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高职专业能调换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23:13:43 体裁作文
高职专业能调换吗体裁作文

篇一:高职专业目录调整了啥

高职专业目录调整了啥

云卓-圆梦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十年来,教育部首次对高职(专科)专业目录及其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进行修订,专业总数由1170个调减到747个,新增74个,首次列举了764个专业方向——

高职专业目录调整了啥

你知道吗?“无人机应用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网络新闻与传播”等74个新专业,将要出现在高职高专专业招生目录中。

近日,教育部组织对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进行了全面修订,并印发了新修订版本。专业总数由原来的1170个调减到747个,新增74个,首次列举了764个专业方向。 十年来首次“修订”,《目录》调整了哪些内容?意图何在?记者就此专访了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

适应现代产业发展新要求

十年来一直颇为“稳定”的《目录》,为何要修订?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为适应先进制造业发展需要,围绕“中国制造2025”要求,将原“制造大类”更名为“装备制造大类”,增设“铁道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航空装备”等专业类,设置了“工业机器人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物联网工程技术”“智能产品开发”“新能源汽车技术”等专业,列举了“航空产品3D打印”“三网融合技术”“智能家居开发”等专业方向。

“与此同时,我们围绕推进‘互联网+’行动,设置了‘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等专业,列举了‘大数据技术应用’‘网络数据分析应用’‘车联网应用技术’等专业方向。”他说。

在该负责人看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实施“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而行业交叉发展以及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导致新的职业(群)不断涌现,亟须对专业分类和设置进行补充和调整。”

“近年来,《目录》外专业大量增加,现有的专业大类、专业类难以涵盖所有专业;部分新设专业名称不够规范,内涵不够清晰;一些专业口径设置过宽或过窄,有些甚至交叉重复设置等。”该负责人坦言,近年来,高等院校专业设置自身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科学合理地进行专业设置,强化专业建设,既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环节之一,也是加强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

专业大类对产业,专业类对行业

《目录》修订,究竟调整了哪些内容?

据介绍,《目录》专业划分调整在现行《目录》基础上,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门类、大类划分,同时兼顾中职专业类、本科学科门类和专业类划分,原则上专业大类对应产业、专业类对应行业。

该负责人指出,《目录》专业大类数量维持原来的19个不变,排序和划分有所调整,原“轻纺食品大类”调整为 “轻工纺织大类”“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专业类由原来的78个调整增加到99个。

“新增的专业主要是适应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链延伸交叉、新兴职业与技术进步需要的专业。”该负责人表示,针对专业名称不够科学规范、不能完全体现专业内涵进行更名,“设施农业技术”将更名为“设施农业与装备”,“粉末冶金技术”将更名为“金属精密成型技术”。《目录》同时对专业内涵相近、核心课程基本相同,或专业口径太窄的专业,进行合并。

“在高职高专的专业调整中,有增也有减。森林采运工程、中西医结合等相对应的产业为淘汰类、限制类的产业,且连续三年没有布点、招生规模过小的专业被取消。”该负责人透露,对片面追求专业名称高端,但不符合高职人才培养层次定位的专业进行了调整或取消,如“招商管理”“工商行政管理”等。

据统计,此次修订中,643个专业列举了1279次共306个衔接中职专业,723个专业列举了1491次共344个接续本科专业。

保障、指导、监督并存

如此大动静的调整,意图何在?

“其实,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改革创新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结构和专业衔接体系一直备受关注。”该负责人指出,《目录》新增了“专业方向举例”“主要对应职业类别”“衔接中职专业举例”“接续本科专业举例”四项内容,“这是为了明确专业与专业方向、对应职业类别、衔接专业的关系”。

“此举也是为了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统筹中高职专业设置,打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为职业院校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与职业生涯更好发展指明方向。”

据了解,《目录》实行动态管理,每五年修订一次,每年增补一次专业,并向社会公布。同时,按照“宽窄结合、以宽为主”“宽专业、窄方向”的原则,促进专业稳定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统一。

该负责人强调,高校可自行设置非国家控制的高职专业的专业方向,这为高职院校根据办学需要合理、灵活调整专业设置提供了基本保障。同时,教育部还对专业指导与监督提出明确要求,对不合格的专业点实行减少招生、专业整改、撤销专业点等退出机制。

