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孔子给我们的人生启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3:30:38 高中作文
孔子给我们的人生启示高中作文

篇一:孔子人生启示录

孔子人生启示录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在晚年总结自己的一生所说的话,其大概意思是:我十五岁时有了明确的学习志向;三十岁时略有建树;四十岁时能明辨是非,不受迷惑;五十岁时一切基本已成定局,天命所归;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都觉得是一样的耳顺;七十岁时道德修养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最高境界。

一。十有五而志于学

孔子明确地说自己到了十五岁才有了明确的学习志向,也就是说他真正立志的时间是在十五岁。事实上,人也只有达到十五岁这个年龄阶段才能有资格立志,因为这个时候对客观世界以及对自己本身才会有一定的认识。

孔子给我们的人生启示

但现在我看到的教育却不是这样,都是在褒扬早立志,好像自幼就有远大志向的人往往能成大事。因此现在的小学语文老师在布置作文的时候就经常会出这样一道题:我的志向。而学生们经常会写一些诸如“我立志做一名科学家”之类的东西。说句不好听的,这全是些儿戏的废话。你说一个小学生连心智都还没怎么发育,他能懂什么叫做立志吗?他知道什么叫科学家吗?

知霖有一小学同学以前立志做一名垃圾车司机。因为我们那个年代路上连车都很少见,他看见开垃圾车就很崇拜,听到垃圾车那“嘟嘟”声就觉得很美妙,所以就立下了当场就把他老爸气晕的所谓“志向”。现在长大了,他如果想从事做垃圾车司机那绝对是很容易的事情,但他有去实现他那“伟大的志向”吗?没有。

二。三十而立

孔子这么有能力的人到了三十岁才略有建树。但事实上孔子所谓的建树就是为自己的建功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已,孔子三十岁以前那些经历都只是一些理论以及尝试性的实践,只有到了三十岁的时候才真正开始他一生的事业。也就是说,孔子到了二十九岁才找到事业发展的方向,他在二十八岁的时候还有点迷糊甚至很困惑。

孔子说男人“三十而立”,这句话到现在还很具有普遍性。试想,我们读完大学都二十几了,再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几年积累一些经验,真正的事业起步都在三十开始(而大多数人三十岁前都结婚了,所以说先成家后立业是社会的主流)。因此,29岁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坎,如果一个人在29岁的时候还没有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那么他的未来是很被动的,当你再过几年,都奔四了的时候,你认为自己还会精力充沛一点也没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吗?

现在有很多的年轻男子都很希望在三十岁左右之前就做出一番事业出来(很多都是想着赚很多的钱,其实还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然后娶个漂亮的老婆风光地衣锦还乡。我不敢说这没有可能,但是说真的,自古以来,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率都是占极少数,并不是社会的主流。而有的人在三十岁前就发了达的,三十岁后往往败得比较惨。因为少年得志的人往往会自命不凡目中无人狂妄自大,岂不知这个世界上还有一句话,就是要成就一件大事,往往都需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你少年得志,除了那么几个顶级天才之外(比如爱因斯坦),更多的都是碰上狗屎运罢了,这个世界厉害的人物不少,他们只不过暂时没有占有天时地利罢了,你以为他们真的在你之下呀?

据考证,孔子30岁至51岁在鲁国活动,授徒讲学。很明显,孔子心中所立志以及所想的,就是教育。教育是贯穿孔子一生的事业。孔子一生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我粗略地计算了一下当今的教育情况,从学前班开始,也真是如果是三千学生入学,能达到研究生的也大概是七十二个人这样的比例。看来这教育规律可真是千古不变啊!?

