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孟母三迁观后感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7:21:26 字数作文
孟母三迁观后感作文字数作文

篇一:《孟母三迁》读后感200字

读《孟母三迁》有感

开头:

星期天,我在家读了一篇《孟母三迁》的故事,主要讲的是孟子的母亲三次迁居。

我想:为什么孟母要三次迁居呢?我带着这个疑问读完了这个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大学问家叫孟子。孟子小时候家住在墓地附近。他和邻居家的小孩子,把学办丧事当做游戏玩。因为孟子不好好学习,孟母接连搬了两次家,最后搬到学堂附近。由于在好的环境下受到好的影响,孟子开始注重学习,发奋读书,最后成为一个大学问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在小的时候就要养成好的习惯,只有好的习惯才能成就大事。妈妈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周围的人的言行影响, 孩子在幼儿时期模仿力最强, 所以应该给他们良好的环境. 古人教导我们要与圣人为伍, 远离琐碎事和卑鄙小人, 才能有所成就, 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结尾:读完以后我想:孟母为了儿子孟子的成长,三次搬家操碎了心,付出的也太多了,她是个伟大的母亲,可亲可敬。

我想:我的母亲,也是个伟大的母亲,母亲为我的成长同样付出了很多,也操碎了心。我怎样报答我的母亲呢?我一定好好学习,上课认真听讲,完成好各项作业,不怕困难刻苦学习,争取优异成绩。让妈妈笑口常开,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篇二:读《孟母三迁》有感

读《孟母三迁》有感

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散文家。他的成就,离不开他母亲的关心。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

正所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如果当初孟母没有搬家,或许孟子就不会有那样的成就。由于周边环境的影响,再加上我们小孩子分不清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就会染上不好的习惯,对我们小孩子的身心有不良的影响。所以,当自己现在有了良好的读书环境,我们第一个要感谢的就是父母,是他们给予了我们这么好的环境。

读了这个故事,我也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知道了父母对我们的教育的重视。每一天,父母为了我们而奔波劳累,我们却不会对父母嘘寒问暖一下,或许仅仅是一句话,也能温暖爸爸妈妈的心。可有些同学却不懂得感恩父母,要求父母为自己做这做那,自己却在家当上了“小皇帝”,大家想一想,这样对得住父母吗?虽然我以前也有过自己在家当“小皇帝”,但是,读了《孟母三迁》以后,我一定会好好感恩父母,多关心父母的。

华成小学 四年2班 叶芷珊

篇三:读“孟母三迁”有感

读“孟母三迁”有感

(新加坡)郑玉柱

历代思想家都是教育家,无不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孔子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孟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与他幼年所受的教育尤其是他母亲“以仁为邻,择善而从”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孟子年幼丧父,和母亲相依为生。“孟母断织”与“孟母三迁”这两个故事经宋代《三字经》的传扬,至今尚有影响。

孟母三迁观后感作文

年幼时,孟子住家附近有块墓地,他经常看送葬的人群披麻戴孝啼哭的队伍,也跟着模仿。孟母见了,觉得那环境不适合孩子的身心健康。便搬家,他又跟一群野孩子玩小偷、强盗的游戏。孟母为了给孩子选择、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又再搬家,谁知邻居住着两户打铁和杀猪的,孟子好奇地又学生意人的吆喝叫卖和杀猪的样子,为了孩子的前途,又再次搬家。这次搬到一家学堂的对面,孟子每天都能听到学堂里传出的读书声,后来,他就入了这学堂。经过孟母从中开导,他的学业日进,终成一代哲人。“孟母三迁”传为佳话。所以说,环境会影响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很严格,有分流和会考。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视。许多父母都向孟母学习,所以也“三迁”甚至“四迁”、“五迁”,与仁为邻、择善而从。

学校分为三种:自主、自治和普通。小学课程在小四分流,分流后分为三类:高材、普通及特别班(学习进度慢些者)。中学课程也分成五类:高材、特选、快捷、普通学术和工艺。这种状况使父母为子女的教育不得不选择居所。

入学之前家长们希望能享有居住于两公里之内,优先配得学额之利,即使时常搬家,屋价高昂,他们也在所不惜。主要原因是父母认为住在名校附近,孩子每天都能接触到高材生,能刺激他们向学之心。

此外,有些家长也愿意为了子女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而搬迁。更有甚者,为了培养孩子多才多艺,有些母亲宁愿放下工作,回到家里亲自教导孩子或带他们上特别的培训课程,使孩子能接受到更好以及全面的教育。也有些父母送孩子到外国的顶尖名校就读,经济好的甚至在该地购买产业,让孩子住得舒适。父母爱子女之心,盼儿成材之心,古今皆然。

