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有朋远方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3:20:41 高中作文
有朋远方来高中作文

篇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翻译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开篇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谈治学之道、修身之法,谈一个人如何对自己的问题。那么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就是谈交友之道、处世之法,谈一个人如何对朋友、对他人的问题了。

这句话如何译成英文?我们就来看看理雅各和韦利的译文:

(1)Is it not pleasant to have friends coming from distant quarters?(Legge)

(2)That friends should

come to one from afar, is this not after all delightful?(Waley)

关于“乐”字,理雅各像译“悦”字一样用了pleasant,韦利却用了一个不同的delightful。这两个词有什么分别呢?一般说来,前者指外表的欢乐,后者指内心的愉快。“学而时习之”是内心的愉快,不一定会表现出来,所以理雅各“悦”字译得不妥,“乐”字倒译对了,但是总的看来,他选词显得不够精确。韦利却是译颠倒了:“不亦悦乎”表示内心的愉快,他用了形之于外的pleasure;“不亦乐

乎”形之于外,他却用了表示内心愉快的delightful。至于“有朋自远方来”,理雅各把“有”字译成have,把“远”译成distant,把“方”译成quarters,从对等的观点看来,似乎无可非议,但不如韦利的译文afar更加自然,更口语化。韦利还在两句中都加了after all一词,表示不在其位,似乎没有必要。我看可以参考两家译文,把这一句重译如下:

Is it not a pleasure to meet friends coming from afar?

这一句话是不是可以用于“修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呢?回顾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可以说文化交流对人类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化交流不就是“有朋自远方来”的结果么?至于个人,杨振宁和我是大学时代的同学,我们多年不见,他远涉重洋,到北京大学来讲“美与物理学”。我说他的演讲沟通了科学和艺术,把真和美结合起来了。他用中国古诗“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和西方名诗“一粒沙中见世界”来描述科学家,不但沟通了中西文化,而且把古代和现代结合起来了。

关于中西文化,他还说过:“中

国的文化是向模糊、朦胧及总体的方向走,而西方的文化则是向准确而具体的方向走。”关于中西文字,他又说:“中国的文字不够准确这一点,假如在写法律是一个缺点的话,写诗却是一个优点。”他还问我翻译了晏几道那首“自别后,忆相逢”的词没有,我说译了,送他的那本书里就有。他翻开书来一看,看到“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就说不对,他记得是“桃花扇底风”。我说有两个版本,哪个版本好呢?两个版本的第一句都一样,说歌舞通宵达旦,本来高照楼中心的月亮,已经落到杨柳梢头上,仿佛还舍不得离开,要停留在

篇二:有朋自远方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是孔子《论语》学而篇里面的第二句话,“学而”主要是讲述教育目的、人生立志、人生的目的,而我之所以选择“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这样一种学习境界的向往吧。如今的社会物欲横流,能静静的静下心来读书的人其实是很少的人,深知自己是渴望能静下心,但是却做不到,害怕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学习了“学而”才明白了要学习做学问,是需要忍受心灵的孤独,这样终有一天与你心灵相通的朋友会来到你身边,激励我们去学习。

那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的真正意思吧,“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朋”,《周礼·大司徒》郑玄注为:“同师曰朋,同志曰友。”朱熹注为:“朋,同类也。”也就是和你志趣、爱好等等相投的人。“宋翔凤《朴学斋札记》说,这里的‘朋’字即指‘弟子’。《史记·孔子世家》的‘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而“朋”理解为志同道合的人。这样,各个时期不同的大家对朋的理解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再加上老师对其的讲解,让我明白“朋”是指共同志向或志向可能一样的朋友。

