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教育公平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9:18:47 作文素材
教育公平作文作文素材

篇一:教育公平讨论的作文导写

教育公平讨论的作文导写

2012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著名高校不约而同地推出了面向农村考生的倾斜政策。清华大学有面向国家级贫困县的“自强计划”,中国人民大学有帮助“家庭中三代无大学生”考生的“圆梦计划”,北京大学也在自主选拔录取中做出了候选人中农村户籍考生不得于20%的规定。

请针对以上内容,选准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评价:这样的实事材料作文难度最大,需要我们有较强的思辨能力,丰富的实事知识,不偏的立论观点,千万不要脱离材料!

导写范文:

倾斜贫困,拯救灵魂

众多著名高校纷纷推出面向农村考生的倾斜政策,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全社会公正、公平、公开的大环境,而教育公平恰恰是这个社会发展阶段所必需的。

在中国这片富饶的土地上,自古以来,“公平”的作用和意义极大,古有“不患寡,患不均”的极端思想,这种思想其实根深蒂固,所以屡有革故鼎新、改朝换代之惊天大业。哲学家笛福说过:公正是施政的目的;荀子更是认为:公生明,偏生暗。也因此,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必然少不了“公平”的存在。

教育的公平不仅体现了“公平”的一个扇面,更体现了尊重人、让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本质。

我们隐约可见,多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几十年来,甚至祖祖辈辈几百年来的辛苦等待与盼望,终于收获一份“天大”的惊喜;

多少寒门学子似乎再也不必为物质的匮乏而放弃精神的追求与灵魂的深塑,鲤鱼终能跃过龙门,

教育公平作文

迎接他们的,不再是“阴雨”的六月,而是充满“阳光”的未来;

我们的社会与国家,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必然因这些韧劲十足、踏实肯干的青年人立于世界常青之林,中华民族唱响的,也许不再仅仅是“为富”者的赞歌,更多的是“贫困者”痛快淋漓的呐喊!

苏轼说过: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国家离不开公平,而目前的教育,更是离不开公平,只因: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

公正中的不公

因为贫穷等诸多原因,许多偏远、落后地区的寒门学子得不到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也就失去了成才最有利的客观条件,所以,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不约而同地推出了面向农村考生的倾斜政策,但这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吗?

“我们不能拒绝给人以公正,也不能拖延给人以公正”,诚然,几所高校在这个问题的态度上有其绝对的合理性,但在采取的措施上,似乎有不当之处,在这种“公正”的背后隐隐带着一丝“不公”。

这种“不公”,体现了对他人的不公正,所谓的“自强计划”,无非针对那些“长期学习、生活在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或民族地区,自强不息、德才兼备、成绩优良”的学生,我们这些“富”家子弟不禁悲叹:为什么自己偏偏生于此处,而非贫困县?上天为什么不给

自己机会造就自己的“自强不息”?我们或许还会有疑问:“德才兼备、成绩优良”的“他”是否真是“他”?“此他即彼他”的社会丑闻似乎至今仍在!

“家庭中三代无大学生”考生的“圆梦计划”更像是一场“黑色幽默”,这样做让那些“两代没有”、“一代没有” 的家庭情何以堪?这种可怜与同情在一定程度上更像是嘲讽与挖苦,

这种“不公”,更是体现了对这样考生自己的不公正,我们不能否认,现在的高考毛病多多,但也正如有些人肯定的那样:有了高考,只要你有实力,我们可以拼得过包括“富二代”在内的一切力量!硬性地于自主招生选拔中做出候选人农村户籍考生不得低于20%的规定,无疑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一些考生的积极性与拼搏力,因为这种规定势必降低录取难度,成绩的偏低,竞争的不激烈,难以保证生源的质量,这与造就顶尖的人才的理念似乎背道而驰,而若初衷不是造就顶尖人才,又何必送他们进入“北大”等这样的高等学府?考生前进的原动力在无形中被抹杀的无影踪!

水虽平,必有波;衡虽正,必有差。不可盲目地全盘否认整个教育,因为,教育必然存在阶段性与分立性,否则,“因材施教”从何谈起?

