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巫山下,下一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7:17:01 作文素材
篇一:宿巫山下
宿巫山下 李白
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
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
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王。
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
译文及注释
译文昨夜在巫山下过夜,满山猿猴,连梦里都仿佛听到它们的哀啼。桃花漂浮在三月的绿水上,我竟然敢在这时候下瞿塘。疾风将雨吹至南方,淋湿楚王的衣裳。我在高高的山岗,怀念那宋玉,为什么给楚王写出那么美丽的文章,看到这古迹,让我热泪满眶。注释⑴《唐书·地理志》:夔州巫山具有巫山。
相关赏析
在巫山滞留时“猿声梦里长”,李白对于猿声的理解与前代的诗人相同,少年时期他生活经历不多,出于对巫猿的同情而徒发感慨,之后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猿的凄厉叫声勾起了李白的愁思,源何而愁,因为不通航而滞留,周围没有值得倾诉的朋友,心中的理想和抱负只能暂时搁置,思想感觉比较虚空。
创作背景
开元十三年冬,李白因三峡不通航,滞留于巫山一带,因此他在万县停留,登临西山(后来改名太白岩),一直等到开元十四年春汛来临时才得以离开,写下了《宿巫山下》。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篇二:高二语文试题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六校联考
高二(职)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侨胞. 褒.奖 含苞.欲放 孢.子植物 B、寒暄. 渲.染 轩.然大波 喧.宾夺主 C、扑.空 朴.素 前仆.后继 铺.张浪费
D、船舷. 弦.外之前 娴.熟 悬.
崖勒马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记其数 星罗棋布 唉声叹气 驰骋 B、英雄辈出 随声附和 迥然不同 抱歉 C、跋山涉水 貌和神离 暗然失色 部署 D、直接了当 陈词滥调 一愁莫展 渎职 3、依次填入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其实似家似寄,我亦不清。 ②她就是这部小说中女主人公的。 ③我国著名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久将去瑞典参加仪式。 A、分辨 原形 受奖 B、分辨 原型 受奖 C、分析 原型 授奖 D、分析 原形 授奖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这奇景,语言中的一切华丽词藻都黯然失色....。 B、开学典礼上,校长的演讲抛砖引玉....,充满激情,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C、这次文艺演出准备得很充分,大部分节目都表演得绘声绘色....。
D、人才招聘现场人来人往,挤得不可开交....
。 5、下列各句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B、他有一个女儿,在医院工作。 C、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得不够充分,差点就没及格。 D、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6、下列标点符号,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老师说了声:“下课!”就走了。 B、他当时大概七、八岁,还不太懂事。 C、“怎么了,你?”女人问道。 D、你是今天走呢?还是明天走呢?
7、下列句子修辞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中学生应该多读读鲁迅。(借代) B、从这里只能看见巴掌大的一片天空。(夸张) C、面对困难,他就像他哥哥一样,绝不屈服。(比喻) D、然而,我快乐的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绝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比喻)
8、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叙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邹忌是齐国人,本文写了邹忌规劝齐王纳谏除弊的故事。 B、“小李杜”是指李商隐和杜牧,他们是中唐代表诗人。 C、杜甫是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历来被称为“诗史”。 D、《雅舍》是梁实秋享誉海峡两岸的小品集《雅舍小品》的开篇之作,“雅舍”是他抗战时期的住所。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1小题
