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读完书的感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5:21:24 体裁作文
读完书的感受体裁作文

篇一:读一本书的感受

让我懂得感恩的一本书——

《青铜葵花》有感

如东县袁庄小学 602班 李薪颖 指导老师:张秀丽 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总是需要一些课外书籍的色彩来点缀。而点缀我们人生的书便是这本《青铜葵花》。

虽然我在五年级时就读过这本书,但是现在这本书给我的印象仍是记忆犹新:这是一个男孩与女孩的故事。男孩名叫青铜,是一个令人琢磨不透的哑巴男孩;女孩叫葵花,一个朴素的名字却是一个听话的女孩。一个特别的机缘,使青铜与葵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兄妹、好朋友。但是,最后命运又召葵花回到城市,从此青铜就只能遥望芦苇荡地尽头,希望葵花能够出现......

这篇作品借用了好几个典型的事例来表达青铜葵花,他们浓浓的情谊。在《冰项链》一文中,青铜为了能让葵花戴上一条项链,自己小心翼翼地用冰做成一串冰项链,戴在葵花的脖子上,显得耀眼夺目,仿佛有无数光芒在吸引人们的注意。这本书中不仅有青铜对葵花的关心,而且葵花也能在帮助青铜。在放学后,葵花把在学校学到的字念给青铜听,教他说话,而青铜负责去接送葵花,一路上就只有青铜、葵花、牛的影子......

这部作品尤为感人的是最后一段:“在水帘下往草垛跑动的,分明就是葵花。青铜无声无息的躺在地上。不知过了多久,他醒过来了。他张开嘴巴,用尽平生的力气,大喊一声?葵花——葵花——。?”青铜不只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但他却是一个至情至义的好哥哥。 作者将芳难写到极致,将爱写到至爱,将关心写到至柔。这本是一个很美的故事,但却透露出伤感,让人难以忘记苦难,感恩那些救死扶伤的人员。

感恩,是我们人生道路上一种重要的情感,或许也只有感恩才能让我们知道什么是苦难,什么是爱,什么是关心呵护。只有感恩才能代替一切的情感。

人间美德“感恩”——读《淘金兄弟》有感 作者:吴美娜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没错,有许多道理在书上上是体会不到的,只有在课外书籍里才能深深体会到。当我们在看一本课外书时,能沉醉其中,我们就真正懂得了书中描绘的感情色彩。最近我就看了一本有着丰富色彩的书——《淘金兄弟》,这本书使我领悟了许多人生道

理。

《淘金兄弟》是《我的儿子皮卡》这一系列的其中一本,是著名曹文轩是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协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和博士导师,至今写了许多文学作品,连我们的《新人文读本》都是他编写的。可见他在文坛的影响力之强。

这本书讲述了小男孩皮卡成长故事的一部分,描写了和他哥哥一起“淘金”过程,皮卡是皮达的“狗腿子”“跟屁虫”,是最喜欢和哥哥一起逛大街。一天,兄弟俩在地摊上买了一本漫画书《淘金记》,从此皮卡就迷恋上了金钱。这本书里面令人感动的情节很多,但是最令我感动的是《飞机与山地车》。

皮卡的生日到了,皮达为了给皮卡生日礼物,把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给皮卡买了一架模型飞机,皮卡也问过哥哥这个多少钱,哥哥告诉他,他“噢”了一声,其实他早就想买一架模型飞机,可是又舍不得自己的钱。他们的奶奶说:“这两个,一个太爱钱,一个又不太爱钱!”一个月后,皮达的生日也到了,皮卡前几天看见了一辆哥哥是非喜爱的车,就去奶奶的房间,把奶奶拉了出去,他们到了自行车店,将哥哥最爱的那辆蓝色山他车买了下来。当哥哥皮达和爸爸妈妈看了之后,三人的眼睛都忽的一亮,皮达把皮卡抱了起来放到了后座上,带他兜了一圈。

这个小插曲使我们明白了要懂得感恩,没有什么比亲情更重要,现在父母任劳任怨地为我们打拼,我们以后也要给父母一个轻松愉快的生活,让他们安想幸福。在人生的道路上学的道理太多太多,第一我们就要懂得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帮助过你的人。 啊!人间最大的美德——感恩!

