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写作技巧 > 教育资讯

为了忘却的纪念,鲁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6:11:17 写作技巧
为了忘却的纪念,鲁迅写作技巧

篇一:为了忘却的纪念(纪念鲁迅)

为忘却的纪念

中文系 刘玉芳

或许,还君明珠,卞玉归楚,是最好的祭奠和悼言。

———写在前面的话

已经很久不愿动笔动思动情动感念的去纪念某个人,因为总觉得,再美的笔触,再美的文墨,情到深处,也难描摹。思到深处,就连呼吸都充满了惦念,一切尽在不言中。今天,我却要悼念一位先哲,一位曾经宁为孺子牛的人,我想,多年前的一篇《为了忘却的纪念》,今日就借其珠玉送还给先生吧,还君明珠,愿其魂可安。

就像缅怀所有的先贤一样,这后来者的敬仰,浓烈而绵延。这种缅怀或许有很多可以冠冕堂皇的理由,或许没有半点理由,但毕竟你在我心中留下了些许的感动或者震撼,那份纪念不会随时光的流失而斑驳。只是,这样的日子,在海婴先生(鲁迅之子)逝去的日子,这深沉的失去,让我们一度惶恐的失去,再次提醒我们,那个以血溅轩辕的人,真的,走远了,而且越来越远······

那是怎样的一个年代呢?是否是国党的白色恐怖也深入了百姓的骨髓里?是否每个进步的青年都在勇敢却颤栗?或许是,或许不是。动荡的年代,暗夜里,总是需要先哲来寻找光明,来告诉苦苦等待的属于我们劳苦的大众黎明即将来临。于是,鲁迅横空出世了。时势造就了鲁迅,鲁迅也成就了时势。他的时代等待勇者,这位勇者也成就了时代的最强音。

有时我暗暗的想,或许,鲁迅更希望他是周树人吧,“鲁迅”属于时代,属于大众,属于在白色年代里的斗士们,然而,唯有“周树人”才属于他自己,属于他的家庭,属于他的海婴公子。这也是一位平凡的父亲吧。在当时孩子的眼里,他只是一个父亲。“鲁迅”的灵与魂,或许离普通的人太远,“周树人”

却离我们很近很近,因为周海婴曾在,他的孩子在,他的血脉在传承。也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父亲,我们都深深懂的父爱,深深懂的父爱又怎是一个“爱”字了得的!

曾听闻,周海婴的儿子卖过爆米花,曾为了真爱远赴宝岛。是这样的令人感动,这样的令人惊叹。毕竟鲁迅的孙子,回归了。他从“民族魂”的高峰上回归了,回归成了最最一般的民众也最最不平凡的民众。这种人生的选择或许是鲁迅先生作为周树人的教育和理念的传承和祈愿吧。这样成也不凡、落也不凡,处高峰可敬,放低处亦可敬!这或许不是一个被神话的人对子子孙孙的祈愿,但也许是一个父亲的心声:唯愿快乐此生。花开的时节又思君,海婴先生逝去的时节又思及鲁迅。因为这再次的失去,又一次把那些许流年冲刷的记忆捡回了吧。那些曾锁住心头解不开的痛,又不经意间回来了。

作为鲁迅,他坚韧,他刚毅,他正直,他在黑暗里毫不胆怯,尽情燃烧,照亮他人。作为周树人,他慈爱,他温情,他谦和,他给予家人无尽的暖暖的爱。这样的百炼钢,这样的绕指柔,怎叫人忘却?即使,离去,那些文、那些字、那些思想,总会和着时间,酿成一壶想念的酒,历久弥香。总会在以为忘却的日子里,稍一动念,就扯出大把大把与那个时代那个孺子牛相关的记忆碎片,一发便不可抑制。

除了仰望,我希望我也可以坚韧,我也可以刚毅。我的年代,没有腥风也没有血雨,可这全新的年代自有全新的任务需要去打拼,自有全新的生活需要去过。我渴望,籍着先生的勇气,在如今,活的更果敢,更孤勇!去找寻自己的人生与时代,管它雷雨还是风暴,任它来的晚或是早!是的,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鲁迅已逝,海婴亦远去,但那些魂犹在,薪火传承,指引我们去追寻我们的美好未来。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篇二:《为了忘却的记念》复习题

《为了忘却的记念》

【课文重点】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省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1930年,他与共产党人在上海共同创建了进步文化团体——“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他是当时反对国民党反对派文化围剿的主将。鲁迅的作品有: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多本杂文集,如《坟》、《南腔北调集》、《二心集》。他的笔像匕首,像投枪,一如他的人生:耿介、正直、嫉恶如仇。

[写作背景]

1933年2月7日至8日,在“左联”五位烈士遇害两周年的日子里,鲁迅先生撰写了这篇纪念文章。写作目的有对反动派残暴罪行的控诉和揭露,有对烈士英勇精神的赞颂,更有自己情感的抒发。

[课文理解及思路]

(1)中心思想:文章通过对白莽、柔石等五位烈士的追忆,抒发了对烈士们无限崇敬和怀念的深情,愤怒地揭示了反动派的凶残与卑劣,预示光明终将战胜黑暗,激励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踏着烈士的血迹前进。

(2)线索:“悼念烈士”这根红线贯穿始终。

(3)内容结构:

(一)说明写作目的,回忆与白莽的三次见面。

(二)回忆与柔石的交往,顺带写冯铿。

(三)简述左联成立后对白莽新的了解及白莽柔石的被捕,这是全文的过渡段。

(四)记叙柔石等烈士的被捕、遇害的经过及作者悲愤的心情。这是全文的重点。

(五)抒发悲愤心情,揭露社会黑暗,表达革命必胜的坚强信念。

[文体知识]

本文选自《南腔北调集》。这是一篇以记叙为主,又与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悼念性的散文(是一篇抒情叙事散文)。

[写作特点]

(1)记叙、议论、抒情的完美结合。

(2) 段落联系紧密,线索明晰,首尾呼应,详略得当。

(3) 在选材上,以柔石为重点,白莽次之,兼及另外三位烈士。其中又以他们被害的事件为中心,连带写他们一系列革命活动。

[重要语段]

第四部分、第五部分是全文的重点。第一部分中第一节、第二节是重要语段;第二部分中

第八节、第九节、第十节是重要语段;第四部分中第六节、

为了忘却的纪念 鲁迅

第七节是重要语段;第五部分中第一节、第二节是重要语段。

【练习汇编】

一、基础练习

1.本文选自《 》。这是一篇抒情叙事 。1933年2月7日至8日,在“左联”五位烈士遇害两周年的日子里,鲁迅先生撰写了这篇纪念文章。“左联”五位烈士是 、 、 、 、 。

2.《为了忘却的纪念》这篇文章的标题是个 短语,中心词是 ,表面上看两者意思是相反的,两者意义有矛盾,但实际上作者在这标题上寄予着深刻的含

义。标题的含义是 。

3.鲁迅,原名 ,字 ,中国现代伟大的 家、 家、 家。 鲁迅的作品有:小说集《 》、《 》、《故事新编》;散文集《 》;散文诗集《 》;以及多本杂文集,如《 》、《 》、《 》。(写出三本)

4.文中写作者翻检白莽书信和文稿一无所得,只偶然发现了他的一首译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作者引出这首诗的目的是 ( )

A.聊以慰藉,寄托哀思 B.赞扬白莽的献身精神

C.扩展题材,丰富内容 D.A项+B项

5.课文中引用了三个典故,作者使用它们的目的各是什么?

A.抨击国民党反动派杀人如麻的罪行

B.突出柔石性格中“硬”与“迂”的特点

C.表现作者悲愤的心情

D.表明作者保存自己以利再战的战法

E.揭露国民党反动派黑暗腐朽的统治。

a.关于方孝儒的典故( )

b.关于高僧坐化的典故( )

c.关于向子期的典故( )

6.说出下列加点字作用:

(1)两年前的此时,???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这件事,只在《文艺新闻》上有一点隐约其辞的文章。

(2)夜里,我将译文和原文粗粗的对了一遍,知道除几处误译之外,还有一个故意的曲译。他像是不喜欢“国民诗人”这个字的,都改成“民众诗人”了。

(3)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没有???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原来如此!??

7.认真阅读下列语段,根据要求回答相应的问题:

(1)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

为什么不说“将悲愤摆脱”,而说“将悲哀摆脱”?