休斯·敏思曾说过这样生动的一段话:“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天赋的才能。就像缓慢但锲而不舍之于乌龟;狡猾而灵活之于狐狸;忠诚信赖之于猎狗;欢乐开朗至于百灵;优美轻盈之于天鹅。”

我们要做的,似乎应如教育家理查德·拉威呼吁的那样:“公平”不意味着用相同的方式对待每一个孩子,而是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实际所需。

也许,我们做的很多,但是,远远不够??

大石桥高中 王高平

篇二:作文一: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equality of education opportunity, equal access to

education

Nowadays, one of the pressing problems facing our nation today is inequality of education opportunity in some rural areas, which has aroused much public concern.

There are to my mind, plenty of contributing causes, among which, the following ones are particularly worth mentioning. First and foremost, the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 is unbalanced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schools. That is to say, urban students have more access to advanced teaching facilities. Besides, educational loans for poor students are far from enough. As a matter of fact, the high tuition fees are heavy burdens on millions of low-income families. Hence, students from poor families are deprived of the right to go to universities because of the high tuition fees.

To tackle this problem, the crucial task of our society is to invest more in education, especially in rural schools. Only when educational equity comes true, will our society be more harmonious.

篇三:Equality in Education关于教育公平的大学英语作文

Supporting Equality in Education

Educational equality, also referred to as equality in education, is a measure of achievement, fairness, and opportunity in education,according to Wikipedia. The growing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equality is based on the premise that now, more than ever before, an individual’s level of education is directly cor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life he or she will live in the future. The issue of educational equality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significant nowaday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and it has been put forward in governmental occasions several years before.

Educational equality is dependent on two main factors. The first is fairness, which implies that factors specific to one’s personal conditions should not interfere with the potential of academic success. The second important factor is inclusion, which refers to a comprehensive standard that applies to everyone in a certain education system. These two factors are closely related and are dependent on each other for true academic success of an educational system.

The pursuit of fairness in education is a significant issue in China. The Communist Party was born to bring fairness to China. It promoted egalitarianism with some success, though at a poor level of nominal equality, and China's inequality of education remains a major challenge despite its overall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 service. Deputies to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China's top legislature, must assume responsibility in safeguarding the nation's education, and they must be held accountable. Our leaders must become more aware and act professionally within the present political system. It is fundamental for the health of the next generation.

Transforming schools into truly egalitarian institutions requires a holistic and long-drawn approach. However,kids need us to fix our education system now. With a focus on expanding education options for parents and spending our education founding wisely, we can overcome the barriers that exist today in education and give every child a fighting chance for success.

篇四:新教育公平作文

The inequality of education

The issue of educational equality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significant nowaday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and it has been put forward in governmental occasions several years before.

As we all know,china is a developing country whose educational resources are not only limited but also vary in amount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our country. It turns out that the big cities especially the better-off ones have more access to advanced educational resources while the remote areas cannot get enough money and material supplies to develop their education even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The inequality of education has resulted in many thorny problems such as 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poor ,the instability of the society,and even certain violent accidents,they are all obstructions of the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will severely affect the harmony 。

From my perspective,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the inequality of education calls for various efforts ,firstly,the government should make the aid and investment more strengthened,and had better make more policies to secondly,the better-off cities should establish authorities to help the worse-off ones so that they can promote the common progress。In addition, the weaker regions themselves should push their way to realize self-improvement in education by developing the local economy at the use of their own advantages,

I believe that we can achieve great success if only we joint all the exertion together

篇五:教育公平over

阿宾(化名)今年9岁,在白云区一间小学读二年级。前几天,阿宾很不开心,王先生一问才知道,原来阿宾从一个担任该校学生干K,令阿宾感到自己作为普通学生不受学校重视,而学生干部则受到学校的特殊照顾,由此产生挫败感。“据说,学校是考虑到这些学生干部在这一学期起到带头作用,帮了老师忙,所以特意请孩子们吃个饭。”王先生说,老师表示这是一份特别的“奖励”,是学生干部“应得的”。“这让其他学生觉得做学生干部不但‘威风’,还有很多实惠。”

教师:不应厚此薄彼,让普通学生伤心

广州白云区某中学教师李女士表示,请孩子吃饭、唱K这种奖励方式不妥。“小学生充满了童真,像一张白纸,别人在上边写什么就是什么。学校做法不妥,不能让一些功利的、世俗的奖励方法侵扰了孩子对世界的认知。”

