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古语树怕没皮人怕没脸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1:20:57 字数作文
古语树怕没皮人怕没脸字数作文

篇一:2014高考二轮复习题点训练:专题8 写作训练

2014高考二轮复习题点训练:专题8 写作训练

第八章 写作训练

题点训练一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目标解说]

在任何时候抓审题立意训练都很重要。二轮作文训练中,还是要抓好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训练。训练时要突出三个关键词:①读懂,②方法,③角度。

一、新材料作文 审题基本方法训练

1.提炼中心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边练边悟 试用提炼中心法写出下列材料的立意。

(1)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 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据此,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①做人不 应该随随便便;②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2)两个台湾观光团到伊豆半岛旅游。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一个观光团的导游连声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让大家受累了。”另一个观光团的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我们现在走的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窝大道,请大家快乐地体验它的与众不同吧!”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整体把握材料。同样的情况,在不同的人心里由于意念的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态度。同样的路,同样的游客,不同的导游给出不同的诠释,当然,带给游客的心境也不一样。由此可以写:同样的境遇,以不同的心态看待,感受就截然不同;相同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换一种角度欣赏风景,换一种心情体验人生。

2.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材料中人物的评议性语句自然是关键句,但千万不可忽视命题者的提示性语言,它们往往才是真正的关键句。

边练边悟 请用抓关键句法写出下列材料的立意。

(1)一只小蚂蚁跟着哥哥去寻食,突然下起了大雨,哥哥对着小蚂蚁喊:“快跑!”小蚂蚁却看见蜗牛在雨中慢悠悠爬着,不慌不忙,它就问哥哥:“为什么蜗牛不跑?”哥哥说:“没伞的孩子就得拼命奔跑。”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没伞的孩子就得拼命奔跑”是关键句,其中“伞”是个喻体,比喻可以给人提供保护的外部条件,诸如富裕的家境、杰出的父母、超人的优势等等。由此可写:没有优越外部条件的人就必须努力拼搏。

(2)2011年度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索尔·佩尔马特,在得知获奖时淡定地说:“我终于也有自己的停车位了。”

在该校中,有一排写着“NL”(诺贝尔桂冠得主的英文缩写)标志的停车位,是专门为诺奖得主服务的,这是学校的唯一奖励,也是学校向他们致敬的特有方式。

得了诺贝尔奖,不涨工资不升职,照样上课、监考、做实验,不同的是他们的车终于有地方停了。

对于这个奖励措施,伯克利的教授们这样说 :“做学问如果没有一颗淡定的心,就没法继续,更不可能前进。”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教授们的话是关键句,据此可这样立意:做人(学问)有了淡定之心,方能前进。

3.由果推因法

事物之间都是互相联系的。有很多事物都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边练边悟 请用由果推因法写出下列材料的立意。

(1)兔子站在山涧的边缘,望着对面草地上的绿草,垂涎三尺。但山涧有几十米宽,除非长着翅膀的鸟才能到对岸。兔子心想,自己长着翅膀就好了,那样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飞到对面的草地上美餐一顿……忽然一股巨大的旋风刮过来,兔子被刮上天空,它只觉得天旋地转,一会儿它轻轻地落在了地上。

自己竟然“飞”过了山涧!黄牛、山羊、野猪等动物见山涧对面飞过来一个东西,惊呆了:这个会飞的东西竟是兔子!从此,兔子成了动物界的体育明星。黄牛、山羊、野猪先后请兔子到自己的领地给自己的同类作报告。兔子常伴着阵阵掌声登上讲台,慷慨陈词,讲自己飞跃山涧的实践与体会,在一片赞赏和喝彩声中,兔子觉得自己真的成了一只会飞的兔子了。一天,它站在山涧边上,为大家再次表演飞跃山涧的绝技,只见它用足力气,猛地向对面跃去。可是,它只“飞”出几米便坠到山涧里去了。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本题可用由果推因的方法来审题立意,兔子之所以会坠入山涧,原因就是没有认清自己仅仅是只兔子,根本不会飞翔,故考生可从以下角度立意:①正确认识自己,在鲜花与掌声中别迷失自我;②正确看待鲜花与掌声,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③生活中的“偶然”未必就是“必然”,我们应该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偶然”。

(2)一只公鸡在田野里为自己和母鸡们寻找食物。它发现了一块宝玉,便对宝玉说:“若不是我,而是你的主人找到了你,他会非常珍惜地把你捡起来,但我发现了你却毫无用处。我与其得到世界上的一切宝玉,倒不如得到一颗麦子好。”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公鸡为什么不愿得到宝玉,而愿意得到一颗麦子?因为“麦子”能吃,“宝玉”不能吃。据此可以这样立意:①自己需要的才是最珍贵的,②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4.抓关系法

新材料作文中提供的对象、要素多是多元的,能从中抓住一对关系或一组矛盾来审题立意,不仅能扣题,而且往往被视为立意深刻。

边练边悟 请用抓关系法写出下列材料的立意。

(1)一片罂粟开花了,娇艳美丽的花朵在风中摇曳。

罂粟对过路的人说:“如果你能采食我的果实,一 定会给你带来快乐。”

路人对罂粟说:“如果陶醉于你片刻的快乐,就会给我带来长久的痛苦!”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这则对话有一个“快乐”与“痛苦”的矛盾问题,抓住了这两者的辩证关系,立意就准确了。如:快乐与痛苦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老师去为学生准备咖啡,回来时端着一大壶咖啡和各式各样的杯子,这些杯子有陶瓷的、塑料的、玻璃的、水晶的,有的普通,有的昂贵,有的精致,老师让大家随意享用。

等每个学生都端起一杯咖啡,老师说话了:“你们注意到了吗?所有好看昂贵的杯子都被用了,剩下了那些朴素便宜的杯子。杯子不会让咖啡的质量变得更好,很多时候,只是让它变得更贵一些,甚至,有时候,让人忽略了我们到底在喝什么。”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所给的是一则寓意性材料,核心内容主要是围绕“咖啡与杯子”来谈的,因而要加以联想引申,要将“咖啡与杯子”上升到社会生活层面,挖掘其深层的指代意蕴。通过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咖啡”实际上就是生活的本身与本质,而“杯子”只是外在的形式而已,因为学生要喝的是“咖啡”,“杯子”只是盛咖啡的工具。因此,“咖啡”与“杯子”的关系,就是主与次、本与末、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这则材料的含意也就是生活中我们不能主次不分、本末倒置,不能迷失在那些不重要的东西上。

5.求异同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此法主要适用于多则材料型。

边练边悟 请用求异同法写出下列材料的立意。

(1)材料一 古语:树怕没皮,人怕没脸。俗语:死要面子活受罪。

材料二 林语堂先生说过:中国人的脸面,不但可以洗,可以刮,还可以争,可以留,有时好像争面子是人生的第一要义,甚至可以倾家荡产而为之。

材料三 时值暑假,来自京沪一些医院的整形外科统计数字显示,青少年占到了就诊人数的60%至70%,就诊的青少年除了极少数因为无耳、兔唇等原因必须进行修补以外,绝大多数是为了“锦上添花”,有的甚至举着一些名模明星的照片前来就诊,照片上的形象就是其整形标准。社会心理学家指出,由于缺乏人生阅历和渴望被周围人承认的双重原因,青少年比成年人更容易被“面子”观念困扰。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该题适合用求异同法,异中求同。