(2)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纪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本段具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分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然而柔石自己没有钱,他借了两百多块钱来做印本。除买纸之外,大部分的稿子和

杂务都是归他做,如跑印刷局,制图,校字之类。可是往往不如意,说起来皱着眉头。看他旧作品,都很有悲观的气息,但实际上并不然,他相信人们是好的。我有时谈到人会怎样的骗人,怎样的卖友,怎样的吮血,他就前额亮晶晶的,惊疑地圆睁了近视的眼睛,抗议道, “会这样的么?——不至于此罢???”

不过朝花社不久就倒闭了,我也不想说清其中的原因,总之是柔石的理想的头,先碰

了一个大钉子,力气固然白化,此外还得去借一百块钱来付纸账。后来他对于我那“ 甲 (人的心地险恶难测)”说的怀疑减少了,有时也叹息道,“真会这样的么???”但是,他仍然相信人们是好的。

他于是一面将自己所应得的朝花社的残书送到明日书店和光华书局去,希望还能够收

回几文钱,一面就拼命的译书,准备还借款,这就是卖给商务印书馆的《丹麦短篇小说集》和高尔基作的长篇小说《阿尔泰莫诺夫之事业》。但我想,这些译稿,也许去年已被兵火烧掉了。

他的迂渐渐的改变起来,终于也敢和女性的同乡或朋友一同去走路了,但那距离,却

至少总有三四尺的。这方法很不好,有时我在路上遇见他,只要在相距三四尺前后或左右有一个年青漂亮的女人,我便会疑心就是他的朋友。但他和我一同走路的时候,可就走得近了。简直是扶住我,因为怕我被汽车或电车撞死;我这面也为他近视而又要照顾别人担心,大家都仓皇失措的愁一路。所以倘不是万不得已,我是不大和他一同出去的,我实在看得他吃力,因而自己也吃力。

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

他终于决定地改变了,有一回,曾经明白的告诉我,此后应该转换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我说:这怕难罢,譬如使惯了刀的,这回要他耍棍。怎么能行呢?他简洁的答道:只要学起来!

他说的并不是空话,真也在从新学起来了,其时他曾经带了一个朋友来访我,那就是

冯铿女士。谈了一些天,我对于她终于很隔膜,我疑心她有点罗曼谛克, 乙 (做事急于求成);我又疑心柔石的近来要做大部的小说,是发源于她的主张的。但我又疑心我自己,也许是柔石的先前的 丙 (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果断坚决,毫不犹豫)的回答。正中了我那其实是偷懒的主张的伤疤,所以不自觉地迁怒到她的身上去了。——我其实也并不比我所怕见的神经过敏而自尊的文学青年高明。

1.根据括号中的解释写出相应的成语。

甲处应填的成语是: 乙处应填的成语是: 丙处应填的成语是:

2.仔细阅读(1)(2)(3)(4)节,把作者为了表现柔石“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这种高尚品格所选用的材料找出来。从这些材料中可以看出柔石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材料: 柔石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3.“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这句话在表达方式上属哪一种?“旧道德”、“新道德”各指什么?选择正确的一项 ( )

A.描写。 “旧道德”是指中国人民传统的勤劳、朴实、与人为善的美德。 “新道德”是指柔石为中国革命的献身精神。

B. 抒情。 “旧道德”是指中国人民传统的勤劳、朴实、与人为善的美德。 “新道德”是指柔石为中国革命的献身精神。

C. 议论。 “旧道德”是指中国人民传统的勤劳、朴实、与人为善的美德。 “新道德”是指柔石为中国革命的献身精神。

D. 说明。 “旧道德”是指中国人民传统的勤劳、朴实、与人为善的美德。 “新道德”是指柔石为中国革命的献身精神。

4.“他说的并不是空话,真也在从新学起来”中他学起什么来了? 从中可见柔石具有 精神。

5.第7节中“也许是柔石的先前的 丙 (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果断坚决,毫不犹豫)的回答。正中了我那其实是偷懒的主张的伤疤,所以不自觉地迁怒到她的身上去了。” 这里的“回答”指什么内容? “偷懒的主张”这里的“主张”又指什么内容?

一、基础练习

1.《南腔北调集》 散文 柔石 白莽 冯铿 李伟森 胡也频 2.偏正 纪念 将由战友牺牲带来的无比悲痛暂时搁置一边,化悲痛为力量,以更有效的战斗来纪念死者。

3.周树人 豫才 文学家 革命家 思想家 《呐喊》 《彷徨》 《朝花夕拾》

《野草》 《坟》 《二心集》 《且介亭杂文》 4.D 5. a.B b.A D c.E

6. (1)“不敢”、“不愿”、“不屑”、“隐约其辞”四个词概括了当时所有报刊在白色恐怖下的不同态度。“不敢”是指进步报刊摄于反动派的淫威,想登而不能登;“不愿”是指持中立态度的报刊明哲保身,害怕惹事生非;“不屑”是指反动报刊认为不值得登,与反动派一鼻孔出气;而《文艺新闻》是“左联”领导的一个半公开性质的文艺周刊,如

果明白直说,会徒然失去一个宣传阵地,所以只能有一点“隐约其辞”的文章。

(2)“误译”是不懂而译错;“曲译”是有意而为之。故意的曲译,从思想性出发,突出人民性。 (3)原来柔石他们早就死了,死的又那样惨烈,原来敌人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政府竟会这样对待象柔石这样的青年!所有这些,不能尽述的千言万语,都包含在这寥寥四字及省略号里了。 7.(1)“悲愤”有两面,悲哀和愤怒,鲁迅要摆脱的只是悲哀,血海深仇则不能忘却。 (2)“夜”喻指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漫漫长夜,“路”指与反动统治进行不屈斗争的革命之路。这句话深刻地指出了黑暗统治暂时仍将继续,革命者的斗争的道路是漫长的、曲折的。因而作者表达了要化悲痛为力量的心愿,也表达了对反动派必然灭亡,人民革命斗争必胜的坚强信念。

二、阅读分析

1.人心惟危 急于事功 斩钉截铁 2.材料:硬气表现在:(1)设立朝

花社需要本钱,柔石没有钱就向人借,出书出画册,要做许多事,大部分稿子和杂务都归他做。(2)朝花社倒闭,他一面借钱付纸帐,一面又拼命译书,准备还借款。 迂表现在:“人心惟危”说,相信人们是好的。 性格特点是硬气和迂 3.C 4.学起:转换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具有进取精神,好学踏实 5.“回答”指“只要学起来!” “主张”指“使惯了刀的,这回要他耍棍,怎么能行呢?”

篇三:《为了忘却的记念》答案

《为了忘却的记念》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写作目的,理解分析文章主旨;

(2)推敲文中过渡语句,理清课文整体思路,并能质疑解难;

(3)结合中心和语境,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4)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和目的,把握作者深沉而强烈的情感。

教学重点(1)探讨文章主旨;(2)揣摩重点语句。

教学难点(1)题目含义的理解;(2)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语句。

学习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基础知识,识记字词音义。

2、揣摩文中重点语句,领悟作品主旨。

3、分析白莽、柔石的人物形象

学习重点:揣摩文中重点语句,领悟作品主旨

学习难点:分析白莽、柔石的人物形象

[课前自主学习]

(一)基础知识部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竦( ) 裴( )孺( ) 偈( ) 赎( )惴惴(

涅槃( )眷眷( )挈妇将雏( )缁( )衣 模( )样

2、辨别字形:

辑 惴 戳 斐

缉 揣 戮 蜚

揖 湍 翡

楫 瑞 霏

3、成语释义

郑重其事

情随事迁

各行其是

隐约其辞

急于事功

延口残喘

明珠暗投

人心惟危

(二)文章梳理

1、《为了忘却的记念》纪念的是谁?本篇文章主要写了谁?

2、请同学们通过填写下表来归纳的各部分大意

〕 模( )型 镣 缭 嘹 瞭

制作人: 邵明明 把关人: 王春红 班级: 姓名: 小组:

第一部分:回忆与( )的三次交往。

第二部分:写与( )的交往及( )的为人(兼及 )。

第三部分:写( )与( )的被捕。

第四部分:写柔石等“左联”五位青年作家( )的经过,进一步揭露反动派的

罪行,表达对革命烈士的( )和赞扬。

第五部分:抒发了对烈士的( )之情,表达了对反动派的必然灭亡、人民革

命战争必然胜利的坚定信念。

第一部分:回忆与白莽的三次交往。

第二部分:写与柔石的交往及柔石的为人(兼及冯铿)。

第三部分:写白莽与柔石的被捕。

第四部分:写柔石等“左联”五位青年作家被捕遇害的经过,进一步揭露反动派的罪行,

表达对革命烈士的深切悼念和赞扬。

第五部分:抒发了对烈士的怀念和尊敬之情,表达了对反动派的必然灭亡、人民革命战

争必然胜利的坚定信念。

【合作探究】

1、解题:

a、 作者把本文题为《为了忘却的记念》,即然是“记念”,为什么说是“为了忘却”?