三。四十而不惑

其实“四十而不惑”也不是什么都不迷惑,其意思是指在你自己这个专业领域里面不“迷惑”。

如果说孔子的“三十而立”是知道了有什么该做,那么“四十而不惑”就是知道了有什么不该做。这一点对年轻人最为重要。虽然我现在还没有达到四十岁这个境界,但是我接触年界四十的高层人士比较多,所以对此深有感触。

在这里说说自己的故事吧。知霖从小就喜欢经商,自高中二年级就开始动用自己所有的压岁钱着手开办书店,读大学的时候开办补习学校,读完大学之后得一成功人士李先生资助,开办一投资公司,进入融资、上市以及基金股市等经济领域。

在开办公司的时候,但凡有自己不明白之处,均向李先生请教,每次李先生基本不用怎么考虑就会给出答复,并且都很正确。我是怎么知道李先生是正确的呢?因为刚开始的时候有很多时候我与李先生都有意见分歧,于是就与其争论,但往往最后李先生就会说:“小钟,这件事情我说不过你,你也不妨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处理。”但最终的结果却是,我从来就只是争论得胜而事实惨败。李先生在他所在领域特别是在管理方面,完完全全是“四十而不惑”这种境界,你想学都学不来。李先生允许我出现错误,这一点我佩服至极。

而我,除了不得天时,就败在不知道有什么不该做。从此以后,我对李先生的话语可真是言听耳从。只是08年金融海啸来临,我不得不中止与李先生的合作。这次我大概亏损李先生两百万,另外一重要客户肖小姐也至少亏损三百万,以及其他一些客户总计亏损数目以千万计。虽然李先生最后对我说的话是:“小钟,有机会我们再合作赚回来嘛。”可是在我心中已经是内疚至极,无法再面对,于是09年真正进入中医领域,开始本草研究,这一年我29岁。希望我在四十岁的时候能够在中药这个专业“四十而不惑”吧。?

四。五十而知天命

孔子51岁曾任中都宰(相当县长。中都,今汶上),不到一年,继任小司寇、大司寇(大司寇相当于公安司法部长),摄相事。孔子担任此职至55岁离开鲁国,约四年时间。

孔子的一生学问做得很好,他希望能施展他的这些才学为民造福,走政治道路当然是很好的选择。但是很明显,孔子的政治道路并不如意。这个时候他觉得,一个人,如果想成就大事,那真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啊!自己有多大的抱负与才学,如果没有天时、地利的帮忙,那真是徒劳。这就象有朋友请你明晚在某酒店吃饭,但是你大后天才赴约,那最后自然是吃不了这顿饭了。所以后来曾国藩归纳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其实,还有一个细节我们必须注意,孔子这个时候怎么会知天命而畏天命呢,他相信有命运这回事吗?其实,五十而知天命,是孔子五十以学《易》的结果;因知天命而畏天命,知富贵不可求而居易以俟命。这是宇宙决定论思想。因为从这里发现人是有命运的。否则,你就很难解析为什么有的人出身帝王家,而有的人一生劳苦奔波了。

孔子一生努力如此,到了最后是这个结果,他觉得这一切都好像是冥冥中注定了似的,所以就说“五十而知天命”。但也只有孔子这样努力一生的人才能有资格说出“知天命”的话语来。否则,没有前面的努力,你怎么会知道有这个结果?不知道有这个结果,你凭什么说知天命?不要说知天命,恐怕连自己的命也不知道啊!人是三维一体的,有天命所归,有地理因素,有人为改造。没有“人为”在前,就没有资格谈论“天命”。

我经常鼓励身边的朋友说,你说明太祖朱元璋厉害吗?当然厉害,有谁敢说一个开国皇帝不厉害呢?但是你可知朱元璋自幼贫寒,父母兄长均死于饥饿,孤苦无依。在他年轻的时代,如此厉害的一个人甚至一度靠乞丐度日。后来入皇觉寺为僧,兼任清洁工、仓库保管员、添油工。入寺不到二个月,因荒年寺租难收,寺主封仓遣散众僧,朱元璋只得离乡为游方僧。再后来因其友汤和的一封信,参加了起义军,南北征战,这才有了后来的明太祖。故事讲到这里,诸位不妨深思吧。

五。六十而耳顺

不是说老来耳聋昏花吗,怎么孔子六十反而耳顺了呢?其实孔子的“耳顺”是指无论听到什

么都觉得是一样的好。比如你今天说他:“孔子啊你真厉害,是大教育家,桃李满天下啊!”孔子会很开心。然后另外一个人却对他说:“孔子你有什么了不起,当官连位置都坐不稳,还说什么有大学问,连为官之道都不懂。”孔子也会很开心。总之你骂孔子,如果骂对了,他会非常开心,因为可以从中发现不足进而完美修养。如果你骂错了,他照样乐呵呵的,因为是你的错而不是自己的错,他难道会因为你的错误而生自己的气?