篇二:高职专业目录专业大类、二级类调整方案(2014.05.07)

专业大类、专业类调整方案(修订稿)

01农林牧渔大类

0101种植类 0102林业类 0103畜牧兽医类 0104渔业类 0105农林服务与管理类

0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

0201资源勘查类 0202石油与天然气类 0203地质类

0204煤炭类 0205金属与非金属矿业类 0206测绘地理信息类 0207安全类 0208气象类 0209环境保护类

03能源利用大类

0301电力技术类 0302热能与发电动力工程类

0303新能源发电工程类 0304节能应用技术类

04土木建筑大类

0401建筑设计类 0402城乡规划与管理类 0403土建施工类 0404建筑设备类 0405工程管理类 0406市政工程类 0407房地产类

05水利大类

0501水文与水资源类 0502水利工程与管理类

0503水利水电设备类 0504水土保持与水环境类

06制造大类

0601机械设计制造类 0602机电设备类 0603汽车制造类 0604自动化类 0605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类 0606航空装备类 0607铁道装备制造类

07材料大类

0701钢铁材料类 0702有色金属材料类

0703非金属材料类 0704建筑材料类

08化工与生物大类

0801化工技术类 0802生物技术类

09轻工纺织大类

0901轻化工类 0902纺织技术类 0903服装类 0904印刷类 0905包装类

10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

1001食品加工类 1002食品管理类 1003食品安全类 1004制药技术类 1005中药生产类 1006药品管理类 1007粮食工业类 1008粮食储检类

11交通运输大类

1101交通工程类 1102水上运输类 1103交通运输管理类 1104管道运输类 1105城市轨道交通类 1106铁道运输类 1107民航运输类 1108邮政类 1109汽车维修类

12电子信息大类

1201电子信息类 1202通信类 1203计算机类

13医药卫生大类

1301临床医学类 1302护理类 1303医学技术类 1304康复技术类 1305药学类 1306卫生管理类 1307人口与计划生育类 1308健康服务类

14财经商贸大类

1401财政税务类 1402金融类 1403财务会计类 1404统计类 1405经济贸易类 1406工商管理类 1407市场营销类 1408物流类 1409电子商务类

15旅游大类

1501旅游类 1502餐饮类 1503会展类

16教育与体育大类

1601教育类 1602体育类 1603语言类 1604文秘类

17文化艺术大类

1701艺术设计类

18新闻传播大类

1801新闻出版类

19公共管理大类

1901公共事业类

20公安大类

2001公安管理类

21司法大类

2101司法实务类表演艺术类 1703民族文化类 广播影视类 公共管理类 1903公共服务类 公安指挥类 2003公安技术类 2004侦查类司法执行类 2103司法技术类 1702 1802 1902 2002 2102

篇三:高职专业目录专业大类、二级类调整方案(第二稿)

专业大类、专业类调整方案(二次修订稿)

01农林牧渔大类

0101农业类 0102林业类 0103畜牧业类

0104渔业类

0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

0201资源勘查类 0202地质类 0203测绘地理信息类

0204石油与天然气类 0205煤炭类 0206金属与非金属矿业类 0207气象类 0208环境保护类 0209安全类

03能源利用大类

0301电力技术类 0302热能与发电动力工程类

0303新能源发电工程类

04土木建筑与水利大类

0401建筑设计类 0402城乡规划与管理类 0403土建施工类

0404建筑设备类 0405工程管理类 0406市政工程类

0407房地产类 0408水文与水资源类 0409水利工程与管理类 0410水利水电设备类 0411水土保持与水环境类

05制造大类

0501机械设计制造类 0502机电设备类 0503自动化类 0504铁道装备制造类 0505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类 0506航空装备类 0507汽车制造类

06材料大类

0601钢铁材料类 0602有色金属材料类

0603非金属材料类 0604建筑材料类

07生物与化工大类

0701生物技术类 0702化工技术类

08轻工纺织大类

0801轻化工类 0902包装类 0903印刷类 0904纺织服装类

09食品与药品大类

0901食品加工类 0902粮食加工类 0903药品制造类

0904食品药品管理类

10交通运输大类

1001铁道运输类 1002道路运输类 100(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高职专业能调换吗)3水上运输类