请从课文首尾两段中找出有关的语句

领悟:①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殊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

②这是怎样的世界呢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b、课文题目为《为了忘却的记念》,对于这个语意曲折含义深刻的标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

A、“忘却”是“摆脱”、“搁置”的同义词,意思把悲痛暂时搁置一边,化悲痛为力量,以更有效的战斗来纪念死者。

B、“忘却”指暂时忘掉“两年以来时时袭击我的心”的“悲愤”的情感,振作精神与敌斗争,并以此作为对烈士最好的纪念。

C、“忘却”与“记念”不矛盾,“为了忘却”实际上是为了战斗,唯有战斗才是对烈士的最有价值的纪念。

D、反映了作者对死难烈士的真挚深切的感情和坚强的斗志与必胜的信心。

2、概述述作者同白莽三次会见的情况,并说说作者通过哪些具体生动的材料,表现白莽形象的什么特点。

提示:作者通过白莽对彼得裴传和诗的翻译及有意曲译;他与鲁迅初次见面后的来信并坦率地表示“很悔和我相见”;刚从狱中释出,热天穿厚棉袍、汗流满面,却毫无愁苦地

便登门拜访鲁迅,并告知自己是革命者这三个具体生动的材料,表现了白莽勤奋坦诚、爱憎分明、坚强乐观的革命文学青年的形象特点。

3、精读课文第二部分,作者写柔石的最突出的性格是什么?如何理解这里的“硬气”而“颇有点迂”? 鲁迅用哪些事实来表现柔石的“硬气”而“迂”的性格?作者这样写柔石的用意是什么?

释义:“硬气”指坚定、正直、耿介不阿,“迂”本义含有“拘泥、守旧、不适应形势、不切合实际”,这里则突出柔石率直而不通世情、拘泥而不会变通的性格特点。这固然体现了他的纯洁、善良、淳朴、正直,也反映了他幼稚、简单,书呆子气的一面。

事例:1.为介绍东北欧文学和外国版画而设立朝花社,担任了“大部分的稿子和杂务”,事情不如意,也总“相信人们是好的”,不相信会有骗人、卖友、吮(吸)血的事任事硬气,味于某些世事。

2.朝花社倒闭,“他仍然相信人们是好的”,只是自己“拼命的译书,准备还债款”对债务硬气,而味于某些世事,不会追索书款。

3.他和“女性的同乡或朋友”一连行走时,自己“离”一路,与鲁迅同行时,使鲁迅“愁”一路。足以见其对长者和女性同乡、朋友的忠实态度。

领悟:柔石有点迂,单纯可爱,心地善良,同时也反衬出当时社会的黑暗,肮脏,用他的被害来反衬国民政府的残暴

【当堂达标】

选择一项正确的答案填上序号。

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

①“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这里不用“悲哀”其原因是( )

A. 作者为战友被害而悲哀,为敌人残暴而愤怒,只用“悲哀”表达欠周。

B. 也可用“悲哀”,但名家已用了“悲愤”,改用“悲哀”似乎难以服人。

C. 只能用“悲愤”,只悲哀不悲愤就显不出作者的革命性了。

②“将悲哀摆脱”,这里不用“悲愤”,原因是( )

a. 既摆脱了“悲哀”,又摆脱了“悲愤”,那就不能表现鲁迅先生的革命精神了。 b. 作者要摆脱的是悲哀,留下的是更深沉的愤怒;若改用“悲愤”,那就连愤怒也摆脱了。

c. 其实“悲哀”和“悲愤”都摆脱了,才好轻装上阵,更好地和敌人斗争到底。 ③“我其实也并不比我所怕见的神经过敏而自尊的文学青年高明。”这句话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精神?他的哪篇作品里也表现了这种精神?答( )

a.在《记念刘和珍君》中表现过这种关怀爱护革命青年的精神。

b.在《孔乙己》中表现过这种自甘受压迫遭摧残的精神。

c. 在《一件小事》中表现过这种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

[相关链接]

制作人: 邵明明 把关人: 王春红 班级: 姓名: 小组:

1、“左联”:全称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于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它是一个由文学研究会、创造社、鲁迅先生发起的进步青年所组成的文学组织,鲁迅在“左联”成立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并当选为常委。“左联”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工作方针,主张“对旧社会和旧势力的斗争必须坚持、持久,而且要注重实力”。白莽、柔石、冯铿、李伟森、胡也频均参加了这一进步组织。

2、文章的时代背景:课文所写事件,发生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为了配合反革命的军事“围剿”,他们一方面利用反动文人对抗革命文艺运动,一方面采取查禁书刊、封闭书店、逮捕、暗杀左翼作家等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手段“围剿”左翼文学。1931年1月17日,柔石、白莽等“左联”的五位青年作家被捕,同年2月7日,被秘密枪杀于上海龙华,大批“左联”作家被通缉,鲁迅先生也时刻面临着被捕的危险。但鲁迅先生毫不畏惧反动派的淫威与屠刀,在闻知柔石等五位青年遇难的消息后立即发表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等文章,强烈抗议和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在烈士遇难两周年的日子里。即1933年2月8日,鲁迅先生用饱含血泪的笔,带着无限悲愤的感情写下了《为了忘却的记念》这篇纪念性文章。

3、文学研究会

我国最早的文学社团,成员有沈雁冰、叶绍钧等。主张“为人生而艺术”,主要刊物有《小说月报》、《文学周报》。

4、创造社

五四新文学社团,成员有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等。提倡“文学革命”,主要刊物《创造》季刊。

5、关于鲁迅作品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前期《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集外集》、《集外集拾遗》。主要内容:反帝、反军阀,反对御用文人。

后期杂文:《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篇》主要内容:表现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封建的思想和精神。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结合中心和语境,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2)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和目的,把握作者深沉而强烈的情感。

学习重点:结合中心和语境,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自主学习]

1、背诵并默写文中出现的两首诗。

2、概述文章中的三个典故。(只要叙述出什么人、什么事,说明了当时社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即可。)

[合作探究]

一、咬文嚼字

1、怎样理解第2段中“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这件事,只在《文艺新闻》上有一点隐约其辞的文章。”这句话中“不敢”“不愿”“不屑” 三者的区别?

明确:三者政治态度不同。“不敢”并非“不愿”,只是慑于国民党政府的严酷统治。“不愿”者在国共两党的斗争中取超然立场,不介入政治斗争。“不屑”者则把五个青年作家的遇害看作小事一桩,认为不值得见诸报端。

2、“民众”与“国民”有什么区别?白莽不喜欢“国民诗人”这个词,说明他什么样的爱憎?

明确:“国民”不仅包括民众,而且包括统治阶级,具有某国国籍的人都是该国的国民。白莽是热爱民众而憎恨统治阶级的。

二、研究探讨以下问题,深入领会作者的无限悲愤之情。

①方孝孺的典故用意何在?

明朝方孝孺效命于明惠帝朱允汶,后惠帝的叔父燕五朱棣为夺帝位,带兵攻陷南京,惠帝自焚(一说下落不明),方孝孺入狱,因不肯替朱棣起草诏书被杀,祸及870余人。方孝孺为姓朱的争位而丢掉性命,连累亲友宗族,实在很“迂”。但那威武不屈、舍生取义的刚烈精神,几百年来一直为后人敬仰和赞颂,正是在这点上,鲁迅用来与柔石的精神作比。同时这一典故还以朱棣惨无人道、滥杀无辜的暴行,来暗示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青年的罪行。

②“作者提及《说岳全传》中高僧“坐化”的典故有什么用意?

