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地图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7 05:49:46 小学作文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地图小学作文

篇一: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乐跑健走道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乐跑健走道 3公里、5公里、10公里 地图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门内 乐跑健走道0km处

乐跑健走道4.5km处

篇二: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

目录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1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种植规划设计?????????????????9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竖向规划设计?????????????????18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综述???????????????25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交通规划设计?????????????????33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山形水系的营造????????????????40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奥林匹克公园的北区,与奥运场馆及相关设施集中分布的中心区南北毗邻,遥相呼应。如果说中心区展现的是以奥林匹克赛事为核心内容的人文活动,凝聚了人类文明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那么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则蕴含着以“回归自然”为理念的绿色情缘,流露着人们对自然的无限眷恋。

与历届奥运会奥林匹克公园选址不同的是,北京城市的传统中轴线将贯穿整个奥林匹克公园。北京城被称为人类历史上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杰作。永定门、天安门广场、紫禁城、景山、钟鼓楼,贯穿了北京城中轴线的始终,气势磅礴,形成了城市建造史上最伟大的轴线。中国历史上的大规模城市规划多采用规则式棋盘状布局,体现了对秩序的追求;而城市的园林部分多采用自然式空间格局,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达了对自然的尊重。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在满足奥运会场馆功能基础上,赋予北京城中轴线新的延伸——坐落于轴线北部端点的森林公园,将使这条举世无双的城市轴线完美地消融在自然山林之中。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设计立意为“通往自然的轴线”—— 磅礴大气的森林自然生态系统使代表城市历史、承载古老文明的中轴线完美地消融在自然山林之中,以丰富的生态系统、壮丽的自然景观终结这条城市轴线。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奥林匹克公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奥运中心区重要的景观背景。其规划设计既要保证奥运赛时活动的需求,又要符合建设一个多功能生态区域长期目标的需要。奥运会期间,这里将成为北京市带给各国代表团、运动

员、奥委会官员的一份礼物——一个充满中国情调的山水休闲花园。奥运会后,这片公园将向公众开放,成为市民百姓的休闲乐土,为北京留下一份珍贵的奥运遗产——公园对改善北京生态环境、完善北部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并加快北京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的步伐起到重要作用,是现代意义上的自然与文化遗产。综上所述,将公园的功能定位为“城市的绿肺和生态屏障、奥运会的中国山水休闲后花园、市民的健康大森林和休憩大自然”。

2003年3月24日,北京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下发《关于奥运森林公园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根据北京市《奥运行动规划》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奥林匹克公园总体规划的批复》的精神,同意实施森林公园项目。森林公园总占地面积680公顷,主要建设大型公共绿地、水面、湿地、道路及公园配套设施。建设地点选在北京市朝阳区洼里乡,奥林匹克公园北部,具体四至为:北至清河北侧绿化隔离带和洼里三街,南至辛店村路,东至安立路,西至白庙村路。

作为奥林匹克公园的组成部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不仅要体现“通往自然的轴线”这一综合设计主题,同时还要将自身的功能和历史人文意义结合在一起,通过具体形式加以表现。200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关于奥林匹克公园总体规划的批复》中,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基本功能定位于永久性的城市公共绿地。同年6月,北京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在《关于奥运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中指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主要建设大型公共绿地、100公顷水面和湿地等景观设施,同步建设其他服务性配套设施。这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

这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设计师们将要面临的挑战,同时也为景观设计师、建筑师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总体规划设计始于2002年,最初被包含在奥林匹克公园的总体规划方案中。2002年3月至7月,在北京市政府和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的授权下,由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组织,面向国内外公开征集奥林匹克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案,这一次大型的规划设计方案征集活动,受到了世界各国规划设计团

体的热切关注,共有21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家设计单位提交了90多个方案,最后,由美国SASAKI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SASAKI公司)提交的奥林匹克公园的总体规划方案荣获一等奖。该规划设计方案寻求和谐性与综合性的并存,追求诗的意境又兼顾实用性,追求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古典与现实、发展与自然、周边环境与奥林匹克公园之间的和谐。

但是,这一规划方案绝不是最终方案,竞争仍然继续。2003年11月,奥林匹克公园森林公园与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征集活动评选出A01、A02、A04三个方案为优秀方案,12月,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确定由SASAKI公司和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简称清华规划院)联合创意的A02号方案为中标方案。

