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读曾国藩家训有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3:24:01 体裁作文
读曾国藩家训有感体裁作文

篇一:《曾国藩家训》有感

中原油田职工读书成果发布之

感悟曾国藩的工作学习之道

最近单位人员一直在传看《曾国藩家训》一书,读到深处我不禁被曾国藩严于律己的人生态度所打动,作为晚清时期重要的儒学大师,为官,他清正廉明,兴洋务,重机械,创建中国第一个机械制造厂——江南制造局;为帅,他招团练,组湘军,东征西讨,平复内乱,使病入膏肓的清王朝又得以延命数十年。我们不仅要问,成就了这样丰功伟业的曾国藩,平时是怎样工作学习的,而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品质,会对我们平时的工作生活起到什么样的影响呢?下面就是我的一点收获。

一、要“恒”,就是要有一颗恒心

年轻时期的曾国藩也曾有过很多麻烦,也曾令其特别苦恼,比如其中特别困扰他的一件事——戒烟。“还在书院读书的曾国藩,由于周围朋友的影响,养成了抽烟叶的习惯,一时间烟瘾大的惊人,他也知道这不是好事,但经过几次的努力,还是无法摆脱烟瘾的折磨最后功亏一篑,曾国藩也十分懊恼,在一次因为吸烟被疼爱他的书院校长痛骂之后,曾国藩终于下定决心,痛定思痛,一定要摆脱烟瘾,他每天将自己的学习生活搞得很充实,不与其他烟友来往太密,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最后终于战胜了烟瘾。”曾国藩在家训

中有这样一句话:“人但有恒,无事不成。”这句话也是对上面故事的有力诠释。作为基层工作者,在工作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与困难,比如在综合治理工作中,清理居民门前菜地,拆除小区内的乱搭乱建等等,在做工作的过程中总会遇到来自一些居民的阻力,如果我们知难而退,不敢向前,那么对接下来的工作开展将极为不利,所以我们不能退缩,不能遇到阻力就退缩不前,要想创造一个文明的和谐社区,就必须要像曾国藩“戒烟”一样,保持一颗恒心,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那么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不会难住我们。

二、要“学”,就是要保持一颗不断学习的心

曾国藩不但养成了三十多年坚持记日记习惯,而且无一日不读书。曾国藩之所以被誉为继宋代朱熹之后第一个儒家大师,晚清文坛的文学领袖,都与他爱读书,爱学习有关。其实小时候的曾国藩并不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相反,他是个“笨小孩”。“公元1826年隆冬的一个深夜,十五岁的曾国藩在认真的背诵着一篇不太难的文章,然而就是这篇不难的文章,让年少的他一直背诵到了第二天的凌晨,但还是磕磕巴巴。不过让人更可笑的是,在他家的房梁上,一直趴着一个贼,本以为这个孩子背的课文并不难,等他背熟之后好行偷盗之事,但就是这个大智如愚的曾国藩,让这个贼在房梁上睡了一觉又一觉,眼看就要天亮了,这个贼一拍大腿,不偷了!但还是气不过啊,毕竟没有得手嘛,于是便从房梁上跳下来,对着

还在磕磕巴巴背课文的曾国藩一顿大骂:“就你这样的笨蛋还读什么书啊?这么简单的课文一宿都背不下来,还活着个什么劲儿啊你。”说完,在曾国藩面前流利的将那篇课文背诵了一遍,然后扬长而去。”这个小故事虽然有点好笑,但说明曾国藩之所以能取得日后的成就,并不是他聪明,而正是他的努力和不断学习。在日常的工作中,单位是不是也要像曾国藩一样,经常组织学习,不断为员工充电呢?书到用时方恨少,不要到了群众来找你办事之后,才知道这个不懂那个不明白的,不但自己很尴尬,而且百姓也不满意。所以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只有不断的学习,才不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才能准确的为居民答疑解惑,服务居民。