提示:这个典故是针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镣、罪名杀害了岳飞,柔石被害的案情也是“谁也不明白”;秦桧捉拿道悦,与国民党反动派要抓鲁迅又非常相似,暗示了这个社会有如秦桧当道的时代。当然,鲁迅先生对道悦自行涅 的做法是不赞成的,他并不像道悦和尚那样束手待毙,而是“逃走”,保存实力,继续战斗。

③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区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篇四:为了忘却的纪念:鲁迅在女师大学潮中的真实形象

弗兰克·克莫德曾在小说研究的经典之作《结局的意义》中表示过这样的意思:一个故事的结局往往是提纲挈领的,它使此前的一切显出了意义,开篇、中段似乎只是为了它而存在。线性的犹太-基督教历史从创世到末日大审判,有始有终,而现实中的历史事件没有清晰的源头和终点,但是人们还是可以从某个视角或以某人为中心截取出一个大概来,使之成为头尾俱全的故事。如果上世纪20年代女师大学潮也是一个故事的话,它有没有象征着正义实现的收束之处?以往学界被“驱杨(荫榆)倒章(士钊)”的口号所迷惑,总是取鲁迅和许广平似乎交代明白了的立场来讲故事的结局,那就是造反学生1925年11月底、12月初的“复校”。平心而论,对某些人而言,“驱杨倒章”只是为达到目的——易培基出任校长、教育总长——创造条件。在大量关于女师大驱杨运动的叙述中,英雄(主角)鲁迅在戏台中央英勇作战,易培基(以及背后的李石曾)或不见身影,或像个跑龙套的,在前台一闪而过,仿佛是来暂时填补一个无聊的空白。【吴奔星先生的长文《鲁迅和“女师大风潮”》(写毕于1976年10月,载山东师院聊城分院中文系图书馆编、聊城印刷厂1977年10月印行的“鲁迅生平资料丛钞”第二辑《鲁迅在北京》,第94页至147页)史料翔实,是笔者目前所见到的关于这一话题叙述较为完整的研究性论文。文章以女师大复校、1926年1月13日新任校长易培基到任作为学潮“最后的胜利”。易培基只是一个突然降临的人物,与此前学生的一切抗争了无关涉。更常见的是这方面的文章、著作彻底回避易培基。】鲁迅自己要对此负一点责。

1

1973年7月,顾颉刚在他1925年8月的日记后补记:

李石曾、易培基本是国民党中坏分子,专搞盗窃攮夺工作,西山一带之庙产及此后故宫盗宝案可知也。慕愚(谭慕愚,即谭惕吾)反对其人,本是合理行为,而李、曾嗾其党羽傅启学等攻击之……。观女高师案,杨荫榆虽改职入教部,而继其任者乃易培基,鲁迅先生诋杨不遗余力,顾于易之继任乃默无一言,能谓之认识是非乎!

【《顾颉刚日记》,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0年,第1卷,第659页。关于故宫盗宝案的细节可参考1937年9月30日首都(南京)地方法院检察官对易培基、李宗侗提起公诉时所提供的上下两册《易培基等侵占故宫古物案鉴定书》。起诉时被告“在逃未获”,当时抗日战争已爆发,审判未能进行。又据维基百科,易培基于1937年9月在上海病逝。1934年的《华兴周刊》(第31卷22期,日期不详)曾报道,易培基案发后已入籍“满洲国”,既已成为“外国人”,公诉就难以进行】

最后一句,大致不错。由于鲁迅自己对易培基继任校长“默无一言”,诸多关于女师大学潮的研究在这方面也是(有意)忽视的,即便提到,也是轻描淡写,仿佛可有可无。驱杨是为了迎易,这是李石曾一派蓄谋已久的。学潮时任女师大国文系主任的郑奠(介石)在五十年代的回忆文章里称赞鲁迅复校后只管教书:“到了复校以后,校长继任有人,他就事事谦退,只管讲课了。这是多么值得敬佩的风度啊!”(《鲁迅先生在女师大风潮中的斗争》,原载1956年10月19日《文汇报》。转引自薛绥之主编《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三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26页)郑奠不提校长之名,也是故意为之。他应该知道,鲁迅实际上另有隐衷。

1925年6月13日晚,鲁迅心情郁闷,提笔给许广平写信。许广平等六位学生已在5月9日被除名,两天后学生自治会也硬碰硬,强封校长办公室。章士钊因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5月7日下午,一批学生越墙跳入章士钊在魏家胡同的住宅“将各屋门窗打破,捣毁什物无算,警察竭力制止不服,且有将沈署长暨巡官某等殴伤情事”。《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三辑,第243页)5月12日出走,一直到7月28日重新被任命为教育总长。在这僵持状态中,鲁迅感到无聊,告诫许广平,性急发脾气,“要防自己吃亏”:“因为现在的中国,总是阴柔人物得胜。”笔者以为,凶兽样的羊和章老虎,还有段祺瑞那种已无军队可使的过气的军阀,公开骂骂也无妨,可见都不厉害;《现代评论》各色各样摆出“正人君子”模样的鬼魅,遇到有人脱光衣服叫阵,碍于面子和假惺惺的风度,不敢赤身应战,同样毫无威慑力。“阴柔人物”就不一样,他(们)有军力(国民军京畿警备司令部)和学生可恃,“社会技术”高强,还得罪不得。鲁迅接着笔锋一转,点明中国与英日“经济绝交”,获利的将是第三方美法商人。下面这几句话,就不再是谈中国抵制英货、日货了:“可是据我看来,要防一个不好的结果,就是白用了许多牺牲,而反为巧人取得自利的机会,这种在中国是常有的。但在学生方面,也愁不得这些,只好凭良心做去,可是

要缓而韧,不要急而猛。”鲁迅强人同己,又怀疑某某(原信为孙伏园)似与陈西滢暗中联络,但是紧接下来的文字,又另有所指:

我明知道几个人做事,真出于“为天下”是很少的。但人于现状,总该有点不平,反抗,改良的意思。只这一点共同目的,便可以合作。即便含些“利用”的私心也不妨,利用别人,又给别人做点事,说得好看一点,就是“互助”。但是,我总是“罪孽深重,祸延”自己,每每终于发见纯粹的利用,连“互”字也安不上,被用之后,只剩下耗了气力的自己一个。(《鲁迅全集》,第11卷,第91页至93页)

孙伏园是鲁迅的学生辈,不是怎么“阴柔”(《晨报附刊》撤下鲁迅的小诗《我的失恋》,他搧代理总编刘勉耳光,还追着他大骂)。鲁迅此处另有专指,“巧人”的资历要比孙伏园深得多,如果能从驱杨运动中“自利”,应该是校长职位的竞争者。为天下的互助,听起来有点克鲁泡特金式无政府主义的余音,在当时的北京,很容易使人想到北大生物系教授李石曾——“最早介绍互助论者”(李书华用语。见李书华《七年北大》,收入陈平原、夏晓虹编《北大旧事》,三联书店,1998年,第98页)。许广平倒比较达观,她在6月17日信上劝鲁迅不要为孙伏园生气。她知道“白用了许多牺牲,而反为巧人取得自利的机会”的心思”:

即如我校风潮,寒假时确不敢说开始的人们并非别有用意,所以我不过袖手旁观,就是现在,也不敢说她们决非别有用意,但是学校真也太不像样了,忍无可忍,只得先做第一步攻击,再谋第二步的建设。……我的目标是不满于杨,而因此而来的举动,却也许被第三者收渔人之利,不劳而获,那么,我也就甚似被人所?利用?了。这是社会的黑暗,傻子的结果。(《鲁迅全集》,第11卷,第96页)

女师大学生自治会内部不是铁板一块。两个带了“不敢说”的双重否定句,将运动背后的党争说出来了。“巧人”“阴柔人物”与收渔人之利的“第三者”隐隐重叠。“我的目标是不满于杨”几个字应该重读,隐含着许广平与“别有用意”的“她们”的分歧。易言之,“她们”属意于某人,非得此人当校长,现任校长不论是谁,都应让贤,所以她们的“不满于杨”也许只是服务于目标的手段。鲁迅不会读不出这层含义。两人都有点隐忍不宣,说明白了就有失体面,两人间那点迅速壮大的感情,也就颓然而废了。许广平在此前(3月26日)致鲁迅信上倾吐自己“满肚子的不平”时就说起“色采”:“年假中及以前,我以为对于校长主张去留的人,俱不免各有其复杂的背景,所以我是袖手作壁上观的。到开学以后,目睹拥杨的和杨的本身的行径,实更不得不教人怒发冲冠,施以总攻击。虽则我一方面也不敢否认反杨的绝对没有色采在内。但是我不妨单独的进行我个人的驱羊运动。”(《鲁迅全集》,第11卷,第27页)鲁迅久处官场,又熟谙女师大内情,能在纷纭的表象背后,政治与利益之间,发现有趣的连接。国民党的“色采”,他怎么会不知道?