该方案基本保持了SASAKI公司所做的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延续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纪念大道理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丰富和深化,最终将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命名为“通往自然的轴线”,确立了奥林匹克公园景观规划的主题。

该方案中,森林公园仍然延续北园以山为主、以水为辅,南园以水为主、以山为辅的格局,并以大型跨越式草板将南北园联系起来,使中轴线渐隐在自然山水中。由于主山距离主入口及湖面太远,无法起到在视线上强烈的统摄作用,因此在南园湖北侧规划了一系列配山与岛屿。在该方案中,设计主山高度为41.5米,同时将南园水系面积进行了扩张,湖面达到450米的进深和近千米的面阔,总面积达约63公顷。

2003年12月根据市规划委[2003]943号文《关于奥运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征集工作请示批复》的精神,决定由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A02号方案为基础进行深化整合。2005年4月14日市规发[2005]400号《关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审查意见的批复》批示原则上通过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方案。2005年9月21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送达专家评审。2005年10月27日市委常委听取了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汇报,原则上批准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方案。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最终方案分为南北两园。南园,占地380公顷,定位为生态森林公园,以大型自然山水景观的构建为主,山环水抱,创造自然、诗意、

大气的空间意境,兼顾群众休闲娱乐功能,设置各种服务设施和景观景点,为市民百姓提供良好的生态休闲环境。南园的重要景观景点包括仰山、奥海、天境、天元观景平台、林泉高致、湿地及叠水花台、垂钓区、南入口、露天剧场、生态廊道等,构筑完善的功能结构体系,充实为游人服务的内容。北园占地300公顷,定位为自然野趣密林,将成为乡土植物种源库,以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功能为主,尽量保留现状自然地貌、植被,形成微地形起伏及小型溪涧景观,尽量减少设施,限制游人量,为动植物的生长、繁育创造良好环境。

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山水园林的独特魅力,仰山与奥海是其标志性工程。主湖奥海作为奥林匹克公园最大的集中汇水面,面积达24ha,是森林公园灵动之所在。对于开阔的主湖湖面,经过综合现状分析和统筹考虑,确定主山仰山主峰高度为48m(相对于湖区常水位),海拔86.5m。这个高度使得自龙湖南岸北望主山可以保持约1:12 的视高比,同时主山向西南延伸形成诸多次级山脉,并且根据渐次视域规律在中轴线两侧设置诸多岛山飞屿,从而形成均衡而丰富的山水格局。山顶北面两棵松树旁的泰山石高6米、重63吨。公园主山体与北京西北屏障燕山山脉遥相呼应,既符合中国园林建造的传统,又与北京周边大自然环境相得益彰。站在仰山顶峰上向南远望,北京奥运会主体建筑“鸟巢”和“水立方”及宏大的中心区尽收眼底,目力所及,景山山顶清晰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崇尚的“天人和一”的最高境界,在此美景中得到新的诠释。森林公园的山形“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创造了自然天成的视觉效果。

中国风水思想中通常北以山体作为屏镇,南为水系,负阴抱阳,形成理想人居景观格局,人造山体中以明清景山最具代表性,可以认为以山体作为中轴线北端点是最为简明和有效的中轴线端点的终结模式。主山水框架布局的建构更是备受各方专家瞩目。整个设计团队认真地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对若干古典园林,如北海公园琼华岛、颐和园万寿山、景山公园的山体形态、体积、比例进行了大量比较研究,邀请有关专家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细致的研讨,经过反复推敲,根据孟兆祯院士的建议,最终得到调整后的山水设计方案——山体设计绵延磅礴,以势取胜;水体设计绰约大气,以形动人。

在整个主山主湖区尽可能避免设置大型醒目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主要以绿化植被为主。主要景点有“天境”——山顶观景平台、“林泉高致”叠瀑、景观湿地等。

天人合一的境界,始终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所追求的设计目标之一。森林公园对天人合一境界的现代阐释,则是通过建立全面的生态系统完成的。森林公园专门建造了雨燕塔,为北京濒危的雨燕打造温暖的栖息之所。大型生态廊道用以解决南北园被五环路阻隔分裂、易产生生物种群断层的问题。人工景观湿地与龙形水系相结合,共同构建了生态水环境。这一切,使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成为都市中宝贵的生态资源。

