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学会赏识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1:33:16 作文素材
学会赏识作文作文素材

篇一:学会赏识,学会感动论文

学会赏识,学会感动

走在放学的路上,经常会有人问我是教什么学科的,我说自己是教美术的,一听说是教美术的,便会接着说:“教美术好啊!轻松,好上,随便画一张画,一节课也就过去了。”可是,要做到学生真正喜欢的美术课也真的好难。尤其是学生能否真心的对待美术作业,更为头疼。

在美术课上总有那么几位学生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他们不做美术作业,个个垂头丧气,当与我的目光相遇时,忐忑不安的心情,更使他们加深了对美术课的厌恶。我也尝试过惩罚他们,却破坏了美术课轻松、愉快的氛围。当我翻开他们的美术作业本,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鲜红的批语“不及格”,其次是由几条简单线条组成的画,但是也就是这几个喜欢“偷懒”的学生在每次清扫美术室时个个自告奋勇,变成了勤劳的小帮手,难道真的是他们懒惰和美术能力差吗?

为此,我阅读了大量的材料,利用课下时间找学生了解对课堂及作业的真实想法,慢慢的,对自己课上的不足尤其是学生作业的片面认识有所感悟。

我们做为教师的在讲台上夸夸其谈,殊不知有时我们的一句话就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我的一位学生在她高考之后对我说:“郝老师,十分感谢您的教诲,因为你曾经的鼓励,我走上了学习美术的道路,现在已如愿地被美术高等院校录取了!” 她悄悄地告诉我,她喜欢画画就是因为上课时我的一句话:“你在画画方面很有天分。”一句

多么平凡的赞美,在学生有心中却是无比的鼓励,成为学习的一种动力。从此有了努力的方向!

不光是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存在后进生,美术学科中也同样存在后进生。这些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等相对较低。教育经验告诉我们,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教育者只有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赏识教育,不仅要赏识优秀学生,也要赏识后进生。

有关研究表明,在人的本性中,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尤其是少年儿童,他们的知识粗浅,意志脆弱,但又极力地想表现自我,想得到别人的承认。他们的一些想法不可避免的带有幼稚性和不成熟性。如果此时教师和家长们过分地去求全责备,不支持、不信任,甚至蔑视,会严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不是成大才的料子。反过来,如果我们都以赏识的眼光和态度去对待他们,从积极的方面去肯定他们的成绩和进步,则可使他们看到自我的价值,从而向更高的目标去努力。

曾有一位很调皮、懒惰的学生,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成绩非常低下,常常不交作业。即使是美术作业,也通常胡乱涂抹一气便交上来,可谓“硬着头皮完成任务”。尤其是手工作业,由于懒得去找材料,“找不到材料”、“没有工具”成了他不交作业的极好借口。无计可施之下,我尝试着“赏识”他,发现他只对一些简单的线条画作业完成得比较好。于是,在一次手工制作课中,我给他单

独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利用两个圆形、一个三角形、两根直线进行画画,要求画出5种图形。结果令我十分兴奋,他画出了眼镜、天平、葫芦等7种图形!鉴于他的“超常”表现,我给他颁发了“美术作业最高奖”——一个我精心制作的小矮人。自此,他觉得“脸上很有光”,逐渐树立了学习的信心。

在课堂教学中,我尤其赏识学生的创意。对于学生的创意,我的理解是:只要突破了一般学生的思维,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便可称为“创意”,而无须规定合乎现实,更不能把学生的“创意”与成人世界的“创新”相提并论。再如,《台灯(写生画)》一课,就有学生别出心裁,凭空想象画出了“可折叠、便携式台灯”。面对如此创意,我毫不犹豫地评价她:你比老师更聪明!