现在如果你跑到街上对着某位老人家大骂,你猜想后果会怎么样?所以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是指家有类似于孔子这样的老人家,家中有如此德高望重大学问的老人家在,你真是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向他请教,他给你指的路大多数都是正确的。一生不发生大错误,那真是最幸运的了。但是如果家中拥有一位年老不尊,倚老卖老,说他两句就暴跳如雷的话,那“如有一宝”这句话看来你是说不出来的了。

当然,孔子的“六十而耳顺”还有深意,那就是对世间一切人事以及学问都如同对待,这就是佛经上面说的“差别智”。孔子早年对于非儒家学问还是有所分歧的,但是到了六十岁的时候,他突然觉得这个世间所有的一切都对,没有错,一切是非对错不在事物而全在自己的心想。这个世间所有的一切如果加入了自己主观的判断,就都有了是非。但事实上,世间哪能定论谁对谁错?判断多错必须有一个标准,而这个标准却是人定的。古时候三妻四妾是对的,现在就错了。古时候女子有才便是错,现在却是对的。你说什么是对错?婆媳之间吵架,你能完全辨个是非对错骂?因此,没有“六十而耳顺”这样的功力,不要说当一个宰相,恐怕当一个大家族的主事都会把你烦死。

六。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请注意是“从心所欲”而不是随心所欲,你可不要想歪了,把孔子想成一个随心所欲到处往女人堆里扎的人,并且后面还跟着“不逾矩”呢!

孔子到了七十岁,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可以说是已经是超凡入圣,上达至自由意志的境界。不逾矩,则一切行为已无太过无不及的偏弊,达到了中庸的至德。到此境界,趋吉避凶已失去意义,所以孔子才能够说不占而已矣。孔子从知命到造命,从乐天知命到从心所欲,一共经历了三十年。

虽然现在七十岁的人很多见,但在孔子那个年代,可真是“人生七十古来稀”啊!我接着想说的是,孔子为什么会如此长寿,并且又不会犯老年痴呆什么的?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黄帝内经》指出,女子“二七(十四岁)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下,故有子”,男子“二八(十六岁)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女子以七为周期,男子以八为周期。但事实上,孔子所谓的“年少时”是指女子二十一岁前,男子二十四岁前,这个时段男女还没有发育完毕,“坚树在始,始不固本,终必槁落”,所以“戒之在色”。 孔子所谓的“及其壮”,就是指男子二十四岁后至五十五岁退休前。中青年人要戒之“斗”,不只是指捎拳捋臂地动武,也不仅指唇枪舌创的凶骂,更是指心境中贪求的好胜好强。可谓“心战于内”,自伤血气之和谐。此“斗”不戒,心不平正,怎能适应人生最重担子压肩的状况呢?所以,青壮年时处处要“戒斗”,要心平气和,要顺其自然,“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礼记》)。既是发奋进取,又要劳逸结合。工作担子再重再累,内心神情要自我轻松。这样,正如老子说的:“唯有不争,故无尤(灾祸)”,“唯有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因为心神平正,尽力而为,身强体壮,事业也能逐显成效。比之累出病来,“斗”出祸来,要强出许多倍。可见,“戒之在斗”,真是青壮年时期养心之要领,也是立身处世成败之关键。 “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个得就是得失的意思,其告诫我们老年的处世之道就是不要患得患失,特别是贪得无厌。这完全是一门中庸的糊涂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戒之在得”只适用于老年人,并不适合年青人,你总不能“戒之在得”,视金钱如粪土吧,否则某

一天你年迈的母亲生病了你可拿什么来孝道?因此,年青人要努力争取得到,在“戒之在斗”的前提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行了。

篇二:孔子人生哲学对当今人际交往的启示

孔子人生哲学对当今人际交往的启示

孔子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提出了“克己忍让,内省修身”的原则。这是让人们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孔子提出的人生哲学对我们提高个人修养,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依然有很大的启示。