有一种小甲虫,叫象鼻虫,它的眼睛是复眼,呈半球形,许多小眼排列在曲面上。在飞行中,不同的小眼是在不同的时刻看到外界同一个物体的。象鼻虫根据各个小眼看到同一个物体的时间差以及在此期间飞过的距离,可以很快地“计算”出它相对于地面的飞行速度。它的眼睛竟是天然速度计。模仿象鼻虫复眼的这种功能原理,人们研制成了一种测量飞机着陆时相对于地面的飞行速度的仪器——地速计,已经在飞机上试用。这种地速计也可以用来测量导弹攻击目标时的相对速度。 9 、这一段文字的说明重点内容是:( ) A .象鼻虫 B .象鼻虫的眼睛特点
C .象鼻虫复眼的功能及仿生成果 D .地速计及仿生依据 E .天然速度计及仿生依据 F .怎样研制地速计
10、象鼻虫可以很快地“计算”出它相对于地面的飞行速度,“计算”一词加了引号,是因为:( )
A .表示强调,象鼻虫不会计算 B .表示功能特别,象鼻虫会计算 C .表示否定,象鼻虫不会计算 D .表示借用,象鼻虫不会计算 11 、“它的眼睛竟是天然速度计”这句话的作用是:( ) A .表示判断,以归纳象鼻虫眼睛的作用 B .表示比喻,眼睛象天然速度计
C .表示惊讶,眼睛的作用出乎意料之外
D .表示比喻,用“打比方”对象鼻虫眼睛说明 12、“模仿象鼻虫复眼的这种功能原理”,“这种”一词指代的是:( ) A .“眼睛是复眼,呈半球形,许多小眼排列在曲面上” B .“很快地‘计算’出它相对于地面的飞行速度” C .“在飞行中,不同的小眼是在不同的时刻看到外界同一个物体的。” D .“小眼看到同一个物体的时间差。”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5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3、下列词语中加点词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 )
苏子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A
..
正襟危.坐(端正) 下B.
江陵(向下游到) 顺流而东.(向东进发) C
酾.
酒临江(斟酒) 渔樵于江渚.之上(江中小岛) D
驾一叶之扁.
舟(小船) 渺.
沧海之一粟(眼泪) 14、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何为其然也 A.托遗响于悲风 B.石之铿然有声者 C.君欲何往
D.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15、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段文字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来写。主客问答是赋的传统手法,一般说来,作者往往
借客人的话从反面引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B.作者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感情和思想变化,写得具体可感,如“寄蜉蝣于天地”。
C.这段文字将情、景、理有机结合,实质上是苏轼贬谪生活中苦闷心绪的流露,但从全文来看,苏轼并没有沉浸在这种苦闷之中。
D.作者描绘了“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景象,意在抒发自己急欲建功立业的豪情。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105分)
四、默写(5分=1分*5)
16、垂死病中惊坐起, 。
17、宫女如花满春殿, 。 18、万里悲秋常作客, 。 19、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 20、想当年,金戈铁马, 。 五、阅读理解 (一)(共18分)
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边有一堆柴炭,拿几块
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①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②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
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21、本段文字选自课文 ,作者 。(2分)
22、给加点字注音(3分)
拽.
( ) 迤逦..
( ) 23、划线句子①和②分别运用了哪种描写方式,各自说明了什么?(8分) ① ②
24、本段是如何描写风雪的?其作用是什么?(5分)
(二)(共12分)
二 三峡猿歌
有一首《巴东三峡渔者歌》
,收进清代人编辑的《古谣谚》中,读来最是凄哀感
人: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巴东三峡猿鸣悲,猿鸣三声泪沾衣。
这支古民谣不知作于何代。从文体上看,再远也不会远于汉代吧?它反映了长
江渔夫的辛劳漂泊之苦。猿声悲鸣,令人酸鼻。
南北朝时期的萧绎,有一首写巫峡的诗,和前边提到的巴东渔歌非常相似:寒
夜猿声彻,游子泪沾裳。
仔细体味,觉得它和那首渔歌之间存在着互为影响的痕迹。不知是文人影响了