绿色规划是全园规划的主要基调。作为“通往自然的轴线”整体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北京市中轴线北端的终结点,作为一处城市森林公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设计理念以建设美轮美奂的自然生态系统为终极目标,切实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绿色奥运”的宗旨。因此,将生态与绿色的理念作为基本原则全面贯彻于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的方方面面,对包括竖向、水系、堤岸、种植、灌溉、道路断面、声环境、照明、生态建筑、绿色能源、景观湿地、高效生态水处理系统、绿色垃圾处理系统、厕所污水处理系统、市政工程系统等方方面面与营造自然生态系统有关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综合的规划设计,并为保障五环南北两侧的生物系统联系、提供物种传播路径、维护生物多样性而设计了中国第一座城市内上跨高速公路的大型生态廊道。

2005年6月30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举行开工奠基仪式,森林公园正式开工建设,工程建设近三年。2005年12月29日,挖湖堆山工程开工,2006年6月18日,该项工程竣工,挖填方总量900万方。2007年3月23日,主湖开始初次蓄水,2007年6月18日,主山“天境”主景完工,标志着主山体工程完工。前后共有超过6万工人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建设流下汗水。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种植了53万株乔木,全国各地为森林公园捐赠大规格苗木3012株,社会各界共参与森林公园义务植树67次,共计15000余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确是万众之心点滴堆砌而成。

篇三:5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的优缺点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的优缺点

1 建筑

总体情况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作为一座以山水植被为主的公园,建筑虽然不是主角,但却是公园景观的组成要素之一,必须与公园景观融为一体,体现森林公园的总体规划设计理念。作为公园景观,森林公园对建筑自身的造型要求较高,因此在外观设计、材料选择、空间布局等方面多有突破,力求简洁明了并富有新意。园内的整体建筑布局因地制宜,密切与场地特征和周边环境相结合,根据建筑功能,进行针对性的规划。根据建筑所处环境和场地的不同,将园内建筑分为湿地建筑、滨水建筑、山地建筑、林地建筑等不同类型。

1.1 艺术性

优点

山地建筑和林地建筑的特点是周边树木茂盛,环境幽静,因此建筑材料的选择要与周边密林相呼应,建筑要尽量隐蔽在山林之中。

湿地建筑的建筑外形呈梯形,宽边朝向湿地,大面积的窗户和平台,以满足观景需求,同时在夏季游客量增大时,屋顶平台成为最佳的休息空间。建筑内部与屋顶均采用本色木材,使建筑融于自然环境之中。

生态水处理展示温室紧邻的叠水花台平,面呈“S”形,建筑周边道路由流线形,故温室建筑造型呈高低四部分组合,与周边环境的肌理相应,并以错动的平面曲线与周围环境产生暗合,以层叠错落的建筑形体产生自身的韵律。温室外墙选用通透的玻璃幕墙,使室内外景观形成一定的连续性。

滨水休息咖啡厅外形沿水岸线设计为曲面设置大面积观景平台和多方位活动空间,减少建筑体量,减轻对环境的压迫感。材料选用毛石、木塑等接近自然的材料,屋面为木质格栅结构,与围护结构游离开来,使建筑藏于树林之中,隐于湖泊之畔。奥海南岸的码头管理中心建筑整体隐藏在场地之中,在等高线起伏之间获得空间。屋面上是与周边环境完美融合的自然景观,现状保留的大树茂密成荫,并结合园路设置了自然山石,让游人只感身处密林之中,不觉立身建筑之上。

门区建筑设计结合了春、夏、初秋、深秋、冬五个季节理念,通过对建筑材料、建筑周边植物等的精心选择,力求体现相关季节的印象和氛围。当这个季节过去的时候,一些建筑元素依然展示着逝去季节的蛛丝马迹。如代表“春”的门区,在粉红色樱花的背景映衬下,绿色的花岗岩铺地材料延伸到建筑外墙面,与

木制百叶窗结合创造出温暖的对比效果。

1.2 功能性

优点

整体功能上“以人为本”——种类、数量、功能、布局等规划设计以游客需求为中心,更重要的是体现“崇尚自然”的精神,尊重场地,与地形、地貌及周边植被山水环境相结合。建筑设计把使游人舒适、方便地观景作为重点。

生态水处理展示温室是公园水质净化生态技术的展示平台,为游人提供一个了解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和接受环境保护教育的场所,因此被命名为“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心”,具有展示、参观、交流、学习等功能。温室每天可处理再生水600m3,是其区别于园内其他建筑的特殊功能。