三、要“勤“,就是要雷厉风行,不懒不惰

曾国藩在家训中提出”五勤“,分别是手勤、脚勤、口勤、脑勤、事勤。”曾国藩在家训中也一再要求自己的兄弟姐妹,一定要做到“不懒不惰”,虽然他已经位极人臣,家族势力在湖南当地也十分显赫,家里佣人丫鬟一大堆,但他还是要求曾家所有的男女老幼每天必须清扫自己房间,然后为所有人都划分了自己的清扫区,必须按时清扫,自己也以身作则,虽然公务繁忙,但每天早起还是坚持清扫自己的卧室,扫扫地,叠叠被等等,曾家人也都按照他的办法去实施,不但养成了勤劳简朴的习惯,而且还保持了身心的健康。作为基层工作者,肩负的使命就是为居民多办事,办实事。特别作为居民管理者,小区的环境好坏,居民的文明程度直接影响居

民的生活质量,所以好的环境要靠平时的营造,小区的和谐稳定,文明氛围,要靠日常的宣传教育引导,还要未雨绸缪,及时发现不文明行为,比如乱扔垃圾和私搭乱建等。必须及时找到住户,将问题解决,以免问题矛盾扩大化。曾国藩在家训中有这样一句话:“天下断无易处之境地,人间哪有空闲之光阴。”既然没有空闲的光阴,那我们更要“戒懒戒惰”,以更加充沛的热情履行好为居民服务的职责。

四、要“柔”,就是处理事情要有一种四两拨千斤的精神

这是一种经验,也是内心是否强大的一种体现。我们工作中遇到很多大大小小的事情,有些事是我们乐意处理的,也有些事是我们不愿去处理的,比如说民事纠纷中有的人胡搅蛮缠等等,但无论是愿意的还是不愿意的,曾国藩告诉我们都要“多化解,少拒绝。”就是要用智慧去化解,而不是直接回绝他人。直接回绝不但会激化矛盾,而且也不利于辖区的稳定团结。有一个例子,虽然不是发生在曾国藩的身上,但却是这个观点的一个有力佐证。“在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的名字天下皆知,而其中的嵇康更是世间少有,不但才华出众,而且相貌非凡,身为司马氏集团得力干将的钟会,特别欣赏嵇康的文采,钟会自己完成了一部作品,想请嵇康给写个“序”,但几次登门都是“尽兴而来,败兴而归。”有一天,钟会带领他手下的很多文人一起来到嵇康的住所,直到钟会一帮人走到跟前,正在打铁的嵇康仍然视而不见,钟会感到非常羞愧,正要转身离开,

此时的嵇康突然说了一声:“你何必自讨苦吃呢,我是不会帮你的。”这一下让钟会在众人面前一点面子也没有,只好灰溜溜的走了,人虽然走了,但是仇恨还在,终于钟会抓到一次机会,将嵇康斩首示众,虽然当时三千太学生跪地请愿,但钟会仍然没有手下留情,杀死了大学士嵇康。”可以想象这件事对钟会的内心造成多么严重的伤害啊,让钟会不顾太学生的请愿,毅然杀之而后快呢?就是因为嵇康在处理这件事上执拗的态度,如果他能用一种更加柔和的方式去处理,那么,就不会惹来杀身之祸了。这个例子虽然严重一些,但也很说明问题,碰到事情不能硬碰硬,要用四两拨千斤的态度去解决问题,将外力化解为最小,然后找到最合理的解决办法,这才是我们这个工作责任的核心所在。

通过对《曾国藩家训》这本书的阅读,使员工学会了很多有用的知识。用他教给我们的智慧去工作学习,为辖区的居民牟取更高的福利,是我们每个社区工作人员的共同心愿。特别是今年,社区提出了“建成美丽的家园”的工作目标,将民生工程列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基层单位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的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为辖区居民提供一个和谐美满的生活环境,一步步的将民生工程改善为民心工程。只有这样,社区的明天才会更加灿烂,居民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和谐。

篇二:读《曾国藩家训》有感

勤与谦的勉励

——读《曾国藩家训》有感

徐莺

以为《曾国藩家训》是和《傅雷家书》差不多的书。因此最初买《曾国藩家训》是为了希望能学一些为人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内容,以便在学校教育中弥补孩子们家庭教育的不足。谁知买回家粗粗浏览翻阅后却发现书中的内容与班中那些蓬头稚子的生活相去甚远。《曾国藩家训》多为曾国藩写给自己的弟兄的信函,说的是如何出世做人的大道理,与孩子们的生活差距太大,而且也实在是找不出什么写给年幼孩子的信。然而在失望的同时,我却意外地发现,这是一本值得成年人去阅读的书。