1004航空运输类 1005管道运输类 1006城市轨道交通类 1007邮政类

11电子信息大类

1101电子信息类 1102计算机类 1103通信类

12医药卫生大类

1201临床医学类 1202护理类 1203药学类

1204医学技术类 1205康复治疗类 1206公共卫生与卫生管理类 1207人口与计划生育类 1208健康管理与促进类

13财经商贸大类

1301财政税务类 1302金融类 1303财务会计类

1304统计类 1305经济贸易类 1306工商管理类

1307市场营销类 1308电子商务类 1309物流类

14旅游大类

1401旅游类 1402餐饮类 1403会展类

15文化艺术大类

1501艺术设计类 1502表演艺术类 1503民族文化类 1504文化服务类

16新闻传播大类

1601新闻出版类 1602广播影视类

17教育与体育大类

1701教育类 1702语言类 1703体育类

18公安与司法大类

1801公安管理类 1802公安指挥类1805法律实务类 1806法律执行类19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

1901公共事业类 1902公共管理类公安技术类1807司法技术类公共报务类侦查类文秘类 1803 1804 1903 1904

篇四:高职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论高职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摘 要:本文立足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本质属性,对高职学

生的专业能力内涵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当前高职学生专业能力培养

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高职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四个原

则,就专业能力培养路径从六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高职学生;专业能力;内涵;培养

职业能力作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已经普遍被接受。在职业教育

领域,德国学者建立的职业能力理论最具影响力。1999年,德国正

式提出将职业能力划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得到了

职业教育界的广泛认可和接受[1]。随着技术的快速升级和工作岗

位的革新,职业能力的内涵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域、不同的教育体制

中,体现出差异性和变迁性。尽管对职业能力的定义和提法多种多

样[2-4],按照某一职业普遍特征确定的典型工作任务,是职业能

力的共同体现背景。职业能力的核心内涵是在理解、反思、评估和

完成职业任务中兼顾知识技能获得和人格培养,并获得适应跨职业

和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因此,本文将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分为胜

任本职岗位的基本职业能力和跨专业的关键能力两大部分,在这个

框架下开展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探讨。

一、高职学生专业能力的内涵

专业能力作为个体能力结构中的客观存在,无疑是职业能力不可

缺少的一部分。认识高职学生的专业能力,首先应当辨识其特定的

教育背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2010

-2020年,要着力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素

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5],这每一类人才能力结构中都包含专业

能力,且内涵具有显著的差异性。高等教育为学术性工程性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职业教育为技术技能性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专门

人才。职业教育的本质是帮助人们获得职业应用型技能型职业的能

力和资格[7],从功能的角度来看,高职学生的专业能力是其从事

所在职业工作所必需的能力,是胜任本职工作,赖以生存的核心本

领,强调专业的应用性、针对性,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职业教育的本质决定了职业教育以人为本,以岗为纲,在教育体