很多人认为学习本来是个人的事情,远方来的志向相通的朋友来不来又有什么快乐不快乐的呢?这主要是因为一个人要学习做学问,就必然要忍受心灵的孤独。而人长久以来都是群居的社会性动物,需要他人的支持。一个人一辈子的朋友也许会很多,可是真正很够与自己心意相通的朋友,的确可遇而不可求,比如说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相传春秋时期,俞伯牙弹琴为一绝,但是真正能听懂他曲子的人却很少,因此他赋有弹琴的学问,却没人能懂。有一天他坐在高山之上弹奏一日,他坐在高山之上弹奏曲子,路过的樵夫钟子期驻足倾听。俞伯牙原本内心对其有些许不屑,心想着一个樵夫怎么会懂得我的琴声。结果当伯牙谈了一首《高山》时,子期赞叹道:琴声慷慨激昂,先生志在高山”。伯牙惊讶地又谈了一首,子期称赞道“琴声清澈婉转,先生志在流水”。俞伯牙万分激动地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才懂得我的心声你真是我的知音啊,于是与钟子期成为知心好友。后人也说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据说后来钟子期不幸因病过世,俞伯牙闻听悲痛欲绝,认为世界再无知音,奔到子期墓前为他弹奏了一首充满悲伤的曲子,然后站在子期墓前,将自己珍贵的琴砸碎在子期的墓前,从此以后子期再未谈过琴。在子期墓前,俞伯牙写下一首短歌来悼念自己的朋友钟子期: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知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 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伯牙子期的故事淋漓尽致的体现了有志向相通的朋友的重要性,也体现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向相通的朋友从远方来,难道是不快乐吗?孔子的意思也就是说这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那么,他为什么认为从远方来的朋友才是最大的快乐呢?主要是因为远方并不是现代空间意义上的距离,而是心的距离。如果是现代意义上的空间距离,

心灵相通的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到你身边。《论语集注》中就提到“自远方来,则近者可知”的解释,。君子学而时习之,自然会因所学指导所言所行,而所言所行,自然会感染、引导身边的人,而身边的人欣赏乃至敬佩君子,他们也有朋友和交往,自然会传播君子之德行、言语,于是君子之德、行、言、事自会传播至远方,那么为什么近处心灵相通的朋友不是最大的快乐呢。除此之外,朋友从远方来到你身边,你可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在忙,而没有时间招待你的朋友,因此对你的朋友产生愧疚之情,那样朋友从远方来,就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了。因此可以看出这里的有朋自远方来中的“远方”是指出现了在心灵上的距离与你相近。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是这样一个例子 。因为在心灵上得不到其他人的理解,导致他死亡的悲剧。法国人让?布伦认为苏格拉底是死于民众对精英的恐惧与敌视,民众拒绝在心灵上与苏格拉底相通。苏格拉底其实代表着一种在平庸的日常生活之外追求真理的卓越思想,然而真正的思想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是是一种威胁,因为没人在心灵上懂得他追求真理的卓越思想,因此“不仅权力者本身可能把思想当作威胁,而且怯懦的民众,也把思想家当作破坏其安宁生活的罪魁祸首。因此,苏格拉底的死,同时也是思想学问的悲剧。在这种情况下,“远方的朋友”也就是有心灵相通的朋友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它就表现为对人性的认可。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从另一个方面其实是告诉我们只有经得住孤独的洗礼,才能够做成好的学问。在这个世界上,其实要遇到一个在思想上心灵相通的人很难,因此需要等待。然而在做学问的过程中,可以让我们了解知识的魅力。自古就有名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虽然从功利的角度阐明了做学问的意义,也激励了一定的人去学习做学问。而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提到过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说明做学问的路途是十分艰辛的。而姚雪垠先生说:“我们有许多研究学术的,搞创作的,吃亏在不能耐得寂寞,总是怕别人忘记了他。由于耐不得寂寞,就不能深入地做学问,不能勤学苦练。他不知道耐得寂寞,才能不寂寞。耐不得寂寞,偏偏寂寞。”这段话告诉我们,做学问要学会耐得寂寞,才能够在最后获得成功。思想是一个人灵魂最深处的体现,做学问,其实也是在陶冶我们自己的灵魂,也是与别人的思想进行交流。

因此,我认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正是激励我们静下心来好好学习的最佳动力。现在的社会,不论是说受到西方文明的冲突,还是现代人思想的改变,总的来说就是当今社会太过于浮躁,每个人都想不付出努力,就能快节奏的获得成功,因此连教育也逐渐的市场化。而孔子则早就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教育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这样的人,在每个时代都是需要的,也许在成为这样的人之前我们可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困难。在做学问的时候,也许长期是孤独的,但是一个真正励志于学习的人会学会拒绝诱惑。保持自己的这种孤独状态激励自己更好的研究学问,只要好好坚持下去,谨记孔子老先生的这句话,努力成就自己的学问,终有一天会遇到心灵上与自己相通的朋友,能够开心的与他交谈,做

一个有学问的人。那个时候,恐怕才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篇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我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点认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之浅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何其精彩,由此便可看出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人的心中便深深地扎根了一种“知音情怀”,并且这种情怀完美地融入了底蕴厚重的中华文明里。诚然我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枝繁叶茂,是我所远不能也不敢奢望说清的,下面就对我国古代文化中的知音情怀浅谈一二,由于学生学识浅陋、见识浅薄,文中的言语、引征错误无可避免,敬请老师指正。