曾国藩,一个恶名与美誉参半,被章太炎评价为“誉之则为圣贤,谳之则为元凶”的显赫人物。却又是一个被年轻毛泽东佩服,被蒋介石奉为终生学习的楷模的特殊人物。暂且把他的政治功绩放在一旁不说,作为一代能善始善终的出世圣人,在他的修身之道、修心之道、劝学之道、交友之道、兴家之道中不乏精粹。

在书信的字里行间中,我感受最深的莫过于一个勤字和一个谦字。

修身需勤。每日两餐饭后要步行;兴家要勤,每日要多劳动,不可睡懒觉。读书要勤,每日要阅读书籍。修心要谦,不与他人争名利。交友要谦,懂得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兴家要谦,与家人相处要和睦。

身处于浮躁的社会中,这两个字深深地震撼了我。已经不知道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好好看一本书了。这些为人处世的大道理,似乎在很早以前曾翻阅过,而在如今却已是尘封的记忆。

在书后的大千世界里的芸芸众生在紧张而又忙碌的生活后,仍不爱摘下自己的面具。在浮世的繁华与喧嚣中弥漫了自负与虚伪。现在好象很流行自信,做什么事情都要自信,要懂得赞美自己,鼓励自己。好象说自己不会和不行是很丢脸的事情。于是悠悠几千年传统文化中的“谦虚”被大多数人遗忘了。好象作为社会中的人,我们应该紧紧跟着时代进步的节奏,更准确地说是应该走在时代的前面才不会落于人后。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谦虚的人更受我们的欢迎。因为谦虚中有一份真诚,有一份恭敬,有一份积极向上在其中。学无止境,不耻下问,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我是否也做到了?我很惭愧。

而勤,离我好象更是越来越远了。喜欢睡懒觉,不爱运动,书柜中没有看过的书似乎是越来越多了。就连看这本书看的都是白话文翻译,明明原文在每一段翻译前面,却没有毅力去看。身体日益臃肿而脑袋空空,每天忙忙碌碌,但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却发现什么都没有留下。顿时觉得很空虚。扪心自问,已经有多久做家务了,已经多久没有学习了。为什么时间长了大家都能容忍懒惰了

呢?懒惰会让人失去斗志,会让人不思进取。懒惰是可耻的,每天教育学生要象小蜜蜂一样爱劳动,要爱学习。自己呢?是否也做到了勤奋吗?

人都需要反省自我才会有进步。就象曾国藩在信里和他的弟弟说的那样,每天睡前要好好回忆今天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有做错的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不知道自己浪费了多少时间,但我希望自己在今后的日子里不要再虚度光阴。一本书,一个人也许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这本书值得我终身学习,并引以为戒。

篇三:曾国藩家训读后感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

一直不愿读晚清这段历史,也不愿了解那时代的人物。毕竟这是段国势日渐衰弱、列强虎视眈眈、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屈辱历史,读来让人心情沉重。一个偶然的机会,读了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这边书,竟然有种相见很晚的感觉。 现代人有多少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头疼心烦,有多少人为家庭事务所累,心力交瘁,不妨读读郦波教授评说的曾国藩家训,没有古代汉语的生涩难懂,并且尊重历史,把曾国藩家训的精髓剖析的深入浅出,最适合我们这些古代文学功底薄弱的大众阅读,现代教育专家的各种教育理论,各种家教方法,原来我们的先人早已做了精要全面的总结。一书在手,所有的家庭教育问题、提升自身修养问题都已迎刃而解。时间关系,只是阅读了上部,已是感觉受益匪浅。感触较深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 读书改变命运

曾国藩出身于农民世家,天资并不聪颖,如何能够成为晚清一代鸿儒呢?读书是一个重要因素。少年时的曾国藩科举落榜,用借来的100两银子买了一套二十三史,可见对书的痴迷程度。他在家书里是这样说的“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以图自卫其身。”我们知道,曾国藩是个个人信仰和信念十分强大的人,他之所以能形成这些信仰信念,完全来自于读书。曾国藩总结出的读书方法主要有三条,要读经典;一书不尽,不读新书;要培养个人的读书兴趣与方向。这三条非常值得我们现代人借鉴。

