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玻璃易碎标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1:19:09 体裁作文
玻璃易碎标志体裁作文

篇一:玻璃易碎品管理规定

1、目的:

为防止玻璃、瓷片、硬质塑料等易碎制品的正常或非预期使用下发生破裂,给产品造成安全危害。

2、范围:

适用于我厂生产活动场所的玻璃及硬质塑料的控制。

3、职责:

3.1生产车间:对生产活动场所的玻璃等易碎制品的使用、维护、保管和监视负直接责任;相关岗位上的操作工,对这些物品的安全使用负直接责任;

3.2、生技部:负责玻璃等易碎制品使用情况的监控,同时负责相关技术性支持文件的起草和拟定;质检科有权在出现玻璃等易碎制品使用中出现意外情况时,要求停机整改,并确认整改完成后恢复正常生产。

4、玻璃等易碎制品的控制

4.1、所有生产场所的建筑物的窗户上,采用玻璃等易碎制品的窗玻璃必须加贴玻璃纸。所有设备上禁止使用玻璃等易碎制品,必须采用类似玻璃等透明装置的部分,必须采用有机玻璃或其他类玻璃的透明材料。非生产所必须的易碎物品(如个人的玻璃制茶杯或陶瓷杯、个人照明用具等)禁止带进生产区域和仓库区域。

4.2、生产区域内的操作员工不得佩戴眼镜,若因近视必须佩戴眼镜的,其镜片必须是采用树脂等坚固材料制成的,以防对人身和产品造成安全威胁。

4.3、生产区域内必须使用的玻璃等易碎制品,如钟表(罩)、灯管,须在带入生产区域前在玻璃等易碎制品表面包装一层透明的塑料薄膜

或加固塑料套;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时检查,使用结束后及时撤离生产区域。

4.4、原则上,在生产区域内,不得将照明灯直接安装在操作台或有裸露产品的生产线的正上方;对已安装的所有照明设施的固定装置应加以保护,并安装防爆装置,以防其破损而造成对产品的污染。

4.5、实验室等其他部门使用的玻璃等易碎制品,使用人员必须小心操作,谨防打破。如不慎打破应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清扫,并在之后一周的生产过程中加强目视检查频率,注意有无玻璃碎杂混入的情况。

4.6、原则上生产区域禁止带入或使用玻璃等易碎制品,必要情况下的使用,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任何员工不得将茶具、餐具等物品带入生产区域;不得佩戴任何玻璃或类玻璃的饰品。

4.7、因测量和监控环境温度工作需要带入生产区域的温度计,不得采用玻璃温度计;若条件不允许,必须采用玻璃温度计的,可采用煤油或酒精温度计,严禁使用水银温度计;带到生产区域的温度计,必须严加保护,采用必须的安全防护措施,小心操作,整个测温的过程应是在测温操作人员的视线范围内进行,中途操作人员不得离开现场,测量工作完成后及时取回温度计。

4.8、因监测环境卫生时必须带到生产区域的培养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采用非玻璃制成的为好。若采用玻璃平板,操作人员必须仔细操作,在采样过程中全程进行监控。

4.9、因生产需要必须对空气进行消毒的车间,采用紫外线杀菌灯的,应采用灭菌筒装置,不得将灯管直接暴露在防护筒外。

4.10、采用紫外线杀虫灯进行杀虫的区域,将杀虫灯安装在离操作台或有裸露产品的区域2米以外;灭虫灯装置的托盘必须安装,并且保持完好,有专人定期检查灯管工作情况。

4.11、在使用有机玻璃的位置,生产车间应经常检查有机玻璃的自然褪化情况,以防止其自然的脱落或爆裂;在检查发现有褪化迹象时应及时予以更换。

4.12在操作之前,开机人员对现场的玻璃等易碎品进行检查。

5、玻璃等易碎制品监控的记录:

5.1各工序负责人每天检查生产区域内的玻璃及硬质塑料状况,并记录在《玻璃制品、硬质塑料、利器检查表》上。

6、特殊情况的处理:

6.1、出现意外情况时,制炼车间立即停止生产,清理并隔离受污染产品,并填写《利器、玻璃及硬质塑料破损/遗失报告》

6.2、质检科协助制炼车间彻底查明原因,形成书面报告,确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必要时将报告呈总经理签署意见。

6.3、制炼车间及时对出现使用玻璃等易碎制品的设备进行维修,清理事故现场,并在经质检科检查无隐患同意后方可重新开机继续生产。

6.4任何玻璃制品或其他硬塑料制品的破碎都必须立即报告给车间(班组)负责人,负责人必须隔离破碎区域,生产要在10米以外的地方进行。还要报告生产调度长或车间主任,生产调度长或车间主任还要监督清理工作。如果必要,要把破碎的危险区域标记出来,危险区域的员工不得随意移动,必须经过指定通道离开车间,脱掉可能被污染的工作服和加工用具。 有可能被污染的工作服等要永久撤出加工环

节,当人员离开的时候,鞋子要严格清洗,严禁人员,交通工具,产品进入污染区域。污染产品不能离开这个区域,干燥的笤帚和铲子用来清楚碎屑,放入适合的容器,碎屑要直接带出加工车间,仔细检查破碎发生区域,以便消除碎屑残留的风险,需要用吸尘器/低压水管(除非附近有排水沟)来打扫破碎的碎屑。

6.5处理受影响的产品

要评估产品污染的风险,并且产品的污染风险要记录下来(批次号和数量),所有暴露在破碎发生区域2米以内的产品都要视为污染产品,除非有特殊情况,并且这个记录得到在场生产调度长或车间主任的同意。所有潜在的受污染的容器和托盘都要小心的拿到室外,并用低压的水流冲洗掉细小的碎屑,在破碎附近的已经包装的产品必须由在场的生产调度长检查后才能放行。在破碎区域经过最后的检查后,生产调度长解除限制,碎片处理和清洁工具在处理碎片之前要拍照以便进一步的追查,碎片的处理必须是小心将碎片包起来, 将装碎片的塑料袋和碎片一起放入发泡箱,使用其他的箱子要经过批准,清洁工具要放入封口的塑料袋,拿到室外用低压水管冲洗,要在排水沟上面冲洗,再次进入工厂之前要检查鞋子。

篇二:玻璃制品和易碎品管理制度

玻璃制品及易碎品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LY-03-31

一、目的

为防止厂区内的玻璃制品和其他易碎品破裂后,对作业人员和产品造成安全性危害,以及日常对生产区内玻璃和易碎品的管理,特制定此制度指导玻璃及易碎品管理和破碎后操作处理。

二、范围

适用于对本公司的玻璃制品及易碎品的管理和破碎后操作处理。

三、责任

综合组负责制定和修改本制度以及检查相应记录,各车间班组长负责对生产区内玻璃及易碎品登记和日常管理,并且负责在破碎后的安排处理。质量主管和车间主管负责对发生玻璃制品破裂区域产品进行确认。

四、内容

1、检查玻璃制品和易碎品的使用状况

1.1 由各班主长登记直接接触产品的生产区内玻璃制品和易碎品,并每个班次检查,每周检查其他区域内玻璃制品和易碎品,确保处于良好受控状态,防止其破裂造成产品污染和人员伤害。