民谣,或是民谣影响了文人?按正常规律,应该是后者。但还不能说这首民谣对后来之作是最早的影响。最早发现猿在“啼”的,应该是我国第一个大诗人屈原。他在《九歌》中,已经唱出“雷隆隆啊雨淋淋,猿凄凄啊彻夜鸣”了,屈原笔下的猿声悲凄的基调,已被历代文人唱了两千多年了。 索性把这种诗句摘录一些,排列起来,也颇有意思的: 猿声出峡断,月彩落江寒。——隋,崔信明 若为教月夜,长短听猿声。——隋,崔仲方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唐,高适 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唐,李白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唐,杜甫 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听老猿。——唐,李贺 巫峡苍苍烟雨时,青猿啼在最高枝。——唐,刘禹锡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暗鸟一时啼。——唐,白居易 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月明中。——宋,陆游
从这些诗句看来,这里有寒猿,啼猿,催泪之猿,泣月之猿,入梦之猿。总之,
这猿声是不断的,绵长的,日日夜夜地悲哀在旅人的心头的。
它也反映了古代旅人的一叶木舟、一只橹、一片帆、一根纤绳的漂泊远行之苦,
三峡的寂寞幽长之苦。不是愁如一江春水,是愁听两岸猿啼。
宋代陆游乘官船从西陵峡口到瞿塘峡出口,竟用了二十天时间。其中西陵峡中
的黄牛峡,要走三天(而现代轮船只不过一二小时)。李白对此有诗道:“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过一次三峡,足可催人生出白发来的。怪不得行人要和两岸猿声同悲了。 这是那古远的,生产力低下的时代的呜咽。
25、三峡猿歌有什么共同特点?它反映出什么?(4分)
26、倒数第二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分)
27、作者断定《巴东三峡渔歌》“再远也不会远于汉代”,其根据是什么? (3分)
28、“这是那古远的,生产力低下的时代的呜咽”一句中,“这”指代的是下列哪首诗所反映的思想感情?(3分)( ) A、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巴东三峡猿鸣悲,猿鸣三声泪沾衣。 B、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暗鸟一时啼。 C、猿声出峡断,月彩落江寒。
D、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六、写作
29、下岗工人邓勇近期因母亲生病住院,需向朋友罗刚借款2180元,3个月后归还。请你以邓勇的身份写一张借条。(10分)
30、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诗经》中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的诗句,唐代的孟效也写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人生的每一次付出,就像在空谷中的喊话,你没有必要期望要谁听到,但那绵长悠远的回音,就是生活对你的最好回报。
请以“回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篇三:高二语文试题(1)
:
名
姓
:
号
学
级
班
高二(职)语文期末试卷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侨胞. 褒.奖 含苞.欲放 孢.子植物 B、寒暄. 渲.染 轩.然大波 喧.宾夺主 C、扑.空 朴.素 前仆.后继 铺.张浪费 D、船舷. 弦.外之前 娴.熟 悬.崖勒马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记其数 星罗棋布 唉声叹气 驰骋 B、英雄辈出 随声附和 迥然不同 抱歉 C、跋山涉水 貌和神离 暗然失色 部署 D、直接了当 陈词滥调 一愁莫展 渎职 3、依次填入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其实似家似寄,我亦 ②她就是这部小说中女主人公的 ③我国著名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久将去瑞典参加 A、分辨 原形 受奖 B、分辨 原型 受奖 C、分析 原型 授奖 D、分析 原形 授奖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这奇景,语言中的一切华丽词藻都黯然失色....。 B、开学典礼上,校长的演讲抛砖引玉....,充满激情,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C、这次文艺演出准备得很充分,大部分节目都表演得绘声绘色....。 D、人才招聘现场人来人往,挤得不可开交....。 5、下列各句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B、他有一个女儿,在医院工作。 C、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得不够充分,差点就没及格。 D、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6、下列标点符号,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老师说了声:“下课!”就走了。 B、他当时大概七、八岁,还不太懂事。 C、“怎么了,你?”女人问道。 D、你是今天走呢?还是明天走呢? 7、下列句子修辞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中学生应该多读读鲁迅。(借代) B、从这里只能看见巴掌大的一片天空。(夸张)