克己内省是孔子提出的重要的道德思想,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孔子要求每个人对自己进行主观的思想监督、即“内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即一个人如能宽于责人,严于律己,就能避免与别人发生怨恨。” 当一个人与别人人发生矛盾时,他要求人们“求诸己”,找自己的错误和缺点。他认为,一个人不论看到好事和坏事,都应对自己进行省察、从正反两个方面吸取教训,他说:“见贤思齐焉,见不闲而内自省也”,意思是:“见到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以他为反面教材做自省,看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错误。”

克己内省要求我们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要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无过错,当发生失误的时候要从自身来找问题,不要一味的苛求他人,而忽略自身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并且加以学习和利用。

在笔者看来,克己内省下当今社会的人际交往以及学习工作中都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度,严于律己不是要求我们过分的苛责自己。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也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

扬长避短,重点克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他人身上吸取经验。如果别人的优点确实学不来,那也无可厚非,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看到别人的不足,不仅要反省自己是否存在相似的问题,也要以适当的方式对他人进行善意的提醒。合作共赢是现代人际交往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需要我们每个人对其加以重视。

在内省的同时,孔子又提出了克己。“克己”是以道德标准约束和克制自己。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颜渊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约束自己,符合于礼的要求,就是仁。哪一天都这样做,天下就认可、赞许乃至归附仁了。修养仁在于自己,能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为仁的具体条目。”孔子说:“不合乎礼的不看,不合乎礼的不听,不合乎礼的不说,不合乎礼的不做。”孔子特别强调了修养水平的提高有明确的衡量标准,即视、听、言、仁方方面面不违背礼的规范和要求。仁,根本是人格塑造,是人内在的觉悟境界。

克己是孔子对个人道德修养方面的要求,每个人都要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准则,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物质利益的诱惑越来越多,我们只有坚守自己的原则,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使之在一定的规范内进行,才能够提高个人修养和人格魅力。

纵观孔子的人生哲学,其主要内容就是要求人们要以严格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要求自己。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应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对于新时代的青年学生的成长依然有很大的帮助。

篇三:孔子孝道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孔子孝道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1.正视社会孝道的流失,倡导孝道的回归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天地之间正气的凝结,是天地的精华,宇宙中万事万物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其影响。然而当今的社会,激烈的竞争和知识的商品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关爱和责任逐渐淡化。现代人物质欲求的日益膨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使他们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甚是最基本的社会责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寿命的延长,我已步人老龄化社会,明日的老人可能拥有百万财富,但精神上能倍感寂寞,更需要子女的慰藉当代的青少年是国家未来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肩负着高度的社会责任和希望,所找们必须注重孝道教育,使青少年一代懂得敬爱父母和关爱人。只有这样才能完善他们的人格、人陡,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有希望。

2.家庭应重视对成员的孝道教育,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 家庭是—个人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它是一个人最初接受育的场所,早期教育对于一个人将来的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我国有很多教育家对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作过论述,如颜之推、载、朱熹、王阳明等,因此孝道教育应通过家庭在一个人幼年就开始,通过日常生活来丰富幼儿有关孝的知识、增进孝的感、磨炼孝的意志,巩固孝的行为。我国古代在这方面有很多功的经验,我们的家庭孝道教育应加以批判吸收。

3.学校要加强孝道教育,将其纳入德育体系

孝道教育应从小进行,尤其是学校应把孝道教育纳入学德育之中。学校在德育课中应有针对生地开设孝道及孝道关的课程,同时应把孝道教育渗透到其它学科之中,通过各科学来培养学生的孝道。同时,学校应倡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践活动,把孝道教育落实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鼓励学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孝道。

4.社会应加大宣传力度,把孝道教育传播于全社会

社会也应注重孝道教育。应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大力宣孝的典型

并对不孝之人予以曝光、谴责和鞭挞,把孝道教育传于千家万户,培养全社会敬老爱老的道德风尚,营造良好的社舆论氛围。让每一个人认识到孝敬父母是自己的责任,不孝可耻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和个人事业的健康发展,才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5.青少年应当在生活实践中践行孝道