二、 自省的力量

曾国藩一生不仅“无一日不读书”,他修身养性的功夫更是值得后人称道。32岁的曾国藩,写下了有名的《日课十二条》: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日知其所亡;月无忘所能;谨言;养气;保身;作字;夜不出门;最难能可贵的是,自写下的那夜起一直到生命的最后历程,他几乎是非常完美的做到了,也是曾国藩最惊人的地方。他自己总结为一个字-----恒。曾国藩有句名言“人但有恒,事无不成,”这种恒心和毅力,试问有谁能望其项背?这种自省的精神和毅力,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三、 高超的家教水平

曾国藩的治家也很有名,八字格言“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即是他治家的宝典。曾国藩要求曾家每个子弟,都要身体力行,坚持不辍,他自己就一丝不苟的带头去做,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他更是不惜在繁忙的公务中抽出时间,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思想,陪孩子研究他们感兴趣的学问,哪怕这种学问他自己并不在行,也能尽自己所能去努力学一点,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曾家子弟代代皆有英才,曾国藩的子孙、曾孙、甚至玄孙里,有很多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不论从事什么工作,总能以高尚的人格与品行彰显家庭教育的成就和家族传承的辉煌。

我们现代人学习曾国藩,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习他身上的那种努力与实践的精神。————————————

谁都渴望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但是再温馨的家也会有俗务琐事、闲言碎语,甚至是小吵小闹。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家庭中,为人父母,应该怎样教育子女?为人子女,又应该怎样孝顺父母?一个家族如何才能绵延兴旺地传

承下去?早在一百多年前的曾国藩,就通过与家人的书信中,慢慢体悟出很多治家的智慧。人们常说“富不过三代”,但是曾氏后裔却能历经百余年而不衰,这与其严谨的家训、家教都是紧密相联的

曾国藩如此重视家训,第一是因为他是一代大儒、理学传人。第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他也是一个非常爱家、非常重家的好男人,可以算是“我爱我家”的典型男人。有一个证明,他说过一句名言,说什么呢?说“今人都将学问看错了,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为什么这样说呢?还是从家庭小事来破解一下。33岁时,他发了一笔横财,但是物极必反,引发了他的家庭危机。他在翰林院当翰林。工资不高。再加上他出身一农民家庭,本来就穷。花了血本上了学,端了铁饭碗了,得往家里寄钱,他家人多,兄弟九个呀。欠了一屁股的债。他自己过得也是紧巴巴的。京城居大不易呀。他非常拮据。终于时来运转,开心极了,上半年升官了,侍讲,工资高点。下半年来了肥差,去四川乡试做主考官,这是肥差。他多年前就盼着呢。这是出公差。另有差旅费与资助。考中的得谢师宴呀。没见过这么多钱呀。一下收入一千几百两呀。真高兴呀。立刻拿出一千两寄回老家。写一封长长的家书。汇报一下这个快乐的人生际遇。最后还提了一下一千两的用法。“付银千两至家,以六百为家中完债及零用之费,以四百为馈戚族之用。”拿出六百还债,剩下四百分给亲戚族人,这个想法不说怎么样,钱是寄回去的,本应有发言权,寄给父亲的,应该是父亲决定怎么花。但他一高兴忘了。郑重地提出了四六分的计划。结果,父亲看过没生气,没觉得过分,就这样划分了。不代表别人没意见,弟弟们意见大。六九弟气愤之下,两人写信给大哥强烈抗议。甚至说他是沽名钓誉。主要有三条:一是寄钱回来是曾家的钱,不是来路不明,凭什么给别人?