上述三则材料都是讲的中国人的“面子”。“面子”在这里有两重含义,浅层的是指人生理上的脸面,深层的是指人心理和精神上的脸面。中国人爱争面子,在国人看来,面子是人们身份的标志,有面子是才干的表现。面子关系着人的尊严、荣誉。国人看重脸面,这对于维系人情和稳定社会不无积极意义,但超过一定的“度”,就会变成虚荣,就会产生浅薄,就会导致社会风气的浮靡奢华。然而,为了面子而不顾实际,为了形象而不顾人的死活,却是当前某些人的一种通病。

面子关乎人们的尊严、荣辱,当然要讲,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面前,要面子就是讲尊严。但是,面子不等于虚荣心,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更不能为了所谓的政绩而劳民伤财、弄虚作假。有时候,勇于暴露自己的缺点,恰恰是给自己争来了面子。我们要的是表里如一、形式内容相统一的面子。

(2)美国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富兰克林有句耐人寻味的名言:“空无一物的袋子是难以直立起来的。”

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沈尹默先生有句深深触动人们内心的诗句:“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依靠着。”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可以寻找两则材料的内在联系。前一则材料的内涵是告诫人们要充实自我,后一则材料的内涵是告诫人们要自立自强。合起来说,就是:人,既要不断充实自我,又要自立自强。

二、多角度立意,寻找最佳立意

新材料作文都可以多角度立意。一般而言,材料中不同的人、事、物就是不同的立意角度,甚至主要的人、事也有多角度立意。

立意可以多角度,但写进文中的却只能有一个,于是,要在众多立意中寻找最佳立意。什么是最佳立意呢?从命题角度讲,符合命题人意图的就是最佳的。命题人命题时总是有把材料放在一定的时代、社会背景,暗含时代、社会特点的考量;有重视考查学生思辨能力的意图。凡能符合这些意图的,就是最佳立意。从材料角度看,从主要人物、主要事件角度立意,就是最佳立意。从考生自己看,能利于发挥,且易出彩的立意就是最佳立意。

边练边悟 请对下面材料进行审题立意,并注意多角度立意和最佳立意。

1.小镇里住着一位先知。当异乡人 来到先知的住处时,已是入夜时分,门开着。他叫唤两声,无人答应,就自行进入。

那是一个很大的房间。一盏点燃的煤油灯,就摆在离门口不远处的一张大桌子上,但桌边却空无一人。无数飞蛾绕着煤油灯的亮光飞舞。慢慢适应屋内的明暗后,异乡人发现在房间深处的一个角落,还有一张小桌子,桌上点着一根蜡烛。先知就坐在小桌子前,对着烛光看书。异乡人走过去,向先知致了意,疑惑地问道:“先知啊,这个烛光比起煤油灯的灯光暗淡许多,您为什么不在煤油灯下,反而在这里看书呢?”

先知抬起头,微笑着说:“那盏较亮的煤油灯是我为了飞蛾而设的,这样我才能安静地在这里看书,不受干扰啊!”

(1)多角度立意:

①先知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飞蛾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灯光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佳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二:高考语文(江苏专版)大二轮总复习题点训练第八章 写作训练 题点训练一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第八章 写作训练

题点训练一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目标解说]

在任何时候抓审题立意训练都很重要。二轮作文训练中,还是要抓好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训练。训练时要突出三个关键词:①读懂,②方法,③角度。

一、新材料作文审题基本方法训练

1.提炼中心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边练边悟 试用提炼中心法写出下列材料的立意。

(1)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据此,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①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②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2)两个台湾观光团到伊豆半岛旅游。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一个观光团的导游连声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让大家受累了。”另一个观光团的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我们现在走的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窝大道,请大家快乐地体验它的与众不同吧!”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整体把握材料。同样的情况,在不同的人心里由于意念的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态度。同样的路,同样的游客,不同的导游给出不同的诠释,当然,带给游客的心境也不一样。由此可以写:同样的境遇,以不同的心态看待,感受就截然不同;相同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换一种角度欣赏风景,换一种心情体验人生。

2.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材料中人物的评议性语句自然是关键句,但千万不可忽视命题者的提示性语言,它们往往才是真正的关键句。

边练边悟 请用抓关键句法写出下列材料的立意。

(1)一只小蚂蚁跟着哥哥去寻食,突然下起了大雨,哥哥对着小蚂蚁喊:“快跑!”小蚂蚁却看见蜗牛在雨中慢悠悠爬着,不慌不忙,它就问哥哥:“为什么蜗牛不跑?”哥哥说:“没伞的孩子就得拼命奔跑。”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没伞的孩子就得拼命奔跑”是关键句,其中“伞”是个喻体,比喻可以给人提供保护的外部条件,诸如富裕的家境、杰出的父母、超人的优势等等。由此可写:没有优越外部条件的人就必须努力拼搏。

(2)2011年度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索尔·佩尔马特,在得知获奖时淡定地说:“我终于也有自己的停车位了。”

在该校中,有一排写着“NL”(诺贝尔桂冠得主的英文缩写)标志的停车位,是专门为诺奖得主服务的,这是学校的唯一奖励,也是学校向他们致敬的特有方式。

得了诺贝尔奖,不涨工资不升职,照样上课、监考、做实验,不同的是他们的车终于有地方停了。

对于这个奖励措施,伯克利的教授们这样说:“做学问如果没有一颗淡定的心,就没法继续,更不可能前进。”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教授们的话是关键句,据此可这样立意:做人(学问)有了淡定之心,方能前进。

3.由果推因法

事物之间都是互相联系的。有很多事物都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边练边悟 请用由果推因法写出下列材料的立意。

(1)兔子站在山涧的边缘,望着对面草地上的绿草,垂涎三尺。但山涧有几十米宽,除非长着翅膀的鸟才能到对岸。兔子心想,自己长着翅膀就好了,那样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飞到对面的草地上美餐一顿??忽然一股巨大的旋风刮过来,兔子被刮上天空,它只觉得天旋地转,一会儿它轻轻地落在了地上。

自己竟然“飞”过了山涧!黄牛、山羊、野猪等动物见山涧对面飞过来一个东西,惊呆了:这个会飞的东西竟是兔子!从此,兔子成了动物界的体育明星。黄牛、山羊、野猪先后请兔子到自己的领地给自己的同类作报告。兔子常伴着阵阵掌声登上讲台,慷慨陈词,讲自己飞跃山涧的实践与体会,在一片赞赏和喝彩声中,兔子觉得自己真的成了一只会飞的兔子了。一天,它站在山涧边上,为大家再次表演飞跃山涧的绝技,只见它用足力气,猛地向对面跃去。可是,它只“飞”出几米便坠到山涧里去了。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本题可用由果推因的方法来审题立意,兔子之所以会坠入山涧,原因就是没有认清自己仅仅是只兔子,根本不会飞翔,故考生可从以下角度立意:①正确认识自己,在鲜花与掌声中别迷失自我;②正确看待鲜花与掌声,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③生活中的“偶然”未必就是“必然”,我们应该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偶然”。

(2)一只公鸡在田野里为自己和母鸡们寻找食物。它发现了一块宝玉,便对宝玉说:“若不是我,而是你的主人找到了你,他会非常珍惜地把你捡起来,但我发现了你却毫无用处。我与其得到世界上的一切宝玉,倒不如得到一颗麦子好。”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公鸡为什么不愿得到宝玉,而愿意得到一颗麦子?因为“麦子”能吃,“宝玉”不能吃。据此可以这样立意:①自己需要的才是最珍贵的,②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4.抓关系法