5月11日,学生自治会封锁校长办公室,向教员发出恳请维持校务函,上面写道:“生等……驱逐劣迹昭彰之校长杨荫榆,谅诸先生早已洞悉。不料杨氏深为利禄所蒙,希图恋栈,数月以来,不听学生自治会职员之婉劝,自行引退,以让贤能,而竟任情专横,……。”(《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三辑,第274页)“以让贤能”中的“贤能”为谁,拟就这份信函的自治会骨干心中有数,她们的目标未必是许广平(与鲁迅)的目标。《两地书》作者只取笑章士钊想在女师大任用的人物,只字不提自己心目中的校长理想人选。让许广平和“她们”分别讲述学潮故事,我们会听到不同的结局:许广平选取杨、章狼狈逃出角斗场为结尾,这是真正的无政府主义者的叙述,“她们”则会把易培基继任校长作为完美的收场。假如许广平相信她和鲁迅驱杨立了头功,那么抢权夺位的第三者确是“不劳而获”。但从易培基(以及他身后的李石曾)方面来看,他在黄郛临时摄政内阁署理教育部总长,做过两周鲁迅的上司,上下级合作反对“军阀”,绝非纯粹的利用。

鲁迅在1932年12月编《两地书》时有所取舍、添补。1925年5月至7月间正是关键时刻,不少信件未见收入。鲁迅说的“阴柔人物”或“巧人”也正是师生两人在这特殊时期依恃较多的实力派,不提名字是最妥善的办法。这些大人物到了1932年、1933年之交,不论是在北平,还是“首都”南京,名声已经不好,将他们的名字与“驱杨倒章”相联系,甚至外泄他们的领导地位,女师大学潮就可能失去其政治、文化上的纯洁性。但是他们仍然身居

要津,时时可能反扑。鲁迅承认,这本书信集的内容并不是“最显真面”的,“遇有较为紧要的地方,到后来也还是往往故意写得含胡些”。另一方面,当初“推测天下大事”也很糊涂:“最坏的是我们当日居漫天幕中,幽明莫辨,讲自己的事倒没什么,但一遇到推测天下大事,就不免糊涂得很,所以凡有欢欣鼓舞之词,从现在看起来,大抵成了梦呓了。”(《鲁迅全集》,第11卷,第5页)鲁迅想借此说的,除了对北伐、国民党深深的失望,也有对自己的责备。斗倒杨荫榆、章士钊,教育的前景就一片光明了吗?信中含糊的地方多(也有后来添加文字、故意不含糊的),“欢欣鼓舞之词”却难见到。现实中,还真有些应景的“欢欣鼓舞之词”,它们都刊载于《女师大周刊》118期,重温一下,约莫可知何谓“巧人”,何谓“梦呓”。

2

1926年1月13日,女师大学生举行仪式欢迎易培基就任校长。段祺瑞执政府已在1925年12月26日改为内阁制,许世英(曾被杨荫杭传讯)任总理。12月31日,易培基在新内阁出任教育部总长,前一日,冯玉祥指使部将张之江枪杀徐树铮,段祺瑞大恸,不能视事。

鲁迅、许寿裳和许广平先后登台演说。鲁迅代表校务维持会致欢迎词,(鲁迅自称,原定总务主任马幼渔代表校务维持会致词,因马生病,由他代替。《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三辑,第333页)他非常注意教育维持会与他自己所属的校务维持会的主从关系:

本校被非法解散以来,在外有教育维持会,在内,有校务维持会,共同维持者,计有半年。其间仍然开学,上课,以至恢复校址。本会一面维持,一面也无时不忘记恢复,并且希望有新校长到校,得以将这重大的责任交出。现在,政府居然明令恢复,而且依了大家的公意,任命本校的教育维持会正主席易先生为校长了。易先生的学问,道德,尤其是主持公道,同恶势力奋斗的勇气,是本会同人素来所钦佩的。当恢复之初,即曾公推为校长,而易先生过于谦退,没有就,但维持仍然不遗余力。同人又二次敦请,且用公文请政府任命,这才将向来的希望完全达到。(同上)

鲁迅顺便宣布校务维持会自行解散(同一日校务维持会发表的《交卸职务宣言》声明:“本会认为责任已尽,即日将代行职权,奉还新任校长,同时自行解散。……今者宵人伏匿,女学重光,校长得人,群情大慰。”《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三辑,第328页至329页),这“乃是本校更进于光明的路的开始”。为什么?“因为易先生是本校全体所希望的校长,而这希望的达到,也几乎是现在为止中国别处所没有希望到的创举。”他说的“恢复之初”,当指9月21日女师大在宗帽胡同临时新址开学的时候,当时李石曾和易培基就在现场。至于“向来的希望”,还透露出一点别样的信息。“向来”有“一贯、从来”的意思,那么“大家的公意”究竟形成于何时?这又证明,易培基取代杨荫榆的结局,鲁迅早有听闻。

还得简单介绍一下女师大校外的“教育维持会”和校内的“校务维持会”。根据标准版本的女师大学生运动史,与杨荫榆的冲突始于1924年11月三位学生被勒令退学。这次事件与黄郛摄政内阁尤其是当了两周(11月10日至24日)教育总长的易培基有无关系?如此重要的问题居然长期被忽略了。1925年寒假前(1月18日),学生自治会发布宣言驱杨,如有“色采”,即不能排除学潮因易培基而发动。从此杨荫榆无法正常履行校长职责。5月9日校评议会议决开除六位学生后,许广平也不再从事她个人的驱杨运动,转而谋求外界“有力的援助”。8月1日,杨荫榆在警察陪伴下返校(所谓的“八一惨变”),第二天学生自治会(包括许广平)到中央公园招待各界,请求援助,当日二十几个团体决定成立组织。8月3日,代表们到北大集会,议定成立女子师范大学教育维持会,推易培基为正主席,顾孟馀为副主席。许广平所说的风潮初起有人“别有用意”,用意为何,昭然若揭:这位正主席就是欲收渔人之利的“第三者”。几乎与此同时,李石曾夫人亲临女师大督战,学生公开在媒体上放风,希望易培基担任校长,而杨荫榆也要提出辞呈。8月7日,教育部决定解散女子师范大学(意味着要将占领校部的学生请出),在女师大校址另成立国立女子大学。当日下午五点,女师大部分学生开会(鲁迅与会),商量如何维持女师大的校务。13日中午,鲁迅赴中央公园来今雨轩,出席徐炳昶、李宗侗(李石曾侄)主持的猛进社午餐,餐

后去女师大,校务维持委员会正式成立,鲁迅被推为委员。该会与老上司易培基主持的女师大教育维持会有组织上的隶属关系。次日,教育部发表鲁迅的免职令,章士钊自己也岌岌可危。8月22日刘百昭率“流氓女丐”“毁校”,将24位学生强行迁往报子街女师大附设补习学校(许广平则到鲁迅故居南屋暂住),校务维持会一周后决定转移到宗帽胡同办学。四天之前,北大评议会在李石曾、顾孟馀操纵下通过脱离教育部议案,胡适等教授向表决中缺席的代理校长蒋梦麟提出抗议,两次要求复议。26日,北大李石曾一系发布反对章士钊宣言,签名者包括浙籍的三沈二马二周。鲁迅大概还是第一次与李石曾一起出现在这类公开发表的文书上。(《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三辑,第315页至316页)28日北大召开教务会议与评议会的联合会议,李石曾等人坚持该会没有复议权,将联席会议改为没有表决权的谈话会。(详见胡适《这回为本校脱离教育部事抗议的始末》,载《胡适文集》,北大出版社,第11卷,第111页至116页)