C、面对困难,他就像他哥哥一样,绝不屈服。(比喻)
D、然而,我快乐的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绝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比喻)
8、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叙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邹忌是齐国人,本文写了邹
忌规劝齐王纳谏除弊的故事。
B、“小李杜”是指李商隐和杜牧,他们是中唐代表诗人。
C、杜甫是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历来被称为“诗史”。
D、《雅舍》是梁实秋享誉海峡两岸的小品集《雅舍小品》的开篇之作,“雅舍”是他抗战时期的住所。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1小题
有一种小甲虫,叫象鼻虫,它的眼睛是复眼,呈半球形,许多小眼排列在曲面上。在飞行中,不同的小眼是在不同的时刻看到外界同一个物体的。象鼻虫根据各个小眼看到同一个物体的时间差以及在此期间飞过的距离,可以很快地“计算”出它相对于地面的飞行速度。它的眼睛竟是天然速度计。模仿象鼻虫复眼的这种功能原理,人们研制成了一种测量飞机着陆时相对于地面的飞行速度的仪器——地速计,已经在飞机上试用。这种地速计也可以用来测量导弹攻击目标时的相对速度。
9 、这一段文字的说明重点内容是:( )
A .象鼻虫 B .象鼻虫的眼睛特点
C .象鼻虫复眼的功能及仿生成果 D .地速计及仿生依据
E .天然速度计及仿生依据 F .怎样研制地速计
10、象鼻虫可以很快地“计算”出它相对于地面的飞行速度,“计算”一词加了引号,是因为:( )
A .表示强调,象鼻虫不会计算 B .表示功能特别,象鼻虫会计算
C .表示否定,象鼻虫不会计算 D .表示借用,象鼻虫不会计算 11 、“它的眼睛竟是天然速度计”这句话的作用是:( )
A .表示判断,以归纳象鼻虫眼睛的作用
B .表示比喻,眼睛象天然速度计
C .表示惊讶,眼睛的作用出乎意料之外
D .表示比喻,用“打比方”对象鼻虫眼睛说明
12、“模仿象鼻虫复眼的这种功能原理”,“这种”一词指代的是:( )
A .“眼睛是复眼,呈半球形,许多小眼排列在曲面上”
B .“很快地‘计算’出它相对于地面的飞行速度”
C .“在飞行中,不同的小眼是在不同的时刻看到外界同一个物体的。”
D .“小眼看到同一个物体的时间差。”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5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3、下列词语中加点词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 )
苏子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A正襟危坐(端正)
.
B
C 下江陵(向下游到) .顺流而东(向东进发) .酾酒临江(斟酒) .
渔樵于江渚之上(江中小岛) .
驾一叶之扁舟(小船) .
渺沧海之一粟(眼泪) .D
14、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何为其然也
A.托遗响于悲风
B.石之铿然有声者
C.君欲何往
D.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15、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
A.这段文字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来写。主客问答是赋的传统手法,一般说来,作者
往往借客人的话从反面引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B.作者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感情和思想变化,写得具体可
感,如“寄蜉蝣于天地”。
C.这段文字将情、景、理有机结合,实质上是苏轼贬谪生活中苦闷心绪的流露,
但从全文来看,苏轼并没有沉浸在这种苦闷之中。
D.作者描绘了“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景象,意在
抒发自己急欲建功立业的豪情。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105分)
四、默写(5分=1分*5)
16、垂死病中惊坐起, 。
17、宫女如花满春殿, 。
18、万里悲秋常作客, 。
19、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
20、想当年,金戈铁马, 。
五、阅读理解
(一)(共18分)
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边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①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
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②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
21、本段文字选自课文 ,作者 。(2分)
22、给加点字注音(3分)
拽( ) .迤逦( ) ..