让学生受到赏识,学会感动,这是教育的一种极佳境界。

其实每一幅作品都凝聚着孩子们的心血,都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作为美术教师应该用欣赏者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体现出人文关怀的精神。其实孩子因家庭,社会环境及自身的遗传因素,都会产生不同的个性差异。在知识的理解与行为表现及操作中会参差不齐。比如画拔河,学生能正确画出人在拔河时的结构与动作关系,并能扩展成一组人就是很有创造力的作业。因此在批改作业时放弃“一刀切”的武断做法,而是进行了人性化的尝试。

对于学生创作的美术作业我们不能只注重作品所呈现的专业性美感。我们应该注重作业深层所蕴含的因素—学生。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能只用与别人的成功和取得的成绩进行横向的比较来判断,

而应看自身的纵向发展,因此我在批改学生作品时,特别留心几个以往美术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及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鼓励他们的方式我采取了分层实施:当发现他们进步时,我采取单独与学生谈心的方式表扬他的进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当他逐渐对美术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作业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时,我就进一步对他所取得的进步采用全班公开化地表扬,对他的努力进行赞赏,为他的进步表示高兴。在另一方面对于美术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也应该注重他们能力的发展与提高,鼓励学生不断地探索表现美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避免绘画惰性的产生。 为了更好地保护学生的自信心,我在批改作业时,不用评价等级,而是用建设性的批语来代替,例如:“如果你能用两分钟时间仔细欣赏一下自己的画,再用二十分钟的时间把你不满意的部分修改一下,你的画会更加的精彩。”“老师给你评的等级,你可能不太满意,你来找老师谈谈好吗?我在美术教室等你??”“你的画真漂亮,能画一幅送给我吗?”等??这些充满期待和人文关怀的批语,更加体现出美术课的人文化和发展性。有时,偶尔也要偷懒一下,个别同学的美术作业上没有批语,当他们拿到作业翻开时,可也感觉到他们眼神中有点失望,这样的偷懒还是不要的好??

教师在作业讲评这一环节,更应兼顾到大多数同学即使学生画得与你的要求相去甚远,也不必批评,不要用画得”好”与”不好”妄下定论,本着一个培养、熏陶的原则,让每个同学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都有被重视的感觉!这样 我们的课堂也许就会在响

亮的”谢谢老师”声中圆满地结束。

篇二:学会赏识学生

学会赏识学生

有位教育家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个世纪前就曾深刻地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妙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的确,每个人都有优点,当他们的优点得到别人赏识的时候,被赏识者必然会产生喜悦、乐观、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情绪,这种情绪必然会大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有这样一个试验:若干学生被分成三组,连续五次对他们进行算术测验,第一组自始自终都因上一次测验的成绩受到表扬,另一组却受到责备,而第三组无人理睬。毫不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那些受到表扬的学生进步显著,受到责备的学生也有进步,但不明显,而那些无人理睬的学生,他们的分数几乎没有提高。这个试验告诉我们,“赏识”的意义重大。因此,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学会赏识学生。

每一个学生身上都存在着无穷无尽的潜力,就好像一座急待开采的金矿,我们要及时发现和挖掘并将其提炼成闪闪发光的金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一双善于捕捉学生闪光点的”火眼金睛”。抓住某个闪光点,不断地赞赏,反复地激励,使学生有一种被发现、被认知、被重视的感觉,使他们感受到老师一直关注着他们,欣赏着他们,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能动地、自觉地学习,是大有帮助的。赏识,不是简单的赞扬,它的内涵是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和提醒。我班的李旭同学思维速度较慢,学习一直感到吃力,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我很着急,虽然从不批评他,课外也给他开了许多小灶,但收效甚微。他自己也越来越自卑,学习成绩更差了。一次,学校举行运动会,他参加了50米、100米的比赛,获得了两项第一的好成绩。他一下比赛场地,我就跑到他身边,摸摸他的头,高兴地对他说:“李旭,你真行!我为你感到自豪!我期待着你获得学习上的冠军。”他第一次那么开心地笑了。此后,他可真像变了个人似的,朗读时声音响亮,作业按时完成,再也不拖拉了,默写生词、课文的理解……他都赶了上来,走到了中等生的行列。在李旭同学的身上,我深深体会到赏识的巨大教育功效。

教育者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发现他们的优点。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教者对学生的了解应是全方位的,立体的,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我们不能只看到学生学习上的长处,还要看到他们思想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品质等方面的优点;不能只看到他们与优等生之间的差距,还要看到他们自身发展的进步;不能只看到他们在学校的表现,还要看到他们在家、在社会上的情况。在教育工作中,有些教师总是根据考试成绩将学生分类。如果一个学生成绩不好,他就被视为一无是处。这种片面认识、了解学生的方法是有害的,它违背了教育方针,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和整体素质的发展,应当杜绝。