《青铜葵花》让我们懂得感恩

如东县袁庄小学 602班 杨慧敏

《青铜葵花》是一个男孩与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一个特别的机缘,让城市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成了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葵花召回她的城市。男孩青铜从此经常遥望芦苇的尽头,遥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

作者刻画人物情世动态惟妙惟肖,让我有了不少的感触。

文中葵花原本是个城市女孩,但由于一个特殊的机缘,她加入了青铜的家庭,青铜一家十分贫穷,但葵花生活得很开心,很快乐,她是个懂得感恩的孩子。她知道家里很穷,所以她想到了一个她自认为很好的办法:故意考砸了,就可以不上学了,那样就能节省下一些钱留下来给奶奶看病了。别人知道了她考砸的原因后,纷纷笑她是个傻孩子,但也无不为之落泪。

就连这本书中的人都懂得感恩,难道我们就不应该学习感恩吗?父母给予了你生命;父母教育了你,你要感谢他们;老师给予了你关爱,你要感谢他们,同样老师给予了你知识,你要感谢他们;同学帮助了你,你要感谢他们......

身边需要感谢的人太多,可你能想起几个?朋友们,人生苦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你们要把握好时机,去报答,去感谢,去感恩你身边的每个人。

有人说:“自爱,使你端庄;自尊,使你高雅;自立,使你自由;自强,使你奋发;自信,使你伟大!”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

篇二:读课外书的感受

读课外书的感受

书是一座知识的殿堂,是人类最好的精神食粮,也是人生的方向标。读了许多的课外书,每本课外书都使我获得了不同的感受。柠檬之酸我读《童年》,梦中有真,真中有梦,阿廖沙的童年虽然是辛酸的,但也教会了他许多。幼时丧父,少时离母,他的童年在亲情离合中沉浮。他幼小的心灵如何承载如此多的苦痛漂泊?面对他,我都有点羞愧不如了,他从小就必须面对人性的善恶美丑,而我却在父母的庇护下快乐长大。我读《童年》,读出了善恶美丑的表现,读出了人性的变迁。在阿廖沙的童年中,我仿佛看到了阿廖沙天真的眼睛里透着心声,那是无尽的孤独与黑暗,然而他却不抱怨,不抱怨社会的无情,不抱怨人世的不公。不知那时有多少类似的童年在辛酸中沉浮。坚果之坚我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见证了保尔·柯察金从一个倔犟的普通男孩到一个光荣的共产主义战士,再到一个顽强与病魔抗争的作家,一步又一步,一步比一步艰辛。但是他坚持下来了,他以忘我、坚强和无私为我们谱出了一支壮丽的赞歌。我读保尔·柯察金,懂得了他的坚强不屈。在保尔的世界里,在一次次面对困难,又坚强不屈地直面困难中,他了解了“生活就是这样变幻莫测,一会儿是漫天云雾,转眼间又出现灿烂的太阳”。于是,他坚持工作,甘于付出,不求回报。当他面对悲惨命运时,他依然坚持工作,这是多么伟大啊!我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明白了哪怕生活无法忍受也要坚持下去,这样的生活才有可能变得有价值!苹果之甜我读《三国演义》,那诡诈的曹操、谦逊的刘备、谨慎的孔明、心胸狭窄的周瑜??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得淋漓尽致,细细品味。我读《三国演义》,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地走好追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在不远处。当我们羡慕别人的成功时,往往忽略了他在成功的道路上的艰辛。我读课外书明白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每本课外书都使我获得了不同的感受。

初二:吕江宇

篇三:读过一本书或一篇文章都可能有所收获,有所感想,把自己的

练就读感功夫

长沙市岳麓区高新博才学校 陈学军

我的女儿也是位小学生,前段时间她在读一本书,叫做《时代广场的蟋蟀》。有一天,我看到她吃饭的时候泪眼婆娑,原来是被书中描述的蟋蟀、老鼠、猫之间友谊的故事打动了。我表扬她读书很认真,她还很不好意思呢!

同学们,你们在读书、看电视、看图画的时候,一定也有自己的感受吧?其实,每一位作家在创作的时候,就赋予了书中人物不同的情感,有的作家写书的时候也为书中的人物感动得流泪呢!而爱读书、会读书的孩子,一定会有这样的感受:有时为主人公的命运担忧,有时是为他们的失败而难过,有时因他们的快乐而大受感染,有时为他们的错误而愤怒不已……若把自己的这些感受写下来,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读后感、观后感了。读后感一定是在认真阅读原作并有所感悟的基础上才写的。所以,写好读后感,不仅可以帮助大家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语文水平和辨别能力。不过,写好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哟!

我们先来看一篇读后感。

读《启示》有感

读了《启示》一文,我被深深地震撼。有一位父亲在和邻居谈话时,手不小心被门夹到了。父亲本来想打女儿,可是没能出手。当天晚上,女儿听见父亲说:“我实在是痛得极惨,原想打她一个耳光,但是转念想,我是自己把手放在

夹缝处的,错误在我,凭什么打她?”