李女士表示,她认为对班干部应更多从“精神与情感”层面进行奖励,不应“物质化”、“世俗化”。“请学生干部吃饭、唱K,还不如多鼓励一下孩子们,多与他们情感沟通与互动。但是也要注意不要厚此薄彼,令别的孩子觉得班干部受到特殊照顾,伤了他们的心。”

专家:成人潜规则“入侵”儿童世界

·奖励孩子不应按成人规则

张庆鹏表示,现在社会信息交流沟通十分方便,青少年接触信息的渠道增多,很多中小学生很早就接触了成人化的交际规则,例如送礼、说好话等。“这些经历构成了社会认知,让孩子认为这些变味的奖励方式是正常的。”

“一些学校在学生干部管理方面,涉及班干部竞选、评优评奖时,只是简单地照搬成人世界里的竞选、评优。在激励方式上也是按照成人规则,日渐世俗化。这是因为没有考虑中小学生所处的青少年心理发展特征。”张庆鹏指出。

张庆鹏认为,这些事情可能会误导孩子。“比如讨好老师、收买同学等都侵入了他们的世界。他们很早就知道可以使用这些方式来达到当选班干部的目的。他们会模仿学习成人,养成不良风气。”张庆鹏认为,中小学生处在半生不熟的青春期阶段,需要老师的引导。学校在出台一些比较大的而且涉及学生的措施时,应该咨询心理老师的意见,确保一些做法符合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活动。

·家长应让孩子远离潜规则

同时,张庆鹏认为,家长也不应过早让孩子接触成人世界规则。“青少年的价值观是非黑即白,会很肤浅地理解‘潜规则’,并很容易学习这些行为。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并告知他们这些行为是不对的。”

米兰·昆德拉曾把生命比喻成一幅注定无法修改的草图,当我们在这张白纸上落笔时,我们其实无权率意撒墨。

三、又见重点班和普通班之别

俗话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同样高温,不同待遇,重点班的空调无疑吹冷了普通班学生的心。遭学生抗议与媒体曝光后,该校校长表示,“今明两天就会买一批新空调给其他班级装上”。若真能如此,亦不失为亡羊补牢之举,但也更加说明学校只给重点班装空调,缺的不是资金,而是公平的教育理念。

学生们抗议的是教室无空调,真正反感的还是校方的区别对待。学校通过是否装空调这一有形手段,对学生进行了无形区隔。有无空调,实质上已成为一种区分好坏的标签,普通班学生的人格尊严由此遭到了贬抑。心理学家指出,标签具有导向作用,人往往会向标签所预示的方向发展。可以预见,一旦被贴上负面标签,部分普通班学生很有可能因此而自暴自弃。

普通班学生本就在师资、评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处于劣势,现在连教室硬件设施的公平都得不到保证,这不禁让人想起了马太效应——“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于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一视同仁的教育理念被从根本上颠覆,取而代之的是对升学率的畸形追求。 事实上,即便对重点班的学生而言,这种教育不公现象也是一种伤害。一方面,普通班与重点班之间产生了一种对立情绪,本应充满温情的校园环境将逐渐被冷漠所侵蚀;另一方面,学校的不公行为将对全体学生产生一种价值误导,让他们从根本上产生对社会公平的困惑与怀疑。 因此,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力保部分学生上重点,还是立足于发挥全体学生的潜能?教育一功利,就必然短视。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而在我们的很多教育工作者眼里,是否只剩下上线考生与高考状元? 四、广西考霸吴善柳

事件:广西钦州二中近日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30多岁的吴善柳今年在该校参加高考,夺得钦州市理科状元,现被清华大学录取。他曾辗转多所学校参加高考,并几次考上重点大学(北大、南大、同济等名校,但均未就读),但连2011年考上北京大学都没有去读,被称为“高考专业户”。 评论:①可以“考霸”,不能“霸市”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哪怕能考上其中一所,都堪称“考霸”,吴善柳居然一一收入囊中,如此“考霸”,不服不行。如果说被名校录取了,还是不满意,复读再考心中理想名校可以理解,就像辽宁刘丁宁放弃港大72万奖学金复读考上北大中文系,可吴同学屡考屡中屡弃,周而复始,是何道理?

