的优秀作品。根据专家的考证,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宋钦宗将惠山寺赐给抗金名相李纲,作为他纪念父母的“功德院”,恰巧在金莲桥桥身南侧的华版石上又刻着“懋德堂李府”五个字,说明该桥与李纲的家属有关。据此推断金莲桥的年龄已超过800岁,是江苏省最古老的庭园桥梁。因此它早在1982年,就与前面所介绍的“惠山寺经幢”一起,双双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乾隆御碑亭内】

各位游客,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乾隆皇帝和他祖父康熙皇帝一样,都六下江南,七游惠山,可见他对惠山确实是情有独钟;他又是位到处写诗题字的风流皇帝,在惠山留下了好几十首诗词和大量御书碑刻,这座乾隆御书碑亭和亭中的御碑,就是这段历史的象征。大家知道,封建时代的建筑十分讲究规格制度,因此这座御碑亭的大小,就成为无锡亭子的最高纪录;它所采用的建筑形式,也是仅次于重檐庑殿顶这个封建时代最高建筑规格的重檐歇山顶;它又用台阶来提升亭子的高度,使整幢建筑看起来很有气派。在亭子的前后方形门阙两侧,各开圆形窗洞;左右墙壁上又各开4个圆窗,俗称四通八达。亭中的这座御碑,通高3

米、宽141米,是无锡迄今最大的青石巨碑。它的正面、反面和两侧,分别镌刻乾隆第一、第二、第三、第五次南巡时,在惠山寺所作的御制诗。这尊御碑的原碑,在“文革”中被打碎,而且无法拼凑恢复原貌,现碑是1982年仿制的。请大家注意御碑正面的最后两句诗句“闍黎公案休拈旧,十六春秋一刹那”——(我简单作点解释)闍黎指的是佛门禅师,公案是

佛教禅宗通过“斗机锋”来明彻佛理,达到“顿悟”境界的一种语录案例。这首诗,乾隆作于辛末年即1751年,他在感叹自己好像一刹那间已做了十六年皇帝的同时,又追忆起自己在当皇子时,与一位和尚在北京圆明园斗机锋的往事。这位和尚,就是早年在惠山寺出家,又去北京法源寺受戒,并由乾隆的父亲雍正皇帝恩准在圆明园行走,后来又回到惠山寺当方丈的成莹禅师。民间传说:乾隆皇帝与惠山寺的老和尚在寄畅园“郁盘”亭内下棋;又说他在吃了惠山寺的名菜“翡翠绿玉瓣”即青蚕豆后,下令免缴惠山寺十八亩半蚕豆田的皇粮等等,都与这位成莹和尚有关。

【洪武古银杏树下】

刚才我们讲了惠山寺清代高僧成莹的故事,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棵古老的银杏树,又与惠山寺明代初期的另一位高僧有关,他就是既有文化又爱绿化,法号叫做“普真”的性海和尚。据传在明洪武初年,普真从山门至大同殿种植了18棵银杏树,象征佛门十八罗汉。经过六百多年的风雨沧桑,这棵“洪武古银杏”硕果仅存,现树高21米,直径191米,是无锡市区最古、最大的树中寿星。银杏树又称公孙树,白果树,意思是讲爷爷种的树,要等到孙子才能吃上白果。银杏树是雌雄异株植物,洪武古银杏属雄性树,只开花不结白果。但在树上寄生着一棵常绿的藤本植物“薜苈”,它能结果,因此清代诗人秦琳写了一首诗:“大雄殿下绿苔滋,银杏浓荫复石墀;笑指树头新结子,青青多在寄生株”。然而在1982年8月14日,偶而发现这棵雄性古银杏离地约10米高的一个树枝上,挂着一串好像牛奶葡萄的幼嫩“白果”;当年9月11日采下了已成熟的这串白果,一数共7颗,这事好像公鸡生下了鸡蛋一样地希奇。更加希奇的是第二年5月16日将其中的4颗播种后,居然有一颗于6月7日出苗,并存活了46天——“公鸡蛋”终于孵出了“小鸡”。据植物学家解释:雄银杏发生“性反转”,开雌花结白果,仅1930年日本三好博士有过一例报道,因此是十分罕见的,究其原因,可能是一种“返祖现象”。

【听松石床前】

秋游锡惠公园作文

各位游客,惠山寺真是一块风水宝地,你们看到了奇花、奇树,现在再请看这块奇石。大家还记得吧,刚才在金莲池畔,我为大家背诵了唐代皮日休的一首诗,最后一句“松子声声打石床”,指的就是这块“听松石床”。您看,这坚韧、褐色、平坦的天然巨石,长

199米、宽087米、高056米,后面翘起刚好像个枕头,可以让人舒服地躺着;这石端上篆体的“听松”两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族叔、著名书法家李阳冰所写;而且当时在石旁,又长着两棵六朝古松,所以称为“听松石床”。在篆书右侧,另刻有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张仲贤等所题行楷10行;石床平面上,有南宋嘉熙三年(1239),宋太祖九世孙

篇五:游锡惠公园作文

游锡惠公园作文

游锡惠公园

无锡市江南实验小学五(5)班 祁晓盼

秋高气爽,是一个让人们外出游玩的大好时机。2009年10月24日,我们江南实验小学选出了十名学生,去锡惠公园游玩。我也是其中之一。

我们坐着汽车前往目的地,虽然我们还没有到那儿,但是我们的心早已飞到了锡惠公园。我在左盼右顾,终于到了锡惠公园了!

锡惠公园里游人如织,这一点还未进公园就能感受到,大大小小的车辆,把停车场围得水泄不通,我们费了好大劲才把车停好。锡惠公园的风景真是优美,花开得姹紫嫣红,五彩缤纷,一阵微风吹来,花儿跳起了舞,形态优美,千姿百态,散发出阵阵迷人的芳香,引来了一只只蜜蜂和蝴蝶。但是,使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还是惠山的泥人展了!

一进入泥人馆中,我们就感到一股浓郁的艺术氛围,我们?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鹱呓艘惶跻帐醭だ取U饫锟捎黾瞬簧倮舷嗍丁G疲晃皇?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ren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人正在吟诗呢,他挺立瘦削身子,穿着洁白的衣裳,还用手捋着自己的胡子,好像正在深情地吟着名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不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吗?哇!多么俏丽的佳人呀!一、二、三……一共有十二个,哎,是《红楼梦》中的十二金钗吧!我仔细一瞧,果真让我猜中了。十二金钗们手拿着纸扇,姿态各异,有的捂着那红扑扑的脸庞,有的眼睛都迷成了一条缝,这雕刻真是栩栩如生、巧夺天工呀!

光阴似箭,正当我们徜徉在艺术的长廊尽情欣赏时,返回的时间却已悄悄逼近。我们坐着车子,返回校园,但是我的心还留念在锡惠公园里,啊,我们多么不想离开锡惠公园呀,因为这儿实在是太美了!(指导老师:徐红英)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