有一次,我和妹妹发生了矛盾。妹妹用杯子盖夹到了我的大拇指。当时,我

一阵剧痛,无法忍受。可是这个父亲却能够忍受,我要向这个父亲学习。

看了这篇读后感,你们一定有话要说吧?不过,这样的读后感,

老师们在平时见的可不少啊!“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我们来解

剖一下,这篇文章的毛病究竟出自哪里?

老师以为,有下面几点要改进:

1、题目不新颖。(你们是不是也喜欢就用《读〈XX〉有感》为

题?

2、原文的内容概括得不具体。比如说,父亲手不小心被门夹到

了,为什么想打女儿?概括得太简单了,别人就会不明白。因为,你

要把读者当成没有读过这篇原作的人看。

3、联系实际的事例也太简单,为什么会联系到这件事,也没

有说明白。(在概括完故事后,常犯的毛病就是突然进入到自己要写

的事情。)

4、原文题所说的“启示”到底是指什么?联系实际的这件事

情,感觉还只是冰山上的一角,对于原文的阅读理解似乎还没有到位。

这是我女儿写的一篇读后感的初稿,不好意思,让大家见笑了。

不过,我们母女在深入地读了文章后,围绕以上问题进行了探讨。首

先是改进了题目《爱是化解疼痛的力量》,是不是更加符合原文的意

思,更具有震撼力?在如何联系实际上,我们一起讨论了这样几个问

题:父亲的手被夹伤,到底疼不疼?到底是谁的错?为什么父亲会承

担责任?生活中,自己有没有爱化解疼痛的经历?女儿充实了一些事例,就变成了下面的文章,我把它投到了《少年作文辅导》,还在上期发表了呢!(若怕与上期的杂志内容重复,可以不用。让大家自己去看。)

爱是化解疼痛的力量

——读《启示》有感

五九班 唐梓琪

读了《启示》一文,我被深深地震撼。有一位父亲在和邻居谈话时,把手放在了门框边。因为外面的风太大,在门边练字的女儿的大楷本子都被风吹响了。女儿用力去把门关上,可是门又弹回来了。忽然,女儿看见父亲很痛苦。原来,是手被夹到了。父亲扬起手本来想打女儿,可是终究没能出手。当天晚上,女儿听见父亲对母亲说:“我实在是痛得极惨,原想打她一个耳光,但是转念想,我是自己把手放在夹缝处的,错误在我,凭什么打她?”

被夹到手是很疼的,我也有过亲身体验。有一次,我和妹妹发生了矛盾。我准备喝水时,妹妹用力盖杯子,夹到了我的大拇指。当时,我一阵剧痛,无法忍受。于是就对着她吼了起来:“你干什么呀!”并且号啕大哭了很久。

父亲说夹到手是自己的错。真是这样的吗?我觉得这错误并不只是父亲一个

人的,女儿也有错。为什么父亲觉得只是自己的错了呢?我认为,这是因为父亲对女儿的爱化解了疼痛,让他承担了一切责任。这让我想起,有一次我练习骑单车时,不小心踩了妈妈一脚。我知道这一脚是很疼的,可是妈妈却微微笑了笑,说:“没事,不疼。”

爱是化解疼痛的力量,妈妈的爱也可以化解我的疼痛。我很怕打针,可是

只要妈妈在我身边就不怕了。记得要上一年级那次体检,抽血时我闭上了眼睛,但是迟迟不能伸出手来。这时,妈妈拉住了我的手。顿时,我充满了力量,把手伸出来让医生给我打。打针时,我还哈哈大笑呢!

合上书本,我的心潮久久不能平静,原来爱是可以化解疼痛的力量。我也

希望我能给别人一份爱,让我们一起用爱来化解疼痛,用爱创造奇迹吧!

1、 选好“感点”,依此取题。

“感点”就是读了原文后,书中最能引发我们体会的、最值得说

的地方。有时候,一篇文章可能有很多个“感点”,我们不要面面俱到,要学会选择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最善于写的一个或几个方面,作为自己写读后感的切入点。感点在题目上显现出来,一下就能吸引读者的注意。(要想选准感点,原文可要精度读哦!)

如老舍爷爷的《养花》这篇文章,如果想从老舍爷爷养花的经

历来谈体会,可以取题目《劳动的酸甜苦辣》;如果想从他“爱花,所以也爱养花”中谈兴趣的重要性,可以取题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想从文章结尾句“有喜又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来谈学习、生活的其他方面的感受,可以取题目《乐在其中》……

咱们来找找,读过的读后感当中,有哪些题目让我们记忆犹新?