滨水休息咖啡厅外形沿水岸线设计为曲面,可获得最大的观景面。布局上分散布置,设置大面积观景平台和多方位活动空间,同时给游人提供了形式多样的休憩观景空间。建筑舒展通透,既满足登船、泊船的功能之需,又有大范围的开阔视野。奥海南岸的码头管理中心是一座覆土建筑,建筑整体隐藏在场地之中,在等高线起伏之间获得空间。当游人拾阶而下时,才会看到建筑真面目,大面积的木塑平台既可满足船只停靠的需求,又为游客提供了驻足、休憩、观景区域。

门区建筑全部采用“组合模块”的基本框架,以6m为基本模数,建筑造型与大型廊架互为虚实,建筑中涵盖了售检票、小卖部、信息中心、餐饮、管理用房、公厕等灵活组合的实用功能,廊架的连通提供了室内外过渡的虚空间。

1.3 生态性

优点

生态水处理展示,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III类水体水质标准,这是温室

森林艺术中心建筑面积2688m2,位于现状保留片林深处,周边树木长势良好。设计充分尊重场地密林环境的特点,在树与树、林与林之间寻找空间以形成建筑形态。

森林公园内所有建筑的围护结构均采用了新型建材及建材工艺的保温技术,外墙保温系统应用了节能砌块等技术,集保温、承重、装饰于一体,门窗保温系统采用了LOW-E膜玻璃、真空玻璃、玻璃钢门窗等材料;园内21座建筑应用了地源热泵系统,实现了清洁环保、高效节能的目标;部分覆土建筑采用了光导照明系统,将室外的自然光线透过采光罩导入系统内进行重新分配,再经特殊制作的光导管传输和强化后由系统底部的漫射装置把自然光均匀高效的照射到室内任何需要光线的地方;森林艺术中心和温室应用了温湿独立控制新风系统,分别控制、调节室内的温度与湿度,从而避免了常规空调系统中热湿联合处理所带来

的损失。

森林公园是国内第一个实现废物资源循环处理与再利用的大型城市公园,应用几种先进的处理技术对园内污水进行处理,通过粪尿源分离的手段,结合收集公园的枯枝落叶,将园内所有废物加以综合利用,制成高效的生态肥料,应用于园林养护中,实现废物资源的循环闭合圈。

森林公园采用了太阳能光电板与景观廊架相结合的设计,这是国内大型城市公园中的首创。在南主入口靠近主湖边的位置,对称设计了两个太阳能光电板相结合的景观廊架,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经技术转换后送入低压电网供公园使用,属于真正无污染的绿色能源。

2 竖向设计

优点

1、最大限度地保持和利用现有湖渠、微地形起伏等现状地形条件。根据森林公园具体建设条件,规划将主要的山形水系压缩到北五环路南部,在辛店村路和北五环路之间近1000m的南北距离内挖湖堆山,形成主湖在前、主山在后,山水相依的格局。其中,主山恰好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轴线的尽端,呈“镇山模式”,且与城市西北方向的西山遥相呼应。主山最高峰约48m( 相对于湖区常水位) , 海拔 86.5m。

2、为弥补主峰南北进深的不足, 同时丰富山体效果, 在主峰西南规划一座次峰, 约 28m(海拔 60.2m) 。在主峰东南, 主湖与洼里公园湖区及碧玉公园湖区相连地段的水面规划一系列小岛, 岛上堆山, 丰富水景层次,同时增强山体的连绵感。另在主山西南, 湿地区北侧堆筑近 20m 左右的小山, 作为主山之余脉;安立路西侧亦做微地形处理。

3、以主山为主体的南区山系通过生态廊道跨过北五环路继续向北区延伸, 形成一系列萦回曲折的低山丘陵( 5~10m) , 作为主山的余脉, 且与蜿蜒曲折的带状溪流相映成趣, 营造山林清流的气氛。

4、从环保、经济的角度出发,保证土方就地平衡。主山和周边各山体所需土方主要来自于主湖和湿地的挖掘。为了保证土体的稳定, 除表层种植土外, 土壤密实度应达到 92% , 坡度过陡处,应采用山石护坡。主湖挖方 333 万 m3;主山填方 483 万 m3;主山基底面积 42hm2;山体坡度低于 30% 。

5、总体格局以山水为特色, 中轴景观以简练、浑厚、质朴、清雅为设计主旨, 形成开阔豁朗的符合中国文化气质的宏观控制体系, 兼具中国传统人文审美和现代公园活力, 与中华传统人文精神紧密结合, 臻至形神兼备、意境深远、清新自