新材料作文中提供的对象、要素多是多元的,能从中抓住一对关系或一组矛盾来审题立意,不仅能扣题,而且往往被视为立意深刻。 边练边悟 请用抓关系法写出下列材料的立意。

(1)一片罂粟开花了,娇艳美丽的花朵在风中摇曳。

罂粟对过路的人说:“如果你能采食我的果实,一定会给你带来快乐。”

路人对罂粟说:“如果陶醉于你片刻的快乐,就会给我带来长久的痛苦!”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这则对话有一个“快乐”与“痛苦”的矛盾问题,抓住了这两者的辩证关系,立意就准确了。如:快乐与痛苦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古语树怕没皮人怕没脸

(2)老师去为学生准备咖啡,回来时端着一大壶咖啡和各式各样的杯子,这些杯子有陶瓷的、塑料的、玻璃的、水晶的,有的普通,有的昂贵,有的精致,老师让大家随意享用。

等每个学生都端起一杯咖啡,老师说话了:“你们注意到了吗?所有好看昂贵的杯子都被用了,剩下了那些朴素便宜的杯子。杯子不会让咖啡的质量变得更好,很多时候,只是让它变得更贵一些,甚至,有时候,让人忽略了我们到底在喝什么。”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所给的是一则寓意性材料,核心内容主要是围绕“咖啡与杯子”来谈的,因而要加以联想引申,要将“咖啡与杯子”上升到社会生活层面,挖掘其深层的指代意蕴。通过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咖啡”实际上就是生活的本身与本质,而“杯子”只是外在的形式而已,因为学生要喝的是“咖啡”,“杯子”只是盛咖啡的工具。因此,“咖啡”与“杯子”的关系,就是主与次、本与末、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这则材料的含意也就是生活中我们不能主次不分、本末倒置,不能迷失在那些不重要的东西上。

5.求异同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此法主要适用于多则材料型。 边练边悟 请用求异同法写出下列材料的立意。

(1)材料一 古语:树怕没皮,人怕没脸。俗语:死要面子活受罪。

材料二 林语堂先生说过:中国人的脸面,不但可以洗,可以刮,还可以争,可以留,有时好像争面子是人生的第一要义,甚至可以倾家荡产而为之。

材料三 时值暑假,来自京沪一些医院的整形外科统计数字显示,青少年占到了就诊人数的60%至70%,就诊的青少年除了极少数因为无耳、兔唇等原因必须进行修补以外,绝大多数是为了“锦上添花”,有的甚至举着一些名模明星的照片前来就诊,照片上的形象就是其整形标准。社会心理学家指出,由于缺乏人生阅历和渴望被周围人承认的双重原因,青

少年比成年人更容易被“面子”观念困扰。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该题适合用求异同法,异中求同。

上述三则材料都是讲的中国人的“面子”。“面子”在这里有两重含义,浅层的是指人生理上的脸面,深层的是指人心理和精神上的脸面。中国人爱争面子,在国人看来,面子是人们身份的标志,有面子是才干的表现。面子关系着人的尊严、荣誉。国人看重脸面,这对于维系人情和稳定社会不无积极意义,但超过一定的“度”,就会变成虚荣,就会产生浅薄,就会导致社会风气的浮靡奢华。然而,为了面子而不顾实际,为了形象而不顾人的死活,却是当前某些人的一种通病。

面子关乎人们的尊严、荣辱,当然要讲,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面前,要面子就是讲尊严。但是,面子不等于虚荣心,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更不能为了所谓的政绩而劳民伤财、弄虚作假。有时候,勇于暴露自己的缺点,恰恰是给自己争来了面子。我们要的是表里如一、形式内容相统一的面子。

(2)美国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富兰克林有句耐人寻味的名言:“空无一物的袋子是难以直立起来的。”

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沈尹默先生有句深深触动人们内心的诗句:“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依靠着。”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可以寻找两则材料的内在联系。前一则材料的内涵是告诫人们要充实自我,后一则材料的内涵是告诫人们要自立自强。合起来说,就是:人,既要不断充实自我,又要自立自强。

二、多角度立意,寻找最佳立意

新材料作文都可以多角度立意。一般而言,材料中不同的人、事、物就是不同的立意角度,甚至主要的人、事也有多角度立意。

立意可以多角度,但写进文中的却只能有一个,于是,要在众多立意中寻找最佳立意。什么是最佳立意呢?从命题角度讲,符合命题人意图的就是最佳的。命题人命题时总是有把材料放在一定的时代、社会背景,暗含时代、社会特点的考量;有重视考查学生思辨能力的意图。凡能符合这些意图的,就是最佳立意。从材料角度看,从主要人物、主要事件角度立意,就是最佳立意。从考生自己看,能利于发挥,且易出彩的立意就是最佳立意。 边练边悟 请对下面材料进行审题立意,并注意多角度立意和最佳立意。

1.小镇里住着一位先知。当异乡人来到先知的住处时,已是入夜时分,门开着。他叫唤两声,无人答应,就自行进入。

那是一个很大的房间。一盏点燃的煤油灯,就摆在离门口不远处的一张大桌子上,但桌边却空无一人。无数飞蛾绕着煤油灯的亮光飞舞。慢慢适应屋内的明暗后,异乡人发现在房间深处的一个角落,还有一张小桌子,桌上点着一根蜡烛。先知就坐在小桌子前,对着烛光看书。异乡人走过去,向先知致了意,疑惑地问道:“先知啊,这个烛光比起煤油灯的灯光暗淡许多,您为什么不在煤油灯下,反而在这里看书呢?”

先知抬起头,微笑着说:“那盏较亮的煤油灯是我为了飞蛾而设的,这样我才能安静地

在这里看书,不受干扰啊!”

(1)多角度立意:

①先知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飞蛾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灯光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佳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先知角度 先知之所以弃较亮的煤油灯而使用光线暗淡的蜡烛,是因为他不愿放弃自己坚守的一种操守,一种追求,那一盏微弱的烛光就是他的人生追求。从这个角度出发,文章的立意同执著、信念、坚守等话题如出一辙,只是侧重点应该放在对一种心灵纯净、灵魂自由坚守上更加贴题。

②飞蛾角度 它是作为干扰先知的对立面出现的,应该是世俗的载体,是一种诱惑人们心灵走向崇高反面的力量。先知对付它的方式是任它追逐它的所好,不为诱惑所动。从这个角度出发,文章的立意可以是人与人的追求是不同的,世俗之人有他们的快乐,高尚之人有自己的准则,这就是世界多样性的写照。我们不可以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独守心灵的净土。

③灯光角度 灯光本身并没有错对之分,区别在于人们对它的感受和好恶不同而已。光彩熠熠固然美丽,光线微弱未必不好,关键是在什么外在条件下去审视。先知对灼灼之光并不偏爱,因为它过于热闹;而飞蛾对灼灼之光情有独钟,因为那是它的追求。从这个角度出发,文章的立意仍然可以回到人们,回到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回到人们的生活观,甚至是人生观的分析判断上来。