(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有朋远方来)

首先言明知音的内涵,所谓知音其中有知己、知交、知心的意思,比喻了解自己和自己心灵相通、精神共鸣的朋友,他们能够互相理解、互相认同、互相支持、矢志不移、终身好友,甘愿为彼此献身。 但是不管对古人还是对现代人而言这种朋友是很少的,因此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古语。

古人的这种知音情怀与我国的幅员辽阔以及古代的交通不便有着一定的关系。我们的老祖先伴水依田而居,以乡土田地为生存根基,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都不会迁徙,一个人在一生中难得出趟远门,只能和乡里邻居打交道,若是凡夫俗子也就罢了,但若是一个心志高远才艺非凡的有识之士却没有人与他谈古论今、诵诗抚琴,空有经天纬地之才却无人赏识,这是莫大的悲哀,因此古代士子往往遍历河山、游学访友。试想一个人骑马乘船、

餐风露宿,跨越千里风尘,经历四季风霜,终于到达了自己神交已久的知音家门前,报拳施礼、欢喜相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进而二人对月倾心、把酒言欢,时而主人欢笑宾客乐,时而宾客笙箫主人歌。酒逢知己千杯少,生遇知音人自醉!此种情景已非言语所能形容,岂一个好字了得!

且看看千古以来的文人墨客们为此演译了多少动人的篇章。诗仙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何逊的“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三五出重云,当知我忆君”;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不正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知音情怀的真实写照吗! 古代有关知音的故事伯以牙子期高山流水,弦断为知音为代表。伯牙虽为一代杰出的琴师,但真正能听懂他的曲子的人却不多,可以说只有钟子期一人。伯牙即兴弹了一曲《高山》,子期赞叹道:“多么巍峨的高山啊!”伯牙又弹了一曲《流水》子期称赞到“多么浩荡的江水啊!”伯牙又佩服又激动,对子期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才懂得我的心声,你真是我的知音啊!”于是两个人结拜为生死之交。但是后来子期已经不幸因病去世。伯牙闻听悲痛欲绝,奔到子期墓前为他弹奏了一首充满怀念和悲伤的曲子,然后站立起来,将自己珍贵的琴砸碎于子期的墓前,从此伯牙再也没有弹过琴。在子期墓前,伯牙写下一首短歌,来悼念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

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伯牙子期的故事无疑在我国的传统精神中占有一席之地,千百年来它成了中国人交朋友的最高追求。

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道出了多少人间真情,留下了几多芳华逸事,如今生活在电子信息时代的我们有着数不清的以朋友相称的人,可是除了请客应酬、送礼办事或者在网上打发寂寞的“朋友”以外,数得上知己的能有几个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会不会想起这句词: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篇四:10苏教版七年级思品上册第10课《有朋自远方来》教案[1]

苏教版七年级思品上册第10课《有朋自远方来》教案

第10课 有朋自远方来 第1课时:文化习俗 多姿多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懂得什么是民俗,理解世界每一种民俗文化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理解不同的国家、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与习俗;文化的差异造成了处理、解决问题时态度和方法的不同,从而产生交往的障碍。

[过程与方法]学会从报刊图书、电脑网络上收集世界各国的民族文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体会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教学重点:差异在哪里

教学难点:差异在哪里

课前准备:因本课要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所知道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所以课前一定要求学生学会从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上去收集、处理有关这方面的信息和材料。

进行本课的教学和活动可引导学生综合运用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英语学科等知识,使学生温故知新,融会贯通,这样课堂气氛更活跃。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法、活动体验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国际化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跨出了国门,越来越多的外国

人进入了国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加强,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我们的生活到处都有国际化的影子。同学们能不能举些例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身边的、平时可能不太关注的现象入手,感受到学会与其他民族和国家人民之间相互交往的迫切性。可以提示学生从吃穿用住行等生活细节列举。

教师小结:吃——肯德基、麦当劳(美国)方便面(日本);穿——耐克运动装(美国)、皮装(意大利);用——三星手机(韩国)、松下电器(日本)、IBM笔记本电脑(美国);住——住房设计越来越欧化;行——丰田汽车(日本)、福特汽车(美国)、奥迪汽车(德国);娱乐——卡拉OK(日本)、美国大片、互联网?? (二)学习新课:

第1课时 有朋自远方来

一、文化习俗 多姿多彩 (一)民族风情知多少

1.P86生活在线:你对“有朋自远方来”有什么新的感受?学生交流后小结。 2.不同国家民族和地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 (1)不同国家民族和地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介绍 学生介绍。

2.世界各国各名族民俗风情各异涉及到哪些方面? 学生看书回答。

3. 了解民俗的形成和涵义:信息点击”:教材P87

(二)差异在哪里

文化差异小幽默(选择其中一到两则) 望文生义

洋人:“你们中国人的确是一个勤奋的民族。” 中国人:“何以见得?”