由的精神境界, 将成为具有文化与历史代表性的人文景观。

参考文献:胡洁 吴宜夏 吕璐珊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竖向规划设计》

3 水系

3.1 水系原始环境条件分析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园内水面包括三部分: 一是湖泊, 主要分布在南区的洼里公园和碧玉公园内, 水面面积约28.5hm2, 其中主湖面积22hm2, 现状洼里湖公园湖面5.2hm2, 现状碧玉公园湖面1.3hm2; 二是河道( 渠) , 水面面积约36hm2, 主要包括清河导流渠、仰山大沟、北区园内小河等; 三是规划湿地, 水面面积为8hm2。[1]

规划基址北边界为清河,清河导流渠自西北向东南穿过园区, 另在公园东部有近南北向伸展的仰山大沟。清河导流渠与仰山大沟均为森林公园内承担城市水利功能的河道, 其中, 清河导流渠既是清河向北小河供水的途径, 又和仰山大沟一起作为雨洪排泄的通道, 将城市雨洪向北排入清河。

3.2 主要优点分析

3.2.1 本身工程优点

1.建设文化背景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奥林匹克公园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奥运中心区重要的景观背景。其规划设计既要保证奥运赛时活动的需求, 又要符合建设一个多功能生态区域的长期目标的需要。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中的叠山理水, 要求掌握山水构成的规律, 把握山水的客观形貌和特点。只有掌握了山水构成的规律、形态, 才能创作出生动感人、典型化的山形与水系。水得地而流, 地得水而柔。山水结合, 才能组成完整的自然景观。真实的自然山水就是以山水为骨架的自然综合体。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山水方案构建山和水的组合。经过对颐和园、北海等传统园林山形水系的研究, 森林公园的山水组合最终定为“山环水抱、起伏连绵、负阴抱阳、左急右缓, 左峰层峦逶迤、右翼余脉蜿蜒、环顾龙湖胜景”的模式。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水系统设计就是结合现场的地形水系条件, 因地制宜地做出的“龙湖”——龙形水系。

“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它不仅是变幻莫测的神物, 更是炎黄子孙的祖先。没有一种图案可以如同龙纹一般代表着中国这个古老神秘的国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是司水的神明。腾云驾雾、排云布雨,

龙与水相互依存。唐代

篇四: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智能化系统项目

设计方案

二○○六年三月

目 录

第1章 工程概况 .................................................................................................................................... 1

第2章 需求分析 .................................................................................................................................... 2

2.1 奥运期间安全管理的有力保障 ................................................................................................... 2

2.2 “科技奥运”的充分体现 ........................................................................................................... 2

2.3 公园运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 3

第3章 工程建设内容 ............................................................................................................................ 4

第4章 总体设计原则 ............................................................................................................................ 5

第5章 设计依据 .................................................................................................................................... 7

第6章 安防及售验票智能化管理 ........................................................................................................ 9

6.1 视频监控系统 ............................................................................................................................... 9

6.1.1 系统功能 ................................................................................................................................ 9

6.1.2 系统结构 .............................................................................................................................. 10

6.1.3 前端摄像机布点原则 .......................................................................................................... 13

6.1.4 监控中心电视墙配置 .......................................................................................................... 16

6.1.5 系统技术性能要求 .............................................................................................................. 16

6.2 售验票系统 ................................................................................................................................. 21

6.2.1 系统主要功能 ...................................................................................................................... 22

6.2.2 系统结构 .............................................................................................................................. 22

6.2.3 售验票机的布置 .................................................................................................................. 27

6.2.4 系统技术性能要求 .............................................................................................................. 28

6.3 考勤管理系统 ............................................................................................................................. 33

6.3.1 系统结构 .............................................................................................................................. 34

6.3.3 系统主要功能 ...................................................................................................................... 34

6.3.4 系统技术性能要求 .............................................................................................................. 35

6.4 停车场管理系统 ......................................................................................................................... 36

6.4.1 系统功能 .............................................................................................................................. 36

6.4.2 系统结构 .............................................................................................................................. 37

6.4.3 出入口统计 .......................................................................................................................... 39

(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地图)

6.4.4 系统技术性能要求 .............................................................................................................. 40

6.5 电子巡更系统 ............................................................................................................................. 41

6.5.1 系统功能 .............................................................................................................................. 41

6.5.2 系统技术性能要求 .............................................................................................................. 41