(2)略。

2.有个四五岁的男孩,平时总爱反着穿袜子,父亲有时帮他把袜子好好地穿上,他还要自己脱下来,再翻个面穿上去。有一次父亲生气地问他:“你为什么总要反着穿呢?线头露在外面,多难看!”没想到男孩竟理直气壮地说:“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

(1)多角度立意:

①儿子角度: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父亲角度: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综合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佳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儿子角度(关键词:自知、适合自己、坚持自己的做法、亲身体验)

篇三:2014高考二轮复习题点训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

2014高考二轮复习题点训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

1.提炼中心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材料】山东题:“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孙中山

【分析】抽取材料的核心内容是:青年学生须以改革发展为己任,不放弃,不退缩,奋力向前,必将成功。

边练边悟 试用提炼中心法写出下列材料的立意。

两个台湾观光团到伊豆半岛旅游。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一个观光团的导游连声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让大家受累了。”另一个观光团的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我们现在走的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窝大道,请大家快乐地体验它的与众不同吧!”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整体把握材料。同样的情况,在不同的人心里由于意念的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态度。同样的路,同样的游客,不同的导游给出不同的诠释,当然,带给游客的心境也不一样。由此可以写:同样的境遇,以不同的心态看待,感受就截然不同;相同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换一种角度欣赏风景,换一种心情体验人生。

2.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材料中人物的评议性语句自然是关键句,但千万不可忽视

命题者的提示性语言,它们往往才是真正的关键句。

【材料】【辽宁卷】台后一帘深色幕布,台上一架钢琴,柔和的灯光洒在黑白键上,人们屏息等待。女钢琴家悄然出现,衣着简朴。演奏家上台,谁不身着华美的演出服,光彩夺目?人们就此问她.她的回答是:“人,要隐于音乐背后。” 女钢琴家的话耐人寻味。有人感佩不已,有人不以为然,有人感到了缺憾,有人联想到人生的诸多方面??

【分析】女钢琴家的话,为材料的“文眼”,正是主旨所现、精华所在。“人,要隐于音乐背后”充满生活哲理和艺术真谛。引申义为人们应该追求内涵,而不是美丽的外表,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在现实生活中,应当低姿态,不张扬显露。 边练边悟 请用抓关键句法写出下列材料的立意。

野兔是一种十分狡猾的动物,缺乏经验的猎手很难捕获到它们。但是一到下雪天,野兔的末日就到了。因为野兔从来不敢走没有自己脚印的路,当它从窝中出来觅食时,它总是小心翼翼的,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逃之夭夭。但走过一段路后,如果是安全的,它返回时也会按照原路。猎人就是根据野兔的这一特性,只要找到野兔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然后设一个机关,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收获猎物了。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了。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关键句“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

立意:走熟悉的路也会摔倒,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变化的世界“别摔在熟悉的路上”

(惯用塑料袋 现在污染了换纸的. 汽车好.大家方便.多多益善,现在尾气多了影响欢迎)野兔谨小慎微,不敢走新路,不敢创新不要谨小慎微、敢于走新路、敢于创新。

3.由果推因法

事物之间都是互相联系的。有很多事物都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材料】重庆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这是一个发生在肉类加工厂的真实故事。下班前,一名工人进入冷库检查,冷库门突然关上,他被困在了里面,并在死亡边缘挣扎了5个小时。 突然,门打开了,工厂保安走进来救了他。事后有人问保安:“你为什么会想起打开这扇门,这不是你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啊!” 保安说:“我在这家企业工作了35年,每天数以百计的工人从我面前进进出出,他是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问好并下午跟我道别的人。”“今天,他进门时跟我说过‘你好’但一直没有听到他说‘明天见’。”“我每天都在等待他的‘你好’和‘明天见’,我知道他还没有跟我道别,我想他应该还在这栋建筑的某个地方,所以我开始寻找并找到了他。”

【分析】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材料中的工人每天与门卫师傅的打招呼看来是一件极其细小的事,实质上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尊重、平等与友爱。这种习惯了的小事情,却成了这位师傅获得救命的唯一线索。综合整则材料来看,应该追根溯源来分析起因和结果的关系,如人性的温暖与善良,关爱与拯救,习惯与生命,勿以善小而不为,从全局入手,更能把握命题者意图。

边练边悟 请用由果推因法写出下列材料的立意。

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试验:用铁链拴住一只狗,不一会儿,狗挣断铁链跑了。原来铁链上的100个环扣中,99个都完好,只有1个锈坏了,结果整条铁链连狗都拴不住。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本题可用由果推因的方法来审题立意,结果狗跑了原因 99个铁链都好只有一个坏了

立意:小的过错或疏忽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因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4.抓关系法

新材料作文中提供的对象、要素多是多元的,能从中抓住一对关系或一组矛盾来审题立意,不仅能扣题,而且往往被视为立意深刻。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些关系和角度,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

【材料】江苏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就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分析】关系性命题作文,以议论为主,重点是找到“忧”与“爱”具体内容,并且正确把握二者的关系。“忧”的事情有很多,比如与身边同学的事,家庭的事,甚至国家的事,“爱”则侧重爱心。忧是一种社会责任,是一种历史使命,有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家庭、社会和生活就会充满爱。正所谓“爱之愈深忧之愈切”。有了忧患意识,就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也会促进生活中一些不良现象的改变。忧中有爱,爱中生忧;爱亲人、爱生命、爱自然、爱社会,忧天下、忧黎民、忧生态,皆可用“与”来关联。

边练边悟 请用抓关系法写出下列材料的立意。

一片罂粟开花了,娇艳美丽的花朵在风中摇曳。

罂粟对过路的人说:“如果你能采食我的果实,一 定会给你带来快乐。” 路人对罂粟说:“如果陶醉于你片刻的快乐,就会给我带来长久的痛苦!”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这则对话有一个“快乐”与“痛苦”的矛盾问题,抓住了这两者的辩证关系,立意就准确了。如:快乐与痛苦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求异同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此法主要适用于多则材料型。如果提供的组合性材料内涵是一致的,可以抽取其共同的、本质的内容,提炼出一个论点;如果提供的材料之间内涵不一致,甚至相差很远,那么应摒弃相异的面,寻找交叉、重合的点。

【材料】广东题:阅读以下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

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两则材料,在思想内容上关注理想,立足当下,各有侧重,不论是选择生活,还是被生活选择,都涉及有理想、关注现实、奋发向上的人生观,每个人对此都会有自己的思考。

边练边悟 请用求异同法写出下列材料的立意。

材料一 古语:树怕没皮,人怕没脸。俗语:死要面子活受罪。

材料二 林语堂先生说过:中国人的脸面,不但可以洗,可以刮,还可以争,可以留,有时好像争面子是人生的第一要义,甚至可以倾家荡产而为之。

材料三 时值暑假,来自京沪一些医院的整形外科统计数字显示,青少年占到了就诊人数的60%至70%,就诊的青少年除了极少数因为无耳、兔唇等原因必须进行修补以外,绝大多数是为了“锦上添花”,有的甚至举着一些名模明星的照片前来就诊,照片上的形象就是其整形标准。社会心理学家指出,由于缺乏人生阅历和渴望被周围人承认的双重原因,青少年比成年人更容易被“面子”观念困扰。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该题适合用求异同法,异中求同。