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我们按照职业岗位的一般变化规律,按

照职业工作的层次递进规律,将岗位认知、基础操作、工作任务执

行、工作改进和创新作为高职学生专业能力的四个逐步递进的层

次。

(一)岗位认知

了解本职业工作环境、基本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理解和掌握本

专业工作所需的表面性、概念性的知识。如对企业主要生产系统、

流程和特征,掌握从事生产必备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二)基础操作

具备一般专业工具的知识和使用技能,但还未涉及这些基础知识、

技能与要从事工作的关系及在其中的作用,因此,这些基础操作技

能呈现独立性、功能单一性的特征,如焊接、钳工、仪表使用等基

本的操作技能。

(三)工作任务执行

具备本职业工作任务的执行能力,可以胜任一般性的工作,即具

备使学生能在本职业岗位上“立足”的基本职业能力。这一阶段的

专业能力要求职业者具备工作流程执行、工作关系协调和专业性的

沟通能力。

(四)工作改进与创新

在熟练掌握本职业工作所需技能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技术、劳动

组织、经济和环境因素,具备对工艺过程、技术细节、设备等进行

改进和创新的能力,使劳动者具备较强的职业竞争力,能成为本职

业中的业务骨干或专家。

二、高职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加大国际交流借鉴,加快教育理念和

教育模式革新,高职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积累

了一系列宝贵经验。但随着职业教育整体环境的变化、社会人才需

求结构调整以及就业岗位结构和标准更新,高职学生专业能力培养

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能力目标对接不到位

实现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首先要有明确的能力培养目标。当前,

高职院校对学生专业能力目标定位不够清晰,大多局限于专业课程

的教学实施和专项能力的培养,而没有从一个完整的职业岗位环境

中来考察并明确专业能力的内容及要求。学校的专业能力培养与就

业岗位的专业能力要求对接不到位。进一步加大现场调研力度,明

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符合学校办学定位、与行业企业产业发

展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相适应的专业设置动态调整体制显得

十分迫切。在专业动态调整基础上,需要明确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和

就业去向,实现能力目标的动态调整和优化。

(二)专业能力支撑体系有待完善

高职学生培养的支撑体系主要包括技能实训场地、专业教学资源

和师资队伍。目前,高职院校的实训条件得到了明显提高,但在校

内外实训资源衔接、实训场地功能开发和整合、实训场地使用模式

等方面都有待改进。完善的专业教学资源是实现行动导向教学有效

实施的必要条件。包含数字化、网络化、学习资料库、现场工作案

例库等类型丰富的教学资源需要进一步建立和规范。结构合理、优

势互补,能及时跟进技术革新和岗位要求变化的专业教师梯队需要

进一步打造。

(三)专业能力培养模式有待优化

能力本位已成为职业教育界的共识。能力开发的教学理念、学习

领域的课程方案、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已在职业院校广泛推行,并

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目前,职业院校在课程模式改革、教材建设

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和经验,但需要进一步明确专业能力目

标,突出工学结合,创新校企合作机制,使专业能力培养的路径体

现专业能力的四个发展阶段特征,创新和完善专业能力培养的模式

和方法。

(四)专业能力质量监控有待跟进

质量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对学生职业能力进行有效及时的测评,

是引导学生成长,改进高职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专业能力、方法

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测评方法路径,既有相同的共性,又有各自的特

点[5]。目前,高职院校在专业能力培养方面,普遍存在“重输入,

轻反馈或无反馈”的问题。即片面强调培养方法途径的改进,但缺

乏对专业能力培养质量的科学测评。

三、高职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原则

基于以上对高职学生的专业能力内涵理解和当前专业能力培养现

状分析,我们认为,高职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应当遵循以下四个

基本原则。

(一)以岗为纲原则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有鲜明的技

术技能职业性,与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专业能

力的培养首先应当坚持以岗为纲原则,突出其实践性和应用性,应

当面向特定的职业岗位(群),对岗位工作目标、任务和要求进行

全面的分析,构建虚拟或真实的工作环境,实现专业能力的培养。

(二)阶段发展原则

篇五:全国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目录调整方案

全国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目录调整方案

教育部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一、旅游管理专业

专业发展情况:

该专业是目录内专业,举办时间最早为1985年,是所有旅游管理类专业开办较早的专业。到2008年底,全国相关院校所设置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已达916所,是所有旅游管理类专业中举办院校最多的专业,在校生人数为18.92万多人,2009年计划招生人数为8万多人。专业建设发展已较有基础,社会和行业影响力已较大,同行业和产业的关联度已较大,专业设置同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发展需要相适应。

专业调整建议:

1、将现有“旅游管理”和“旅游服务与管理”两个专业合并,仍用原专业名称“旅游管理”;

2、专业代码仍然沿用640101。

二、酒店管理专业

专业发展情况:

该专业是目录内专业,举办时间最早为1979年,是所有旅游管理类专业开办最早的专业。到2008年底,全国相关院校所设置有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已达540所,在校生人数为16.7万多人,2009年计划招生人数为6万多人。该专业建设发展已较有基础,社会和行业影响力已较大,同行业和产业的关联度已较大,专业设置同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发展需要相适应。

专业调整建议:

1、仍然沿用“酒店管理”专业名称,将现有相关专业的专业名称均规范为“酒店管理”;

2、专业代码仍然沿用640106。

三、涉外旅游专业

专业发展情况:

该专业是目录内专业,举办时间最早为于1996年,到2008年底,全国相

关院校所设置有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已达146所,在校生人数为18675人,2009年计划招生人数为11663人。该专业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专业发展速度快,产业关联度较大,专业设置同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发展需要相适应。

专业调整建议:

1、仍然沿用“涉外旅游”专业名称,将现有相关专业的专业名称均规范为“涉外旅游”;