1.2 玻璃制品和易碎品破碎时,现场人员要立即报告给组长,组长立即隔离破碎区域,停止该区域的生产,并安排人员即时进行清理。

2、 清理程序和碎片处理

2.1 如果必要,将破碎危险区域标记出来。在处理碎片之前拍照以便进一步的跟踪追查。

2.2 组长安排人员找到所有玻璃碎片,确定所有可能被污染的物料。

2.3 危险区域的员工不得随意移动,必须通过指定通道离开车间,换掉可能被污染的工作服;人员离开时,工作鞋要严格清理。

2.4 严禁其他员工、产品进入污染区域,污染产品不能离开该区域。

2.5 用干燥的扫把和撮箕清除碎片,将碎片用塑料袋小心装起来,用废纸将其包住,并在废纸外用红色笔标注“内有玻璃碎片,危险”字样,最后丢入垃圾箱。

2.6 仔细检查碎片发生区域,以便消除碎屑残留的风险。

2.7 将清洁工具放入封口的塑料袋,拿到室外用低压水管在排水沟上面冲洗,处理人员处理完毕后,必须清洗鞋子方可进入车间。

3、 受影响产品、工器具的处理

3.1 评估产品受污染的风险,并且将产品的污染风险做记录(包括产品批次和数量),经评估已污染的产品用低压水管冲洗后,确保无危害方可正常使用,否则作为垃圾遗弃。所有暴露在碎片发生区域2平方米以内的产品都视为污染产品,如有特殊情况,必须经质量主管和生产主管同意。

3.2 所有受污染或可能受污染的工器具都须小心拿到室外,并用低压水流冲洗掉细小的碎屑,经检查无危害后才能进入加工环节。不能移动的机械设备应用小刷子轻轻刷干净,经检查确认无危害后才能使用,在刷拭过程中注意不要污染到其他产品。

3.3 在破碎附近已经包装的产品必须由质量主管和在场生产负责人共同检查评估后才能放行。

4、 后期工作

4.1 在破碎区域经过最后的检查后,质量主管和生产主管方可以宣布解除隔离,恢复该区域的生产。

4.2 查找并确定引起玻璃制品(易碎品)破碎的原因,采取适宜的整改措施以防再次发生。如属人为因素所造成,应视现场情况对责任人进行处理。

4.3 玻璃制品(易碎品)处理的整个过程要详细记录在《玻璃制品(易碎品)检查破碎记录》上。

五、相关记录

1、《生产区域玻璃窗户、玻璃制品和易碎品登记记录》

2、《玻璃制品(易碎品)检查破碎记录》

篇三:玻璃易碎品、利器管理标准

篇四:生产车间玻璃易碎品管理规定

生产车间玻璃易碎品管理规定

1 目的

为了防止生产车间内、车间控制室内易碎玻璃品对生产产品等造成安全性危害,特制定对玻璃易碎品的管理规定。 2 范围

玻璃制品等易碎物品。 3易碎玻璃制品的管理规定

3.1 非生产所必须的易碎玻璃物品(如个人照明用具)不得进入生产车间区域。

3.2如因特殊条件所限或为了不影响某种材料的使用性能,必须要易碎玻璃制品带进车间,应对易碎玻璃制品进行适当的屏蔽保护,并对使用前和使用后的玻璃易碎品进行检查;如发现使用后的易碎物容器出现破损,应对受影响的产品进行隔离和做保护处理,使之不至于产生对原辅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安全隐患。

3.2.1 控制室内、生产车间内的照明灯管应采用有机玻璃板或灯管防护罩进行屏蔽保护,防止灯管破碎对生产造成安全危害。

3.2.2 对控制室内、生产车间内的电子监控器和应急指示灯应进行有效的管理,防止破碎对生产产品造成安全危害。

3.2.3生产车间和控制室内所有易碎品应指定人员每周检查一次,并进行记录。一旦发现已破碎或有破碎迹象的要及时进行更换处理。 3.2.4 化验室、机修、电工等外围协助部门因工作需要携带玻璃器皿、灯管、用具(如试管、试验用玻璃瓶等),化验员、维修人员在工作

期间应保持玻璃器皿、用具的相对隔离和安全,使之不至于对生产产品造成安全危害,并对带入和带出的数量进行清点,以免易碎物品遗留在生产车间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3.3 生产过程中如有产生玻璃及易碎品废弃物,应及时全面的清理,置于控制室内、生产车间以外的垃圾桶中,不得在生产车间内随意放置易碎物品。

玻璃易碎标志

3.4 为了不影响生产使用效果,且对生产产品质量安全产生影响,可以不安装屏蔽保护装置。 3.5玻璃易碎品破碎事故处理

3.5.1 对事故现场进行全面的清理、检查,确保没有易碎物品碎片残留现场,以防止后续的生产产品再次受到污染,并将处理情况记录于《生产车间玻璃易碎品巡检记录表》里。若同一地点连续出现玻璃损坏现象,应制定纠正预防措施。