23、划线句子①和②分别运用了哪种描写方式,各自说明了什么?(8分) ①
②
24、本段是如何描写风雪的?其作用是什么?(5分)
(二)(共12分)
二 三峡猿歌
有一首《巴东三峡渔者歌》,收进清代人编辑的《古谣谚》中,读来最是凄 哀感人: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巴东三峡猿鸣悲,猿鸣三声泪沾衣。 这支古民谣不知作于何代。从文体上看,再远也不会远于汉代吧?它反映了长江渔夫的辛劳漂泊之苦。猿声悲鸣,令人酸鼻。
南北朝时期的萧绎,有一首写巫峡的诗,和前边提到的巴东渔歌非常相似:寒夜猿声彻,游子泪沾裳。
仔细体味,觉得它和那首渔歌之间存在着互为影响的痕迹。不知是文人影响了民谣,或是民谣影响了文人?按正常规律,应该是后者。但还不能说这首民谣对后来之作是最早的影响。最早发现猿在“啼”的,应该是我国第一个大诗人屈原。他在《九歌》中,已经唱出“雷隆隆啊雨淋淋,猿凄凄啊彻夜鸣”了,屈
:
名
姓
:
号
学
级
班
原笔下的猿声悲凄的基调,已被历代文人唱了两千多年了。 索性把这种诗句摘录一些,排列起来,也颇有意思的: 猿声出峡断,月彩落江寒。——隋,崔信明 若为教月夜,长短听猿声。——隋,崔仲方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唐,高适 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唐,李白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唐,杜甫 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听老猿。——唐,李贺 巫峡苍苍烟雨时,青猿啼在最高枝。——唐,刘禹锡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暗鸟一时啼。——唐,白居易 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月明中。——宋,陆游 从这些诗句看来,这里有寒猿,啼猿,催泪之猿,泣月之猿,入梦之猿。总之,这猿声是不断的,绵长的,日日夜夜地悲哀在旅人的心头的。 它也反映了古代旅人的一叶木舟、一只橹、一片帆、一根纤绳的漂泊远行之苦,三峡的寂寞幽长之苦。不是愁如一江春水,是愁听两岸猿啼。 宋代陆游乘官船从西陵峡口到瞿塘峡出口,竟用了二十天时间。其中西陵峡中的黄牛峡,要走三天(而现代轮船只不过一二小时)。李白对此有诗道:“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过一次三峡,足可催人生出白发来的。怪不得行人要和两岸猿声同悲了。 这是那古远的,生产力低下的时代的呜咽。 25、三峡猿歌有什么共同特点?它反映出什么?(4分) 26、倒数第二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分) 27、作者断定《巴东三峡渔歌》“再远也不会远于汉代”,其根据是什么? (3分)
28、“这是那古远的,生产力低下的时代的呜咽”一句中,“这”指代的是下列哪首诗所反映的思想感情?(3分)( )
篇四:高二语文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试卷
高二语文
第I卷 (选择题 共45分)
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崔嵬(cuī wéi) 苑囿(yǒu) 迥乎不同(jiǒng) 自怨自艾(yì) .....
B、游说(shuì) 讪笑(shàn) 桀骜(ào)不驯 繁冗(rǒng)拖沓 ....
C、濒临(bīn) 鞭笞(chī) 挥斥方遒(qiú) 言简意赅(hái) ....
D、倩影(qiàn) 星宿(xiù) 汤(tāng)汤急流 同仇敌忾(kài) ....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礼上往来 汗牛充栋 哗众取宠 B、记忆尤新 殒身不恤 冠冕堂皇
C、锋火连天 大相径庭 走头无路 D、豁然开朗 莫名其妙 意兴盎然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同人一样,花儿也是有灵性,有之高低的。 ②那天黄昏,三个同志偷偷地过了河,到敌人的阵地。 ③看着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有些伤感。 ④深圳市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员工实行内部退养。
B、品味 侦查 而且 富裕
D、品味 侦察 甚至 富余 A、 品位 侦察 甚至 富余 C、品位 侦查 而且 富裕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三峡库区的居民们舍小家顾大家,纷纷告别家乡,安土重迁。 ....
B、今年春节,山西某地发生了一起耸人听闻的假酒案。 ....
C、美国对别国的人权问题说三道四,横加指责,而对本国侵犯人权的行为却讳莫如深。 ....
D、昨天晚上,忽然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我被振聋发聩的雷声惊醒了。 ....