2、专业代码仍然沿用640102。

四、导游专业

专业发展情况:

该专业是目录内专业,举办时间最早为1986年,到2008年底,全国相关院校所设置有高职导游专业已达129所,在校生人数为1万5千多人,2009年计划招生近1万人。该专业建设发展已较有基础,社会和行业影响力已较大,同行业和产业的关联度已较大,该专业的设置同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发展需要相适应。

专业调整建议:

1、仍然沿用“导游”专业名称,将现有相关专业的专业名称均规范为“导游”;

2、专业代码仍然沿用640103;

五、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

专业发展情况:

该专业是目录外专业,举办时间最早为2002年。到2008年底,全国相关院校所设置有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已达98所,在校生人数为10329人,2009年计划招生人数为6847人。该专业虽设置较晚,但发展迅速,已有较大的社会和行业影响力,专业设置同我国会展旅游发展的需要相适应。

专业调整建议:

1、将“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纳入目录内专业;

2、仍然沿用“会展策划与管理” 专业名称,将现有相关专业的专业名称均规范为“会展策划与管理”;

3、专业代码仍然沿用640161。

六、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

专业发展情况:

该专业是目录内专业,举办时间最早为2000年,到2008年底,全国相关院校所设置有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达44所,在校生人数为5680多人,2009年计划招生人数为3430多人。该专业建设发展处于探索期,但发展较迅速,专业设置同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发展需要相适应。

专业调整建议:

1、将现有景区开发与管理相关专业的名称规范为“景区服务与管理”;

2、专业代码仍然沿用640105。

七、旅行社经营与管理专业

专业发展情况:

该专业是目录内专业,举办最早时间是1998年,到2008年底,全国相关院校所设置有高职旅行社经营与管理专业的有34所院校,在校生人数为5407人,累计毕业生人数为2830人,2009年计划招生人数为2837人。该专业建设发展已较有基础,同行业和产业的关联度已较大,该专业的设置同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发展需要相适应。

专业调整建议:

1、仍然沿用“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专业名称,将现有相关专业的专业名称均规范为“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2、沿用专业代码640104。

八、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

专业发展情况:

该专业是目录外专业,举办最早时间是2006年,到2008年底,全国相关院校所设置有高职旅行社经营与管理专业的有7所院校,在校生人数为360人,累计毕业生人数为30人,2009年计划招生人数为360人。该专业虽然举办时间较短,但顺应了旅游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是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亟需的专门人才方向。

专业调整建议:

1、将“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纳入目录内专业;

2、仍然沿用“休闲服务与管理” 专业名称,将现有相关专业的专业名称均规范为“休闲服务与管理”;

3、专业代码仍然沿用640161。

九、历史文化旅游专业

专业发展情况:

该专业是目录外专业,举办最早时间是2003年,到2008年底,全国相关院校所设置有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和福建宁德职业技术学院2所院校,在校生人数为50人,累计毕业生人数为50人,2009年计划招生人数为150人。该专业举办时间较短,人才培养方向同旅游管理类相关专业有重复,虽然有特色,但可以归并到相关专业中设置相应的方向。

专业调整建议:

1、取消“历史文化旅游”专业。将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历史文化旅游”专业(中国古建筑艺术方向,640108晋)归并为“景区服务与管理”或“导游”专业,再根据需要设置历史文化旅游方向。

①专业名称:景区开发与管理(历史文化旅游方向),专业代码:640105 ②专业名称:导游(历史文化旅游方向),专业代码:640103

2、取消“历史文化旅游”专业。将福建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历史文化旅游”专业(640108闽)专业归并为“导游”专业或“旅游管理”专业,再根据需要设置历史文化旅游方向。

①专业名称:导游(历史文化旅游方向),专业代码:640103

②专业名称:旅游应用管理(历史文化旅游方向),专业代码:640101。

十、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专业发展情况:

该专业是目录外专业,举办最早时间是2008年,到2008年底,全国相关院校所设置有黑龙江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2所院校,在校生人数为50人,无毕业生,2009年计划招生人数为110人。该专业举办时间较短,人才培养方向同旅游管理类相关专业有重复,可以归并到相关专业中设置相应的方向。

专业调整建议:

1、将“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同“旅游管理”专业合并,专业名称规范为“旅游管理”专业;

2、专业代码:采用640101。

教育部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2009年7月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