赏识并不排除批评。但教育者要讲究批评的艺术,要善意的批评,巧妙的批评。要把“你真笨”“理解力差”等斥责性的话语变为期待的、启迪性的语言,否则前功尽弃。这方面,特级教师于永正是我们的楷模。他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张晓强写了一篇十分出色的作文。我请他在班级里朗读,读到精彩处,我在一旁评点,并带头为他鼓掌。在班里当众读作文,是一种很高的荣誉,不少人上到初中还没有得到过这样的机会。我端详着他的作文,爱不释手。自言自语地说:“真出乎意料之外,

写出这样的文章,谁不喜欢!咳,如果不是那个,该多好!”说到这里,我装出失言的样子说:“我怎么说出这样的话来了呢?人家已经改了,还说!”张晓强的脸顿时绯红。我说的“那个”其实同学们心里十分了解,张晓强有个偷东西的坏毛病,一犯再犯。不久,班上有一个学生拾到书包,里面除了书本文具之外,还有钱。我郑重地表扬了这位拾包者不为钱物所动的品质。下午课间活动时,我请张晓强陪同拾包的同学一起将书包送到失者所在学校。故事介绍到这里,我想,大家一定会异口同声地说:“于老师的这一招真高。”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张晓强同学的毛病在于老师巧妙的批评里、热切地期待中以及榜样的激励下不会再犯。

要想赏识教育成功,我们还不能忽略一个前提,那就是赏识者必然为被赏识者所敬重。《学记》有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对事业无限忠诚,对工作任劳任怨,对学生关怀备至,对他人宽宏大量,对自己虚怀若谷……这些良好的人格,无疑会在学生的心灵里打下深深的烙印。教师的积极进取、博学多识、严谨学风,一定会激发学生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这样的教师,对学生来说,一言值干金。试想一下,一个不求上进,混混日子的教育者怎么会发现得了学生的优点呢?即使这位教育者偶尔运用了赏识,也必不为学生所动。

教者还要多和家长联系,向他们介绍赏识的意义,告诉他们哪怕所有人都看不起孩子,家长都应该眼含热泪地去欣赏孩子、赞扬孩子、信任孩子、鼓励孩子,努力挖掘孩子身上的亮点,为孩子感到自豪和骄傲,帮助孩子充分树立起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态,使孩子生活在家长的期待、自信之中。这样,必然会形成教育合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首要的任务是消除自卑,建立自信心。因为自卑是成功的绊脚石,自信是学习和事业成功的第一要诀。赏识学生,是增强学生自信的最有效方法。它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功——自励——自信之间的良性循环,使学生在被赏识的过程中不断进步。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对广大同仁们说,让我们学会赏识学生,使每一位学生在我们的教育下健康的成长。

篇三:学会赏识,赞美他人

学会赏识,赞美他人

我们应该学会赏识、赞美他们,努力地挖掘他人的闪光点。

同是一棵树,有的人看到的是满树的郁郁葱葱;而有的人看到的却只是树梢上的毛毛虫。

为什么同样一件事,对之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原因就在于有的人懂得赏识,赞美,而有的人只会用挑剔、指责的眼光看待事物。

曾有一名邮递员在送信途中,不小心被一块石头绊倒了,他刚想抱怨,却低头发现这是一块形状奇异的石头。他想,若是用许多这样的石头建成城堡,该多好啊!他好奇心顿生,便欣喜地将石头捡起来,装进邮包。之后,每天送信,他总会捡一块奇异的石头。日复一日,他捡的石头堆满了家门口的空地上。于是他白天送信,晚上堆砌城堡。渐渐的有路人欣赏,赞美他的努力成果,并给于鼓励。终于,他在山坡上建成了一座又一座好看的城堡。有一天竟被登上了报纸的头条,许多人慕名而来,其中包括当时著名的画家毕加索,他惊叹邮递员的技艺,大加赞赏,并投资将这里改造成著名的旅游区。

青年人获得成功的秘密就在于他受到别人的赏识与赞美,可见赏识与赞美多么的重要啊!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赏识,赞美别人呢?

当你乘车下车时,你对司机说:“谢谢,做你的车十分舒适。”一句话用不了几秒钟,但也可能因这一句赞美之词能让那位司机整日心情愉快。

在你途径建筑工地时,你可以对工人说:“这栋大楼盖的真好。”这些工人也许会因你一句话而起劲地工作。

??