5、下列句中修辞的使用,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②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③几转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 ④“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
座富士山。
A、借代、暗喻、夸张、比拟
C、借代、喑喻、通感、夸张 B、比拟、借喻、通感、夸张 D、比拟、双关、比喻、借代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部分学校的中层干部参加了市里最近举办的计算机知识培训班。
B、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
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D、从小明获得计算机技能竞赛一等奖中,说明了中职生的专业技能水平高于普高生。
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肥沃的田野,栽种着各种各样的庄稼:小麦、荞麦、谷子、高粱等等。
B、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C、人们由此得到启示,研制成功了一种叫做“生物——电子位置传送器”的“人造眼”。
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8、下列文学常识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A、文学作品的体栽可分为散文、诗歌、小说、戏剧。
B、《项链》是19世纪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优秀短篇小说,他的代表作还有《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等。
C、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议论文中论点要求是正确、鲜明、生动形象。
D、唐宋八大家中籍贯是江西籍的有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2题。(12分,每小题3分)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世。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叹:感慨 B 夷:平坦
C.而人之所罕至焉 罕:少 D其孰能讥之乎 孰:怎么
10、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因为他们探求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
B.有志矣,不随以止也——有了志向,又不盲目地跟随他人而停止前进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至于那些幽深昏暗使人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外物帮助他 。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后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情况
11、“此余之所得也”一句,总括了作者的游览体会,不属于“所得”的一项是()
A、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B、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D、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12、对这段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B、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即使不能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也是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
C、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作了赞扬,但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也可惋惜。
D.平坦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3—15题。(9分,每小题3分)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
A B
C D
14.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A.月出于东山之上 B.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15.对选段有关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运用对话,打破了赋的传统语言表现形式,新颖独特。
B. 通过阐述“变”与“不变”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企盼纵情山水,做赤壁隐士的愿望。
C. 主客问答,实际表明了作者内心深处激烈的矛盾冲突,冲突的结果是旷达的一面战胜 了消极悲哀的一面。
D.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一句,用侧面暗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厌恶从前官 场腐败,希望清明政治出现的思想。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05分)
四 、(5分)
16.补写出下列诗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每空1分)
①三五之夜,明月半墙,____________,风移影动,___________。(《项脊轩志》)
?诵明月之诗,____________________。(《赤壁赋》)
?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______。(《赤壁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波不兴。(《赤壁赋》)