9月21日,这个大大缩小了的女师大在临时校舍举行开学典礼,据第二天的《京报》报道,参加的人士除了许寿裳、马裕藻、郑奠、沈士远和周氏兄弟等校务维持会成员之外,还有李石曾、易培基(两人名字排在众人前面)、雷殷等国民党要员。会议开始后的第一项内容是教育维持会报告,然后是校务维持会报告,接下来是师生代表致辞、演说。(转引自朱金顺辑录《鲁迅演讲资料钩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8页至第9页)这时,所有参与女师大校务维持的人士都有默契,今后校长当然要由易培基来担任。在许广平1959年写的《鲁迅回忆录》(这是经人修改的)中,有这些文字:“章士钊对女师大风潮迟迟不予处理,不予解决校长问题。他利用杨荫榆恋栈之心,死硬到底。一面支持她压迫学生,一面暗中布置,要他夫人吴弱男来做校长,所以解散女师大如此积极,实想打扫好?臭毛厕?为夫人登坑也。但他倒先行试探,派人向鲁迅说:?你不要闹(因为鲁迅站在青年一边——作者),将来给你做校长。?鲁迅何等样人,岂为图做校长而参加斗争?所以不予理会,于是章士钊就越权(旧制度职务是总统任命,总长无权撤换)撤鲁迅教育部件佥事的职以泄愤。”《许广平文集》,第2卷,第215页。章士钊先生夫人吴弱男当时还健在(1961年在北京参加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活动),许广平指名道姓,不避秽语(“登坑”),让人无语。章士钊是否打算将“内助”升为“外助”,根本无法查证。如果真有,那用流氓无赖的话来说,就叫“找打”。他一上台就处处受阻,自己怎么不知道?5月7日暴徒已经加他以“禁止爱国”的罪名将他在魏家胡同的住宅击毁,随时可以重复一遍。许广平曾说章士钊派人宽慰鲁迅,表示以后请他做校长。这一说不可靠。章士钊5月7日“毁家”后数日逃离北京,还不知鲁迅卷入此事已深;他7月底复职之后,李石曾一派气焰逼人,谅他也不敢故意搬出鲁迅来与易培基作对,世故的鲁迅更不敢公开败了地位在他之上的“互助”同志的兴致。李石曾略施小技就可以将鲁校长驱逐。

“欢欣鼓舞之词”也见于教务主任、会议主持许寿裳的演说词:

幸而现在都好了,本校已经完全恢复,师生全体所日日希望的校长易先生来了。真如大旱之见云霓,忻慰之至。我想不但本校师生全体,凡是今日光临的诸位来宾,从前既以高谊援助本校,现在见了胜利,也都是一样觉得快慰的。

“日日希望”也可以解读为期待已久,因此这“胜利”是有目标的奋斗的结果,而非偶发空缺碰巧有了人选。胜利非他,易培基长校是也。从此学生“前路光明无量”。许寿裳的口气也很谦抑,作了“退居于教员的地位”的表白。与鲁迅不一样,他声明自己是“中途加入”。(《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三辑,第334页至335页)作为杨荫榆的前任,他在这等场合一定得避嫌。

许寿裳感谢“诸位来宾”,没提姓名。两位人士不论在场与否,都是至为重要的:一位是齐寿山,一位是李石曾。8月24日,许寿裳与齐寿山联名发表宣言,抗议章士钊将鲁迅除名不合规程(“视部员为家奴”),二则两天前嗾使警察到女师大“殴逐女生,惨酷备至”。为此两人宣布“章士钊一日不去,即一日不到部”。(《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三辑,第301页)章士钊绝非对手,这是两人所深信的。许寿裳在《亡友鲁迅印象记》写道:“我们对于章士钊的这些举动,认为无理可喻,故意不辞职,而等他来免职,也不愿向段祺瑞政府说理,所以发布这个宣言。鲁迅对于章士钊,也视若无物,后来之所以在平政院提起诉讼,还是受了朋友们的怂恿而才做的,结果

是得到胜诉。”“朋友们”是谁?(《现代贤儒——鲁迅的挚友许寿裳》,陈漱渝主编,台海出版社,1998年,第56页)两人都是鲁迅的朋友,而齐寿山与李石曾是同乡(河北高阳)世交(齐父齐禊亭是李石曾老师),在齐如山(齐寿山之兄)和李石曾的回忆文章中有大量两家交往的记录。(见陈纪滢《一代振奇人:李石曾传》,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84年第2版,第3章)李石曾是“三朝宰辅”李鸿藻之子,因排行第五也称“李五爷”,又是国民党一大(1924年1月)的监察委员会常委,在西山一带办社会事业颇有成就。拜冯玉祥政变所赐,李石曾筹组清室善后委员会,把持中俄、中法庚子赔款委员会,在当时的北京,他的权力(包括社会动员能力)已凌驾于教育部之上,几乎是无冕之王。从1924年10月下旬直至1926年春,控制京畿地区警备的是直系将领鹿钟麟(同为河北望族之后),李石曾以军力为后援,不把已经失去兵权的段祺瑞放在眼里。当时的教育界也是唯力是视,段祺瑞没有貔貅十万,“随风可倒”。许广平在发表于1940年的《鲁迅先生在北平的反帝斗争》里的一句话道出了段祺瑞在她和鲁迅心目中真实的地位:“那时几乎军政不分,成为最畸形的挂着民主招牌的一种局面。而段祺瑞,他已经是落后的旧军人,没有什么实力的随风可倒的纸老虎。”(《许广平文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卷,第110页)1926年1月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谴责西山会议派的分裂行为,开除谢持、邹鲁党籍,李石曾作为五位中央监察委员之一,却未与会。西山会议在李石曾的地盘召开,李石曾未正式列名,可见他与国民党内部左右两派的关系颇为微妙。据“培良”(向培良)发表于《女师大周刊》120期的《从八月一日到二月一日》,校长就职仪式上演说的还有“李先生、徐季龙先生”,前者必然是李石曾,后者即徐谦。这篇战斗纪事的结尾与鲁迅、许寿裳欢迎词的基调一样:“从此本校就进入光明之途,无限的希望都要次第实现了”。(《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三辑,第269页)

接着鲁迅、许寿裳演讲的是已经加入国民党中某派的许广平。她是学生自治会总干事,在会内的地位不及主席刘和珍。请她作为代表,也可以有另一层意思。上一年5月27日,许广平信告鲁迅,有个组织看得起她,想拉她参加。组织或有“党的范围”,纲领是基督教和社会主义的掺合,还有“什么什么”(案:不便说出,或指极端手段)。鲁迅30日作复:“所云团体,我还未打听,但我想,大概总就是前日所说的一个。其实也无须打听,这种团体,一定有范围,尚服从公决的。所以只要自己决定,如要思想自由,特立独行,便不相宜。如能牺牲若干自己的意见,就可以。只有?安那其?是没有规则的,但在中国却有首领,实在稀奇。”(鲁迅、景宋著《两地书·原信》,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第60页)“前日所说的一个”是见面时所说,信上没有留下痕迹。当时的北京,最著名的安那其主义者当然要数李石曾,他虽是国民党元老之一,一生未曾放弃给他带来无数实惠的世界主义理想。鲁迅自己所倾心的“个人的无治主义”有斯蒂纳无政府主义的成分,对中国式“有首领”的安那其组织就不能从心底里赞同,不过也没有阻止许广平加入。事到如今,没有外界组织起来的声援,怕是难以取胜的,这也是鲁迅半带调侃地说“互助”的原因。鲁迅在编《两地书》的时候,这些文字有可能暴露出作者与李石曾较特别的关系,而李石曾因大学区制失败、用人不当、故宫丑闻等原因大受损伤,还是应该让它们彻底消失。还得补充一点:李石曾生于他家在北京南城菜市口绳匠胡同的宅院(严嵩故居),并在那里长大,他家的南邻是许应骙,(陈纪滢《一代振奇人:李石曾传》,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84年第2版,第8页)许广平的叔祖。这是寒暄时可用的谈资。

许广平代表学生自治会演说,如此开场:

今天易先生来当我们学校的校长,实在是我们学校向光明之路的一个开始的日子。易先生与我们学校,以前本无长久的历史关系,前次因为不满意前校长杨先生,请她退职。我们学生,只为求学,并不知道谁是研究系,谁是政学系,谁是国民党。我们为求学而受摧残,只知求正义的力量有力的援助。(《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三辑,第335页)

最后两句是大庭广众下的外交辞令,有点多余,反而让听众意识到派系之争。事实与许广平所说恰恰相反,她因为意识到驱杨运动背后的派系动力(“别有用意”),才会在七个月前回复鲁迅时担心“第三者收渔人之利”,现在她有意淡化自己身上“政潮的影响”,除了自我保护,也让来宾听了顺心合意。但是只有五百字左右的演说词提及“易先生”八次,“光明之路”两次。“巧人”如今是众师生的校长,说话要恭敬。