6.6 周界报警系统 ............................................................................................................................. 41

6.6.1 系统功能 .............................................................................................................................. 42

6.6.2 探测器选型 .......................................................................................................................... 42

6.6.3 系统特点 .............................................................................................................................. 42

6.6.4 系统组成 .............................................................................................................................. 43

6.6.5 系统技术性能要求 .............................................................................................................. 43

第7章 机电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 ...................................................................................................... 44

7.1.1 系统功能 .............................................................................................................................. 44

7.1.2 系统管理内容 ...................................................................................................................... 44

7.1.3 系统结构 .............................................................................................................................. 44

7.1.4 各子系统的监控功能介绍 .................................................................................................. 45

7.1.5 系统的硬件配置 .................................................................................................................. 47

7.1.6 系统软件配置 ...................................................................................................................... 48

7.1.7 系统技术性能要求 .............................................................................................................. 49

第8章 信息智能化管理 ...................................................................................................................... 52

8.1 综合布线系统 ............................................................................................................................. 52

8.1.1 系统功能 .............................................................................................................................. 52

8.1.2 系统结构 .............................................................................................................................. 53

8.1.3 系统结构 .............................................................................................................................. 53

8.1.5 系统技术性能要求 .............................................................................................................. 56

8.2 计算机网络系统 ......................................................................................................................... 56

8.2.1 系统功能 .............................................................................................................................. 57

8.2.2 系统结构 .............................................................................................................................. 57

8.3 无线通讯系统 ............................................................................................................................. 59

8.3.1 主要功能 .............................................................................................................................. 59

8.3.2 系统构成 .............................................................................................................................. 60

8.3.3 系统配置 .............................................................................................................................. 60

8.3.4 系统技术性能要求 .............................................................................................................. 60

8.4 公共广播系统 ............................................................................................................................. 61

8.4.1 系统功能 .............................................................................................................................. 62

8.4.2 扬声器选型布点原则 .......................................................................................................... 64

8.4.3 游人求助系统点位布置原则 .............................................................................................. 65

8.4.4 系统结构 .............................................................................................................................. 66

8.4.5 系统技术性能要求 .............................................................................................................. 67

8.5 大屏显示系统 ............................................................................................................................. 69

8.5.1 系统功能 .............................................................................................................................. 70

8.5.2 系统结构 .............................................................................................................................. 70

8.5.3 点位设计 .............................................................................................................................. 70

8.5.4 大屏显示系统的点位布置 .................................................................................................. 73

8.5.5 系统技术性能要求 .............................................................................................................. 73

8.6 信息查询系统 ............................................................................................................................. 76

8.6.1 信息查询亭点形式 .............................................................................................................. 76

8.6.2 系统结构 .............................................................................................................................. 77

8.6.3 点位布置 .............................................................................................................................. 77

8.6.4 系统技术性能要求 .............................................................................................................. 78

8.7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网站 ............................................................................................................. 79

8.7.1 站点功能 .............................................................................................................................. 79

8.7.2 网站栏目结构 ...................................................................................................................... 80

8.8.1 系统总体结构 ...................................................................................................................... 81

8.8.2 系统频带规划设计 .............................................................................................................. 81

8.8.3 信号源部分设计 .................................................................................................................. 81

8.8.4 前端部分设计 ...................................................................................................................... 81

8.8.5 干线传输部分设计 .............................................................................................................. 81

8.8.6 分支分配网络及终端设计 .................................................................................................. 82

8.8.7 点位设计 .............................................................................................................................. 83

8.9 机房工程 ..................................................................................................................................... 84

8.9.1 系统概述 .............................................................................................................................. 84

8.9.2 系统功能 .............................................................................................................................. 85

8.9.3 建设内容 .............................................................................................................................. 85

8.9.4 机房建设需求表 .................................................................................................................. 85

8.9.5 工程分项 .............................................................................................................................. 86

8.10 智能公园集成管理系统(IPMS) .......................................................................................... 93

8.10.1 系统概述 ............................................................................................................................ 93

8.10.2 系统功能 ............................................................................................................................ 93

8.10.3 IPMS的目标 ....................................................................................................................... 94

8.10.4 系统架构 ............................................................................................................................ 95

8.10.5 软件实现过程 .................................................................................................................... 96

8.10.6 集成系统的接口技术 ........................................................................................................ 96

8.11 物业信息管理系统 ................................................................................................................... 97