二,六百两还债,你知道欠多少吗?刚好一千两。三,寄钱回来,老爸还在,得他说了算,你这样是不是太不把老爸放在眼里?这几个弟弟是他带大的,常训他们,看到信,本会写信教训他们,可是这时他写了更长的家书。这是他有名的一篇。“来书云,‘非有未经审量之处,即似稍有近名之心’,此二语推勘入微,兄不能不内省者也。”先引用弟弟的话,想作秀,没必要做这种事呀。这话重了,尤其在兄弟间。但他说这两句话,觉得你们说得太好了,我立刻反省,当时想法有没有作秀,好象没有。虽然没有,对我也是重要的鞭策与提醒。所以我感谢你们提醒我。下边列举了他听说的亲戚的窘迫生活。所以资助也不是不对。还说,我确实失察了,没想到欠了那么多。就改成二八分好了。还不同意,就听父亲的。最后还有好长,写看到你们的信,好高兴呀。文风与字都有进步。还可以再提高一些。又上了一堂课。还说,我最近的修身养性,可以跟你们交流一下。一封长长的家书,出人意料。他在这封家书里是长兄的风采。弟弟们羞愧难当,财务危机安然度过。还有两点疑问。

不宽裕时,为什么要坚持拿出一部分来资助族人?倔强的他为什么如此温良?他是标准的儒生,号称朱熹之后理学唯一传人,修身与平天下间不是断裂的,最现实的是齐家。家国天下,中国人对家非常重视。家这个字,文化信息丰富。上边是房子,下边为什么是一头猪呢?宝盖是阳宅,最早的房子,不是给人住的,一是部落会议场所一是部落祭祀的地方。祭祀时,远古最重要的是猪。那时都是野猪,不容易得到。当时家祭,所以儒家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对这个家自然无与伦比的重视。他的家观念是:

曾国藩认为家庭是人生的根据地,他有名言:“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性,四分由于家教。”一个人能否有成就,有没有高尚的人格,百分之四十是家庭

环境决定的。所以他看得更清楚,决定的小环境就是家庭环境,所以给他们曾家的老屋起了个名字,叫什么呢?叫八本堂。他们曾家,翻修老屋新建的屋子盖完之后要题个门匾,现在你去湖南,已经改名叫富厚堂了,后来他儿子曾纪泽改的这名字,原来曾国藩起的叫什么?八本堂。为什么呢?他说人生有八件根本:“读书以训诂为本,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这是从齐家、治国、平天下各方面说过去的,说了人生的八条根本。

但是,这个房子为什么叫八本堂呢?就是这八条根本的根本了,都在这个牌匾上。也就是说,人生有八件根本,但家才是所有根本的根本,失去了这个根本,其他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一生难得成就。所以,曾国藩认为家是人生的根据地。

第二,既然家这么重要,怎么维持家庭环境呢?这是曾国藩家庭观中重要的一点,是和以治家。他认为最重要的两个字,孝悌。兄弟间要和睦。尊敬父母容易做到,兄弟间容易有矛盾。咸丰七年时,他背,仗打不赢,官运差。他的湘军也让了出去,朝廷也打压他,他烦着呢。天天训弟弟。几个弟弟跟他吵架。第二年时来运转,他复出,六弟率兵冒进,死了。他收到噩耗时,打击大。痛自反省,他觉得是去年跟弟弟吵架导致的。后悔莫及。他的日记让人看出他心灵超透彻。反悔后,写道,贵兄弟和睦。跟弟弟妹妹说,我有错,骂我。我保准不翻脸。弟弟死正是因为去年不和导致的。和是和气致祥。和是一团气,能感觉到,是吉祥之气。家就会兴盛。少了,家就会衰败。他有著名的理论:官宦之家,兴旺不过一代;商贾之家,兴旺不过三代,有点创业精神;耕读之家,

篇四:读《曾国藩家训》有感

读《曾国藩家训》有感

作者:龙卓岩 最近在看百家讲坛之《曾国藩家训》,在这一系列讲座中将曾国藩一生待人处事之道以及他的人生哲理做了精辟的总结,从中我得到了许多对人生的感悟,来和大家分享。 曾国藩,一代理学宗师、儒学大师,一位西学先驱、中兴名臣,正因为有他,才使腐朽不堪的清王朝又得已延续了几十年;也正因为有他,才为后世留下了一部做人、处事、治国、平天下的宝典。