让我们都竭力去赏识他人,赞美他人,帮助他人吧,世界会因此变得更加美丽!

篇四:学会赏识 我的教案

学会赏识

一、试题回顾

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任何看似愚蠢的东西,它一定也有值得喝彩的地方。” ——克雷尔特 意大利著名的雕刻家兼画家米开朗其罗曾完成了一件旷世杰作“大卫像”。但是据说雕刻大卫像所用的这块大理石,曾被多位雕刻家批评得一无是处,有些人认为这块大理石采凿得不好,有些人嫌它的纹路不够美,用它绝对雕不出好的艺术品,总之它被批评为一块不受人赏识的普通石头。

但是,当米开朗其罗以独特的眼光,和这块人人都认为无用的大理石相遇后,它就成为举世瞩目的“大卫像”了。

周围一些不起眼的人、事、物,或许都隐藏着不同凡响的智慧。让我们成为别人的米开朗其罗,使一些平凡的事物,因我而截然不同。

赏识是什么:赏积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予以重视或赞扬。请以“学会赏识”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二、关于论点

1、赏识超出你的人,因为他提高你的目标;赏识反对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你的智慧;赏识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你的双腿。——从“是什么”的角度,运用阐述内涵的方法提炼分论点。

2、赏识,显示的是一种不落俗套的睿智;赏识,昭示的是一种恢宏博大的气概;赏识,成就的是一种万古流芳的英名。——从“为什么”的角度,运用分析理由的方法来提炼分论点。

3、赏识,需要一双能发现不凡的慧眼;赏识,需要一种虚怀若谷的胸襟;赏识,需要一颗真挚诚恳的心。——从“怎么办”的角度,运用探寻方法来提炼分论点。

4、赏识,其本质是爱。赏识导致“发现”、“超越”、“成功”。赏识是有原则的,学会赏识,理应包括学会不赏识和学会面对不赏识。——运用“追问法”来提炼分论点。

6、赏识导致“发现”,赏识导致“超越”,赏识导致“成功”,赏识导致“和谐”。——运用“递加法”来提炼分论点。

三、以“学会赏识”为话题的作文讲评

1、精彩片段

①赏识是你缺乏自信时自己给自己的一个美丽的微笑;赏识是你受到嘲笑时别人一句真诚的赞美;赏识是三毛背起行囊走向沙漠时你默默说的一句“一路顺风”。赏识不是在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是智者不同凡响的睿智。崇尚赏识让你的生活变得美好。

②如果你只看到太阳的黑点,那么你的生活将缺少温暖;如果你只看到玫瑰的利刺,那么你的生命将难以找到温馨;如果你只看到朋友的缺点,那么你的人生将

难以觅到知音。学会赏识,赏识生活、赏识他人、赏识自己,生活才丰富多彩! ③给每一株草以开花的机会,给每一只鸟以奋飞的空间,给每一粒种子以发芽的土壤,也给每个人展示才华的机遇,.世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多一份赏识,少一份平庸,生活需要伯乐,让我们多一双会赏识的慧眼吧。

2、存在的问题

第一、论据与论点不相符;第二、偷换话题;第三、重点不突出

3、如何让事例有力论证观点

A、例:

台湾作家林清玄当年做记者时,曾经报道了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第一次被捉到。他在文章的最后,情不自禁地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又是那么斯文有气质,如果不做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没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下的这句话,却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店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当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可见我们要学会赏识。

曾经是一个小偷的台湾羊肉炉店的大老板因作家

学会赏识作文

林清玄情不自禁的感叹赏识而脱胎换骨,回头想想,如果没有林清玄当年对小偷的“赏识”和企盼,恐怕也就不会有他今天的事业和成就。不难看出,赏识对人生是多么重要啊! 赏识,是一种理解和沟通,也包含了信任和肯定;赏识,也是一种激励和引导,可以使人扬长避短,更健康地成长和进步。其实上每一个人都渴望别人的赏识,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赏识别人。学会赏识,是一种爱。人与人之间,在相互赏识之中,世界才能充满爱!