篇五:为了忘却的纪念:鲁迅在女师大学潮中的真实形象

为了忘却的纪念:鲁迅在女师大学潮中的真实形象

弗兰克·克莫德曾在小说研究的经典之作《结局的意义》中表示过这样的意思:一个故事的结局往往是提纲挈领的,它使此前的一切显出了意义,开篇、中段似乎只是为了它而存在。线性的犹太-基督教历史从创世到末日大审判,有始有终,而现实中的历史事件没有清晰的源头和终点,但是人们还是可以从某个视角或以某人为中心截取出一个大概来,使之成为头尾俱全的故事。如果上世纪20年代女师大学潮也是一个故事的话,它有没有象征着正义实现的收束之处?以往学界被“驱杨(荫榆)倒章(士钊)”的口号所迷惑,总是取鲁迅和许广平似乎交代明白了的立场来讲故事的结局,那就是造反学生1925年11月底、12月初的“复校”。平心而论,对某些人而言,“驱杨倒章”只是为达到目的——易培基出任校长、教育总长——创造条件。在大量关于女师大驱杨运动的叙述中,英雄(主角)鲁迅在戏台中央英勇作战,易培基(以及背后的李石曾)或不见身影,或像个跑龙套的,在前台一闪而过,仿佛是来暂时填补一个无聊的空白。【吴奔星先生的长文《鲁迅和“女师大风潮”》(写毕于1976年10月,载山东师院聊城分院中文系图书馆编、聊城印刷厂1977年10月印行的“鲁迅生平资料丛钞”第二辑《鲁迅在北京》,第94页至147页)史料翔实,是笔者目前所见到的关于这一话题叙述较为完整的研究性论文。文章以女师大复校、1926年1月13日新任校长易培基到任作为学潮“最后的胜利”。易培基只是一个突然降临的人物,与此前学生的一切抗争了无关涉。更常见的是这方面的文章、著作彻底回避易培基。】鲁迅自己要对此负一点责。

1

1973年7月,顾颉刚在他1925年8月的日记后补记:

李石曾、易培基本是国民党中坏分子,专搞盗窃攮夺工作,西山一带之庙产及此后故宫盗宝案可知也。慕愚(谭慕愚,即谭惕吾)反对其人,本是合理行为,而李、曾嗾其党羽傅启学等攻击之??。观女高师案,杨荫榆虽改职入教部,而继其任者乃易培基,鲁迅先生诋杨不遗余力,顾于易之继任乃默无一言,能谓之认识是非乎!【《顾颉刚日记》,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0年,第1卷,第659页。关于故宫盗宝案的细节可参考1937年9月30日首都(南京)地方法院检察官对易培基、李宗侗提起公诉时所提供的上下两册《易培基等侵占故宫古物案鉴定书》。起诉时被告“在逃未获”,当时抗日战争已爆发,审判未能进行。又据维基百科,易培基于1937年9月在上海病逝。1934年的《华兴周刊》(第31卷22期,日期不详)曾报道,易培基案发后已入籍“满洲国”,既已成为“外国人”,公诉就难以进行】 最后一句,大致不错。由于鲁迅自己对易培基继任校长“默无一言”,诸多关于女师大学潮的研究在这方面也是(有意)忽视的,即便提到,也是轻描淡写,仿佛可有可无。驱杨是为了迎易,这是李石曾一派蓄谋已久的。学潮时任女师大国文系主任的郑奠(介石)在五十

年代的回忆文章里称赞鲁迅复校后只管教书:“到了复校以后,校长继任有人,他就事事谦退,只管讲课了。这是多么值得敬佩的风度啊!”(《鲁迅先生在女师大风潮中的斗争》,原载1956年10月19日《文汇报》。转引自薛绥之主编《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三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26页)郑奠不提校长之名,也是故意为之。他应该知道,鲁迅实际上另有隐衷。

1925年6月13日晚,鲁迅心情郁闷,提笔给许广平写信。许广平等六位学生已在5月9日被除名,两天后学生自治会也硬碰硬,强封校长办公室。章士钊因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5月7日下午,一批学生越墙跳入章士钊在魏家胡同的住宅“将各屋门窗打破,捣毁什物无算,警察竭力制止不服,且有将沈署长暨巡官某等殴伤情事”。《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三辑,第243页)5月12日出走,一直到7月28日重新被任命为教育总长。在这僵持状态中,鲁迅感到无聊,告诫许广平,性急发脾气,“要防自己吃亏”:“因为现在的中国,总是阴柔人物得胜。”笔者以为,凶兽样的羊和章老虎,还有段祺瑞那种已无军队可使的过气的军阀,公开骂骂也无妨,可见都不厉害;《现代评论》各色各样摆出“正人君子”模样的鬼魅,遇到有人脱光衣服叫阵,碍于面子和假惺惺的风度,不敢赤身应战,同样毫无威慑力。“阴柔人物”就不一样,他(们)有军力(国民军京畿警备司令部)和学生可恃,“社会技术”高强,还得罪不得。鲁迅接着笔锋一转,点明中国与英日“经济绝交”,获利的将是第三方美法商人。下面这几句话,就不再是谈中国抵制英货、日货了:“可是据我看来,要防一个不好的结果,就是白用了许多牺牲,而反为巧人取得自利的机会,这种在中国是常有的。但在学生方面,也愁不得这些,只好凭良心做去,可是要缓而韧,不要急而猛。”鲁迅强人同己,又怀疑某某(原信为孙伏园)似与陈西滢暗中联络,但是紧接下来的文字,又另有所指:

我明知道几个人做事,真出于“为天下”是很少的。但人于现状,总该有点不平,反抗,改良的意思。只这一点共同目的,便可以合作。即便含些“利用”的私心也不妨,利用别人,又给别人做点事,说得好看一点,就是“互助”。但是,我总是“罪孽深重,祸延”自己,每每终于发见纯粹的利用,连“互”字也安不上,被用之后,只剩下耗了气力的自己一个。(《鲁迅全集》,第11卷,第91页至93页)

孙伏园是鲁迅的学生辈,不是怎么“阴柔”(《晨报附刊》撤下鲁迅的小诗《我的失恋》,他搧代理总编刘勉耳光,还追着他大骂)。鲁迅此处另有专指,“巧人”的资历要比孙伏园深得多,如果能从驱杨运动中“自利”,应该是校长职位的竞争者。为天下的互助,听起来有点克鲁泡特金式无政府主义的余音,在当时的北京,很容易使人想到北大生物系教授李石曾——“最早介绍互助论者”(李书华用语。见李书华《七年北大》,收入陈平原、夏晓虹编《北大旧事》,三联书店,1998年,第98页)。许广平倒比较达观,她在6月17日信上劝鲁迅不要为孙伏园生气。她知道“白用了许多牺牲,而反为巧人取得自利的机会”的心思”:

即如我校风潮,寒假时确不敢说开始的人们并非别有用意,所以我不过袖手旁观,就是现在,也不敢说她们决非别有用意,但是学校真也太不像样了,忍无可忍,只得先做第一步攻击,再谋第二步的建设。??我的目标是不满于杨,而因此而来的举动,却也许被第三者收渔人之利,不劳而获,那么,我也就甚似被人所‘利用’了。这是社会的黑暗,傻子的结果。(《鲁迅全集》,第11卷,第96页)

女师大学生自治会内部不是铁板一块。两个带了“不敢说”的双重否定句,将运动背后的党争说出来了。“巧人”“阴柔人物”与收渔人之利的“第三者”隐隐重叠。“我的目标是不满于杨”几个字应该重读,隐含着许广平与“别有用意”的“她们”的分歧。易言之,“她们”属意于某人,非得此人当校长,现任校长不论是谁,都应让贤,所以她们的“不满于杨”也许只是服务于目标的手段。鲁迅不会读不出这层含义。两人都有点隐忍不宣,说明白了就有失体面,两人间那点迅速壮大的感情,也就颓然而废了。许广平在此前(3月26日)致鲁迅信上倾吐自己“满肚子的不平”时就说起“色采”:“年假中及以前,我以为对于校长主张去留的人,俱不免各有其复杂的背景,所以我是袖手作壁上观的。到开学以后,目睹拥杨的和杨的本身的行径,实更不得不教人怒发冲冠,施以总攻击。虽则我一方面也不敢否认反杨的绝对没有色采在内。但是我不妨单独的进行我个人的驱羊运动。”(《鲁迅全集》,第11卷,第27页)鲁迅久处官场,又熟谙女师大内情,能在纷纭的表象背后,政治与利益之间,发现有趣的连接。国民党的“色采”,他怎么会不知道?