曾国藩,天生资质并不高,甚至有些愚钝,但他却在日后的人生中取得了诸多辉煌,成就了他非凡的一生,这其中的人生,给我们有哪些启示呢?我的感悟如下:

“穷”——做官第一要义。这是曾国藩的总结。当然,不是人人都会成为官员,也不是说每一个人都演过穷困潦倒的生活。在每一个的一生中,难免会遇到各种诱惑,其中以名利为之最。但所谓名利场,但凡牵扯到权钱交易,场场都是危局。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在面对名利,面对荣华富贵时,应做到“勤俭自持”,这就是“穷”在这里的引申义。做到这一点,每个人就学会了保身之道与善身

之道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曾国藩有句名言:“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撑起两根穷骨头,就是曾国藩一生的写照。他位居高官,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勤俭自持伴他一生。他一生只穿过一件新的绸缎长袍,直至临终,依然崭新如旧。正所谓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静”——养的心中一种恬静。在当今社会,高负荷、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离“静”越行越远。而越是这样,越要让自己在生命中找到一份恬静。只有静,你的生活才会完整,才会让自己在忙碌当中找寻快乐;只有静,人才会反思,才会让自己完善,才会让你沉着,做到临事不乱;也只有静,你的人生才不会空虚,才不会让你在忙碌之后感觉无所适从,以至于最后感觉碌碌无为。曾国藩的一生坚持两件事:一、养成静坐的习惯,即每天都要静坐,来反思、提升自己;二、临事要淡泊明志,淡定守静。于是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一定要静下来,考虑事情的处理方法。事越急越大,越要让自己静下来。诸葛亮有句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有了静,你的人生便会少了许多转弯的路口。

“勤”——败人两字,非惰即傲。曾国藩有云“天下

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曾国藩一生都十分勤快,每天都给自己规定了大量的工作量,他的勤快甚至有些过头,他寿命不是太长与他一生太过劳苦总有些许关系。他不仅要求自己勤劳,而且严格要求自己的家人要勤快。他一生坚持早起,他认为早起有三个好处:一、学习时间多了,也就比别人多活了;二、思路清晰,工作有效率;三、可以养成一个人优良的品格。勤在个人,可以养生养品;勤在家庭,万事俱兴;勤在团队,可以让团队养成良好的风气。没有人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却很少有人珍惜自己的时间。只有勤,才可以让时间更有意义。“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得空闲之光阴”。珍惜时间,勤劳奋进,人生自有收获。

“恒”——人但有恒,事无不成。曾国藩给自己立了“日课十二条”,也就是每天必做的十二件事,他终其一生,完全做到,仅这个毅力,就叫人肃然起敬。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而这个心,就是恒心。一个人持之以恒,有三层境界:自立,树立自己的人生信仰,人生的志向,人生的价值观;自信,当自己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社会阅历之后能够处理事情,驾驭环境,拥有自控能力的自信;最后一层就是自省,当人到这个境界之后,便会生生不息,永不止步。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在人生道路上遇到

的种种困难,每个人只要坚持到底,努力到底,总会见到雨后的光明。

每个人做到以上几个方面,并不能保证会做到成功,但绝对会对自己的人生大有益处。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同,它取决于你走什么样的道路;每个人选择的道路都不一样,它取决于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生活本复杂,把复杂的东西化解为简单,把简单的东西做到纯粹,自然有人生的成就。

篇五:读《曾国藩家训》感悟工作学习之道

读《曾国藩家训》感悟工作学习之道

单位:荆家镇荆三小学

姓名: 荆 超

(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读曾国藩家训有感)

读《曾国藩家训》感悟工作学习之道 荆家镇荆三小学 荆超

读了《曾国藩家训》一书,读到深处不禁被曾国藩严于律己的人生态度所打动,作为晚晴时期重要的儒学大师,为官,他清正廉明,兴洋务,重机械,创建中国第一个机械制造厂——江南制造局;他招团练,组湘军,东征西讨,平复内乱,使病入膏肓的清王朝又得以延命数十年。我们不仅要问,成就了这样丰功伟业的曾国藩,平时是怎样工作学习的,而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品质,会对我们平时的工作生活起到什么样的影响呢?下面就是我自己总结的一点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百折不挠,有一颗恒心。