上述三则材料都是讲的中国人的“面子”。“面子”在这里有两重含义,浅层的是指人生理上的脸面,深层的是指人心理和精神上的脸面。中国人爱争面子,在国人看来,面子是人们身份的标志,有面子是才干的表现。面子关系着人的尊严、荣誉。国人看重脸面,这对于维系人情和稳定社会不无积极意义,但超过一定的“度”,就会变成虚荣,就会产生浅薄,就会导致社会风气的浮靡奢华。然而,为了面子而不顾实际,为了形象而不顾人的死活,却是当前某些人的一种通病。 面子关乎人们的尊严、荣辱,当然要讲,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面前,要面子就是讲尊严。但是,面子不等于虚荣心,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更不能为了所谓的

篇四:2016年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训练(师)

2016年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导学案

【考场传真】

I、阅卷探秘

闪亮阅卷老师的法眼

俗话说:“意犹帅也。”作文,首先要注意审题立意。有的同学,下笔千言,思接千载,思想像脱缰的野马,任意驰骋,结果导致离题万里,可能因为一篇作文,在考场上就一溃千里。真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提笔作文之前,一定要先过好审题立意这一关。要想在考场上作文立意方面得到高分,首先要摸清阅卷老师的心理,弄清决定阅卷老师判分的因素。

其实,阅卷老师有一套作文快速阅读法,即“作文三眼看,看三眼”。第一眼是看审题是否准确,角度切入是否恰当,立意是否明了。若审题错误,再好的文章也要被判“死刑”。

老师的“第一眼”很快很短,不可能反复阅读琢磨你的观点。因此,高考作文不宜写得太含蓄、深沉,故弄玄虚。他们的“这一眼”,一般习惯性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看标题。这是阅卷老师了解文章是否切题的一个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步骤。因此,考生拟题时不妨将切题的字眼嵌入其中。

2.看开头、结尾。因为开头和结尾也是阅卷老师寻找观点的关键之处,所以,开头最好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开门见山地摆出观点,结尾用韵味无穷的语言呼应观点。

3.看小标题。小标题既有提纲挈领、条分缕析之效,又可以减少过渡性文字的铺排,从而使主题更集中,重点更突出,简洁又醒目。

4.看文章内容是否与标题一致。有些考生审题不细,内容与标题没有内在联系,甚至风马牛不相及,这样的作文很难得到令人满意的分数。

如何审题立意

审题就是对题目要求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准确领会其含意,把握写作方向和要求,切忌片面理解,顾此失彼,舍本逐末。一篇文章在审题上站稳了,这篇文章的大方向就把握住了,写起来一般不会出太大问题。

一、审题的关键是准确

审题首先要逐字逐句地把作文题全面、细致地读清楚,同时注意关键字词,把这些关键字词反复咀嚼并仔细揣摩,还要细读命题中的“要求”或“注意”,并把它们全都体现在文章当中。考场上,怎样才能做到准确审题呢?审题的过程与构思作文又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1.审清“标志”,确定文章体裁

审题首先是确定文章体裁。一般情况下,每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自身的“标志”,抓住了体现体裁“标志”的关键词语,就可以确定所给题目属于哪种体裁,应写成什么体裁的文章。

2.审清要求,确定文章范围

审题不仅要确定文章的体裁,还要确定题目所划定的范围。在题目所给的范围内选材,才能使文章内容切题,重点突出。

3.审清“题眼”,确定写作重心

审题还要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来确定文章的重点,而确定文章重点的关键就是抓住“题眼”,比如关键词、重点句、暗示语等。把握住了“题眼”,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点。

4.审清因素,确定文章内容

有些作文命题所给因素较少,表意也比较概括宽泛,有的甚至抽象朦胧,这就给审题增加了难度。对于这类题目,只要审清已知因素,并在已知因素上增加相关联的新的因素,就能准确地确定文章的写作内容,题旨就能清楚地显现出来,审题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了。

用“戴着镣铐跳舞”来形容考场作文可谓形象而熨帖。这个比喻已经形象地告诉大家,考场作文是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它有自己的规则,不可能让你信马由缰、天马行空,因此,拿到题目后,务必三思而后行,切忌草草了事。另一方面,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审题,使作文题意明确和观点鲜明,完全是能够做到的。

审题年年有,年年有跑题。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有时是因为考生的态度不够端正,缺少了一点耐心和细心。因此,审题时一定要端正态度,做到耐心、细心,力求快速、全面、准确。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误区

1.撇开材料,另起炉灶。材料是考生思考的起点,是作文立意的依据,如果作文撇开指定的材料,另搞一套,就会被评卷老师判为“不符合题意”。

2.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一是没有抓住材料的关键,放过了材料的根本,从一些枝节入手,结果写出来的文章与命题要求或者擦边而过,或者相去甚远。二是涉及两个概念或事物关系的材料,只就一个方面论述,缺乏辩证思维的眼光。

3.中途易辙,偏离题意。开篇能引入材料,依题行文,但由于对材料理解不深刻,在论述的过程当中,横生枝节,将立意引入了歧途。

II、审准材料作文的方法技巧

1.提炼中心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边练边悟2 试用提炼中心法写出下列材料的立意。

两个台湾观光团到伊豆半岛旅游。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一个观光团的导游连声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让大家受累了。”另一个观光团的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我们现在走的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窝大道,请大家快乐地体验它的与众不同吧!”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

提示 整体把握材料。同样的情况,在不同的人心里由于意念的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态度。同样的路,同样的游客,不同的导游给出不同的诠释,当然,带给游客的心境也不一样。由此可以写:同样的境遇,以不同的心态看待,感受就截然不同;相同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换一种角度欣赏风景,换一种心情体验人生

2.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材料中人物的评议性语句自然是关键句,但千万不可忽视命题者的提示性语言,它们往往才是真正的关键句。

边练边悟3 请用抓关键句法写出下列材料的立意。

2011年度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索尔·佩尔马特,在得知获奖时淡定地说:“我终于也有自己的停车位了。”

在该校中,有一排写着“NL”(诺贝尔桂冠得主的英文缩写)标志的停车位,是专门为诺奖得主服务的,这是学校的唯一奖励,也是学校向他们致敬的特有方式。

得了诺贝尔奖,不涨工资不升职,照样上课、监考、做实验,不同的是他们的车终于有地方停了。

对于这个奖励措施,伯克利的教授们这样说:“做学问如果没有一颗淡定的心,就没法继续,更不可能前进。”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教授们的话是关键句,据此可这样立意:做人(学问)有了淡定之心,方能前进。

3.由果推因法

事物之间都是互相联系的。有很多事物都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边练边悟4 请用由果推因法写出下列材料的立意。

兔子站在山涧的边缘,望着对面草地上的绿草,垂涎三尺。但山涧有几十米宽,除非长着翅膀的鸟才能到对岸。兔子心想,自己长着翅膀就好了,那样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飞到对面的草地上美餐一顿??忽然一股巨大的旋风刮过来,兔子被刮上天空,它只觉得天旋地转,一会儿它轻轻地落在了地上。