叙例要精炼、简要、概括;有强烈的论证意识

B、例:著名的音乐指挥周舟,在他还没有成为音乐指挥前,他只是人们眼中的弱智人。没错,周舟的智力虽然不及常人,但是,他在音乐方面表现出来的惊人才华却让人钦佩。因此我们不能单凭外表看人。

如果不是被独具慧眼的有识之士赏识,那么,周舟这匹千里马也许一生都埋没在槽枥之中。

材料与观点要一致

C、在逆境中奋斗、在挫折中奋起才功成名就。

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辱后没有就此沉沦,而是潜心研究、发奋写作,终于写出了辉煌巨著《史记》。

挑战极限,突破极限

司马迁因替李陵兵败降匈奴一事说情,被汉武帝施宫刑将其打入大牢,一般人早已饮恨自尽了。而司马迁挑战肉体与身心的双重极限,历时十六年完成巨著《史记》。这种挑战极限的精神可谓难矣。

叙述要有鲜明的指向性

【总结】1、反复使用有关话题或论点的关键词,引领论证方向。

2、使用概述的方法,将笔墨集中在能够证明观点的主要情节上。

4、关键词在作文中反复出现的好处:

一是使得事例的叙述有了鲜明的指向性;二是增强了论证意识;三是提醒自己,不要写着写着,节外生枝,离题万里;四是提醒阅卷老师,我的作文始终紧扣了话题。

【总结】在一般性记叙文和议论文中,如果看不到有关话题内容或论点的关键词,应该不是好兆头。

四、例证方法

1、假设分析法 “假如不这样”“试想”“如果”

世界著名画家梵高,生前穷困潦倒,虽然作画无数,却无人欣赏。然而他死之后,人们才发现他的画是何其珍贵高超!这是多么的可悲啊! 试想梵高生前能得到赏识,早发现他的千里之能,那么就不会留下后世的遗憾。一个人再有才能,也必须有人赏识,如果没人赏识,就如同埋没在沙中的金子,得不到它应有的价值。

2、评价分析法

曾有一名邮递员在送信途中,不小心被一块石头绊倒了,他刚想抱怨,却低头发现这是一块形状奇异的石头。他想,若是用许多这样的石头建成城堡,该多好啊!它好奇心顿生,便欣喜地将石头捡起来,装进邮包。之后,每天送信,他总会发现一块奇异的石头。日复一日,他捡的石头堆满了家门。于是他白天送信,晚上堆砌城堡。渐渐地有路人欣赏、赞美他的努力成果,并给予鼓励。终于,他在山坡上建成了一座又一座的好看的城堡,有一天竟被登上报纸的头条,许多人慕名而来,其中包括当时著名的画家毕加索,他惊叹青年人的技艺,大加赞赏,并投资将这里改造成著名旅游区。青年人获得成功的秘密就在于他受到了他人的赏识与赞美,可见赏识与赞美是多么的重要啊!有人对赏识和赞美做过这样的评价:赞美、赏识就像风之于帆,就像是雨露之于种子;赞美、赏识是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品。赞美、赏识是希望,是动力,是用自己的心灵之火去点燃别人的心灵之火。

3、发问分析法

是什么激起所有色彩的轻舞飞扬?是什么留下穿越时空的倾情歌唱?是什么铺开走向成功的光明大道?是邰丽华舞“千手观音”时的悦目爽心,是伯乐得遇钟子期时的惺惺相惜,是华罗庚对陈景润恰时的赏识提携。是执辔愈恭的车夫么?是心有不忍的仁者么?是战火分飞,硝烟弥漫中的勇士么?在那等级分化的时代,他,一个王孙,却执辔驾车让侯生,引车入市会朱亥。纵使王公贵族都骄横凶残,脑满肠肥,而他却礼贤下士,食客三千,赏识他人就是信陵君的慧眼,助他神奇窃符救赵。

4、因果分析法 “为什么”

有这样一位领导者,手下是一群喜欢吹毛求疵爱管闲事总是斤斤计较的人,然而,他却不像一般人去看待他们,他让喜欢挑剔的人去做质检员,让爱管闲事的人去做保安员,让斤斤计较的人管理财务,结果,效益逐步提高,事业蒸蒸日上。为什么会这样?这原本不是一个差劲的团体吗?是什么改变了他们?是赏识!赏识令石头变成了闪闪发亮的珠宝;赏识,令费钢变成了削铁如泥的宝刀。试着去赏识他人吧!你会拥有越来越多优秀的搭档,知心的朋友。你会发现每一个人熠熠生辉;你会感受到难得的真挚的感谢。