曾国藩进京参加会试,两度名落孙山,但他并未气馁,而是愈加努力,第三次终于一试及第。他从29岁起开始记日记,持之以恒,直到在直隶总督位上去世的前一天。曾国藩在家训中有这样一句话:“人但有恒,无事不成。”这句话也是对他的经历有力的诠释。作为一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与困难,比如教学质量、后进生转化、课堂教学改革等等,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总有力不从心的时候,如果我们知难而退,不敢向前,那么对接下来的工作开展将极为不利,所以我们不能退缩,不能遇到阻力就退缩不前,要想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优异成绩,就必须要像曾国藩记日记一样,保持一颗恒心,那么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不会难住我们。

二、勤奋好学,保持一颗不断学习的心。

他是一个特别爱读书的人,读书坚持了一生,即使是带兵打仗也书不离手。曾国藩说:“凡人皆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的君子。”从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曾国藩对读书的态度。并且他还认为家塾可读书,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而他自己更是每天必读书十页,写百字,记日记,而且逢三日写回信,逢八日作诗。雷打不动。并且读书时“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正是这种读书持之以恒的精神让他在文采方面的造诣连毛泽东主席都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他还非常讲究读书的方法, 每日所看之书,皆过笔圈点;读文以声调为本, 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曾国藩总结出的读书方法主要有三条,要读经典;一书不尽,不读新书;要培养个人的读书兴趣与方向。这三条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是不是也要像曾国藩一样,经常看书,继续为自己充电呢?书到用时方恨少,不要到了在教学中遇到学术困难时,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时,才知道这个不懂那个不明白的,不但自己很尴尬,而且学生、家长也不满意。所以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紧跟课堂教学改革使之在教学中不落伍掉队,才能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三、勤俭廉明、严于律己。

曾国藩在家训中提出”五勤“,分别是手勤、脚勤、口琴、脑勤、事勤。”曾国藩在家训中也一再要求自己的兄弟姐妹,一定要做到“不懒不惰”,虽然他已经位极人臣,家族势力在湖南当地也十分显赫,家

里佣人丫鬟一大堆,但他还是要求曾家所有的男女老幼每天必须清扫自己房间,然后为所有人都划分了自己的清扫区,必须按时清扫,自己也以身作则,虽然公务繁忙,但每天早起还是坚持清扫自己的卧室,扫扫地,叠叠被等等,曾家人也都按照他的办法去实施,不但养成了勤劳简朴的习惯,而且还保持了身心的健康。曾国藩拥有那么大的权力,掌握那么多金钱的分配权力,他那么多的金银,不是朝廷拨来的,也没有账可以查,他完全可以运一些到家里归自己,但他没有这样做,相反,曾国藩饮食起居都比较清贫,并要求家人也保持勤俭朴实的家风。

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肩负的使命就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校园的环境好坏,直接影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所以好的环境要靠平时的保持,坚持每天查看卫生状况,有无及时清理等等。还要未雨绸缪,平时多讲多教育,以免学生不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在日常生活中恪守职业道德,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教学,做一名合格的人名教师,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曾国藩在家训中有这样一句话:“天下断无易处之境地,人间哪有空闲之光阴。”既然没有空闲的光阴,那我们更要“戒懒戒惰”,以更加充沛热情投入到教育事业当中去。

四、高远浩大的胸襟术。

胸襟宽广,可以不妒忌他人,推荐人才,才组成了湘军这个团队。成就了左宗棠,李鸿章,并且能容忍他们后来上位后对他的狂傲和离开。

孤军的英雄,难成大事,需要一个团队,人才梯队,才能做成大事。所以,我也要好好学习这一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的教育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所有的老师团结协作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是全体老师共同教育的结果,只有齐抓共管,才能逐渐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老师之间团结互助才能共同进步,才能推动学校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取得教育教学的丰硕成果。

通过对曾国藩的学习,使我学会了很多有用的知识。用他交给我们的智慧去工作学习,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愿。对待教学工作我们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学生提供一个平安和谐的学习环境,一步步的实现人民满意的教育。只有这样,教育的明天才会更加灿烂,学生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2012年12月29日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