自己竟然“飞”过了山涧!黄牛、山羊、野猪等动物见山涧对面飞过来一个东西,惊呆了:这个会飞的东西竟是兔子!从此,兔子成了动物界的体育明星。黄牛、山羊、野猪先后请兔子到自己的领地给自己的同类作报告。兔子常伴着阵阵掌声登上讲台,慷慨陈词,讲自己飞跃山涧的实践与体会,在一片赞赏和喝彩声中,兔子觉得自己真的成了一只会飞的兔子了。一天,它站在山涧边上,为大家再次表演飞跃山涧的绝技,只见它用足力气,猛地向对面跃去。可是,它只“飞”出几米便坠到山涧里去了。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本题可用由果推因的方法来审题立意,兔子之所以会坠入山涧,原因就是没有认清自己仅仅是只兔子,根本不会飞翔,故考生可从以下角度立意:①正确认识自己,在鲜花与掌声中别迷失自我;②正确看待鲜花与掌声,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③生活中的“偶然”未必就是“必然”,我们应该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偶然”。

4.抓关系法

新材料作文中提供的对象、要素多是多元的,能从中抓住一对关系或一组矛盾来审题立意,不仅能扣题,而且往往被视为立意深刻。

边练边悟5 请用抓关系法写出下列材料的立意。

老师去为学生准备咖啡,回来时端着一大壶咖啡和各式各样的杯子,这些杯子有陶瓷的、塑料的、玻璃的、水晶的,有的普通,有的昂贵,有的精致,老师让大家随意享用。

等每个学生都端起一杯咖啡,老师说话了:“你们注意到了吗?所有好看昂贵的杯子都被用了,剩下了那些朴素便宜的杯子。杯子不会让咖啡的质量变得更好,很多时候,只是让它变得更贵一些,甚至,有时候,让人忽略了我们到底在喝什么。”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所给的是一则寓意性材料,核心内容主要是围绕“咖啡与杯子”来谈的,因而要加以联想引申,要将“咖啡与杯子”上升到社会生活层面,挖掘其深层的指代意蕴。通过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咖啡”实际上就是生活的本身与本质,而“杯子”只是外在的形式而已,因为学生要喝的是“咖啡”,“杯子”只是盛咖啡的工具。因此,“咖啡”与“杯子”的关系,就是主与次、本与末、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这则材料的含意也就是生活中我们不能主次不分、本末倒臵,不能迷失在那些不重要的东西上。

5.求异同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此法主要适用于多则材料型。

边练边悟6 请用求异同法写出下列材料的立意。

(1)材料一 古语:树怕没皮,人怕没脸。俗语:死要面子活受罪。

材料二 林语堂先生说过:中国人的脸面,不但可以洗,可以刮,还可以争,可以留,有时好像争面子是人生的第一要义,甚至可以倾家荡产而为之。

材料三 时值暑假,来自京沪一些医院的整形外科统计数字显示,青少年占到了就诊人数的60%至70%,就诊的青少年除了极少数因为无耳、兔唇等原因必须进行修补以外,绝大多数是为了“锦上添花”,有的甚至举着一些名模明星的照片前来就诊,照片上的形象就是其整形标准。社会心理学家指出,由于缺乏人生阅历和渴望被周围人承认的双重原因,青少年比成年人更容易被“面子”观念困扰。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该题适合用求异同法,异中求同。 上述三则材料都是讲的中国人的“面子”。“面子”在这里有两重含义,浅层的是指人生理上的脸面,深层的是指人心理和精神上的脸面。中国人爱争面子,在国人看来,面子是人们身份的标志,有面子是才干的表现。面子关系着人的尊严、荣誉。国人看重脸面,这对于维系人情和稳定社会不无积极意义,但超过一定的“度”,就会变成虚荣,就会产生浅薄,就会导致社会风气的浮靡奢华。然而,为了面子而不顾实际,为了形象而不顾人的死活,却是当前某些人的一种通病。 面子关乎人们的尊严、荣辱,当然要讲,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面前,要面子就是讲尊严。但是,面子不等于虚荣心,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更不能为了所谓的政绩而劳民伤财、弄虚作假。有时候,勇于暴露自己的缺点,恰恰是给自己争来了面子。我们要的是表里如一、形式内容相统一的面子。

III、审题立意专项训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1)世间万物都有“根”,树木有树根,大厦有根基,事情有根据,思想有根源,文化有根脉??根是事物发

2、2013年3月6日,一乘机老人突发心脏病,东方航空公司航班紧急备降三亚滞留16小时,某滞留旅客因为航班延误造成损失,心生不满,“本来备降就是为了救人,我们乘客又没有延误责任”。后又觉得补偿方案不合理拒绝再登机,飞机只好载着其他乘客先行离去。该事件引来网上众多关注,有的网友大赞航空公司把抢救生命放在

写作提示 ①从航空公司的角度:(正面)尊重生命、以人为本。

(反面)工作要尽善尽美(抢救老人及时但安抚工作没做好)。

②从乘客角度:(反面)对行善之举要包容(不能脱离“行善”谈包容)、吃小亏行大善、设身处地(为生病老人和航空公司着想)。

(正面)敢于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3

、材料一:聪明的钓者,钓上来一只螃蟹,往往会盖住钓篓子盖子。钓上来第二只、第三只,就用不着盖盖子了。原来当有两只及以上的螃蟹时,每一只都争先恐后地朝出口处拥去。而竹篓口很窄,只能允许一只螃蟹通过。于是当一只螃蟹爬到篓口时,其余的螃蟹就会用那同样威猛的大钳子抓住它,最终把它拖到下层。 材料二:古代日本渔民,打捞的鲇鱼很快就会死去,后来他们发现放上一群沙丁鱼在里面,鲇鱼被活泼好动的写作提示 两则材料,均围绕垂钓展开。第一则材料中的螃蟹只知道竞争,结果害了自己;第二则材料中的沙丁鱼和鲇鱼彼此合作而保住了鲇鱼的性命。立意时,我们可以将两则材料结合起来,从合作与竞争及其相互关系的角度切入。这个话题素材丰富,构思立意的选择性极大,有利于考生写出个性文和才情文。此外,此题与中学生的实际生活也可以联系起来。面对激烈的升学与就业的竞争压力,或许合作可以造就双赢。当然,失去了竞争的一团和气,也不利于个人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材料对我们的人生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4、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安泰是众所公认的英雄,所向无敌,地神盖娅是他的毋亲。安泰在格斗时,只要身不离地,便可源源不断地从大地母亲身上汲取力量,因而能够击败任何强大的对手。不幸的是,安泰克敌制胜的奥妙,被一个叫赫拉克勒斯的对手发现了,于是安泰被弄到空中扼死了。

这种“较真”行动也引起许多市民的共鸣。他们认为,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两个字。做人就要这样,该认真的就绝不儿戏,也不容许被别人儿戏!