5月11日,学生自治会封锁校长办公室,向教员发出恳请维持校务函,上面写道:“生等??驱逐劣迹昭彰之校长杨荫榆,谅诸先生早已洞悉。不料杨氏深为利禄所蒙,希图恋栈,数月以来,不听学生自治会职员之婉劝,自行引退,以让贤能,而竟任情专横,??。”(《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三辑,第274页)“以让贤能”中的“贤能”为谁,拟就这份信函的自治会骨干心中有数,她们的目标未必是许广平(与鲁迅)的目标。《两地书》作者只取笑章士钊想在女师大任用的人物,只字不提自己心目中的校长理想人选。让许广平和“她们”分别讲述学潮故事,我们会听到不同的结局:许广平选取杨、章狼狈逃出角斗场为结尾,这是真正的无政府主义者的叙述,“她们”则会把易培基继任校长作为完美的收场。假如许广平相信她和鲁迅驱杨立了头功,那么抢权夺位的第三者确是“不劳而获”。但从易培基(以及他身后的李石曾)方面来看,他在黄郛临时摄政内阁署理教育部总长,做过两周鲁迅的上司,上下级合作反对“军阀”,绝非纯粹的利用。

鲁迅在1932年12月编《两地书》时有所取舍、添补。1925年5月至7月间正是关键时刻,不少信件未见收入。鲁迅说的“阴柔人物”或“巧人”也正是师生两人在这特殊时期依恃较多的实力派,不提名字是最妥善的办法。这些大人物到了1932年、1933年之交,不论是在北平,还是“首都”南京,名声已经不好,将他们的名字与“驱杨倒章”相联系,甚至外泄他们的领导地位,女师大学潮就可能失去其政治、文化上的纯洁性。但是他们仍然身居要津,时时可能反扑。鲁迅承认,这本书信集的内容并不是“最显真面”的,“遇有较为紧要的地方,到后来也还是往往故意写得含胡些”。另一方面,当初“推测天下大事”也很

糊涂:“最坏的是我们当日居漫天幕中,幽明莫辨,讲自己的事倒没什么,但一遇到推测天下大事,就不免糊涂得很,所以凡有欢欣鼓舞之词,从现在看起来,大抵成了梦呓了。”(《鲁迅全集》,第11卷,第5页)鲁迅想借此说的,除了对北伐、国民党深深的失望,也有对自己的责备。斗倒杨荫榆、章士钊,教育的前景就一片光明了吗?信中含糊的地方多(也有后来添加文字、故意不含糊的),“欢欣鼓舞之词”却难见到。现实中,还真有些应景的“欢欣鼓舞之词”,它们都刊载于《女师大周刊》118期,重温一下,约莫可知何谓“巧人”,何谓“梦呓”。

2

1926年1月13日,女师大学生举行仪式欢迎易培基就任校长。段祺瑞执政府已在1925年12月26日改为内阁制,许世英(曾被杨荫杭传讯)任总理。12月31日,易培基在新内阁出任教育部总长,前一日,冯玉祥指使部将张之江枪杀徐树铮,段祺瑞大恸,不能视事。

鲁迅、许寿裳和许广平先后登台演说。鲁迅代表校务维持会致欢迎词,(鲁迅自称,原定总务主任马幼渔代表校务维持会致词,因马生病,由他代替。《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三辑,第333页)他非常注意教育维持会与他自己所属的校务维持会的主从关系: 本校被非法解散以来,在外有教育维持会,在内,有校务维持会,共同维持者,计有半年。其间仍然开学,上课,以至恢复校址。本会一面维持,一面也无时不忘记恢复,并且希望有新校长到校,得以将这重大的责任交出。现在,政府居然明令恢复,而且依了大家的公意,任命本校的教育维持会正主席易先生为校长了。易先生的学问,道德,尤其是主持公道,同恶势力奋斗的勇气,是本会同人素来所钦佩的。当恢复之初,即曾公推为校长,而易先生过于谦退,没有就,但维持仍然不遗余力。同人又二次敦请,且用公文请政府任命,这才将向来的希望完全达到。(同上) 鲁迅顺便宣布校务维持会自行解散(同一日校务维持会发表的《交卸职务宣言》声明:“本会认为责任已尽,即日将代行职权,奉还新任校长,同时自行解散。??今者宵人伏匿,女学重光,校长得人,群情大慰。”《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三辑,第328页至329页),这“乃是本校更进于光明的路的开始”。为什么?“因为易先生是本校全体所希望的校长,而这希望的达到,也几乎是现在为止中国别处所没有希望到的创举。”他说的“恢复之初”,当指9月21日女师大在宗帽胡同临时新址开学的时候,当时李石曾和易培基就在现场。至于“向来的希望”,还透露出一点别样的信息。“向来”有“一贯、从来”的意思,那么“大家的公意”究竟形成于何时?这又证明,易培基取代杨荫榆的结局,鲁迅早有听闻。 还得简单介绍一下女师大校外的“教育维持会”和校内的“校务维持会”。根据标准版本的女师大学生运动史,与杨荫榆的冲突始于1924年11月三位学生被勒令退学。这次事件与黄郛摄政内阁尤其是当了两周(11月10日至24日)教育总长的易培基有无关系?如此

重要的问题居然长期被忽略了。1925年寒假前(1月18日),学生自治会发布宣言驱杨,如有“色采”,即不能排除学潮因易培基而发动。从此杨荫榆无法正常履行校长职责。5月9日校评议会议决开除六位学生后,许广平也不再从事她个人的驱杨运动,转而谋求外界“有力的援助”。8月1日,杨荫榆在警察陪伴下返校(所谓的“八一惨变”),第二天学生自治会(包括许广平)到中央公园招待各界,请求援助,当日二十几个团体决定成立组织。8月3日,代表们到北大集会,议定成立女子师范大学教育维持会,推易培基为正主席,顾孟馀为副主席。许广平所说的风潮初起有人“别有用意”,用意为何,昭然若揭:这位正主席就是欲收渔人之利的“第三者”。几乎与此同时,李石曾夫人亲临女师大督战,学生公开在媒体上放风,希望易培基担任校长,而杨荫榆也要提出辞呈。8月7日,教育部决定解散女子师范大学(意味着要将占领校部的学生请出),在女师大校址另成立国立女子大学。当日下午五点,女师大部分学生开会(鲁迅与会),商量如何维持女师大的校务。13日中午,鲁迅赴中央公园来今雨轩,出席徐炳昶、李宗侗(李石曾侄)主持的猛进社午餐,餐后去女师大,校务维持委员会正式成立,鲁迅被推为委员。该会与老上司易培基主持的女师大教育维持会有组织上的隶属关系。次日,教育部发表鲁迅的免职令,章士钊自己也岌岌可危。8月22日刘百昭率“流氓女丐”“毁校”,将24位学生强行迁往报子街女师大附设补习学校(许广平则到鲁迅故居南屋暂住),校务维持会一周后决定转移到宗帽胡同办学。四天之前,北大评议会在李石曾、顾孟馀操纵下通过脱离教育部议案,胡适等教授向表决中缺席的代理校长蒋梦麟提出抗议,两次要求复议。26日,北大李石曾一系发布反对章士钊宣言,签名者包括浙籍的三沈二马二周。鲁迅大概还是第一次与李石曾一起出现在这类公开发表的文书上。(《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三辑,第315页至316页)28日北大召开教务会议与评议会的联合会议,李石曾等人坚持该会没有复议权,将联席会议改为没有表决权的谈话会。(详见胡适《这回为本校脱离教育部事抗议的始末》,载《胡适文集》,北大出版社,第11卷,第111页至116页)

9月21日,这个大大缩小了的女师大在临时校舍举行开学典礼,据第二天的《京报》报道,参加的人士除了许寿裳、马裕藻、郑奠、沈士远和周氏兄弟等校务维持会成员之外,还有李石曾、易培基(两人名字排在众人前面)、雷殷等国民党要员。会议开始后的第一项内容是教育维持会报告,然后是校务维持会报告,接下来是师生代表致辞、演说。(转引自朱金顺辑录《鲁迅演讲资料钩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8页至第9页)这时,所有参与女师大校务维持的人士都有默契,今后校长当然要由易培基来担任。在许广平1959年写的《鲁迅回忆录》(这是经人修改的)中,有这些文字:“章士钊对女师大风潮迟迟不予处理,不予解决校长问题。他利用杨荫榆恋栈之心,死硬到底。一面支持她压迫学生,一面暗中布置,要他夫人吴弱男来做校长,所以解散女师大如此积极,实想打扫好‘臭毛厕’为夫人登坑也。但他倒先行试探,派人向鲁迅说:‘你不要闹(因为鲁迅站在青年一边——作者),将来给你做校长。’鲁迅何等样人,岂为图做校长而参加斗争?所以不予理会,于是章士钊就越权(旧制度职务是总统任命,总长无权撤换)撤鲁迅教育部件佥事的职以泄愤。”《许广平文集》,第2卷,第215页。章士钊先生夫人吴弱男当时还健在(1961年在北京参加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活动),许广平指名道姓,不避秽语(“登坑”),让人无语。

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