洋人:“每天早晨我经过街道,常常可以看到路旁的招牌写着?早点?两个大字,提醒过路上班的人不要迟到。” 打架三次

一个美国人从中国回国,他的朋友请他谈谈观感。他说:“在中国吃一餐饭,要打三次架。”

他解释说:“一进餐厅,为了推让座位,主客就开始互相拉扯;接着上菜,主客又要你推我挡一番;最后为了付账,更会展开一场精彩激烈的争夺战。” 不是东西

一位自命为中国通的教授,向他的学生讲授中文课时说:“中国人把物品称为?东西?,例如桌椅、电视机等。但是有生命的动物就不称东西,例如虫、鸟、兽、人。所以,你不是东西,我自然也不是东西!” 大胜与大败

有位美国朋友访问中国后,对翻译说:“你们中国太奇妙了,尤其是文字方面。例如,?中国队大胜美国队?,是说中国队胜了;而?中国队大败美国队?,又是说中国队胜了。总之,胜利永远属于你们。”

设计意图:通过“文化差异小幽默”,一方面活跃气氛,为下面的学生表演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不同民族、国家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事情的处理不尽相同。

过渡:不同民族、国家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许多事情的处理不尽相同,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了解的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设计情景对话,表演给大家看(先表演中国人习惯的方式,再表演西方人习惯的方式)。

活动:小品表演P88

▲见面招呼

在中国,热情握手,寒暄一番,如“吃了吗?”“上哪儿去?”“最近在哪里发财?”“改天请你吃个饭!”

在西方,简单问候,一般不问个人私事,以谈论天气等为主。如How are you?或How do you do?(你好!)What a nice day!(多好的天气啊!)

▲表示感谢

在中国,亲戚、熟人之间表示感谢一般不说“谢谢”。

在西方,即使是在最亲密的父母和子女、丈夫和妻子之间也会十分客气地用“Thanks a lot!”或者"That's very kind of you.”表示谢意。

(在中国,亲戚、熟人之间一般不说“谢谢”,如果说“谢谢”,对方会觉得被当作外人而缺少亲切感。西方人则从早到晚“谢”不离口,这被看作是有礼貌、有教养的表现。) ▲请客吃饭

在中国,热情的主人一边在客人碗里不断添加菜肴,一边说:“多吃点,多吃点。” 在西方,主人不会过多地劝酒劝菜。客人不想喝酒,想喝可乐就说:“Could I have a glass of Cola?”

(西方人认为:一再问客人要不要添加食物或强塞食物给客人被认为是不礼貌的。美国人遵循“诚实是上策”的原则。而中国人却正好相反,热情的主人会在客人碗里不断添加菜肴,以示盛情。另外在餐桌上“避而不说实情”在中国是有礼貌的表现,西方人对此感到难以理解。) ▲拜访客人

在中国,客人往往在没有事先打招呼的情况下拜访主人。

在西方,人们习惯先打电话预约:“I would like to visit you at 2:00 this afternoon.”然后才上门拜访。

(在中国,客人事先不打招呼拜访主人是想给对方一个惊喜,而主人也确实会对这不期而遇感到很高兴。在西方,事先不打招呼拜访别人被看作是没有礼貌,不速之客往往是不受欢迎的。)

要求:(1)每小组准备一个主题。

(2)小组合作成立创作室,分工创作。编剧:编写情景对话;导演:负责指导;

演员:负责表演;化装:负责演员外形设计。

(3)课堂进行表演。

问题讨论:(1)东西方人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的处理上不尽相同?请列举出来。

(2)造成不同民族和国家人们处理、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法差异的原因是什

么?

设计意图:小品表演和问题讨论,以学生为主,鼓励学生通过创作室这样的平台自主创新,发挥团队精神,发现自己的潜能,提高交往能力;学生在相互交流和自己创设的情

景中体验、领会“差异在哪里”的教学内容。

教师小结: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处理、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不同的原因,是由于生活习俗和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的。

过渡:这些差异会给我们的交往带来什么影响?请大家来看教材P89一则有趣的故事。 同时板书标题 (三)交往的障碍

活动:阅读讨论“点头和摇头”教材P89

讨论:(1)“摇头不算点头算”,这是中国和世界其他许多国家的风俗习惯;“点头不算摇头算”,这是阿尔巴尼亚人的习惯。那么,在斯里兰卡点头和摇头又表示什么呢?