五、因果分析的方法

1、议论文讲道理,讲道理有方法。下面我们来学习“因果分析法”。

例: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

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了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

【分析】饿人不食嗟来之食的原因。具体有两个方面:一是施舍者的态度,吆喝一声“喂,来吃!”,是如此蛮横和冷漠!另一个是施舍的目的,吃他的饭就要乖乖地听命于他,可见其目的之卑劣!这是对饿人人格的极大侮辱,因而饿人“宁可饿死”,也不食嗟来之食。至此,文章水到渠成亮出了观点:“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极具说服力!

【总结】因果分析法就是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如果论据陈述的是结果,那么就可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这叫做“探因”;如果论据陈述的是原因,那么就可推出结果,这叫做“究果”。我们写作时可以用因果关系复句来表达。关联词语有“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因为”“所以”“因此”等。或者用“为什么”来领起“探因”,用“结果怎样呢”来领起“究果”。

2、举例说明

【示例一】记得《猪八戒照镜子》的故事吗?它写的是猪八戒抡起了铁耙,将映出自己那张丑脸的镜子打得粉碎,结果每片镜子中仍有自己丑陋的脸。猪八戒这种闻过则怒的做法实在是不可取的。

【分析】这一语段,结构是“例子+观点”,那么该怎样搭建起例子和观点之间的“议论的桥梁”呢?阅读语段,我们发现,事例的结果——“猪八戒打碎镜子”已经告诉了我们,但对于“打碎镜子的原因”则只字未提,所以,这里可添加“原因探究”的分析文字。

【加的评论】猪八戒之所以要打碎镜子,无非是因为镜子如实地照出了自己的丑陋,而这恰恰是他不愿意看到的,于是,猪八戒愤怒地抡起了铁耙。这种不敢正视自己的缺点、闻过则怒的做法实在不可取,我们需要的是闻过则喜的精神。既然容貌丑陋是客观存在的,为什么不接受镜子直接真实的反映呢?并且,猪八戒完全可以在镜子的指引下正确认识自己,甚至施粉黛、正衣冠,或从其他方面弥补自己相貌上的不足。

【简析】这段添加文字,针对“猪八戒打碎镜子”的结果,剖析了其原因及其应该有的正确做法。这一说理桥梁的搭建,使“闻过则怒的做法不可取,我们需要的是闻过则喜”这一观点的得出顺理成章。

【示例二】靠奋斗冲破“埋没”的压力。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爱因斯坦就曾被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但他没有灰心,抓紧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华罗庚曾“埋没”在小店铺里,但他没有消沉,每天在做好营业工作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昼夜不停,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钻研数学,终成著名的数学家。

【加的评论】为什么他们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并且能有建树?因为他们不甘心忍受被“埋没”的命运;不管在怎样不利的情况下,他们始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坚信:不失千里之志的千里马,终有奋蹄腾飞的日子。因此,他们在“埋没”的情况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奋斗,终于冲破“埋没”,脱颖而出

【分析】作者在列举爱因斯坦和华罗庚之例后,运用探因分析法,一层深一层地

提示了他们冲破“埋没”的原因:不甘被埋没,坚信能冲破埋没,努力拼搏奋斗。从而使事例很好地论证了论点。

【总结】探因分析法 即分析形成某种结果的原因,从而证明论点。现在我们来看看《贫困也是一笔财富》一段,我们采用这种方法来分析说理的。

【示例三】古人云:“自古才子出寒门。” 古今中外成才者,大多出自寒家。范仲淹两岁丧父,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司马光亦出身贫寒;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画家梵高家中一贫如洗,常靠弟弟接济;居里夫人刚满十岁时,就去打工……

【分析】这些都是幼时贫困而后成才的非常之人。寒门是他们植根的土壤,也就是这块贫瘠的土壤使他们不断地发育,不断地成熟。由此看来,贫穷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没有丧失摆脱贫穷的信心和斗志,那么,它就可以激发我们奋发向上的精神,从而让我们改变自己。正所谓“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越是贫穷 越激发人奋发上进,这何尝不也是一笔财富呢?(例子——归纳——探因分析——作结论)