但也有市民表示,有更多的精力,干嘛不去做更有意义的事?除非真是合法权益受侵犯,否则无理较真等同野蛮!再说,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应当是一个法治化、人性化与宽容度并重的社会,宽容,才谈得上最真切最纯净的人道,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际融洽。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我的立意】

审题提示:现实问题型材料。①有条件的认真或该认真时才认真,②有原则的宽容或不能凡事都宽容,③既要认真,又要宽容,④分情况去“较真”(“较真”须看场合),⑤如何正确对待“较真”(“宽容”),⑥追求“较真”也须宽容之心,⑦有限的宽容,及时的认真,⑧宽容与纵容。

6.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某名牌大学毕业的小王进了一家公司。当领导分配她做最基础的工作时,原本很有优越感的她立即觉得自己被大材小用了。一次,在计算收益时,她把一笔投资存款的利息重复计算了两次,虽然最终没有给公司造成实际损失,但整个公司的财务计划却被打乱了。事后,她很不以为然,觉得只要下次注意就行了。这让主管很不放心,以后再有什么重要的活,总找借口把她“晾”在一边。 材料二:上海某著名高校毕业的一位才子的办公桌上堆满了书本、零食、新买的枕头甚至酒瓶等杂物。因为桌子空间有限,才子把过道也发展成了他的仓库。没过多久,这位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才生就因为邋遢而与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拜拜了。

要求: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不要写成诗歌)。

【我的立意】

审题提示:组合型材料。(1)现在的青少年都有好高骛远的毛病,他们不愿意做最基础的工作,这对自己的成长是很不利的。引导中学生形成正确职业观,以为人民服务为职业宗旨,以服从社会需要为择业标准,是非常有必要的。(2)习惯是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但是现在独生子女在父母的溺爱下,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如何认识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正,是他们能否适应社会的重要一环。(3)“认识”是形成人生境界的一个重要方面。“觉解”的不同就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质量。激发学生的觉解是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灰尘和污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甚至会改变生活中的我们。

有的人每天照一次镜子,看看脸上有没有灰尘和污物。端盆热水,洗去征尘,容光焕发地继续上路。 有的人每天照十次镜子,躲在屋里不敢出门,生怕沾染上灰尘。

有的人十天也不愿照一次镜子,只顾埋头赶路。弄得灰头土脸,没人愿与为伍。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文题解析】:

“灰尘和污物”可以实指,如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雾霾、污染现象等。但在这里更倾向于虚指,既可以指社会中客观存在的不良现象、制度、风气,阻碍个人发展的绊脚石等,也可以指个人主观上遭遇的挫折和困难,心灵的盲点和污点,发展中的误区和疑惑,主观条件的不足和贫乏,意志品质上的缺陷等内容。材料中的“镜子”象征着自我反思。材料中第一种人代表生活中及时反思,进而洗去尘埃,勇敢前行的强者。第二种人代表反思不当,逃避生活的弱者。第三种人代表着不作反思、不洗尘埃的盲目行动者。对三种人进行对比,只有第一种人能认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观照,因此应肯定第一种人的行为,否定后两种人的行为。

作文立意可从肯定第一种人的角度正面展开,也可从否定后两者的角度反面展开,还可从整体出发,进行对比,确定思路。较好的立意有:(1)洗去尘埃,勇敢前行;(2)正确对待前进路上的挫折;(3)学会在反思中前行;(4)不做环境的俘虏;(5)对待不幸与苦难的三种态度等。

一些立意出现偏差,主要是对材料中的“镜子”理解有偏差。材料中的“镜子”主要指自我反思,并不是材料最核心的词语。但有学生会认为第一种人照镜子适当适量,第二种人照镜子次数太多,第三种人不照镜子,次数不

篇五:2014高考二轮复习题点 作文 训练

2014高考二轮复习题点训练:专题8 写作训练

第八章 写作训练

题点训练一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目标解说]

在任何时候抓审题立意训练都很重要。二轮作文训练中,还是要抓好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训练。训练时要突出三个关键词:①读懂,②方法,③角度。

一、新材料作文 审题基本方法训练

1.提炼中心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边练边悟 试用提炼中心法写出下列材料的立意。

(1)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 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据此,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①做人不 应该随随便便;②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2)两个台湾观光团到伊豆半岛旅游。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一个观光团的导游连声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让大家受累了。”另一个观光团的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我们现在走的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窝大道,请大家快乐地体验它的与众不同吧!”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整体把握材料。同样的情况,在不同的人心里由于意念的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态度。同样的路,同样的游客,不同的导游给出不同的诠释,当然,带给游客的心境也不一样。由此可以写:同样的境遇,以不同的心态看待,感受就截然不同;相同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换一种角度欣赏风景,换一种心情体验人生。

2.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材料中人物的评议性语句自然是关键句,但千万不可忽视命题者的提示性语言,它们往往才是真正的关键句。

边练边悟 请用抓关键句法写出下列材料的立意。

(1)一只小蚂蚁跟着哥哥去寻食,突然下起了大雨,哥哥对着小蚂蚁喊:“快跑!”小蚂蚁却看见蜗牛在雨中慢悠悠爬着,不慌不忙,它就问哥哥:“为什么蜗牛不跑?”哥哥说:“没伞的孩子就得拼命奔跑。”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没伞的孩子就得拼命奔跑”是关键句,其中“伞”是个喻体,比喻可以给人提供保护的外部条件,诸如富裕的家境、杰出的父母、超人的优势等等。由此可写:没有优越外部条件的人就必须努力拼搏。

(2)2011年度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索尔·佩尔马特,在得知获奖时淡定地说:“我终于也有自己的停车位了。”

在该校中,有一排写着“NL”(诺贝尔桂冠得主的英文缩写)标志的停车位,是专门为诺奖得主服务的,这是学校的唯一奖励,也是学校向他们致敬的特有方式。 得了诺贝尔奖,不涨工资不升职,照样上课、监考、做实验,不同的是他们的车终于有地方停了。

对于这个奖励措施,伯克利的教授们这样说 :“做学问如果没有一颗淡定的心,就没法继续,更不可能前进。”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教授们的话是关键句,据此可这样立意:做人(学问)有了淡定之心,方能前进。

3.由果推因法

事物之间都是互相联系的。有很多事物都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边练边悟 请用由果推因法写出下列材料的立意。

(1)兔子站在山涧的边缘,望着对面草地上的绿草,垂涎三尺。但山涧有几十米宽,除非长着翅膀的鸟才能到对岸。兔子心想,自己长着翅膀就好了,那样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飞到对面的草地上美餐一顿??忽然一股巨大的旋风刮过来,兔子被刮上天空,它只觉得天旋地转,一会儿它轻轻地落在了地上。

自己竟然“飞”过了山涧!黄牛、山羊、野猪等动物见山涧对面飞过来一个东西,惊呆了:这个会飞的东西竟是兔子!从此,兔子成了动物界的体育明星。黄牛、山羊、野猪先后请兔子到自己的领地给自己的同类作报告。兔子常伴着阵阵掌声登上讲台,慷慨陈词,讲自己飞跃山涧的实践与体会,在一片赞赏和喝彩声中,兔子觉得自己真的成了一只会飞的兔子了。一天,它站在山涧边上,为大家再次表演飞跃山涧的绝技,只见它用足力气,猛地向对面跃去。可是,它只“飞”出几米便坠到山涧里去了。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本题可用由果推因的方法来审题立意,兔子之所以会坠入山涧,原因就是没有认清自己仅仅是只兔子,根本不会飞翔,故考生可从以下角度立意:①正确认识自己,在鲜花与掌声中别迷失自我;②正确看待鲜花与掌声,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③生活中的“偶然”未必就是“必然”,我们应该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偶然”。

(2)一只公鸡在田野里为自己和母鸡们寻找食物。它发现了一块宝玉,便对宝玉说:“若不是我,而是你的主人找到了你,他会非常珍惜地把你捡起来,但我发现了你却毫无用处。我与其得到世界上的一切宝玉,倒不如得到一颗麦子好。”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公鸡为什么不愿得到宝玉,而愿意得到一颗麦子?因为“麦子”能吃,“宝玉”不能吃。据此可以这样立意:①自己需要的才是最珍贵的,②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4.抓关系法