首先,青少年在远离父母时,必须加强 自身的修养。树立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不要在人生的征途中走上迷途争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其次,发愤学习或勤奋工作,抓青春时光,不浪费一分一秒,争取以优异的成绩或良好的业绩报父母。从而让父母在精神上得到慰籍,让父母为自己的子女感到自豪。其三,经常与父母沟通,尽力消除父母的担忧。青少年假使远离父母千里之遥,无论如何父母总是会牵挂他们。所以,不要以学习或工作忙为借口忘了远方的父母。即使不能家看看,也要经常打电话或发信息,及时把自己的情况告诉父母,让父母彻底安心。其四,如回到家中,做子女的要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最后,珍惜父母的劳动,不挥霍父母的血汗钱,尽量节省开支,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和生活的压力。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行孝是每个人天经地义的事情。很难设想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能够主动地爱别人、主动地帮助别人、能够有效地融入集体而为社会所接纳。我们必须教育我们的后代少些冷漠、多些爱心,有了敬爱之心,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才能关心和爱护别人,才能自觉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必须让后代体验到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以及承担社会责任所带来的幸福和快乐。使他们完成爱亲人、爱家、爱社会、爱自然、爱国家的使命,使f也1门尽到从小家到天下的责任。我们自己也应义不容辞地爱父母,主动地爱别人和帮助别人,热爱 自然和国家,为全社会奉献自己的一片孝心,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我们从孔子孝及孝道教育的思想中不正好可以获得这些宝贵的启示吗?

篇四:孔子为学观及其现实启示

孔子为学观及其现实启示

《论语》一书记载着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言论和行事,该书结构零星散乱但内容相当丰富,包括了伦理、教育、政治、哲学、经济、历史、艺术等方面的观点,许多内容从量上来看并不多,但却非常深刻。本文就孔子为学方面的观点进行论述。

孔子的为学观点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分别是教和学。教学观点主要体现在孔子的教学实践当中,即孔子以怎样的思想观点为指导对三千弟子进行教学。《论语》中对孔子教学观点的反映主要包括四点,即因材施教、提倡教学相长、主张教育方法应该灵活多变、坚持学以致用,重视社会实践。

在孔子以前,大奴隶主掌握着文化教育大权,一般人是无权接受教育的,只有那些大奴隶主中的少数人才有受教育的资格。由于社会的发展和需要,一些开明人士认为应该发展平民教育。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孔子将学在官府转向了学在民间,人们只要愿意学不论出身贵贱都可以来他这里求学,于是孔子三千弟子身份各异,正因为这样所以他的学生的文化背景也存在很大差异,应该按照学生们的不同特点、兴趣、爱好施以不同的教育,也就是说针对不同的对象讲授不同的内容。如《论语·颜渊》中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都向孔子问仁,孔子根据三人不同的个性以及身份给出三个不同的回答。再如冉求为人谦虚,缺乏闯劲,遇到事情孔子便鼓励他;而子路遇事总是喜欢抢在他人前面,所以遇到事情的时候孔子就告诫他要沉稳。可见孔子的因材施教观体现在他平时对学生教育中,这种观点在当今普及教育的潮流显出弊端的情况之下显得尤其重要。

孔子提倡教学相长,非常喜欢和学生们相互切磋,讨论问题。《论语·公治长》中体现了这一点。一次颜渊和子路陪侍孔子,首先孔子让他们两谈论一下自己的志向,子路先回答说:“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接着回答说:“愿无伐善,无施劳。”然后子路又问孔子道:“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孔子在教学当中注重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借助每个人身边的生活为媒介来帮助其教学,融情于景的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深刻的道理从而主动进行思考。如一天孔子站在河边,看着滚滚流去的河水于是对着学生感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你们看那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啊!孔子通过这种眼前的情景提醒他的学生时光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发奋图强啊。又一次,孔子和学生在郊外,看到眼前一片松林,于是孔子对学生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严寒的季节里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孔子以此告诉学生应该坚强不怕环境艰苦,要经得住生活苦难的考验。

最后,孔子不是仅仅只教授学生脱离生活实际的道理,他主张学以致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社会实践,孔子的思想观点中多是积极入世,教学生如何提高自己修为然后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所以有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辜鸿铭:“半章《论语》可以振兴中国。”的说法。《论语·子路》中讲:“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意思是说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事,却办不通;出使到了外国,却不能独立地应对;像这样即使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孔子主张学生学习就应该学以致用,如果应用不到生活当中去,学了再多也没什么用。