3.5.2 对事故现场3米半径范围内以及可能受到玻璃易碎物品碎片污染的所有原辅材料、半成品和(或)成品进行识别、隔离。若确定没有造成污染将作为合格品处理;若确定已经造成污将产品做报废处理。 4记录

附:《生产车间玻璃易碎品巡检记录表》 5附则

本标准适应于制油一车间、制油二车间及附属工段

生产车间玻璃易碎品巡检记录表

记录人: 审核: 检查记录符号:正常(√)隐患(O )损坏(X )

篇五:玻璃等易碎、易损品及异物控制程序

XXXXXX有限责任公司

玻璃等易碎、易损品及异物控制程序

1.目的

确保能防止玻璃、硬质塑料等异物对产品的污染。

2.适应范围

适用于工厂所有产品及原辅料存放和加工的车间和仓库及外围(厂区内),包括厂房、设施及人员控制。

3.职责和权限

3.1 当班负责人负责检查车间的所有控制点和员工的行为规范;

3.2 仓库管理员负责检查仓库的所有控制点;

3.3 当班负责人负责处理异物污染事故。

4.异物分类

按异物来源对异物进行分类

4.1原辅料带来异物

4.2员工进出车间带入异物

4.3生产设备、工具、工厂设施等的易损部件造成异物

4.4员工受伤带来的污染

5绘制工厂异物风险点分布图,并逐一编号填写《风险点清单》,并在表中注明风险等级检查频率

5.1风险等级

5.1.1三级---散装品/在制品区域的灯管、灯罩、仪表盘、硬质塑料手柄及工具、窗户玻璃等能直接浸入产品的风险。

5.1.2 二级---有包装的原料/成品区域的灯管、灯罩、仪表盘、窗户玻璃等易碎品及虫鼠风险;

5.1.3一级---发生频率低,且即使发生也不易进入产品的风险点。

6原辅料带来异物控制

6.1包装材料异物的控制

6.1.1纸箱、塑料袋、标贴进厂按验收要求进行检查;分发到车间使用时,车间有专门的包材区域,与产品生产车间隔离开。

6.1.2生产使用中发现有质量问题或异物混入问题,车间负责人应将情况及时反馈到业务部,并停止使用该批包材,等待处理意见。业务部联络厂家了解情况,并要求调查事件发生原因并提供改善措施报告,存档备案。

6.2带来异物的控制

6.2.1原料入厂使用,应在车间外进行开箱,去除外包装后方能进入车间使用,开箱操作有工具,有双层塑料袋的原料,应将外层塑料带套住纸箱再提出物料,防止物料包装黏附有胶带碎片或夹带其他异物,操作员应检查确认进入车间的物料包装表面没有异物。保持地面干净,操作中产生的纸屑、塑胶带、扎袋绳等废弃物及时投入垃圾箱。

6.2.2原料加工过程中,产品的异物情况应记录在案。一般植物性异物(稻草、树枝、树叶、木屑)和严重异物(动物毛发、塑料丝、线、塑料膜、硬果壳,稻壳、砂石)等只登记种类,危险异物(硬竹木片、硬塑料片、金属、玻璃或动物活体)或者不常见的特殊异物(只在该批物料出现,其他批次没有发现)要求登记个数和粘贴样本。品管部负责对半成品或成品进行异物抽测,发现有危险异物的产品应及时反馈生产负责人,不合格的产品进行返工。异物的成品抽测实施一定的奖罚制度,提高员工的选别能力和责任心。所有成品经过一道输送带选别的最后异物检测,应记录检测结果,发现有危险异物即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进行返工。