新材料作文中提供的对象、要素多是多元的,能从中抓住一对关系或一组矛盾来审题立意,不仅能扣题,而且往往被视为立意深刻。

边练边悟 请用抓关系法写出下列材料的立意。

(1)一片罂粟开花了,娇艳美丽的花朵在风中摇曳。

罂粟对过路的人说:“如果你能采食我的果实,一 定会给你带来快乐。” 路人对罂粟说:“如果陶醉于你片刻的快乐,就会给我带来长久的痛苦!”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这则对话有一个“快乐”与“痛苦”的矛盾问题,抓住了这两者的辩证关系,立意就准确了。如:快乐与痛苦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老师去为学生准备咖啡,回来时端着一大壶咖啡和各式各样的杯子,这些杯子有陶瓷的、塑料的、玻璃的、水晶的,有的普通,有的昂贵,有的精致,老师让大家随意享用。

等每个学生都端起一杯咖啡,老师说话了:“你们注意到了吗?所有好看昂贵的杯子都被用了,剩下了那些朴素便宜的杯子。杯子不会让咖啡的质量变得更好,很多时候,只是让它变得更贵一些,甚至,有时候,让人忽略了我们到底在喝什么。”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所给的是一则寓意性材料,核心内容主要是围绕“咖啡与杯子”来谈的,因而要加以联想引申,要将“咖啡与杯子”上升到社会生活层面,挖掘其深层的指代意蕴。通过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咖啡”实际上就是生活的本身与本质,而“杯子”只是外在的形式而已,因为学生要喝的是“咖啡”,“杯子”只是盛咖啡的工具。因此,“咖啡”与“杯子”的关系,就是主与次、本与末、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这则材料的含意也就是生活中我们不能主次不分、本末倒置,不能迷失在那些不重要的东西上。

5.求异同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此法主要适用于多则材料型。

边练边悟 请用求异同法写出下列材料的立意。

(1)材料一 古语:树怕没皮,人怕没脸。俗语:死要面子活受罪。

材料二 林语堂先生说过:中国人的脸面,不但可以洗,可以刮,还可以争,可以留,有时好像争面子是人生的第一要义,甚至可以倾家荡产而为之。

材料三 时值暑假,来自京沪一些医院的整形外科统计数字显示,青少年占到了就诊人数的60%至70%,就诊的青少年除了极少数因为无耳、兔唇等原因必须进行修补以外,绝大多数是为了“锦上添花”,有的甚至举着一些名模明星的照片前来就诊,照片上的形象就是其整形标准。社会心理学家指出,由于缺乏人生阅历和渴望被周围人承认的双重原因,青少年比成年人更容易被“面子”观念困扰。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该题适合用求异同法,异中求同。

上述三则材料都是讲的中国人的“面子”。“面子”在这里有两重含义,浅层的是指人生理上的脸面,深层的是指人心理和精神上的脸面。中国人爱争面子,在国人看来,面子是人们身份的标志,有面子是才干的表现。面子关系着人的尊严、荣誉。国人看重脸面,这对于维系人情和稳定社会不无积极意义,但超过一定的“度”,就会变成虚荣,就会产生浅薄,就会导致社会风气的浮靡奢华。然而,为了面子而不顾实际,为了形象而不顾人的死活,却是当前某些人的一种通病。 面子关乎人们的尊严、荣辱,当然要讲,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面前,要面子就是讲尊严。但是,面子不等于虚荣心,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更不能为了所谓的政绩而劳民伤财、弄虚作假。有时候,勇于暴露自己的缺点,恰恰是给自己争来了面子。我们要的是表里如一、形式内容相统一的面子。

(2)美国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富兰克林有句耐人寻味的名言:“空无一物的袋子是难以直立起来的。”

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沈尹默先生有句深深触动人们内心的诗句:“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依靠着。”

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可以寻找两则材料的内在联系。前一则材料的内涵是告诫人们要充实自我,后一则材料的内涵是告诫人们要自立自强。合起来说,就是:人,既要不断充实自我,又要自立自强。

二、多角度立意,寻找最佳立意

新材料作文都可以多角度立意。一般而言,材料中不同的人、事、物就是不同的立意角度,甚至主要的人、事也有多角度立意。

立意可以多角度,但写进文中的却只能有一个,于是,要在众多立意中寻找最佳立意。什么是最佳立意呢?从命题角度讲,符合命题人意图的就是最佳的。命题人命题时总是有把材料放在一定的时代、社会背景,暗含时代、社会特点的考量;有重视考查学生思辨能力的意图。凡能符合这些意图的,就是最佳立意。从材料角度看,从主要人物、主要事件角度立意,就是最佳立意。从考生自己看,能利于发挥,且易出彩的立意就是最佳立意。

边练边悟 请对下面材料进行审题立意,并注意多角度立意和最佳立意。

1.小镇里住着一位先知。当异乡人 来到先知的住处时,已是入夜时分,门开着。他叫唤两声,无人答应,就自行进入。

那是一个很大的房间。一盏点燃的煤油灯,就摆在离门口不远处的一张大桌子上,但桌边却空无一人。无数飞蛾绕着煤油灯的亮光飞舞。慢慢适应屋内的明暗后,异乡人发现在房间深处的一个角落,还有一张小桌子,桌上点着一根蜡烛。先知就坐在小桌子前,对着烛光看书。异乡人走过去,向先知致了意,疑惑地问道:“先知啊,这个烛光比起煤油灯的灯光暗淡许多,您为什么不在煤油灯下,反而在这里看书呢?”

先知抬起头,微笑着说:“那盏较亮的煤油灯是我为了飞蛾而设的,这样我才能安静地在这里看书,不受干扰啊!”

(1)多角度立意:

①先知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飞蛾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灯光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佳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先知角度 先知之所以弃较亮的煤油灯而使用光线暗淡的蜡烛,是因为他不愿放弃自己坚守的一种操守,一种追求,那一盏微弱的烛光就是他的人生追求。从这个角度出发,文章的立意同执著、信念、坚守等话题如出一辙,只是侧重点应该放在对一种心灵纯净、灵魂自由坚守上更加贴题。

②飞蛾角度 它是作为干扰先知的对立面出现的,应该是世俗的载体,是一种诱惑人们心灵走向崇高反面的力量。先知对付它的方式是任它追逐它的所好,不为诱惑所动。从这个角度出发,文章的立意可以是人与人的追求是不同的,世俗之人有他们的快乐,高尚之人有自己的准则,这就是世界多样性的写照。我们不可以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独守心灵的净土。

③灯光角度 灯光本身并没有错对之分,区别在于人们对它的感受和好恶不同而已。光彩熠熠固然美丽,光线微弱未必不好,关键是在什么外在条件下去审视。先知对灼灼之光并不偏爱,因为它过于热闹;而飞蛾对灼灼之光情有独钟,因为那是它的追求。从这个角度出发,文章的立意仍然可以回到人们,回到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回到人们的生活观,甚至是人生观的分析判断上来。

(2)略。

2.有个四五岁的男孩,平时总爱反着穿袜子,父亲有时帮他把袜子好好地穿上,他还要自己脱下来,再翻个面穿上去。有一次父亲生气地问他:“你为什么总要反着穿呢?线头露在外面,多难看!”没想到男孩竟理直气壮地说:“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

(1)多角度立意:

①儿子角度: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父亲角度: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综合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