《论语》中孔子的学习观点主要有点:及时温习、善于思考、态度端正、擅于从生活中学习。

《论语·学而》开篇便讲“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了知识后按时复习也是件愉快的事。又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学过的知识,能从中悟出新的知识道理,也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其次孔子鼓励学生要勇于思考问题,,要将思考问题看作学习的一部分,他对学生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只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受蒙蔽而无收获,那么学习也就像一阵风吹过什么也没留下一样。再次孔子强调:面对学习态度一定要端正。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君子举止如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严;学

习态度如不端正,学业也不会巩固。所以在开始学习之前首先要摆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不仅是学习做任何事都是这样,如果不端正态度,事情就难以做好。最后孔子告诉学生学习要擅于从生活中去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值得大家去学习的知识和道理,并不仅仅只是师生坐在一起听老师讲一些道理就叫学习,在生活的磨练中通过观察思考学会做人也是学习。《论语·子夏》中“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可见如果一个人的修为比较高,虽然没有进行过正式的教学的学习,我们也认为他是学了的。

孔子的话,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和教育,应该说是有指导意义的。我们今天的教育都是大课堂教育,老师很难结合每个同学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导致很多的教育弊端出现,很多的学生学到了课本的死知识但在生活中却不知道怎么去愉快地生存,就像今天所说的高分低能。这当然并不是像孔子那么因材施教就能解决的问题,因为时代的改变使得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也极其复杂。其次,今天的学生的学习多半是学习某种在社会谋生的技能,而为个人修为而学的学习已经在减少,为个人修为而学的多是等到物质基础保证之后如果有自我学问提高的自觉才会有条件进行。这也不能说好与不好,因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我们并不能说我们现在的就都是不好的,我们应该完全向孔子那个时代的那种教学那样来办。这也不对,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孔子的道理中能用到当今教育中来的我们就用,已经不适用了的就应该搁置,不过孔子有关学习和做人的观点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应用的。《论语》的当今意义是不言而喻。我们应该以辩证的观点来对待它。

篇五:论语给我的人生启示

天命的认知

——《论语》给我的人生启示

【内容摘要】:孔子的天命鬼神观思想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分歧较大的一个问题,而且这一思想在孔子的哲学思想中占据着突出而又极为重要的基础地位。基于以上原因,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试图全面而又在最大程度上认清并分析孔子的天命鬼神观:一、孔子对“天”、“命”、“天命”的理解和对“鬼神”的态度;二、“知命”、“顺命”、“乐天”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关系;三、天命鬼神观所体现出的注重人事和重视现实的精神;四、天命鬼神观在孔子学说中的地位及其影响。

【关键词】:天命 鬼神 哲学 过渡性

《论语》的主要思想 孔子的思想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完整的思想体系,其中心是讲做人的道理。孔子思想的主要精华有: ①“仁”的思想;②“礼”的思想;③中庸思想;④教育思想;⑤“孝”的思想;⑥天命思想。

天命思想 “天命”即尊天信命。强调天人合一,主张畏天命。君子有三畏,“畏天命”居于首位。重要的一点:遵循自然规律,保持乐观,将天道运用于人道,承担起社会责任。赞成敬鬼神,对鬼神既不盲目肯定,也不盲目否定。

天”字,在殷商时代早就有之,但并非有作为至上人格神的意义。《尚书·商书·盘庚》中有:“先王有服,克谨天命。罔之天之断命,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这里的天命表示上天授赐人世王朝的政治权利和政治寿命。【1】

孔子具体是怎样理解“天” 的呢?我们可以据其言论加以说明: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 ”子 一、孔子对“天”的理解孔子对“天”的理解与其所处时代的思想背景有着密 切的联系。三代以来,“天”的涵义是在不断变化的,尽 管这种变化很微妙。夏代文献不足,但从 《 墨子 兼爱下 · 》 所引的 《 尚书 古佚文 《 》 禹誓 来看,夏代已经产生了至 》 上神的观念 【2】。

“在殷商时帝是最高的人格神,它主宰人间的一切。天是在周时才受到格外的重视。<<殷墟卜辞综述>>里说:“(殷商)卜辞的天没有作为上天之意的,天之观念是周人提出来的。”【3】