3、课堂练习

请为下面的议论文段添加上探究原因的语句,使论据能够很好地证明观点。 磨难,能历练人生。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后黯然退出体坛,却又另辟天地,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 对上面语段的评价:

参考

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成为一代“史圣”;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磨难,是祸,又是福。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前方是另一片蓝天。

【课后练习一】

请为下面的议论文段添加上探究原因的语句,使论据能够很好地证明观点。 观点:向你的对手敬杯酒

论据:

康熙大帝在位执政60年之际,特举行“千叟宴”以示庆贺。宴会上,康熙敬了三杯酒:第一杯敬孝庄太皇太后,感谢孝庄辅助他登上皇位,一统江山;第二杯敬众位大臣及天下万民,感谢众臣齐心协力尽忠朝廷,万民俯首农桑,天下昌盛。当康熙端起第三杯酒时说:“这杯酒敬给我的敌人,吴三桂、郑经、噶尔丹还有鳌拜。”众大臣目瞪口呆。

篇五:长春市中考满分作文-学会赏识、赞美他人

学会赏识、赞美他人

我们应该学会赏识、赞美他人,努力去挖掘他人的闪光点。

同是一棵树,有的人看到的是满树的郁郁葱葱;而有的人却只看到树梢上的毛毛虫。

为什么同样一件事物,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呢?原因就在于有的人懂得赏识、赞美,而有的人只会用挑剔、指责的眼光看待事物。 一名记者曾做过一次调查:经常赏识他人,夸奖、赞美他人的人往往处事积极乐观,受人欢迎,受人尊敬,不常生病,并且比一般人长寿;而常指责、抱怨的人没有朋友,孤单落寞,身体、心理脆弱,比一般人寿命短。

曾有一名邮递员在送信途中,不小心被一块石头绊倒了,他刚想抱怨,却低头发现这是一块形状奇异的石头。他想,若是用许多这样的石头建成城堡,该多好啊!它好奇心顿生,便欣喜地将石头捡起来,装进邮包。之后,每天送信,他总会间一块奇异的石头。日复一日,他捡的石头堆满了家门。于是他白天送信,晚上堆砌城堡。渐渐地有路人欣赏、赞美他的努力成果,并给予鼓励。终于,他在山坡上建成了一座又一座的好看的城堡,有一天竟被登上报纸的头条,许多人慕名而来,其中包括当时著名的画家毕加索,他惊叹青年人的技艺,大家赞赏,并投资将这里改造成著名旅游区。

青年人获得成功的秘密就在于他受到了他人的赏识与赞美,可见赏识与赞美是多么的重要啊!有热层多赏识和赞美做过这样的评价:赞美、

赏识就像适逢对于帆,就像是雨露对于种子;赞美赏识使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品。赞美、赏识是希望,是动力,是用自己的心灵之火去点燃别人的心灵之火。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赏识、赞美别人呢?

当你乘车下车时,你对司机说:“谢谢,坐你的车十分舒适。”一句话用不了几秒钟,但也能因这一句赞美之词能让那位司机整日心情愉快,如果他一天载50名乘客,它就会对50名乘客态度和蔼,而这些乘客受了感染,也会对周围的人和颜悦色,这个车内会出现和谐的氛围。

在你途径建筑工地时,你可以对工人说:“这栋大楼盖得真好。”这些工人也许会因你一句话而更起劲的工作。

对一位姿色平庸的女子微笑,她一定会如沐春风。

但是,在赏识与赞美别人的同时,还不能忘记树梢上的毛毛虫与最后做错的练习题,虽然它们与满树的葱郁和那么多做对的题相比,的确微不足道,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应用明亮的慧眼去发现,以乐观的态度去指正。

让我们都竭力去赏识他人、赞美他人、帮助他人吧,世界会因此变得更加美丽!

满分理由

这篇满分作文,其亮点有二:一是作者积累功夫深厚。读罢全文,给人的感觉:文章是作者知识积累的瞬间爆发,文中援引的那些事例都源于作者的“厚积薄发”。这就昭示考生平时要做个“有心人”,多读书、多看报,作文时方可取胜。

二是语言朴实又有张力。从全文的叙述语言看,朴实无华,简洁明快,老到而又自然。文中对“赞美与赏识”的那段评价,融比喻、排比、拈连于一炉,让读者的心灵有振颤飞扬的快乐。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