6.2.3所有产品要求过金属探测器。有过磁棒的产品,每小时应清理一次磁棒。

7员工进出车间带来异物控制

7.1员工进入车间,要严格遵守员工卫生安全规范。

8生产设备、设施等的易损部件造成异物控制

8.1设施、设备造成异物控制

每班生产前,进行逐一核查风险点情况,并填写《车间安全检查记录》,确认一切正常方可进行生产。如有不正常情况发生,应填写《安全检查不合格项报告及处理记录》并在30分钟内报告厂长,待厂长处理。 9安全事故处理程序

9.1 出现如下情况启动安全事故处理程序:

9.1.1 生产过程中突发玻璃、设施、设备易损件破碎、遗失情况;

9.1.2检查时发现玻璃、硬质塑料及其它易损件破碎、破损、遗失情况;

9.1.3 其它安全事故,如现场发现不明来源异物污染等。

9.2 安全事故处理步骤;

9.2.1 事故发生后,岗位工作人员在30分钟内通知当班负责人;

9.2.2 当班负责人接报后,立即通知全部相关工序停止生产.

9.2.3 当班负责人组织生产、质检相关人员成立事故处理小组;

9.2.4 根据安全事故发生的不同情况,相应采取如下措施:

9.2.4.1散装制品区域突发事故属玻璃、硬质塑料破碎,不可拼接复原时,所有现场污染及流经的工序的产品报废/返工,并彻底清洁生产线。查找并排除玻璃事故发生的隐患后才能恢复生产,并填写《突发事件准备响应记录》,《不合格品报告》;

9.2.4.2散装制品区域突发玻璃、硬质塑料破碎,可拼接复原时,必须找到所有缺失的部分。查找并排除玻璃事故发生的隐患后才能继续下面的工序,并填写《突发事件准备响应记录》;

9.2.4.3散装制品区域班前检查时发现玻璃、硬质塑料破碎,不可拼接复原时,前一班生产的全部产品报废/返工。查找并排除玻璃事故发生的隐患后才能恢复生产,并填写《安全检查不合格项报告及处理记录》,《不合格品报告》;

9.2.3.4散装制品区域班前检查时发现玻璃、硬质塑料破裂,可拼接复原时,必须找到所有缺失的部分。查找并排除玻璃事故发生的隐患后,才能继续下面的工序,并填写《安全检查不合格项报告及处理记录》;

9.2.3.5散装制成品区域班前检查时发现玻璃、硬质塑料破裂,但未缺失时,必须确认破裂的玻璃没有任何缺失。查找并排除玻璃事故发生的隐患后,才能继续下面的工序,并填写《安全检查不合格项报告及处理记录》;

9.2.3.6散装制品区域班前检查时发现玻璃、硬质塑料破裂,但未缺失时,必须确认破裂的玻璃没有任何缺失。查找并排除玻璃事故发生的隐患后,前一班所有产品才能继续下面的工序,并填写《安全检查不合格项报告及处理记录》;

9.2.3.7包装好的制成品区域突发玻璃、硬质塑料破碎事故,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实施报废/返工/放行等措施,且必须查找并排除玻璃事故发生的隐患,并填写《突发事件准备响应记录》;

9.2.3.8检查时发现设备紧固件脱落、生产工具遗失时,分析可能受污染产品。查找出脱落件、遗失工具消除安全隐患后方可开工,填写《安全检查不合格项报告及处理记录》;不能找出脱落件、遗失工具对可能受污染产品作报废处理,填写《《安全检查不合格项报告及处理记录》;如无时间立即进行查找,将可能受污染的产品用密闭容器盛装,做为不合格品单独存放,等待处理,填写《安全检查不合格项报告及处理记录》,《不合格品报告》。

9.2.3.9生产时突发设备紧固件脱落、生产工具遗失时立即停生产,分析可能受污染产品。查找出脱落件、遗失工具方可开工,填写《突发事件准备响应记录》;不能找出脱落件、遗失工具对可能受污染产品作报废处理,填写《突发事件准备响应记录》、《不合格品报告》;如无时间立即进行查找,将可能受污染的产品用密闭容器盛装,做为不合格品单独存放,等待处理,填写《突发事件准备响应记录》,《不合格品报告》。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