篇四:可怜天下父母心——读《孟母三迁》有感

可怜天下父母心——读《孟母三迁》有感

孟母为了让孟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几度搬迁,从墓地旁边,搬到了市集旁,又从市集旁边搬到了学校附近,因为孟母的不辞辛劳,使孟子在学校旁受到了好的教育,学有所成,成了一位赫赫有名的人。这就是《孟母三迁》

看了这个故事,我体会到孟母为了孟子的学习,煞费苦心,搬了三次家。感慨万分的我明白了正是孟母对孟子的爱,使得孟子学有所成,孟母真是用心良苦啊!我情不自禁地感慨道:“这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呀!”

由此,我想到了我的父母。这是一个酷暑难耐的日子,气温高达35°c,妈妈一下班连晚饭都顾不上吃,就马不停蹄地带我去了作文班,在教室外面满头大汗的耐心地等待,但妈妈此时已饥肠辘辘,肚子早已唱起了“空城计”,可她还依然等着我上完课,也不为自己想,什么都先想到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的爱,像园丁精心栽培着我;像耀眼的太阳赋予我阳光和温暖;像水一样滋润着我;是我心中的疗伤药!母亲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它可以战胜一切,可以融化一切??

四年级:吴逸云

篇五:家长会“孟母三迁”感想

家长会“孟母三迁”之感想

———筱睿家长

老校长讲述的“孟母三迁”典故,说的是孟子母亲为了孩子的教育和成长而三次选择居住环境的故事。

小时候的孟子很聪明,模仿性很强。原来的家住在墓地附近,孟子常常和小伙伴玩学人哭拜的游戏,孟子的母亲认为影响了孩子成长,决定搬离这样的地方。孟子和母亲搬到一个集市附近,但不常时间孟子开始玩模仿集市上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孩子模仿力这样强,这样的环境会影响到孩子成长,就把家搬到学堂附近,主动给孟子创造能够学习的环境。果然孟子就跟着学堂里大一点的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小孩子应该做的事,心里特别高兴。接受知识的熏陶、学习文化知识,认为这样的环境才有助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就不再搬家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良好的社会 环境与一个人、特别是青少年的成长有直接的关系。孟子后来成 为大学问家、伟大思想家,与环境对他的熏陶感染有很大关系。 《三字经》中第一句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但下一句 “性相近,习相远”才是核心。两句合起来完整而深刻地说明环境对

一个人的影响作用,环境才是培养一个人人格形成的关键。都是同一父母所生,长大后个性迥然不同,想必也是后天形成的。晏子春秋上曾有“南橘北枳”讲的也是环境影响因素,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因为淮南的环境适合它的成长,所结的果实饱满又香甜,一旦移到淮北,没有丰霈的雨水,肥沃的土地,就成了不可口的枳。这说明同样的东西会因环境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就是这个道理。再举个极端的、现实生活中也确实存在的现象,父亲是医生,儿子也可能选医生这一行;父亲经商,儿子也可能经商;父亲是黑道,是贩毒,儿子也可能学坏。这也就是“家学渊源”的道理。环境影响成长的例子,不胜枚举,都说明了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深且远的,相信每个人都有被环境影响的经验。

所以不论是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应该塑造一个优质的环境,让每一个小孩从小就生活在良好的环境中。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现在兴起的“择校热”、“陪读热”追根究源,大概也是家长们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而做出环境选择吧。另外,国家提出的211工程、985工程,名校联姻组合工程,整合高校资源建立附属学校以及学校里的国际班、实验班等,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环境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这已经得到大家的共识。如果孟

母生活在当代,从教育孩子角度,她就是一个成功家长。“择校热”、“择班热”、“迁名校”就是 “孟母三迁”的现代版。

众所周知,人在好的环境下能学好,不好的环境下也能学坏!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生活是十分重要和必需的。“孟母三迁”故事的对立面,谁也不敢、也是不能想像的。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是这个道理。孩子们先天的智商和秉性是客观存在内因,以后成长所接触的外部环境因素都是外因,起着决定作用。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眼里是一样的、都是好的,现在的家长们“不惜血本”的在为自己的孩子努力创造着一切尽可能好一些的外围环境,就是给我们的孩子一个更健康更积极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能够在这美好的环境中最幸福快乐的成长,让孩子们有一个充满希望的幸福的未来??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