五、阅读理解(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7—20题。(14分) ①有一首《巴东三峡渔者歌》,收进清代人编辑的《古谣谚》中,读来最美是凄衰感人: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巴东三峡猿鸣悲,猿鸣三声泪沾衣。
?这支古民谣不知作于何代。从文体上看,再远也不会远于汉代吧?它反映了长江渔夫的辛劳漂泊之苦。猿生悲鸣,令人酸鼻。
?南北朝时代的萧绎,有一首写巫峡的诗,和前边提到的巴东渔歌非常相似:寒夜猿声彻,游子泪沾裳。
?仔细体味,觉得它和那首鱼歌之间存在着互为影响的痕迹。不知是文人影响了民谣,或者是民谣影响了文人?按正常规律,应该是后者。但还不能说这首民谣对后来之作是最早的影响。最早发现猿在“啼”的,应该是我国第一大诗人屈原。他在《九歌》中,已经唱出“雷隆隆啊雨淋淋,猿凄凄啊彻夜鸣“了,屈原笔下的猿声悲戚的基调,已被历代文人唱了俩千多年了。
?索性把这种诗句摘录一些,排列起来。也颇有意思的:
猿声出峡断,月彩落江寒。 ______隋,崔信明 若为教月夜,长短听猿声。 ______隋,崔仲方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______ 唐,高适 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 ______唐,李白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搓。 ____ 唐,杜甫 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听老猿。 ______唐,李贺 巫峡苍苍烟雨时,青猿啼在最高枝。 ______唐,刘禹锡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暗鸟一时啼。 _____唐,白居易 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月明中。 _____宋,陆游
?从这些诗意看来,这里有寒猿,啼猿,催泪之猿,泣月之猿,入梦之猿。总之,这猿声是不断的,绵长的,日日夜夜地悲哀在旅人的心头。
?它也反应了古代旅人的一叶木舟、一只橹、一片帆、一根纤绳的漂泊远行之苦,三峡的寂寞幽长之苦。不是愁知一江春水,是愁听俩岸猿啼。
?宋代陆游乘官船从西陵峡口到翟塘峡出口,竟用了二十天时间。其中西陵峡中的黄牛峡,要走三天(而现代轮船只不过二十小时),李白对此有诗道:“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过一次三峡,足可崔人生出白发来的。怪不得行人要和倆岸猿声同悲了。
⑨这是那古远的,生产力低下的时代的呜咽。
17、为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
八月槎 ( ) 凄怆( ) 纡曲( ) 筇竹 ( )
18、三峡猿歌有什么特点?它反映了什么?(4分)
答:
19、为什么作者断定《巴东三峡渔歌者》的创作年代“再也不会远于汉代”?(3分) 答:
20、“这是远古的,生产力低下的时代的呜咽”一句中,“这”指代的是第几段中的哪一句诗,请写出来。(3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16分)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2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6分)
) )
篇五:巫山考试题
1、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煤屑小路(xia) 涸辙之鲋(gù) 婆娑起舞(shā) 浅尝辄止....(zh?)
B、情不自禁(jīn) 揠苗助长(yà) 不可估量(líang) 雨雪霏....霏(yù)
C、妖童媛女(yuán) 将子无怒(jiāng) 体无咎言(jīu) 象弭鱼....服(ěr)
D、秋叶落蕊(ruì) 蓊蓊郁郁(w?ng)瓜熟蒂落(dì) 孜孜不......倦(zī)
2、 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没精打彩 瞠目结舌 游目聘怀 道义相勖
B、流觞曲水 阴谋鬼计 放浪形骇 急不择暇
C、开诚布公 义愤填膺 不言而喻 责无旁贷
D、沧海一栗 正襟危坐 姑不具论 杯盘狼籍
二、阅读下列文字,完成5—7题。(共9分,每小题3分) 莫斯科谢切诺夫医学研究院今日在研究二氧化碳如何参与人和动物生命活动方面取得突破。该医学研究院的专家们在研究中发现,二氧化碳与动物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即它能抑制包括人在内的所有动物细胞中活性氧的形成。这是迄今为止二氧化碳一个鲜为人知的作用。 活性氧不同于普通氧,它一般以氧自由基形式存在,自身带有一个不成对电子,具有强氧化能力和极高的化学活性。通常,这种氧能在所有细胞中形成,约占进入细胞氧气量的5%。活性氧在机体中有双
重作用,一方面能增强免疫,消灭细菌,杀死恶性细胞;另一方面,如在细胞中含量过多,反而会伤害正常细胞,加重病情发展。医学上早已发现,大剂量的活性氧能杀死细胞并导致动物死亡,二氧化碳的作用就是抑制人或动物体内活性氧的过量形成。
医学科学家认为,二氧化碳这一功能的发展,对研究人及动物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可以对地球生命起源等问题作出新的解释。发现者之一俄医学科学院院士亚历山大·柯甘说,在地球大气中氧气出现之前,生命物质依赖厌氧呼吸的办法获取能量,这个过程伴有二氧化碳的生成。当大气中出现氧气后,人或动物体内细胞中形成的活性氧已不能对生命构成危害,这就是二氧化碳在生命活动中的一种新功能。
柯甘认为,在人类胎儿形成中,几乎所有器官所需要的血都是供给含有二氧化碳相对较高的动静脉混合血,这是为了阻止在胎儿细胞中高活性氧过多,使胎儿能够正常发育。
这一新发现对分析研究全球生态问题也有一定意义。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正在以每年0.3%的速度增长,这将使人或动物体内细胞中活性氧含量减少,导致肌体免疫力下降。专家认为,一些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可能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有关。
5.文中的“突破”具体是指( )
A.揭示出二氧化碳抑制动物(包括人)细胞中活性氧形成的功能。
B.发现了二氧化碳如何参与人和动物生命活动方面的关系。
C.揭示出二氧化碳在参与人和动物生命活动方面的鲜为人知的作用。
D.发现了二氧化碳一个鲜为人知的作用。
6.二氧化碳新功能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不属于这一意义的一项是( )A.对地球生命起源问题可以作出新的解答。
B.对胎儿形成中器官只供二氧化碳含量相对较高的动静脉混合血现象的解释,有了理论根据。
C.对分析人或动物体内细胞中活性氧的含量减少,免疫力下降,传染病爆发和流行有一定的价值。
D.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生成过程和增加的原因,可以提出新的说法。