(2)如果你和阿尔巴尼亚人、斯里兰卡人交往,会产生什么影响? 教师小结:

我们要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并在交往中引起重视,否则容易造成交往的障碍和困难,甚至导致误解。 (三)课堂小结:

(四)巩固练习:课本配套练习 (五)布置作业:课本配套练习; (六)教学反思:

第2课时:《相互尊重 促进交往》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会尊重其他民族和文化,掌握基本的国际交往礼仪,促进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交往。

[过程与方法]学会从报刊图书、电脑网络上了解基本的国际交往礼仪。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平等、尊重地对待其他民族与文化的态度;以包容的心态和开放的胸襟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 教学重点:让世界手拉手。 教学难点:把握交往中的度。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法、活动体验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阅读“中国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我国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成为缔约方。自第11届世界遗产大会首次将故宫等6项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2005年,中国已有31项自然和文化遗产被列入该名录。

讨论:你是如何理解鲁迅先生所说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句话的?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认识到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习俗都具有独特性,这才构成了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教师小结: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习俗都具有独特性,正是这种独特性,才构成了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过渡:世界文化和文明是多样的、丰富的,我们应怎样正确对待这些差异? (二)学习新课: 二、相互尊重 促进交往 (一)入乡随俗 活动:阅读讨论教材P90

讨论:(1)周恩来生气的原因是什么?

(2)跑到中国使馆吃饭的一些中国代表团成员的行为,实质是对他国文化习俗的什么态度?

(3)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习俗上的差异? 学生看书回答后老师小结。P90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对待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习俗采取排斥的态度,就是一种不尊重的表现。正确的态度一是要开放包容;二是要尊重、学习。 讨论:(4)你认为我国应向哪些国家学习哪些文明习俗?请举一例说明。

设计意图:主要是要告诉学生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习俗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融入世界。 (二)交往礼仪ABC

篇五:有朋自远方来

有朋自远方来

暑假中的一天,我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远程研修,意外地接到了我一个小学同学兵哥的电话,电话中说我的另一个小学同学祥忠从海外回来探亲了,说晚上聚一聚。放下电话,我浮想联翩。眼前顿时出现了小时候在一起玩耍的情景。祥忠在我们这群发小中是比较本分的,要不也不会学业有成到外国去定居。刚开始只知道他山师大毕业以后,在山东省实验中学任教教英语,后来听说他当翻译去了几年国外好像是非洲,再后来就听说去了国外,好像是加拿大。我摇了摇头,收住纷乱的思绪,继续在网上教研。

下午,我如约来到了聚会的宾馆,走过大厅,在将要上楼时,我耳边听到了一声熟悉的嗓音叫着我的乳名,我循着声音望去,只见一个威武的汉子来到了我的面前。正是祥忠。看来还是外国的水土养人,吃牛肉就是长得高大威猛。我俩热情的来了个熊抱。几十年不见,耳边已早生华发,看来不服老不行啊!

在房间落座以后,一阵寒暄,彼此介绍近况才知道,这小子从南非当完翻译回来之后,就不安心本职工作,用他的话说,高中英语就那几本书教着也没意思,当翻译那几年,眼界开阔了,心也野了,静极思动。就在“九一一”那一年,他考了托福,申请了美国签证,远赴海外去留学深造去读硕士研究生。刚开始读的是英语专业,后来越学越深,不仅为

在国内时的浅薄而汗颜。后来读了硕士读博士就改了专业,因为在国内从事的是教育,所也就改了教育心理学,再后来博士毕业后,就被聘为底特律大学的教授至今。妻子是他的高中同学,如今也在同一所大学做行政工作。儿子三岁的时候就在美国生活,现在也成了“黄心白萝卜”。不过难能可贵的是我的这位发小没有忘本,能经常带孩子回来看看,来寻寻根。

席间杯光交错,喝了个面红耳赤。酒足饭饱之后,在微醺中洒泪相别,再相见不知何年何月。回到现实,只觉做了一个梦,美国也可以离我们这么近,当然这和毕校长身临其境的在美国考察做访问学者是不一样的感受,我只是隔靴搔痒,缺乏感性经验。

谁不想念自己的故乡,我这位发小经常梦到我们小时一起玩耍的工厂、宫山子和大汶河。离家的游子谁不梦里神游故乡。离别是伤感的,分别是痛苦的。盼望着我们能经常相会,哪怕在梦里。。。。。。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