鲁迅曾说:“孔丘先生确是伟大,生在巫鬼势力如此旺盛的时代,偏不肯随俗谈鬼神”(《坟?再论雷锋塔的倒掉》)。由此可见,原始儒家是具有无神论倾向的。综上所述,孔子的“天”是“自然”的天,孔子说的“四时行焉,百物生焉”是自然的常规。他所说的“命”是指自然的发展规律,是一种自然的、社会的、人尚未理解的支配力量。当然,这只是孔子的“天命”的一个内容,而且不能说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天”和“命”,已经是形成了“天”是自然,“命”就是必然性、规律性这样明确的哲学概念,只是说明孔子有这样一个倾向,即:他在努力地学习社会的和自然的知识,凭借这些知识,他在逐渐地摆脱传统的有意志的“天”的束缚,逐步地尝试着为旧的“天命”寻找一个更为合理的解释。正如成中英所说“它(学)发于理想,走向目标,是自我修正、自我整合、自我组织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完善的过程。”【4】

孔子崇天、畏天命、敬鬼神的天命鬼神观,并认为这种观念恰恰是其提倡“爱人”的基础。历来学者对孔子的天命鬼神观研究颇多,所产生的分 歧也比较大。高扬孔子人文和理性主义精神的学者,往往 力图证明孔子不相信天命鬼神的存在,其实这种努力并无 必要,因为孔子对天命鬼神的独特理解恰恰是其关注人, 关注现实世界的原因。 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 ( 尚书 泰誓上 ) “天佑 ”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 。 ( 尚书· 《 泰誓上》 “天子”所要做的就是“作民父母” ),因为“天矜于 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 “克相上帝” ( 尚书 泰誓上 )。“天子”当顺从“天”以“天”的意志为意志。“天”是爱护民众的,“天子”亦要爱护民众。 “天”以民众的意志作为赏

罚的根据,人民要求的事“天” 必满足,所以“天子”若 苦待民众便 是 违 “天 ”之 命 , “天”就不再保佑他。由此观之,在周代,对于时王来说最 重要的事,就是“以德配天” ,而不是像殷王那样通过祭祀 。而君王之德又应体现在其“作民父 先王来取悦“上帝” 母”之事上,所以周代“敬天”的思想最终还是要落实到 “保民”上来。 自周平王东迁,王室衰微,政权下移,“礼乐征伐自 ,“陪臣执国命” ( 论语 季氏 )

《论语》的伦理思想:认识天命伦理在社会中的作用 孔子重视对现实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研究,而对一切与现实较远的自然宇宙或鬼神问题,则采取不加 深究的办法。对鬼神“敬而远之”,对鬼神问题“存而不论”。对祭祀也不否定,但也不采取宗教的狂热 态度;只是把工作重点放在人事,如“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先进篇》)“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 之,可谓知矣。”(《雍也篇》)同时,也要承认命定论,尽人事,知天命。孔子指出“死生有命,富贵 在天”(《颜渊篇》),认为人的生死富贵都是由命运决定的。孔子承认命定论,又提出“知命”,认为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尧曰篇》)

孔子没有明白谈论过宇宙本体问题。他的有关天的鬼神及天命的言论即是他对于宇宙本体的主张”(张恒寿:《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一卷,第45页)。要探讨孔子的哲学思想,也就得从其天命鬼神观讲起。

从巫术、宗教中脱身出来的先秦儒家持守的是一种有执著于现实人生的实用理性。它拒绝作抽象思辨,也没有狂热的信仰,它以直接服务于当时的政教伦常、调协人际关系、建构社会秩序为目标。孔子和儒家没有去追求超越时间的永恒,正如没有去追求脱去个性的理式、高于血肉的上帝一样,而是把永恒和超越放在当下既得的现实和人事中。从而在这种哲学背景下,个体生死之谜便被溶解在时间性的人际关系和人性情感之中,将死的意义建构在生的价值之上,将死的个体自觉作为生的群体勉励。【5】

注释:【1】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三联出版社1996年版

【2】 牟钟鉴,张践. 《中国宗教通史》:下卷[M]. 修订版. 北 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3】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4】 成中英〈〈合内外之道——儒家哲学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李泽厚《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