《知错就改的好小子》——观《小兵张嘎》有感

《传播爱的天使》——观《我们手拉手》有感

《你的火柴,我来点燃》——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

《言必行,行必果》——读《曾子杀猪》有感

《关键在于谁先想到》——读《谁能让蛋竖起来》有感

你也来写两个好的读后感题目吧:

2、 围绕“感点”,拓展联系。

《画蛋》这篇文章老师小时侯就读过,相信大家也熟悉。但是这

篇读后感更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大家一起来读读吧!

教者要有方,学者更应不怠

——读《画蛋》有感

有人说“名师出高徒”,这话实在不假。依我看,这原因是:一,老师教导

有方;二,徒弟学习不怠。离开了这两条,既称不上“名师”,也出不了“高徒”。名画家佛罗基奥手下出了一代宗师达?芬奇,便是很好的一例。

当达?芬奇投师于佛罗基奥时,佛罗基奥没有首先教他创作作品,却要他画

蛋,这是佛罗基奥与凡人不同之处。十几天只是画蛋,达?芬奇自然是不耐烦了,这时,那位名画家告诉他意义所在:他的目的是严格训练学生的细致观察与准确描绘形象的能力。这正是佛罗基奥的“有方”。正是由于这有方,才使达?芬奇日后得以功成。

我也曾有过一位“有方”的老师,不过她不是什么有名的人物,只是一个大

我几岁的女孩子。几年前,我请她教我拉小提琴。她先问我做事有无耐心,我不明白她的意思,自然是回答“有”。开始学习了。她先给我做了示范,看着她那娴熟的表演我真羡慕。可轮到我时,她却让我练习拉空弦。几天过去了,她给我的任务还是如此。她告诉我,拉空弦是基础,只有练到了运弓自如了,才可拉曲子。现在想想,她这话实在有理。是的,她不是什么“名家”,却也是个会做老师的人。

然而,我并没有成功,又拉了几天空弦,我听到的总是那单调的“拉拉”的

声音。哪有一点儿我为之陶醉的乐声呢?我一烦之下,一弓挑断了琴弦,发誓再不学了,于是我的提琴只好休息了。由此我想到,师固然要有方,更重要的是徒要不怠。达?芬奇的成功,关键的一点就在这里。他刻苦地练习,用心学习,正是经过长期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作品。而我的失败,恰恰也在这里。怕艰苦,在困难面前懈怠,终究要失败。

篇四:《书读完了》读后感

《书读完了》读后感

在十年前,我在新华书店的库存部,看到一本三联出版社直排简体的《孔乙己外传》,觉得好奇就购买了一本。作者叫做金克木,因为学习历史时知道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觉得这个名字起得有名堂,至于书中的故事,就觉得更加离奇古怪了。不过,正是这本书,让我认识了金克木这位生活在当下时代的智者。

其实,这本书中大多数是讲故事,很少讲道理,哪怕讲道理也是借故事中的人物之口说出,这种写作只有在读柏拉图对话录时才会看到。不过,我最喜欢的并不是他所讲的故事,而是他书中对于往事的记忆,不仅是用故事来表达,更是附有很多幅的照片。这种写法,看似是小说,却又是以真实的人与事为基础,就非常难得了。很多年后,看到另外一位文化老人撰写的《牛棚杂忆》,两相对比,高下立现。

在“权力就是知识”的时代,自然是谁官大,谁就有学问了。读金克木先生的文章,智慧扑面而来,文字隽永,内容深刻。用很多的形容词,只能表达我对于金先生的敬仰,却无法准确描绘这样一位智慧的老人。最近有幸读到金老的散文集《书读完了》,才觉得有些话想说,可能是到时候了。

在回到花溪之后,一直都想将博雅教育的理念付诸实施,但是却一

直都犹豫不决,原因当然有很多种,其中最为重要的在于我们自身缺乏自信,能够真正将古典的微言大义挖掘出来。也许,有朋友自觉已经掌握了古典的解释原则,但是对于我来说却一直没有这样的自信。另外,我在阅读古典的时候,其实一直都希望有位老先生能够在身边指点,回到花溪也是这个目的。不过我有此心,君已无意了。

在《书读完了》中,金克木先生先讲了一段掌故,说陈寅恪先生在遇到夏曾佑先生,聊天的时候夏先生说自己中国书已经读完了。这时候,故事戛然而止,没有下文了,金克木先生就着这个思路继续讲下去,为什么夏先生会说中国书已经读完了。这一解释,就成了一本书,古今中外,文史哲政,天南海北,全在此编之中。不过说回来,我主要看的还是关于中国书如何读的问题。

金先生先列举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然后是论语孟荀老庄,这几部书读完背熟了,朱熹王阳明的书才好看得懂。这个道理,想来人人都懂,但是

读完书的感受

真正能够做到的却未必有几个。说来道理也很简单,过去考试用的教科书,今天已经不再用了而已。今天小学生中学生背诵的ABC一二三,也未必比过去的这几本书更有道理,但是为了考试,再差劲的烂书也要死记硬背啊!