个中原由,报道没说。可以肯定,吴善柳成为“高考专业户”的目的并非为了上名校那么简单。考生成为高考状元、被名校录取,许多地方政府、企业、教育部门以及所在学校都会给该考生一定的金钱奖励,而且数额不小。四川今年的高考文理科状元,就分别获得某公司送出的30万元奖金。报道也提到,安徽一考生,曾数次高考被北大、清华等几所名校录取而未报名就读,单地方奖励就高达80多万元。吴善柳是不是将高考当作一门生意来做,不得而知,不敢妄断,我只想说,无论如何,这种行为非常不妥。

名校每年给地方省份的招生名额有限,你考上了,被录取了,又不去就读,就等于挤占了别人的名额与资源,“霸市”行为对于因你受累的考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名校按招生计划执行,被录取的学生没有去读,学校也不可能再补录,这种结果对学校来说,也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可以说,为一己之私的“高考专业户”害人匪浅。高考作为公民的一种权利,谁也不能剥夺,放弃入读也是考生的个人自由,但这种现象不正常,应该得到管治。不能剥夺“高考专业户”的考试权,至少不能奖励这种见钱眼开的人,不能鼓励这种唯利是图的行为。无利可图,他们自然就没有兴趣考完再考,拿高考当游戏了。 ②质疑考霸不如反思畸形高分情结

广西钦州二中近日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30多岁的吴善柳今年在该校参加高考,夺得钦州市理科状元,现被清华大学录取。他曾辗转多所学校参加高考,并几次考上重点大学,但连2011年考上北京大学都没有去读,被称为“高考专业户”。||挤占社会教育资源也好,有悖考试诚信也罢,在现实的利益面前,这样的口水板砖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其实,只需简简单单地追问一下,学校会因为“高考专业户”的经历而放弃宣传他的机会吗?社会会因为“高考专业户”的考试动机而不把目光聚集在他身上吗?吴善柳的目的很容易就可以看出来,他自己也没想隐藏。当社会还没有做到把高考看成是一场普通考试的时候,吴善柳自然有理由把高考作为一种谋利的手段。||与其质疑“高考专业户”的用心,不如好好反思一下社会上根深蒂固的高分情结。只有当全社会能真正地以一种平和的态度去面对高分考生,自觉地剥离附着在高分考生身上的不当利益,像吴善柳这样的“高考专业户”才会没有市场。否则,就算是用口水淹没了一个吴善柳,就算是教育部门真的出台政策对这样的行为说“不”,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个评论挺有道理的,角度很独特】 ③屡次考上名校而不读,让外界对吴善柳这位高考“怪人”充满了疑问。有人认为他屡次考上名校而不读,是要拿当地高考的金钱奖励,但是据当地教育部门反馈,政府早在前几年就取消了财政奖励高考生的专项资金,学校已经没有针对个人的任何专门奖励措施;有人对他考上名校而不读,占用本来十分稀缺的教育资源更是有些愤慨,但是按照现成的高考制度,他这样屡屡参加高考既没有违规更没有超龄之说。——吴善柳更像用自己的行动向现行的高考制度表达着他的思考乃至他的批判。||由于吴善柳自始自终没有向外界表露他的心迹,所以外界对他的奇怪行为的所有猜测都是一种出于自己角度的设想而已,这个时候对吴善柳所作所为轻易地表现愤怒也并不可取。但是有关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千万不要轻易放弃对吴善柳这样一个高考“特殊标本”的研究。他的思考不但可能对我们改进现行的高考选拔人才的制度带来启迪,他的和选择对我们完善现行高考制度的有关规定和精神也会带来帮助。尽管吴善柳本人不愿意向外界提供他这样屡战屡胜、屡胜屡胜的“心理轨迹”,但是透过了解他的老师和同学,从他平日的言谈举止中是不难发现他内心的一些真实世界的。实际上很多看似孤立的事情,其根源经常延

伸到社会,往往一些“特例”可能更能够反映事件的深层原因。基于此,建议有关部门好好研究研究这个高考制度下出现的“特殊标本” ④据说吴善柳不读北大是因为专业不理想,而今年考上清华大学,录取他的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他还想选修经济学专业??