8.11.1 系统概述 ............................................................................................................................ 97

8.11.2 系统功能 ............................................................................................................................ 98

8.11.3 系统构架 ............................................................................................................................ 99

8.11.4 设计和二次开发 .............................................................................................................. 100

8.11.5 系统安全性 ...................................................................................................................... 101

8.11.6 系统软件平台的建设 ...................................................................................................... 102 附件1:周界报警系统的选用 ........................................................................................................... 106

8.12 公园围挡设计现状 ................................................................................................................. 106

篇五: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

【背景简介】

一、南北两区打造中国最大城市园林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总面积680公顷,比颐和园与圆明园的面积之和还大,分为南北两区。其中公园南区面积为380公顷,进行了挖湖堆山的大面积景观设计和改造,建有主山、主湖。全部建造完成后的南区形成左急右缓,山环水绕的东方特色园林景观,同时,占地33公顷的奥运村北区(又称“国际区”)和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三个临时比赛场馆--网球中心、射箭中心、曲棍球场也建在森林公园南区西部。

二、公园核心景区--“仰山”

“仰山”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的主山,海拔86.5米,相对高度48米,位于五环路南侧、北京城中轴线上,是公园的核心景区。“仰山”的建设是利用鸟巢、水立方等周边场馆建设以及公园挖湖产生的土方堆筑完成,填方总量约500万立方米。

“天境”位于森林公园的“仰山”峰顶,这里高48米,海拔86.5米,为森林公园的最高点。登临“天境”向南可以看到公园主湖--“奥海”的全景,并且俯瞰鸟巢、水立方,北望北园全景,远眺燕山山脉,是全园的最佳观景地点。

三、“奥海”与“仰山”辉映

“奥海”位于“仰山”南侧,与“仰山”主峰相映,形成极具中国特色的山水景观。作为整个奥林匹克公园龙形水系的龙头部位,“奥海”也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主湖景区,面积达到24公顷,是森林公园中最为自然灵动之所在。

四、“朝花”“夕拾”台景色怡人

“朝花台”和“夕拾台”分别位于“天境”的东西两侧,两个平

台面积都有约百余平方米,站在平台上可以俯瞰主湖和奥运中心区景观。

五、“天元”:水中的观景平台

“天元”景区是从“仰山”南侧余脉伸入“奥海”水面形成的一个直径20米的圆形滨水广场。

六、“林泉高致”景致迷人

“林泉高致”叠瀑位于“仰山”的西南余脉,景区环境相对幽静,设有三潭两峰,景区蜿蜒曲折,全长约370米。

七、生态廊道连接南北两区

外形酷似大型过街天桥,桥上种植乔木、灌木、野花等各种植被,而且还有可供电瓶车穿梭的主路和供游人漫步游览的林间栈道??这座横跨北五环路,位于中轴线上的生态廊道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和北园之间人车通行的重要联络通道。

八、人造湿地和“叠水花台”

位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西侧的景观主要是各种湿地景观,其中尤以“叠水花台”设计最为独特和精致。

九、“露天演艺广场”紧邻南入口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露天演艺广场位于森林公园的南入口北侧,主湖“奥海”南岸,与奥林匹克景观大道贯通连为一体,面积约4万平米,可同时容纳2万名观众,为室外的大型集会和演出提供绝佳场地。

十、森林艺术中心充满浪漫

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区东部的原生林中,还设计了一组造型别致浪漫的建筑--森林艺术中心。建筑处于树林掩映之中,人、建筑、环境三者相依相融,以光影、色彩和层次感觉的艺术,构画创造一个崭新的休憩天地。

【优劣势分析】

优势

一、 风景宜人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在贯穿北京南北的中轴线北端,位于奥林匹克公园的北区,是目前北京市规划建设中最大的城市公园,这里被称为第29届奥运会的“后花园”,漫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鹬蒙碛谏剿碇小O杆趺淌鞒梢瘢缇担戏皆傲值男闫难庞氡狈缴剿陌蹴绱笃诤稀U庾昂蠡ㄔ啊痹毯呕毓樽匀坏穆躺碓浮D显拔止埃源笮妥匀簧剿肮鄣墓菇ㄎ鳎槐痹拔匀灰叭っ芰郑晌缤林参镏衷纯猓陨;ず蜕指垂δ芪鳌Q錾胶桶潞J瞧浔曛拘怨こ獭?/p>

二、 交通便利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