当然,我是说现在的我们未必需要死记硬背,毕竟我们上一代人已经没有了传统文化的熏陶,让我们突然有这样的功夫也不现实。但是,

我们不妨读读金老提示的这些书目,至少这已经比张之洞给当时的举子开列的《书目答问》要少了很多了,就更不必提什么《四库总目提要》了。当然,可以将功夫用在两头,首先可以将金先生说的这十本书读熟,想来并不困难;然后,经常翻阅《四库总目提要》,虽然不一定读到全书,但是读到一些内容提要也是好的。前者是精读书目,后者是泛读浏览,两者结合起来,估计能够找到一条理解传统文化的道路来。

除了列书目外,金先生还现身说法,亲自示范古书的读法,讲解了《尚书》中尧舜禅让的故事,重读了《左传》中崤之战的典故,分析了《论语》中夫子的对话,近读《大学》,远析《中庸》。这比新文化运动中,胡适梁启超两人只开书目,不谈读书法强多了。虽然,书目列的不多,但是书却是精华,至少比胡适将白话文小说硬撑为经典要强得多,搞得年轻人只知道四大名著,不知道四书五经。

不要看金老先生读中国书有一套,其实人家的专业是读外国书,据说当年傅斯年丢给金先生一本拉丁文的《高卢战记》,结果金先生凭着一本拉丁文字典愣是啃完了,拉丁文也学会了。这是一种什么功夫?就更不要提当年跟印度僧人一同校勘佛经的故事了,人家愣是从中文佛经用梵文翻译回去,今天想来只是一个神话了。金先生还曾经回忆过,自己在北京学习世界语的经历,直到晚年还能用世界语跟国际友人通讯。有人说陈寅恪先生是语言天才,我想金先生估计也是这种天才的一员吧!最后提一句,金先生没有正式的大学文凭,却能在北京大学任教东语系!

所以,罗永浩那种中学文凭,去教新东方这类事,就不用再提了。

最后,这本书读完了,我不禁要问自己的中国书读完了没?其实,金先生提示的书,大体都读过,或者都翻过一遍,但是要说熟读精读,却没有几本,除了《论语》稍微熟悉,就是《尚书》《左传》读了两三遍,《史记》《通鉴》都还读过一些,其他的都不过是翻阅而已。至于说,乱七八糟的书,那就读的多了,却没有什么收获。有些时候,自己也在想如何读书,能够读得更细致入微一些。金先生这番开导,我自己像是似乎面前开了一扇大门,看看自己是否能够迈进门去,登堂入室了。

篇五:读书的心得体会

做一位学生喜欢的教师

开学的第一堂课,全班学生在课堂的表现都很棒,他们笔直端正地坐着,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可是,学生和我之间的那种新鲜感很快就没有了,这种好的状态就并没有持续多久。最近一段时间,我特别不情愿去上课,学生们也不乐意听我的课,我的心里很烦恼。

学生们在语文课堂上,有的画画,有的讲闲话,有的我行我素地看课外书,课后有的学生拖延作业,甚至完成不了作业。我一直思考着,应该采取什么有效的办法来还原一个愉快的课堂?

校长推荐我们全校老师看《“头疼”,学生的是与非》,我从这本书里得到启发,我想要学生专心听讲,首先要和他们多沟通,多交流,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让我们彼此之间得到相互“理解”。我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同时多关心每个学生,了解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难处,多给他们鼓励及力所能及的帮助;其次,我要用孩子的方式去沟通,倾听他们内心的想法,让他们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和自信,使他们对学习更有信心。而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毫无意义地一味指责;最后,我需要用轻柔的话语和学生交谈,体谅他们的难处,这样他们就更容易接受我的观点,让那些顽皮的学生真正有一个新的改观。

做一位学生喜欢的老师,要待工作以热忱,待学生以热心,待课堂以激情,营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课堂。让学生愿意学习,乐意学习!

体裁作文