7.对文中提供的信息,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莫斯科谢切诺夫医学研究院的专家们发现了二氧化碳在参与动物生命活动中鲜为人知的作用。
B.在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迅速增长,使得一些传染病爆发和流行。
C.亚历山大·柯甘认为,二氧化碳的生成,使人或动物体内细胞中形成的活性氧不能对生命构成危害。
D.在机体中,活性氧含量适当可增强免疫力,消灭细菌,杀死恶性细胞;过量则杀死细胞,导致动物死亡。
1、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句式与示例相同。(4分) 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悠扬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哀怨; 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着色,少一些灰暗的点染;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巴金的《家》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典型人物,请试选择一个人物分析其人物性格。(4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A.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定语与中心语位置颠倒,应该为:我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
B.政治稳定、团结,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的先决条件。
C.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提高成绩”是一面性的,“是否努力”是两面性的。可改为: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或者改成:学习成绩能否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D.感情的洪流在翻滚,浑身的热血在呼啸。
(“热血”只能“沸腾”,不能“呼啸”)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C )
A
C.为了应付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长此以往,学生就会目无全牛。
(“目无全牛”比喻技术娴熟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与这里“不能完整理解课文”之意不同。)
D
(“差强人意”指大体上使人满意)
3.默写
(1)同心而离居,______。(《涉江采芙蓉》) 忧伤以终老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兰亭集序》) 齐彭殇为妄作。
(3)挟飞仙以遨游,______。(《赤壁赋》) 抱明月而长终。
(4)______,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5)周公吐哺,______。(《短歌行》) 天下归心
(6)开荒南野际,______。(《归园田居》) 守拙归园田
(7)____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楚辞》
(8)____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 《孔雀东南飞》
阅读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小标题。(不超过15个字)
据新华社三峡工地5月20日电2006年5月20日14时整,经过34小时的连续浇筑,三峡大坝最后一仓混凝土顺利收仓,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三峡大坝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核心,总浇
筑时间为3080天,海拔高程185米。今年汛期,大坝开始全面挡水,长江中下游1500万人、150万公顷良田从此可以解除洪水威胁。三峡工程全部建成后,还将子啊发电、通航、旅游等方面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
(三峡大坝全线竣工 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建成)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人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它要求一个人应有高尚的道德追求
②勇于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
③是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
④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⑤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
⑥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律
答:⑤③①②④⑥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本诗是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被贬在黄州所作。
(1) 这首词上阕写景,词人可谓一个妙手的大画家,短短几句就画出了多种景物。
你认为这首词在写景上有怎样的特点?请举例分析。(4分)
答:
(2) 这首词下阕写人,你从中看到的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从哪些句子中可以
看出?(2分)
答:
16、(1)(4分)情景交融。(1分)在景中含情,作者通过描写“断林、隐墙竹,乱蝉、衰草”等意象(1分),勾勒出清幽凄冷的意境,(1分)表达出词人苦闷的心境(1分)。
(2)(2分)这首词中的苏轼是一个日复一日消磨着岁月而又无可奈何的形象,一个抑郁不得志的闲人形象。(1分,意思相同即可)从“杖藜徐步转斜阳”和“又得浮生一日凉”等诗句中可以看出。(1分,任例举一句即可)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游黄山记
(清)袁枚
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 .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