谜团打开,实际是古老的“有志者事竟成”的现代版!虽然吴善柳表示“不希望别人学我。”但是我们如果以平常心看待吴善柳的选择,还是能够得到一些正面的启迪,用功夫不负有心人形容吴善柳的结局,可能是最为贴切不过。

吴善柳的经历,至少向外界释放了两个消息:第一,现行的高考制度是相对科学的。即使目前仍然有不少人怀疑高考制度”一考定终身“的科学性,连吴善柳的父亲都曾经担忧,高考充满了太多不确定性;但是吴善柳多次参加高考,每次都能够考高分,说明高考考出的仍然是一个人相对稳定和真实的水平。

第二,高考体现的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公平。以吴善柳十次高考多次考上名校而不读的经历,放在一般人眼中,这个人实在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几乎所有录取过吴善柳的学校和他所在的地方学校并没有追究他“浪费名额”的责任。吴善柳的经历说明,只要合乎规定,谁都没有理由剥夺你选择人生道路的权利。可见高考作为现行选拔人才的制度,其公平性得到较好的体现。【这个和前面那个是相反意见】

⑤“动机不纯”的,另有人在。早在2007年,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就表示:全国所有公办普通高中禁止办复读班、招收高三复读生。可查一下便能看到,吴善柳复读的学校,包含多所公立学校。为何他们还要“顶风”录取吴善柳?除了“考霸”的“中举”能提升有关部门和学校负责人的政绩外,好处还体现在招生时,“端出”考霸来,或许连宣传词都能少说几句。

⑥“高考专业户”是高考功利化的怪胎

斯涵涵:据报道,吴善柳曾辗转多所学校,其中不乏中途插班的经历,各重点中学对其敞开怀抱,说不定还下了一番工夫游说和利诱,因为每每高考揭晓,一些学校张灯结彩、广而告之:我校某某考取某名牌大学!高分考生与学校之间早已达成不言自明的默契:学校用优厚的奖金和条件争夺考生,而考生用高分提高学校的升学率、重点率甚至带来状元“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希望,而中学的美誉度、生源、教师收入、财政奖励都会随之攀升,后续“效应”滚滚而来。

对此,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对于高考专业户采取必要措施:虽然不能禁止其参加高考,但对已经领取奖励的学生记录在案,不再累计重发;同时加强学校的财政经费管理,遏止学校重金挖人的冲动,而改变高考唯分数论、深化教育改革、提升素质教育、健全人才评价机制??多管齐下,才是铲除高考专业户的温床,回归教育本真的根本路径。

同情这高考成“神”的“孩子”

张翼:善考的吴善柳显然并没有因为几乎一年一度的高考而“吸风饮露”,他还是双脚牢牢踩在大地上吃自己的饭。从其2000年高考成绩的“不理想”到大学毕业后工作的“不满意”,或许是其踏上高考“不归路”的一个缘由,但其上了“985”,甚至被北大招录而不从,此次又以不怎么去上课的努力程度而被清华“揽入怀中”,至少说明,吴同学有一门超乎寻常的高考技能。“三十六计揣在身,我本逍遥一农民”,一招鲜吃遍天,总要吃喝拉撒睡的吴同学,若能以出书或办班收费的方式将其多年“考神”经历传授给还在题海洋分河湾中苦苦挣扎的弟弟妹妹们,不失为大功一件。

鉴于吴善柳的行为并不犯法,我们完全有理由从另外的角度认为,这是个很“可怜”的“孩子”:尽管已经过了传统意义上的而立之年,但他依然眷恋着高考考场,眷恋着那走进考场,看到考卷上一个个问号,而后在卷面上刷刷刷一笔一画地写下去的感觉,一年一度不重样的感觉,微妙处在于题每年都是新的,而一次次填写上正确答案而得到“大人”奖励的,一次次获得比他人更多被选择机会的,还是那个“我”!那一份快感或许是他人无法体悟的。

这一次,考上了,就去读四年清华吧。三十撒欢、四十当官、五十打蔫,都三十好几的人了,过点正常人的日子。此后,在没有你的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